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理短篇小說欣賞
Ⅰ 趙樹理代表作有哪些
趙樹理的代表作:
《小二黑結婚》。1943年趙樹理和王春一塊調到北方局黨校政策研究室工作。他在左權縣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民兵隊長岳冬至和智英祥搞戀愛,被混進村政權的壞人害死了。經過藝術概括,他寫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
《李有才板話》。1943年11月創作了《李有才板話》, 這部作品是配合減租苟成息斗爭的,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農村階x斗爭的錯綜復雜的形勢,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幹部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李家莊的變遷》。1945年冬,趙樹理回家探親。他在故居西小樓上創作了長篇小說《李家莊的變遷》。這部小說揭露了舊社會地主集團對貧下中農種種剝削壓迫,它是為了動員人民參加上x戰役的。
《催糧差》、《福貴》 。1946年趙樹理在陽城縣見到好多歸鄉人員到處鑽頭覓縫找事干,恐我們有些新同志認不清楚,所以寫了短篇《催糧差》。此後不久,作者又寫了短篇《福貴》。
《鍛煉鍛煉》。1957年趙樹理在自己的家鄉尉遲村參加了全民整風運動。他看到中農幹部中有一種和事佬思想,對有落後思想的人進行庇護,對新生力量進行壓制。這種現象雖不太普遍,卻有一定代表性。為了教育這部分人,趙樹理創作了短篇小說《鍛煉鍛煉》。
趙樹理信息
趙樹理是山西省沁水縣尉遲村人,趙樹理在河南筆鋪當過學徒,還走村串戶賣過中草葯。一九三二年親一生務農,會編簸箕、治外科、看風水、還是八音會的重要成員。趙樹理從小熱愛勞動,還常跟他父親到八音會里湊熱鬧,在那裡他學會了吹拉彈唱。
一九二O年趙樹理考入磕山完小,一次考一九二三年趙樹理從磕山完小畢業,去小學教書,因為沒有靠山,不久便被解僱了。趙樹理的父親對此耿耿於懷,又向地主借了債,讓兒子去長治讀書。一九二五年夏,趙樹理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學校。
Ⅱ 趙樹理的鍛煉鍛煉的賞析,謝謝各位了啊
《「鍛煉鍛煉」》作者趙樹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縣人。1943年發表成名作《小二黑結婚》而蜚聲解放區文壇。建國後出版短篇小說集《下鄉集》、《趙樹理小說選》及長篇小說《三里灣》、長篇評書《靈泉洞》(上)等。趙樹理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堅持用現實主義方法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斗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同時,堅持民族化、大眾化的創作道路,努力使自己的創作與農民的閱讀心理、欣賞習慣相一致。這種創作追求使他的作品既有強烈的時代精神、濃郁的生活氣息,又有鮮明的民族色彩。
趙樹理的短篇名作《「鍛煉鍛煉」》,首刊於1958 年8月號的《火花》雜志,緊接著《人民文學》在9月號上轉載,當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九五八年短篇小說選》,將其作為「頭題」佳作收入選本之中。這篇很有特色的小說在讀者中間反響熱烈,但也存在不同意見。《文藝報》1959年春召開座談會,並辟「文藝作品為何反映人民內部矛盾」專欄,以7、9、10三期相繼發表12篇文章,對此篇小說展開爭鳴,另在《火花》、《人民文學》、《北京文藝》等雜志也發表了評論。
在討論中,大多數意見持肯定態度,認為它真實地反映了農村人民內部矛盾的復雜性,相當生動地描繪了農村中象「吃不飽」「小腿疼」這一類農村婦女與基層幹部的形象。但是,在反「右傾」的政治背景下也發表了一些偏頗意見,認為《「鍛煉鍛煉」》不但不是農村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且說成醜化農民和歪曲了現實。到了「文革」前夕的反對「修正主義」時,將這篇作品以及趙樹理的《套不住的手》、《實幹家潘永福》等表現「實干」、講究「實利」的幾篇小說,誣稱為「中間人物論」的代表作。在十年浩動中,趙樹理這位與人民保持血肉聯系的作家竟被打成「黑作家」,「叛徒」,「寫中間人物的祖師爺」,關押批鬥,含冤而死。
其實,在浮誇風、共產風一陣緊似一陣的時候,趙樹理以其冷靜和嚴肅態度創作了《「鍛煉鍛煉」》等面對現實敢於揭露問題的小說,這正標志了趙樹理是一位有良知、有勇氣、有使命感的作家,為當代文學歷史留下了不可泯滅的篇章。因此,1980年工人出版社與山西大學聯合編輯出版了《趙樹理文集》,周揚在序言中以「卓見和勇敢」稱贊趙樹理的為人與為文。
《「鍛煉鍛煉」》產生於「問題小說」貶值,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受到嚴峻考驗的時候。作者仍堅持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和反映農村生活,不諱飾小農意識的頑固,成功地塑造了兩個落後婦女——「小腿疼」、「吃不飽」的藝術形象。「小腿疼」的偷奸耍滑、好逸惡勞、撒潑鬧事,「吃不飽」的貪吃懶做、撥弄是非、背後攛掇,典型地概括了一部分農民消極落後的思想性格,揭示了教育農民的艱巨性和清除小農意識的長期性。
小說還從更深的意義上揭示農民群眾中消極落後意識得不到清除的原因,在於黨的某些幹部對其採取了姑息縱容的錯誤態度。它並不孤立地描寫「小腿疼」、「吃不飽」損公肥私、自私利己的言談舉止,而是同時描寫社主任王聚海對其不講原則、只求了事的「和稀泥」的思想作風,從而真實地反映了農村中人民內部矛盾的復雜性及解決矛盾的症結所在。而正是王聚海的「和事不表理」的工作作風,使「爭先社」里解決矛盾的重任落到了年輕的副主任楊小四等人身上,並使楊小四等人採取了與王聚海截然相反的做法。小說由表現農民內部的思想意識斗爭進而表現幹部隊伍中思想作風的矛盾,既明確又巧妙地揭示了「想批評中農幹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問題」的小說主旨,顯露了批判矛頭所向,從而體現了趙樹理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度。
《「鍛煉鍛煉」》採用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構建作品、刻劃人物的方法。它以情節連貫、富有懸念的故事作為小說骨架和結構線索,在娓娓動聽的故事敘述中,逐漸顯現出王聚海、楊小四、「小腿疼」、「吃不飽」等人物的思想性格,以及人物間的復雜關系。它以傳統的白描手法表現人物,披露人物的心跡;它也點染富有地方情趣的景物,不過總是將情景融於故事的敘述之中。小說語言既吸收了華北農村的群眾語言,又擷取了民間文學中的語言精華,顯得質朴自然、簡煉生動、幽默風趣、流暢上口。這種「沒有浮泛的堆砌,沒有纖巧的雕琢,朴質而醇厚」的「大眾化技巧」,(茅盾《論趙樹理小說》)在這篇小說中幾近爐火燉青的地步。
Ⅲ 趙樹理代表作是什麼
1、《小二黑結婚》,是現代小說家趙樹理寫於1943年的短篇小說。小說塑造了二諸葛、三仙姑兩個落後農民和小二黑、小芹兩個年輕進步農民的形象,通過這兩對思想觀念截然相反的農民的對照,揭示了當時農村中舊習俗的封建殘余勢力對人們思想行為的束縛。
2、《李有才板話》,地主閻恆元把持了敵後根據地閻家山的村政權,村幹部貪污盜竊,營私舞弊,欺壓群眾,卻居然騙取了「模範村」榮譽。李有才帶領小字輩,以「快板詩」為武器,同他們進行智斗,並取得勝利。
3、李家莊的變遷,趙樹理編著,描寫李家莊激烈尖銳的階級大搏鬥。主人公鐵鎖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是李家莊的外來戶,一個勤勞、忠厚、憨直的貧苦農民。他安分過日,卻遭到地主李如珍、小喜、春喜等人的欺壓迫害。
4、《鍛煉鍛煉》,是趙樹理的小說。趙樹理與農民有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創作要求體現國家意志和時代聲音。
5、《三里灣》,描寫了馬多壽、范登高、袁天成、王寶全四戶人家錯綜復雜的矛盾和糾葛,反映了農村中先進與落後力量的沖突。
Ⅳ 趙樹理有哪些作品
《小二黑結婚》、《李家莊的變遷》、《三里灣》、《李有才板話》、《鍛煉鍛煉》等。
1、《小二黑結婚》
《小二黑結婚》是現代小說家趙樹理寫於1943年的短篇小說。小說描寫了抗戰時期解放區一對青年男女為追求婚姻自由,沖破封建傳統和守舊家長的阻撓,最終結為夫妻的故事。
小說塑造了二諸葛、三仙姑兩個落後農民和小二黑、小芹兩個年輕進步農民的形象,通過這兩對思想觀念截然相反的農民的對照。
揭示了當時農村中舊習俗的封建殘余勢力對人們思想行為的束縛,以及新老兩代人的意識沖突與變遷,說明實行民主改革、移風易俗的重要性。
同時歌頌了民主政權的力量,反映了解放區的重大變化。小說結構完整,情節跌宕,語言通俗,富於地方色彩,開創了中國評書體的現代小說形式。
2、《李家莊的變遷》
《李家莊的變遷》,趙樹理編著,描寫李家莊激烈尖銳的階級大搏鬥。主人公鐵鎖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
他是李家莊的外來戶,一個勤勞、忠厚、憨直的貧苦農民。他安分過日,卻遭到地主李如珍、小喜、春喜等人的欺壓迫害,以致破產,為養家糊口去太原做工,又受到軍閥欺凌。
在共產黨員小常的幫助下,他提高了覺悟,團結群眾,與地主展開正面斗爭,並在斗爭中逐漸成長,後來參加了八路軍,走向了武裝斗爭的道路。
通過鐵鎖的個人生活的線索寓於整個李家莊的變化之中,將抗日戰爭作為大背景,敘述了農民與地主的斗爭取得的階段性的勝利。
3、《三里灣》
《三里灣》,趙樹理著長篇小說,成於1955年(乙未年)。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優秀作品。
華北解放區模範村三里灣在進行著如火如荼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秋收、整黨、擴社 、開渠……合作化運動給農村帶來新氣象,但由此也引發了有關於兩條道路、兩種思想、兩種生活方式的種種矛盾,三里灣在發生著巨變。
4、《李有才板話》
《李有才板話》是現代作家趙樹理創作的一部中篇小說。1943年發表。小說主要內容為:抗戰時期,地主閻恆元把持了敵後根據地閻家山的村政權,村幹部貪污盜竊,營私舞弊,欺壓群眾,卻居然騙取了「模範村」榮譽。
李有才帶領小字輩,以「快板詩」為武器,同他們進行智斗,並取得勝利。作品採用有說有唱、夾敘夾議的板話形式,生動活潑。
5、《鍛煉鍛煉》
《鍛煉鍛煉》是趙樹理的小說。趙樹理與農民有深厚的感情。五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創作要求體現國家意志和時代聲音。
作為代表農民思想情感的趙樹理在表面上不得不隨時代強流而迎合國家政治的需要,但是在潛意識和靈魂深處卻始終與農民共命運,同呼吸。《鍛煉鍛煉》無疑就是這方面的顯著代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趙樹理
Ⅳ 對趙樹理《登記》的賞析
《登記》是趙樹理建國後寫得最精彩、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之一。發表於1950年。是為了配合我國第一部婚姻法的頒布趕寫的一篇評書體短篇小說。
反映的是解放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矛盾,它的主人公爭取婚姻自由的主要阻力,不是來自混進村政權的惡霸勢力,而是幾千年來把婦女看作男子附屬品的封建傳統思想。
描寫的是一個全新的解放了的農村,新政權頒布的婚姻法保護著青年男女的婚姻自由,艾艾與小晚的戀愛,獲得了美滿的結局。
作品通過敘述艾艾和她的母親「小飛娥」兩代人愛情、婚姻的經歷,揭露了封建習俗、傳統的婚姻道德對農民人格、心理、愛情、家庭生活的束縛;批判了農村包辦婚姻封建思想的危害。
同時,也通過描寫基層幹部王助理員的不良行為,尖銳地揭露了建國初期某些幹部身上以權謀私的不正之風。因此,這是一篇極具現實意義的作品,反封建的色彩更為濃厚。
作者特別關注了新的社會條件下的反封建任務,較早地觸及了農村新的現實矛盾,揭示了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艱難性和曲折性。
(5)趙樹理短篇小說欣賞擴展閱讀:
《登記》作者簡介:
趙樹理(1906年—1970年),原名趙樹禮,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尉遲村人,現代小說家、人民藝術家,山葯蛋派創始人。曾任《曲藝》《人民文學》編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
1906年9月24日出生在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5年夏考入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開始寫新詩和小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投身革命。解放後先後在《工人日報》《說說唱唱》《曲藝》《人民文學》等刊物工作,1964年回山西晉城工作。
Ⅵ 趙樹理的作品有哪五部,選一部作品,推薦給大家
《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 、《福貴》 、《鍛煉鍛煉》、《求雨》、《靈泉洞》(上集)、《實幹家潘永福》 、《三里灣》
《三里灣》介紹:
《三里灣》通過秋收、整黨、擴社、開渠等四件事的描寫,生動曲折地反映了中國農村中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熱情歌頌了貧下中農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表現了農村中先進力量與落後勢力的矛盾消長,揭示了社會主義改造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同時,作品注意對生活的縱深剖折,挖掘中國農村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之所以艱難曲折的歷史根源和人們的心理態勢,並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描寫農民的家庭生活關系,愛情婚姻的變異,道德觀念的變化,反映了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大潮在人們的精神世界、家庭生活引起的巨大的裂變,再現了農村斗爭生活的現實風貌。
(6)趙樹理短篇小說欣賞擴展閱讀:
趙樹理寫作風格: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有個小說流派「山葯蛋派」。這個流派以作家趙樹理為代表,其作品具有新鮮樸素的民族形式,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清新濃郁的鄉土氣息。
「山葯蛋派」的開創者趙樹理,以其文學成就被稱為現代小說的「鐵筆」、「聖手」,在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地位。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植根於晉東南這片家鄉的土壤,熟悉農村,熱愛人民,大量描寫了晉東南獨特的區域民俗事象,或作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進人物性格發展的手段,表現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Ⅶ 趙樹理的五部作品內容簡介
趙樹理的主要代表作品有五部:
1、作於1943年的《小二黑結婚》
2、作於1943年的《李有才板話》
3、作於1946年的《李家莊的變遷》
4、作於1946年的《富貴》
5、作於1958年的《邪不壓正》
趙樹理的作品始終以三農為出發點,密切關注農村和農民生活,被稱為「人民藝術家」,是「山葯蛋」派文學的創始人。
《小二黑結婚》主要描寫了抗戰時期解放區一對男女為追求婚姻自由,沖破封建傳統和守舊家長的阻撓,最終結為夫妻的故事。
《李有才板話》主要講了抗戰時期,李有才與地主把持的村政權、村幹部,以快板書為武器,同他們進行鬥智斗勇而取得勝利的故事。
《李家莊的變遷》通過把鐵鎖的個人生活為線索貫穿於整個李家莊的變化之中,將抗日戰爭作為背景,敘述了農民於地主的斗爭取得的階段性勝利的故事。
《富貴》講述了一個被舊社會逼的流入下層社會的所謂「下等人」於各種人抗爭的故事。
《邪不壓正》是一部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的作品。
Ⅷ 趙樹理代表作有哪些
趙樹理代表作有:
1、三里灣:
《小二黑結婚》是現代小說家趙樹理寫於1943年的短篇小說。小說描寫了抗戰時期解放區一對青年男女為追求婚姻自由,沖破封建傳統和守舊家長的阻撓,最終結為夫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