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大解短篇小說他人史祈福
『壹』 汪曾祺《復仇》想表達什麼思想
汪曾祺《復仇》想表達了認為人的存在不應該受外物所累,切己向內尋求真正的自我,表達了大愛,當年還在成長的孩子們不要因為上一代的仇恨而蒙蔽了雙眼,仇恨已然終止,留下的是祈福和希望的思想。
《復仇》是汪曾祺早期的作品,講述了一個"遺腹子"為父報仇大半生最終放棄報仇的故事,更深層次上作者是要通過這個故事來表達自己內心對整個民族的良知,希望民族的下一代能夠放下仇恨,謹記祈福和希望。
本文從作品的主人公"復仇者"和寫作者汪曾祺老先生兩個方面,通過對作品內容本身的分析和對王老先生生平性格的了解,去分析《復仇》的表意內涵,以及一個作家的大愛。
(1)作家大解短篇小說他人史祈福擴展閱讀:
《復仇》小說後段:
「他簡直忘記自己背上的劍了,或者,他自己整個消失,只剩下這口劍了。他縮小,縮小,以至於沒有了。然後,又回來,回來,好,他的臉色由青轉紅,他自己充滿於軀體。劍!他拔劍在手。忽然他相信他的母親一定已經死了。」
這段話表現的就是矛盾後的頓悟和超然。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發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貳』 魯迅的名言
魯迅名言1、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2、倘若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3、 我好象是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魯迅說,許廣平載於《欣慰的紀念》) 4、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選自《故鄉》) 5、哪裡有天才,我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了。6、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7、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 8、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9、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 10、必須敢於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 11、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人類總不會寂寞,因為生命是進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 14、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寫的謊,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16、其實先驅者本是容易變成絆腳石的。 17、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顧到,那就什麼事都不能做了。 19、時間就是性命。無端地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 20、做一件事,無論大小,倘無恆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 22、改造自己,總比禁止別人來的難。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24、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25、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經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經朽腐。我對於這朽腐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還非空虛。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28、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 29、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紀念劉和珍君) 31、懷疑並不是缺點。總是疑,而並不下斷語,這才是缺點。 32、糾纏如毒蛇,執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於也頹廢的快。 33、巨大的建築,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嘗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34、寧可與敵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著輕蔑什麼人,並不是十足的輕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過去。 36、唯獨革命家,無論他生或死,都能給大家以幸福。 37、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 38、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 39、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於延長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 43、謙以待人,虛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45、希望是附麗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47、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48、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49、不滿足是向上的齒輪。 50、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顏黎民》) 51、中國雖發明火葯,卻只會用來放煙花炮竹;發明羅盤,也是用來看風水。 52、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漢,木蘭從軍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社會里,女人是決不會有這種大力量的,興亡的責任,都應該男的負。但向來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有出息的男人。 53、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戰具比我們精利的歐美人,戰具未必比我們精利的匈奴蒙古滿洲人,都如入無人之境。「土崩瓦解」這四個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54、即使艱難,也還要做;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功之後…… 55、我們中國人對於不是自己的東西,或者將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總要破壞了才快活的。 56、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 57、以人為鑒,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夠反省的妙法。58、友誼是兩顆心的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59、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60、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61、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62、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只要無礙於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63、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64、空談之類,是談不久,也談不出什麽來的,它始終被事實的鏡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65、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66、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 67、拿苛刻的眼光挑剔自己,用寬容的胸懷對待他人。68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成正比例,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69、造化常為庸人設計。70、成語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現世相的神髓,隨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又即從成語中,另外抽出思緒:既然從世相的種子出,開的也一定是世相的花。——摘自1926年5月25日《集外集拾遺·<何典>題記》71、世事大概差不多,地的繁華和荒僻,人的多少,都沒有多大關系。——摘自1926年10月23日《書信·致許廣平》72、(沒有研究,但)常不免被逼去做「非所長」「非所好」的事。然而往往只得做,如在戲台下一般,被擠在中間,退不開去了,不但於己有損,事情也做不好;而別人看見推辭,卻以為客氣,仍堅執要你去做。這樣地玩「雜耍」一兩年,就都只剩下油滑學問,失了專長,而也逐漸被社會所棄,變了「葯渣」了,雖然也曾煎熬了請人喝過汁。一變葯渣,便什麼人都來踐踏,連先前喝過汁的人也來踐踏;不但踐踏,還要冷笑。——摘自1926年12月16日《書信·致許廣平》73、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摘自1927年9月24日《而已集·小雜感》74、一個人如果一生沒有遇到橫禍,大家決不另眼相看,但若坐過牢監,到過戰場,則即使他是一個萬分平凡的人,人們也總看得特別一點。 ——摘自1932年12月16日《兩地書·序言》75、事實常沒有字面這么好看。……倘說,因為古物古得很,有一無二,所以是寶貝,應該趕快搬走的罷。這誠然也說得通的。但我們也沒有兩個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現存的古物還要古。……至於商周時代,這地方卻確是已經有了的。為什麼倒撇下不管,單搬古物呢?說一句老實話,那就是並非因為古物的「古」,倒是為了它在失掉北平之後,還可以隨身帶著,隨時賣出銅錢來。——摘自1933年1月31日《偽自由書·崇實》76、……諺語固然好像一時代一國民的意思的結晶,但其實,卻不過是一部分的人們的意思。現在就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來做例子罷,這乃是被壓迫者們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納稅,輸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閑事;而壓迫者是不算在內的。——摘自1933年6月13日《南腔北調集·諺語》77、今之名人就又不同了,他要抹殺舊帳,從新做人,比起常人的方法來,遲速真有郵信和電報之別。不怕迂緩一點的,就出一回洋,造一個寺,生一場病,游幾天山;要快,則開一次會,念一卷經,演說一通,宣言一下,或者睡一夜覺,做一首詩也可以;要更快,那就自打兩個嘴巴,淌幾滴眼淚,也照樣能夠另變一人,和「以前之我」絕無關系。凈壇將軍搖身一變,化為鯽魚,在女妖們的大腿間鑽來鑽去,作者或者寫得出神入化,但從現在看起來,是連新奇氣息也沒有的。如果這樣變法,還覺得麻煩,那就白一白眼,反問道:「這是我的帳?」如果還嫌麻煩,那就眼也不白,問也不問,而現在所流行的卻大抵是後一法。——摘自1933年7月25日《准風月談·查舊帳》阿袁按:據著名神魔小說《西遊記》載,文中「凈壇將軍」原作「凈壇使者」,蓋即豬八戒西天取經成功後所得之封號也;鯽魚,原作「鯰魚」。文中所及之事,具見是書第七十二回。78、便是商家,櫃內的「不二價」的金字招牌也時時和屋外「大廉價」的大旗互相輝映,不過他總有一個緣故:不是提倡國貨,就是紀念開張。——摘自1933年8月4日《准風月談·豪語的折扣》79、民國以來,有過許多總統和闊官了,下野之後,都是面團團的,或賦詩,或看戲,或念佛,吃著不盡,真也好像給批評者以證據。——摘自1933年10月19日《准風月談·外國也有》80、近二年來,一切無恥無良之事,幾乎無所不有,「博士」「學者」諸尊稱,早已成為惡名,此後則「作家」之名,亦將為稍知自愛者所不樂受。近頗自憾未習他業,不能改圖,否則雖驅車販米,亦較作家干凈,因驅車販米,不過車夫和小商人而已,而在「作家」一名之中,則可包含無數惡行也。——摘自1934年4月12日《書信·致姚克》81、假使有一個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著,不久准可以圍滿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個人,無端大叫一聲,拔步便跑,同時准可以大家都逃散。真不知是「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然而又心懷不滿,罵他的莫名其妙的對象曰「媽的」!但是,那吐唾沫和大叫一聲的人,歸根結蒂還是大人物。當然,沉著切實的人們是有的。不過偉人等等之名之被尊視或鄙棄,大抵總只是做唾沫的替代品而已。——摘自1934年5月14日《花邊文學·一思而行》82、 中國人的確相信運命,但這運命是有方法轉移的。所謂「沒有法子」,有時也就是一種另想道路——轉移運命的方法。等到確信這是「運命」,真真「沒有法子」的時候,那是在事實上已經十足碰壁,或者恰要滅亡之際了。運命並不是中國人的事前的指導,乃是事後的一種不費心思的解釋。——摘自1934年10月23日《且介亭雜文·運命》83、在受難者家族中,無女不如有女之有趣,自殺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但鐵鉉究竟是忠臣,使其女永淪教坊,終覺於心不安,所以還是和尋常女子不同,因獻詩而配了士子。這和小生落難,下獄挨打,到底中了狀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摘自1934年12月23日《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之餘——關於「舒憤懣」》(附記)84、中國的社會上,「賣老」的真也特別多。女人會穿針,有什麼希奇呢,一到一百多歲,就可以開大會,穿給大家看,順便還捐錢了。——摘自《且介亭雜文二集·六論「文人相輕」——二賣》85、知習俗之道德大原,悉當改革,因寄其意於二詩,……托旨於巨靈,以天堂之逐客,又為人間道德之憎者,超越凡情,因生疾惡,與天地斗爭,苟見眾生動於凡情,則施以賤視。——摘自《墳·摩羅詩力說·七》86、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於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摘自《墳·我之節烈觀》87、我們能夠大叫,是黃鶯便黃鶯般叫;是鴟鴞便鴟鴞般叫。我們不必學那才從私窩子里跨出腳,便說「中國道德第一」的人的聲音。——摘自《熱風·隨感錄·四十》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摘自1927年9月24日《而已集·小雜感》89、普通所謂考試編輯多是一種手段,大抵因為薦條太多,無法應付,便來裝作這一種門面,故作稟公選用之狀,以免薦送者見怪,其實卻是早已暗暗定好,別的應試者不過陪他變一場戲法罷了。——摘自1925年5月21日《華蓋集·「碰壁」之後》按:以上有出處者均摘自阿袁( 即陳忠遠)先生所纂輯的《魯迅先生的心裡話》一書(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1]詩句1、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魯迅·《自題小像》) 3、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魯迅·《無名》)4、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無題》)5、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6、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魯迅·《答客誚》) 7、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魯迅《題三義塔》) 8、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魯迅·《悼楊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