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黑牡丹短篇小說
❶ 小說里人物叫黑牡丹是什麼小說
你說的是青少年犯罪紀實那個廣播小說吧 貌似說作者是海岩
❷ 鮑義志的獲獎情況
短篇小說《翠兒》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優秀小說獎.
中篇小說《黑牡丹,白牡丹,紅牡丹》、歌劇劇本《三牡丹》分別獲青海省慶祝建國40周年、45周年優秀作品獎.
中短篇小說集《嗚咽的牛角號》獲全國少數民族優秀作品獎、第四屆莊重文文學獎。
❸ 鮑義志的創作簡歷
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小說《神仙淖爾》、《黑馬牙豁》等。短篇小說《翠兒》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優秀小說獎,中篇小說《黑牡丹,白牡丹,紅牡丹》、歌劇劇本《三牡丹》,中短篇小說集《嗚咽的牛角號》。
❹ 黑牡丹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黑牡丹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也許我真的會這樣做、把所有的一切都拋開來,只有寧靜的修心,才會忘記他(胡楊),但是我依然不敢保證我能忘記他的所有,因為他的微笑總是會在我的腦海里出現。
我覺得這個凡俗塵世,除了一直照顧我的孤兒院的叔叔阿姨們的恩惠我無從報答之外,其它的、狠狠心、我可能會抱著一些遺憾而離去。
其實我並不會有什麼捨不得,只是因為胡楊他太狠心了,我這樣照顧他、喜歡他、愛他、可他一點兒也記不得了,甚至當著別的女孩的面還來指責我,他真的太讓我傷心難過了。
最近我的心情不是特別流暢,有時候真覺得自己敏感過了頭,想想生活其實也就是這樣,煩呀悶呀的,其實想想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別的同學不都是這樣過的么!
前天晚上我和胡楊大幹了一架,最後我二點半睡的覺,現在是下午一點半了,而我才剛剛起床,學校的操場上很熱鬧在開校運會,可跟我一點關系也沒有,雖然我是在校的學生(大三),但是這三年來,我覺得自己是游離在這個圈子外的人,因為我把時間……
❺ 駐馬店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活動情況
(一)駐馬店地區文聯成立前的文藝發展情況:
原駐馬店地區是1965年建立的。駐馬店地區的文藝創作活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965年駐馬店地區文藝創作活動的初步發展、「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停滯、80年代後的逐步繁榮。1986年4月駐馬店地區文聯成立之前,由於基礎薄弱,文藝活動數量少,質量也一般,藝術價值不高。地區以上報刊發表作品僅百餘件,文藝創作隊伍鬆散薄弱,缺少創作基地或園地。
(二)駐馬店地區文聯成立之後的文藝創作活動情況:
1.重大文藝活動。
承辦的國家、全省性文藝活動
1985年舉辦地區中國天中山書會;
1986年舉辦地區中國李斯書會;
1993年承辦了河南省第三屆國際標准交誼舞大賽;
1996年承辦了 』96河南省豫東南九地市國標標准舞大賽;
1996年承辦了鄂豫皖贛四省四邊聲樂大賽;
1997年承辦了迎香港回歸 』97河南省青年歌手卡拉OK大賽;
1998年承辦了河南省第三屆青年歌手大賽;
1997年河南省作協三屆二次理事會在我區召開;
1998年承辦了河南省書法理論研討會;
1998年承辦了河南省《熱風》雜志薄山筆會;
1999年承辦了迎澳門回歸 』99河南省「城信杯」歌手大賽;
2001年舉辦了慶祝建黨80周年河南省第三屆婦女書法大展;
2000年承辦了由河南省文聯、省曲協主辦的河南省「安琪爾杯」相聲小品邀請賽。
2.全市性重大文藝活動
1989年舉辦地區1985—1988年優秀文學作品評獎活動;
1991年舉辦地區慶祝建黨70周年美影書展;
1992年舉辦地區第一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評獎活動;
1993年舉辦地區「天中杯」卡拉OK大賽;
1993年舉辦地區中學生作文大賽;
1994年舉辦地區「杜邦杯」卡拉OK大賽;
1994年舉辦地區「豫坡杯」金嗩吶擂台賽;
1994年舉辦地區「迪馬杯」少兒電子琴大賽;
1994年舉辦地區慶「八一」戰士喜愛的歌曲卡拉OK大賽;
1994年舉辦地區「棠溪杯」、「農行杯」、「龍亭子杯」地直機關幹部革命歌曲卡拉OK演唱賽;
1994年舉辦地區慶國慶交誼舞大賽;
1994年舉辦地區MTV電視歌手大賽;
1996年舉辦地區紀念長征勝利50周年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地區美術、書法作品展;
1997年舉辦地區「迎香港、慶七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
1997年舉辦地區第二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評獎活動;地區「海爾森杯」青年歌手卡拉OK大賽;
1997年組織全區美術創作骨幹赴西北五省「西北萬里行」寫生活動;
1998年舉辦地區紀念改革開放20周年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6周年文藝界知名人士座談會;
1999年舉辦地區慶祝建國50周年、迎澳門回歸美術、書法、攝影展;
舉辦熱愛河南、增輝中原、建設美好駐馬店「悅泉杯」創作歌曲演唱會;
1999年組織全市音樂創作骨幹赴三峽、張家界藝術采風活動;
2000年組織全市美術、攝影創作骨幹赴西藏采風活動;
2000年組織全市音樂創作骨幹赴桂林、韶山創作采風活動;
2000年為宣傳劉文功同志的先進事跡,市文聯組織音樂創作骨幹深入正陽縣雷寨鄉體驗生活。創作歌曲25首。
2001年舉辦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駐馬店展演區暨駐馬店首屆民間藝術節;
2001年舉辦市慶祝建黨80周年美影書展;
2002年舉辦市天方「原創杯」舞蹈比賽;
2002年舉辦市百名書法家宣傳公民道德進萬家義寫義贈活動;
2002年召開市文聯第一次代表大會;
2003年舉行道德規范進萬家名人書畫展;
2003年春節期間,市文聯和各縣、區文聯開展了以宣傳貫徹十六大精神,鼓舞人民群眾努力建設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60多場(次);
2003年舉辦市「『運管杯』駐馬店市抗『非典』、除陋習攝影、漫畫、書法作品」展覽?
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市文聯帶領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抗「非典」、破陋習的偉大實踐中做出獨特的貢獻。在我市迅速掀起了以抗「非典」為主題的創作熱潮,及時、快捷地為一線白衣戰士創作了巨幅國畫作品《青松賦》、《玉蘭頌》,僅在市級發表、展覽、演出的作品(包括美術、書法、詩歌、小說、雜文、歌曲、小品、攝影等)就有1000多件。《抗擊「非典」戰歌》、《望你》、《村前有盞明亮的燈》等6首歌曲分別錄製成CD、MTV,陸續在河南衛視一頻道、五頻道播出。
2003年舉辦市第三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評獎活動;
2003年舉辦全市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書法作品展覽活動;
2003年舉辦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音樂演唱會。
2.文藝評獎活動。
1989年舉辦地區1985—1988年優秀文學作品評獎活動;
1991年至2002年共舉辦三屆(5年一屆)駐馬店市(地區)文學藝術優秀成果評獎,共評出獲獎作品300餘件。
3.文藝創作情況。
(1)文學創作上,先後扶持了30多個文學社團,創辦了《天中文學》等文學刊物,共出版文學專著、文集92部(集),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各類文學作品8000餘篇(首),獲得省以上各種文學獎200餘篇次。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李惟微的長篇抒情詩《歌唱親愛的祖國》、小說《獒》;張純的長篇小說《鄭發三子傳奇》、中篇小說《黑牡丹》;王保源的中短篇小說集《覆滅》;王保源、徐則挺的長篇記實小說《百姓警官》;王保源等主編的報告文學集《璀璨的明珠》三卷本;於為民的紀實文學《75·8浩劫》、長篇小說《白朗演義》;劉康健的短篇小說集《橫山情話》、長篇報告文學《輝煌的幻滅》、《性病在中國》;王奎山小小說集《加爾格達草帽》、《王奎山小小說選》;孫大文的長篇童話《金貓歷險記》、《金貓大帝》;張華榮的長篇小說《狐蹤狼跡》;孫玉坤的長篇小說《楊乃武與小白菜》、《鶴淚淝水》;王德清的長篇小說《靖海將軍》;周柏林的長篇小說《大明驕子》;白傑、李文學的長篇小說《情注柳溪》;劉德功長篇小說《明珠奇冤》;陳志翔的長篇小說《瘋狂人生》;栗全中的長篇小說《天良》;殷喜成的長篇小說《血祭金虯龍》;尚景熙的長篇小說《秦丞相李斯》;高才如的小說集《小城維那斯》;張書霞的小說集《容三惠小說集》;張國均的中篇小說《方言》、《紙塔》、《背叛前後的紀實與虛構》;張天福的散文《醉君山》、《雲台幽韻》;韓露的散文集《晨露》,葉偉的散文《包》,唐更生的雜文集《馬謖,你不該》,劉根社的詩集《夢墅》、《往事》;孫友民的詩集《月河邊的鴿子》、《月光車票》;胡濟衛的《你的美麗使我憂傷》;張振立的詩集《流波詩抄》;王惠玲的詩集《粉紅的春夢》;周豫琳的詩集《周豫琳詩選》;高孟元的詩集《一片冰心》;趙啟順的詩集《彩色的音符》;高鵬舉的詩集《時間不飢餓》,奚家坤的詩集《小城詩人》;王貴明的詩集《無標題的愛》;王文平的評論集《學海初航》。
(2)美術創作上,美術作品在國家級畫展和刊物展出或發表300多幅,有100多人次獲獎;在省級畫展和報刊展出或發表600多幅,有200多幅獲獎;有5位畫家出版了個人畫集,兩位畫家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許雲的年畫;周紹文的年畫、國畫《弄潮》;彭立貴的國畫《浩氣長存》、國畫《騰飛》;金伯年的漫畫;楊留義的國畫《雲斷秋山》、《浩然正氣》;張克洪的國畫《梅花》;陳子貞的國畫《秋高流雲作雨聲》;薛水生油畫《塬上》、《春雪》;開紅四的國畫《明天》、《秋簌無聲》;金雨的漫畫;劉淑琴的國畫《悠悠黃河九月秋》、國畫《黃河》;趙尊清的國畫《那時花果滿樹梢》;李偉力的水彩畫《山風》、水彩畫《十月陽光》;方偉的素描《老槐樹》;雷驚濤的國畫《聖山聖水》;陳新的水粉水彩畫;魯恆心、季紅的水彩畫《農家》、《太行人家》;李新國的國畫《放鴨圖》;許德雲的國畫《獅虎情》。
(3)書法創作上,我市書法界有1000多件作品入選國家級、省級書展,200多人次獲獎,多件作品參加了國際書展,部分作品被書法權威部門收藏。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文玉柱的行草;吳少謙的行草;石淺的小楷;劉富德的楚簡;張靖的行草;胡暉的行草;高昂的行草;王征的行草;馮征明的行草;楊新鋒的行草;穆海華的行草;青鳳鳴的行草;李孟才的甲骨文;李存民的行書;張洪源的行書;孟祥臣的小楷;韓首鳳的行草;萬迎村的楷書;張劍岑的隸書;張習普的小楷;白洋的小楷;李春運的楷書;閻新國的章草;王?的行草;顏祖東用蠅頭小楷手抄中國五大古典名著及《史記》。
(4)戲劇創作上我市共創作、發表、演出劇目60多部,其中有25部參加優秀劇目調演或戲劇大賽,獲省以上劇本獎7項,有4個劇目搬上屏幕,1部改編成電影,有50餘人次獲得表演、音樂、舞美等獎項,出版了5部劇本專集,發表了數十篇戲劇評論或論文。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王中州、張毅《王中州張毅劇作選》;王中州的新編歷史劇《大禹王》、《三上書》;張毅現代劇本《楊靖宇》、《雨夜警笛》;張純的新編歷史劇本《鵬落秦宮》;王德清的《寇準薦相》,劉萬里的《假縣令巧斷奇案》;陶群的劇本《呼喚》;楊鐵成的《楊鐵成劇作選》,周明理的劇本《紅河綠柳》、《周明理劇作選》;張芳、周明理的《搶來的警官》;趙天順、趙殿仕等的劇本《痴情狀元》;表演藝術家趙玉華、張瑞華、張淑惠、房新枝、陳劍平、樊繼紅、李秀榮、徐一鳴、寇玉志、楊潔、朱麗英、任素青、楊寶珍、常俊麗、郭朝峰、王春枝、周長立、時金和、郭林義、張素梅、朱麗英、侯秋香、高霞、郭廣全、夏麗、高歌、邵富有、李根、吳書貞、陳冰、巫林華、吳志民、萬俊美、李艷華等均在市組織的戲劇大賽中榮獲表演獎。
(5)影視劇創作上,共拍攝電視劇電影20餘部100多集,平均每年拍攝兩部10集。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徐則挺、王太廣的四集電視連續劇《遲來的審判》,徐則挺的劇本集《乾隆三上嵖岈山》、廣播劇《石榴情》;王新國的電視文藝片《百姓心中的歌》、藝術片《中原處處春意濃》;周明理戲曲藝術電影《鄉村警官》;栗全中的22集電視連續劇《天良》;高才如、王太廣創作的十集電視連續劇《顏真卿》;王新國、郭偉大型文藝專題片《黨輝耀天中》。
(6)音樂舞蹈創作表演上,有100多件作品獲得省級大獎。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馬仁道、熊茂勛、王福田、陳嶺、張景生等老同志均有音樂理論、教材教案、戲曲音樂等公開發表或展演,或有集子出版;張景生主編的《毛澤東時代的歌》;張體龍、程書援、汪輝創作的歌曲《樓上樓下》;王東方、張體龍、程書援創作的歌曲《攜手新世紀》;汪輝作曲、王桂華的歌舞劇《南瓜情》;汪輝、谷天義、劉國彬創作的歌曲《中原,我的家鄉》;汪輝、李宗祥、谷天義、彭文禮創作的歌曲《西部贊歌》;王東方、龔國強整理的《船工號子》;李萬林等同志整理的《民歌聯唱》、舞蹈《八美圖》;袁合金作曲、王士臣作詞的歌曲《賣餃子》、《賣香油》;王福田作曲的舞蹈《金嗩吶銀嗩吶》;谷天義、汪輝的歌舞小品《月到中秋》;譚勝功、王欣敏的歌曲專集;趙啟明編撰的《龍舞》、女子群舞《小草》、舞蹈《抗天歌》、歌舞劇《月到中秋》;羅中華、趙啟明編導的大型群舞《傲雪》;羅中華、丁喜玲、金娜、郜愛華編導的幼兒舞蹈《金嗩吶銀嗩吶》;曹建榮表演的舞蹈《火紅的青春》、創作的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李樹仁、張艷編排表演的舞蹈《多彩的田野》、《秋月海棠》;張艷編導的舞蹈《公僕贊》;歌手有黎婭、李衛東、曾獻紅、吳運安、史林、李秀榮、劉華、張春玉、侯凡、胡志華等。
(7)攝影創作上,在省以上報刊發表或展覽3000多幅、獲獎作品1000多人次,其中50餘幅獲全國大獎,10餘幅獲國際大獎。發表攝影論文36篇,出版攝影集5部。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李新的《李新攝影作品集》、張保安的攝影作品集《嵖岈山風光》、《薄山湖風光》、《邁入新世紀的駐馬店》;孫國鈞的《孫國鈞攝影作品集》;吳忠富、杜高林、林特炎、王繼宇、王忠民、江建國、袁大才、魏克平、劉超、周貫良、王傑成、郭緒明、邱海斌、崔保軒、曹保峰、黎軍、孫亞軒、彭立新、王留群、馮華豫、宋五周、馮邁春等同志都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大量的藝術作品和有價值的新聞作品近萬幅。
(8)民間藝術上出版了地、縣兩級共10套30冊《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另外還有遂平縣出版了《嵖岈山的故事》,西平縣出版了《一把金豆子》、《千古一劍》、《西平縣民間故事卷》,上蔡縣出版了《蔡國故事》。西平工藝名牌產品「棠溪寶劍」,被國家權威機構評定為「中華第一劍」,汝南王橋麥草畫工藝產品厚積薄發,聲譽鵲起,走俏國內和國際市場。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高慶民的《棠溪寶劍》、楊建國的中篇故事《草莽英雄》、論文《淺談河南煙花爆竹》、《確山鐵花考》;袁寶華的民間藝術麥草畫;張貴春的烙畫《世代封侯》、絲絹烙畫《鄉間拾趣》、《八駿圖》、《秋實》;張會議的剪紙《馬年吉祥》。
(9)曲藝雜技藝術相映成輝,成績顯著。全市挖掘整理出大批傳統說唱,創作演出了上千件篇曲藝說唱劇目,並先後出版了大調曲子演奏家王省吾的《古箏獨奏曲》,輯大調曲子板頭曲、牌子曲51首;曲藝作家教育家萬道同絲弦道、鼓子曲遺著《懶園新曲雜調》共編選其名曲段《李豁子離婚》等71篇;雜技有20餘件作品在全國和省級賽事中獲獎,並在國際雜技界贏得好評。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王新國的《王新國小品曲藝作品集》;馬紫晨的《曲論集》、《曲藝音樂初探》、《河南墜子研究》;何憲倫、張華榮的長篇現代曲藝《三打烏龍鎮》;何憲倫的長篇評話《桐柏傳奇》;閔金萍演唱的河南墜子《說老頭》、《考珠算》、《春催杜鵑》、《雷鋒之歌》;閔金萍、李秀芬等合唱的大調曲子《處處有親人》、《紅石沖》、《王新安之歌》;杜一鑫、王秀君表演,王新國創作的小品《明兒個有好》;韓沛、劉寶合說的相聲《收電費》;王新國創作,史有敏表演的河南墜子《中原處處春意濃》;表演藝術家齊效蘭;市雜協的趙炳文、李劍、王洪德、王慧存、楊保華、湯麗霞、張海濤、徐學龍等,他們編排出一批具有專業水平和一定藝術水準的節目,長年演出於全國各大、中城市,深得各地觀眾的歡迎;在河南省第二屆和中南區第二屆雜技比賽,取得了兩銀一銅的好成績。在河南省第四屆雜技比賽中獲一金一銀。
4.文藝創作園地建設情況。
1986年4月駐馬店地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之後,全區九縣一市都先後成立了縣(市)級文聯,扶持了30多個文學社團,並創辦了多種報刊。地區文聯從1986年起創辦了《天中》文學季刊,1993年改為《天中文學》季刊,1994年改為《悅泉文學》季刊,1998年改為《天中博覽》文學月刊,2000年停刊,前後共出42期。
以上取得的成就,是市廣大文學藝術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展示了市文藝隊伍的雄厚實力,同時也證明了市文藝隊伍是一支團結奮進、蓬勃向上的隊伍。但是市文藝作者和作品在全國、全省產生重大影響的還不多,與先進單位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各級文聯經費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及辦公條件落後,嚴重地制約了市文藝事業發展;文聯系統興辦文化產業尚待努力,自身造血功能尚且薄弱,不利於應對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外來文化的挑戰,也難以適應新世紀文藝發展的要求。
❻ 《「黑牡丹」之迷》最新txt全集下載
「黑牡丹」之迷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維丁斯街76號廢墟
這是一起震驚世界的奇案。故事就發生在英國首都倫敦。
倫敦伯恩斯坦大學物理系的學生查理,是一個聰明好學、年輕英俊的小夥子。其家境卻十分貧寒,僅靠母親給人家洗衣服供他上大學讀書。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查理與母親相依為命,不懼貧窮、困苦,只為早日完成學業,爾後找一份工作,讓年邁、體弱的母親能夠脫離苦海,頤養天年。
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查理的母親終因勞累過度而身患重病。親友將病重的母親送到了學校。查理見母親面容枯瘦、氣若游絲,心裡非常難過。他一刻也沒停的把母親送到了醫院。經醫生檢查,母親患的是癌症,要立即動手術。否則,性命難保。
「要多少錢?」查理用期待的眼光望著醫生問。醫生一字一句的回答道:「十萬英鎊。」這對查理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嚇呆了,但他明白如付不起這筆驚天的巨額手術費,母親的病就得不到醫治,母親的生命也將危在旦夕。「怎麼辦?」他在心裡一遍遍的向上帝祈禱:救救……
應該是全本了
❼ 萬榮縣的現代作家作品有哪些呢
萬榮縣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文學發展史上,古代出現了隋朝詩人薛道衡,初唐四大家之首的王勃等傑出人物;現代則有王汶石、義夫、艾斐等代表作家;當代文壇馬天文的短篇小說《黑牡丹》、趙貴仁的短篇小說《黑房子》等名噪一時,都贏得社會的廣泛贊譽。
❽ 白練的主要成就
著有電影文學劇本《野馬渡》,中短篇小說集《黑牡丹·白牡丹》,中篇小說《大戶風度》、《復甦》、《孔雀樓》、《飛蛾》等。短篇小說《隘口》選入西北民族學院教科書,其部分作品譯有外文版本和哈薩克文版本,中篇小說集《黑牡丹·白牡丹》獲1989年新疆新時期優秀文學作品獎,《朋友》獲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學優秀短篇小說獎,《先後》獲1981年新疆30年少數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獎,《兒童文學三題》獲新疆第二屆兒童文學二等獎。
❾ 穆時英的文學研究
穆時英描寫上海的都市小說多數充滿頹廢的迷幻色彩,或者熱情的青春印象,如短篇《黑牡丹》中那個在舞場里庸懶的女子,作者為女主角的鬢邊加了一朵白色康乃馨,她舞著,那樣疲倦,又那樣風情萬種——黑色的鍛帶高跟鞋輕輕地踐踏著地面,顧盼的神情滑過鬢邊的花朵彌漫開來。於是男主角忍不住要邀她共舞了。且要留心的是,三十年代初的上海已經因為開埠帶來的好處而份外時尚頹廢,男人們可以與喜歡的女子搭話,卻並不失禮,禁慾主義在這里失蹤,代替它的是瘋狂的歡樂。好了,當男主角與這花樣的女子共舞時,他想著她坐在一邊托著下巴的庸散,慾望開始無限制地上升,女主角恰到好處地抬眼相望,於是男主角在心裡驚呼:SOS!他要被她迷一樣的眼神給窒息住了。當他在老友處重遇這位女子時,當他走出老友的庄園想到她軟踏踏的嘴唇里吐露出來的話時,他又想了起來,舞場上她的唇印留在了他白色的襯衫上,於是他的心好像也被染紅了。
李歐梵在他的《上海摩登—1930-1945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中總結穆時英的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筆下上海舞場的描寫,更坦言後期穆時英的「墮落」與其頻繁出入舞場並強烈追求一位舞女有關,歸為「情結」。
首先,穆時英的小說並非易懂——既便通俗,再拿到他的小說以後,因為通篇華麗的詞藻以及他所運用的實驗寫法,那些聲,色,光,影的交叉出現,極易混淆讀者的思想,眼神隨著文字游動,卻不能迅速與其產生共鳴。但穆時英的小說中總會出現迷人的女性形像,這樣,就又輕易地抓住了讀者的視線以及思想。
她們多以性情古怪或美艷風情為主,交織著「爵士樂,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車,埃及煙……」被紛雜的環境遮了臉孔的女子,無意或有意地勾引了男主角沖動的情緒,卻在以後發生了更加離奇的事情。他們鍾意的女子或是匪首,也許是沒心肺的交際花,去自殺,要麼悄然病死,讀者的思緒被他筆下奇怪的故事烘烤著,等到最後,是一個清淡的收筆,就略覺餘味無窮了。
穆時英的小說中美女層出不窮,他有時將小說里的生活場景改變,或成了火車上的間諜戰(《某夫人》),換成了咖啡座里吸著煙的摩登女性(《駱駝·尼采主義者與女人》)。當然,筆調依然艷麗,他可以談不上華麗,但足夠刺激。間諜戰中失敗的日軍少佐被放倒在浴室里,睜著雙眼,看著某夫人對他挑逗似地微笑,於是當面穿起緋色的褻褲,因為它穿在這夫人的身上,連印度的禁慾者也沒有辦法保持獨身了。或者是《咱們的世界》——這是穆時英小說的另一面(極),描寫灰色的底層人民生活的小說。年輕的秘書陪同某位委員夫人上船過家,「咱」急切地想要佔有某夫人,等到一拳打倒年輕的秘書,扯了某夫人身上的綢子,作者寫道:下面的事你也知道了。因為委員夫人瞧不起「咱」的齷蹉與低賤,這樣的報復在殘忍中快意了誰的心靈?
對女性的迷戀使得穆時英的小說多少沾了濃郁的胭脂味道,但穆時英有篇反戰小說也不容忽視,理解成「與時俱進」吧。他的研究資料不多,多少知道他早期思想「革命」,後期因為「出入舞場無數」被指為「墮落」。
《空閑少佐》卻是他一篇獨具韻味的反戰文章,單看題目,也許還會以為是本娛樂小說呢……
小說開端寫了一九三二年第一次滬戰的激烈場面——可穆的筆調並不刺激,硝煙味兒也較輕,大概因為真的陌生:日本軍官受了傷,被俘,住進了中國的後方醫院,是他在日本陸軍學校的中國同學所指派,院方呢,又為他安排了一位聰慧的女護士。也許穆時英也察覺到自己並不適合寫硬氣的戰場,小說的調子在這里完全轉到安全的後方里去,並不斷地因為中國同窗——現在的對手某師長,與照顧他的護士小姐的溫柔刺激著這位日本少佐的腦袋,令他產生愧疚。小說中應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並且以兩個對立面,日本軍官對中國人的懺悔與他腦中軍國主義死板的教條相互爭斗著,直到最後,他不願意再回國或者再重返侵略中國的前線而自斃於自己的墳前。
小說借用了一戰時美國軍官與德國女間諜的愛情故事作為藍本,不斷穿插這位效忠帝國的軍人死板教條的惡毒提醒的心理暗示,在小說的最後,日本軍官斃命之際,那些看守他的日本士兵跑過來圍在他的倒下的身體邊,他彷彿聽見故土裡孩子喊他的聲音:爸爸,爸爸…這些,不能不說穆時英的小說具有很強的戲劇氣質,當然他自己也說過很多次,他的文章,小說在試驗,試驗一種電影劇本試的小說,讀《上海的狐步舞》時非常糊塗,糊塗於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林蔭成片的大道直通法界夢幻的房屋,舞台中心無數的鞋跟踢踢答答,暗夜裡的軌道旁喊著救命的人…這樣,造就了穆時英獨具一格的文風。
比如《街景》,修女走過一位乞丐的身邊,像鏡頭在翻轉,小說開始敘述乞丐凄苦的生活,當乞丐被警察趕走時他被撞倒,女子的呼聲,汽車的鳴笛,最後歸於平靜,依舊是來來往往的人群,依舊是溫暖的有了秋意的街…這也是一連串的故事描寫,而銜接它們的,是一位位走在街上的彼此並不熟識的人。在《梅花落》中,落魄的賣唱夫婦里的女人死去,在男人無限的遐思里,讀者正為著小說里連貫的文字吸引著,猛地,女人靠在男人的肩膀邊逝去了,於是重復開頭第一段的話,我們是兩個人,可是她昨晚死了。就有了說不盡的凄慘。
不拘於愛情的描寫,穆時英兩篇描寫父親的文章也極動人心,《舊宅》與《父親》,我在屋裡終於壓抑不住的慌亂的大哭以及父親最後的死去,每個黃昏來臨時,我們卻都還憧憬著父親推開門走進家裡來;《舊宅》里是曾經作為精英的父親看著自己的大屋被別的人買去,走出來的時候,竟要摔倒了,「我」扶起父親,發覺他真的老了。這兩本小說中,「父親」的角色都曾經是精明的銀行家或商業家,卻因為生意失敗而愈顯衰老以及友人的拋棄。穆時英為銀行家之子,不知可是原型?
《第二戀》寫了主人遺失在香港的一段戀情,在當事人重遇之後,很多事情與他們第一次相見時萬分地巧合,最後女子拿走了男人還給她的手帕,她彈了一半《ROSE MARIE》顫抖著雙肩離去,「我」來彈剩下的一半。淡淡的憂郁,少了墮落,想必也是穆時英心中的愛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