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女性作者
『壹』 現代女作家有哪些
冰心,丁玲,蕭紅,宗璞,陳衡哲。
拓展資料
一、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2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西洋史;1920年9月27日與任鴻雋結婚;後任職於商務印書館、國立東南大學、四川大學;著有短篇小說集《小雨點》、 《衡哲散文集》、《文藝復興史》、《西洋史》及《一個中國女人的自傳》等。
『貳』 愛麗絲·門羅這位女作家的特點是什麼,其影響力如何呢
謝邀:
開篇明義,愛麗絲·門羅,加拿大女作家,當代國際文壇著名的短篇小說作家,被美國《時代周刊》雜志評為「世界一百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愛麗絲·門羅在短篇小說上的成就毋庸置疑,其有著清晰明確的現實主義眼光,將敘述的重點全部放到了自己可見可感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時又以其獨特的女性視角,為讀者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角度。
在敘事藝術上,愛麗絲·門羅將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和現代的敘事技巧巧妙融合在一起,利用時空轉換和敘事「焦點」變換的敘事方法,將短篇小說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使得短篇小說這一特殊文體重新回到了國際主流文壇的視野。
此外,門羅在短篇小說敘事藝術上的創新對於以諷刺、幽默當道的現代主義文風而言,無異於是一股清流,也為現實主義文學在21世紀的發展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叄』 國內當代女性文學的代表作家有誰
1、王安憶
王安憶,上海人, 1954年生於南京,次年隨母親茹志鵑遷至上海讀小學,初中畢業後1970年赴安徽淮北農村插隊,1972年考入徐州地區文工團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兒童時代》編輯。1978年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平原上》,1986年應邀訪美。1987年進上海作家協會專業創作至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憶中短篇小說集》、《流逝》、《小鮑庄》、《小城之戀》、《錦銹谷之戀》、《米妮》等小說集及《69屆初中生》、《紀實與虛構》、《黃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話》、《叔叔的故事》、《我愛比爾》、《長恨歌》等長篇小說。喜宴 妹頭 冬天的聚會《富萍》及其他 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遊美利堅》(與茹志鵑合著)等,兒童文學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論著《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等。作品曾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98年並獲得首屆當代中國女性創作獎。2001年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最傑出的華文作家」稱號等。
王安憶的小說,多以平凡的小人物為主人公,這一點和80後作家李子悅有著共同的表現形式,著名演員周星馳也注重從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經歷與情感,挖掘生活,在藝術表現上,她的早期小說多感情抒發,近期創作則趨於冷靜和細致。
和80後作家李子悅共同的從王安憶的作品裡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種寬厚的愛,她賦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現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領悟力來控制故事微妙的氣氛發展以及人物的心理變化,細膩精準。她的作品講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計,可她探討的是故事背後強大而仁慈的自然規律,這是她對人性和人的生存狀態及本體世界的關懷,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尋常的意義。同時作品中時刻有女性的溫柔體現,連同謹慎內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為文壇一個特立獨行的異數存在.
相關作品:
長恨歌
作者: 王安憶
頁數: 384
定價: 20.0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簡介: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還是中學生的王琦瑤被選為「上海小姐」,從此開始命運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員的「金絲雀」從少女變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員遇難,王琦瑤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內心的情感潮水卻從未平息。與幾個男人的復雜關系,想來都是命里註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瑤難逃劫數,與女兒的男同學發生畸形戀,最終被失手殺死,命喪黃泉。
2、陳染
陳染
性 別: 女
出生年月: 1962/4
民 族: 漢族
出生於北京。她幼年學習音樂。18歲興趣轉向文學。1986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曾在北京做過四年半的大學中文系教師,後調入中國作協作家出版社做編輯。曾在澳洲墨爾本的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等旅居生活和講學。歷任北京師范大學分校中文系教師,作家出版社編輯。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小說集《紙片兒》、《嘴唇里的陽光》、《獨語人》、《無處告別》、《私人生活》、《與往事乾杯》、《在禁中守望》、《潛性逸事》,《陳染文集》(6卷)等。
她幼年學習音樂,曾在澳洲墨爾本的英國倫敦大學、愛丁堡大學等旅居生活和講學。現居北京。
她的小說在英、美、德、日等國家以及港台地區均有出版和評介。根據她的小說《與往事乾杯》改編的同名電影,被選為國際婦女大會參展電影。《陳染文集》一、二、三、四卷於96年8月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陳染從八十年代初開始發表詩、散文,至今已有十幾年,作為純文學、先鋒小說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終獨立於當今文壇的某種「熱鬧」之外,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文學研究者的關注。她以強烈的女性意識,不懈的探索精神,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位獨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陳染曾獲首屆中國當代女性文學創作獎等。
《紙片兒》
收錄了陳染在文壇脫穎而出的《世紀病》等一系列表現青年人苦悶、孤獨和叛逆的小說,他們急欲沖破陳舊的觀念和秩序,為心靈的荒野尋求出路。而《紙片兒》等彌漫著詭秘憂傷與人性扭曲的故事,使陳染一度被視為神秘主義者。這是孤獨者、叛逆者的破碎童話。
《另一隻耳朵的敲擊聲》
女人是可以彈奏的花朵,需要輕撫,也需要傾聽。那喁喁獨述的,不僅有笑面桃花,還有些枯葉殘枝,而潛風暗送的,不知是幾許心香,還是幾許心痛……本書展示了女性獨有的復雜或變異的心理,把一個女人的慾望、心智、孤獨、恐懼、病態、陰暗等等一切的本來面目都呈現了出來,被視為中國女性主義的先聲和代表作。
《嘴唇里的陽光》
以獨特離奇的視角、大膽怪異的想像,敘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巫女、空心人和禿頭女們都在為幻覺守寡,在雜草叢生的情慾地帶,人影都像靈魂一樣輕……本書是陳染先鋒氣質的代表作品。
《私生活》
本書是一部描寫現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軌跡的嚴肅的先鋒小說,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經驗和隱秘的內心生活為視角,講述了一個女孩兒在成長為一個女人的過程中不尋常的經歷和體驗。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長大,敘述了在學生時代她是個孤寂的不能融入集體的「陌生人」……
《聲聲斷斷》
是作家陳染繼長篇小說《私人生活》之後的又一本力作。她用日記這一文體,細膩、委婉而又冷峻、幽默地敘述了她的生活、思想與情感,目光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內核,把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無限詩性、哲思和感悟,把生命與藝術交融到了極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閃電,令人猝不及防、怦然心動而又感懷深思。
《沉默的左乳》
本書為陳染的中篇小說集,在這些形式不一風格各異的小說里,陳染講述了一些女人的秘史,在肉體與靈魂之間、精神和內心之間、愛與婚姻、愛與背叛之間她們的掙扎和反抗。
《不可言說》
是陳染的一部談話錄,這部思想密集又豐富多彩的談話錄是與《聲聲斷斷》同時出版的姊妹篇。《聲聲斷斷》是她深摯的內心獨白,《不可言說》是她與國內外友人的充滿智性的交流。兩相對照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較為豐富全面的陳染
3、張欣
1、張欣
當代女性作家,以創作愛情小說知名,是大陸少數幾個純走通俗路子的作家。作品多反應南方沿海城市白領女性的生活,說不上獨到,但卻頗受讀者歡迎。
江蘇海門人。中共黨員。199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69年應征入伍,歷任衛生員、護士、文工團創作員,《羊城晚報》資料室、廣東《五月》雜志編輯,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任廣州市文藝創作研究所專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州市作協副主席。
主要作品:
小說:
生活秀 浮華背後 舞 一意孤行 纏綿之旅 今生有約 歲月無敵 愛情奔襲—訪問城市之一 無人傾訴
梧桐梧桐 掘金時代 愛又如何 婚姻相對論
散文:多嘴 寂寞女兒心 永不言悔 崔琦其人 再說崔琦
中篇小說《投入角色》,《永遠的徘徊〉獲第三,五屆十月文學獎;中篇小說《首席》獲上海文學獎;中篇小說〈絕非偶然》獲上海首屆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二等獎;中篇小說集《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並於1995年獲莊重文學獎。中篇小說《伴你到黎明》,《歲月無敵》等被改編為影視作品。
4、翟永明
人簡介
祖籍河南,1955年生於四川成都。1980年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曾就職於某物理研究所。作品曾被翻譯成為英、德、日、荷蘭等國文字。現居成都寫作兼於玉林路經營「白夜」酒吧。
詩集
1986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女人》(灕江出版社);
1989年出版詩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陽出版社);
1994年出版《翟永明詩集》(成都出版社);
1996年出版詩集《黑夜中的素歌》(改革出版社);
1997年出版詩集《稱之為一切》(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7年出版散文集《紙上建築》(東方出版中心);
1999年出版隨筆集〈堅韌的破碎之花〉(東方出版社);
2000年出版詩集《終於使我周轉不靈》(江蘇文藝出版社);
2003年出版隨筆集《紐約,紐約以西》(四川文藝出版社)。
5.舒婷
http://ke..com/view/9046.htm
6. 皮皮(1963-),原名馮麗,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曾與前夫馬原共赴西藏工作,後調至沈陽藝術研究所,現在布老虎集團任編輯。雖然一直在進行創作,在國內也小有名氣,但皮皮真正全國聞名卻是在長篇小說《渴望激情》由布老虎叢書推出之後,這本帶有明顯通俗化傾向的作品是使她名利雙收的一個源頭。而前不久她的另一部長篇《比如女人》 (後被改編為電視劇《讓愛作主》)更是獲得了許多名家的稱譽,且中選價值百萬大獎的「金布老虎」,不過想來是因此此稱號將伴隨無休無止的炒作,而有著自己人生況味的皮皮卻不願此種情況擾亂目前的生活,因此她謝絕了此項殊榮
7.九丹九丹,江蘇揚州人,原名朱子屏,1968年出生於江蘇,1990年從中國新聞學院畢業,分配到廣西一家報社做記者,後辭職來到北京,1995年留學新加坡,在異域學習和生活5年之後,於2000年回國,在北京一家周刊社做記者,業余時間從事創作。 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愛殤》。 2001年出版小說《烏鴉》,2002年出版《新加坡情人》。
『肆』 當代著名女作家有哪些
1、冰心
冰心,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2、丁玲
丁玲,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
3、蕭紅
蕭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
4、宗璞
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常用筆名宗璞,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
5、陳衡哲
陳衡哲,筆名莎菲,祖籍湖南衡山,1914年考取清華留美學額後赴美,先後在美國沙瓦女子大學、芝加哥大學學習西洋史、西洋文學,分獲學士、碩士學位。192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講授西洋史;
6、白薇
白薇,原名黃彰,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清光緒十九年(1893)二月五日生於興寧縣南鄉渡頭(今屬資興市白廊鄉)秀流村人,少年時期就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熏陶,萌生反封建意識。
7、袁昌英
袁昌英,女,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人。1916、1926年兩度出國,入英國愛丁堡大學、法國巴黎大學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
8、廬隱
廬隱,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筆名廬隱,有隱去廬山真面目的意思。五四時期著名的作家,與冰心、林徽因齊名並被稱為「福州三大才女」。
9、馮沅君
馮沅君,女,河南省唐河縣人,現代著名女作家,中國古典文學史家,大學一級教授。原名馮恭蘭,改名淑蘭,字德馥,筆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吳儀等。自幼學習四書五經、古典文學及詩詞,與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和地質學家馮景蘭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學者陸侃如。
10、石評梅
石評梅,中國近現代女作家、革命活動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原名汝壁,因愛慕梅花之俏麗堅貞,自取筆名石評梅。
11、蘇雪林
蘇雪林,原名蘇小梅,乳名瑞奴、小妹,學名小梅,字雪林,筆名瑞奴、瑞廬、小妹、綠漪、靈芬、老梅等。後因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將「小」字省去,改為蘇梅。由法回國後,又以字為名,即蘇雪林。
12、張愛玲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1944年張愛玲結識胡蘭成與之交往。
『伍』 中國當代女作家有哪些
有:冰心、張愛玲、張曉風、畢淑敏、三毛、丁玲、廬隱、瓊瑤等。
1、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蔣偉,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畢業於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1936年11月,丁玲到達陝北保安,是第一個到延安的文人。
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藝運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夢珂》,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莎菲女士的日記》,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等。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歲。
2、瓊瑤
瓊瑤(1938年4月20日-),本名陳_,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搜孝還曾用過鳳凰、心如。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
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改鄭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等。
3、廬隱
廬隱(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原名黃淑儀,又名黃英,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鄉人。1903年父親去世,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入教會辦的慕貞書院小學部。信仰基督教。
1912年考入女子師范學校,1917年畢業後任教於北平公立女子中學、安徽安慶小學及河南女子師范學校,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師范國文系。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1922年大學畢業後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後回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國文。
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集《海濱故人》。1926年到上海大夏大學教書,1927年任北京市立女子第一中學校長半年,幾年世殲稿間,母親、丈夫、哥哥和摯友石評梅先後逝世,悲哀情緒浸透在這個時期出版的作品集《靈海潮汐》和《曼麗》之中。
1930年與李唯建結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雲歐情書集》。婚後她們一度在東京居住,出版過《東京小品》。1931年起擔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學國文教師。36歲時因分娩死於上海大華醫院。
4、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中國現代女作家,原名張_,筆名梁京,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在校刊和雜志上發表作品。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創作英文小說多部,但僅出版一部。1969年以後主要從事古典小說的研究,著有紅學論集《紅樓夢魘》。1995年9月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75歲。有《張愛玲全集》行世。
5、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
1923年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於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陸』 女性作家的書籍
女性作家的書籍推薦
伍爾芙曾有言,有一間自己的屋子、加上1500鎊的收入,女人就可以平靜而客觀地思考。今天,我向大家推薦了女性作家的文學經典,歡迎閱讀。
1.逃離
〔加〕艾麗絲·門羅
李文俊 譯
艾麗絲·門羅(Alice Munro,1931- ):加拿大著名女作家,以短篇小說聞名全球,入選美國《時代周刊》“世界100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歐美媒體的評論中,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她“當代最偉大短篇小說家”的稱號。2013年,門羅榮膺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盛贊其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2.一份不適合女人的工作
作者〔英〕P.D.詹姆斯 (P.D.James)
譯者祁阿紅
P.D.詹姆斯 (P.D.James):英國作家,她在英文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當代推理小說女王”。自其創作以來,獲獎無數,其中包括推理小說界的兩個最高獎項——“鑽石匕首獎”和“大師獎”。她是為數不多的同時拿下兩項大獎的作家之一。此外,她也是繼柯南•道爾、阿加莎•克里斯蒂後,被請進“國際犯罪小說名人堂”的第三位作家。
3.無人生還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譯者夏陽
阿加莎·克里斯蒂: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創作生涯持續了五十餘年,總共創作了八十部偵探小說。她的作品暢銷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二十億冊。她創造的小鬍子偵探波洛和老處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為讀者津津樂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爾之後最偉大的偵探小說作家,是偵探文學黃金時代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國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稱號,以表彰其不朽的貢獻。
4.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作者〔白俄〕S.A.阿列克謝耶維奇
譯者呂寧思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白俄羅斯作家,1948年生於烏克蘭,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曾做過記者,作品以獨特風格記錄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重大事件。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譯成35種文字,並創作有21部紀錄片腳本和3部戲劇(曾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演出)。
5.海浪
作者〔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譯者 曹元勇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英國女作家和女權主義者。她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同時也是引導現代主義潮流的先鋒。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語語言。她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作方法,試圖去描繪在人們心底里的潛意識。有人在一篇評論里講到她將英語“朝著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產生很大的影響。
《海浪》是伍爾夫創作力達到鼎盛時期的作品,出版於1931年。
6.阿特拉斯聳聳肩
作者〔美〕安·蘭德
譯者 楊格
安·蘭德(1905—1982):俄裔美國作家、哲學家。青年時代從蘇聯流亡美國,以其小說和哲學聞名於世。小說《源泉》(The Fountainhead)1943年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並為她贏得了巨大的聲譽,至今仍以每年超過10萬冊的數量再版。1957年《阿特拉斯聳聳肩》(Atlas Shrugged)出版,成為美國歷史上僅次於《聖經》的超級暢銷書,被譽為對美國影響最大的10本書之一,全球累計銷售近億冊。
7.蝴蝶夢
作者〔英〕達芙妮·杜穆里埃
譯者方華文
達芙妮·杜穆里埃(Daphne Maurier,1907 - 1989):在全世界的圖書館里被借閱次數首位的女作家。英國當代著名女作家,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當代深具影響力的世界級作家之一。
杜穆里埃一生共創作有17部長篇以及幾十種其他體裁的文學作品,被譽為“打破通俗小說與純文學界限”的大師級作家,1938年出版的成名作《蝴蝶夢》甚至影響了一個時代情感小說的走向。希區柯克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成了他唯一獲得奧斯卡Best Picture的電影,也成了他的成名代表作。
8.傲慢與偏見
作者〔英〕簡·奧斯丁(Jane Austen)
譯者王科一
簡·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國著名小說家,她的作品主要關注鄉紳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活潑風趣的文字真實地描繪了她周圍世界的小天地。她的作品如“兩寸牙雕”,從一個小窗口中窺視到整個社會形態和人情世故,對改變當時小說創作中的庸俗風氣起了好的作用,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被譽為地位“可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的作家。
9.金色筆記
作者〔英〕多麗絲·萊辛
譯者 陳才宇 劉新民
多麗絲·萊辛:四十年來被尊為女權偶像人物的英國文學老祖母,與伍爾芙並稱“雙星”。 數次獲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提名。1962年出版的《金色筆記》一舉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壇的地位,並在2007年為她帶來了一尊諾貝爾文學獎。
小說新奇而獨特,情節復雜多變,甚至難以歸納,但與現代主義小說所強調的意識流又有質的不同。可以說,本書是小說史上一次關於創作形式的突變,作者勇敢地嘗試在自己的藝術實踐中讓形式突破了既定的范疇,發揮出更大的功能。而書中對於女性、政治的探尋和關注之深刻,也在二十世紀的文學作品中獨樹一幟,意同開山。
10.偶發空缺
作者〔英〕J·K·羅琳
譯者 任戰 向丁丁
J·K·羅琳:“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哈利波特系列於一九九七至二〇〇七年間出版,被翻譯成七十四種語言,在全球二百多個國家共售出四億五千萬冊,並被拍成八部全球矚目的電影。J·K·羅琳曾獲得多種獎項,包括因獎勵她為兒童文學所做的貢獻而授予的大英帝國勛章、阿斯圖里亞斯獎、法蘭西榮譽軍團勛章和安徒生文學獎。通過她的沃朗慈善信託基金,她為多個慈善項目提供支援,並創立了熒光基金,致力於幫助殘疾兒童。《偶發空缺》是她顛覆哈利波特的文學嘗試,備受矚目。
11.論攝影
作者〔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
譯者黃燦然
蘇珊·桑塔格: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和西蒙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2000年獲美國國家圖書獎,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獎,2003年獲德國書業和平獎。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論攝影》出版於一九七七年,轟動一時,引起廣泛的討論,並榮獲當年的全國圖書批評界獎,至今仍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12.愛
作者〔美〕托妮·莫里森
譯者顧悅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美國著名女作家。1931年生於俄亥俄州,曾在蘭登書屋擔任高級編輯,後赴普林斯頓大學等校任教。代表作有《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寵兒》《爵士樂》《愛》《恩惠》等,囊括普利策小說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全美書評家協會獎三項美國最重 要的圖書大獎,並有多部作品入選“《紐約時報》年度圖書”。1993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愛》被譽為她最好看的一部小說:大膽探索愛的`本質——它的瘋狂、它的佔有、它的恐懼、它的絕望!文字背後,藏著一顆深切的、令人無法拂逆的真心。那些流血、煎熬、痛苦、死亡,即使是你聞所未聞的,也一樣能讓你產生共鳴,感受到切膚之痛。
13.走出非洲
作者〔丹〕卡倫·布里克森
譯者繆弋
卡倫·布里克森:筆名伊薩克·迪內森,生於丹麥西蘭島倫斯特德,曾在哥本哈根、巴黎、羅馬攻讀藝術,與安徒生並稱“丹麥國寶”的女作家,曾兩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走出非洲》是她的自傳體小說,敘寫了1914年至1931年間她在非洲的生活,其中有於當地人的友情,有甜蜜的愛情,有安寧生活的滿足,也有周圍世界突變、過往一切全部失去的痛苦與辛酸,但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著作,就是因為作者無論是在怎樣的逆境中,都表現出的那種堅強和勇敢,讓人時時能感受到希望的存在。這部小說在1985年被搬上銀幕,一舉斬獲第58屆奧斯卡7項大獎。
14.幾乎沒有記憶
作者〔美〕莉迪亞·戴維斯
譯者吳永熹
莉迪亞·戴維斯(Lydia Davis):1947年出生於美國麻省北安普敦,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同時致力於譯介法國經典文學,如福樓拜、普魯斯特的作品。著有七本短篇小說集及一部長篇。曾獲古根海姆獎、蘭南文學獎、麥克阿瑟“ 天才獎”。2013年,2013年榮獲布克國際獎,美國藝術與文學院也為其頒發功勛獎章。
2009年出版的《莉迪亞•戴維斯小說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Lydia Davis)是莉迪亞•戴維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作品合集,收錄了從1986年到2007年出版的四本重要小說集,集中體現了她的寫作特色。
15.情人
作者〔法〕瑪格麗特·杜拉斯
譯者王道乾
瑪格麗特·杜拉斯(1914-1996):法國當代最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和電影藝術家。她於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學教師。四歲時喪父,童年的苦難和母親的悲慘命運影響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傳性質的小說,獲一九八四年法國龔古爾文學獎。全書以法國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為背景,描寫貧窮的法國女孩與富有的中國少爺之間深沉而無望的愛情。
16.呼蘭河傳
作者 蕭紅
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享有盛譽的女作家。生於呼蘭河畔,病逝於淺水灣邊。她身逢國難,顛沛流離,一生的感情經歷也頗為艱難。但在不到32年的生命里,留下了近70萬字的創作,包括受到魯迅激賞的成名作《生死場》,以及後期的傑作《呼蘭河傳》《馬伯樂》《小城三月》等。蕭紅的語言風格別具一格,稚拙渾朴,形成了獨特的“蕭紅體”。
《呼蘭河傳》被視作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中文長篇小說之一,2000年被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為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