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
『壹』 中國近現代,白話文有什麼作者可以被稱作是文體家
梁啟超先生。他是 "詩歌革命 "和 "小說革命 "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影響深遠。梁啟超的寫作風格被稱為 "新文體"。這種帶有 "策士文學 "風格的 "新文體",在五四運動前成為最受歡迎和模仿的風格。他的弟子吳其昌說:"文體的改革是梁啟超最大的成就"。他創造了 "一種混合著俚語的新文體(報紙風格),使人民的閱讀水平一日千里"。汪曾祺的文章,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有自己的風格,辨識度很高。一旦你熟悉了他的風格,就很容易在一堆文章中分辨出哪一篇是汪曾祺。
作為中國當代著名的短篇小說作家和文體家,汪曾祺的小說充滿了深刻的文化歷史內涵和濃郁的文學氣息。他成功地將傳統繪畫藝術和古典詩詞中的 "藝術構思 "引入小說創作,並皈依中國傳統的儒家和道家,實現了當代文學、古典文學和民間文學的溝通。他追求典雅、准確、平實的小說語言,自由、無序的小說結構,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小說風格,在當代文壇獨樹一幟。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貳』 汪曾祺簡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畢業於西南聯大,歷任中學教師、北京市文聯幹部、《北京文藝》編輯、北京京劇院編輯。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
小說集:《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
散文集:《逝水》《蒲橋集》《孤蒲深處》《人間草木》《旅食小品》《矮紙集》《汪曾祺小品》。
藝術小品集,手稿《羊舍一夕》;《汪曾祺:文與畫》。
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
劇本京劇:《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
京劇:《范進中舉》。
(2)中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擴展閱讀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傍晚出生於江蘇高郵城鎮的一個舊式地主家庭。
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貢」。
父親:汪菊生(1897-1959),字淡如,多才多藝。
生母:姓楊,在汪曾祺三歲的時候因肺病去世;
第一個繼母:姓張,後也死於肺病;
第二個繼母:姓任,伴隨汪曾祺的父親度過漫長而艱苦的滄桑歲月,汪曾祺對她很尊重。
長子:汪朗
兒子:汪朗,汪明,汪朝
『叄』 中國現當代十位經典作家1840年
1、魯迅(1881—1936),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同時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魯迅著有短篇小說集《吶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詩集《野草》(1927),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
魯迅的雜文集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集》等15部。《拿來主義》、《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燈下漫筆》、《祝福》、《葯》、《阿Q正傳》等被選入教材。
2、朱自清(1898--1948),江蘇揚州人,原名自華,字佩弦。現代作家、學者和民主戰士。召散文《荷塘月色》被選入教材。
3、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他深入研究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經典,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讀和研究。主要學術著作有《談藝錄》(1948)、《管錐編》(1979)、《宋詩選注》(1958)。同時,他還著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1941),短篇小說《人獸鬼》(1946),長篇小說《圍城》(1947)等。無論他的散文或小說,都具有機智雋永的特點。《讀(伊索寓言)》被選入教材。
4、汪曾棋(1920---1998),江蘇高郵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說《受戒)、《大淖記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選入教材。
5、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詩派的代表人物。詩作《再別康橋》被選入教材。
6、聞一多<1899--1946),詩人、學者、民主戰士。詩作《水》被選入教材。
7、艾青,現代著名詩人。詩作《我愛這土地)被選入教材。
8、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浙江海寧人。詩人,其詩作《贊美》被選入教材。
9、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他的小說集《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部小說集。散文《故都的秋》被選入教材。
10、巴金(1904--2005),現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散文《燈》被選入教材。
1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是我國現代傑出的無產階級文學家,卓越的無產階級文化戰士。作品《<魯迅詩稿>序》被選入教材。
12、沈從文(1902--1988),湖南風凰人,現代作家。作品《邊城》(節選)被選入教材。
13、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著名劇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其劇作《雷雨》片段被選入教材。
14、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劇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筆名,北京人,滿族。代表作有小說《駱駝樣子》、《四世間堂》,劇作《茶館》、《龍須溝》等。其劇作《茶佑》被選入教材。
1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字巽甫,劇作家,物理學家。代表作有《一隻馬蜂》《壓迫》等。劇作《三塊錢國幣》被選入教材
『肆』 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有魯迅、郭沫若、葉聖陶、朱自清、老舍:
1、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有《吶喊》、《故事新編》、《彷徨》等。
2、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我國現代文學家、詩人、戲劇家、歷史文學家,新詩的奠基者。詩歌代表作為《女神》,歷史劇有《屈原》、《王昭君》等。
3、葉聖陶(1894-1988年)原名葉紹鈞,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為《倪煥之》,另有短篇小說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夜》,葉聖陶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寫童話的作家,童話集有《稻草人》等。
4、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著名篇目《春》、《匆匆》、《荷塘月色》。
5、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
『伍』 現代文學作家都有誰,作品有那些!!!
遲子建《霧月牛欄》、《白銀那》、《光明在低頭的一瞬》
莫言《紅高粱 》《蛙》
畢淑敏《心靈處方》《血玲瓏》
史鐵生《我們的角落》《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
林清玄《迷路的雲》《蓮花開落》《冷月鍾笛》《溫一壺月光下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
這只是一些,還有很多很多~個人比較喜歡林清玄,所以列出很多他的作品~
『陸』 給我介紹幾個當代中國短篇小說家
莫言:寫作數量和精神體積都達到了難得的高度和廣度。 韓少功:他的寫作證明智慧是文學不可或缺的根底。 蘇童:具有文學才子的一切稟賦。 賈平凹:少數幾個形成了自己的鮮明語言風格的作家。 林白:語言的妖嬈下面,充滿著她對生存的本質性體驗。 於堅:詩歌樸素大氣,散文自成一路。文學格局大。 格非:優雅而絢麗的語言才華、堅韌的寫作耐力均不多見。 麥家:智性寫作的典範。把小說的邏輯力量發揮到了極致。 東西:以幽默、荒謬寫盡人世滄桑。敘事有現代感。 劉亮程:對大地和大地上的事,一直存著骨血般的感情。 余華:文字具有力量、幽默、簡約等多重品質。 王安憶:以小寫大,以綿密、細致寫世俗生活的範本。 鐵凝:她有力地寫出了令人傷感,甚至令人絕望的善和溫暖。 史鐵生:他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健全、深邃的思想。一個精神奇跡。 閻連科:在一種絕境生存中,探索了人性悲傷的深度。 陳希我:強悍的筆力下,使活著的意義問題重新站立在了我們面前。 北村:「心靈」是他小說真正的主角。真正的靈魂敘事者。 阿來:在小說寫作中恢復了神秘、空靈、優美的話語品質
『柒』 老舍寫過的短篇小說
1、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 四世同堂》、《正紅旗下》、《駱駝祥子》、《 趙子曰》、《離婚》、《鼓書藝人》、《二馬》、《火葬》、《牛天賜傳》、《我這一輩子》、《貓城記》、《文博士》、《小坡的生日》等。
2、中篇小說:《月牙兒》、《陽光》等。
3、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等。
4、劇本:《龍須溝》、《殘霧》、《茶館》、《桃李春風》、《神拳》、《 大地龍蛇》等。
5、其他合集:《老舍劇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詩選》、《老舍文集》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7)中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擴展閱讀
老舍名言:
1、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刃,苦日久不磨,也會生銹。
2、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盡管不象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字紙簍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裡面扔棄廢稿,一定會有成功的那一天。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者就能成個好作家了。
4、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老捨生平:
1、1899年生於北京。正紅旗人,滿族。家境貧寒,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
2、1913年進北京師范學校學習,1918年畢業。先後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學任國文教員。「五四」時期開始新文學創作。
3、1924年去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先後創作《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等長篇小說。
4、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
5、1930年回國,先後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此間創作《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月牙兒》等長短篇小說。
6、1937年《駱駝祥子》問世。抗日戰爭爆發後,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從事抗戰文學運動。此間創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
7、1946年赴美講學。
8、1949年底回國。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創作了話劇《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小說《正紅旗下》等。
『捌』 中國現當代的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有哪些
1、矛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8)中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擴展閱讀:
1、《子夜》—矛盾
《子夜》,原名《夕陽》,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約30萬字。茅盾於1931年10月開始創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有些章節分別在《小說月報》和《文學月報》上發表過。半個多世紀以來,《子夜》不僅在中國擁有廣泛的讀者,且被譯成英、德、俄、日等十幾種文字,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2、《背影》—朱自清
《背影》是現代作家朱自清於1925年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作者用樸素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女的愛,表達得深刻細膩,真摯感動,從平凡的事件中,呈現出父親的關懷和愛護。
3、《繁星·春水》—冰心
《繁星·春水》的內容,是詩人冰心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後來,她受到泰戈爾的《飛鳥集》的啟發,覺得自己那些三言兩語的小雜感里也有著詩的影子,這才整理起來,而成為兩本小詩集。
4、《邊城》—錢鍾書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排名第二位,僅次於魯迅的《吶喊》。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地區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純愛故事,展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於《邊城》的美學藝術,《邊城》這部小說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5、《圍城》—沈從文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相。
『玖』 中國作家有哪些
1、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
5、賈平凹
賈平凹,原名賈平娃,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人。中國大陸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
1982年發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創刊《美文》。1993年創作《廢都》。1997年憑借《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拾』 茅盾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茅盾文集》、《茅盾評論集》。長篇小說:《子夜》、《蝕》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散文:《白楊禮贊》
中長篇小說
茅盾本名沈德鴻,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 達之區,它緊鄰著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造成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他 十歲喪父。許多中國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師」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撫養長大。從北京大學預科讀畢,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 印書館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說月報》,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就在這時候。接著他參與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籌建中國 共產黨,下廣州參加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任過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的秘書,宣傳部的代部長是毛澤東。
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 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幻滅》、《動搖》、《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說家的筆。這段上層政治斗爭的經歷鑄成他的時 代概括力和文學的全社會視野,早期作品的題材也多取於此。左聯期間他寫出了《子夜》、《林家鋪子》、《春蠶》。抗戰時期, 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腐蝕》和《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等。文藝界為他慶了五十壽,他的 聲名日隆。建國之後,他歷任文聯副主席、文化部長、作協主席,並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他已很難分身創作。到了「史無前例」 的日月,挨批靠邊,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