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第一短篇小說集
① 介紹一下有哪基本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著作
1、《十日談》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創作於1350—1353年。
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薩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里避難。他們終日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共住了10天講了百個故事。
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會,嘲笑教會傳授黑暗和罪惡,贊美愛情是才華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譴責禁慾主義,無情暴露和鞭撻封建貴族的墮落和腐敗,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 ,世界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義大利近代評論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談》與但丁的《神曲》並列,稱之為「人曲」。
2、《巨人傳》
《巨人傳》原名《高康大和龐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小說家拉伯雷創作的多傳本長篇小說,出版於1532年-1564年。
這是一部諷刺小說,講述兩個巨人國王高康大及其兒子龐大固埃的神奇事跡:高康大不同凡響的出生;龐大固埃在巴黎求學時的奇遇;龐大固埃和高康大對婚姻問題的探討;龐大固埃遠渡重洋,尋訪智慧源泉——「神瓶」,並最終如願以償。
該作鞭撻了法國16世紀封建社會,是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教會統治發出的吶喊,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人、人性和人的創造力的肯定。在小說中,拉伯雷痛快淋淳地批判教會的虛偽和殘酷,特別痛斥了天主教毒害兒童的經院教育。
3、《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 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
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4、《約翰王》
《約翰王》是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歷史劇,首次出版於1623年。
該劇敘述了英國歷史上不成功的約翰王一生的主要經歷,如他與法國王室為爭奪英國王位而進行的兩次戰爭,他對王位合法繼承人亞瑟的迫害,對教會的掠奪,以及與羅馬教廷的沖突等。該劇情節生動豐富,結構匠心獨運。
5、《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
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部分節選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級下冊第13課)和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藝復興
②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
《魯克麗絲受辱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Bj-1mjEjjgV7XFxxponc7g
《魯克麗絲受辱記》是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詩歌。該詩是根據古羅馬傳說創作的詩歌。
③ 《坎特伯雷故事集》這部書,它的作者是誰
《坎特伯雷故事集》,它是一部詩體短篇小說,它的作者叫做傑弗雷·喬叟。這個《坎特伯雷故事集》他並不是第一本短篇小說集,但是它的這一個故事卻讓大家對整體非常的感興趣,而且也對這個講故事的人非常感興趣,因為這本故事集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是真實的,作者在引言中把他們全部都做了介紹。
傑弗雷·喬叟他是第一個突出的運用獨白棗氏舉來塑造人物的一個作家,這種手法非常的絕妙,他絕妙的地方,不是說讓人物直接說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在在獨自生活的一個過往當中,把自己的本質和性格戲劇性地暴露出來。這種手法非常的少見,哪怕是到現在也很不常見。傑弗雷·喬叟他不僅創造了這種戲劇性的獨白,並且還為英國的一些文學引進了非常多的其他國家的一些文學題材,所以說他寫的這本書可以堪稱是文學體裁的一個寶庫。雖然說這裡面只有21個完整的故事,但是它卻包含了非常多的歐洲文學體裁。
④ 《十日談》的作者是誰
《十日談》的作者是喬萬尼·薄伽丘。
喬萬尼·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12月21日),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傑出作家。與詩人但丁、彼特拉克並稱為佛羅倫薩文學「三傑」。其代表作《十日談》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內容簡介
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薩黑死病流行,10名青年(3男7女)結伴避於鄉間別墅。他們整天遊玩,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以資消遣。
《十日談》就記述了他們所講的100個故事,其中很多故事取材於中世紀傳說,東方故事和歷史事件。在故事中批判了天主教會,諷刺了教會的黑暗和罪惡,抨擊了僧侶的奸詐和偽善,這種批判表達了當時平民階級要求擺脫中世紀教會和宗教的束縛。
作品還描繪和歌頌了現實生活,贊美愛情,譴責了禁慾主義。對封建貴族的墮落腐敗進行了鞭撻,贊賞了平民和商人的聰明才智,維護了社會公平和男女平等。在一些故事中還塑造了多才多藝,和諧健美的理想人物。
⑤ 最好的短篇小說集
最好的短篇小說集推薦《都柏林人》《最初的愛情,最後的儀式》《好人難尋純羨》《逃離》《獻給艾米麗的一朵玫瑰》《套中人》等。
1、《都柏林人》
《都柏林人》是詹姆斯·喬伊斯所著的短篇小襪亮說集 ,被莫言驚嘆是神來之筆 ,美國《紐約時報》盛贊,把喬伊斯在西方現代文學中的地位與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中的地位相提並論, 在125名英美知名最佳評選20世紀十大文學經典中,《都柏林人》高票入選, 排名超越了《 百年孤獨 》。
⑥ 博爾赫斯的作品有哪些
博爾赫斯的作品有:
詩歌:
《紅色的旋律》
《面前的月亮》
《聖馬丁札記》
《另一個,同一個》
《鐵幣》
《布宜諾斯艾利斯激情》
《夜晚的故事》
《老虎的金黃》
散文集:
《探討集》
《我希望的尺度》
散文:
《什麼是佛教?》
傳記 :
《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論文集 :
《討論集》
小說集 :
《惡棍列傳》
《小徑分岔的花園》
《虛構集》
《布羅迪報告》
《沙之書》
《夢之書》
《阿萊夫》
《杜撰集》
《莎士比亞的記憶》
短篇小說 :
《巴別圖書館》
《環形廢墟》
詩歌序言集:
《深沉的玫瑰》
詩歌散文集:
《阿德羅格》
《影子的頌歌》
演講集:
《博爾赫斯口述》
《七夕》
散文評論集 :
《序言集成》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作家、翻譯家。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書香門第之家,從小沉浸在西班牙文和英文的環境中。他的作品被廣泛譯介到歐美國家,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學的非現實感。著名作品有短篇集《虛構集》、《阿萊夫》等。
⑦ 海明威有哪些作品
1、作品:
(1)《太陽照常升起》
小說以1924年至1925年這一歷史時段和名城巴黎為背景,圍繞一群在感情或愛情上遭受過嚴重創傷或者在戰爭中落下了嚴重心理或生理機能障礙的英美男女青年放浪形骸的生活以及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情感糾葛而展開,反映了這代人意識覺醒後卻又感到無路可走的痛苦、悲哀的心境。
(2)《午後之死》
在書中對鬥牛做了極為詳盡而深入的介紹和論述,指出鬥牛士在鬥牛場上的生死表演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死在午後》中通過對鬥牛運動的介紹,闡述文學創作方面的問題。書中,他除了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各種表現手法上自由靈活的運用,還增加了名詞術語註解、新聞采訪等,形成了獨特的文體現象:跨文體寫作。
(3)《非洲的青山》
是海明威的四部隨筆作品之一,是極有作家個人風格和魅力、並有強烈自傳色彩的隨筆傑作。海明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人格魅力造就的,這四種隨筆作品是感受海明威獨特魅力的最佳門徑。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4)《喪鍾為誰而鳴》
講述的是美國青年羅伯特·喬丹在大學里教授西班牙語,對西班牙有深切的感情。他志願參加西班牙政府軍,在敵後搞爆破活動。他爭取到游擊隊隊長巴勃羅的妻子比拉爾和其他隊員的擁護,孤立了已喪失鬥志的巴勃羅,並按部就班地布置好各人的具體任務。在紛飛的戰火中,他和比拉爾收留的被敵人糟蹋過的小姑娘瑪麗亞墜入愛河,藉此抹平了瑪麗亞心靈的創傷。
(5)《老人與海》
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51年在古巴寫的一篇中篇小說,於1952年出版。該作圍繞一位老年古巴漁夫,與一條巨大的馬林魚在離岸很遠的灣流中搏鬥而展開故事的講述。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學中的突出地位,這篇小說相繼獲得了1953年美國普利策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2、生平簡史:
歐內斯特·海明威出生於奧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禮儀式。海明威的童年時光大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小時候喜歡讀圖畫書和動物漫畫。高中畢業之後,拒絕入讀大學的海明威,以18歲之齡到了在美國舉足輕重的《堪城星報》(Kansas City Star)當記者,正式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在《堪城星報》工作了6個月的過程中,海明威受到了良好的訓練。
1920年,海明威遷往安大略省多倫多,居於公寓。居住期間,在《多倫多星報》找到工作的海明威他成為自由作家、記者和海外特派員。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戰地記者的身份奔波於西班牙內戰前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作為記者隨軍行動,並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斗。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海明威立即將自己的遊艇改裝成巡艇,偵察德國潛艇的行動,為消滅敵人提供情報。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獵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62歲。
(7)歐洲第一短篇小說集擴展閱讀
海明威作品的藝術風格:
他強調寫作的客觀性與主題思想的隱晦含蓄,反對作者直接出場對人物進行評說與暗示,他常用含蓄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情感,用有限的形式表達無盡的內涵,因而,他的小說在外觀不動聲色,但內在情感卻是豐厚熾熱。
「冰山原則」是海明威的創作原則,他堅持認為應該從繁雜的社會生活中擷取最有特徵的情節,將自己的思想情感隱藏起來,按照「冰山原則」留下八分之七的空間讓讀者思考與揣摩。
⑧ 你知道歐美的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嗎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
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2)契訶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
作品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
《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
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
⑨ 歐洲近代短篇小說之父是
歐洲近代短片小說之薯迅父是薄伽丘。薄伽丘寫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不再是以往的非凡人物,而更著眼於現實,多方面地展現了人文精神,所以實際上這部小說被喊殲認為是歐洲近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而薄伽丘也贏得了「歐洲短篇小說之父」的不朽名聲數滲此。
⑩ 歐洲近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十日談》
歐洲近代文學史梁雹神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肆團十日談》
《十日談》是一部短篇小說集,橡虧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代表作家薄伽丘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歐洲近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十日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作品開端敘述10個男女青年為躲避一場可怕的瘟疫黑死病,住在佛羅倫薩鄉間的一個別墅里,他們除了唱歌跳舞之外,每天每人講一個故事消遣,在10天中輪流講了100個故事,故名《十日談》。薄伽丘把這100個故事鑲嵌在一起,使其既各自獨立成篇,又互相連貫,組成一個整體,在思想和藝術上都服從於統一的主題。書中故事大都取材於歷史事件、中世紀的民間傳說和東方民間故事。在形式上突破了中世紀小說單純講故事的方式,企圖在描寫自然風貌、勾勒人物特徵、刻畫人物心理和雕塑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徑,對後來歐洲小說的發展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