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言情小說的方式打開紅樓夢
⑴ 求紅樓夢的詳解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其原名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前80回曹雪芹著,後40回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紅樓夢》有十幾個版本,分◆,通行本為程甲本。脂本是20世紀新發現的「古本」,原名《石頭記》,通名《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硯齋——據傳為曹雪芹叔父,曾對《紅樓夢》進行更改、評點。)其中最受關注的是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新版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標志著「高鶚續書說」已經被拋棄。
評價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我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本書變相的反映了現代人的交際能力。
編輯本段主旨
關於紅樓夢旨義思想的研究歷來眾說紛紜,魯迅定義為「人情小說」,脂硯齋《凡例》評: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紅樓夢》一書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胡適《紅樓夢考證》:《紅樓夢》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蔡元培《紅樓夢索隱》: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編輯本段成書及「紅學」
《紅樓夢》成書於18世紀中葉的乾隆時代。原著120回,前80回曹雪芹著,後40回為無名氏續寫。在初期是通過名為《石頭記》的手抄本形式流傳。自乾隆年間始,關於《紅樓夢》的續作紛紛出籠,並衍生出「紅學」。講述林黛玉與賈寶玉之間的愛情故事。
編輯本段前八十回故事情節
女媧補天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經過此地,施法使其有了靈性,神瑛侍者對絳珠仙草有澆灌之恩,欲下凡游歷人間。絳珠仙草後修煉成女體,亦隨之下凡。僧道二人慾了結這段公案,將石頭攜入凡塵。鄉宦甄士隱住姑蘇閶門外葫蘆廟旁,贈銀助寄居廟內的窮儒賈雨村趕考。元宵之夜,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被拐走,不久葫蘆廟失火,甄家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岳父卑鄙貪財,甄士隱貧病交攻,走投無路。後遇一跛足道人,聽其《好了歌》後,將《好了歌》解注。經道人指點,士隱醒悟隨道人出家。賈雨村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黛玉讀書。林如海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寶玉因見表妹沒有玉,認為玉不識人,便砸自己的通靈寶玉,惹起一場不快。賈雨村在應天府審案時,發現英蓮被拐賣。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雨村為向賈府獻好胡亂判了些兩銀子平了此事。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一同到京都榮國府住下。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卧室,夢游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與仙女可卿雲雨,醒來後因夢遺被丫環襲人發現,二人發生關系。淪落鄉間務農的京官後代王狗兒讓岳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鳳姐給了二十兩銀子。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後一直佩帶。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示寶玉。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求仙學道,賈珍在家設宴為其慶生。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其族弟賈瑞調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秦可卿病死。 賈政長女元春加封賢德妃,皇帝恩准省親。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寶釵過生日唱戲,因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雲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書童茗煙將《西廂》等書偷進園給寶玉,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 共讀西廂
寶玉庶弟賈環嫉妒寶玉,抄寫經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埋葬,稱為「花冢」,並作《葬花吟》。寶玉丫環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晚間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一次史湘雲勸寶玉學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並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 黛玉葬花
王夫人丫環金釧與寶玉調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寶玉結交琪官,賈政大怒,將其打得半死。襲人向王夫人進言,深得王夫人歡心,被王夫人看作心腹,並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並各人起了名號。第一次詠白海棠,蘅蕪君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瀟湘妃子壓倒眾人。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賈母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劉姥姥便以此逗賈母開心。賈母又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各處。在櫳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由於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並勸解她,二人關系好轉。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雨夕》,抒發自己的哀愁。賈赦垂涎賈母丫環鴛鴦,讓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願意,斥責邢夫人。賈赦母子關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戲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逃往他鄉,薛蟠無臉也外出經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詩。薛寶琴、李綺、李紋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歡樂熱鬧。襲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裡受寒傷風發高燒。賈母給寶玉一件孔雀毛織的雀金裘,不慎燒個洞,街上裁縫不能修補。寶玉要為舅舅慶壽,睛雯帶重病連夜補好。黛玉丫鬟紫鵑試探寶玉對黛玉真心,假說黛玉要回姑蘇,寶玉相信而發病,由此黛玉更知寶玉心理,眾人也以為他們定成美滿姻緣。賈府戲班解散,芳官成為寶玉丫鬟,寶玉為其慶生,眾姊妹抽花簽行酒令,黛玉為芙蓉花,寶釵為牡丹花。賈敬吞丹喪命。尤氏因喪事繁忙,請母親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來幫忙。賈璉見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賈珍原有不清白,賈璉又想把三姐給賈珍玩弄,尤三姐將珍、璉大罵,三姐意中人為柳湘蓮,賈璉外出辦事,路遇薛蟠、柳湘蓮。賈璉為柳提媒,柳答應。到京城後,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訂禮,遇寶玉閑談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禮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鳳姐知道賈璉偷娶之事,便將計就計裝賢惠,將二姐接進府。請賈母等應允。賈璉回來,因辦事好,賈赦又賞一妾。鳳姐借妾手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殺。黛玉做桃花詩,眾人議重開詩社,改海棠社為桃花社。湘雲填柳絮詞,黛玉邀眾填柳絮詞。眾人放風箏,欲放走晦氣,黛玉風箏線斷,眾人齊將風箏放飛。傻大姐在園中拾到一個綉有春宮畫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王善寶家的攛掇下抄檢大觀園。探春悲憤,認為抄家是不祥之兆。後又因王善寶家的掀她衣服,大怒並扇王善寶家的一耳光。賈府中秋開夜宴,賈母邀大家一起到凸碧山莊賞月,眾人擊鼓吃酒。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不覺對景感懷。湘雲過來陪她,二人來到凹晶溪館聯詩,湘雲聯寒塘渡鶴影,黛玉對冷月葬詩魂(一作花魂),湘雲贊黛玉詩句新奇,妙玉聽見亦誇贊,將剛剛二人的詩謄寫出來並結了尾。 晴雯被王夫人以勾引寶玉為由,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聽小丫頭說晴雯當了芙蓉花神後寫《芙蓉女兒誄》祭她,後竟成黛玉讖語。薛蟠娶妻夏金桂後,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準,夏金桂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編輯本段後四十回故事情節
迎春出嫁,寶玉心中傷感。賈政逼寶玉上課。襲人來瀟湘館探口風,婆子說了些造次之話,黛玉甚覺刺心,驚噩夢染上重病。元妃身體欠安,賈母、賈政等前往宮內探視。 賈母為黛玉過生日,席間薛家人趕來通知薛蟠在外鬧事打死了人。薛家人花銀子、托關系買官贖罪,官府判薛誤傷。 寶玉去瀟湘館,黛玉向寶玉介紹古琴知識。寶釵寄來書信,黛玉看後不勝感傷。寶玉、妙玉走近瀟湘館,聽得黛玉撫琴悲秋之音,後琴弦崩斷,寶玉疑惑,妙玉走火入魔。寶玉見晴雯補過的雀金裘,心中悲傷並祭奠她。黛玉聽到寶玉定親的消息,千愁萬感,把身子一天天糟蹋起來,杯弓蛇影,一日竟至絕粒。侍書與雪雁說寶玉親事未定,老太太要親上作親,黛玉聽了病情轉好。賈母知黛玉心事,主張娶釵嫁黛,王夫人、鳳姐附和。 金桂暗戀薛蝌,與寶蟾借送酒戲之。賈政、王夫人商量娶寶釵的事,寶玉來到瀟湘館,黛玉與其參禪。怡紅院海棠冬天開放,賈母辦酒席賞花。寶玉丟玉,全家忙亂,請妙玉扶乩。元妃薨逝,賈家懸賞尋玉。寶玉變瘋傻,老太太要給寶玉沖喜,鳳姐獻掉包計。 黛玉從傻大姐那裡得知寶玉娶親後迷失本性,黛玉咳血病重,焚燒詩稿,寶玉。寶釵成親。寶玉欲死,寶釵說黛玉已死,寶玉昏死做噩夢。賈府人去瀟湘館哭黛玉。探春遠嫁,寶玉悲傷。 黛玉焚稿
鳳姐路上遇秦氏,遇鬼而信神,後求簽得衣錦還鄉之句。尤氏在園中見鬼,賈珍等相繼病倒。大觀園不敢住人,為禽獸所棲,賈赦請法師驅邪逐妖。金桂想葯死香菱反葯死自己。 賈府被抄,賈赦、賈珍被捆走,兩府大亂。賈母禱天寬宥兒孫。主上宣旨革去賈赦、賈珍世職,發配邊疆,賈政襲賈赦的世職。雨村落井下石,包勇醉罵雨村。 王夫人將家事交鳳姐辦理。賈母拿出銀兩給寶釵過生日,寶玉中途退席經瀟湘館聞鬼哭。寶玉夢黛玉而不得,錯把柳五兒當做晴雯。 賈母病重。迎春被中山狼折磨死,史湘雲丈夫得了暴病。賈母壽寢,鳳姐辦理喪事,可辦事力詘,失去人心。鴛鴦自盡殉主。何三引賊盜來賈府,妙玉為賊所搶不知所終。趙姨娘中邪被折磨死。 劉姥姥哭賈母,鳳姐欲將巧姐託付給她。寶玉找紫鵑表白心思。鳳姐死,王仁混鬧給鳳姐大辦喪事,平兒幫賈璉籌錢。 甄應嘉進京拜會賈政。賈寶玉與甄寶玉貌象而異,寶玉斥之祿蠹。寶玉病重,和尚送來通靈寶玉,寶玉死而復生。 寶玉二歷幻境,看淡兒女情長。賈璉看望賈赦,將女兒托於王夫人。惜春出家修行,紫鵑陪伴。寶釵勸勉寶玉,與之辯論赤子之心。 寶玉別王夫人寶釵等人去。邢夫人等要賣巧姐,平兒和巧姐同去劉姥姥莊上避難。寶玉考試畢失蹤,探春回家,寶玉、賈蘭中舉,賈府復官。賈政回京行至毗陵,雪中見寶玉隨僧道而去。香菱難產而死,襲人嫁蔣玉菡。雨村遇士隱,歸結紅樓夢。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概述
在20世紀初,「《紅樓夢》原作者究竟是誰」這個問題曾經引起中國學界的爭論,這個爭論至今仍然存在。但大多數學者取得了共識——《紅樓夢》是由曹雪芹撰寫的前八十回,高鶚與程偉元續全的,但也有觀點認為八十回後是由無名氏所續,高鶚與程偉元不過是編纂者。
《紅樓夢》第一回正文中,將作者歸之為「石頭」,這自然是小說家言。緊接著又提到,此書經「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則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語:「若雲雪芹披閱增刪,然則開卷至此這一篇楔子又系誰撰?足見作者之筆狡猾之甚。」據一部分紅學家研究,脂批還多次說《紅樓夢》的故事很多取材於曹家史實,也可作為旁證。由於脂批中透露作批者與曹雪芹及其家族關系緊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參與了《紅樓夢》的創作,因此脂批可以說是曹雪芹作為《紅樓夢》作者的最直接證據,但有些派別認為脂批純屬後來者杜撰,不能作為研究證據。 清代詩人富察氏明義在其《題紅樓夢》詩序中說:「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抄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詩人永忠作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詠《紅樓夢》詩題曰:「因墨香得觀《紅樓夢》小說吊雪芹三絕句(姓曹)」。這大概是除《紅樓夢》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紅樓夢》作者的記載。明義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時代人,雖然沒有證據表明他們認識曹雪芹,但他們與曹雪芹的朋友敦誠、敦敏兄弟有密切往來,因此他們的說法被認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編輯本段主要人物
賈寶玉
賈寶玉是一個又奇又俗的人物。他性格的主要特徵是叛逆,他的行為「偏僻而乖張」,是古代社會的叛逆者。他鄙視功名利祿,不願走「學而優則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罵讀書做官的人是「國賊祿蠹」,懶於與他們接觸拜會。 他不喜歡所謂的「正經書」,卻偏愛於「雜書」,鍾情於《牡丹亭》、《西廂記》。他還對程朱理學提出了大膽的質疑,認為「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了。」這充分顯示出了他是君主專制制度的「逆子貳臣」。
他認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並鍾愛和憐憫女孩子,鍾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她們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聖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後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污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
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無疑就是與林黛玉的相愛了。這場戀愛,一方面開始於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終形成。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為。寶、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戀愛中背離了傳統社會的人生之道。他們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導致了兩人的悲劇結局。 四個版本賈寶玉
林黛玉
林黛玉,其特點可概括為「凄美」二字。「凄」則主要表現在林黛玉的「身世凄涼、纖弱多病」,「美」則表現在「外延、內涵、藝術」這幾個方面。兩者相加就構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劇形象。(黛玉其實是絳珠仙草仙)遺世獨立。
初見黛玉,作者並未直接著墨來描繪她的美,而是巧借鳳姐的嘴及寶玉的眼來突出林黛玉的絕世美麗。心直口快的鳳姐一見黛玉即驚嘆:「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而在寶玉的眼中:「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含露目(一說: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似皎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好一個「裊裊婷婷的女兒」、「神仙似的妹妹」!筆至此處,一個活生生的「絕美」黛玉已躍然紙上,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籬下的處境讓她總是小心翼翼地為人處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輕了去」的心態;另一方面,一個蘭心慧質的女孩兒的小心眼兒更可以為她增添些「靈慧與可愛」之處,從而使林黛玉這個角色的塑造變得更加生動、有血有肉、感人至深。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在較大部分的文學作品中,作者們往往對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揚而使主人公幾達神化的程度,這就導致人物的塑造脫離了現實生活變得空洞無趣、毫無動人之情了。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她與寶釵相處的文字里邊看得出來,盡管兩人在平日里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後來待寶釵「竟更比他人好十倍」,還把寶釵讓她「每日吃上等燕窩一兩以滋陰補氣」當作是寶釵對她的體貼。再者我們還可以從她教香菱作詩「誨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舉等事可以看出她內心的善良與幼弱。 四個版本林黛玉
薛寶釵
金陵十二釵之一,薛姨媽之女。容貌美麗,舉止嫻雅,看似當時正統淑女的典範,骨子裡卻頗有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對當時的社會抱有一種強烈的批判精神。第38回作《螃蟹詠》,對當時橫行霸道的官場人物如賈雨村之流,尖銳諷刺。而她最喜愛的詞曲,居然也是一首富於孤憤、反叛色彩的《山門·寄生草》傳統觀點認為薛寶釵「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得到賈府上下的誇贊」,但作者也從趙姨娘的口中說出看法。金釧死後,僅是寥寥幾句「給幾兩銀子發送罷了」寫出了她對於地位卑賤者的無情,但小說第二十二回她計謀失敗,寶釵曾一首《更香謎》引得賈政掃興:「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第40回,在賈母攜劉姥姥參觀大觀園的時候,寶釵蘅蕪苑那「雪洞」一般樸素的室內布置,又引起了賈母的大為不滿,認為是在親戚面前很掃了她的面子。賈母對寶釵,一則曰「使不得」,二則曰「不象」,三則曰「忌諱」,四則曰「不要很離了格兒」,五則曰「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全是負面評價。「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的時刻,賈母命自己所心愛的寶琴、湘雲、黛玉、寶玉四人,與自己同坐主桌,卻惟獨將寶釵排擠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紋、李綺輩坐在一起,都是寶釵在賈母面前由「受寵」轉為「失寵」的重要標志。如她真是「城府頗深,能籠絡人心」,她何以會落到如此結果呢?可見,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寶釵恰恰不是玩弄什麼「城府」,以討好家長的人! 四個版本薛寶釵
賈母
賈代善之妻,出嫁前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在賈家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孫媳婦。她憑著自己的精明能幹,才坐穩了賈家大家長的位置。她喜歡眾孫女,溺愛孫子寶玉,從前80回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賈母是支持寶黛愛情的,但高鶚續本中卻說賈母並不支持寶玉與黛玉的愛情。她的思想也受到了寶玉和黛玉的影響,有了一些前衛的想法。總之賈母能受到眾人的尊敬,說明她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且她是有能耐的。 賈太君禱天消禍患
王熙鳳
王熙鳳的毒辣可謂人人皆知,作為榮府「總管」,她弄權作勢,兩面三刀。她用毒計害死賈瑞,又陰謀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後害了全家。她的個性是潑辣的,文中處處都不忘點明這一點,像她過生日那天,與那鮑二家的媳婦拚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見得。但畢竟她很能幹聰明,榮府上下大小事務都得她說了算,又善於迎合賈母,深得老太太的寵愛。她的根本目的是聚攏錢財,趙姨娘曾說過「這一半家產不叫她搬到她娘家去,我便也不是個人。」 四個版本王熙鳳
史湘雲
史湘雲,金陵十二釵之五,賈母弟弟的孫女。在諸多姐妹中她獨有「女兒之身,男兒氣概」,豁達開朗、豪放而真性情。她敢於穿男裝大說大笑,被黛玉戲說成「比女兒裝扮還俏麗些」,她敢於伴酒烤鹿肉下肚,還理直氣壯地說「真名士自風流」,她甚至敢於醉卧芍葯圃,嘴裡還不住吟詩,更是表現了她才思敏捷、風流倜儻、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真女性之美。這么一個人物,誰會不感到分外惹人憐愛呢? 四個版本史湘雲
賈探春
賈探春,金陵十二釵之三,賈政與妾趙姨娘之女——她沒有黛玉的纖細憐人,沒有寶釵的乖巧伶俐,沒有湘雲的活潑開朗,卻有卓越的才幹,過人的智慧,深刻的見解,遠大的眼光,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識寶釵小惠全大體」中精彩地表現出來了。 四個版本賈探春
秦可卿
秦可卿,金陵十二釵其一,又名警幻仙子、警幻仙姑。賈蓉之妻。她是營繕司郎中秦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女兒,小名可兒,大名兼美。她長得裊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又溫柔和平,深得賈母等人的歡心。但公公賈珍與她關系曖昧,致使其年輕早夭。 四個版本秦可卿
⑵ 紅樓夢是什麼樣的小說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因為其內容豐富、情節精彩和電視劇的傳播,所以現在《紅樓夢》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一本小說了,而且在中學生的課本節選中也出現了《紅樓夢》的身影,其中羅列的就是“黛玉入賈府”這一個章節,當時就是被這個章節所吸引而去讀了《紅樓夢》的原著,特意看了87版《紅樓夢》電視劇,陳曉旭和歐陽奮強飾演的黛玉和寶玉還白白騙走了好多的眼淚。
很多人都知道《紅樓夢》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可是它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小說呢?這個問題或許有很多種答案,那就借用魯迅先生說的一段話來做指引,“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先生的意思就是,不同的人會有不用的看法,那就按照不同的標准來做大致的分類。
第一,按照篇幅長短來分,《紅樓夢》長篇小說
小說因為內容虛實結合,所以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的種類,比如書信體、對話體、自傳體和章回體。
書信體小說,利用書信一來一回對話的小說,這種類型可以通過《親愛的愛德烈》一書有所體現,這是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 。
對話體小說 ,基本上以人物對話為基本結構方式和表現形式而寫成的一種小說類型,有點類似於劇本,其中沈從文的小說就偏向於這種類型。
自傳體小說,作者本人寫的或者他的自述別人替他寫的人生真實經歷的小說。
《紅樓夢》很顯然更不屬於這三類中的任何一種,它屬於章回體小說。章回體小說是中國長篇小說的一種傳統形式,它起源於宋代的平話,確立是在元末,章回體小說的特點是把整本書劃分為許多章節,每個章節稱為“回”,它是根據當時的“話本子”改編而來的,也就是古代茶樓里的說書人說的故事。
不過《紅樓夢》又不是單個故事的羅列,它不是可以單獨分章節講述的小說,它沒有具體的故事線,它是通過場景和人物的發展來開展情節的,它沒有辦法很好地當作被當作故事說出來,這也是它作為特別的地方。
總之,《紅樓夢》是一本可以從小看到大的書,因為現在就有專門給小孩子看的拼音版的,而且還有小戲骨版本的紅樓夢電視劇,通過孩子的視角去理解這本書。中學時有課本,能夠看到寶玉的叛逆和青春期的煩惱,也能感受到愛情是什麼,高中的理解更加深刻懂得了黛玉、寶釵等姑娘的好;大學和工作後對工作、生活和人性等方面的理解。不說能夠學到其中的精髓,但是就好像其中的故事都能夠在真實的生活里找到範本,學習如何處理,也更加的能夠包容人的險惡、脆弱,總是對很多不能看破的事情能夠更多的釋懷。
⑶ 紅樓夢為什麼值得看
《紅樓夢》是中國小說史上不可超越的頂峰。 《中國大網路全書》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麼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網路》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於一整個的歐洲。《紅樓夢》是一部大書。有評論家這樣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紅樓夢》是言情小說,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偉大,必須有一個條件:起於言情,終於言情,但不止於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於流於淺薄,而偉大的言情則有一個不言情的底子,這樣才能襯出情的深度。《紅樓夢》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在結構的偉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這等空間、這群人物中,看似龐雜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事無巨細,分明清晰的娓娓道來。 一、毛澤東對《紅樓夢》的評價與看法: 1、《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我是把它當歷史讀的。開頭當故事讀,後來當歷史讀。什麼人都不注意《紅樓夢》的第四回,那是個總綱,還有《冷子興演說榮國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講護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鐵。」《紅樓夢》寫四大家族,階級斗爭激烈,幾十條人命。統治者二十幾人(有人算了說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隸,三百多個,鴛鴦、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講歷史不拿階級斗爭觀點講,就講不通。 2、中國有三部名小說,《三國》、《水滸》和《紅樓夢》,誰不看完這三部小說,不算中國人! 3、不讀五遍《紅樓夢》,沒必要發表評論。 4、大觀園里賈寶玉的命根是系在頸上的一塊石頭,國民黨的命根是它的軍隊,怎麼好說不「保障」,或者雖有「保障」而不「確實」呢? 5、《紅樓夢》不僅要當做小說看,而且要當做歷史看。他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他的書中寫了幾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統治階級,約佔十分之一,其餘都是被壓迫的。犧牲的、死的很多,如鴛鴦、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釧、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個丫環。秦可卿實際是自殺的,書上看不出來。賈寶玉對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們看過《金瓶梅》沒有?這部書寫了宋朝的真正社會歷史,暴露了封建統治,揭露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寫得很細致。《金瓶梅》是《紅樓夢》的祖宗,沒有《金瓶梅》就寫不出《紅樓夢》。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紅樓夢》、《聊齋志異》是尊重女性的。 二、魯迅對《紅樓夢》的評價與看法: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罣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王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 2、「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蓋敘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中國小說史略》) 三、戚序本序: 吾聞絳樹兩歌,一聲在喉,一聲在鼻;黃華二牘,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見也。今則兩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牘而無區乎左右,一聲也而兩歌,一手也而二牘,此萬萬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頭記》一書。嘻!異矣。夫敷華掞藻、立意遣詞無一落前人窠臼,此固有目共賞,姑不具論;第觀其蘊於心而抒於手也,注彼而寫此,目送而手揮,似譎而正,似則而淫,如春秋之有微詞、史家之多曲筆。試一一讀而繹之:寫閨房則極其雍肅也,而艷冶已滿紙矣;狀閥閱則極其豐整也,而式微已盈睫矣;寫寶玉之淫而痴也,而多情善悟,不減歷下琅琊;寫黛玉之妒而尖也,而篤愛深憐,不啻桑娥石女。他如摹繪玉釵金屋,刻畫薌澤羅襦,靡靡焉幾令讀者心盪神怡矣,而欲求其一字一句之粗鄙猥褻,不可得也。蓋聲止一聲,手只一手,而淫佚貞靜,悲戚歡愉,不啻雙管之齊下也。噫!異矣。其殆稗官野史中之盲左、腐遷乎?然吾謂作者有兩意,讀者當具一心。譬之繪事,石有三面,佳處不過一峰;路看兩蹊,幽處不逾一樹。必得是意,以讀是書,乃能得作者微旨。如捉水月,只挹清輝;如雨天花,但聞香氣,庶得此書弦外音乎?乃或者以未窺全豹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環,萬緣無非幻泡,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轉語,而千萬領悟,便具無數慈航矣。彼沾沾焉刻楮葉以求之者,其與開卷而寤者幾希!
求採納
⑷ 多角度闡釋《紅樓夢》主題
關於《紅樓夢》的主題,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紅學史上許多著名學者的一些著名見解,都涉及對主題的理解。如王國維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描寫人生之苦痛極其解脫之道的書,蔡元培則認為《紅樓夢》是一部旨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政治小說」。胡適考證出《紅樓夢》只是作者的「自敘」,俞平伯先生則概括出三個方面:「《紅樓夢》是感嘆自己的身世的」;「《紅樓夢》是情場懺悔而作的」;「《紅樓夢》是為十二金釵作本傳的」。這些看法,有的不符合作者和作品的實際情況,有的則不盡科學。
1980年前後,紅學界對《紅樓夢》的主題曾展開熱烈的討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說法有下列三種:
一是愛情主題說。意即《紅樓夢》的主題是愛情悲劇,或寶黛愛情悲劇。
《紅樓夢》問世以來,就一直被人們看作是言情小說。這「情」當然主要是指愛情。這可能是因為書中的愛情故事,特別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寫得太成功了,太動人了,二百多年來不知風靡、傾倒了多少青年男女。就對愛情的描寫而言,《紅樓夢》可謂獨步千古。寶黛愛情無疑也是全書中最富於詩情、最動人心魄的篇章。
但是,如果我們統觀全書,也不難發現,《紅樓夢》雖然是一部寫愛情寫得最為成功的小說,卻並非是單純的愛情小說。「愛情」兩字,既不足以概括這部小說極其豐富的內容,也不足一概括小說的主題。
其實,就曹雪芹所著的前八十回而言,描寫寶黛愛情的篇幅並不太多。且不說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其他家族,就以賈府而言。小說寫了榮、寧二府,在整個家族的規模上展開了錯綜復雜的情節。主題,總是關系著和制約著全局的。寶黛愛情,並不具有制約全局的作用。例如寧國府的一條線,與寶黛愛情基本上沒什麼關系,如果像有的學者所說,寶黛愛情既是小說的主線,又是小說的主題,那麼寧國府這條線就會顯得是多餘的。但如果小說著眼於整個家族的興衰,寧府一線就是必不可少的,所謂「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也。在前八十回中,描寫寶黛愛情的情節集中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到第三十六回(「綉鴛鴦夢兆絳芸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這里不可能全面分析作品的情節,就以第十九回以前而論,主要寫了一喪(秦可卿出殯)和一喜(賈元春省親)兩件大事,都是在整個家族的規模上展開的,中間又穿插「王熙鳳毒設相思局」(本來還有與之相對應的「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以及眾頑童鬧學堂等情節,其用意顯然是揭露在「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背後家庭的腐敗和子孫的不肖,從賈雨村演說榮國府到秦可卿托夢王熙鳳,說的都是「興衰」二字,這一情節又顯然是貫穿全書的。
再一主人公賈寶玉而言,他的一生固然是情痴的一生,但更重要的還是作為「頑石」的一生。「頑石」是賈寶玉的本質,也是賈寶玉性格的核心,其意義顯然大大超出愛情的范圍。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涉及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位女主人公。但全書塑造了眾多女性形象,她們並非僅僅作為寶黛愛情悲劇的陪襯而存在。就以十二金釵而言,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其相對獨立的意義。作者為閨閣昭傳,無論就其主觀意圖還是就作品的客觀意義而言,都不是愛情二字所能涵蓋。單就探索宗法封建社會的女性的命運(所謂「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這一點來看,其生活內涵和思想意義就是無比深廣的。
二是叛逆者與衛道者斗爭說。意即《紅樓夢》的主題是描寫封建階級的叛逆者與封建衛道者的斗爭。
「頑石」賈寶玉,無疑是個叛逆者。面對嚴酷的宗法封建等級制度,他敢於無視上下、尊卑、貴賤、嫡庶、主奴這些森嚴的等級,敢於把男性社會的道德觀念翻個個兒,如此等等。是叛逆者,跟衛道者們當然就會有沖突。但是,這種沖突或斗爭,是否就是《紅樓夢》的主題呢?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如果這種斗爭只主題,全書情節當圍繞這一主題而展開,但是實際情形並非如此。很多學者都認為小說前五回是點出主題的,但從開宗明義第一回中甄士隱的故事(這一故事其實就是賈府的命運和主人公的命運的一個縮影)和《好了歌》機器註解,第二回「演說榮國府」,第四回馮淵的案子和護官符,到第五回賈寶玉夢游太虛,看眾女子的畫冊,聽紅樓十二紙曲等等,這些描寫,有的暗示整個家族無可挽回的敗落,有的暗示十二金釵及其他女子的悲劇命運和最終的結局,有的暗示男主人公的「墮落情根」、陷入迷津等等。但所有這一切,和叛逆者與衛道者的斗爭似乎都難以掛上鉤。當然,第五回警幻仙子曾言及榮、寧二公的囑咐,希望賈寶玉今後能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等等。如果以為這就是點明主題,這就不免以偏概全了。
《紅樓夢》前五回,確實隱伏著全書情節的和思想的線索,如家族的興衰和為閨閣昭傳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前五回透視全書的基本格局。所以,叛逆者與衛道者的沖突,雖然也是這部小說思想內容的一 個方面,但它畢竟不是它的重心所在,因而不足以成為小說的主題。何況,所謂的衛道者,在小說中的地位(就其在情節中的重要性而言),與賈寶玉和十二金釵相比,還是次要的。
三是封建家族衰亡史說。意即《紅樓夢》的主題是寫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應該說,這一說法,較之於前二種說法,更具有貫穿全書的全局性的意義。《紅樓夢》也確實可以說是一部賈府的興亡史。
但是這一說法,作為主題的概括並不妥貼。「衰亡史」雲雲,顧名思義,指的是情節的過程,所以這一 說法實際上涵蓋了小說的全部情節。有的學者把這一說法理解為小說清潔的主線,這也許可以成立。主線雖然和主題密切相關,但它們畢竟是兩個含義完全不同的概念,可是它們常常被混同了。有的人主張愛情主題說,理由就是愛情悲劇是主線其實,即使主線是愛情悲劇,主題也未必就是愛情,古往今來,以愛情悲劇為主線的作品不計其數,但它們的主題各不相同。主題是情節的靈魂,是情節的意蘊。就以「衰亡史」這一說法而言,至少應該揭示出封建家族衰亡的歷史過程背後所蘊藏的深刻含義,才有可能從一個角度概括作品的主題。
我們之所以說「從一個角度」,是因為像《紅樓夢》這樣的宏構巨制,它對生活的反映本身就是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的。正因為如此,《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十分豐富和復雜,僅僅從一個角度,歸納一個單一的主題,恐怕只能涉及作品的一個側面。當年俞平伯先生把作者的意趣態度歸納為三個方面,雖然不盡科學,但他顯然已經看出這部作品的立意也好,「主旨」也好,都不是單一的。大家知道,《紅樓夢》單是書名,就曾經變換過多次。名曰「石頭記」,據雲是「自譬石頭所記之事也」;名曰「風月寶鑒」,又說是「戒妄動風月之情」;名曰「金陵十二釵」,「審其名則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自然是「為閨閣昭傳」了;還有「情僧錄」,乃是因為「抄錄回來,問世傳奇」的「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子色悟空,遂易名為情僧」的緣故。一種題名,就有一種解釋,這不正反映出這部書在立意上和主題上的多重請、多面性嗎?許多學者主張《紅樓夢》的主題具有「多義性」,大約也是有鑒於此吧。更何況不同時代的不同讀者,處於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之下,會用各種不同的闡釋方法,從各種不同的視角去解讀《紅樓夢》,得出的結論會完全不同。真正的藝術作品,其思想內容實際上是不可窮盡的。所以,企圖尋求一種單一的、一勞永逸的、「完美」的解釋,是不切實際的。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基於我們的社會歷史條件和文化背景,從某一角度說出我們的理解。而且在這方面,眾說紛紜,百家爭鳴,是完全正常的。
⑸ 《紅樓夢》是風月小說也是神話小說,到底該如何定義紅樓夢
首先,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紅樓夢》的,我認為《紅樓夢》的文學性很強,其中內容也是可以仔細研讀的,它有著自己的特質,不同於其他的文學作品,《紅樓夢》能夠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這可能也就是文學中的“藝術性”。
總的來說,對《紅樓夢》的定義絕對不僅限於某一種文體,它的定義應該是豐富的,有色彩的,它的寫作真實又模糊,在讀者感覺到確切時又加入了那麼一點的不真實,所以曹雪芹才會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正是作者的“痴”,才成就了這一部千古留名的作品,才成就了文學界上的一部名著,所以,它在我心中的定義是多種多樣的,而絕非一種。
⑹ 紅樓夢開啟了中國現代言情小說的先河嗎
《紅樓夢》被評為中國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也是明清小說的最高成就。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以至於以一部作品構成了一門學術性的獨立研究學科——紅學,這在文學史上是極為罕見的。該紅樓夢書系統總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制度,對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而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透露出了資產階級萌芽。自胡適作紅樓夢考證以來,一般認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運投射在《紅樓夢》一書。其中,後40回由高鶚製作,因為曹雪芹沒寫完就不幸去世了。
⑺ 《紅樓夢》對我國文學有何價值
《紅樓夢》是中國小說史上不可超越的頂峰。
《中國大網路全書》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怎麼估計都不為過。《大英網路》評價說,《紅樓夢》的價值等於一整個的歐洲。《紅樓夢》是一部大書。有評論家這樣說,幾千年中國文學史,假如我們只有一部《紅樓夢》,它的光輝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紅樓夢》是言情小說,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偉大,必須有一個條件:起於言情,終於言情,但不止於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於流於淺薄,而偉大的言情則有一個不言情的底子,這樣才能襯出情的深度。《紅樓夢》之所以偉大,首先是在結構的偉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這等空間、這群人物中,看似龐雜的故事在作者的筆下事無巨細,分明清晰的娓娓道來。
一、毛澤東對《紅樓夢》的評價與看法:
1、《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我是把它當歷史讀的。
2、中國文學史上有一部《紅樓夢》。誰不看這部小說,不算中國人!
3、不讀五遍《紅樓夢》,沒必要發表評論。
二、魯迅對《紅樓夢》的評價與看法:
1、《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 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寶玉,卻看見他看見許多死亡;證成多所愛者當大苦惱,因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災樂禍,於一生中,得小歡喜少有罣礙。然而憎人卻不過是愛人者的敗亡的逃路,與寶玉之終於出家,同一小器。
2、「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物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蓋敘述皆存真,聞見悉所親歷,正因寫實,轉成新鮮。……」(《中國小說史略》)
--------------------------------------------------------------------------------
現實教育意義1)身體健康是最大的本錢2)知識很重要。——王熙鳳不就佩服探春識字嗎?3)不可以恃才傲物、不可以自卑自憐,——林黛玉的遭遇4)對待男朋友,要打三下、拍兩下——林黛玉就這樣搞定寶玉的5)有時,要不懂裝懂——賈政就是這樣博得美名的6)寶釵的處世哲學很厲害7)王熙鳳辦事精明,但過於鋒芒畢露,而且過於陰狠8)賈母和王夫人的糊塗中的精明9)劉姥姥的知恩圖報10)柳湘蓮的耳朵太軟
--------------------------------------------------------------------------------
1.大觀園里,姐姐妹妹可以生活在風景如畫的園林,人在畫中游,現實的我們離這種生活越來越遠,可是我們卻對自然的親近之情越發強烈,我們都有著返樸歸真的願望。 2.在階級社會,我們看到了寶玉眾生平等的情懷,尊重服務人員,沒有高低貴賤的觀念,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弘揚的。 3.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個反面典型,名叫善姐的丫頭實非善良之輩,被平兒的反襯凸現了善與惡的區別,這種區別是一個永久的話題。 4.其次,紅樓夢是一部追求自由的作品,鮮活的人物們不僅追求愛情的自由,而且追求平等生活的自由,我們在紅樓夢裡面看到了大膽表達的小紅,心高氣傲的晴雯。 5.再次,紅樓夢詩詞,飲食,建築,服飾都可以構成單獨的藝術門類供今天的有同樣愛好的群體欣賞,享受。
⑻ 《紅樓夢》是愛情小說還是世情小說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長篇小說,寫成於清中期,《紅樓夢》書內提及的書名還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在此之前,此書一般都題為《石頭記》。此後《紅樓夢》便取代《石頭記》而成為通行的書名。《紅樓夢》曾被評為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說及章回小說的巔峰之作,被認為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在現代產生了一門以研究紅樓夢為主題的學科「紅學」。
《紅樓夢》的作者是誰長久以來存在爭議,比較普遍的認同是中國清代的曹雪芹。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使用的寫作方法是「真事隱,假語存」脂硯齋的批語是:文筆細如牛毛。伏筆千里。
在《紅樓夢》中,賈家原型是曹家。賈母原型是康熙朝蘇州織造李煦的妹妹。賈代善原型不一定是曹寅。
故事簡介
女媧煉石補天時,所煉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中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便將它攜至「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旅、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走了一道」。不知多長時間以後,空空道人經過這里,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容。姑蘇閶門外有個葫蘆廟,鄉宦甄士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的窮儒賈雨村,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的女兒英蓮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隨跛道人出家。
賈雨村中進士,任縣令,由於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林黛玉讀書。京城起復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並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無玉,便砸自己的通靈玉,惹起一場不快。
賈雨村在應天府審案,英蓮被拐賣。買主為皇商之家、王夫人的姐姐薛姨媽之子薛蟠。薛蟠雖為爭英蓮打死原買主,但賈雨村胡亂判案,放了薛蟠。薛蟠與母親、妹妹薛寶釵也一同到榮國府住下。
寧國府梅花盛開,賈珍妻尤氏請賈母等賞玩。賈寶玉睡午覺,住在賈珍兒媳秦可卿卧室,夢游太虛幻境,見「金陵十二釵」圖冊,聽演《紅樓夢》曲,與仙女可卿雲雨,醒來後因夢遺被丫環襲人發現,二人發生關系。
京官後代王狗兒已淪落鄉間務農,因祖上曾和王夫人、鳳姐娘家聯宗,便讓岳母劉姥姥到榮國府找王夫人打秋風。王熙鳳接待,給了二十兩銀子。
薛寶釵曾得癩頭和尚贈金鎖治病,以後一直佩帶。黛玉忌諱金玉良緣之說,常暗暗譏諷寶釵,警告寶玉。
賈珍之父賈敬放棄世職,離家求仙學道。他生日之日,賈珍在家設宴相慶。因林如海得病,賈璉帶黛玉去姑蘇,他的族弟賈瑞調戲鳳姐,被鳳姐百般捉弄而死。
秦可卿病死,賈珍恣意奢華,不僅東西都選上等,還花千兩銀子為兒子捐龍禁尉,以便喪禮風光。送喪途中,鳳姐貪圖三千兩銀子,拆散情人,使一對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殺。
林如海死後,黛玉只得常住榮府。一種寄人籬下的凄涼感籠罩著她,常暗暗流淚,身體也更加病弱。
賈政長女元春被冊封為妃,皇帝恩准省親。榮國府為了迎接這大典,修建極盡奢華的大觀園,又采辦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門的妙玉也進榮府。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會兒,要寶玉和眾姐妹獻詩。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能作一首。襲人嬌嗔說要離開寶玉,深感遺憾的寶玉求襲人別走,襲人趁機規勸寶玉讀書「干正事」。寶玉和黛玉兩小無猜,情意綿綿。又因有薛寶釵或其他小事。二人常爭吵,在不斷爭吵中情感愈深。
寶釵過生日唱戲,小旦像黛玉,賈母娘家孫女史湘雲口快說出,寶玉怕黛玉生氣阻攔、結果惹得二人都生寶玉氣。元春怕大觀園空閑。便讓寶玉和眾姐妹搬進居住。進園後,寶玉更成天和這些女孩子廝混;書童將《西廂》等書偷進園,寶玉和黛玉一同欣賞。這是經典的一回.
賈政妾趙姨娘所生子,寶玉庶弟賈環嫉妒寶玉,抄寫經書時裝失手弄倒蠟燭燙傷寶玉,王夫人大罵趙姨娘。趙姨娘又深恨鳳姐,便請馬道婆施魘魔法,讓鳳姐、寶玉中邪幾乎死去。癩和尚、跛道人擦拭通靈玉、救好二人。黛玉性格憂郁,暮春時節傷心落花,將它們埋葬,稱為花冢,並寫《葬花辭》。寶玉丫環晴雯失手跌壞扇子,寶玉說她。她便頂撞,襲人勸,她又諷刺,氣得寶玉要趕走她。到晚間晴雯乘涼。寶玉又讓她撕扇子以博她一笑。有一次史湘雲勸寶玉會官員,談仕途,被寶玉搶白,並說黛玉從不說這種混賬話;恰巧黛玉路過聽到,深喜知心。王夫人丫環金釧兒與寶玉調笑,被王夫人趕出投井而死,被賈環告訴賈政。寶玉又結交忠順王爺喜歡的伶人蔣玉菡,使得王爺派人來找。賈政大怒,將賈寶玉打得皮開肉綻。王夫人找襲人,要她隨時報告情況。並決定將來襲人給寶玉做妾。
大觀園中無所事事,探春倡導成立詩社。第一次詠白海棠,寶釵奪魁;第二次作菊花詩,林黛玉壓倒眾人。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被賈母知道,便留她住下。在大觀園擺宴,把她作女清客取笑;這位飽經世故的老婦也甘心充當這一角色。賈母又帶劉姥姥游大觀園各處。在攏翠庵,妙玉招待黛玉、寶釵飲茶,寶玉也得沾光。
為風姐慶生辰,從賈母起,各人出分子辦席。鳳姐飲酒過多,想回家休息,撞到賈璉正勾引仆婦。鳳姐哭鬧。逼得仆婦上吊,賈母迫使賈璉向鳳姐賠禮。
由於行酒令黛玉引了幾句《西廂》曲文,被寶釵察覺,並寬容了她,二人關系好轉。黛王承認寶釵為好人,自己多心。黛玉模仿《春江花月夜》寫出《秋窗風雨夕》,抒發自己的哀愁。賈赦垂涎賈母丫環鴛鴦,讓其妻邢夫人找賈母。鴛鴦不肯,賈母也不願意,便斥責邢夫人。賈母與賈赦母子關系更加不好。薛蟠在一次宴席上調戲會唱戲而又豪爽的柳湘蓮,被柳毒打,柳怕報復,逃往他鄉。薛蟠無臉,也外出經商。其妾香菱(即英蓮)到大觀園學詩。又有幾家親戚的姑娘來到,大觀園中作詩、制燈謎,空前熱鬧與歡樂。襲人因母病回家,晴雯夜裡受寒傷風,身上燒得燙人。寶玉為舅舅慶壽,賈母給他一件俄羅斯裁縫用孔雀毛織的雀金裘,他不慎燒個洞。晚上回來、街上裁縫不敢修補。晴雯重病中連夜補好。 年關到,寧國府庄頭交租,送的東西數量驚人,賈珍還嫌少。由於過年操勞,鳳姐小產,無法理家,便由探春、寶釵、李紈等人協同理事。探春為趙姨娘所生,趙姨娘弟弟死,探春按例不多給錢,母女大鬧一場。探著又在園中實行一些改革,將各處派專人管理,既交公一些財物.又給管理人一些利益。
黛玉丫環紫鵑試探寶玉對黛玉是否真心,假說黛玉要回姑蘇,寶玉相信而發病精神往復失常,由此,黛玉更知寶玉心理,眾人也以為他們定成美滿姻緣。黛玉又要認薛姨媽為干媽,釵黛二人達到關系最融洽時期。
榮國府矛盾重重。賈環在寶玉處見到擦癬的薔薇硝,想要些,寶玉丫環芳官卻給賈環一些茉莉粉。趙姨娘到寶玉處大鬧一場。芳官又給她乾娘一些玫瑰露、引出她乾娘的侄兒偷茯苓霜。幾件事鬧得大亂,險些打破僕人間的平衡。正當寶玉生日歡宴時,賈敬吞丹喪命。尤氏國喪事繁忙。請母親和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來幫忙。賈璉見二姐貌美,要作二房,偷居府外。二姐和賈珍原有不清白,賈珍還想攪渾水,賈璉又想把三姐給賈珍玩弄。尤三姐卻正氣凜然,將珍、璉大罵,並說她已有意中人,即毒打薛蟠的柳湘蓮。賈赦派賈璉外出辦事,賈璉路遇薛蟠、柳湘蓮。薛蟠遇強盜,被柳搭救,二人結為兄弟,賈璉為柳提媒,柳答應。到京城後,柳先向三姐之母交訂禮,遇寶玉閑談尤氏一家而起疑,又去索禮退婚,尤三姐自刎,柳出家。鳳姐知道賈璉偷娶之事,裝成賢惠。將二姐接進府。請賈母等應允。賈璉回來,因辦事好,賈赦賞一妾。鳳姐借妾手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殺。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園中抬到綉有春宮畫的香囊,王夫人大怒;在一些仆婦攛掇下抄檢大觀園,迎春懦弱,聽憑丫環被趕走;探春生氣,怒打仆婦;惜春這時和哥哥嫂子斷絕往來。晴雯被王夫人趕出,抱恨而死;賈寶玉無可奈何,寫《芙蓉誄》祭她。薛蟠娶妻夏金桂後,貪陪嫁丫環寶蟾美色,金桂為除香菱,答應了。在夏挑唆下。薛毒打香菱,薛姨媽不準。夏和婆婆吵鬧。薛蟠無法在家。只得外出。
寶玉年紀漸大,賈政逼他上學,迎春出嫁,寶釵被家事纏住,大觀園冷清起來。黛玉思想終身之事無人可求,做噩夢而染重病。奉承賈母意思,鳳姐提出將寶釵嫁給寶玉的想法。寶玉見晴雯補的雀金裘,懷念亡人。黛玉聽丫環談論寶玉婚事,病得不能吃飯;後來聽說議而未成,病即痊癒。
薛蟠在外飲酒,打死店小二,入獄。金桂和寶蟾要勾引薛蟠堂弟薛蝌,其他方面倒安靜下來。十月里,海棠開花,大家以為喜事、置酒慶賀。就在夜裡,寶玉的通靈玉不知去向,人也痴呆了。禍不單行,元春這時死去。由賈母做主,決定為寶玉娶寶釵,怕寶玉不同意,告訴他娶的是黛玉,並不讓黛玉知道消息。黛玉在傻大姐處知道實情,夢幻破滅,迷失真性,體虛吐血,焚燒詩稿;在寶玉成親時,她孤苦而死。她與賈寶玉的愛情就這樣被賈母、王熙鳳等人極端殘忍地扼殺了。洞房之夜,寶玉見是寶釵也大驚,人也更加糊塗,憂傷得差點死去。後文也多次提過,寶玉一直心思黛玉.
探春遠嫁之後,大觀園更凄清,鳳姐月夜見鬼,尤氏又得重病,眾人搬出園子,請道士在園中作法驅妖。薛蟠案子要重判,夏金桂大吵大鬧,因為調戲薛蝌被香菱撞見,她想毒死香菱,不料自己誤食毒葯而死。
榮寧二府種種作為惹惱皇帝。終於被抄家;革去二府世職,賈赦、賈珍被逮。鳳姐由於飛來橫禍,病得奄奄一息。由於權貴幫助,榮府世職恢復,讓賈政繼承,正逢薛寶釵婚後第一個生辰,便擺宴慶賀,可是席間一片悲涼。不久,賈母病死;鴛鴦懼怕報復,也自殺殉葬。鳳姐主辦喪事,力不從心,大家怨恨。她支持不住死去了。一群強盜打劫榮國府,妙玉被姦汙、劫走。惜春看破紅塵,小小年紀出家。
寶玉再次夢游太虛幻境,見到鴛鴦、尤三姐,秦可卿等薄命女子及為首的黛玉,醒後更心灰意冷。癩和尚、跛道人送回通靈玉,實則要寶玉棄絕塵緣。寶玉終於在應考之後出家當了和尚;盡管他中了舉人,但他已懸崖撒手,絕塵而去。
賈雨村犯法被解職,在覺迷渡口碰見已成仙的甄士隱;甄士隱向他剖析、祥說了這一切,也就歸結了這部小說。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5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