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貓的搖籃短篇小說

貓的搖籃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3-06 03:12:52

1. 黑色幽默是什麼意思

在《大英網路全書》中對於黑色幽默的解釋是:一種絕望的幽默,力圖引出人們的笑聲,作為人類對生活中明顯的無意義和荒謬的一種反響。

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形式表現悲劇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現實,「幽默」是有意志的個體對這種現實的嘲諷態度。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絕望的幽默。這派作家調動一切可調動的藝術手法,將周圍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惡、畸形、陰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誕不經。

「黑色幽默」流派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國超現實主義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曾編過一本名為《黑色幽默文集》的書。上世紀60年代美國文壇,許多作家的創作風格呈現出相似性:單緯性的人物性格,人物與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誕,對悲劇材料異乎尋常地處理,散亂、分離的敘述結構;對現實不可靠的清醒認識和超脫的觀望;不分善惡,無功無利的模仿、嘲笑等等。他們引起了讀者和批評家的注意。

作家作品

1、第22條軍規

《第二十二條軍規》是美國作家約瑟夫·海勒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通過對駐扎在地中海一個名叫皮亞諾扎島(此島為作者所虛構)上的美國空軍飛行大隊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描寫,揭示了一個非理性的、無秩序的、夢魘似的荒誕世界。

2、洛麗塔

《洛麗塔》(Lolita),又譯為《洛莉塔》、《洛麗泰》、《羅莉泰》,是俄裔美國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創作的長篇小說。

該作絕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敘述了一個中年男子與一個未成年少女的戀愛故事。小說最初未獲准在美國發行,於1955年首次被歐洲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1958年終於出版了美國版,作品一路躥升到《紐約時報》暢銷書單的第一位。《洛麗塔》已被改編成電影。

3、貓的搖籃

《貓的搖籃》是美國作家庫特·馮內古特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塑造的費利克斯·霍尼克爾博士,他參與了原子彈的研製,並獲得諾貝爾獎,但他是一個冷漠的科技理性的代言人。他完全沉浸於自己的科學研究,在他眼裡,人類就是一種生物。當原子彈投向日本廣島的那一刻,他像一名天真的兒童,在手中玩弄一種翻繩游戲。

2. 20世紀美國作家有哪些

1、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Clayton Wolfe)

托馬斯·沃爾夫(Thomas Clayton Wolfe,1900-1938),20世紀美國作家。代表作品有長篇小說《天使,望故鄉》。

沃爾夫在其短暫的生命中創作了四部史詩般的文學作品:《天使,望故鄉》《時間與河流》、《網與石》、《無處還鄉》,有人將這四部作品稱為「美國版的《追憶似水年華》」。其大部頭的文字將一個青年的苦悶、理想與人生追求述說得淋漓盡致。

2、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

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於喬治亞州府哥倫布,二十二歲完成《心是孤獨的獵手》的創作。麥卡勒斯一生倍受病痛折磨,十五歲時患風濕熱,但被誤診和誤治。之後,她經歷了三次中風,一系列疾病嚴重摧殘了她的身體,導致她在29歲時癱瘓。

卡森·麥卡勒斯的作品多描寫孤獨的人們,孤獨、孤立和疏離的主題始終貫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並烙刻在她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3、斯蒂芬·文森特·貝尼特(Stephen Vincent Benet)

美國詩人、小說家、短篇小說家。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伯利恆市。軍官家庭出身。因以美國歷史和美國神話為主題進行創作而聞名。

貝尼特是20世紀上半葉最受歡迎的美國作家之一。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貝尼特已經出版了5本書,他憑借寫作贏得了國家級的獎項。他的一些詩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傳統的一部分。

4、理查德·賴特(黑人作家)

美國黑人小說家、評論家。生於密西西比州納奇茲。他從小深受歧視,對社會、尤其對周圍的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心理。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在他的著名的自傳《黑孩子》(1945)中作了生動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說中也有所反映。

賴特是30至40年代美國左翼文學中所謂「抗議小說」的創始人之一。1940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土生子》問世,使他一躍成為享譽美國文壇的黑人作家。其作品以寫美國黑人題材、寫種族歧視主題聞名於世。作品中洋溢著感情,故事生動,文字洗煉。

5、佐拉·尼爾·赫斯頓(Zora Neale Hurston)

是20世紀美國文學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譽為「南方的天才」。在美國第一個黑人小城伊頓維爾,赫斯頓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1925年來到黑人文學的中心紐約,開始創作生涯,並成為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的活躍分子。

赫斯頓畢生致力於保持黑人文化傳統、探尋黑人完整的生命價值。赫斯頓在小說中大量使用黑人口語,以詩一般的語言去表達黑人語言之美。她的作品並不著眼於種族斗爭,而是致力於表現:同其他人種一樣,黑人也擁有生活的豐富性和對幸福的追求,也會面對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幸和悲劇。

6、讓·圖默(Jean Toomer)

生於華盛頓特區, 一個有著良好教育背景的克里奧爾人(居住在西印度群島的非洲人和歐洲人的混血兒)家庭。

文學是圖默的最愛,他經常向《連線》《布魯姆》《兩面派》等雜志投遞先鋒詩歌和短篇小說。在紐約經歷過一段文學學徒時期後,圖默到喬治亞州教書為生。在那裡生活的經歷成為他寫作《cane》的藍本。

3. 現代美國文學作品有哪些

外國的現代文學主義流派及代表:
(一)存在主義文學:薩特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開創了無神論存在主義的文學先河。他於1943年發表的《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哲學綱領。阿爾貝·加繆,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另一員大將,他的作品彌漫著濃厚的存在主義氣息。小說《局外人》(1945)和《鼠疫》,劇本《誤會》《卡利古拉》等,為他贏得了遠遠超過前輩的榮譽,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存在主義的女將,是20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是薩特的學生和伴侶。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
(二)荒誕派戲劇:荒誕派戲劇家提倡純粹戲劇性、通過直喻把握世界,他們打破了傳統戲劇的寫作手法,放棄了形象塑造與戲劇沖突,運用支離破碎的舞台直觀場景、奇特怪異的道具、顛三倒四的戲劇對白、怪誕、模糊、病態、醜陋的人物,若有若無的劇情,混亂不堪的思維,來表現現實的丑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達到一種抽象的荒誕效果,而這種怪誕的手法,貼切地表現了荒誕的主題。1961年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埃斯林發表《荒誕戲劇》一書,將這類作品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並予正式命名。此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階段,並以其「反戲劇」、「反文學」、「先鋒派」的面貌,出現在世界文學之林。尤奈斯庫:荒誕派戲劇創始人,1950年劇作《禿頭歌女》問世,1952年劇作《椅子》。薩繆爾·貝克特:1953年劇作《等待戈多》,轟動法國舞台,並確立了他在法國劇壇上的地位,也使他的名聲享譽世界。貝克特於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阿達莫夫:1953年《一切人反對一切人》,《塔拉納教授》。熱內:1947《女僕》,1956《陽台》,1958《黑人》等。哈羅德·品特:是一位英國劇作家,早期作品經常被歸入荒誕派戲劇。劇作《看房者》(1960),為他贏得了國際性劇作家的聲譽,也是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三)新小說派: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法國文學界的一種小說創作思潮,也被稱之為「反傳統小說」。新小說派的基本觀點認為,傳統小說中無所不知的敘述者,總是試圖賦予生活以秩序和意義,但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20世紀以來小說藝術已處於嚴重的停滯狀態,其根源在於傳統小說觀念的束縛,墨守過時的創作方法,因此他們主張摒棄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寫作方法,從情節、人物、主題、時間順序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新小說派認為傳統現實小說中的慣用語言,也必須徹底改革,因為這些語言由於長期重復使用,已變為「陳套」或「僵化」,失去了表達現代人復雜多變生活的能力。阿蘭·羅布-格里耶:《橡皮》(1953),《在迷宮中》(1959)。娜塔麗·薩洛特(女):《馬爾特羅》(1953),《天象儀》(1959),《黃金果》(1963)。米歇爾·布陶:《路過米蘭》(1954),《變化》(1957)。克洛德·西蒙:《弗蘭德公路》(1960)。為他贏得了「新小說」柱石的稱譽,奠定了在文壇上的地位。瑪格麗特·杜拉斯(女):《夏天晚上十點半》,電影劇本《廣島之戀》(1959)
(四)垮掉的一代:是二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是出現在美國的、一群鬆散的、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及作家的集合體。該流派的作家都是些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的男女青年,他們生活簡單,不修邊幅,喜穿奇裝異服,厭棄工作和學業,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也蔑視社會的法紀秩序,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壟斷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和種族隔離,討厭機器文明,並以浪跡天涯為樂。他們永遠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自由,縱欲、吸毒、沉淪,以此向體面的傳統價值標准進行挑戰,因此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傑克·克魯亞克:小說《在路上》(1957)艾倫·金斯堡:詩歌《嚎叫》(1956)威廉·博羅斯:小說《裸體午餐》(1959)
(五)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小說家們,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納博科夫: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在195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洛麗塔》,此後又出版《普寧》(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說,成為事實上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約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使他成為公認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庫特·馮尼格特:以充滿幽默和奇特風格的長篇小說而著稱,他的《第五號屠場》(1969),使黑色幽默小說的創作影響,達到頂峰。另外他的《貓的搖籃》(1963),和《時震》,也是優秀的黑色幽默作品。托馬斯·品欽:受業於納博科夫,以長篇小說《萬有引力之虹》(1973),成為黑色幽默派的後起之秀。威廉·蓋迪斯:他的小說《小大亨》(1975),以誇張的諷刺,描寫一個大發投機財的孩子形象,獲得1976年美國全國圖書獎。托馬斯·伯傑:他的小說《小巨人》(1964),是對看似強大實則渺小的西方社會的諷刺。約翰·霍克斯:他被認為是「當代最有獨創性的小說家」。代表作《血桔》,描寫了一對夫婦在假想的海島上,過著原始的性愛生活,成為「反小說」的典範。約翰·巴斯:他在代表作《牧羊童賈爾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大學生賈爾斯,受到來自兩個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經錯亂的描述,影射冷戰時世界兩大政治集團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六)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於拉丁美洲文壇、賦有撼動世界轟動效應的重要文學流派,至今仍在世界文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它以小說為主要體裁,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就是「將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及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去,做到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將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因此,人們將這種寫作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委內瑞拉—烏斯拉爾·彼特里:短篇小說《雨》(1948)。他率先將此術語,運用於拉美文學。古巴—阿萊霍·卡彭鐵爾:長篇小說《這個世界的王國》(1949)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長篇小說《總統先生》(1949),《玉米人》(1950)。他於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墨西哥—胡安·魯爾福:中篇小說《佩得羅·帕拉莫》(1955)。秘魯—阿格達斯:《深沉的河流》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長篇小說《百年孤獨》(1970),《家長的沒落》(1981)。他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智利—伊薩貝爾·阿連德(女):長篇小說《幽靈之家》(1982),被譽為是穿裙子的馬爾克斯。

4. 求一些小說來看

01《天淵》作者:[美] 弗諾·文奇
02《深淵上的火》作者:[美] 弗諾·文奇
03《真名實姓》作者:[美] 弗諾·文奇
04《循環》作者:[美] 弗諾·文奇
05《狼毒》作者:[美] 弗雷德里克·波爾
06《冰柱之謎》作者:[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
07《活跳屍(弗蘭肯斯坦)》作者:[英] 瑪麗·雪萊
08《叢林溫室》作者:[美] 布賴恩·奧爾迪斯
09《大西洋底來的人》作者:[美] 不詳
10《隱形人入侵》作者:[美] 理查德·雷蒙德
11《被毀滅的人》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2《群星,我的歸宿》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13《瀕死的地球》作者:[美] 傑克·萬斯
14《黑暗的左手》作者:[美] 厄休拉·勒奎恩
15《雙子座歷險記》作者:[美] 邁克爾·斯科特
16《地海巫師》作者:[美] 厄休拉·勒奎恩
17《太空烽火》作者:[美] 斯蒂文·萊哈德
18《地心世界獵奇記》[蘇] B·A·奧勃魯契夫
19《航海家號》作者:不詳
20《顛覆之神》(《末世迷蹤》第二部)作者:[美] 蒂姆·萊希 傑里·詹金斯
21《火星公主》作者:[美] 埃德加·賴斯·伯勒斯
22《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23《蒸發密令》作者:[美] 托尼·普瑞埃拉
24《銀河系漫遊指南》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25《宇宙盡頭的餐館》作者:[英] 道格拉斯·亞當斯
26《快樂製造者》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7《危機》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8《星際橋梁》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9《魔比斯環》作者:[美] 讓·紀勞
30《世界未日陰謀》作者:[美] 西德尼·謝爾頓
31《格列佛游記》作者:[英] 喬納森·斯威夫特
32《蛇石Ⅰ-拉恩的秘密》作者:[美] 妮妮·阿什萊
33《蛇石Ⅱ-最後的獻祭》作者:[美] 妮妮·阿什萊
34《我們》作者:[俄] 尤金·扎米亞京
35《蠅王》作者:[英] 威廉·戈爾丁
36《克蘇魯神話Ⅰ-邪神復甦》作者:[美] H·P·洛夫克拉夫特
37《克蘇魯神話Ⅱ-恐怖人間》作者:[美] 斯蒂芬·金 等
38《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作者:[美] 凱斯【長篇】
39《費爾蒙特中學的流星歲月》作者:(美) 費諾·文奇
40《你一生的故事》作者:[美] 特德·蔣
41《CT輻射》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2《反物質飛船》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完整版12.5更新
43《黑太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同上
44《潛在的異族》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5《束手無策》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6《天網的墜落》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7《月亮孩子》作者:[美] 傑克·威廉森
48《飛龍失蹤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49《雞皮偵探》-[俄] 基爾·布雷切夫
50《捲入火星謀殺案》-[俄] 基爾·布雷切夫
51《兩個地球的角斗》-[俄] 基爾·布雷切夫
52《時間殺人器》-[俄] 基爾·布雷切夫
53《美麗新世界》[法] 阿道斯·赫胥黎
54《人格裂變的姑娘》[美] F·R·施賴勃
55《神經浪遊者》[加] 威廉·吉布森
56《白色魔力》作者:[美] 勞莉·菲利亞·斯道勒茲
57《藍色噩夢》作者:[美] 勞莉·菲利亞·斯道勒茲
58《綠色天使》作者:[美] 愛麗絲·霍夫曼
59《烏鴉絕壁》作者:[美] 傑弗里·亨廷頓
60《邪魔女巫》作者:[美] 傑弗里·亨廷頓
61《地球殺場》作者:[美] L·羅恩·哈伯德
62《地球使命:入侵者計劃》作者:[美] L·羅恩·哈伯德
63《物競天擇》[美] L·羅恩·哈伯德
64《日本沉沒》[日] 小松左京
65《宇宙漂流記》[日] 小松左京
66《計算中的上帝》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67《沙丘》作者:[美] 弗蘭克·赫伯特(第一部)
68《星船傘兵》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69《雙星》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70《羅伯特·海因來因短篇小說集》
71《達爾文的陰謀》(全本)作者:[美] 約翰·丹頓
72《發條橙》作者:[英] 安東尼·伯吉斯
73《瘋狂的地球》作者:[美] 默里·萊因斯特爾
74《怪異武器》作者:埃里克·弗蘭克·拉塞爾
75《老人戰爭》作者:約翰·斯考茨
76《聰明飛船》作者:[俄] 基爾·布雷切夫
77《歷史學家》作者:[美] 伊麗莎白·科斯托娃
78《日暮》[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79《夜翼》作者:[美]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80《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短篇科幻小說集》
81《毛毛》作者:[德] 米切爾·恩德
82《安德的游戲》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3《安德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4《霸主的影子》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5《死者代言人》作者:[美] 奧森·斯科特·卡德
86《旋轉的螺絲釘》[英] 理查德·伯頓
87《城堡里的男人》[美] 菲立普·狄克
88《黑質三步曲Ⅰ 黃金羅盤》菲利普·普爾曼
89《黑質三步曲Ⅱ 魔法神刀》菲利普·普爾曼
90《黑質三步曲Ⅲ 琥珀望遠鏡》菲利普·普爾曼
91《愛與魔法》吉兒·柏奈特
92《環形世界》[美] 拉里·尼文
93《千年戰爭》[美] 喬·霍爾德曼
94《聖杯奇謀》[美] 琳恩·索爾茲 喬·摩爾
95《紙牌的秘密》[挪威] 喬斯坦·賈德
96《產生新人類的神食》[美] H·G·威爾斯
97《彗星到來的日子》[美] H·G·威爾斯
98《莫羅博士的島》作者:H·G·威爾斯
99《神秘世界的人》作者:H·G·威爾斯
100《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短篇科幻小說集》
101《時間機器》[美] H·G·威爾斯
102《世界大戰》[美] H·G·威爾斯
103《新人來自火星》[美] H·G·威爾斯
104《月球上最早的人類》[美] H·G·威爾斯
105《外星人》[美] 威廉·科茲文克
106《銀河系公民》 羅伯特·海因萊恩
107《幽靈五號》[美] 羅伯特·謝克里
108《紅火星》 金·S·羅賓森
109《木乃伊七號》 T·W·哈德
110《美國眾神》[美] 尼爾·蓋曼
111《尼爾·蓋曼中短篇科幻作品集》
112《光暈1:致遠星的淪陷》 埃里克·尼倫德
113《光暈2:洪魔》 埃里克·尼倫德
114《時震》 庫爾特·馮內古特
115《被禁止的基督》 保羅·麥卡斯克
116《捕食者》 威廉·F·吳
117《飛向半人馬座》 弗雷德里克·波爾
118《海底艦隊》 弗里德里克·波爾
119《回家》 弗雷德里克·波爾
120《弗雷德里克·波爾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21《碟形世界-魔法的色彩》 特里·普拉切特
122《呱啦啦》 弗諾·文奇
123《雷·布雷德伯里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24《史蒂芬·巴克斯特中短篇科幻作品集》
125《太空人遇險記》 帕特里復·賴特森
126《阿波羅19號》 埃德加·柯莉
127《黑暗降臨之前》 崔西·西克曼
128《利伯蒂的遠征》 傑夫·格拉布
129《大碰撞》 雅克·阿塔利
130《遠望》 羅伯特·索耶
131《最後的學徒1 麥凱琳復仇》[英] 約瑟夫·德拉尼
132《最後的學徒2 班恩的詛咒》[英] 約瑟夫·德拉尼
133《基因疑雲》[英] 彼得·F·漢密爾頓
134《坦德萊奧的故事》[英] 伊恩·麥克唐納
135《威爾歷險記》[英] 約翰·克里斯托弗 KB
136《與拉瑪會合》[英] 阿瑟·克拉克
137《2001:太空奧德賽》[英] 阿瑟·克拉克
138《2010:太空救援》[英] 阿瑟·克拉克
139《2061:太空漫遊》[英] 阿瑟·克拉克
140《海豚島》[英] 阿瑟·克拉克
141《天堂里的噴泉》[英] 阿瑟·克拉克
142《阿瑟·克拉克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143《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一》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與卷二卷三放一起了)
144《魔法師:學徒》作者: [美] 雷蒙德·E·菲斯特
145《魔法師:大師》作者: [美] 雷蒙德·E·菲斯特
146《血之皇子》作者: [美] 雷蒙德·E·菲斯特
147《魔幻城堡》作者:[英] D·W·瓊斯
148《符文之子-1 冬日之劍》作者:[韓] 全民熙
149《符文之子-2 沖出陷阱》作者:[韓] 全民熙
150《符文之子-3 存活之島》作者:[韓] 全民熙
151《符文之子-4 鮮血永存》作者:[韓] 全民熙
152《符文之子-5 染血盛宴》作者:[韓] 全民熙
153《符文之子-6 封印呼喚》作者:[韓] 全民熙
154《符文之子-7 選擇黎明》作者:[韓] 全民熙
155《光暈3:初次反擊》作者:[美] 埃里克·尼倫德
156《K星異客》作者:[美] 吉恩·布魯爾
157《激流考察隊》作者:[美] 加勒斯
158《克隆地球人》作者:[法] 雷讓
159《索拉利斯星》作者:[波蘭] 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160《銀河行商》作者:[美] 羅伯特·海因萊因
161《怪胎》作者:[美] 大衛·肖賓
162《鯢魚之亂》作者:[捷克] 卡·恰佩克
163《猿猴世界》作者:[法] 彼埃爾·布勒
164《E=MC2或一個思想的故事》作者:[法] 彼埃爾·布勒
165《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二》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
166《太空堡壘-麥克羅斯傳奇·卷三》作者:[美] 傑克·麥金尼
167《恐龍文明三部曲2:化石獵人》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68《恐龍文明三部曲3:異族》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69《光明王》作者:[美] 羅傑·澤拉茲尼
170《銀河鐵道999》作者:[日] 松本零士
171《阿特米斯系列 第一冊:精靈的贖金》作者:[愛爾蘭] 歐因·科弗
172《銀河聖石傳奇 Ⅱ 魔法皇後》作者:[美] 大衛·艾丁斯
173《真理之劍1 巫師第一守則·上》作者:泰瑞·古德坎
174《安珀志·安珀九王子》作者:[美] 羅傑·澤拉茲尼
175《聖骨迷蹤》作者:[美] 詹姆斯·羅林斯
176《星叢》作者:[加] 羅伯特·J·索耶
177《貓的搖籃》作者:[美] 庫特·馮尼古特
178《天煞:獨立日烽火》作者:[美] 迪安·德爾文 等
179《不死之兵》作者:[俄] 德涅布羅夫
180《死亡之屋·遠離地下室》作者:[美] R·L·斯坦
181《基地前傳1·基地前奏》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2《基地前傳2·基地締造者》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3《基地》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4《基地與帝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5《第二基地》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6《基地後傳1·基地邊緣》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7《基地後傳2·基地與地球》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8《蒼穹微石》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89《繁星若塵》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0《神們自己》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1《鋼穴》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2《裸陽》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3《曙光中的機器人》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4《機器人與帝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5《復仇女神》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6《我,機器人》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7《九個明天》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8《奇妙的航程》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199《低能兒收容所》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200《阿西莫夫中短篇科幻作品集》作者:[美] 艾薩克·阿西莫夫
201《哈里·波特與死聖》作者:J·K·羅琳
202《侏羅紀公園》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3《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4《剛果驚魂》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5《終端人》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6《獵物》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7《恐懼狀態》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8《神秘之球》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09《死城》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10《重返中世紀》作者:[美] 邁克爾·克萊頓
211《群星,我的歸宿》作者:[美]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212《世紀病魔》作者:[美] 弗蘭克·卡里代爾
213《基因傳奇》作者:[英] 邁克爾·科迪
214《失竊的記憶》作者:[美] 英格麗德·里普曼
215《伊利西亞》作者:[英] 布萊恩·拉姆利
216《科幻之路》(第一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7《科幻之路》(第二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8《科幻之路》(第三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19《科幻之路》(第四卷)作者:[美] 詹姆斯·岡恩
220《德雷克方程新解》作者:[英] 伊安·R·麥克勞德
221《螞蟻三部曲-1螞蟻》[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2《螞蟻三部曲-2螞蟻時代》[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3《螞蟻三部曲-3螞蟻革命》[法] 貝爾納·韋爾貝爾

220部科幻奇幻戰爭靈異小說 包你喜歡呵呵
總共TXT格式33MB包你喜歡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下載地址http://hi..com/%D0%C5%BB%AA360/blog/item/5da427dccfeb41e777c638f2.html

5. 誰推薦幾本帶黑色幽默筆鋒的書!

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是最經典的黑色幽默
馬克。吐溫的短篇
馮內古特的《貓的搖籃》,《冠軍早餐》,《囚鳥》,《五號屠場》,《時震》
《貓的搖籃》(1963)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之一。其背景是個虛構的島國「山洛倫佐」。此國的統治者是宗教領袖博克儂和政治領袖、暴君麥克凱布,他們兩人表面上勢不兩立,實際上互相利用,根本目的是要把社會推入巨大的恐怖之中。書中到處都有自相矛盾、違反學理的幽默,如博克儂填寫表格時,在「業余活動」一欄里填寫的是「活著」,而在「主要職業」下面填寫的卻是「死亡」。
《冠軍早餐》(1973)——以虛構的科幻作家Kilgore的許多荒誕的短篇小說和他的遭遇,對人類的生存狀態進行冷嘲熱諷,但在戲謔中充滿著作家嚴肅的真誠。以後現代主義的創作手法著稱,描寫了作者本人「進入小說干涉結局「的場景。全書充滿著馮內古特的個人風格,堪稱該風格的代表作。
《囚鳥》(1979)——以一個人的遭遇串起美國19世紀中期各個重大事件,包括麥卡錫主義、水門事件等,揭露美國社會的黑暗一面。
《五號屠場》(1969)——黑色幽默的類科幻作品,以二次世界大戰中遭盟軍轟炸的德國城市Dresdon的慘狀擬題,在社會上引起爭議,曾多次遭禁。後來成為黑色幽默的反戰作品中的經典。
《時震》(1997)——本人聲稱該書為封筆之作。寫的是時間突然倒回了十年,而所有人不得不把這十年裡發生的事情一模一樣的再做一遍。作品中充滿著後現代寫作手法與辛辣的黑色幽默,《冠軍早餐》中的Kilgore再次在這里出現,以他的短篇小說為作者「代言」。

6. 值得一看的英文小說介紹

在世界文學史上,英文小說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文學作品都是以英文出版的。以下是我介紹給大家的關於值得一看的英文小說,希望大家喜歡!

值得一看的英文小說介紹:
1、慢人

J.M.庫切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鄒海倫 譯

2013-3

《慢人》(J.M.庫切著)是庫切獲諾貝爾文學獎後的第一部小說。這部關於年老、殘缺、身份、死亡和羞恥的現實主義小說,在中段嬗變為一本後現代小說,作者與其筆下的人物在其中對決。而作者介入小說的元小說模式也延續了庫切在《恥》中探討的“越界”問題:《恥》里寫的是對政治、社會和個人界限的超越;而《慢人》則是對“作者式殖民”的一種反抗。

2、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麼

內森•英格蘭德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李天奇

2014-6-20

《當我們談論安妮·弗蘭克時我們談論什麼》(內森·英格蘭德著,李天奇譯)避開了慣常的歐美視角,從猶太人內部出發,用爆笑的幽默感——有時甚至不合時宜、但恰恰又因為不合時宜反而帶來一種令讀者不安的奇效——和極具洞察力的道德故事探討宗教、身份、倫理、歷史等諸多嚴肅、基本又略顯宏大的主題。

3、貓的搖籃

庫爾特·馮內古特 著

譯林出版社

劉珠還 譯

2006

《貓的搖籃》(庫爾特·馮內古特著,劉珠還譯)是美國後現代小說家馮內古特的第四部小說。敘事者為撰寫一本有關廣島原子彈爆炸當日發生事件的書,尋訪了原子彈之父霍尼克爾博士的同事和親戚。小說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講述了這個荒誕、離奇又可怕的故事,反思科學技術的濫用如何反過來毀滅了人類自己。

4、紐約三部曲

保羅·奧斯特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文敏 譯

2007-3

《紐約三部曲》(保羅·奧斯特著,文敏譯)是保羅·奧斯特的小說處女作。尋找一個失蹤的人,跟蹤、解開一段往昔歲月的謎題——三個彼此關聯、非傳統的形而上的偵探小說,其主角真正要面對的是存在主義式的、關於自身身份的難解之謎。

5、盲刺客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韓忠華 譯

2012-3-1

《盲刺客》(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著,韓忠華譯)獲2000年布克獎,是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精彩的小說,展現了她構建多重敘事和多重時間的卓越能力。

6、九故事

J.D.塞林格

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文俊 / 何上峰 譯

2010.06

《九故事》(J. D. 塞林格著,李文俊、何上峰譯)以兼具天真和荒誕的少年視角探討婚姻生活、少年成長、母子關系、戰爭、藝術、天才甚至小說創作本身等諸多主題。極少對人物、事物或其因果邏輯進行評斷,而只呈現故事本身。

7、自由國度

V.S.奈保爾 著

南海出版公司

吳正 譯

2013-11

《自由國度》(V.S.奈保爾著,吳正譯)獲1971年布克獎,由三個短篇小說和兩篇“旅行日記”組成,圍繞“自由”這個主題,在殖民/後殖民的語境中,對“何為真正的自由、如何獲得真正的自由”,對殖民主義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並探討了遠離故土的異鄉人的身份迷思。

8、關於美

扎迪·史密斯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楊佩樺 / 聶清風 譯

2008-10

《關於美》(扎迪·史密斯著,楊佩樺、聶清風譯)作者是英國文壇新秀,她擅於融合不同人的敘事聲音,以經常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或堪稱尖刻的諷刺賦予了小說一種現代的韻味。

9、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

莫欣·哈米德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吳剛 譯

2009-1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莫欣·哈米德著,吳剛譯)是後“9·11”小說中最精彩的一部。這本僅有178頁的小說是一篇獨白,唯一的敘事聲音來自一位在美國上學、工作、後來又返回故鄉的巴基斯坦人。通過他的眼光,小說審視了一個不願對痛苦進行反思的社會,並以鏡像式的愛情故事,雜糅兩性關系與身份、歷史、記憶、宗教,以輕盈的敘事寓言般訴說著沉重的主題。

10、終結的感覺

朱利安·巴恩斯 著

譯林出版社

郭國良 譯

2012-7

《終結的感覺》(朱利安·巴恩斯著,郭國良譯)獲2011年布克獎,是對時間(主觀的時間及客觀的時間)、歷史(尤其是個人史)、死亡(以及加繆所說的、唯一真正的哲學問題:自殺)和敘事本身的一次沉思。它更是一本記憶之書,對於人如何記憶、時間如何影響記憶、記憶又如何反過來影響時間,記憶的不可靠性以及歷史、尤其是個人史如何書寫作了有力的反思。
20世紀最佳中文小說推薦:
1. 戴思傑《巴爾札克與小裁縫》(Balzac and the Little Chinese Seamstress)

2. 韓少功《馬橋辭典》(A Dictionary of Maqiao)

3. J.G. 巴拉德《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

4. 麥家《解密》(Decoded)

5. 裘小龍《石庫門驪歌》(When Red is Black)

6. 吳明益《復眼人》(The Man with the Compound Eyes)

7. 李翊雲《漂泊者》(The Vagrants)

8. 閔安琪《毛夫人》(Becoming Madame Mao)

9. 魯迅《阿Q正傳》(The Real Story of Ah Q and Other Tales of China)

10. 余華《活著》(To Live)

11. 張愛玲《傾城之戀》(Love in a Fallen City)

12. 莫言《紅高粱家族》(Red Sorghum)

13. 錢鍾書《圍城》(Fortress Besieged)

14. 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The Last Quarter of the Moon)

15. 老舍《貓城記》(Cat Country)

16. 賽珍珠《大地》(The Good Earth)

17. 閻連科《丁庄夢》(Dream of the Ding Village)

18. 馬建《拉麵者》(The Noodle Maker)

19. 盛可以《北妹》(Northern Girls)

20. 陳希我《冒犯書》(The Book of Sins)

看過"值得一看的英文小說介紹"的人還關注了:

1. 英文小說

2. 100句值得珍藏的英語名言

3. 值得一看的英語勵志電影

7. 《貓的搖籃》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貓的搖籃》([美] 庫爾特·馮內古特)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TLcUJnoQ6699Wo-tIpjr0g

提取碼:d08w

書名:貓的搖籃

作者:[美] 庫爾特·馮內古特

譯者:袁偉

豆瓣評分:6.4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7

頁數:394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尋求真相之旅。

約拿在寫一本《世界末了那一日》的書。他在探訪第一顆原子彈落到廣島那一天,美國的重要任務都在做什麼。於是他追索到「原子彈之父」霍尼克博士的三個子女。

霍尼克是一個對現實生活和人類命運漠不關心的物理學家,在參與製造了原子彈之後,又研製出一種九號冰,能夠在常溫下讓水分瞬間凝固。在他死後,他的三個子女分了九號冰,他們同樣孤僻而冷漠,其中一人把它獻給加勒比海一個島國——聖洛倫佐共和國的統治者,換得高位。該國的統治者和宗教領袖表面上勢不兩立,實際上卻互相利用,根本目的是要使社會處於巨大的恐怖之中。一次決心意外的飛行表演失事導致宮殿被毀墜海,散落的九號冰造成了世界的毀滅……

《貓的搖籃》是馮尼古特最受贊譽的小說,有著眾多古怪而又令人難忘的角色,在幽默荒誕的故事背後,是對現代人及其瘋狂的辛辣批判。馮尼古特讓我們看到,當人類的愚蠢與冷漠同他們的技術能力結合起來時,會造成何等可怕的危險。

作者簡介:

庫爾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 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的黑色幽默文學作家。

馮內古特是出生在美國的猶太人,1940年考取康奈爾大學,主修化學。1944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主張反戰的他志願參軍,遠赴歐洲戰場。1945年遭德軍俘虜,被囚禁在德累斯頓戰俘營。馮內古特的文學創作,不少靈感正是來自在戰俘營的經歷。

戰後馮內古特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人類學碩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任教。他從1950年代起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60年代起開始出版長篇作品。代表作品:《五號屠場》《冠軍早餐》《貓的搖籃》《囚鳥》等。

他的作品以喜劇形式表現道德層面悲劇的內容,情節廣博至極、構思精妙至極、文脈復雜至極,擅長以笑聲諷喻社會現實,應對災難和絕望。荒謬、吊詭或怪誕等黑色幽默元素的表象下,是一顆關愛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德善之心,他借時政熱點、當代關切,別開生面巧做文章,抓住了自己身處時代的情緒,並激發了一代人的想像。

晚年的馮內古特在曼哈頓和紐約長島的田園里頤養天年。2007年4月11日,於曼哈頓因病逝世。

熱點內容
電異能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8 13:06:10 瀏覽:411
好看的小說經典名言 發布:2025-07-08 13:03:06 瀏覽:704
霸道總裁文小說吧 發布:2025-07-08 12:57:40 瀏覽:431
紀實經典黑道小說邪氣凜然 發布:2025-07-08 12:56:52 瀏覽:580
言情小說搞笑大全排行榜 發布:2025-07-08 12:55:22 瀏覽:413
經典作者抽風小說 發布:2025-07-08 12:50:25 瀏覽:998
迎漁最新小說 發布:2025-07-08 12:49:38 瀏覽:780
經典後宮玄幻修真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8 12:43:54 瀏覽:887
總裁叫保姆的小說 發布:2025-07-08 12:29:53 瀏覽:419
有聲小說都市仙帝免費 發布:2025-07-08 12:29:38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