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心是一部短篇小說

心是一部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3-06 08:09:46

A. 有什麼好看的言情小說可以推薦一下的

你不如看一下瓊瑤奶奶的小說,個人覺得言情小說真的沒什麼寫得好的,但看網路上的這些,還是不如看瓊瑤奶奶的。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生於四川成都,中國當代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 。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筆名除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創作小說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聲》、《水雲間》、《一簾幽夢》、《心有千千結》、《梅花烙》、《海鷗飛處彩雲飛》和《彩霞滿天》等[4] 。
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16歲時以心如為筆名發表小說《雲影》,25歲時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瓊瑤創作的小說作品大多已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其中較為聞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還珠格格》系列 等。

B. 急需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都有什麼

莫泊桑,全名基.德.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是與契訶夫和歐·亨利並列的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一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後世產生了極大影響。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C. 求愛倫坡的幾篇典型推理小說(偵探小說)

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爾 群眾出版社
推理小說中的《聖經》,也是每一個推理迷必備的案頭書籍。從《血字的研究》誕生到現在的一百多年間,福爾摩斯打遍天下無敵手,影響力早已越過推理一隅,成為人們心中神探的代名詞。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書籍,無數人憑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實歸。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馬爾他之鷹》 【美】達希爾·哈米特 上海譯文出版社
推理小說流派眾多,旁支橫斜,但解謎本格始終是正統,主流地位輕易動搖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禮的大概也只有漢密特和錢德勒撐起的硬漢一脈了。漢密特不是第一個寫硬漢小說的作家,但他是第一個給硬漢小說注入文學素質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創作開辟了推理小說的另一塊戰場。《馬爾他之鷹》,號稱「勝過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說」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屬於那種你可以不喜歡,卻不可以不讀的推理小說。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集》 【美】愛倫·坡 人民文學出版社
雖然是推理小說的開山之作,但愛倫坡的幾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來也頗有特色。能夠利用短小的篇幅製造出縷縷不絕的懸疑之感,在嚴謹的邏輯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節,並用詭譎的文筆錦上添花,迄今也沒幾個短篇作家辦得到。從這個意義上說,愛倫坡永不過時。

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 【英】約翰·勒·卡雷 新華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謀殺》中指出間諜小說的兩大創作方向:一種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書作者約翰勒卡雷為代表,他們以自身的經歷為准,把神秘的間諜平民化,濃墨重彩地描繪他們的痛苦和無奈,文學質素較高;另一種則以寫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萊明馬首是瞻,著力描寫間諜生涯的傳奇色彩,通過間諜和一個龐大的國家機器之間的斗爭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書是勒卡雷的成名作,還沒有他後來小說中揮之不去的暮氣,顯得創意超群。全書情節跌宕起伏,屢屢在讀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在作家寫實冷靜有節制的筆下,漾出淡淡憂傷之情,不愧是間諜小說的排頭兵。

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
《月亮寶石》 【英】威爾基·柯林斯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威爾基柯林斯的小說現在看來可能有點落伍,畢竟不是人人都會欣賞那種慢節奏的,缺少血腥謀殺和精妙詭計的偵探小說。不過考慮到《月亮寶石》是推理小說草創期的作品,我們還是要佩服柯林斯說故事的本領,佩服他能夠在如此漫長的篇幅中始終牽住讀者的視線。諾貝爾獎獲得者艾略特曾評價此書為「最優秀的英國偵探小說」,不是沒有道理的。

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長眠不醒》 【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菲利普馬洛初次登場的長篇小說,從此之後硬漢派偵探找到了他們的最佳代言人。可以說,馬洛這個外表冷酷內心溫柔的都市獨行俠角色,影響了後來的每一個硬漢偵探。同是冷硬派大家,錢德勒的風格與漢密特卻是千差萬別:後者是徹底的世故和冷酷,偵探從內硬到外,而前者卻始終不願放棄心中對美好人性的希望,筆下偵探也只是個熱水瓶--外冷內熱。所以漢密特被人稱之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錢德勒卻是「犯罪小說的桂冠詩人」。

9 "Rebecca", Daphne Maurier.
《蝴蝶夢》 【英】達菲爾·杜穆里埃 譯林出版社
相對原作,希區柯克的電影版本可能更為有名。而我個人的建議也是:去看電影吧,忘了小說本身。以普通讀者的閱讀口味而言,這本書和推理是扯不上太多關系的,作者的功力也和柯林斯等大家相去甚遠,叫人如何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10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Agatha Christie.
《無人生還》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我心中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這本書真稱得上是一個異類了。從頭到尾都緊張刺激,讓讀者欲罷不能。前所未有的情節布置當真可說是「異想天開」,從中可看出本格推理的真正魅力。看了此書後我給朋友說故事,總是把《無人生還》當成招牌菜,也屢屢讓聽眾沉浸其中,拍手稱絕。Amazon網上有關此書的評論近五百則,幾乎人人都給出了五星級的高分,可見此書魅力之大,不分國界。

11 "Anatomy of a Murder", Robert Traver.

12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羅傑疑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偵探女王的成名作,一部把兇手意外性發揮至顛峰的作品。可惜的是,作品結局雖振聾發聵,但全書其它部分卻稍嫌沉悶,節奏是典型的英式溫吞水風格--這是克里斯蒂絕大多數作品的通病。

13 "The Long Goodbye", Raymond Chandler.

14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 James M. Cain.
《郵差總敲兩次門》 【美】詹姆斯·凱因 春風文藝出版社
這本書初問世時,曾因作者離經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筆引起極大爭議。以犯罪者為第一主人公,以兇手做第一人稱敘述視角,讓讀者在感同身受中漸漸與兇手立場趨於一致--這種技巧在今天隨處可見,在當時卻著實是個創舉。這本書甚至影響了後來因寫出《局外人》而揚名文壇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謬。

15 "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教父》 【美】馬里奧·普佐 譯林出版社
無論是普佐的小說還是科波拉的電影都曾在西方掀起滔天巨浪,《教父》第一次讓我們知道原來黑手黨也可以壞得優雅迷人,壞得如此有品位。小說自然是精彩的,但對推理迷而言它只是一本好看的黑幫小說而已,畢竟其中沒有任何與推理相關的情節。也許我更願意推薦科波拉的電影版《教父》三部曲。

16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Thomas Harris.
《沉默的羔羊》 【美】托馬斯·哈里斯 譯林出版社
根據本作改編的電影成為繼《一夜風流》、《飛越瘋人院》之後第三部一舉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等五項主要獎項的電影。說實話,小說一點也不比電影遜色,高智商的罪犯和漂亮年輕的女探員之間的對峙,時時讓讀者冷汗直流。開放式的結局讓這部驚悚小說顯得餘音緲緲,耐人尋味。

17 "A Coffin for Dimitrios", Eric Ambler.

18 "Gaudy Night", Dorothy L. Sayers.

19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Agatha Christie.
《短篇選集》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貴州出版社
克里斯蒂的一些長篇小說常常顯得像是一部短篇小說的擴展版,所以我們要是想領會偵探女皇不落俗套的構思和製造「文字障」的技巧,看看短篇也是不錯的選擇。本書是一本短篇小說集,國內好象沒有單獨出版過,但其中許多篇小說可以在克里斯蒂的各短篇選本中見到。

20 "The Day of the Jackal", Frederic Forsyth.
《豺狼的日子》 【英】弗雷德里克·弗賽斯 珠海出版社
福塞斯的處女作,一出版便轟動推理文壇,成為年度第一暢銷書,也獲得一九七二年愛倫坡年度最佳偵探小說獎。這本書節奏極快,敘事中雙線並行,有條不紊,讀者的心一直被吊在喉嚨口,直到小說結束時才能噓出一口長氣。《豺狼的日子》是驚險小說的顛峰之作,後來福塞斯本人雖佳作迭出,卻再也沒有一部能及得上本作的水平。

21 "Farewell, My Lovely", Raymond Chandler.
《戀人無情》 【美】雷蒙德·錢德勒 群眾出版社
個人十分偏愛的一部錢德勒作品。書中寫的是推理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愛情範式,冷酷/憂傷/現實/浪漫合為一體,在作品結局一切矛盾糾纏爆發,令人低回不已。只不過如此有意境的一個書名卻被翻譯成惡俗的《戀人無情》,真該打打譯者的屁股。

22 "The Thirty-nine Steps", John Buchan.
《第三十九級台階》 【英】約翰·巴肯 中央編譯出版社
這部小說能夠得享大名,希區柯克居功至偉。與其看巴肯的原著,我倒是更願意看懸念大師的電影,樂趣只多不少,又能節省時間,何樂而不為。

23 "The Name of the Rose", Umberto Eco.
《玫瑰的名字》 【意】安伯托·埃柯 作家出版社
艾柯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寫作,博學深思,在作品中隱隱透出與造物者對話的勢頭,令人心生景仰。艾柯筆下的偵探威廉繼承了福爾摩斯的招牌式推理,但比起前輩卻顯得博學世故得多。《玫瑰的名字》由於作家的博學成了一部「網路全書」式的作品,就算讀者只看看書中那無奇不有的偏門知識,也是夠有趣了。艾柯還在三聯出版社出過一本文學批評集《詮釋與過度詮釋》,收錄了他和國際上幾位著名文學理論大師的論辯文章,從中也可看出艾柯亦神亦鬼的慧心妙思。

24 "Crime and Punishment", Fyodor Dostoevski.
《罪與罰》 【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人民文學出版社
這份榜單中已經收入了不少和推理小說不太搭界的作品,但收入陀氏的《罪與罰》還是讓我大跌眼鏡:這簡直就是MWA在為自己臉上貼金了。無可否認《罪與罰》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偉大作品,而且書中的確也有謀殺有犯罪,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分析,這部小說也和「Mystery」無關。

25 "Eye of the Needle", Ken Follett.

26 "Rumpole of the Bailey", John Mortimer.

27 "Red Dragon", Thomas Harris.

28 "The Nine Taylors", Dorothy L. Sayers.

29 "Fletch", Gregory McDonald.

30 "Tinker, Taylor, Soldier, Spy", John le Carr.
《裁縫,水手,士兵,間諜》 【英】約翰·勒·卡雷 譯林出版社
約翰勒卡雷的又一名作,與其成名作《受冷漠的人》比較,這本書略顯沉悶,節奏緩慢。主角史邁利和他的創造者一樣,日見衰老,雄風不再。但勒卡雷的文學功底仍在本作中不時閃出一些耀眼火花,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間諜小說。

欲求更多小說內容,請登陸以下網址
http://218.1.231.240/iqbbs/dispbbs.asp?boardID=40&ID=168677
參考資料:http://218.1.231.240/iqbbs/dispbbs.asp?boardID=40&ID=168677

D. 如何構思一部短篇小說集——《小說創作談》解讀

瞥見這段對話,又讓我想起「 寫作的技巧是沒有技巧 」,的確高冷驚艷,明心見性。我們需要文學界的張無忌。

電影里的張無忌,大概並沒有忘記張三豐如何教他 學會那些招式,而後再去忘掉 。

沒有記住,何來忘掉?

不學技巧,何來「沒有技巧」?

不少寫作短篇小說的朋友,希望通過連載的方式,形成自己的作品集,或者出一本 小說集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何才能 組織好 一部短篇小說集呢?

最近,讀了美國作家 大衛 姚斯的《小說創作談》, 扒拉一下裡面的所謂 寫作技巧, 分享給大家。

撇開其中的「敘事視角」、「距離」、「矛盾對立」等不談,我想重點評說 如何構思一部短篇小說集 。

在作者 大衛•姚斯 看來,短篇小說集,並不是一篇篇短篇小說的簡單拼湊。

他發現自己閱讀小說作品,經歷了兩個階段。先是隨心所欲,信手翻開, 信馬由韁 ,似乎並無什麼異樣;後來再 從頭至尾 ,按照順序閱讀,感覺竟大不相同。

小說集中的人物、故事、情節前後關聯,結構井然,讀出來的意味也截然不同。

於是,他得出一個重要結論:寫作小說,構思小說集,要 懂得先後順序、合理安排內容位置 。

這個道理大致可以用下圖表示:

那麼,如何才能組合成恰當的順序,擺正每一篇小說的位置呢?

「與一個人想要 用天然的石塊建造一棟房子一樣 ,要面對同一類型的問題:我們已經有了一堆短篇小說,它們的大小、形狀、質地、色彩各不相同,我們必須找到一種方法把它們組合起來, 這個組合體既要有讓人滿意的各項功能,有能帶來美學享受。」

很可貴的是,作者大衛•姚斯認為,規劃多個短篇小說和其他藝術領域的事情一樣,主要是 靠直覺 ,但可以 藉助技巧和原則 。這就好比木工大師,劈木取材,手起斧落,主要憑借感覺就能劈砍出心中的樣子,而依賴墨線,卻能把木材鋸得方正有度。

哪些辦法,可以幫助我們組合小說呢?

1.直接粘合

一部短篇小說集,包含了為數眾多的單篇小說,它們要形成一個整體,方法有很多。

如同我們要把幾塊木料製作成傢具一樣,接合的方式,可以採用傳統的榫卯結構固定,也可以利用現代的五金器件進行拼接。

大衛•姚斯的《小說創作談》給出了兩類組合單篇小說集的方式——我把它總結為「直接粘合」和「間接粘合」。

先說說「直接粘合」。

A.聯系物

通常有哪些聯系物?

某些 關鍵的詞、形象、重復出現的行動 等。這一點比較容易理解,在我們多年的閱讀經歷中,其實已經接觸到所謂的線索、前後呼應等。這兒的聯系物,有相似之處。

文中舉出安•派科克的《指定的土地》和《灰塵》,均重復出現「灰塵」這個詞,這與曾經飛揚在阿巴拉契亞山區里的「靜脈里的灰塵」主題緊密相關。

「灰塵」就是其中的聯系物。

同樣,某一形象和行動,都可以出現在不同的小說中,構成它們之間的聯系。這,類似於一篇小說中的某一種事物線索,如武俠小說里出現的信物、秘籍等。

怎麼樣,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B.母 題

在作者看來,母題是擴大了的聯系物;當聯系物不只出現在兩個或一小群短篇小說中的時候,就擴大成了母題。此時, 母題還包含著小說的主題成分 。

舉例來說,中國古典小說《世說新語》,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36篇。每一篇都可視為短篇小說集。其」德行」等類似的字眼,不斷以不同形式出現在各個小說里,成了統攝全局的母題。

可以說,母題是粘合小說集的核心「技術」,如同電腦cpu一般重要。

C.人物、背景和題材

如同反復出現的詞語、形象和行動一樣,也屬於一些母題,有助於各式各樣的短篇小說聯合起來。

人物反復出現 ,這個容易做到。《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妖狐神鬼,成為串聯整部小說集的關鍵要素。

背景粘合,則是指故事內容各不相同,但發生的 環境卻相同 。這就如同茶館,每天來喝茶聊天的人都不一樣,但茶館還是那個茶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都因茶館而聯系在了一起。書中舉到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喬治大街,就是這樣一個起著粘連作用的背景。

題 材的統一性,但具體內容的差異化 ,就形成小說集故事多樣化的特點。舉例來說,《聊齋志異》中有許多愛情題材,但每一篇的書生、美女都不一樣,故事情節也各不相同。

2.間接粘合

A.平行

是讓兩個短篇小說在「 情節」或「模式」 上體現出某種相似。

書中舉到這樣一個例子:

《通信》和《真誠的咖啡館》,兩篇小說的主人公都在回憶一個已經逝去的心愛之人。在《通信》中,是主人公的朋友;在《真誠的咖啡館》里,是主人公的兒子。

你看,兩篇小說在內容上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但因為都具備類似的情節,彷彿是一種夢境的重復出現,因而情感就得到強化。

是不是類似於生活中的「心靈感應」呢?

此類「粘合」,不是依靠直接的「聯系物」,所以稱之為 「間接關聯」。

B.對 立

與「平行相比」,對立不是強化情感,而是 使情感復雜化甚至徹底顛倒 過來。

在《阿拉伯西北漠地旅行記》中,一名猶太小男孩在大屠殺中失去了雙親。情節讓我們感覺小男孩可能產生了積極的甚至能拯救生命的舉動。但在《奧維爾的麥田》里,小男孩卻給我們這樣的印象:他與現實生活之間出現了令人恐懼的斷裂,他離瘋狂只有一步之遙。這使得同情之情異常復雜。

另外,書中還提到鏡子、「框架」等,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深入閱讀。

3.編排順序

假如你現在已經完成7篇小說,照常理來說,它們存在一定的優劣之分。你打算如何擺放先後順序呢?

有一種情況,你在動筆寫之前,已經對整部小說集 深思熟慮,瞭然於胸 。你的feeling和靈感已經十分到位,作品寫出來就是 無可調整的,那麼也就不存在編排順序 了。

可是,如果我們尚處於 初期模仿與技巧學習階段 ,那麼,請看下列數字:

1—3—5—7—6—4—2

開頭和結尾是最重要的兩篇小說,作者認為質量最次的一篇7放在中間。之所以會這樣編排,是因為在作者看來, 讀者的閱讀感受 至關重要。

假設7篇小說都是平行關系,其中7(最次的一篇),如果擺在開頭,結果會如何呢?不言而喻,讀者讀下去的興趣就會降低甚至喪失。

這讓我們聯想到新聞的倒金字塔結構,含金量最大的內容置於文首。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誰都沒有義務透過你「凌亂不堪的外表」去透視你無比精緻的內心。小說讀者也一樣。

為了便於讀者記憶和保存,全文重點內容用一張圖來小結:

在以 我的方式 呈現這些所謂的構思、組織或者架構短篇小說集的方法時,我忽然覺得我的努力也許是 徒勞 的。

因為對於用其他方式來組建短篇小說集的作者而言,他們已然 通曉技法 。(我也想嘗試用電路板模型來搭建小說集)

對於首次接觸這些技巧的人來說,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去嘗試,然後 內化為你自己的血肉,成為下意識 ,就像張無忌那樣。

小說是藝術化的人生 。在小說的舞台上,人生的喜怒哀樂,平淡與驚奇,瑣碎與浩大,都得以藝術化地演繹。所有的技巧,都是為了更好更逼真地表現現實生活。

或許,認真思考現實世界的已然狀態和可能狀態,就不難理解浩如煙海的寫作方法與技巧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在小說和小說集的苑囿里,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釋放你的想像力,引爆你的小說世界!

寫作精進人生。願在文字彼岸深情相遇。

留一扇窗,閑時看看: 【余老詩寫作研習社】第2期【基礎班】 零基礎寫作入門 招募公告

E. 求短篇小說介紹啊

(1)《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賞析:《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剛剛問世,就引起了人們的廣泛注意。與他同時代的俄羅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認為,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作品」,現代歐洲文學中簡直「沒有一個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安娜•卡列尼娜》確實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作為一個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在這部小說中創作了一幅無與倫比的19世紀70年代俄國社會生活的畫卷。俄國詩人費特說,作者簡直好像把整個時代都裝進了這部小說。
反映時代:《安娜•卡列尼娜》創作於19世紀70年代(1873-1877),當時俄國正處於歷史大變動時期,俄國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歐資本主義浪潮的猛烈沖擊。「一切都顛倒了過來,一切都剛剛開始建立。」指的就是封建貴族的舊秩序被顛倒了過來,資本主義制度剛剛開始建立。在這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最吸引托爾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變化和婦女的命運。家庭悲劇層出不窮,一幕幕展現在他的眼前,而一個婦女因愛情問題而卧軌自殺的消息,特別使他感到震驚和難過。這也許就是他創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2)《飄》
作品賞析:《飄》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格麗特•米歇爾創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南北戰爭題材的小說。主人公斯佳麗身上表現出來的叛逆精神和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令讀者為之傾心。美國南北戰爭前夕,喬治亞州塔拉庄園16歲的斯佳麗小姐瘋狂地愛著鄰居阿希禮•韋爾克斯。戰爭爆發後,阿希禮與他的表妹玫蘭妮•漢密頓結了婚,斯佳麗一怒之下,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查爾斯。不久,查爾斯在戰爭中病死,斯佳麗成了寡婦。在一次募捐舞會上,她與瑞特•巴特勒船長相識。戰火逼近亞特蘭大,斯佳麗在瑞特船長的幫助下逃離亞特蘭大,回到塔拉庄園。看到昔日庄園已變成廢墟,斯佳麗決心重振家園,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不久,斯佳麗的第二任丈夫弗蘭克在決斗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誠而熱烈地愛著斯佳麗,不久斯佳麗嫁給了瑞特。雖然瑞特身上有同她類似的氣質特徵吸引著她,但同時她仍迷戀著曾愛過的阿希禮。瑞特帶著傷心離開了斯佳麗,而斯佳麗此時卻意識到瑞特才是惟一能和她真正相愛的人。
(3)《簡•愛》
作品賞析:1847年,《簡•愛》出版後,倫敦一片轟動,與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同時代的著名作家薩克雷稱贊它是「一位偉大天才的傑作」。《簡• 愛》描寫了女主人公痛苦、磨難、反抗與追求的心靈歷程。簡•愛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她卻有著豐富的感情世界。她始終不卑不亢,維護著自己的人格尊嚴,贏得羅切斯特的尊敬與愛慕,雖歷盡苦難,簡•愛最終聽從了心靈的呼喚,重新回到了在一場大火中失去了一切、雙目失明的羅切斯特身邊。兩顆真誠相愛的心靈幸福地結合了。《簡•愛》的成功,在於作品塑造了女主人公簡•愛這個藝術形象。夏洛蒂曾對兩個妹妹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說:「我要寫一個女主角給你們看,她和我一樣,貌不驚人,身材矮小,然而她卻要和你們所寫的任何一個女主角同樣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作者一反「郎才女貌」的傳統寫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貌不出眾,矢志追求平等獨立人格的新型婦女形象。
(4)《茶花女》
作品賞析:這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筆下的一個浪漫的愛情悲劇。瑪格麗特是巴黎上流社會中的社交明星。她那非凡的美貌和超群的聰慧,使她成為富貴子弟的追逐對象。自從與阿爾芒結識後,阿爾芒的真摯與專一令瑪格麗特深深感動,兩個人傾心相愛。他們遠離繁華鬧市,在巴黎郊區過起了樸素無華的生活。這時,阿爾芒的父親為了家庭的聲譽懇請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為成全阿爾芒家庭的幸福,瑪格麗特離開了阿爾芒。不知內情的阿爾芒,一再給瑪格麗特種種侮辱、難堪。面對生活的沉重打擊,她對人生更加心灰意冷。當阿爾芒得知真情趕到瑪格麗特身邊時,她因貧病交加、身心交瘁,孤苦伶仃地死在自己的寓所里。
(5)《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品賞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蘇聯文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學中最激動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說敘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優秀布爾什維克形象。小說發表後,引起巨大反響,主人公保爾也成為蘇聯及我國青年學習的榜樣,激勵人們奮勇向前。
(6)《戰爭與和平》
作品賞析: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長達130萬字的史詩般長篇巨著。小說取材於1812年俄法戰爭時期,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從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小說從1805年彼得堡貴族談論拿破崙在歐洲的征戰寫起,中經俄奧聯軍同拿破崙全線潰退,最後寫到1825年十二月黨人運動前夕。作品著重寫了保爾康斯基、別祖霍夫、羅斯托夫、庫拉金四十家族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以四個家庭的主要成員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的命運為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描繪了俄國的社會風尚,展示了廣闊的生活畫卷。它是一部現實主義的、英雄史詩般的長篇小說。小說的出現,正值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空前繁榮時期,它像一顆璀璨的明星為俄國的文學增添了光彩,也為托爾斯泰贏得了世界文豪的聲譽。
(7)《復活》
《復活》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的傑作,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之一。小說主人公卡秋莎•瑪絲洛娃本是一個貴族地主家的養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貴族青年聶赫留朵夫公爵誘奸後遭到遺棄。由此她陷入了苦難的生活,她懷著身孕被主人趕走,四處漂泊,淪為妓女達八年之久。後來她被人誣陷謀財害命而被捕入獄。十年後,聶赫留朵夫以陪審員的身份出庭審理瑪絲洛娃的案件。他認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遺棄的瑪絲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譴責。為了給自己的靈魂贖罪,他四處奔走為她減刑。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效時,瑪絲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亞,聶赫留朵夫與她同行。途中,傳來了皇帝恩准瑪絲洛娃減刑的通知,苦役改為流放。這時的瑪絲洛娃盡管還愛著聶赫留朵夫,但為了他的前途,拒絕了他的求婚,與政治犯西蒙松結合。這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表現了他們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復活。小說揭露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觸及了舊法律的本質。
(8)《巴黎聖母院》
作品賞析:《巴黎聖母院》發表於1831年,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者——雨果的第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義和藝術價值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作。
小說通過吉普賽女郎愛斯美拉達,被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孚羅洛誣陷迫害致死的悲慘故事,深刻地揭露了教會的黑暗、僧侶的虛偽和封建貴族的殘忍。小說描寫的是15世紀的巴黎社會,貶斥的卻是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現實,通篇充滿了反封建、反教權和反社會黑暗的浪漫主義戰斗精神。
(9)《高老頭》
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高老頭》
作品賞析:《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在《人間喜劇》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間喜劇》龐大結構中的一個樞紐站,被稱為《人間喜劇》的 「序幕」。小說「撕下罩在家庭關繫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以極大的藝術力量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小說的環境詳細逼真,細節描寫細膩生動,塑造典型人物性格突出,使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至今仍吸引著全世界的讀者。
(10)《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中篇小說。海明威著。發表於1952年。這是他20年代以來描寫的「硬漢性格」的繼續和發展。小說主要寫一個飽經風霜的古巴老漁夫連續84天在海上打魚而一無收獲,第85天仍然繼續去捕魚,終於捕到了一條大馬林魚,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鯊魚的圍攻,老人桑提亞哥奮不顧身,與鯊魚進行了三天的搏鬥,結果當老人返回岸上時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魚骨架子了。小說通過人與自然的斗爭,表達了人要勇敢地面對失敗的主題。桑提亞哥在同象徵厄運的鯊魚的斗爭中雖然失敗了,但他並沒有在厄運面前屈服,認為人雖可以暫時戰敗,但人的精神和意志是永遠也打不垮的。「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小說在藝術上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寓言性和象徵性。運用反襯法、內心獨白來刻畫人物性格,語言清澈流暢、樸素無華。 作品賞析:《十日談》是一部短篇小說集,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代表作家卜伽丘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作品,是歐洲近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寫於1384年,成書於1353年。小說文筆精練,語言生動。作品開端敘述10個男女青年為躲避黑死病,住在佛羅倫薩鄉間的一個別墅里,每天每人講一個故事,在10天中輪流講了100個故事,故名《十日談》。它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廣闊現實社會,反對禁慾主義,歌頌男女愛情,反對等級特權,宣揚人類平等,揭露貴族的腐朽和愚昧,抨擊僧侶的虛偽和荒謬。故事大都取材於歷史事件、中世紀的民間傳說和東方民間故事。在形式上突破了中世紀小說單純講故事的方式,企圖在描寫自然風貌、勾勒人物特徵、刻畫人物心理和雕塑形象方面探索新的途徑,對後來歐洲小說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熱點內容
經典有聲小說狩獵往事 發布:2025-07-08 09:36:10 瀏覽:151
姓秦的都市小說主角是兵王 發布:2025-07-08 09:20:12 瀏覽:841
小說嚴肅教授他財大器粗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09:01:17 瀏覽:92
我夢幻中的三國網游小說 發布:2025-07-08 08:51:43 瀏覽:721
網路小說軍旅言情小說簡介 發布:2025-07-08 08:35:02 瀏覽:879
離婚500萬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8 08:34:14 瀏覽:366
限時醫院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08:33:10 瀏覽:298
總裁肉寵小說一v一 發布:2025-07-08 08:30:49 瀏覽:249
女主總裁的gl小說 發布:2025-07-08 08:25:35 瀏覽:981
都市醫武至尊小說下載 發布:2025-07-08 08:21:14 瀏覽: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