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短篇小說精選之提琴文章賞析
① 著名短篇小說讀後感或賞析
《在鄉下》讀後感 讀了莫泊桑的《在鄉下》,感觸頗深。故事非常簡單,一位貴族婦女十幾年前在鄉下領養了一個孩子。而本該被領養的是與這個孩子年齡相仿的鄰居家的孩子。十幾年後當這個孩子衣著光鮮地返回家中見自己的生父母時,鄰家的那位兒子十分羨慕,責備自己的母親在當年沒有將自己送出去,而在夜裡出走。小說通過偶然因素帶給人物的命運帶來的變化,引發了對人性的拷問。 那位兒子只是見了被領養的夥伴衣著光鮮地回來探親,出於羨慕和妒忌,就忘了父母幾十年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反過來責備父母是糊塗蟲和土包子,影響了自己的前程,並且賭氣離家出走。幾十年含辛茹苦的養育在這里抵不過華麗的服飾。親情抵不過金錢。難怪老婦人哭著說自己累死累活地養了兒子這么久,卻落得個如此下場。確實,當年父母捨不得將兒子送走是因為對孩子的感情太深而如今兒子卻反過來責備母親沒有送走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巨大的諷刺嗎?作者通過這樣的情節反差,批判了當時人們的價值觀並且狠狠拷問了人們的良知。 縱觀現在,這種事情在現實中也屢見不鮮。為了一點的利益,與親生父母對簿公堂、甚至虐待父母的事情屢見報端。這些人應該好好地反省,喚醒自己的良知。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養育之恩呢?金錢、榮譽這一切的一切都乃身外之物。父母的養育之恩是無法用世俗之物品來衡量的。文章鞭撻了那些視金錢與榮譽勝過親情的人。而對於這種人,文章在最後也給出了答案。「他消失在黑夜裡。」這句話就暗示了這種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② 《阿城精選集》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阿城精選集》(阿城)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hVdJgwgaomph3mxN99VqpA
書名:阿城精選集
作者:阿城
豆瓣評分:9.1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3
頁數:390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社會生活風雲激盪,滄桑巨變。20世紀的華文文學也波瀾壯闊,氣象萬千。上承19世紀。下啟21世紀的20世紀華文文學,在與社會生活的密切連接和與時代情緒的遙相呼應中,積極地開拓進取和不斷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開大闔的自身演進,書寫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華彩樂章中光輝燦爛的一頁。這是一個古老民族煥發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寫照,更是筆濃墨重彩、彪炳史冊的文化財富。20世紀的華文文學必將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統中的重要構成為後世所傳承,20世紀的那些傑出的華文文學作品必將作為經典為後人所記取。
抱著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學文庫」樹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核心的文學研究權威機構的支持和幫助,由著名文學批評家和出版家白燁、倪培耕,著名學者和文學批評家陳駿濤、賀紹俊總策劃,開始了這項以「世紀文學60家」命名的策劃、評選活動。
作者簡介:
阿城(男)(1949-)原名鍾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於北京。高中一年級逢「文革」中斷學業,1968年下放山西、內蒙插隊,後又去雲南農場。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工作,後任《世界圖書》編輯。他的處女作《棋王》(《上海文學》1984年7 期),引起廣泛關注,獲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他的具有散文化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風流》也引起評論界的廣泛關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圍,透露出濃厚雋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關於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學玄思,關心人類的生存方式,表現傳統文化的現時積淀。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發表的關於「尋根」的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使他成為當時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尋根文學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90年代後定居美國,有不少雜感散文作品發表,依舊沿襲了他直白沖淡的語言風格。 阿城於1984年開始創作。在處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現出自己的哲學:「普遍認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準低下的貧民階層看來,也許是物質上升了一級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為常常是歷史的縮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種被迫的情況下,煥發出一定的光彩。之後,普通人又復歸為普通人,並且常常被自己有過的行為所驚嚇,因此,從個人來說,常常是從零開始,復歸為零,而歷史由此便進一步。」小說一發表,便震驚文壇,先後獲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說選刊》評選優秀作品獎和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此後又有作品接連問世,並寫有雜論《文化制約著人類》。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為「文學新星叢書第一輯」出版,共包括三個中篇《棋王》、《樹王》、《孩子王》和六個短篇《會餐》、《樹樁》、《周轉》、《卧鋪》、《傻子》和《迷路》。 1985年發表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1990年代後移居美國,繼續有作品發表。阿城近年來小說作品漸少,但卻一直是海內外漢學家關注的對象。時有隨筆發表。
③ 求一些獲獎(不是茅盾獎,魯迅獎這么重量級的)短篇小說,10000字左右,希望文章有深度,布局有特點
其實我覺得《戰起1938》《百年家書》都挺好看的,前者好像是茅盾獎,而且都是穿越的,一個去到二戰時期的歐洲,一個穿到了苦戰時期的中國!很好看啊一點都不瑪麗蘇!
④ 阿城精選集的內容簡介
阿城的作品總共包括三個中篇小說:《棋王》(1984),《樹王》(1985),《孩子王》(1985);六個短篇小說:《迷路》,《傻子》,《周轉》,《卧鋪》,《會餐》,《樹樁》(1985)。最後還有以《遍地風流》(1986)為題的,由很短的文章組成的系列。阿城從沒有寫過長篇小說。另外,他每兩月一次在每一期《九十年代》雜志上發表一篇很短的文章,他已發表了三十三篇這種類型的文章。按照發表時間先後,可以發現,阿城在他的短文中,舍棄了浪漫傳奇式的形式,使之成為新形式,他確認為隨和或筆記小說。
阿城給當人中國文學帶來的巨大獨創性,是他保持古典文學的表現財富的能力。閱讀、領會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世界文學的經典巨著,運用小說和雜文那樣的文學形式是他的選擇。最後,他決定實驗發展最適合他的文學形式:雜文或筆記小說。這種志願之舉說明他在創作他最初的、應付的作品之後,對寫作本身進行思考。概括起來,「三王」應付了一種必須,接下來的小說表明,集中在《遍地風流》題下的作品是向詩性散文的轉變,在美國寫的文本是作者理論思考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