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說集

端木蕻良的短篇小說集

發布時間: 2023-03-25 05:37:36

1. 土地的誓言作者背景

《土地的誓言》是男作家端木蕻良所寫,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爭正處於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

作者懷著難以抑制的思鄉之情寫下了這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即使犧牲也要保衛祖國,使祖國得到解放,願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保衛祖國的感情。

拓展資料:

《土地的誓言》是當代作家端木蕻良創作的一篇散文。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文章中作者抒發了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以及對故鄉的深深眷戀。

此文的結構看似復雜,實則線索清晰,結構簡單。兩段文字一氣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傾瀉,在結構上有如雙峰對峙,又宛若對仗工整的一副長聯。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曾任北京市作家協會副螞睜主席。枝坦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猛物桐

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7課和魯教版六年級下冊第16課。

2. 端木蕻良的作品及作者背景

現當代著名作家、小說家。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遼寧昌圖人。1912年 9月25日生。中學時代就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1932年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聯盟﹐同時開始文學創作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重慶等處任教﹐在重慶﹑香港﹑上海等地編輯《文摘》副刊﹑《時代文學》雜志﹑《大剛報》副刊《大江》﹑《求是》﹐長期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 端木蕻良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中國的30年代,是動盪不安的年代,國民黨的白色恐怖,日本侵華戰爭的蹂躪,把中國折騰得千瘡百孔。曹京平為了掩人耳目,避免國民黨迫害,在寫完小說之後,突發奇想,決定給自己起個既不被人猜疑,又讓人難以模仿的名字。於是,用了「端木」這個復姓,又把他印象很深的東北紅高粱中的「紅粱」移作名字。這樣他的名字就成了「端木紅粱」。可是,他當時身處白色恐怖之中,公開使用「紅」字,很容易招來嫌疑。所以,他靈機一動,就將「端木紅粱」中的「紅」字改為「蕻」了。但是「端木蕻粱」又不像人名,就又把「粱」改作了「良」。這樣「端木蕻良」就成了曹京平的筆名。 端木蕻良的作品﹐從第一部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4)開始﹐包括《大地的海》﹐中﹑短篇小說《鷺湖的憂郁》﹑《遙遠的風砂》﹑《憎恨》﹑《爺爺為什麼不吃高粱米粥》等﹐大都以東北故鄉為背景﹐展現出在民族與階級的雙重壓迫下人民的災難和戰斗。作家懷著憂郁的心情眷戀故鄉的土地﹐為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而憤怒。愛與憎交織的思想基調﹐貫穿於他的主要作品和人物身上。作品場面宏偉﹐筆調細致﹐有些細節描寫十分突出﹔以濃郁的風土人情和方言﹐渲染出強烈的地方色彩。早期有些短篇小說﹐表現手法簡練而含蓄﹐富有抒情色彩。後期某些長篇小說﹐過多地追求場景宏大﹐開掘不深﹐顯得龐雜﹐但仍然保持著鮮明的地方色彩。

3. 端木蕻良的簡介

原名曹漢文,(1912.9.25—1996.10.5)滿族,端木蕻良,遼寧省昌圖縣人。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說處女作《母親》。1932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端木從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與鍾耀群結婚。1980年,端木當選為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端木蕻[hong](第四聲)良(1912.09.25—1996.10.05),滿族,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現代著名作家、小說家。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重慶等處任教﹐在重慶﹑香港﹑上海等地編輯《文摘》副刊﹑《時代文學》雜志﹑《大剛報》副刊《大江》﹑《求是》﹐長期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積極投身於文學創作,主要有長篇小說《大江》《大地的海》、《大時代》、《上海潮》、《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和短篇集《憎恨》等諸多中短篇小說,其中《新都花絮》、《風陵渡》、《紅燈》、《紅夜》、《雕鶚堡》等篇都是有影響的佳作。

端木蕻良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為世人所流傳。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9課。長篇小說《曹雪芹》影響卓著。

4. 端木蕻良簡介50字

端木蕻[hóng]良(1912.9.25——1996.10.5)現代著名作家
小說家,原名曹漢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1912年
9月25日生於遼寧昌圖。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風景》,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為世人所流傳。
寧昌圖。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接受了進步思想的影響。

5. 端木蕻良到底叫曹京平還是叫曹漢文

曹漢文,又名曹京平

6. 端木蕻良的人物生活

蕭紅與端木蕻良(以下簡稱端木)是1937年10月在武漢相識的。因為都是東北老鄉,也都是文人,端木與蕭紅夫婦一開始就相處得不錯。據蔣錫金回憶文章所寫的情況看,四人在一起就像兄弟姐妹,又像同志會,同吃同住,關系融洽而隨便,經常討論文學創作、時勢發展,揚言要組織宣傳隊,開辦飯館等。在這段時間里,蕭紅對端木很有好感,兩人在一些問題上也有相同的看法。端木身材瘦高,穿著洋氣,說話和聲細語,性格內向,孤傲、文質彬彬,與蕭軍的粗獷、好強、豪放、野氣形成鮮明對比。當幾人在爭論問題時,端木一般都站在蕭紅一邊。
端木從不與人發生正面沖突,只是採取迂迴戰術。這些都使蕭紅產生好感。尤其讓蕭紅感到欣慰的是端木「不只是尊敬她,而且大膽地贊美她的作品超過了蕭軍的成就」。這是其他朋友沒有做過的,過去只有魯迅與胡風賞識蕭紅的才華,蕭軍嘴上不說,心裡是不服氣的,其他朋友也是如此。因此端木對蕭紅文學成就的贊賞,對蕭紅有特殊的意義,使她感受到來自一個男性的對她才華的贊美。這就使蕭紅和蕭軍已裂痕重重的感情生活面臨著新的考驗。蕭軍本人、蕭紅與端木都敏感地發現了三人之間關系微妙的變化。
蕭紅在臨汾與蕭軍分別後,與端木有了更多的接觸,常常主動找端木談創作,談她的身世。並同塞克等人一起逛西安古城,欣賞碑林書法。兩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還沒有確定戀愛關系,直到蕭軍又來到西安後,蕭紅提出與蕭軍正式分手時,蕭紅與端木也沒有真正考慮過兩人的關系。這時的端木還從沒有想過要結婚的問題,而蕭紅也還拿不定主意到底怎麼辦。但兩蕭分手後,形勢急轉直下,兩人感情迅速發展。
1938年4月蕭紅與端木到了武漢,5月在武漢舉行婚禮。對於兩蕭的離異,朋友們大都感到惋惜,並且人們大都譴責端木是第三者,其實這是不公平的。蕭紅與端木在兩蕭分手以前的交往沒有超過朋友的界限,只是在兩蕭分手後,兩人的關系才有了質的飛躍,而且並不是一種少男少女的盲目熱戀,帶有頗為冷靜理智的色彩。當胡風提議讓新娘新郎談談戀愛經過時,蕭紅說:「張兄,掏肝剖肺地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麼羅曼蒂克的戀愛歷史。是我在決定同三郎永遠分開的時候才發現了端木蕻良。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希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但蕭紅與端木結合後,受到許多朋友的非議與疏遠。她感到友情的封鎖,這給她帶來了新的煩惱與苦悶。蕭紅與端木最初結合是有感情基礎的。但兩人性格的差異日漸在生活中顯露出來,互相都會感到失落與幻滅,感情悲劇也就不可避免,蕭紅盡管倔強勇敢,但畢竟需要丈夫的呵護與溫存,況且是在多難病重時期更是如此。而端木從小隻受到別人照顧溺愛,依賴性很強,又是生活能力很差的人,不會也不懂得要關愛呵護妻子,反而仍要蕭紅來為他操心受累。從武漢撤退時,蕭紅讓端木先走他就先走了,在香港蕭紅同意他突圍,他就准備突圍撤離了,他這種只顧自己的舉動使蕭紅自然感到被冷落被遺棄了。再加上日本侵佔香港,庸醫誤診,蕭紅病情惡化等客觀因素。蕭紅終於不幸在1942年1月22日病逝了。
端木在蕭紅去世18年後才續娶鍾耀群為妻,由此可見他對蕭紅的感情還是很深的,他不僅一直保存著一縷蕭紅的遺發,而且經常寫詩懷念蕭紅,這些詩都不是為了發表,只是表示他心底里對蕭紅的感情。十年浩劫以後,端木幾乎年年都要自己去廣州銀河公墓,為蕭紅掃墓,自己不能去時就托朋友去,並寫悼詩獻於墓前。
1987年11月4日,端木與鍾耀群一起到蕭紅墓前祭掃並獻詞一首,題為《風入松·為蕭紅掃墓》:生死相隔不相忘,落月滿屋樑,梅邊柳畔,呼蘭河也是蕭湘,洗去千年舊點,墨鏤斑竹新篁。惜燭不與魅爭光,篋劍自生芒,風霜歷盡情無限,山和水同一弦章。天涯海角非遠,銀河夜夜相望。從中不難看出,蕭紅在端木心底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性格內向孤傲的他只有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思念,他的哀悼,他的懺悔,這的確挺感人的。可惜蕭紅再也聽不到了,她註定要一個人走路,這就是一個女性的宿命。
1995年3月,蘇珊娜·浩女士郵寄來包括香港聖士提反女校上個世紀40年代的地形平面圖復製件,希望端木先生能指認出當年埋葬蕭紅部分骨灰的確切地點。但時間久遠,復製件模糊不清,又是平面圖,不好辨認,端木先生憂郁地說:「看來我去了也未必能找到了,蕭紅的那一半要永遠地留在香港了。1996年10月5日,端木先生在北京去世,身前留下遺願,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到香港聖士提反女校後山、蕭紅另一半骨灰的埋葬地。1997年5月他的夫人鍾耀群女士來到香港,實現了他的願望。
旅居桂林
端木先生旅居桂林期間,創作了大量作品,所以有關端的研究,都把他在桂林這段時間作為重點。 端木蕻良在桂林,主要活動內容還是從事文學寫作,大量的創作成果表明,桂林時期是他一生創作生涯的重要時期。
小說創作是端木蕻良的主要創作內容,在桂林,他寫下了大量小說作品。計有《初吻》(短篇小說)、《早春》(短篇小說)、《雕鶚堡》(短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長篇小說,未完)、《琴》(短篇小說)、《紅夜》(短篇小說)、《女神》(短篇小說)、《前夜》(短篇小說)、《飢餓》(短篇小說)、《幾號門牌》(長篇小說,未完),出版了長篇小說《大江》(桂林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1943年4月出版)。
《科爾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早期創作的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1942年,端木蕻良由香港轉到桂林之後,懷著對遙遠故鄉的的思念情懷,開始續寫《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這第二部,由於後來未能寫完,也未能印刷成書出版,當時發表於1943年3月至11月桂林出版的《文藝雜志》第2卷第3期至第6期與第3卷第1期上,一共5章,約4萬字。在這5章里,主要人物是兩個,一個是被一些研究者認為在小說第一部的末尾已被折磨死去的靈子,一個是第一部尚未出場的丁寧的哥哥丁蘭。小說體現了端木蕻良對中國婦女的地位、命運和對人性等問題的思考。
端木蕻良在桂林創作的短篇小說主要有《早春》、《初吻》等。這些作品,寫了一批在家鄉土地上生活的純良美麗的農村女子。端木蕻良在她們身上,寄託了自己對遙遠的眷戀,寄託了自己對災難家園的關切。《初吻》、《早春》兩篇,代表了端木蕻良上世紀40年代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這兩個作品,都是寫的幼年時代的生活內容。小說寫出了一種撩人心魂的情,連同那精美明麗的景物描寫、動人的人物心理刻畫,洋溢出與一般抗戰小說不同的藝術韻味和意境,真正體現出了小說中的一種藝術美,從而成為上世紀40年代中國短篇小說的重要收獲。
端木蕻良在此時期寫的一些神話小說、歷史小說,如《蝴蝶夢》、《女神》、《琴》、《步飛煙》等,也都是以女性為描寫中心的。這些小說,充滿著作者真切鮮明的愛與憎。端木蕻良正是通過對農村青年女性美好形象的塑造,在對她們悲慘身世的記敘中,流露出他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無限愛戀,對善良者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的。
在桂林,端木蕻良還創作了《晴雯》、《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話劇)、《紅拂傳》等劇本;寫有《哀李滿江》、《贈瘦石》、《秋日訪邇冬不遇》等詩作。除以上已發表的作品外,據筆者訪問端木蕻良時了解到,端木蕻良在桂林,還寫有《薛寶釵》(劇本)、《龍女傳》、《三月手記》。這些作品,有的已決定發表,發了預告,後因桂林大疏散,刊物被迫停刊而未能發表。
端木蕻良在桂林還寫了不少文學論文和文學札記。計有《寫人物——以安娜·卡列尼娜為例》、《歷史劇問題座談》(座談會記錄)、《心浮私記》(札記)、《論艾青》、《向〈紅樓夢〉學習描寫人物》(論文)、《我的寫作經驗》)等多篇。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在桂林參與抗戰文藝活動是大量的,寫作成果是豐富的,作品較抗戰前形式更為多樣,內容、題材現擴大了。

7. 端木蕻良的代表作有哪些

1、《科爾沁旗草原》

《鴜鷺湖的憂郁》寫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小說,整篇彌漫著一種濃濃的憂郁氛圍。這種憂郁烘託了環境,映照了人物,使整個作品烙上深深的憂郁"氣質"。作者構建作品憂郁氛圍運用了多種方法、多重意象,包括"憂郁的月亮""憂郁的霧氣""憂郁的人們",他們的憂郁共同構建了鴜鷺湖的憂郁,讓讀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鷺湖的憂郁之中。

8. 瑞木蕻良是20世紀30年代什麼的代表人物之一

端木蕻良是20世紀30年代(東北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東北作家群簡介:

東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變後,一群從東北流亡到關內的文學青年在左翼文學運動推動下共同自發地開始文學創作的群體。他們的作品反映了處於日寇鐵蹄下的東北人民的悲慘遭遇,表達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父老鄉親的懷念及早日收回國土的強烈願望。他們的作品具有粗獷宏大的風格,寫出了東北的風俗民情,顯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

「東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蕭紅、蕭軍、端木蕻良、舒群、駱賓基、羅烽、白朗、李輝英、王相智等。他們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聯」,但其創作實際上構成「左聯」文學的一部分。正是他們,開了抗日文學的先聲,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與東北廣袤的黑土,鐵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攪成一團,以一種濃郁的眷戀鄉土的愛國主義情緒和粗獷的地方風格。

代表作有蕭紅的《呼蘭河傳》《生死場》,蕭軍的《八月的鄉村》,端木蕻良的《科爾沁旗草原》《鴜鷺湖的憂郁》 ,舒群的《沒有祖國的孩子》等。

二、端木蕻良簡介: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漢文(曹京平),遼寧省昌圖縣人。(1996年10月5日,這位跨越現當代文壇的遼寧籍著名作家,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4歲。)

1928年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1932年考入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加入「左聯」,發表小說《母親》。

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主要作品:

(1)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風景》《大江》,散文《土地的誓言》;

(2)短篇小說集《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

(3)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

(4)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

(5)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

(6)散文《土地的誓言》。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文章中作者抒發了對國土淪喪的壓抑之情、以及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此文的結構看似復雜,實則線索清晰,結構簡單。兩段文字一氣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傾瀉,在結構上有如雙峰對峙,又宛若對仗工整的一副長聯。

9. 曹漢文的端木蕻良-桂林生活

端木先生旅居桂林期間,創作了大量作品,所以有關端的研究,都把他在桂林這段時間作為重點。 端木蕻良在桂林,主要活動內容還是從事文學寫作,大量的創作成果表明,桂林時期是他一生創作生涯的重要時期。
小說創作是端木蕻良的主要創作內容,在桂林,他寫下了大量小說作品。計有《初吻》(短篇小說)、《早春》(短篇小說)、《雕鶚堡》(短小說)、《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長篇小說,未完)、《琴》(短篇小說)、《紅夜》(短篇小說)、《女神》(短篇小說)、《前夜》(短篇小說)、《飢餓》(短篇小說)、《幾號門牌》(長篇小說,未完),出版了長篇小說《大江》(桂林良友復興圖書印刷公司1943年4月出版)。
《科爾沁旗草原》是端木蕻良早期創作的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1942年,端木蕻良由香港轉到桂林之後,懷著對遙遠故鄉的的思念情懷,開始續寫《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這第二部,由於後來未能寫完,也未能印刷成書出版,當時發表於1943年3月至11月桂林出版的《文藝雜志》第2卷第3期至第6期與第3卷第1期上,一共5章,約4萬字。在這5章里,主要人物是兩個,一個是被一些研究者認為在小說第一部的末尾已被折磨死去的靈子,一個是第一部尚未出場的丁寧的哥哥丁蘭。這里第1、第2、第4、第5章主要寫靈子,第3章寫丁以寫靈子的心理活動為主,寫了她的憂郁、內心痛苦和對丁寧的思念,對未來的冥想等等,將她對生命、死亡、命運的思考等哲學意義的內容,作為了這小說的主體。小說體現了端木蕻良對中國婦女的地位、命運和對人性等問題的思考。
端木蕻良在桂林創作的短篇小說主要有《早春》、《初吻》等。這些作品,寫了一批在家鄉土地上生活的純良美麗 的農村女子。端木蕻良在她們身上,寄託了自己對遙遠的眷戀,寄託了自己對災難家園的關切。《初吻》、《早春》兩篇,代表了端木蕻良上世紀40年代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這兩個作品,都是寫的幼年時代的生活內容。《初吻》寫的是一個叫「蘭柱」的富家子弟,在與比他年長幾歲的親戚、名叫「靈姨」的年輕女子的來往和玩耍時,產生了一種新鮮的親近情感。三年後,蘭柱再見到靈姨時,她再也沒有往日的熱烈、活潑和歡愉了。《早春》寫的是蘭柱和只見了三次面而不知其家世的村女金枝姐。與《初吻》一樣,小說先寫一種童稚的天真、歡愉,兩人一道在野地里挖野菜、采野花的快樂和興奮。後來,金枝姐一家被生活所迫,到更荒涼的北荒去謀生活了,蘭柱再也見不到她了。小說寫出了一種撩人心魂的情,連同那精美明麗的景物描寫、動人的人物心理刻畫,洋溢出與一般抗戰小說不同的藝術韻味和意境,真正體現出了小說中的一種藝術美,從而成為上世紀40年代中國短篇小說的重要收獲。
端木蕻良在此時期寫的一些神話小說、歷史小說,如《蝴蝶夢》、《女神》、《琴》、《步飛煙》等,也都是以女性為描寫中心的。這些小說,充滿著作者真切鮮明的愛與憎。端木蕻良正是通過對農村青年女性美好形象的塑造,在對她們悲慘身世的記敘中,流露出他對世間美好事物的無限愛戀,對善良者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的。
在桂林,端木蕻良還創作了《晴雯》、《林黛玉》、《安娜·卡列尼娜》(話劇)、《紅佛傳》等劇本;寫有《哀李滿江》、《贈瘦石》、《秋日訪邇冬不遇》等詩作。除以上已發表的作品外,據筆者訪問端木蕻良時了解到,端木蕻良在桂林,還寫有《薛寶釵》(劇本)、《龍女傳》、《三月手記》。這些作品,有的已決定發表,發了預告,後因桂林大疏散,刊物被迫停刊而未能發表。
端木蕻良在桂林還寫了不少文學論文和文學札記。計有《寫人物——以安娜·卡列尼娜為例》、《歷史劇問題座談》(座談會記錄)、《心浮私記》(札記)、《論艾青》、《向〈紅樓夢〉學習描寫人物》(論文)、《我的寫作經驗》)等多篇。
可以看出,端木蕻良在桂林參與抗戰文藝活動是大量的,寫作成果是豐富的,作品較抗戰前形式更為多樣,內容、題材現擴大了。
思想的提升與創作的轉變
端木蕻良在桂林,是他創作思想得以提升、創作道路發生較大轉變的時期。1942年,端木蕻良來到桂林不久就寫出了《我的寫作經驗》一文,這是他對自己十年來創作的一個總結,文中表達了他極重要的文學思想。他提出了寫小說是一種哲學事業的思想。他說:「文學是因為它們都隱藏著哲學思想。」他認為,區別一流二流小說就在於此。在文學觀上,他開始接受毛澤東文藝思想。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這一報告中提出了「把國際主義的內容和民族形式」結合起來,創造「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全國解放區和國民黨統治區的進步作家都熱烈響應,展開討論,並積極探索文藝「民族形式」的實踐。端木蕻良在總結了抗戰前期一些作品只重視內容而忽略形式的教訓,努力探索「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可以認為,端木蕻良在桂林開始了自己創作中的民族形式的自覺追求,努力探索民族形式,追尋「人民的文學」的創作道路,著力表現鄉土氣息。端木蕻良在桂林曾說:文學「要顧及鄉下人」、文學的未來是「歌頌人民的領袖、人民英雄、各階層人民生活」的「人民的文學」(1943年在「戰後中國文藝展望」座談會上的發言)。他在創作實踐中自覺追尋「顧及鄉下人」、寫出「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的創作路子。寫他熟悉的生活,熟悉的鄉下人。在《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早春》、《初吻》等一時期的重要作品中,體現出了他的這種創作追求,這種創作轉變。
觀察端木蕻良在桂林的創作,可以發現較之上世紀30年代的作品,有了以下較明顯的變化:
創作題材由現實轉入歷史。
抗戰前期,端木蕻良在重慶、香港等地寫了反映抗日軍隊以及游擊隊生活的長篇小說《大江》、中篇小說《柳條邊外》、短篇小說《螺螄谷》,還有已結集出版的短篇小說集《風陵渡》。這些作品,除了個別篇章外,大多寫的是抗戰全面爆發後全國各地的抗日斗爭生活和大後方的社會圖景,可以看出,它們多是配合抗戰宣傳的急就章。這是抗戰初期救亡工作的需要,也是端木蕻良的熱情所使然,作家是在以自己的筆,服務於抗戰。
1938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政治局勢的沉滯黑暗以及國民黨對進步文化事業的限制,生活在國民黨統治區的作家失去了抗戰初期那種深入前線深入民眾的可能,灰暗陰冷的社會氣候使得作家漸漸轉入到歷史中去尋找創作題材。1942年端木蕻良到桂林後,也寫有暴露國民黨黑暗統治的《幾號門牌》,但由於時代和環境的限制,他同樣無法深入前線,也只得潛入歷史。他在此時寫的《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雖與抗戰有關,但畢竟不是現實抗戰生活內容的作品。他的《早春》、《初吻》、《紅夜》等,寫的都是記憶中的舊時生活圖景而不是現實生活內容,他的《女神》等歷史小說和《紅樓夢》等劇作,以及他的舊體詩寫作,都體現了他創作上的這種變化。
創作心態由激情宣洩到審美表現。
端木蕻良是極富藝術才華的作家。可以認為,在他創作初期寫《科爾沁旗草原》、《憎恨》時,就表現出了較高的藝術才力。但他早期的作品,畢竟是激情多於藝術,1942年端木蕻良到桂林後,相對安定的後方生活使他有時間有精力沉思幾年來的創作路程,他開始注重作品的審美力量,著意追求作品的藝術價值了。他提出了「由美到真」的藝術觀點,他說「藝術的美根植於生活的真」。他在此時期寫的《心浮私記》里說:「我認為在文學的過程中,從美的角度里也可以達到真的境界。而達到了真的,它必然是美的。」他還說:美若游離了真,那種美就失去了健康和價值。他在此時,似乎恢復了1936年寫作《憎恨》那些小說時的藝術視力,在《早春》、《初吻》等小說中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令人沉醉痴迷。構思的精巧,情調的旖旎,文字的准確和典雅,使他的作品達到了美不勝收的境地。可以說,此時期端木蕻良的小說尤其是短篇小說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地。
創作思維由關注政治經濟到關注思想文化
透過上世紀40年代端木蕻良到桂林後寫的一系列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思維關註上由政治經濟到思想文化的變化。一是從《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所發表的五章看,小說將靈子作為主人公,將她對生命、死亡、命運的思考等哲學意義的內容,作為了這小說的主體;二是《初吻》、《早春》等短篇小說所表現出來的對中國婦女的地位、命運,對人性等問題的關注;三是此時期端木蕻良開始寫作有關《紅樓夢》的劇本,並立志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端木蕻良並非逃避現實,他是在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沉思索中,理解當今中國的現實,探索中國的未來。可以說,他的所有作品,均體現了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關切,體現了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由憂郁到憎恨到愛戀到創造的情感。他將他的藝術才華,附著在他最熟悉的生活記憶中,重新將自己的目光與關切,又投向科爾沁旗草原,力圖在更高層面上,勾畫科爾沁旗草原的圖景。正是由這一點出發,端木蕻良寫出了具有真正文化內涵的中國的草原、中國的土地、中國的大地之子,從而使自己的小說具有了較高的思想文化價值。
藝術風格由陽剛轉為陰柔。
巴人在那影響極大的評論《直立起來的<科爾沁旗草原>》里說:「作者的澎湃的熱情與草原的蒼莽而深厚的潛力, 交響出一首『中國的進行曲』」,《科爾沁旗草原》是「多麼浩瀚、嘹亮、雄壯的詩篇。」他還說:這小說「有《鐵流》的勁與光……」這樣的論斷,是深刻而准確的,說端木蕻良創作風格的豪雄、硬朗、大氣,已成定論。直到幾十年後的80年代初期,學者們說到端木蕻良的創作時,仍稱為「來自大野的雄風」,依然是看中和贊頌其陽剛之氣充盈。而《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就目前所能見到的五章看,則已消失了陽剛,轉為陰柔,尤其是一個柔弱的女子靈子在此時似乎成了小說的主人公,五章里有三章寫靈子,作者寫其傷感、寫其憂思、寫其心理,細細寫來,柔情縷縷,一改10年前寫《科爾沁旗草原》時的蒼勁、豪放、硬朗的筆力。他的《初吻》、《早春》等短篇小說,更是如此,柔情與溫馨,溢漫全篇,頗為動人。他此時期寫的一批短篇小說,基本是這一風格,與其30年代的作品相比較,看得到明顯巨大的風格轉變。
由以上敘述我們領會到,端木蕻良在桂林的創作,是他一生創作活動中承前啟後、奠定成熟的小說大家地位的關鍵時期。此時期他的創作,表現了他以中國社會的認識更深刻了,藝術表現力更嫻熟了。他既繼承了早期創作《科爾沁旗草原》那種對生活的深與細的真切感覺,又克服了抗戰初期以宣傳代替藝術的弊病,將抗戰這大時代賦予的對祖國對人民的愛融入到對新生活的深透的理解和生動的表現中,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藝術成就。
1944年9月初,端木蕻良在參加完王魯彥安葬儀式後離開桂林,隨著湘桂大撤退的人流,撤到了貴州 遵義。在那裡,他與熊佛西、秦牧等人辦了一張報紙。1945年,他去了重慶。

10. 端木蕻良怎麼讀

ān mù hóng liáng。端木蕻良(曹漢文、曹京平,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遼寧省昌圖縣人,畢業於清華大學,作家。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世清。

ān mù hóng liáng。端木蕻良(曹漢文、曹京平,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遼寧省昌圖縣人,畢業於清華大學,作家。代表作品有《科爾沁旗草原》《大地的海》等。1933年開始創作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為三十年代東北作家群產生重要影響的力作之一。 1985年,《曹雪芹》中卷(與夫人鍾耀搜指前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 。

強調「蕻」字逗茄有兩個拼音:hóng、 hòng

端木蕻良:端木蕻[hóng]良曾用筆名黃葉﹑羅旋﹑葉之林﹑曹坪等。現代著名作家、小說家。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在山西﹑重慶等處任教﹐在重慶、香港、上海等地編輯《文摘》副刊、《時代文學》雜志、《大剛報》副刊《大江》、《求是》。端木蕻良長期從事進步的文化工作,期間積極投身於文學創作,主要有長篇小說《大江》、《大地的海》、《大時代》、《上海潮》、《科爾沁旗草原》第二部和短篇集《憎恨》等諸多中短篇小說,其中《新都花絮》、《風陵渡》、《紅燈》、《紅夜》、《雕鶚堡》等篇都是有影響的佳作。

此外,端木蕻良的主要作品還有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江南風景》等,短篇小說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風陵渡》,童話《星星記》,京劇《戚繼光斬子》、《除三害》,評劇《羅漢錢》、《梁山伯與祝英台》及長篇歷史小說集《曹雪芹》等,其中長篇小說《曹雪芹》影響卓著,為世人所流傳。同時,文章《土地的誓言》被錄用為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9課。

熱點內容
主角很厲害的都市靈異小說 發布:2025-07-04 16:03:07 瀏覽:757
楚雲飛重生小說 發布:2025-07-04 15:54:43 瀏覽:806
小說鬼吹燈大結局 發布:2025-07-04 15:48:04 瀏覽:989
法師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7-04 15:35:57 瀏覽:530
適合改編成話劇的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4 15:35:02 瀏覽:358
三大短篇小說簡介 發布:2025-07-04 15:24:40 瀏覽:456
主僕小說言情 發布:2025-07-04 14:54:52 瀏覽:387
雅夫人結局小說下載 發布:2025-07-04 14:53:15 瀏覽:162
俠客小說經典語錄 發布:2025-07-04 14:52:28 瀏覽:38
重生小怪類的小說 發布:2025-07-04 14:23:58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