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言情 » 美國言情小說作家瓊瑤

美國言情小說作家瓊瑤

發布時間: 2022-07-25 17:11:29

A. 幫我介紹一下瓊瑤

瓊瑤
姓名:瓊瑤

英文名稱:qiongyao

生日:1938年4月20日

星座:金牛座

身高:155公分

學歷:高中畢業

婚姻狀況:已婚

最喜愛的季節:秋季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嗜好:詩詞、小說、電影

優點:感情細膩,文筆優美,詩詞功底深

就職於:作家

籍貫:湖南省衡陽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省,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目前為止全部的瓊瑤作品:

《窗外》《幸運草》《六個夢》 《煙雨蒙蒙》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昨夜之燈》 《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我的故事》 《冰兒》 《剪不斷的鄉愁》《雪珂》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陰錯陽差 》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水深火熱》

《還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真相大白》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一》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二》

《還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間三之三》

瓊瑤出自詩經

《詩經·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B. 瓊瑤的簡介

中文名: 瓊瑤

外文名: Chiung Yao

別名: 陳喆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1938年04月20日

職業: 作家

畢業院校: 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

主要成就: 中國世界紀錄協會言情小說第一人

代表作品: 《還珠格格》《煙雨濛濛》《一簾幽夢》《情深深雨濛濛》

瓊瑤(原名陳喆)中國當代作家,衡陽縣渣江鎮人,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用過心如、鳳凰等。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C. 瓊瑤簡歷全

姓名:陳喆 筆名:瓊瑤(18歲至今) 心如(16歲時) 英文名稱:Chiung Yao 乳名:鳳凰 生日:1938年4月20日 星座:白羊座 身高:165公分 學歷:高中畢業 婚姻狀況:已婚 最喜愛的季節:秋季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愛的國家:中國 嗜好:詩詞、小說、電影 優點:感情細膩,文筆優美,詩詞功底深 職業:言情小說作家 、作詞家、影視編劇、影視製作人、巨星影業公司老闆、仲傑傳播(現 上海創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創辦人 籍貫:湖南省衡陽 榮譽: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言情小說第一人 幼年:小時候曾在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龍車鎮附近居住過,她有個姨爹住在那裡。她曾想捐資給當地龍車中學,可由於學校領導不肯,就捐資給瀘南中學。 早期合作編劇:林久俞 公開徒弟:沈芷凝(又見一簾幽夢之香港編劇)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 瓊瑤是湖南衡陽人。她生逢戰亂,1949年隨家遷台灣,就讀於台北 瓊瑤相冊(20張)師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畢業後未能考取大學。16歲在台灣《晨光》雜志發表短篇小說《雲影》。讀高中時,先後發表200餘篇文章 。1963年自傳式長篇小說《窗外》出版,一舉成名 。1963 ~ 2008年 ,共創作長篇小說 《幸運草》 、《煙雨蒙蒙》 、《 幾度夕陽紅 》、《彩雲飛》 、《心有千千結》 、《在水一方》 、《月朦朧 ,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碧雲天》、《冰兒》等42部。美化人生的愛情理想是她小說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是她小說引人入勝的主要手段;具有濃郁詩意、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是她小說獨具魅力的重要特點。因此她的言情小說擁有龐大的讀者群。並有大量作品被拍成電影、電視片。 瓊瑤也是作家金庸的遠親,金庸的堂妹為瓊瑤的舅母。瓊瑤的媳婦何琇瓊是電視劇《又見一簾幽夢》藝術指導。 她的名著,大多數都被改編成電視劇。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庭院深深》、《六個夢》系列、《梅花三弄》系列、以及《還珠格格》系列。當中《還珠格格》第一、二部更在東亞享譽盛名,不單在台、港、中等地贏得收視率冠軍,在日本、韓國、泰國也很受歡迎,由湖南衛視和瓊瑤再次聯手合拍的新版《還珠格格》已於2010年4月開拍。 1970年代末,瓊瑤、平鑫濤與盛竹如等人合資成立巨星影業公司,專門把瓊瑤的小說作品翻拍成電影。當時瓊瑤每年固定只拍兩部電影,檔期則是農歷春節期間與青年節(3月29日),電影歌曲幾乎交由鳳飛飛包辦演唱,電影歌曲作曲者則是左宏元。 瓊瑤的書(15張)瓊瑤近年著作偏好以歷史背景取材,尤其是清朝宮廷貴族為故事背景,又喜好代入自身早年經歷為人物原型,典型的角色有像介入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女性,並且婚外情女性較受同情、較匹配男主角、甚至最後取代男主角元配,自殺殉情為主要情節。一般認為瓊瑤作品有歷史背景,但是並不注重歷史根據(比如說清朝皇帝的親生皇子娶漢族女子為正妻,但清朝皇族宗室的正妻必須為八旗女子),並且缺乏人物呈現、情節布局等等的原創性,書中人物不論男女的極端情緒化,人物及情節與現實的嚴重脫節,也是被詬病的原因。她的作品受歡迎的理由,當在於故事性及娛樂性較高。

D. 瓊瑤幾歲了她的資料

瓊瑤(原名陳喆)中國當代作家,衡陽縣渣江鎮人,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用過心如、鳳凰等。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中文名:瓊瑤外文名:Chiung Yao別名:陳喆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四川成都出生日期:1938年04月20日職業:作家畢業院校: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主要成就:中國世界紀錄協會言情小說第一人代表作品:《還珠格格》《煙雨濛濛》《一簾幽夢》《情深深雨濛濛》

E. 「言情女王」瓊瑤的感情經歷比她寫的小說還精彩嗎

瓊瑤以寫言情小說出名,她算是國內言情小說的鼻祖,被人成為「言情女王」,她的小說和劇作都非常受人歡迎,她筆下的愛情故事無不跌宕起伏,其實她本人的愛情之路比她小說里寫的要更為精彩。

F. 作家瓊瑤兒吋歷史

瓊瑤, 1938年生, 原名陳喆,筆名鳳凰、心如,是湖南省衡陽人,後為台灣著名女作家,作品深受大陸讀者喜愛。
瓊瑤的父母對兒女管教很嚴格。她除了在父母的指導下讀書識字以外,還兼顧照看弟弟、做家務等工作。媽媽一有時間就給她講故事,講嫦娥、講七仙女下凡到人間洗澡的傳說, 教她背唐詩。李白的詩是她最喜愛的, 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等。
8歲時, 她進了上海市第16 區國民小學讀書。由於母親的早期教育,對語文有著特殊天賦的瓊瑤,在上學的第一天就能一字不漏地通讀整本國文課文,使教師大為驚訝。
同學們也紛紛向她投去贊佩的目光。為了更好地培養這個出眾的學生,老師課外總要給她增加學習任務,對她要求得格外嚴格。而瓊瑤每次總能出色地完成作業, 成績在班級一直名列前茅。學校有個牆報欄。有一天經過報欄時,她看到了一個題目叫《小狍的自述》的作文, 文章中生動有趣的故事和流暢感人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了她。回家後, 她的心再也不能平靜,一種強烈的、遏制不住的寫作慾望撞擊著她的心扉。年僅8歲的她, 急切地鋪開作文簿, 一氣呵成寫完了一篇充滿純真感情的作文《我的母親》。從此以後, 她堅持練習寫作。9 歲的時候, 她在上海《大公報》副刊兒童版發表了一個短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這是她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編寫的。16 歲時, 她又以她母親的字「心如」為筆名, 寫成小說《雲影》, 在當時台灣最有名的《晨光》雜志上刊登。
從此以後, 瓊瑤一發而不可收拾。強烈的創作興趣使她又寫成了《窗外》、《匆匆、太匆匆》、《穿紫衣的女人》等40 多部小說, 成為世界多產作家之一。她的原著已有49 部被改編成電影。

G. 瓊瑤的簡介有哪些著作

一、瓊瑤 - 中國當代女作家

瓊瑤(1938年4月20日-),原名陳喆,筆名瓊瑤出自《詩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編劇、影視製作人,祖籍湖南省衡陽縣渣江鎮,畢業於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現居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筆名除了瓊瑤外,還曾用過鳳凰、心如。

瓊瑤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1949年,瓊瑤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生活,高中畢業後不久即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相繼進入電影、電視劇製作行業。瓊瑤首次婚姻破裂,現任丈夫平鑫濤同時也是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台灣皇冠文化集團,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2014年4月28日,瓊瑤發出電視劇《宮鎖連城》涉嫌版權侵權媒體聲明函,正式起訴於正《宮鎖連城》版權侵權。

2015年12月18日,瓊瑤《梅花烙》著作權維權案終審落幕,瓊瑤勝訴。


二、著作:

《窗外》

於1963年出版,為瓊瑤處女作。

《幸運草》


《六個夢》

1966年1月:《追尋》、《啞妻》、《三朵花》、《生命的鞭》、《歸人記》和《流亡曲》,六個故事都是不同的內容,但集合在一本出版。

《煙雨濛濛》

1964年所創作的小說。

《菟絲花》 1964年夏於台北

《幾度夕陽紅》

1964年8月30日

《潮聲》 1964年底

《船》 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紫貝殼》 1966年6月29日深夜

《寒煙翠》 1966年3月18日於台北

《月滿西樓》 1966年暮秋

《翦翦風》 1967年5月14日夜

《彩雲飛》 1968年3月9日黃昏於台北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黃昏於台北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12月26日修正完畢

《水靈》 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海鷗飛處》 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心有千千結》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畢

《一簾幽夢》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畢

《碧雲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畢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黃昏初稿完稿/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1976年3月13日黃昏四度改定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我是一片雲》 1976年4月8日黃昏初稿完稿/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月朦朧鳥朦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雁兒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一顆紅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8年1月12日黃昏修正

《彩霞滿天》 1978年4月17日黃昏初稿完稿/1978年5月11日黃昏初度修正

《金盞花》 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夢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聚散兩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1979年12月18日晚改寫完稿/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卻上心頭》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園/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園

《問斜陽》 1980年12月9日初稿完稿於可園/1981年2月23日黃昏修正於可園

《燃燒吧!火鳥》 1981年5月12日黃昏初台北可園/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園

《昨夜之燈》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園/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16日午後寫於台北可園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園/1983年10月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園

《冰兒》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園/1985年8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剪不斷的鄉愁-瓊瑤大陸行》 1988年10月15日寫於台北可園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14日黃昏完稿於台北可園/1989年5月11日修正於長沙華天酒店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青青河邊草》 1992年1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園/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園

梅花三弄 包含梅花烙,鬼丈夫【1993年,瓊瑤聲明《鬼丈夫》是彭樹君小姐代筆的】,水雲間

兩個永恆系列 包含新月格格,煙鎖重樓

兩個天堂系列 包含還珠格格三之陰錯陽差,水深火熱,真相大白;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愛恨千千萬,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第二部 包含風雲再起,生死相許,悲喜重重,浪跡天涯,紅塵作伴

還珠格格第三部 共三部

H. 瓊瑤的本人簡介

原名陳喆,衡陽縣渣江鎮人。1938年4月20日生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隨父陳致平由大陸到台灣。父親陳致平是大學教授,母親袁行恕出身書香門第。高中畢業後不久結婚生子,做主婦的同時開始嘗試寫作,其後步入職業作家行列,並進入電視、電影製作行業,其間婚姻破裂。現任丈夫為其經紀人、出版人,經營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瓊瑤所有作品均由該公司出品。

1947年九歲在上海《大公報》兒童版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十六歲時,用成人的口吻寫的小說《雲影》在《晨光》雜志發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學畢業。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窗外》,從此躍登台灣文壇。她創作頗豐,作品已有數十部之多。許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幾甚至幾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在台灣和海外擁有大量讀者,尤其受到廣大青年的歡迎.瓊瑤的作品:·剪不斷的鄉愁(散文) ·女朋友 ·冰兒 ·翦翦風 ·卻上心頭 ·梅花烙 ·燃燒吧火鳥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燈 ·聚散兩依依 ·問斜陽 ·新月格格 ·夢的衣裳 ·水靈 ·煙鎖重樓 ·六個夢 ·一顆紅豆等等1938出生於四川成都,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

1942隨家人由成都遷回故鄉湖南,其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回四川 ;

1947舉家遷上海,在上海《大公報》發表其第一篇小說《可憐的小青》 ;

1949遷往台灣台北,父親任教於師大國文系,母親任教於建國中學 ;

1959結婚 ;

1963在《皇冠》雜志刊出小說《窗外》,不久後出單行本,為瓊瑤出版的第一本書

1964離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絲花》,《煙雨蒙蒙》,《啞女情深》;

1968成立火鳥公司,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改編自小說《幸運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與平鑫濤結婚 ;

1985出版《冰兒》,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小說 ;

1986推出電視連續劇《幾度夕陽紅》 ;

1988首度返回大陸 ;

1990出版《雪珂》,首部歷史古裝長篇小說 ;

瓊瑤的小說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灣兩地的愛情小說,瓊瑤確實是一個橫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實上,自她的處女作《窗外》在1963年發表後,便奠定了她在愛情小說的重要地位.

瓊瑤的小說可分為三期:早期小說包括1963年發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靈》和《白狐》,主要是由歷朝歷代中國民間傳奇發展的古人愛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說由《海鷗飛處》開始,至《燃燒吧!火鳥》,主要是描寫當代台灣為背景的愛情小說,除《我是一片雲》外,可說全是大團圓結局.晚期則由八十年代創作出版《雪珂》開始,小說的背景搬回古代,內容企圖處理變遷中都會男女的愛情觀,並嘗試脫離早期悲劇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樂故事.

《幾度夕陽紅》是瓊瑤小說創作中的重要作品,當中時空交錯,人物眾多,情節復雜,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兩條故事主線,分別發生於抗戰時期的重慶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個故事是女主角夢竹的年輕時代,她和來自昆明的大學生何慕天相戀,因母親反對而發生許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後,夢竹嫁給了何慕天的好友楊明遠,並定居台北.小說的第二部則是夢竹女兒曉霜的戀情,曉霜的相戀對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並在何慕天開設的公司任職,此後即是一連串的舊恨新愁的交織.最後,霜曉與魏如峰有情人終成眷屬,夢竹仍留在明遠身邊,何慕天隱居山上不問世事.

這部作品,內容和結構都類似電視連續劇的模式,亦即是情節復雜,高潮迭起;情感表達方式強烈而誇張;人物關系則因家庭夙怨而糾纏不清;人與人之間的誤解導致種種終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謎底的揭曉,及戰亂,分離和重逢,這一切無疑是通俗劇的"基本元素".

總括而言,在瓊瑤的愛情王國,愛情是滋潤女性自我並賦與活力的源頭.沒有愛情,女性的自我就會枯萎凋零.在這情況下,瓊瑤的女性形象無可避免的顯得被動和消極.事實上,在五四時代,"愛情"這個概念是一種公眾性的意識形態,主要是對中國父權制度的反叛和挑戰,但在瓊瑤的言情小說里則完全屬於私人領域,對愛情的描述也純由女性的立場出發,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評為女主角面目蒼白的理由;然而,這樣一個夢幻世界推到了極致也有其意識形態上的助力,逆轉了父權家庭中尊卑階層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使擁有資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喚下,對一無所有的子女,特別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獻.這亦是言情小說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個夢》 《煙雨蒙蒙》《幸運草》
《菟絲花》《幾度夕陽紅》 《潮聲》《船》
《紫貝殼》《寒煙翠》 《月滿西樓》《翦翦風》
《彩雲飛》《庭院深深》 《星河》《水靈》
《白狐》《海鷗飛處》 《心有千千結》《一簾幽夢》
《浪花》《碧雲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雲》《月朦朧·鳥朦朧》
《雁兒在林梢》《一顆紅豆》 《彩霞滿天》《金盞花》
《夢的衣裳》《聚散兩依依》 《卻上心頭》《問斜陽》
《燃燒吧!火鳥》《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瓊瑤阿姨簡介
《望夫崖》《青青河邊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斷的鄉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雲間》《新月格格》 《煙鎖重樓》
《蒼天有淚之無語問蒼天》
《蒼天有淚之愛恨千千萬》 《蒼天有淚之人間有天堂》
《還珠格格五之一風雲再起》 《還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許》
《還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還珠格格五之四浪跡天涯》
《還珠格格五之五紅塵作伴》

瓊瑤的性格

當《文學報》記者曹曉鳴采訪瓊瑤時間"您認為自己是傳統女性還是現代女性"時,瓊瑤對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傳統的,但崇尚東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傳統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種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傳.自小我就任性,倔強,我行我素,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三歲看到老',你想我會是傳統的嗎?"

記者進一步問:"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觀念,道德倫理,為人處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傳統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瓊瑤笑著回答道:
"如果這樣說我就更不傳統了,因為我是價值多元論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覺為度,沒有統一衡定的標准,不過這種各不相同的感覺都要有一個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為一個女人要清醒地意識到在這個男人為主的社會里女人的種種不可更變的局限,一味心高志遠是不行的.對女人來說幸福的含義是雙重的,簡單說就是社會價值的實現和個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兒育女的滿足.這兩種要求總是發生沖突,雙重滿足的可能性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這一事實,坦然處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記者問:"那麼,您是否認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瓊瑤回答道:"是的,我盡力而為.我不過是得到了我想得到並且能得到的東西."
瓊瑤把"能"字說得特別重,表現出她的自信來.
記者又問:"那麼您是否相信有永恆的愛?"
瓊瑤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兩個人到老都有話說那就是永恆的愛了."

記者問:"您覺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瓊瑤認真地思索後回答說:
"我覺得自己是個復雜的矛盾體.在情緒上我起落較大,時而快活,時而沮喪,時而天真,時而瘋狂,說不上有什麼原因.至於人生態度,總的說來我是個悲觀主義者,相信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無聊,但在具體的生活中我又留戀著每一陣清風,每一片雲彩,為一點小事或喜或悲,當然最終我總是能超脫出來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瓊瑤顯然善於辭令,且還有著一副悅耳的嗓音.她隨之讓人感到她的傳統還體現在她與丈夫平鑫濤先生的關系中.

說起平鑫濤瓊瑤反而顯得平靜,甚至有點從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談起妻子來時那脈脈含情的情態.
瓊瑤說:
"婚姻美滿很大程度是依賴雙方的心智素質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總是牽著我鼻子走卻又總讓我覺得自己贏了,而我非常重視雙方精神上的溝通,哪怕寫作再緊張,他出版社的業務忙,我們也總是要抽出相當一部分時間交換對各種問題包括對方的看法,不斷地了解對方,也讓對方了解自己.若產生分歧,我們不迴避也不掩飾自己不愉快的情緒.雙方是互相依賴,又尊重彼此的獨立人格."
瓊瑤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她寫作時經常忘了吃飯,全由平鑫濤到時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濤開玩笑地說:"如不送飯去,瓊瑤會餓死在書桌前."
瓊瑤說,其實平鑫濤要真地不送飯給自己,自己還是會去找東西吃的,依賴往往是對方培養的,真要依賴不到人也就會自尋出路了,難道還能在一棵樹上弔死呀?瓊瑤說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來.
對於自己的作品,當記者談到有的評論家認為她是在重復自己時,瓊瑤並不願意就此多討論,只是簡單地回答道:
"讀者被觸動的神經往往也是單一的,只要能打動人心,重復怕什麼,不能打動人花樣再多也沒用."
瓊瑤說她很少去考慮應該寫什麼,只憑本性,自然的沖動寫.她告訴記者她寫的常常就是身邊發生的真實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許多信件至今還保存在他們手中.
記者問瓊瑤今後會不會涉足其他題材領域,瓊瑤認為至少目前不會,因為她喜歡她習慣的題材范圍,輕車熟路,一往情深.

3 瓊瑤阿姨簡介
瓊瑤還半開玩笑地說:
"我有時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老長不大,不過我並不認為這是件壞事."
當記者問瓊瑤是否重視文學界對她作品的評價時,瓊瑤聳聳肩漫無邊際地說:"評論界的褒貶我並不在乎,我只要讀者,越多越好.我覺得有這么多的人喜
愛我的作品是作為一個作家的最大成功和幸福,有什麼權威的評價能與這帶給我的快樂相比呢?"
瓊瑤還告訴記者兩件在大陸上碰到的事:一是她剛到北京不久就收到一件禮物,是一隻絨毛玩具狗,送的人沒留下名字,一張小紙條上寫著:"為了讓您喜歡它們,想起時會愉快的."還有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也不通報姓名,只說了一句:"瓊瑤,我們非常非常非常地愛你."就擱了話筒.
"我好感動,好感動呀!"
瓊瑤說著有些激動,兩頰顯出了紅暈,表現出典型的瓊瑤腔.

不過喜悅中也有苦惱事.
瓊瑤告訴記者,她發現大陸有一些冒用她名字的偽劣作品,已確證的有《蛇女》,《噴泉》和《同里百合》.
記者看得出她極為在乎這點,很重視自己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
瓊瑤說這次來大陸除旅遊,探親訪友外,另一件重要事情是了解其作品在大陸的出版情況,並希望有關方面能像台灣一樣列出她的書目並進行編號.
瓊瑤的形象

瓊瑤自稱"生來就不夠漂亮",但是在許多見過她的作家記者眼裡,卻另有說法.

1988年,瓊瑤第一次返回祖國大陸時,著名電影導演史蜀君曾對她有過描述:"電話里,瓊瑤說話聲音甜美,柔和,與照片上高高發胖的形象似乎難以統一.聯系她人生中兩次痛苦曲折的愛情遭遇,不知何故,我想像瓊瑤一定是位老練,持重的富婆形象."

但是當史蜀君真地面對瓊瑤時,卻又另有說法:

"14日上午10時,我和老搭檔辜朗暉走進外觀朴實,內部裝飾華麗的建國飯店.瓊瑤坐在前廳咖啡座上,被一群記者包圍著.我們沒有立即打擾她,站在她六七米處,用電影的行話說,我們的焦距在她前後慢慢平移.進入我視野的瓊瑤,細眉細眼,是一個十分十分嬌小秀慧的小婦人.身高一米五五左右,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她神情活潑,在她的身上絲毫也找不到一丁點兒昔日的苦難痕跡.她本人與照片上大相徑庭,但卻與她的聲音統一起來.我傻了半天,心想,這么一個小女人,肚子里怎麼會生那麼多有趣的故事.後來與她熟了,我打趣地提起這話時,兩人都笑彎了腰.

"瓊瑤送走記者,笑吟吟地走到我們身邊坐下,動作那麼輕捷,神態那麼嫻靜,我忍不住對平先生說:'你夫人比照片漂亮啊!'"

瓊瑤這年回大陸,還有其他記者對瓊瑤作了跟蹤采訪.如《文學報》記者曹曉鳴談見到瓊瑤的印象:"我才仔細地打量起她來:款式別致,色澤鮮亮的大紅毛衣,雪花牛仔褲,嬌小的身材配著這身衣裳顯得十分得體,雖化妝得濃了些,卻艷而不俗.特別引人注意的是那雙眸子異常明亮,少女式的,裡面沒有矜持,沒有倔傲."

瓊瑤談創作,談女性

1988年,瓊瑤回大陸時,《中國婦女報》記者高博燕,趙世民於1988年4月11日在北京建國飯店瓊瑤下榻處采訪了瓊瑤,下面就是這次采訪中瓊瑤談自己的創作和談女性的對話.
記者問:"您寫了四十多部長篇小說,經濟效益是否是您的目的?"
瓊瑤回答道:"最初我的一些作品是為稿費而寫的.因為我要靠它來生活.後來經濟不是問題了,但在台灣受過教育的人都會對你說:'屬於你的,就要得到,不要放棄你應有的權利.'"
記者問:"開始讀您的《窗外》和《我是一片雲》,很喜歡,可再讀其他的,感受似乎都差不多了."
瓊瑤感動地說:"這就是我的味.在台灣有人批評我,說我的作品總是一個風格,沒有突破自我.我說你不必到四川館子去吃北京菜.我可能是一道川菜,你要覺得可口,就吃,不喜歡,可以上別的館子.台灣的雜志多,作家也多嘛.在以後的寫作中,我還要保持這樣的味,這是人的個性."
記者問:"您一定了解大陸的瓊瑤熱吧.有人說:'瓊瑤的小說是戀愛教課書.'有的說:'瓊瑤給我的心提供了純凈的棲居地.'特別是有的中學生讀了您的書茶飯不思,功課無心,整天躲在幻想中,您是否考慮到您的作品的社會影響?"

熱點內容
沈石溪經典動物小說鶴 發布:2025-07-10 06:45:52 瀏覽:418
代號天罰的都市修真小說 發布:2025-07-10 06:35:39 瀏覽:406
小說霸道總裁迪拜 發布:2025-07-10 06:30:25 瀏覽:29
類似於相見恨晚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7-10 06:13:03 瀏覽:321
主角強大無敵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7-10 06:07:35 瀏覽:808
醉玲瓏小說各人物結局關系 發布:2025-07-10 05:56:48 瀏覽:375
都市充值系統小說txt下載 發布:2025-07-10 05:51:09 瀏覽:560
我的次元游戲手機小說 發布:2025-07-10 05:49:35 瀏覽:253
一個男人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10 05:48:15 瀏覽:456
主角武器青鋒劍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10 05:47:26 瀏覽: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