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短篇小說集
① 雲霧中的古堡的作者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生於江蘇鹽城。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文學作品集有《憂郁的田園》、《紅葫蘆》、《追隨永恆》、《甜橙樹》等。長篇小說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細米》、《青銅葵花》、《天瓢》、《大王書》、《我的兒子皮卡》等。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20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小說門》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軒文集》(9卷)。《紅瓦》、《草房子》、《根鳥》、《細米》、《天瓢》、《青銅葵花》以及一些短篇小說分別被翻譯為英、法、德、日、韓等文字。獲省部級以上學術獎、文學獎40餘種。其中有國際安徒生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圖書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圖書獎、宋慶齡文學獎金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冰心文學大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德黑蘭國際電影節「金蝴蝶」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等獎項。
作品出版年表
1983年2月 《沒有角的牛》(中篇小說)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5年5月 《古老的圍牆》(長篇小說)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6年2月 《雲霧中的古堡》(短篇小說)重慶出版社
1986年12月 《啞牛》(短篇小說)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8年6月 《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8年9月 《埋在雪下的小屋》(中篇小說)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8年11月 《暮色籠罩的祠堂》(中篇小說)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1989年1月 《憂郁的田園》(中短篇小說集)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91年5月《思維論》(專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1年12月 《山羊不吃天堂草》(長篇小說)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2年4月 《綠色的柵欄》(短篇小說集) 教育科學出版社
1993年11月 《紅帆》(短篇小說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3月《水下有座城》(與左珊丹合作)(短篇小說集)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4年7月 《山羊不吃天堂草》(長篇小說) 台灣民生報社
1994年7月 《紅葫蘆》(短篇小說集)台灣民生報社
1994年12月 《埋在雪下的小屋》(短篇小說集)台灣國際少年村
1996年7月 《少年》(散文) 台灣民生報社
1996年8月 《薔薇谷》(短篇小說集)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7年 《曹文軒文學論集》 21世紀出版社
1997年《紅瓦》(長篇小說)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97年《三角地》(中短篇小說集)台灣民生報社
1997年 《追隨永恆》(散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 《草房子》(長篇小說)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1999年 《面對微妙》泰山出版社
1999年 《根鳥》(長篇小說)春風文藝出版社
2000年《紅瓦房》(長篇小說)台灣小魯出版社 2005年《細米》(長篇小說)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5年《野風車》(中短篇小說集)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5年《青銅葵花》(長篇小說)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7年 《大王書》為曹文軒歷時八年精心構思而成,它是曹文軒迄今為止花費心血最多、最為重要的作品,幻想與文學融為一體,既具有作者一貫的美學風格,又內容新奇獨特,極富探索之風,目前,第一部《黃琉璃》和第2部《紅紗燈》已經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2008年《狗牙雨》(中短篇小說集)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2009年《我的兒子皮卡》(共16冊,已有六冊搶先出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是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年春季強力推出的一套名家經典圖書,本系列包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沉澱多年的8部輝煌巨作,它們都有一個富有詩意的書名:《青銅葵花》、《野風車》、《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黑瓦》、《根鳥》、《細米》、《狗牙雨》。
作者榮譽
入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承擔國家教委八五科研項目「小說的藝術」和國家九五重點科研項目「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現象研究」。
《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獲北京大學首屆青年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
《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二屆文學評論科研獎,1998年
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獲第三屆宋慶齡文學獎金獎、一九九四年度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藍花》(短篇小說)、《草房子》獲冰心文學大獎。
短篇小說集《紅葫蘆》獲《中國時報》一九九四年度十大優秀讀物獎。
短篇小說《再見了,我的小星星》和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獲中國作協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兒童文學獎。
短篇小說集《紅葫蘆》、《三角地》和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分別獲得1994、1997、1998年度由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民生報》、《國語日報》等聯合頒發的最佳讀物獎。
《草房子》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1999)、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1999)、冰心兒童文學大獎、第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金獎。
《細米》獲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電影《草房子》獲第十九屆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一九九八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第四屆童牛獎以及影評人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紅瓦》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北京市圖書特等獎(1999)。並獲2000年北京市政府頒發的文學藝術獎。
《青銅葵花》獲第七屆中國作協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台灣《中國時報》2005年十大好書、冰心文學大獎。
② 城南舊事簡介
林海音《城南舊事》簡介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
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
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
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裡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
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