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小說我的語文

短篇小說我的語文

發布時間: 2023-12-12 10:02:29

①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聯系以一本書為載體,閱讀過的書籍是一個人的成長史,閱讀使人獲得心靈上的安寧,閱讀在現代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下面是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的範文。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1

微笑著揭開不完美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安東·巴夫洛維奇·契訶夫是俄國著名的中短篇小說家和劇作家,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他的短篇小說選,並在他的小說中感受到深刻的幽默和諷刺。

《在釘子上》中,那個小文官因為看到了釘子上高官的衣帽而不能回家,只好和朋友們在外面挨餓,畫餅似的期待著美好的晚宴;《在理發店》中,冷酷吝嗇而又勢力的亞戈多夫為了不付給理發師錢,甘願頂著一個「陰陽頭」;《勝利者的勝利》中,「我」,一個孩子,在酒足飯飽之後,跟著父親一起邊學公雞叫邊繞著餐桌跑,還滿心以為自己的「助理文書」是當定了;一個小官員,因為在看戲時不小心把吐沫噴到了將軍的頭上,從此三番五次地去道歉,惶惶而不可終日,最終鬱郁而終;《胖子和瘦子》里,瘦子見到昔日的好友,愉悅地攀談,在得知對方的官職比自己高後,立刻「矮了半截」……這些幽默的片段,在引人大笑的同時,不禁為這些人感到心酸,在這幽默中隱藏的諷刺,更像一把把鋒利的手術刀,直入病灶

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變色龍》了,它也因卓越的諷刺和幽默技巧,被選入我們的語文課本中。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一件關於狗咬人的案件,因為狗主人身份的不確定,他在旁人的猜測中不斷地變換立場,一件大衣脫了又穿、穿了又脫,說著「我要給那些把狗放出來的人一點兒顏色看看」,得知狗好像是將軍家的以後,又訓斥被咬的人「就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人」。如此變化,「變化」了六次,說著要伸張正義,話音未落便訓斥受害者,在知道狗是將軍的哥哥家的以後,極盡諂媚,滿臉堆笑。奧楚蔑洛夫的「變色」,讓人不禁啞然失笑,感受到這人搖擺不定的立場所讓人看見的丑惡嘴臉。自然界中,變色龍變色是為了保護自己,這位警官「變色」亦然。在當時的社會,正直並不是能夠保護自己的鎧甲,而「變色」才是,因此,契訶夫的這篇小說中,淋漓盡致地反映的當時社會的病之所在,即以官為貴,每個人都極力討好高官,公平正義只是表面功夫,在官職面前,只能如紙片一樣飄飛而去。

高爾基這么評論契訶夫:「他闡明了生活的無聊與荒唐,闡明了生活的渴望,從最高的視點展示了生活全部的混亂。」誠然,當時的社會是黑暗的,充滿著壓迫與飢寒,毫無樂趣可言,契訶夫卻能以它高超的幽默藝術,讓這生活顯得充滿了樂趣,可以說,《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是一本「笑之書」。不過,對不同的人,他的「笑」不同,對窮苦的老百姓,他是善意的笑;對丑惡的勢力,他報之以譏諷的笑。這就好像把當時社會的「十字綉」翻了一個面,讓人看到背面紛雜醜陋的線頭和混亂的顏色。

在這些小說中,我們亦能堅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既然說充滿著虛偽的正義、飢寒、壓迫和虛榮庸俗的社會是丑惡的,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構建一個與之相反的社會。在這個社會里,公平正義存在與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都安居樂業、生活安寧幸福,沒有壓迫、沒有紛爭,人人都有美好的樂趣。這個社會太像無法實現的「桃花源」了,但是,正如完美圓的存在是為了驗證其它的圓是否足夠圓一樣,這樣的美好社會的藍圖也是為了驗證我們的社會是否接近完美。我們的志向就是,傾盡一生,像人拉著黃包車一樣,盡力地接近那個美好的終點。

這或許就是契訶夫想要告訴我們的。微笑著揭開不完美,然後,堅定我們的追求。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2

《最後一片葉子——歐·亨利短篇小說選》,作者是著名的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歐·亨利是作者的筆名,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歐·亨利身為美國現代短篇小說創始人,與契訶夫和莫泊桑並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這本書的譯者是中國著名的翻譯家黃源深,他翻譯的作品曾多次獲獎,對於這本書的翻譯編輯他也是十分的用心。

這本書收錄了歐·亨利284篇短篇小說中30篇常見且受大眾喜愛的篇什,其中包含《賢人的禮物》(又譯作《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等耳熟能詳的文章,也不乏一些名氣不大、但有一定深度符合中國讀者口味的短篇。歐·亨利大多刻畫的是平民百姓的艱辛和無奈,筆調輕松,語言大多幽默風趣,用的是一種含淚的微笑。譯者把30篇短篇小說按內容分成五類,並冠上了類別名:社會世情小說、愛情情愛小說、無賴騙子小說、探案推理小說和哲理象徵小說,方便了讀者的閱讀。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多是以那些令人同情的小人物為主人公,贊美他們在虛偽灰暗的社會中,依舊還能保留著人與人之間難得可貴的真情和真愛。其中的一篇就是膾炙人口的《The Gift of the Magi》,譯者憑借他的翻譯經驗將其譯為《賢人的禮物》,Magi是Magus的復數,意為《聖經》中的賢人,而不是眾人認為的一個叫做麥琪的傢伙。作者之所以把Magi用了復數,是為了暗示我們故事中的兩名主人公都是難得的賢人。正如文章最後所說:「無論何處,他們都最聰明。他們就是賢人。」

在整本書中,多數文章的結尾都是歐·亨利著名的surprise ending,讓讀者在文章的最後還能感受到那種「出乎意料」的新鮮和善意。其中包含著名的《最後一片葉子》。年輕畫家身患重病,沒事就數窗外的藤葉,心想著當最後一片葉子落下,她自己也應該離開了。她樓下的老畫家老貝爾曼得知她的病情之後,對她愚蠢的想法加以嘲笑。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過後,那最後一片葉子竟然沒有掉下來,年輕畫家也奇跡般脫離了危險。樓下的老貝爾曼病逝了。在故事結尾,年輕畫家的好友告訴了她真相:那最後一片葉子其實早已飄落,現在牆上的那片葉子是老貝爾曼在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畫上去的。那片葉子讓年輕畫家恢復了生存的希望,卻讓老貝爾曼因為著涼而送掉了性命。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尾讓整個故事充滿了溫情,令人久久難忘。

在這本書里,有對人間真情的贊美,有對社會惡毒的揭露,描繪了當時人們的現實生活和一些無法避免的人生規律。看完整本書,心中的感想也許會是對於一些社會事實的無奈,但我相信更多的,是對於那些真情真愛的贊美和嚮往。

契訶夫短篇小說選讀後感1000字3

變革與新生

----讀《契訶夫短篇小說選》有感

短篇小說中,契訶夫的作品可謂登峰造極。我有幸趁著暑假時光瞻仰他的大作,翻開書本,一篇篇故事在時間脈絡中徐徐展開。

初識契訶夫是在小說《變色龍》中,它述說了小官吏在面對上司的狗咬人時,為阿諛奉承而「亂判葫蘆案」的故事。短短三頁的篇幅里,他用辛辣的筆觸、誇張的轉折、極具戲劇性的情節,為我們塑造出一個兇殘的沙俄官僚世界。透過文中對於奧楚蔑洛夫表情及語言的描寫,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他當時的窘樣:表情僵硬又緩和,臉上豆大的汗珠不斷落下,還斷斷續續地說著一些不著邊的.話以應付形勢。這樣的角色塑造固然生動,然而免不了過於淺顯。

如《小公務員之死》,小公務員因看劇時錯讓唾沫濺到將軍頭上而惶惶不安,最終僅因為將軍的一句氣話而一命嗚呼;《胖子和瘦子》中二人本是舊友,卻因官階不同而一個低聲下氣,一個趾高氣揚,他們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契訶夫前期的作品大都承襲此基調,用一兩個角色講述極短的小故事,角色的身份、階層具有代表性,而性格鮮明得甚至有些極端。

但接著,小說的篇幅開始變長,角色也變得更多。情節的安排慢慢變得隱晦、復雜,有時我甚至無法看透他想表達的主旨,不由得闔書深思一番。在《第六病室》中,亦正亦邪、冷酷倨傲的安德烈醫生,是被世界腐化、墜入深淵的代表;膽小軟弱、瘋狂激進的病人伊凡,被眾人視為瘋子和可有可無的幽靈,是漠視知識、敵視智慧的世界的犧牲品。整篇作品陰郁而壓抑,善惡的界限模糊不清。在充滿人性骯臟的環境中,契訶夫仍借角色之口發出了不屈的吶喊: 「我疼痛,我就喊叫,流淚;看到卑鄙行為,我就憤怒;看到醜陋齷齪,我就厭惡。」角色伊凡的觀點鮮明,論辯有條有理。對於醫生「人終有一死」的觀點,他說:「讓痛苦把你磨練得麻木不仁,對痛苦喪失了任何感覺,換句話說,也就是變成了活死人。」活死人一說,何嘗不是對市儈者的諷刺。這像極了新文化運動前的中國,市民觀看日本人的屠殺而表情麻木,又何嘗不是「活死人」的生動範例?

後期的作品角色逐漸多樣化,多角度展現了沙俄歷史的豐富長卷。《閣樓上的房子》中,以嬰兒的視角表現社會對年輕人鮮活思想的壓制,乍看明快,實則黑暗;《跳來跳去的女人》中,奧莉加由於自己的任性失去丈夫戴莫夫,由此引出對俄國紙醉金迷的風尚以及人民匱乏的精神世界的思考。前期到後期的變革十分明顯,唯一不變的是其現實意義。契訶夫永遠在用他特有的辯證式思考引導讀者去深究作品的內涵,讓讀者從中得到教訓,或學習到受益一生的道理。

讀畢,文學巨匠與我隔時空的對話仍久久縈繞在我腦海中。閱讀一名作家的作品集,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完整見證這名作家寫作風格乃至心境的變遷。契訶夫在寫作生涯中,由尖銳變得圓滑,由淺顯變得深刻。他的思想一步步沉澱、積累、凝聚、升華,濃縮為一篇篇小說,最終迎來了華麗的蛻變。他期待了一輩子的變革與新生,在1917年,他逝世十三年後的一聲炮響中變為現實。嶄新的、蓬勃發展的政權,被他深遠的人格魅力影響著,被他作品中沉痛的教訓警醒著。所幸在今天,這影響和警醒的作用,仍絲毫不減,熠熠生輝。

② 推薦十部經典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往往篇幅長,容量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結構宏偉。短篇小說則篇幅短小精悍,情節簡潔,人物集中,結構精巧。前者體現的是作者的敘事抱負,後者更體現審美與情趣。現在社會生活節制快,生存壓力大,極少有人能沉下心來去啃「大塊頭」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薦十部國內外經典短篇小說,閑暇時,耗二十分鍾甚至三五分鍾,享受文學經典給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養。好吧,這理由太巨大,換個小理由——打發時間,充實一下寂寞空虛冷的靈魂。

1《孔乙己》——魯迅

推薦語:

有人問魯迅,在他創作的30篇短篇小說中,最喜歡哪一篇,魯迅回答說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

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我們寫作,或者與人交流時,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現一個人死要面子,窮困潦倒,好吃懶做?魯迅只用了一件長衫,兩句話。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洗。」

2《命若琴弦》——史鐵生

推薦語: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師徒以拉三弦琴說書為生。

小瞎子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山裡姑娘,還把初吻給了她,姑娘嫁了別人。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葯方,只要彈斷一千根琴弦,這張葯方就能讓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這張葯方支撐著老瞎子堅持了幾十個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弦彈斷,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彈斷一千根琴弦後,老瞎子發現復明葯方不過白紙一張,他找到了失戀後的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雖然堅韌卻也亦斷,這不就是我們豐盈又脆弱的生命嗎?

3《古典愛情》—余華

推薦語:貧寒學子柳生入京趕考,在一座大宅的閣樓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橋斷不回出現在余華的小說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處,一副余華氏暴力美學徐徐展開。

「公子切記,不管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後面的情節,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華常自詡以川端康成為師,連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爛大街的名字。可是這篇故事的敘述語言極具中國古典美,情節一如既往,像一張散發血腥味的溫和笑臉。殘忍與瑰麗的外衣下,隱藏著淡淡的溫情。

4《河邊的台階》——泰戈爾

推薦語:

第一,如果直接敘述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情節難免令人乏味。大詩人泰戈爾玩出了新花樣,藉助河邊台階的口吻講一個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來。——「如果把發生的事情都印在石頭上,那麼,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個台階上讀到許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聽過去的故事,那就請你坐到我的台階上來;只要你側耳細聽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聽到過去無數動人的故事。我現在還記得從前發生的一個故事。那天也像今天這樣。」

第二,愛情與信念的兩難,苦行僧是愛自己的妻子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民國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發生關系後,都會深情地凝視著她,悲涼道:「奈何七尺之軀,以許國,再難許卿。」然後,提上褲子走人,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繼續轟轟烈烈地鬧革命。這也是愛情和事業的兩難。

人生的兩難實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給我們上晚自習的時候,看了一下手錶,已經22點30分了,冷不丁來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這也是兩難。

人生那麼多兩難,還活著干什麼?請看下一篇。

5《麥琪的禮物》——歐亨利

推薦語:

自詡文藝青年的人,如果沒有聽過「歐亨利氏結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歐亨利小說向來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稱。

《麥琪的禮物》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貧窮。他們都有一件最珍貴的禮物。聖誕節到來之際,他們為了給對方買一件與之相配的禮物,不惜賣掉了自己珍貴的東西。而他們所准備的禮物此時也失去了意義。

這對年輕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為有愛情。有了愛情,在貧富懸殊,人情冷暖的社會,可以找到安慰。無論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間屋子裡,都有一盞燈在等待者。活著干什麼呢?少年少女們,先談個對象再說吧。

6《套中人》——契訶夫

推薦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帶上雨傘,而且一定穿著暖和的棉大衣。他總是把雨傘裝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個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連削鉛筆的小刀也是裝在一個小套子里的。他的臉也好像蒙著套子,因為他老是把它藏在豎起的衣領里。」

我們都是套中人別里科夫, 我們都活在一個有一個套子里,從一個套子換了另一個套子。這個套子是鞋子車子,女子,屋子……

我們能看到別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卻看不到自己心裡無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於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這又是一篇中學課文,十年前學習的課文,至今還受益匪淺。

從寫法上講,堪稱現實主義創作經典,明暗兩線,最終交叉;以語言,動作,神態刻畫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敘。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說主題,令人心裡悲涼。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處,放之四海八荒而皆準。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薦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創作是冰山理論。。他以「冰山」為喻,認為作者只應描寫「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應該通過文本的提示讓讀者去想像補充。——「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代表作,文字簡約到不使用一個形容詞。文中男女每一句話,都能讓人有很多種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將感情藏自文字背後的作家。准確的說,《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佔到小說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隱藏在文字後面的感情。

這種寫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卻非常有張力。

9《竹林中》——芥川龍之介

人性中的陰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這就是《羅生門》告訴我們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合集《羅生門》中,我最喜歡的一篇。多年以來,我看過十幾遍了,還沒確定誰是兇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無論多襄丸、婦人、還魂的武士,還是樵夫,他們的敘述究竟誰最接近真實?

這種寫法,我稱之為「橫看成嶺側成峰」。金庸的《雪山飛狐》就抄襲了《羅生門》的寫法。好吧,我說錯了,是向經典致敬。

10 ,《一塊牛排》——傑克·倫敦

推薦理由:

傑克·倫敦是我成年後讀的第一個美國作家,《熱愛生命》里那個與艱苦環境搏鬥,求生意志逆天的那個採金者;《馬丁·伊登》里愛著白富美,心懷作家夢想,看透資本主義本質,生無可戀,絕望自殺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喚》里,狼與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傑克·倫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無論是野獸,他字里行間透漏著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漢味道。在傑克·倫敦筆下,野獸,荒原,飢餓,海嘯,惡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會讓你戰勝他們。

這篇《一塊牛排》卻是例外,中年貧困的拳擊賽湯姆·金無法戰勝年輕力壯的對手,無法贏得比賽,付房租,養活老婆孩子。

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③ 初高中語文讀到過一短篇小說

《欽差大臣》、《高老頭》、《簡·愛》、《包法利夫人》、《平凡的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棋王》、《契訶夫短篇小說選》、《巴黎聖母院》、《葉甫蓋尼、《屈原》、《物種起源》、《青春之歌》大衛·科波菲爾 是該讀的名著毋庸置疑、《唐詩三百首》、《圍城》、《莊子》、《約翰·克里斯朵夫》、《戰爭與和平》、《黑駿馬》。 高中一年級 《課外誦讀基礎文庫、《詩經》、《復活》、《詩歌(高中卷)》、《傲慢與偏見》、《神曲》、《歐也妮·葛朗台》、《中國當代名家雜文精品》、《史記選》、《上尉的女兒》、《農民問題的報告》 高中語文 選讀書目 《青年近衛軍》、《莎士比亞戲劇》、《理想國》、《茶館》,不代表更多的。這個書目只是一種推薦、《日出》.散文(高中卷)》、《子夜》.奧涅金》、《悲慘世界》、《短篇小說(高中卷)》、《奧德賽》、《綠化樹》、《哈姆雷特》、《論語》、《紅與黑》、《復活》、《西線無戰事》、《魯迅作品集》、《紅樓夢》、《古文觀止》 高中三年級 《西廂記》、《靜靜的頓河》、《詩經選注》 高中二年級 《子夜》、《美的歷程》、《母親》、《聊齋志異》、《彷徨》、《白鹿原》、《死魂靈》、《吶喊》

④ 必看的十佳短篇小說

必看的十佳短篇小說是:《孔乙己》、《竹林中》、《一塊牛排》、《命若琴弦》、《古典愛情》、《河邊的台階》、《麥琪的禮物》、《我的叔叔於勒》、《白象似的群山》、《裝在套子里的人》。

1、《孔乙己》

《孔乙己》不但是魯迅最好的短篇小說,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短篇小說的巔峰之一。這篇小說,我們初中時就曾在語文課本中學習過,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完全讀懂。孔乙己是一個非常飽斗晌森滿的藝術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悲劇,他身上折射了一個時代的悲劇。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可是現在和將來還有無數孔乙己活著。

⑤ 語文短簡 全文

語文短簡

普通而又獨特的語言
魯迅的《高老夫子》中高爾礎說:「女學堂越來越不像話我輩正經人確乎犯不著和他們醬在一起。」(手邊無魯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醬」字甚妙。如果用北京話說:「犯不著和他們一塊摻和」,味道就差多了。沈從文的小說,寫一個水手,沒有錢,不能參加賭博,就「鑲」在一邊看別人打牌。「鑲」字甚妙。如果說是「靠」在一邊,「擠」在一邊,就失去原來的味道。「醬」字、「鑲」字,大概本是口語,,紹興人(魯迅是紹興人)、鳳凰人(沈從文是湘西鳳凰人),大概平常就是這樣說的,但在文學作品裡沒有人這樣用過。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寫伐木,有句雲「大樹緩緩地,莊重地倒下了」。「莊重」不僅寫出了樹的神態,而且引發了讀者對人生的深沉、廣闊的感慨。
阿城的小說里寫「老鷹在天上移來移去」,這非常准確。老鷹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動的,看不出鷹在「飛」,只是「移來移去」。同時,這寫出了被流放在絕域的知青的寂寞的心情。
我曾在一個果園勞動,每天下午,天已昏暗,總有一列火車從我們的果園的「樹牆子」外面馳過,車窗的燈光映在樹牆子上,我一直想寫下這個印象。有一天,終於抓住了

車窗蜜黃色的燈光連續地映在果樹東邊的樹牆子上,一方塊,一方塊,川流不息地追趕著。。。。。。

「追趕著」,我自以為寫得很准。這是我長期觀察、思索,才捕捉到的印象。
好的語言,都不是稀奇古怪的語言,不是魯迅所說的「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語言,只是在平常語中注入了新意,寫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筆下所無」的「未經人道語」。
平常而又獨到的語言,來自於長期的觀察、思索、捉摸。

讀詩不可抬杠
蘇東坡《惠崇小景》詩雲:「春江水暖鴨先知」,這是名句,但當時就有人說:「鴨先知,鵝不能先知耶?」這是抬杠。
林和靖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千古名句。宋代就有人問蘇東坡,這兩句寫桃、杏誠亦可,為什麼就一定寫的是梅花?東坡笑曰:「此寫桃杏誠亦可,但恐桃杏不敢當耳!」
有人對「紅杏枝頭春意鬧」有意見,說:「杏花沒有聲音,『鬧』什麼?」「滿宮明月梨花白」,有人說:「梨花本來就是白的,說它干什麼?」
跟這樣的人沒法談詩。但是,他可以當副部長。

想像
聞宋代畫院錄取畫師,嘗出一些畫題,以試畫師的想像力。有些畫題是很不好畫的。如「踏花歸去馬蹄香」,「香」怎麼畫得出?畫師都束手。有一畫師很聰明,畫出來了,他畫了一個人騎了馬,兩只蝴蝶追隨著馬蹄飛。「深山藏古寺」,難的是一個「藏」字,藏就看不見了,看不見,又要讓人知道有一座古寺在深山裡藏著。許多畫師的畫都是在深山密林中露一角檐牙,都未被錄取。有一個畫師不畫寺,畫了一個小和尚到山下溪邊挑水,和尚來挑水,則山中必有寺矣。有一幅畫畫昨夜宮人飲酒閑話。這是「昨夜」的事,怎麼畫?這位畫師畫了一角宮門,一大早,一個宮女端著笸籮出來倒果殼、荔枝殼、栗子殼、鴨腳(銀杏)殼。。。。。。這樣,宮人們昨夜的豪華而閑適的生活可以想見。
老舍先生曾點題請齊白石畫四幅屏條,有一條要求畫蘇曼殊的一句詩:「蛙聲十里出山泉。」這很難畫。「蛙聲」,還要從十里外的的山泉中出來。齊老人在畫幅兩側用濃墨畫了直立的石頭,用淡墨畫了一道曲曲彎彎的山泉,在泉水下面畫了七八隻擺尾游動的蝌蚪。真是虧他想得出!
藝術,必須有想像,畫畫是這樣,寫文章也是這樣。

我打了這么久,拜託加點分吧。。。

熱點內容
吳良總裁小說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133
有娃霸道總裁之類小說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494
總裁爹地追妻99次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5-18 03:55:02 瀏覽:533
修真類在都市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7:26 瀏覽:727
經典小說愛情最高境界 發布:2025-05-18 03:43:08 瀏覽:404
女總裁的近身狂兵百度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3:03 瀏覽:494
西瓜有點涼最新小說 發布:2025-05-18 03:42:33 瀏覽:819
我的老婆是冰山女總裁的小說 發布:2025-05-18 03:34:26 瀏覽:113
世界短篇小說蕭蕭 發布:2025-05-18 03:33:47 瀏覽:271
絕世寶藏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18 03:24:30 瀏覽: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