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豆豆最早的短篇小說

豆豆最早的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12-25 09:53:45

⑴ 關於作家豆豆的資料誰知道

青年女作家。曾經是中原油田職工?

作品:《背叛》改編同名連續劇、

《遙遠的救世主》改編連續劇《天道》。

從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對音樂,詩詞,傳統文化,資本市場,經濟學,心理學,乃至佛學,有深刻了解和體會。

難怪,會有人猜測,莫非豆豆其人,就是纏中說禪?

搜集資料如下,供參考:

A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歲時因工作關系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維方式都給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李到歐洲定居,此後李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作者講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會生活。作者於1995年6月動筆創作長篇小說《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書在雜志《啄木鳥》2000年1—4期連載。2000年作者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個可以長相廝守的丈夫。

以上資料來源於雜志《啄木鳥》2000年第6期第132頁。(以上內容可能是豆豆本人低調的托詞)。

B 李雪:筆名豆豆,油田年青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中篇小說處女作《死比活著容易》1993年在天津《小說家》雜志發表,同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協會,後轉入中國石油作家協會。2000年《啄木鳥》雜志一至四期連載了她的長篇小說《背叛》,然後由群眾出版社出版發行,並由北京同樂影視公司拍成同名20集電視連續劇,在全國及各省衛星台連播,引起了強烈反響,一時洛陽紙貴,長篇小說《背叛》甚至出現盜版。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然後由北京天潤影視公司拍成24集電視連續劇《天道》,豆豆親任該劇編劇,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覺,受到廣泛關注。目前,豆豆的創作及創作模式已引起文學界重視,「豆豆現象」值得我們很好的總結。

⑵ 豆豆三部曲是哪三本書

豆豆三部曲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

《背叛》:

《背叛》中的主人公叫宋一坤,這部小說的「背叛」主要是講夏英傑等人對宋子坤的一種背叛,宋子坤對於自己良心的一種背叛。但在後面,他最後的一絲民族良知被喚醒,破壞了所在組織的刺殺行動,而自己卻被殺害。在劇中開篇,宋一坤這樣評價方子雲:入佛門六根不凈,進商道狼性不足。所以在他的眼中,佛教是救贖,商道就是殺戮。因而他就像狼屠宰羊群一樣,「殺戮」弱者,最終攀上了成功的頂峰,卻相繼遭到方子雲,夏英傑,葉紅軍的背叛。

《遙遠的救世主》:

《遙遠的救世主》的主人公是商界怪才丁元英。這部小說主要講述天國女兒芮小丹受到朋友的囑托照顧丁元英在古城的生活。由於丁元英獨特的人格魅力與高深的思想深深吸引著芮小丹,之後兩人確立了戀愛關系的故事。這部小說其實就像是《背叛》的翻拍成長版。兩位主人公丁元英和芮小丹沒有受到物質條件的限制,解決了生存問題,進而追尋著精神世界的歡愉。在這部小說中,芮小丹和丁元英都選擇了佛道,對於人生也比宋一坤看得透徹。世上從來就不存在什麼所謂的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這也就是《遙遠的救世主》所得的結論。

《天幕紅塵》:

《天幕紅塵》就乾脆不講救贖的事情,而是拷問天幕,審視紅塵,最後得出:實事求是,見路不走。《天幕紅塵》主人公葉子農說:「實事求是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很原則,很廣泛,只是你聽多了,不覺得它神道了。見路不走是「見路非路,即見因果」。葉子農將這個思想化為眾人更容易理解和操作的「見路不走」,立行於世,立言於人,把這個思想交給眾生,讓他們成為自己人生的救贖,這種境界又比丁元英更高一籌。

作者簡介:

作家豆豆,原名李雪1970年出生於陝西,只有高中文化程度。17歲因為工作而認識了好友李紅英。好友李紅英定居歐洲,經常給豆豆寄去大量的資料。豆豆的這三部小說或多或少都和李紅英有關系吧。這也是網上人們對於豆豆身份的一種推測。還有一種說法是,豆豆其實是微博上一個名叫「纏中說禪」的人,原名李彪,是一位縱橫於股市的大佬,最後卻在40多歲時死於癌症,著實令人扼腕。因而,豆豆的身份更加撲朔迷離,猜測頗多。本人也沒有出來澄清,她不出席作家簽售會,也不舉辦粉絲見面會之類的活動。更不會在電視上拋頭露面,只有在報紙中。才記錄下一次與她的訪談內容。

豆豆采訪實錄:

在被問到:豆豆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能通曉佛理道德,又練得了如此強的邏輯能力,思維清晰的?

豆豆回答的大體意思是:做一件自己喜歡,並且感到有意義的的事情,讓自己獲得了終極的幸福。

另一個問題是:豆豆獲取信息的渠道是什麼?又是怎麼萃取和篩選,吸收這些東西的?

豆豆將其分成了幾類:

第一是從報紙,雜志。書刊等可獲得文字性知識的東西;

第二是與愛觀察愛思考的朋友交流;

第三是勤於思考;

第四是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多驗證,多比較,多交流。

豆豆謙虛地表示: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她原創的,而是生活中都有,只不過她用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了而已。

對豆豆三部曲的解讀:

1、《背叛》告訴我們要守住做人的底線,平凡不可恥,心安才是最重要的:為什麼《背叛》會成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因為《背叛》是三部曲的基調,也是三部曲的底線。男主人公宋一坤,為愛謀劃了一起超大規模的商業詐騙案件,涉及到國內國外多個方面,有外商、國有企業、貧困農戶,看似完全沒有關聯的兩個項目,因為他的暗中操作,一環扣一環,最終攫取大量的財富。宋一坤通過方子雲申請的專利技術,利用貧困農民想要致富的心理,騙取了他們的全部押金,從而使被騙農戶不斷上演流血事件,最終方子雲不堪良心的譴責,選擇自殺。夏英傑了解內情後大為震驚,當機立斷脅迫好友葉紅軍倒戈,秘密退還贓款,親手讓她自己的心上人宋一坤陷入絕境。宋一坤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夏英傑,他想為她積累足夠多的財富,以此來支撐夏英傑的事業。但是,最後夏英傑卻親手毀了這一切。夏英傑曾經說過:宋一坤為我所做的事情,作為一個女人我很幸福,但是作為人,我無法接受!方子雲原先是一個落魄的詩人,因為沒錢出版詩集,而迫切想要發財致富,因此才找上宋一坤。可當他即將得到大量金錢的時候,才發覺可以心安理得地過一生是多麼可貴。在《遙遠的救世主》里,丁元英說過:人一是要滿足生存需要,二是要讓心有個安住。宋一坤的失敗在於,他讓身邊的愛人和朋友心都沒有了安住的地方。那麼,即便有了錢又能怎麼樣?所以,豆豆的《背叛》告訴我們,平凡其實沒有那麼糟,可以心安理得地過一生本身就很幸福。所以,無論何時,你都要守住做人的底線。

2、《天道》是目標,讓我們看到「高人」的為人處世與行事法則:《天道》是改編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高度還原了原著的精髓,因此也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與追捧。《遙遠的救世主》中丁元英關於文化屬性的探討,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發。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神是什麼?神就是道,就是自然,就是如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是宇宙自然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何為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而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但這些豆豆雖然告訴了我們,可我們在生活中依舊無法去用。因為不是我們自己悟到的,拿來也沒有用處。豆豆用丁元英為我們寫了一個神話,告訴我們按規律做事的人就是神。

3、《天幕紅塵》是梯子,告訴我們如何從普通人成為高人:何為規律呢?一條普世的規律就是因果律。具足各種條件,那麼結果就是可見的。而要如何准備各種條件呢?就需要有正確的方法論:見路不走。何為見路不走?見路不走就是實事求是,不住一法,不唯經驗、教條,不唯標簽、模式,只遵循因果律,走條件的可能。丁元英的王廟村扶貧,他說過這是野路子打法,不是正經的學院派路數。這就是見路不走,是按照王廟村的特點,量身定做的扶貧辦法,其他地方不一定適用,這也是丁元英的厲害之處。丁元英運用逆向思維,如何幫助王廟村走出貧困?如何從樂聖公司化緣?怎麼樣利用媒體、輿論、法院來強迫樂聖最後與格律詩合作。按照一步步地反推過程,丁元英將所有的條件考慮充分,運用兩年多的時間來准備,最終各種條件完備,丁元英幾乎就可以撒手不管。結果是可以預見的,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這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豆豆三部曲相輔相成,步步遞進:

豆豆以《背叛》為第一部小說,夏英傑寫的第一部作品的構思就是《天幕紅塵》的架構,而第二部作品就直接叫做《遙遠的救世主》。由此可見,豆豆對於三部作品早已經有大體的把握,然後只是一步步完成而已。那麼《背叛》的意義就不言而喻,雖然它是一部破解高智商犯罪的力作,但它更告訴我們做人要堅守住底線,然後在此基礎上,通過見路不走的方法論,不唯經驗論,實事求是地從具體情況出發,最後就可以有完美的結果,這便是因果律。

熱點內容
吳良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133
有娃霸道總裁之類小說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494
總裁爹地追妻99次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8 03:55:02 瀏覽:533
修真類在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7:26 瀏覽:727
經典小說愛情最高境界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04
女總裁的近身狂兵百度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3:03 瀏覽:494
西瓜有點涼最新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2:33 瀏覽:819
我的老婆是冰山女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34:26 瀏覽:113
世界短篇小說蕭蕭 發布:2025-05-18 03:33:47 瀏覽:271
絕世寶藏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18 03:24:30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