阿加莎短篇小說解說
❶ 阿加莎克里斯蒂 《燈》是什麼意思
是有些寫的不像偵探小說的,比方還有黃色蝴蝶花什麼的。。。
燈有點玄幻兮兮的吧。。。
❷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短篇小說--燈火闌珊,結局什麼意思
我的理解是迪爾德莉殺了蒂姆。
當然,也有蒂姆自殺這種可能性。但是,蒂姆沒有自殺的理由。之前得知迪爾德莉再婚時,蒂姆的選擇是默默離開,並沒有輕生之意;此時若說蒂姆因不能挽回迪爾德莉而絕望自殺,未免牽強了,也不符合人物的行動模式——蒂姆能想到的解決之道應該是再次離開或跟喬治攤牌。
再看迪爾德莉。迪爾德莉愛蒂姆,但又下不了決心離開喬治,其原因很明顯:就是對富裕的生活極度依賴,無法忍受貧困。所以她對蒂姆撒謊,所以她不跟喬治說明真相。她之前的舉動已經表明她並不真想跟蒂姆走,與真愛相比,富足優雅的生活更為重要;那麼,蒂姆若跟喬治攤牌,便會威脅她現有的生活。對此,她可以跟蒂姆挑明,但她做不到,而且若蒂姆不認同她的選擇呢?所以,殺死蒂姆看起來才是最好的辦法。
迪爾德莉與蒂姆會面後推說頭痛避不見人,是在進退兩難的苦惱呢,還是趁機溜出去殺死了蒂姆呢?未嘗可知。但是,第二天她要跟喬治說一件「可怕的事情」,什麼事情會被形容為「可怕」呢?對喬治來說,蒂姆還活著是件惱人的事,但是件可怕的事嗎?如果是相關蒂姆還活著的事,之前迪爾德莉還百般煩惱猶豫,此時為何又目光堅定地跟喬治表明呢?因此,如果理解為迪爾德莉要坦白殺死蒂姆的事,感覺更合理些。她能確實地聯想到蒂姆的死狀也是因為那是她的記憶。其實,即便迪爾德莉坦白殺人,也沒什麼損害,因為喬治深愛她,又跟蒂姆是情敵,十有八九會保守秘密。但當迪爾德莉得知喬治以為蒂姆是自殺時,她又一次撒謊,她再次回憶起咖啡館里畫面,是因為她又一次撒了謊。
❸ 有誰看過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命運之門》,能不能告訴我小說講的是什麼,最後兇手是誰。
湯米與塔彭絲的收山之作,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封筆之作
故事簡介
湯米和塔彭絲剛剛遷入一個寧靜的小村莊。整天忙於拆箱,整理傢具、物件,還要應付來來往往的電工、木工、調琴師等等。 以前的房客留下了不少舊的書籍,塔彭絲忙裡偷閑翻閱時在一本兒童小說里發現字里行間有紅墨水劃過的痕跡,這本書原本屬於一個叫亞歷山大·帕金森的男孩子。她把一個個字母連起來後,得到的是:「瑪麗·喬丹不是自然死亡」——「兇手是我們當中的一個,我知道是誰」。短短幾句頓時勾起了塔彭絲的好奇心。 誰是亞歷山大,誰是瑪麗,誰是亞歷山大所說的「兇手」?這樣的一座舒適的老房子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被人遺忘了的秘密?她和湯米兩人各自分頭打聽有關消息。然而事過境遷,就是村子裡上了年紀的老人也記不得有關70多年前的帕金森一家的什麼事,更別提瑪麗了。幾乎沒有人見過她。一切都是太久遠以前的歷史了。 正當湯米和塔彭絲開始認為自己是無事生非、並且決定就此放棄的時候,在教堂的墓地里他們找到了亞歷山大的幕碑,上面註明他未成年就死了。他們還發現男孩的死因不明,並且事發在瑪麗的事故之後不久。與此同時,他們的老花匠被人砸著後腦、瘁死在他們的新居門口。 這一切說明亞歷山大留下的秘密並不是小孩子的把戲,並且危險就在眼前! 就在他們四處搜尋時,「砰——」,一聲槍響…… 一如湯米和塔彭絲系列的既往風格,書中不乏平凡夫婦的日常對話、生活起居描寫。這時候的湯米和塔彭絲都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但好奇心不減,冒險精神依舊。依然事由塔彭絲的好奇心而起,湯米則愛護有加伴隨左右,最後兩人聯手解謎。
湯米塔彭絲系列的都已經是阿婆晚年的作品,感覺功力大不如從前,更加像歷險而不是偵探小說。。不過應該還是蠻有愛的~
❹ 阿加莎的幾本經典推理小說
最近接連看了兩篇阿加莎的小說,《無人生還》和《尼羅河上的慘案》,之前看的三本是《羅傑疑案》《東方快車謀殺案》《ABC謀殺案》。這是我在kindle上買的一套書。很欣喜的是,《尼羅河上的慘案》的謎底在書中揭露前,我就有一些模糊的推測了。所以特地寫下這篇文章紀念一下。
《羅傑疑案》,接觸這本小說是我最驚訝的時候。全文第一人敘述一個寧靜的小村莊里的故事,死者是村裡最有錢的人,他的養子以及其他僕人等都有作案動機,卻在推理中逐步被一個新搬來的鄰居發現無作案機會。最後一章我才從自白明白,原來第一人稱的醫生是兇手。而此前,他和村裡的所有人都和諧相處,也能被人們尊重。我估計大部分讀者也和我一樣陷入了作者給的迷霧。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很難去讀懂另一個人的想法。所以只要一個人想自圓其說,努力一下是可以做到的。
《東方快車謀殺案》,看的時候正值我去年生病住院,當時覺得這個故事很像我看過的名偵探柯南里的幾集。一個大家公認的窮凶極惡之徒在一列火車上被殺死了。死因可疑,同車的人很多又是不同身份,而大偵探經過剝絲抽繭,大膽推測小心求證,最終發現全車所有人參與了犯罪,因為他們都和死者曾經謀害過的一家人有關系。我忘記動漫里的結局了,而書里偵探的各種分析,也成功地干擾了我。這個故事啟發了我,所有人對於善良的人的記憶是可以很久的,他們會努力創造條件去幫助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
《ABC謀殺案》,這本書看的很驚心動魄。除了受害人首字母,其他,沒有什麼能聯繫上的。這似乎說明兇手是一個異於常人的人。然而,最終在偵探和警察們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兇手。可我一點也猜不到結局。除了快到結尾那一章。不過我也不遺憾,收獲了不一樣的思維方式,學著多角度思考問題。
《無人生還》,十個不想關掉被召集到一個無人島上,最終根據一個小民謠的順序,相繼死去。看的時候,一股恐怖的氛圍感染了我。還好,我在白天看的。看到第五個人,法官去世的時候,我確實產生了一些懷疑,不過我想繼續趕緊看結尾。最後一章揭示了整個謎團。當然小說必須是小說。我在想,如果我是最後一個自盡的女士,我並不一樣會選擇這樣的結局。
《尼羅河上的慘案》,英國最有錢的美女搶走了她那個破產姐妹的未婚夫,誰料,度婚假的時候,她在穿上被殺害了。我從最開始看的時候就模糊地想到結局了。可能是因為最近的小說或者是懸疑類書看的多了,於是有一種特殊的直覺。但具體的過程,還得靠作者揭秘。
這幾部小說的共同點是中世紀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或大或小。每個故事的邏輯都能解釋。如果你也愛好懸疑小說,你的膽子不大,可以考慮看看阿加莎的小說。哪怕用來鍛煉思維也是不錯的。
之前我寫過一篇書評,寫完了我買的那套五本的合集。最近新看了《復仇女神》這本。主要內容是講,在其他案子中接觸過馬普爾小姐的垂死富商臨死前,種種安排,最終讓馬普爾小姐發現,他的孩子被冤枉殺人的事實真相。這本書適合在閑暇的午後,沐浴著陽光,喝著茶慢慢看,等到夕陽落下,剛好看完結局。其實故事很簡單,但是在那個年代,或者是現在,讀起來沒有任何陌生感,我們像是跟著感受了一遍英國鄉村的風土人情,還看了一個精彩的偵探小故事。唯一煩人的是亞馬遜上總開阿加莎各種合集的書賣,但沒有全部完整的。所以我至今也才看了六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