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經典短篇小說散文

經典短篇小說散文

發布時間: 2024-09-08 17:50:01

A. 郭敬明 韓寒等等的短篇小說 散文

郭敬明:《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夢里花落知多少》,《悲傷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華。》,《小時代》《愛與痛的邊緣》《一夢三四年》
《刻下來的幸福時光》
韓寒:《三重門》
《零下一度》
《像少年啦飛馳》
《毒》
《通稿2003》
《長安亂》
《韓寒五年》
《就這么漂來漂去
《一座城池》
《光榮日》(第一季)
郭敬明:《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夢里花落知多少》,《悲傷——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華。》等。
韓寒:《零下一度》,《三重門》,《長安亂》,《像少年啦飛馳》,《毒》,《通稿2003》,《韓寒五年》等。

B. 汪曾祺代表作是什麼

汪曾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記事》、《雞鴨名家》、《異秉》、《羊舍一夕》、《邂逅集》《晚飯花集》、《茱萸集》、《初訪福建》等。

1、《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北京文學》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寫了小和尚明海與農家女小英子之間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蘊含著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洋溢著人性和人情的歡歌。

2、《大淖記事》

《大淖記事》是汪曾祺以故鄉高郵為背景創作的鄉土系列小說之一,洋溢著和諧清新之美,處處充滿了對健康美麗人性的描繪。

他以優雅散淡的筆觸,靈敏細致地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平凡中折射出人生哲理。他的小說從容平淡,給人一種」不可言說的溫愛「,就像一幅幅生動活法的畫,是一個愛與美的世界。

3、《雞鴨名家》

《雞鴨名家》是現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主要寫了余老五和陸長庚兩個風俗人物,表現了作者對大千世界萬物的欣賞,以及對普通人的關心與尊重之情。

《雞鴨名家》寫了兩個風俗人物:余老五,陸鴨。余老五是孵小雞的炕房師傅,每年炕房把大缸糊上泥草,加溫烘孵雞蛋,「下炕」是鄉間盛事,三牲五事,大香大燭,燃放鞭炮,磕頭拜敬祖師菩薩。

4、《異秉》

《異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創作而在新時期又重新修改發表的短篇小說。作者以簡潔恬靜的筆調描繪 了蘇中小鎮高郵的風土人情,世事雲煙。

刻畫出王二等勤儉謙恭的凡俗人物矜持萎瑣以至於自虐般的生 存狀態。雖然此作一如汪氏其它小說一樣有著彷彿和諧溫存的情致,亦含作家對人物生命形式的審視,是對苦澀人生的悲憫與憂傷。

5、《羊舍一夕》

《羊舍一夕》中作者汪曾祺的精心構思、精妙的文學語言,將四個可愛的農場少年不同的性格、生活命運和一個詩情畫意的羊舍之夜聯系在一起,他創造了人物個性,創造了詩意,創造了美。他的創作如一幀舒展自如的連續的畫軸。

C. 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於1926年寫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以「樂」為中心,採用白描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

2、《落花生》——許地山

這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3、《小橘燈》——冰心

文章從小處著手,選取了小姑娘打電話、照看媽媽、與「我」攀談、做小橘燈送「我」這幾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將一個早熟、堅強、勇敢、樂觀、善良、富於內在美的鄉村貧苦少女的形象描繪得有血有肉、

作者在敘事之後所寫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它深化了主題,揭示了小橘燈的象徵意義——象徵著蘊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種,象徵著光明。

4、《白楊禮贊》——茅盾

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來象徵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朴實、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同時對於那些「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諷。

5、《北戴河海濱的幻想》——徐志摩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是一篇能讓讀者得到無窮的心理和藝術上的享受的美文,但在很多「徐志摩作品集」之類的書籍中,他的散文卻大都被歸於旅遊散文之列。

D. 求名家短篇散文,300字左右

一、《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 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 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 經從我手中溜去;象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 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的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 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 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 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卻被微風吹散了, 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

我赤裸裸來 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二、《海上日出》 巴金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冷清,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的非常可愛。

一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間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忽然有了光彩。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三、《雪》 余秋雨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在福建,彷彿比現在更遲一點,也曾見過雪。但那是遠處山頂的積雪,可不是飛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隨著雨點灑下來幾顆,沒有落到地面的時候。

它的顏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點,並不會飛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沒有痕跡,也未嘗跳躍,也未嘗發出唏噓的聲音,像江浙一帶下雪時的模樣。

這樣的雪,在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誠然能感到特別的意味,談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卻總覺得索然。"福建下過雪",我可沒有這樣想過。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

它好像比空氣還輕,並不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捲起來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釀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入窗隙,彷彿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涌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的竊竊私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里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

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兒,和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里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雲。

(4)經典短篇小說散文擴展閱讀:

現代散文簡述:

指與詩歌、小說、戲劇等並稱的文學樣式。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斷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

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

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游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

E. 十本優美的散文書籍

十本優美的散文書籍

每個寫故事的人,他的作品都藏著有關自己的秘密,文中所表達的思想也默默的影響著讀者。這十本經典的散文,為你帶來十種不同的人生感悟。

1、《湘行散記》

沈從文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2年04月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種民間活潑潑的味道。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夷,美麗鄉村變成一片凋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他「無言的哀戚」。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雲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朴的風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2、《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

周國平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03月

《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為女性讀者精選了周國平、畢淑敏、池莉等中外名家經典散文,本卷以「情感」為主題,分為過往如瓷、吾有所依、圍城裡外、無奈人生等十一個部分,收錄了《許多事情都無法遺忘》、《愛情沒那麼美好》、《在目前心裡流浪》等名作,期望讀者去體悟身邊的幸福與感動。

3、《人生何必自尋苦惱》

林語堂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5年11月

從林語堂所有作品如《生活的藝術》《大荒集》《我的話》《無所不談合集》之中,萃取50多篇經典散文,將能體現作者的生活哲學、文化思想、個體審美特質的文章集中在一起,便於讀者深切領會林語堂的人生哲學。

4、《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華夏出版世咐社

2011年05月

《秋天的懷念》選入作者從1979年至今發表的短篇小說、散文、隨筆等23篇。作者作品眾多,《秋天的懷念》所選文章主要是圍繞著作者對殘疾的認識、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和對人道、對愛的理解這些主題展開的。史鐵生的散文感人至深,隨筆深邃雋永,小說情感充沛真摯。

5、《給我一個島》

席慕蓉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07月

從89年到1996年的七年歲月是作者生命里的「黃金時期」,作者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蒙古草原,所有的悲喜觸動都是從前所難以想像的。作者用真誠的文字記錄下種種心情,積存了四十多年的渴望與揣想在文字中得到了釋放。

6、《人生最美是清歡》

林清玄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6年03月

林清玄用數十載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智慧不斷思考和探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最後他發現——人生最美是清歡。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橋中它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朴生活的追求和熱愛。

在復雜的世界裡,願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人,放下執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7、《白面孔》

蕭紅

譯林出版社

2015年10月

本書為蕭紅散文合集。有《天空的點綴》《祖父死了的時候》《孤獨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業街》、1940年版《蕭紅散文》等散文集中幾乎全部文章,並收入蕭紅紀念魯迅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隨筆。「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實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著真實的生活,在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間煙火中的蕭紅本人。她與蕭軍同居商市街,求告無門,飢寒交迫,隆冬里買不起生火的木柴,連搜消純喝一杯熱漿汁的錢都沒有,甚而一夜數次起念要偷對面人家門上掛著的麵包。他們做過家庭教師,畫過影院廣告牌,去參加集體活動蹭吃喝,他們游盪,吵架,喝醉後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強出版了作品集,卻遭到查禁,被日本憲兵隊逮捕的恐懼折磨著他們,「白面孔」便是這一時期蕭紅和左翼文藝激進分子驚懼狀態的真實寫照。

8、《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

《讀者·原創版》雜志社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14年01月

紀伯倫以純潔美麗的詩化語言,以優美的方式探討真與善、自由、痛苦、自知、友誼、善惡、祈禱、生死等人生命題,詮釋靈魂深處的生命之歌。《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是一部精選自《先知》《沙與沫》《瘋人》《先知園》的傳世經典。戀人在這里看到了愛的定義,藝術家在這里看到靈魂的顏色,年輕人在這里找到火一般的熱情,老年人在這里找到了生死之道……

9、《山居筆記》

余秋雨

文匯出版社

2002年01月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我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准確回答,只得再去了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10、《左手的繆斯》

餘光中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02月

當大師遇見大師,他們都聊些什麼?一本讓你捨不得外借的文藝指南。

《左手的繆斯》是餘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書中收錄了《猛虎與薔薇》《石城之行》《記弗羅斯特》等散文名篇,書中你會遇見莎士比亞、艾略特、畢加索、弗羅斯特、凡·高、葉芝等等名家大師,發現他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莎士比亞是伊麗莎白女王特務人員的筆名?凡·高曾經想暗殺一同作畫的高更?當畢加索作畫的時候,他在想什麼?岳母為何幾度提議要將餘光中的書焚毀?

……展開餘光中私藏的文藝卷軸,拋開刻板乏味的的文學史料,窺探有血有肉有故事的詩與遠方。

;

F. 短篇的散文 文筆美的

1、《花拆》 張曉風 散文
花蕾是蛹,是一種未經展示未經破壞的濃縮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燈謎,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個謎底。花蕾是胎兒,似乎渾淹無知,卻有時喜歡用強烈的胎動來證實自己。
花的美在於它的無中生有,在於它的窮通變化。有時,一夜之間,花拆了,有時,半個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於那份不可思議。我喜歡慎重其事地坐著曇花開放,其實曇花並不是太好看的一種花,它的美在於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給人的沙漠聯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帶給人的悼念,但曇花的拆放卻是一種扎實的美,像一則愛情故事,美在過程,而不在結局。有一種月黃色的大曇花,叫「一夜皇後」的,每顫開一分,便震出轟然一聲,像綉花綳子拉緊後綉針刺入的聲音,所有細致的蕊絲,頓時也就跟著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視——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說法。
我常在花開滿攔攔神前離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開始。
有一天,當我年老,無法看花拆,則我願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為收報機,聽百草千花所打的電訊,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樂。

2、《病榻囈語》冰心散文
忽然一覺醒來,窗外還是沉黑的,只有一盞高懸的路燈,在遠處爆發著無數刺眼的光線!
我的飛揚的心靈,又落進了痛楚的軀殼。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幾句話: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這時我感覺到了軀殼給人類的痛苦。而且人類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國憂家難,生離死別……小之如傷春悲秋……
宇宙內的萬物,都是無情的: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春往秋來,花開花落,都是遵循著大自然的規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萬物之靈的人,才會拿自己的感情,賦予在無情的萬物身上!什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種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萬萬。總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歡離合,便有了「戰爭與和平」,便有了「愛和死是永恆的主題」。
我羨慕那些沒有人類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從高燒中醒了過來,睜開眼看到了床邊守護著我的親人的寬慰歡喜的笑臉。側過頭來看見了床邊桌上擺著許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來、馬蹄蓮……旁邊還堆著許多慰問的信……我又落進了愛和花的世界——這世界上還是有人類才好!

孤崖一枝花

林語堂

行山道上,看見崖上一枝紅花,艷麗奪目,向路人迎笑。詳細一看,原來根生於石罅中,不禁嘆異。想宇廟萬類,應時生滅,然必盡其性。花樹開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謂道,有人看見與否,皆與花無涉。故置花熱鬧場中花亦開,使生萬山叢里花亦開,甚至使生於孤崖頂上,無人過問花亦開。香為蘭之性,有蝴蝶過香亦傳,無蝴蝶過香亦傳,皆率其本性,有欲罷不能之勢。拂其性禁之開花,則花死。有話要說必說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廟廡,類已免開尊口,無話可說,仍會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嘯一聲。屈原明明要投汨羅,仍然要哀號太息。老子騎青牛上明明要過函谷關,避絕塵世,卻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豈真關尹子所能相強哉?古人著書立說,皆率性之作。經濟文章,無補於世衡嫌,也會不甘寂寞,去著小說。雖然古時著成小說,一則無名,二則無利,甚至有殺身之禍可以臨頭,然自有不說不快之勢。中國文學可傳者類皆此種隱名小說作品,並非一篇千金的墓誌銘。這也是屬於孤崖一枝花之類。故說話為文美術圖畫及一切表現亦人之本性。「貓叫春兮春叫貓」,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聲,是受人類文明之束縛,拂其本性,實際上老僧雖不叫春,仍會偷女人也。知此而後知要人不說話,不完全可能。花只有—點元氣,在孤崖上也是要開的。

余秋雨 雪

美麗的雪花飛舞起來了。我已經有三年不曾見著它。

去年在福建,彷彿比現在更遲一點,也曾見過雪。但那是遠處山頂的積雪,可不是飛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隨著雨點灑下來幾顆,沒有落到地面的時候。它的顏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點,並不會飛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沒有痕跡,也未嘗跳躍,也未嘗發出唏噓的簡虧聲音,像江浙一帶下雪時的模樣。這樣的雪,在四十年來第一次看見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誠然能感到特別的意味,談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卻總覺得索然。"福建下過雪",我可沒有這樣想過。

我喜歡眼前飛舞著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樣的美麗。它好像比空氣還輕,並不從半空里落下來,而是被空氣從地面捲起來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黃昏時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釀蜜時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飛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著人身,或擁入窗隙,彷彿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靜默無聲。但在它飛舞的時候,我們似乎聽見了千百萬人馬的呼號和腳步聲,大海洶涌的波濤聲,森林的狂吼聲,有時又似乎聽見了兒女的竊竊私語聲,禮拜堂的平靜的晚禱聲,花園里的歡樂的鳥歌聲……它所帶來的是陰沉與嚴寒。但在它的飛舞的姿態中,我們看見了慈善的母親,活潑的孩子,微笑的花兒,和暖的太陽,靜默的晚霞……它沒有氣息。但當它撲到我們面上的時候,我們似乎聞到了曠野間鮮潔的空氣的氣息,山谷中幽雅的蘭花的氣息,花園里濃郁的玫瑰的氣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氣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種婀娜的姿態;夜間,它發出銀色的光輝,照耀著我們行路的人,又在我們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繪就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樹木,斜的,直的,彎的,倒的。還有那河流,那天上的雲…
山居筆記> 酣睡在寒風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記憶里晃動。

那時學校由造反派執掌,實行軍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體師生必須出操。其實當時學校早已停課,出完操後什麼事也沒有了,大家都作鳥獸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體驗掌權威儀的唯一機會。

老師們都是驚弓之鳥,不能不去;像我們這批曾經對抗過造反派、現在已成瓮中鱉而家裡又有很多麻煩事的學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幾個自稱「逍遙派」的同學堅持不出操,任憑高間喇叭千呼萬喚依然蒙頭睡覺。這很損造反派的臉面,於是在一次會上決定,明天早晨,把這幾個人連床抬到操場上示眾。

第二天果然照此辦理,嚴冬清晨的操場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著幾張聳著被窩的床出來了。造反派們一陣喧笑,出操的師生們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來的事情就麻煩了,難道強迫這些「逍遙派」當眾鑽出被窩穿衣起床?如果這樣做他們也太排場了,簡直就像老爺一樣。於是造反派頭頭下令,「就讓他們這樣躺著示眾!」但蒙頭大睡算什麼示眾呢?我們邊上操邊看著這些床,這邊是凜冽的寒風,那邊是溫暖的被窩,真是讓人羨慕死了。造反派頭頭似乎也覺得情景不對,只得再下一個命令:「示眾結束,抬回去!」那些溫暖的被窩又樂顛顛地被抬回去了。後來據抬的同學抱怨,這些被抬進抬出的人中,至少有兩個從頭至尾沒有醒過。

由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眾,只是發難者單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眾者沒有這種感覺,那很可能是一個享受。世間的懲罰可分直接傷害和名譽羞辱兩種,對前者無可奈何,而對後者,地實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一個人要實現對另一個人的名譽羞辱,需要依賴許多復雜條件,當這些條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難真正達到目的。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常受圍攻的人名譽未倒,而那些批判專家勞苦半輩子都未能為自己爭來任何好名譽的原因了。

讓他們站在寒風中慷慨激昂吧,我們自有溫暖的被窩,樂得酣睡。抬來抬去,抬進抬出,辛苦了。

閑讀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口,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
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發,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並肩成長,後來,或許因為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閑來臨窗讀樹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禦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叩窗欞。我從酣夢里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於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他不願屈從於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里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於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
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著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著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盪。
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欞,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虯樹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隻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
於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和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塗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回,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裡的人們。
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叩擊著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檯上,撲進一闕蓬鬆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 。

G. 史鐵生有哪些著名短篇小說和散文

明的短篇的小說和三分就是《我與地壇》。

熱點內容
陝北女人txt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5-05 14:14:54 瀏覽:355
書旗小說陰差陽錯總裁的替嫁驕妻 發布:2025-05-05 14:14:41 瀏覽:781
最新章節絕望游戲向南小說 發布:2025-05-05 14:13:27 瀏覽:955
星戰背景的小說網游 發布:2025-05-05 14:11:46 瀏覽:889
有一部都市小說主角叫子楓 發布:2025-05-05 14:00:21 瀏覽:854
被下逐客令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05 13:54:23 瀏覽:387
網路小說什麼是買斷 發布:2025-05-05 13:39:55 瀏覽:178
都市異能小說羅天 發布:2025-05-05 13:38:21 瀏覽:862
皇旗游戲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5-05 13:37:34 瀏覽:595
勞倫斯短篇小說狐 發布:2025-05-05 13:32:16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