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評價中國網路小說
A. 越南人是阮小七的後代么
阮小七是確有其人的歷史人物。然而,是否他是越南人的祖先,僅憑小說證據並不足以證實。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距離我們所處的時代最近。阮小七的身份僅是一位普通的漁夫,因此從歷史角度來看,他並非越南人的祖先。
阮小七的故事來源於《水滸傳》這部中國古典小說,該書描述了北宋時期一群草根英雄的英雄事跡。盡管阮小七在小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歷史考證卻並未將他與越南的起源聯系在一起。
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來看,越南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的越族人。他們與中國的交往源遠流長,但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阮小七是越南人的祖先。在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於越南的起源和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
綜上所述,阮小七並非越南人的祖先。盡管他的故事在《水滸傳》中廣為流傳,但歷史考證並沒有將其與越南的起源聯系起來。越南的歷史和文化有著悠久的傳統,阮小七的故事只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個精彩篇章。
B. 李子柒成功出海,中國文化快進輸出,後來怎樣
英國學者泰勒曾在1871年發表的著作《原始文化》中寫到:「文化(文明)是包括知識、信念、藝術、道德法則、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簡言之,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一切成果。不同意識形態和經濟基礎,又決定了各國擁有不盡相同的文化差異。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唯有在遷移、交流、融合中,繼而發揚光大。
於是,我們走進電影院沉迷星球大戰、漫威英雄,西方老外走進孔子學院學習漢語、中醫……文化外化的具象符號,在傳播中不斷碰撞。其中,有些甚至是我們不曾預料的民間元素,卻已成為老外眼中的「令人無法自拔的存在」,。
2014年,美國人凱文·卡扎德連續半年,在「Wuxia World」(武俠世界)的網站上追完《盤龍》等15部中國網路武俠小說,並因而成功戒掉毒癮。由此個例展開,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中國網路仙俠小說出海,已給大批18-25歲的外國人科普了數量可觀的中國文化。
回想80、90後的小時候,是如何被西方個人英雄主義所打動的,我們今天就可以同樣,甚至更多元化的表達方式來傳播中華文化。相比孔子學院式底蘊深厚、正式科教的文化輸出,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動漫作品、網路文學還有網紅經濟下的短視頻作品……這些更接地氣、更貼近日常且帶有中華文化印記的文化傳播方式,實則也更容易讓外國人接納,讓他們快速秒變中華文化的小粉絲。
總之,文化輸出固然重要。但如若能有更多「李子柒」出現,豐富文化傳播,助力中華文化快進輸出,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