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德馬拉默德短篇小說集
Ⅰ 伯納德馬拉默德 的《店員》講了什麼故事
這部1957年發表的小說,清楚地表現了馬拉默德最具特色的小說主題:代表著人類普遍境遇的猶太人生活在貧窮中,忍受生存的無奈,雖看似失敗者!倒霉蛋,卻是道德戰場上的勇士,實現著道德的完善"
《店員》講述的是一個小店的一段興衰史和幾個與小店有關的人物的一段生活經歷。全書用了10個篇章講了小雜貨店一家人及其店員在一年半中的遭遇。店主莫里斯勤勞善良,一夭工作14小時,一周工作7天,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 賣3便士的麵包給一街坊婦女,他每天早晨6點摸黑起床,從不間斷;為還給顧客一個被遺忘在櫃台上的5分錢,他頂風冒雪追出幾個街區;傍晚別的店鋪已關門,他卻守候那些必須准備早餐的顧客從他的店裡買了東西後,才捨得關門;自己生活清苦,卻還時常賒賬給窮人,周濟那些不幸的街坊四鄰。他一貫誠實待客,可稱得起是有益於他人的人。然而,他勤奮行善一生,卻毫無結果,且不說沒有獲得社會羨慕的成功,甚至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兒子夭折,僅剩一女,因貧困而無力上大學,不得不出去工作補貼家用。美麗的女兒海倫志向遠大,不甘於走父親的路,希望獲得更多的教育,擺脫現狀。海倫的理想被現實所限制,她掙扎、痛苦。小雜貨店店員弗蘭克·阿爾番恩是義大利血統的流浪漢,從西部來到紐約以求發跡。開始他天真地想通過反抗來跳出現實的圈子,過上王子式的生活,但事與願違,他愈是憤怒不平,愈是躁動、輕狂,愈是不能擺脫現狀。他愛上了海倫,但是他的愛徘徊在物慾和精神之間,歷經坎坷艱難。當他把愛看成物與物的關系時他喪失自由,喪失尊嚴。當他的愛是克己奉獻時,他便跳出了自然人性的圈子,上升為超凡脫俗的聖人,獲得了精神解放與幸福。挫折、痛苦鍛煉洗滌他的心靈,愛給予他對真善美的艱苦追求以支撐,他終於扼殺自我、渴望、不羈的貪欲,從命運的王國中解放了靈魂。
Ⅱ 伯納德·馬拉默德的介紹
伯納德·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年),美國小說家,其作品有長篇也有短篇。他的大部分作品用憐憫而扭曲的幽默描繪美國猶太人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店員》(The Assistant,1957年)描寫一個紐約的猶太店主和他的義大利裔美國店員的故事。《房客》(TheTenants,1971年)講述了住在紐約一個廢棄的公寓里,一個猶太作家和一個黑人作家的故事。1959年馬拉默德因其短篇小說集《魔桶》而獲得國家圖書獎,1967年又因其長篇小說《修配工》(Fixer)再次獲得該獎項。《修配工》還獲得了1967年的普利策獎。
Ⅲ 伯納德.馬拉默德是誰
伯納德·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1914-1986年),美國小說家,其作品有長篇也有短篇。他的大部分作品用憐憫而扭曲的幽默描繪美國猶太人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店員》(1957年)描寫一個紐約的猶太店主和他的義大利裔美國店員的故事。《房客》(1971年)講述了住在紐約一個廢棄的公寓里,一個猶太作家和一個黑人作家的故事。1959年馬拉默德因其短篇小說集《魔桶》而獲得國家圖書獎,1967年又因其長篇小說《裝配工》再次獲得該獎項。《裝配工》還獲得了1967年的普利策獎。 馬拉默德出生於布魯克林,畢業於紐約市立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他先在俄勒岡州立大學任教,1961年加入本寧頓大學任教。 他的其他小說還有:《天賦》(1952年)、《新生活》(1961年)、《費德爾曼的畫像》(1969年)、《杜賓的生活》(1979年)、《上帝的恩賜》(1982年)。《伯納德 馬拉默德故事集》(1983年)作者的一部短篇小說選集。《人們》(The People)(1989年)包括一部短篇小說集和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Ⅳ 伯納德·馬拉默德的《春雨》,怎樣讀懂
11.當談起弗洛倫斯時.喬治為什麼會「有些不安,並且有點害怕」?(2分)
12.怎樣理解喬治的兩次激動?請作分析。(4分)
①「好吧,」喬治說,「散步,對我有好處。」他進到他的房間去找雨鞋。他感到一陣激動。
②剛一走上大街,冷霧就落在他的臉上,喬治可以感覺到一陣激動像電流一樣流遍全身。
13.結合文意,賞析文中畫線部分。(4分)
14.「喬治想說的那些話又凝滯不動了」,小說的結尾這樣寫有什麼作用?請從結構和主題的角度談談你的理解。(6分)
參考答案:學優網整理
11.擔心女兒與這個優秀青年因相處不好而分手;害怕自己因此失去這個難得的交流對象。(2分。兩個要點各1 分)
12.①一向孤獨內向、無人關心的喬治,因保羅邀請散步,有了交流的機會而異常興奮;②他走出封閉的自我,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內心被喚醒,表現出從未有過的激動。(4分,各2分)
13.(1)描寫春天的情景,展現大自然的生機,與主人公沉悶壓抑的家庭環境形成對比。(2)襯托喬治走出孤獨、與外界交流的喜悅心情。(3)照應題目,表達了對美好而富有生機活力的生活的嚮往。(4分。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4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1)結構上有回環跌宕之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先寫喬治對生活有愛卻不能說,受到保羅啟發終於想說,但面對生活現實卻又不能實現。(2)使主題表達更為深刻。盡管喬治主觀上作了很大的努力,但孤獨的困境始終使他無法表達對他人的愛。這一結局深刻說明了現代人要改變孤獨的處境是非常艱難的。(6分,各3分。要結合材料作具體分析,有欠缺酌扣)
【主要存在問題】
第11題:對人物心理把握不準,聯繫上下文分析不足,表述繁瑣,不能抓住要點。
第12題:第①小題基本能答到點;第②小題較多學生偏離環境對人物心理的影響而將答題重點放在修辭手法及環境描寫的作用上,從而導致失分。
第13題:絕大部分考生能意識到這是環境描寫,但對環境描寫的作用把握不準。根本原因是對小說主題未能理解,因而不能寫出「對比」「喜悅心情」「嚮往」等主幹詞。
第14題:一是未能按題目要求從結構和主題角度去答題;二是理解上只關注了字面淺表意義,如:「凝滯」是因為女兒睡著了;三是誤認為情節上設置了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