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最優秀的短篇小說
⑴ 宗璞的代表作是什麼
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華、任小哲等。中共黨員,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主席團委員,第六、七屆名譽委員。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2018年,其作品《北歸記》獲得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
2019年9月23日,宗璞長篇小說《東藏記》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原籍河南唐河,生於北京,中共黨員。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在《文藝報》、《世界文學》編輯部工作,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主席團委員,第六、七屆名譽委員。
抗戰爆發時,她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同年在《大公報》發表處女作《A.K.C》。1951年畢業分配在政務院宗教事務委員會工作。同年末調入中國文聯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藝報》任外國文學的編輯。1957年出版童話集《尋月集》,同年發表短篇小說《紅豆》(《人民文學》1957年7期)引起文壇注目,在反右斗爭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農村。1960年調入《世界文學》編輯部。主要撰寫散文和小說。「文革」中被迫中斷創作,1978年重新發表作品。後調入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說選》,散文集《丁香結》,長篇小說《南渡記》,翻譯《繆塞詩選》(合譯)《拉帕其尼的女兒》等。所作《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8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散文集《丁香結》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她的作品多寫知識階層,文字優雅,富於學養,含蓄蘊藉,「文革」後的創作追求現代主義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寫,具有超現實的荒誕和象徵,比如《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受到批評界的注意。
個人作品
代表作
《鐵簫人語》《A.K.C》《尋月集》《紅豆》《宗璞散文小說選》《丁香結》《南渡記》《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野葫蘆引》 《紫藤蘿瀑布》。
《花的話》一文被選入上教版初中課本。《晚秋》一文被選到1998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中。《這是你的戰爭》一文被選到2011年江蘇高考語文試卷中。《銹損了的鐵鈴鐺》一文被選到2011年四川高考語文試卷中。宗璞散文《紫藤蘿瀑布》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2019年第1版第17課。
1948年開始發表作品,成名作為1957年的短篇小說《紅豆》。新時期她開始大量發表作品,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中篇《三生石》(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蝸居》《我是誰》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南渡記》,1996年由華藝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鐵簫人語》,其作品大多反映中華知識分子的生活。
精選集
宗璞在病中苦耕,歷時7年,《南渡記》的第二部《東藏記》終於面世,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西征記》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曾在《收獲》上部分發表。2018年《北歸記》出版,這是長篇小說《野葫蘆引》的最後一部。
宗璞以她細密從容的敘述方式,建立起優美溫婉的語言風格。眾多的人物命運和世相心態,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細節中緩緩展開,伏有大氣磅礴的布局。宗璞筆下的戰爭沒有刀光劍影,卻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創痕,並具有一種柔性的書卷氣息。那種浸入骨髓的文化質感,在閱讀中竟令人有如置身於《紅樓夢》的語境之中。讀《東藏記》和《紫藤蘿瀑布》這樣雋永而精緻的小說、散文,真是受益又享受。
宗璞對創作情有獨鍾,她說:「讀小說是件樂事,寫小說可是件苦事。不過苦樂也難截然分開。沒有人寫,讀什麼呢?下輩子選擇職業,我還是要干這一行!」
出版了自選精品集《風廬散記》。
⑵ 宗璞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
《紅豆》是宗璞創作的短篇小說,首發於1957年第7期的《人民文學》雜志。小說以倒敘的筆法,講述了北京解放前夕,大學生江玫與戀人齊虹由於生活態度和政治立場的分歧而導致的愛情悲劇,從而展現了在時代巨變面前,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艱辛而曲折的心靈歷程。全篇充滿溫馨浪漫的情調和濃郁含蓄的人情味,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唯美的風格。
馮宗璞的這部《紅豆》可是跟以往的愛情小說不一樣,甚至「紅豆」所代表的含義都是與眾不同的。「紅豆」在這部作品中也確實充當了串聯作品的作品,但是這部作品的中「紅豆」絕對不僅僅指的是「愛情」!
⑶ 宗璞的經典作品有哪些
宗璞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
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華、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鐵簫人語》。
《紅豆》內容概述:
作品通過大學生江玫與齊虹由於生活態度和政治立場的分歧而導致的愛情悲劇,講述的卻是一個在時代巨變面前知識分子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愛情雖然是故事內容的主要承擔,但並不是作品的主題。作家要想表現的就是這種人生在"十字路口的搏鬥"。世事紛爭,歲月留下了一些難以忘卻的記憶。當江玫不期然而面對那兩顆色澤依舊"十分勻凈而且鮮亮"的紅豆時,一段不尋常的往事如潮般湧上心頭。
《弦上的夢》內容概述:
寫的是一個女孩梁退在文革10年中充滿坎坷和辛酸的故事,揭露了在人妖顛倒的歲月里兩代知識分子在肉體和心靈上所受到的殘酷傷害。描寫了那災難深重的日子和在災難中奮起的年輕一代。告訴人們:「人的夢,一定會實現」。
⑷ 宗璞的那個作品獲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弦上的夢》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生石》獲1977—1980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散文集《丁香結》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
她的作品多寫知識階層,文字優雅,富於學養,含蓄蘊藉。「文革」後的創作追求現代主義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寫,具有超現實的荒誕和象徵,比如《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受到批評界的注意。
⑸ 宗璞作品 宗璞作品有哪些
1、宗璞代表作品:《鐵簫人語》、《A.K.C》、《尋月集》、《紅豆》、《宗璞散文小說選》、《丁香結》、《南渡記》、《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野葫蘆引》、《紫藤蘿瀑布》。
2、宗璞:原名馮鍾璞,女,1928年出生,當代作家,常用筆名宗璞,筆名另有豐華、任小哲等。中共黨員,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任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主席團委員,第六、七屆名譽委員。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誰》《鐵簫人語》等。2018年,其作品《北歸記》獲得第三屆施耐庵文學獎。
3、2019年9月23日,宗璞長篇小說《東藏記》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⑹ 宗璞的短篇小說,中篇小說,長篇小說,分別是什麼、、
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後門》、《知音》《弦上的夢》
中篇小說《三生石》
長篇小說《野葫蘆引》
其他:童話《總鰭魚的故事 》、《蝸居》 《 我是誰》
<<宗璞小說散文選》、(《東藏記》、《南渡記》、《西征記》、 《北 歸 記》《總鰭魚的故事》、《蝸居》、《我是誰》、《紫藤蘿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