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老人村曼兒短篇小說txt

老人村曼兒短篇小說txt

發布時間: 2023-03-04 13:06:50

Ⅰ 一九八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十五篇是

1978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班主任》 劉心武 《人民文學》1977年第11期

《神聖的使命》 王亞平 《人民文學》1978年第9期

《窗口》 莫 伸 《人民文學》1978年第1期

《我們的軍長》 鄧友梅 《上海文藝》1978年第7期

《湘江一夜》 周立波 《人民文學》1978年第7期

《足跡》 王願堅 《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

《頂凌下種》 成 一 《汾水》1978年第1期

《願你聽到這支歌》 李 陀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弦上的夢》 宗 璞 《人民文學》1978年第12期

《傷痕》 盧新華 《文匯報》1978年8月11期

《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張 潔 《北京文藝》1978年第7期

《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 張承志 《人民文學》1978年第10期

《辣椒》 張有德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取經》 賈大山 《河北文藝》1977年第4期

《滿月兒》 賈平凹 《上海文藝》1978年第3期

《最寶貴的》 王 蒙 《作品》1978年第7期

《獻身》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78年第4期

《墓場與鮮花》 蕭 平 《上海文藝》1978年第11期

《眼鏡》 劉富道 《人民文學》1978年第2期

《姻緣》 孔捷生 《作品》1978年第8期

《抱玉岩》 祝興義 《安徽文藝》1978年第7期

《「不稱心」的姐夫》 關庚寅 《鴨綠江》1978年第7期

《看守日記》 齊 平 《解放軍文藝》1978年第12期

《芙瑞達》 於 土《廣東文藝》1978年第1期

《珊瑚島上的死光》 童恩正 《人民文學》1978年第8期

1977—1980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1977~1980)

一等獎

人到中年 湛容 《收獲》1980年第1期

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葉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天雲山傳奇 魯彥周《清明》1979年第 1期

犯人李銅鍾的故事 張一弓《收獲》1980年第1期

蝴蝶 王蒙 《十月》1980年第4期

二等獎

土壤 汪浙成、溫小任《收獲》1980年第6期

迫趕隊伍的女兵們鄧友梅 《十月》1979年第1期

啊! 馮驥才 《收獲》1979年第6期

大牆下的紅玉蘭 從維熙 《收獲》1979年第2期

蒲柳人家 劉紹棠 《十月》1980年第3期

淡淡的晨霧 張抗抗 《收獲》1980年第3期

開拓者 蔣子龍 《十月》1980年第6期

三生石 宗璞 《十月》1980年第3期

甜甜的刺毒 (土家族)孫健忠 《芙蓉》1980年第1期

驚心動魄的一幕 路遙 《當代》1980年第3期

1979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79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喬廠長上任記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7期

小鎮上的將軍 陳世旭 《十月》第3期

剪輯錯了的故事 茹志鵑(女) 《人民文學》第2期

彩雲歸 李棟、王雲高 《人民文學》第5期

我們家的炊事員 母國政 《北京文藝》第6期

岡扎與哈利 樊天勝 《人民文學》第4期

記憶 張弦 《人民文學》第3期

悠悠寸草心 王蒙 《上海文學》第9期

誰生活得更美好 張潔(女) 《工人日報》7月15日

戰士通過雷區 張天民 《人民文學》第7期

信任 陳忠實 《陝西日報》6月3日

藍藍的木蘭溪 葉蔚林 《人民文學》第6期

話說陶然亭 鄧友梅 《北京文藝》第2期

內奸 方之 《北京文藝》第3期

李順大造屋 高曉聲 《雨花》第7期

因為有了她 孔捷生 《人民文學》第10期

我愛每一片綠葉 劉心武 《人民文學》第6期

我應該怎麼辦? 陳國凱 《作品》第2期

重返 金河 《上海文學》第4期

羅浮山血淚祭 申傑英 《十月》第2期

辦婚事的年輕人 包川(女) 《人民文學》第7期

空谷蘭 (白族)張長 《解放軍文藝》第12期

雕花煙斗 馮驥才 《當代》第2期

獨特的旋律 周嘉俊 《上海文學》第2期

努爾曼老漢和獵狗巴力斯(哈薩克族)艾克拜爾 米吉提 《新疆文藝》第3期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0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西線軼事 徐懷中 《人民文學》第1期

鄉場上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8期

月食 李國文 《人民文學》第3期

三千萬 柯雲路 《人民文學》第11期

笨人王老大 錦雲、王毅 《北京文學》第7期

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 蔣子龍 《新港》第5期

陳奐生上城 高曉聲 《人民文學》第2期

靈與肉 張賢亮 《朔方》第9期

夏 張抗抗(女) 《人民文學》第5期

西望茅草地 韓少功 《人民文學》第10期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張弦 《上海文學》第1期

活佛的故事 (蒙古族)瑪拉沁夫 《人民日報》7月12日

钁柄韓寶山 張石山 《汾水》第8期

心香 葉文玲(女) 《當代》第2期

勿忘草 周克芹 《四川文學》第4期

南湖月 劉富道 《人民文學》第7期

天山深處的「大兵」 李斌奎 《解放軍文藝》第9期

你是共產黨員嗎? 張林 《當代》第3期

空巢 冰心(女) 《北方文學》第3期

春之聲 王蒙 《人民文學》第5期

結婚現場會 馬烽 《人民文學》第1期

丹鳳眼 陳建功 《北京文學》第8期

紅線記 羅旋 《人民文學》第8期

小販世家 陸文夫 《雨花》第1期

最後一個軍禮 方南江、李荃 《解放軍文藝》第11期

手杖 京夫 《延河》第1期

彩色的夜 王群生 《紅岩》第2期

美與丑 (藏族)益希卓瑪(女) 《人民文學》第6期

海風輕輕吹 呂雷 《作品》第12期

賣蟹 王潤滋 《山東文學》第10期

一九八一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

《內當家》王潤滋《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

《賣驢》趙本夫《鍾山》1981年第2期

《一個獵人的懇求》[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1981年第5期

《飄逝的花頭巾》陳建功《北京文學》1981年第6期

《女炊事班長》簡嘉《青春》1981年第8期

《路障》達理《海燕》1981年第10期

《黑箭》劉厚明《人民文學》1981年第5期

《普通老百姓》遲松年《鴨綠江》1981年第2期

《山月不知心裡事》周克芹《四川文學》1981年第8期

《少年chen女》舒群《人民文學》1981年第4期

《大淖記事》汪曾祺《北京文學》1981年第4期

《頭像》林斤瀾《北京文學》1981年第1期

《蛾眉》劉紹棠《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黑娃照相》張一弓《上海文學》1981年第7期

《爬滿青藤的木屋》古華《十月》1981年第2期

《飛過藍天》韓少功《中國青年》1981年第13期

《本次列車終點》王安憶(女)《上海文學》1981年第10期

《金鹿兒》航鷹(女)《新港》1981年第4期

《拜年》魯南《山東文學》1981年第8期

《最後一簍春茶》王振武《芳草》1981年第3期

1981—1982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高山下的花環 李存葆 《十月》1982年第6期

赤橙黃綠青藍紫 蔣子龍 《當代》1981年第4期

洗禮 韋君宜 《當代》1982年第1期

人生 路遙 《收獲》1982年第3期

黑駿馬 (回族)張承志 《十月》1982年第6期

禍起蕭牆 水運憲 《收獲》1981年第1期

相見時難 王蒙 《十月》1982年第2期

那五 鄧友梅 《北京文學》1982年第4期

太子村的秘密 諶容 《當代》1982年第4期

燕兒窩之夜 魏繼新 《青年文學》1982年第5期

苦夏 江浙成、溫小鈺 《小說界》1982年第1期

射天狼 朱蘇進 《昆侖》1982年第1期

流逝 王安憶 《鍾山》1982年第6期

普通女工 孔捷生 《小說界》1982年第3期

張鐵匠的羅曼史 張一弓 《十月》1982年第二期

駝峰上的愛 馮苓植 《收獲》1982年第2期

沙海的綠蔭 朱春雨 《十月》1981年第3期

遠去的白帆 從維熙 《收獲》1982年第1期

你在想什麼 顧笑言 《花城》1981年第2期

山道彎彎 譚談 《芙蓉》1981年第1期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2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拜年 蔣子龍 《人民文學》第3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梁曉聲 《北方文學》第8期

八百米深處 孫少山 《北方文學》第2期

明姑娘 航鷹 《青年文學》第1期

哦,香雪 鐵凝 《青年文學》第5期

不僅僅是留戀 金河 《人民文學》第11期

種包穀的老人 何士光 《人民文學》第6期

敬禮!媽媽 宋學武 《海燕》第9期

女大學生宿舍 喻杉 《芳草》第2期

三角梅 王中才 《解放軍文藝》第6期

賠你一隻金鳳凰 李叔德 《長江文藝》第1期

火紅的雲霞 呂雷 《人民文學》第1期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溫克族)烏熱爾圖《民族文學》第5期

第九個售貨亭 姜天民 《青春》第8期

漆黑的羽毛 石言 《雨花》第9期

芨芨草 鮑昌 《新港》第8期

聲音 張煒 《山東文學》第5期

母親與遺像 海波 《人民文學》第4期

老霜的苦悶 矯健 《文匯月刊》第1期

遠處的代木聲 (土家族)蔡測海《民族文學》第10期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作品

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評選獲獎作品

圍牆 陸文夫 《人民文學》83年第2期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 史鐵生 《青年文學》83年第1期

搶劫即將發生…… 楚良 《星火》83年第8期

陣痛 鄧剛 《鴨綠江》83年第4期

秋雷湖之戀 石言 《人民文學》83年第10期

兵車行 唐棟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琥珀色的篝火 烏熱爾圖(鄂溫克族) 《民族文學》83年第10期

那山、那人、那狗 彭見明 《萌芽》83年第5期

親戚之間 林元春(朝鮮族)清玉譯 《民族文學》83年第9期

公路從門前過 石定 《山花》83年第7期

條件尚未成熟 張潔(女) 《北京文學》83年第9期

樹上的鳥兒 王戈 《飛天》83年第9期

沙灶遺風 李杭育 《北京文學》83年第5期

肖爾布拉克 張賢亮 《文匯》月刊83年第2期

雪國熱鬧鎮 劉兆林 《解放軍文藝》83年第7期

遭遇之樂 陶正 《北京文學》83年第4期

除夕夜 達理 《人民文學》83年第5期

旋轉的世界 陳繼光 《人民文學》83年第11期

四個四十歲的女人 胡辛(女) 《百花洲》83年第6期

船過青浪灘 劉艦平 《萌芽》83年第7期

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李存保《昆侖》1984年第6期

《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青春》增刊1983年第1期

《迷人的海》鄧剛《上海文學》1983年第5期

《美食家》陸文夫《收獲》1983年第1期

《棋王》阿城《上海文學》1984年第7期

《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女)《十月》1983年第2期

《遠村》鄭義《當代》1983年第4期

《拂曉前的葬禮》王兆軍《鍾山》1984年第5期

《煙壺》鄧友梅《收獲》1984年第1期

《北方的河》張承志《十月》1984年第1期

《祖母綠》張潔(女)《花城》1984年第3期

《市場角落的「皇帝」》韓靜霆《丑小鴨》1983年第8期

《燕趙悲歌》蔣子龍《人民文學》1984年第7期

《綠化樹》張賢亮《十月》1984年第2期

《春妞兒和她的小戛斯》張一弓《鍾山》1984年第5期

《凝眸》朱蘇進《昆侖》1984年第5期

《神鞭》馮驥才《小說家》1984年第3期

《啊,索倫河的槍聲》劉兆林《解放軍文藝》1983年第4期

《臘月·正月》賈平凹《十月》1984年第5期

《老人倉》矯健《文匯月刊》1984年第5期

一九八四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乾草》宋學武《青年文學》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7期

《小廠來了個大學生》陳沖《人民文學》1984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麥客》邵振國《當代》1984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8期

《藍幽幽的峽谷》[蒙古族]白雪林《草原》1984年第12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打魚的和釣魚的》金河《現代作家》1984年第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3期

《奶奶的星星》史鐵生《作家》1984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4期

《六月的話題》鐵凝(女《花溪》1984年第2期

《小說選刊》1984年第6期

《哦,小公馬》鄒志安《北京文學》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最後的塹壕》王中才《鴨綠江》1984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期

(1985——1986)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

(經評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定,以得票多少為序)

《五月》田中禾《山西文學》1985年第5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7期

《系在皮繩扣上的魂》[藏族]扎西達娃《西藏文學》1985年第1期

《民族文學》1985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11期

《滿票》喬典運《奔流》1985年第3期

《小說選刊》1985年第5期

《今夜月色好》彭荊風《人民文學》1985年第5期

《窯谷》謝友鄞《上海文學》1986年第4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7期

《遠行》何士光《人民文學》1985年第8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4期

《你不可改變我》劉西鴻《人民文學》1986年第9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12期



《支書下台唱大戲》鄒志安《北京文學》1986年第6期

《甜苣兒》張石山《青年文學》1986年第6期

《小說選刊》1986年第9期

《合墳》李銳《上海文學》1986年第11期

《小說選刊》1987年第2期

減去十歲 諶容 《人民文學》1986年第2期

洞天 李貫通 《山東文學》1986年第4期

夫妻粉 龐澤雲 《海燕》1985年第11期

繼續操練 李曉 《上海文學》1986年第7期

狗日的糧食 劉恆 《中國》1986年第9期

漢家女 周大新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8期

焦大輪子 於德才(滿族) 《上海文學》1986年第2期

他在拂曉前死去 張廷竹 《解放軍文藝》1985年第11期

這一片大海灘 楊顯惠 《長城》1985年第6期

1987—198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獲獎名單

《甜的血腥的鐵》 楊詠鳴 《上海文學》1987年第3期

《牛販子山道》 雁 寧 《人民文學》1987年第3期

《葫蘆溝今昔》 馬 烽 《人民文學》1987年第4期

《小診所》 周大新 《河北文學》1987年第4期

《清高》 陸文夫 《人民文學》1987年第5期

《馬嘶·秋訴》 謝友鄞 《上海文學》1987年第5期

《陪樂》 朱春雨 《中國作家》1987年第3期

《塔鋪》 劉震雲 《人民文學》1987年第7期

《馬車》 陳世旭 《十月》1987年第4期

《喊會》 柏 原 《青年文學》1988年第12期

《年關六賦》 阿 成 《北京文學》1988年第12期

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

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獲獎作品(1985一1986)

桑樹坪紀事 朱曉平 《鍾山》1985年第4期

軍歌 周梅森 《鍾山》1986年第6期

一路風塵 王小鷹 《收獲》1986年第2期

小鮑庄 王安憶 《中國作家》1985年第2期

紅高梁 莫言 《人民文學》1986年第3期

爸爸,我一定回來 達理 《芙蓉》1985年第1期

靈旗 喬良 《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10期

你別無選擇 劉索拉 《人民文學》1985年第3期

饢神小傳 宋清海 《小說家》1986年第4期

風淚眼 從維熙 《十月》1986年第2期

紅塵 霍達(回族) 《花城》1986年第3期

前市委書記的白晝與夜晚 張笑天 《花城》1985年第3期

第五屆(1987—1988年,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白馬》王星泉

《十月》1987年第1期

《煩惱人生》

池 莉

《上海文學》1987年第8期

《風景》

方 方

《當代作家》1987年第5期

《去意徊徨》

劉 琦

《昆侖》1987年第6期

《冬天和夏天的區別》

苗長水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4期

《懶得離婚》

諶 容

《解放軍文藝》1988年第6期

《天橋》

李 曉

《青年文學》1988年第8期

《追月樓》

葉兆言

《鍾山》1988年第5

Ⅱ 高中生適合看的書,推薦幾本

高中時候最喜歡看的書本,應該就是《平凡的世界》,正如大家所說,像少平一樣去努力,香潤葉一樣去愛;努力的爭取自己要的東西,真的人間值得,在平凡的世界,我們體會在文革時候大家的命運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拚命沖出命運的枷鎖,不能說贏得好看,但是覺得一切值得;

Ⅲ 有誰介紹些好看的小說給我

世界文學名著,各個國家的;另外國內的一些成名著作,也都值得多看些。
為你現在的想法感到高興啊,年輕人,就該多學習,尋上進,不錯!!

希臘文學:

《荷馬史詩》
[荷馬(約公元前9-8世紀)]

《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埃斯庫羅斯(約公元前525-公元前456)]

《伊索寓言》
[伊索(約公元前6世紀前半期)]

義大利文學:

《神曲》
[但丁(1265-1321).其他:《新生》等] 約1307-1321

《十日談》
[薄加丘(1313-1375)] 1348-1353

英國文學:

《莎士比亞戲劇》
[莎士比亞(1564-1616)]如《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哈姆雷特》1601,《奧賽羅》1604,《麥克百》1606等

《失樂園》
[彌爾頓(1608-1674)其他:《復樂園》等] 1667

《天路歷程》
[班揚(1628-1688)] 1678,1684

《魯濱遜漂流記》
[笛福(1660-1731)] 1719

《格列佛游記》
[斯威夫特(1667-1745)] 1726

《棄兒湯姆 · 瓊斯的故事》
[菲爾丁(1707-1754)] 1749

《致一位高地姑娘》
[華茲華斯(1770-1850)] 1803

《艾凡赫》
[司各特(1771-1832)] 1819

《傲慢與偏見》
[奧斯丁(1775-1817)其他:《愛瑪等》] 1813

《唐璜》
[拜倫(1788-1824)其他:《恰爾德 · 哈羅德游記》等] 1823

《雪萊詩集》
[雪萊(1792-1822)]

《濟慈詩集》
[濟慈(1795-1821)]

《名利場》
[薩克雷(1811-1863)] 1847

《狄更斯文集》
[狄更斯(1812-1870)]

如:《大衛 · 科波菲爾》1850,《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

《簡 · 愛》
[夏綠蒂 · 勃郎特(1816-1855)] 1847

《呼嘯山莊》
[艾米莉 · 勃朗特(1818-1848)] 1847

《伯德家的苔絲》
[哈代(1840-1928)其他:《無名的裘德》等] 1891

《華倫夫人的職業》
[蕭伯納(1856-1950)] 1894

《牛虻》
[伏尼契(1864-1960)] 1897

《福爾賽世家》
[高爾斯華綏(1867-1933)] 1906,1920,1921

《尤利西斯》
[喬伊斯(1882-1941)] 1915-1922

《勞倫斯文集》
[勞倫斯(1885-1930)]

如:《兒子與情人》1913,《虹》1915,《查太萊夫人的情人》1928等

《荒原》
[艾略特(1888-1965)] 1922

法國文學:

《巨人傳》
[拉伯雷(1494?-1553)] 1532-1553

《熙德》
[高乃依(1606-1684)] 1636

《拉封丹的寓言詩》
[拉封丹(1621-1695)] 1668-1694

《偽君子》
[莫里哀(1622-1673)其他:《慳吝人》等] 1664-1669

《克萊芙王妃》
[拉法耶特夫人(1634-1693)] 1672-1677

《伏爾泰文集》
[伏爾泰(1694-1778)]如:《老實人》,《天真漢》等

《懺悔錄》
[盧梭(1712-1778)] 1766-1770

《紅與黑》
[司湯達(1783-1842)] 1820-1830

《人間喜劇》
[巴爾扎克(1799-1850)]

如:《高老頭》、《歐也尼 · 葛郎台》、《鄉村醫生》、《幽谷百合》等

《雨果文集》
[雨果(1802-1885)]

如《巴黎聖母院》1831,《悲慘世界》1862,《海上勞工》1866等

《基督山伯爵》
[大仲馬(1802-1870)其他:《三個火槍手》等] 1844-1845

《梅里美小說集》
[梅里美(1803-1870)]

如:《馬特奧 · 法爾哥內》,《高龍巴》1840,《嘉爾曼》1845等

《喬治 · 桑文集》
[喬治 · 桑(1804-1876)]

如:《安蒂亞娜》1832,《安吉堡的磨工》1845,《魔沼》1846等

《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繆塞(1810-1857)] 1836

《包法利夫人》
[福樓拜(1821-1880)] 1852-1856

《惡之花》
[波德萊爾(1821-1867)] 1857

《茶花女》
[小仲馬(1824-1895)] 1848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凡爾納(1828-1905)其他:《海底兩萬里》等] 1868

《左拉文集》
[左拉(1840-1902)]如:《娜娜》1879,《萌芽》1885等

《莫泊桑作品集》
[莫泊桑(1850-1893)]

如:《羊脂球》1880,《項鏈》1884,《漂亮朋友》1885等

《羅曼 · 羅蘭文集》
[羅曼 · 羅蘭(1866-1944)]如:《約翰 · 克利斯朵夫》1904-1913等

《窄門》
[紀德(1869-1951)其他:《偽幣製造者》等] 1904

《追憶似水年華》
[普魯斯特(1871-1922)] 1906-1912-1922

《薩特文集》
[薩特(1905-1980)]如:《自由之路》193?,《惡心》1938等

《等待戈多》
[貝克特(1906- )] 1952

《加繆文集》
[加繆(1913-1960)]

如:《局外人》1942,《鼠役》1947,《正義者》1949等

《窺視者》
[羅伯特 · 格里耶(1922- )] 1955

德國文學:

《歌德文集》
[歌德(1749-1832)]

如:《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浮士德》1794-1831等

《席勒詩集》
[席勒(1759-1805)]如:《陰謀與愛情》1782等

《海涅詩集》
[海涅(1797-1856)]如:《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1844等

《格林童話》
[J · 格林(1785-1863),W · 格林(1786-1859)] 1806-1857

《茵夢湖》
[施托姆(1817-1888)] 1849?1852

《布登勃洛克一家》
[托馬斯 · 曼(1875-1955)] 1901

《西線無戰事》
[雷馬克(1898-1970)] 1929

《鐵皮鼓》
[格拉斯(1927- )其他:《但澤三部曲》等] 1959

奧地利文學:

《象棋的故事》
[茨威格(1881-1942)其他:《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1941

《卡夫卡小說集》
[卡夫卡(1883-1924)]如:《變形記》1912,《城堡》1922等

瑞典文學:

《尼爾斯騎鵝歷險記》
[塞爾瑪 · 拉格洛芙(1858-1940)] 1906-1907

丹麥文學:

《安徒生童話》
[安徒生(1805-1875)]如:《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1845等

挪威文學:

《易卜生作品集》
[易卜生(1828-1906)]如:《玩偶之家》1879等

西班牙文學:

《唐 · 吉訶德》
[塞萬提斯(1547-1616)] 1605-1615

美國文學:

《最後的莫希幹人》
[庫珀(1789-1851)] 1826

《紅字》
[霍桑(1804-1864)] 1850

《愛倫 · 坡短篇小說集》
[愛倫 · 坡(1809-1849)]如:《厄舍古廈的倒塌》、《黑貓》等

《湯姆叔叔的小屋》
[斯托夫人(1811-1896)] 1852

《白鯨》
[麥克維爾(1819-1891)] 1851

《草葉集》
[惠特曼(1819-1892)] 1855

《馬克 · 吐溫文集》
[馬克 · 吐溫(1835-1910)]

如:《湯姆 · 索亞歷險記》1876,《哈克貝利 · 費恩歷險記》1884等

《貴婦人的畫像》
[詹姆斯(1843-1916)] 1881

《歐 · 亨利短篇小說集》
[歐 · 亨利(1862-1910)]如《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等

《美國的悲劇》
[德萊塞(1871-1945)其他:《嘉莉妹妹》等] 1925

《傑克 · 倫敦小說集》
[傑克 · 倫敦(1876-1916)]

如《荒野的呼喚》1903,《馬丁 · 伊登》1909等

《了不起的蓋茨比》
[菲茨傑拉德(1896-1940)] 1925

《喧嘩與騷動》
[福克納(1897-1962)] 1929

《海明威文集》
[海明威(1899-1961)]如:《永別了,武器》1929,《老人與海》1952等

《洛麗塔》
[納博科夫(1899-1977)] 1955

《飄》
[米切爾(1900-1949)] 1926-1936

《憤怒的葡萄》
[斯坦貝克(1902-1968)] 1939

《洪堡的禮物》
[貝婁(1915-)其他:《赫索格》等] 1975

《第二十二條軍規》
[海勒(1923- )] 1961

《兔子,跑吧》
[厄普代克(1932- )] 1960

蘇俄文學:

《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1769-1844)] 1804-1844

《普希金詩集》
[普希金(1799-1837)]

如:《葉甫蓋尼 · 奧涅金》1823-1830,《上尉的女兒》1836等

《死魂靈》
[果戈理(1809-1852)其他:《欽差大臣》等] 1842-1852?

《當代英雄》
[萊蒙托夫(1814-1841)] 1840

《屠格涅夫作品集》
[屠格涅夫(1818-1883)]

如:《獵人筆記》1847-1852,《貴族之家》1859,《父與子》1862等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集》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如:《被欺凌的與被凌辱的》1861,《罪與罰》1866,《白痴》1868等

《托爾斯泰文集》
[托爾斯泰(1828-1910)]如:《戰爭與和平》1866-1869,《安娜 · 卡列尼娜》1873-1877,《復活》1861-1899等

《契訶夫作品集》
[契訶夫(1860-1904)]如:《變色龍》1884,《套中人》1889等

《高爾基文集》
[高爾基(1868-1936)]

如:《母親》1906,《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1913,1915,1922等

《苦難歷程》
[阿 · 托爾斯泰(1883-1945)] 1921,1927-1928,1940-1941

《青年近衛軍》
[法捷耶夫(1901-1956)其他:《毀滅》等] 1943-1951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 1930-1933

《靜靜的頓河》
[肖洛霍夫(1905-1984)] 1926-1940

捷克文學:

《好兵帥克歷險記》
[哈謝克(1883-1923)] 1920-1923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米蘭 · 昆德拉(1929- )] 1984

哥倫比亞文學:

《百年孤獨》
[加西亞 · 馬爾克斯(1927- )] 1965-1967

阿拉伯文學:

《一千零一夜》
[古代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約公元8.9世紀-12世紀-15.16世紀]

印度文學:

《摩訶婆羅多》
[毗耶娑,約公元前4世紀-公元4世紀]

《羅摩衍那》
[蟻蛭,約公元前3.4世紀-公元2世紀]

《沙恭達羅》
[迦梨陀娑,公元4-5世紀]

《泰戈爾文集》
[泰戈爾(1861-1941)]如:《吉檀迦利》1910,《戈拉》1910等

《戈丹》
[普列姆昌德(1880-1936)] 1936

日本文學:

《萬葉集》
[詩歌集,公元7-8世紀中葉]

《源氏物語》
[紫式部(978/973-1014?)] 1001-1008

《平家物語》
[歷史小說,公元13世紀初]

《雪國》
[川端康成(1899-1972)其他:《千隻鶴》等] 1935-1947

Ⅳ 老人與海的作者簡介

海明威簡介
(海明威,E.)(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

美國小說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作為紅十字會車隊司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十分抑鬱,經多次醫療無效,終用獵槍自殺。他的早期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30、40年代他轉而塑造擺脫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而英勇戰斗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劇本《第五縱隊》1938),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1940)。50年代後,他繼續發展20年代短篇小說《打不敗的人》和《五萬大洋》的寧折不彎主題,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說《老人與海》 1950)。在藝術上,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歐納斯特·密勒·海明威生於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一家六個孩子,他是第二個。他母親讓他練習拉大提琴;他父親教他釣魚和射擊。童年似乎沒有創傷。中學是一九一七屆的,他是一個熱情的、好競爭的標准美國男孩;學習成績好,體育運動全面發展(游泳、足球、射擊,還偷偷地到當地體育館去學拳擊),參加辯論團,學校樂隊里拉大提琴,編輯學校報紙《吊架》,還給文學雜志《書板》投稿,寫短篇小說(已經初具日後成熟的風格的苗頭),寫詩。他有時中途搭別人的車,出去旅行。有一次在禁獵區打鷺鳥,事後躲藏起來,免受法律制裁。某些批評家認為,海明威離家出遊說明他童年過的是正常的生活;但在別外一些批評家看來,則象徵他早年反判像樹園的生活方式,反映他家庭生活中關系緊張。

他父親與母親的興趣一定截然相反,所以引起他身上相剋的反應和某種敵對性。姐姐瑪茜琳尼·山福德大他兩年,但同海明威一起長大,說他父母親「互相篤愛」,但承認他們「常常相互感到厭煩」。他母親格雷絲·霍爾·海明威是公理教會信徒,宗教觀念強(她給四個女兒取了聖徒的名字),但也是一位有藝術修養的女人,她把家庭環境布置得如同教堂組織的文化沙龍。他父親克拉倫斯·艾德家茲·海明威是一個傑出的醫生,熱心的、有訓練的運動員,又是一個專業的研究自然界的人,他引起他兒子對於戶外活動的愛好。夏天,他們居住在密執安北部近彼托斯基湖畔的房子里,海明威醫生有時候帶他兒子一起出診,橫過華隆湖到奧傑布華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去;他們經常一起釣魚和打獵。他們關系密切,雖然他父親嚴於律己,甚至比海明威太太更嚴格,更具有清教精神。

他雙親各自對他的影響至少粗粗看去是清楚的。他對戶外活動的愛好,作為運動員的訓練和勇敢,從來沒有減退過。他喜歡音樂(雖然討厭學大提琴)和美術,也一如既往。他珍愛巴哈和莫扎爾特,說他從「研究和聲學與對位法」之中學到寫作方法;又說「我從畫家身上學到的東西同從作家身上學到的東西一樣」。從海明威在像樹園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現有的材料看來,沒有一點能說明他日後不是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然而,我們看一看這位自傳性異常突出的作家的創作,就發現那些以涅克 ·阿丹姆斯為主人公的、關於那一段時間的故事(《印第安帳篷》、《醫生與醫生妻子》、《某件事情的結束》、《三天大風》、《戰斗者》與《殺人者》),寫的卻是暴力與恐懼、混亂與失望的主題——還有孤獨;他的同學指了,孤獨與多才多藝是海明威當年最突出之點。
他畢業前兩個月,美國參戰。卡洛斯· 倍克爾寫道:「他面臨的幾條路是上大學、打仗和工作,」海明威選擇工作。他左眼有毛病,不適宜去打仗。一九一七年十月,他開始進堪薩斯市的《星報》當見習記者,這家報紙是美國當時最好的報紙之一。六個月之中,他采訪醫院和警察局,也從《星報》優秀的編者G·G·威靈頓那裡學到了出色的業務知識。海明威在《星報》頭一次知道,文體象生活一樣必須經過訓練。《星報》有名的風格要求單上印道:「用短句」,「頭一段要短。用生動活潑的語言。下面說,不要反面說。」海明威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學會把寫新聞的規則化成文學的原則。

但是,戰爭的吸引力對海明威越來越大,他於一九一八年五月後半月開始這場探險。頭兩個月,他志願在義大利當紅十字會車隊的司機,在前線只呆了一個星期。在這個星期最後一在的下半夜,海明威在義大利東北部皮亞維河邊的福薩爾達村,為義大利士兵分發巧克力的時候,被奧地利迫擊炮彈片擊中。他旁邊的一個士兵打死了,就在他前面的另一個士兵受了重傷。他拖著傷兵到後面去的時候,又被機關槍打中了膝部;他們到達掩護所的時候,傷兵已經死去。海明威腿上身上中了兩百多片碎彈片,他在米蘭的醫院里住了三個月,動了十幾次手術,大多數彈片都取了出來。他受傷的時候,離他十九歲生日還差兩上星期。
五十年代早期,海明威說過:「對於作家來說,有戰爭的經驗是難能可貴的。但這種經驗太多了,卻有危害。」摧殘海明威身體的那次炸裂也滲透他腦子里去了,而且影響更長、更深遠。一個直接的後果是失眠,黑夜裡整夜睡不著覺。五年之後,海明威和他妻子住在巴黎,他不開燈仍然睡不著。在他的作品中,失眼的人處處出現。《太陽照樣升起》中的傑克·柏尼斯,《永別了,武器》中的弗瑞德里克·亨利,涅克·阿丹姆斯,《賭徒、修女和無線電》中的弗萊才先生,《乞力馬扎羅的雪》中的哈利和《清潔、明亮的地方》中的老年待者,都患失眠症,害怕黑夜。

那個年老的待者說:「這畢竟只是失眠。有這病的人一定不少。」失眠是那種痛苦的並發症的症狀,海明威、他的主人公和(「有這病的人一定不少」)他的同胞都受到折磨。菲利普·揚對海明威的個性作了出色的、合乎情理的心理學分析,提出一個論點,說他這次創傷民引起的情緒,非他理性所能控制。海明威晚年反復地、著了魔似地搜索這類似的經驗,來驅除那種精神創傷;如果辦不到,他就不斷地通過創作而濁思考來再現這個事件,為的是控制它所激起的憂慮。

揚明智地指出,海明威最終關心的是藝術,而不是創傷。然而,在局部范圍內,揚的個性學說可以把海明威的為人與他的作品統一起來。而且,對於海明威觀察戰爭,對於這位藝術家,這種學說賦予特殊的意義。《永別了,武器》和一些短篇小說出色地描述了戰爭在社會、感情和道德方面的含義,然而,使他的戰爭經驗「難能可貴」的不止是這番描述:它在他心靈上鍛鑄出他對人的命運的看法,這幾乎影響他所有的作品。迫擊炮的碎彈片成了殘酷世界破壞力量的比喻,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成了尋求生存道路、受傷的人類的象徵。他已經差不多准備好,可以把那種生活感受轉化為文學作品了。

他取得紅色英勇勛章之後的五年內,緩慢地卻是目的地為寫作生涯而努力。橡樹園熱情歡迎它的英雄歸來,但是海明威的父母親——尤其是他的母親——感到厭煩,因為這個年輕的除了寫作別無雄心,又極為樂意接受家庭的供養。有一度他為多倫多《每日星報》和《星報周刊》寫特寫。他姐姐瑪茜琳尼寫道,他剛過完二十一歲生日,他母親提出最後通牒:要麼找一個固定的工作,要麼搬出去。海明威搬了出去,到芝加哥當了一年《合作福利》的編輯,這是一份宣傳合作投資的機關報。那年冬天,他認識了他在文學界頭一位重要的朋友舍伍德·安徒森,並且通過安徒森,認識了「芝加哥派」的其他成員。同時他認識並愛上了哈德萊·理查孫,她是一位漂亮的紅發女郎,比他大八歲。1921年九月,海明威與哈德萊結婚,在家裡的鄉間別墅度蜜月,接著去多倫多,當了幾個月的特寫記者。

但是,他真心需要的是歐洲,是有空間的時間進行寫作。海明威夫婦決心接受一個駐國外兼職記者的工作。此後兩年,海明威成了《星報》駐歐洲的流動記者,人住在巴黎,兼寫關於日內瓦與洛桑國際會議的報道,包括希士戰爭的簡練的戲劇性電訊。他偶爾寫一點輕松的、但觀察銳利的印象記,內容是瑞士滑雪、西班牙鬥牛和德國戰後生活。他早期新聞工作的訓練,加上天生愛好簡潔,已經成了一種風格,他現在寫的電報——濃縮、緊湊——使這種風格更為有力。

在此同時,他寫小說,寫詩,想找一個出版商發表他一篇東西,但(自一九一八年以來)一直沒有找到。一九二二年迅速地發生一連串事件,加速了他的希望,接著他又感到失望。他憑舍伍德·安徒森的一封介紹信,帶著他的作品去見葛屈露德·斯泰因,她在弗勒呂斯路的沙龍是依茲拉·龐德、詹姆斯·喬衰斯和福德.麥多克斯·福德等僑居國外的人的藝術中心。斯泰因喜歡這個年輕人,他派頭簡直象大陸上的人,一雙眼睛「好奇得有感情」,她鼓勵他當作家,不過勸他應該完全放棄新聞記者的工作,把散文修改得更加精練一些:「這里描寫很多,又寫得不十分好。從頭來起,寫得集中一些。」龐德也喜歡這位新到的作家,同他一起散步,拳擊,鼓勵他繼續寫詩。五月份和六月份,海明威頭一次公開發表作品——一篇只有兩頁的諷剌性寓言《神妙的姿勢》和一首隻有四行的詩《最後》,這首詩是補白,填補威廉·福克納六節詩留下的空白。一家新奧爾良的雜志《兩面派》把這兩篇作品都發表了,他這番運氣,又是靠舍伍德·安徒森幫的忙。

災難發生在一九二二年末他參加洛桑和平會議的時候。他約定叫哈德萊帶一隻手提箱去迎他,哈德萊幾乎把他所有的手稿都裝在這只箱里(少部分郵寄)。在巴黎的里昂車站,她把手提箱放在車箱里,未加提防,過了一會兒回來,發現箱子不見了。幾年以後,海明威給卡洛斯·倍克爾的信中說道:這件事使他痛苦萬分,他「恨不得去做外科手術,免得去想它。」海明威沒有辦法,只好重起爐灶,這回獲得驚人的成功。一九二三年,他幾篇作品被刊物採用。哈麗特·蒙羅在《詩歌》(一九二四年一月號)上發表他站首短詩;瑪格瑞特·安德生和琴·希普在《小評論》(一九二三年四月)上發表了他六個短篇(共十八個短篇,原擬於次年一月發表,總題為《在我們的時代里》;一九二三年夏天,羅伯特·麥卡門發表海明威第一部作品《三篇故事和十首詩》(三篇故事是《在密執安》、《我的老頭子》和《不合時宜》)。

雖然前途好象有把握,路上卻有現實的障礙。哈德萊懷孕了,兩夫婦幾乎沒有錢。他們同意回多倫多住兩年,掙夠了錢再到巴黎來,到那時候他可以致力於寫作。他們在一九二三年八月離開巴黎。約翰·哈德萊(「勃姆比」)·海明威生在十月,但到了一九二四年一月,海明威夫婦已經回到巴黎和蒙巴那斯,安居在戴尚聖母院的一套公寓房子里。海明威走向成功的步子又耽誤了,因為他得拿出一部分時間來幹活養家。他不去過蒙馬特爾區的游墮生活,吃不飽肚子,這在《流動宴會》里都有記載,但他堅持寫作。正如斯泰因所觀察的,「他十分認真地寫作,想當作家。」突破是在一九二五年——也許是靠兩位有影響的支持者幫忙。司各特·菲茲傑拉德還沒有認識海明威的時候,艾德蒙·威爾遜已經給他看過海明威的作品,菲茲傑拉德印象很深,並催促斯克利布納公司的麥克斯威爾·珀金斯去約稿。珀金斯寫了信,但因為誤和郵遞方面的錯誤晚到了十天,海明威已經接受了安徒森的出版者波尼和利夫賴特公司二百元的預支稿酬,出版他的短篇小說集《在我們的時代里》,其中包括同名集子中發表的早期的速寫,還接受出版公司對於他下兩本書的許可權。

從經濟收入上說,《在我們的時候里》是失敗的,下一本書,即諷刺模擬安徒森作品的《春潮》,也是失敗的,但是海明威引起艾倫·泰特、保爾·羅孫匪爾德和路易斯·克羅納伯格等美國重要評論家的注意,他們都認為海明威是美國文壇新出現的聲音。然而,又是菲茲傑拉德對海明威的才能講得最有說服力。菲茲傑拉德在《如何浪費材料——評我的同代人》一文中,攻擊那些已取得穩固地位的作家——尤其是亨·路·門肯和安徒森——認為他們「強調發掘美國的『意義』」,是「不真誠的,因為他們自己身上並沒有這種需要。」菲茲傑拉德說,僑居國外的人倒是有這份好處,能夠為自己形成一種「不會敗壞的風格」,表現凈化了的熱烈感情。菲茲傑拉德以海明威和《在我們時代里》為主要的例子,說明這位作家「具有新的氣質」,而且具有上述兩個方面的特點。菲茲傑拉德的文章發表在五月,五個月以後,海明威證實了菲茲傑拉德的贊揚是很有道理的。

一九二六年十月斯克利布納公司出版了《太陽照樣升起》,不到三十歲的海明威成了有定評的文學家。作為一位作家第一部長篇小說,銷路不錯,也博得了好評。海明威晚年在《流動宴會》這部書回憶一九二一至一九二六年間的生活情景時,追憶當時的夢想,刻苦的訓練和災難。夢想是牧歌式的:對哈德萊純潔的愛,巴黎和伏拉爾勃等美好的去處,友人的情誼。刻苦的訓練——把自己寫為一個挨餓的人,渴望成功心切,無情地律己,同時也為了形成自己的文學風格。災難是隨成功接踵而至的夢魔般的現實,它粉碎了夢想,破壞了訓練,只剩下了慾望,放縱和失望。海明威寫這本書的時候,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病痛可能加劇老年人懷舊的甜蜜和痙。然而,在某個意義講,也說明海明威終於明白他早年在巴黎的時代,正是他作為一個人與作為一個藝術家最為融合的年代。他發表了《在我們的時代里》、《太陽照樣升起》,尤其是一九二九年發表了《永別了,武器》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足夠的經歷,形成他對人類命運的看法和極能表現這種看法的文體風格。雖然他藝術上的發展還沒有結束,但是他後來寫的東西至多是技巧更為精緻,更有光彩,把他已經寫過的主題加以變化罷了。

他此後二、三十年的戲所以能夠唱得下去——除了一系列近乎傳奇的軼事之外——在某種程度上講,是由於海明威相當靈活地使自己在群眾中的形象適應時熱變化的要求。他個人在群眾中有魅力,正是這個原因——不管是叫「爸爸」這個慈祥的綽號,也不管是叫「冠軍」這個好鬥的稱呼。然而,更吸引人是內心的戲劇性變化。當他的名聲由細流匯成潮流的時候,他的感覺能力好象在水槽里打滾。在早期作品中,恐懼與美感密切得難解難分:他們只能通過極為含蓄的感覺傳達出來。藝術家駕馭了人的形象。在後期作品中,受壓抑感情的細微之處常常寫得過火,幾乎成了感情的嘲弄。內心戲劇性的力量正在於此。因為,海明威彷彿要想稱補藝術上的失敗,在生活上作出過度的反應。他在現實世界中的行動仍然反映出他關心悲劇性的經驗,迫切需要對抗含有敵意的世界,肯定他的自我形象。但是,由於英雄的氣概太顯眼、太堅決,人物的行動寫得過分明顯。因此落到滑稽、令人窘迫、甚至常常令人厭煩的地步。如果說他在二十年代是在藝術上探險,那麼到了三、四十年代這個藝術家本人成了冒險家。他對人生的看法沒有改變,只是藝術的工夫松馳了。

在《太陽照樣升起》出版、《永別了,武器》未出版之間,海明威同洽德萊離了婚,與當過《時尚》時裝式樣編輯的保琳·帕發費結婚,他們回到美國,定居在基維斯島,一九二七年海明威完成並發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一九二八年,他寫《永別了,武器》初稿的時候,保琳生下他們第一個孩子(她一共生了兩個兒子);他修改初稿時,得知消息:他父親得了糖尿病,又因經濟困難自殺,用的是他自己父親內戰時用過的手槍。二十年以後,海明威在插圖本《永別了,武器》的序言中回憶道:「那一年有好地時光和壞的時光,」但又說他當時「生活在書里」,「比我任何時候都愉快。」三十年代早期,他經濟富裕,婚姻美滿,到處冒險。這些年裡,他到懷俄明和蒙大拿打野鴨,打麋子,到非洲獵大動物,登上定製的「皮拉爾」號遊艇到基維斯島和別米尼島外捕魚。這些年頭正值大蕭條時期。國家因經濟危機弄得情緒低落,但海明威卻更象一個狂熱的童子軍。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間,他給《老爺》雜志寫了二十三篇生動但沒有多大價值的文章,描寫狩獵和捕魚,這給大蕭條期間城市中的受害者提供了一個精神避難所。他們在海明威粗狂妄的面容和強壯的身軀上看到背運時期一位英雄的面貌;他含蓄的散文、精練的對話表現了典型的「重壓下的優美風度」。他這些年來發表的兩部非小說的作品加強了這個形象。一部是《午後之死》(1932),稱頌鬥牛的儀式,一部是《非洲的青山》(1935),描寫一次狩獵旅行,預演人與野獸的悲劇,但幾乎聲嘶力竭地歌頌人類勇氣的尊嚴。
三十年代早期,海明威小說相對地說寫得比較少。二十年代,海明威發表了兩部小說,三十五個短篇,一部諧模作品,一些詩,外加相當數量的通訊報道。他三十年代前半期產生的主要作品是《勝者無所得》(1933),一個短篇小說集,收入十四個短篇小說。一九三六年,他發表了他最好的短篇小說之一《乞力馬扎羅的雪》,主人公是一個作家,因寫不出「他該寫」的作品而奚落自己。
從一九三七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藝術家海明威還是當他的冒險家,只是改變了裝束。從《有的和沒有的》(1937)中亨·利·摩根的話——「一個人不行……他好的干不出事」——開始,海明威和他的主人公犧牲了他們的私事,轉向世界危機所引起的集體的責任。至少從表面上看來,大蕭條與西班牙內戰粉碎了海明威的信念:他長期以來認為作家的主要任務是「直接地真誠地寫人」,「誰要是把政治當作出路,誰就在騙人。」左翼批評家一向嘲笑他們心目中的海明威耽樂的孤立主義,現在歡迎他的轉變。其實,海明威在他的小說創作里並沒有向左轉,他的人物走的是老路——冒險,孤獨,結果是死胡同。他們重新進入世界,因為民主可能比法西斯好些,但他們雖然同人民混在一起,但不是人民的一員。海明威也是如此。不管他參加什麼戰爭,統統成了他的戰爭,他打仗一如既往,有他自己的條件,自己的理由。

一九三七初海明威去到西班牙。官方名義是北極美報業聯盟記者,他卻不是不篇不倚的旁觀者。他借債為忠於共和政府的部隊買救護軍,在美國第二屆全國作家會議上發言攻擊法西斯主義,協助拍攝親共和政府的影片《西班牙大地》(1938),發表了他唯一的一出長戲《第五縱隊》,描寫這場沖突。一九三九年他在哈瓦那郊區「瞭望農場」購買了一份地產,就在地產山頂的房子里,創作關於法西斯主義、民主和個人的長篇小說《喪鍾為誰而鳴》。

小說出版幾天後,保琳·帕發弗以「遺棄」為理由同他離婚。一個星期之內,海明威娶第三個妻子瑪瑟·蓋爾荷恩,她是聖路易市人,小說家、記者,他們共同生活了五年,婚後頭兩年,他們去中國當戰地記者,海明威為現已停刊的紐約報紙《下午報》撰寫報道。海明威在這些報道中認為:日本、英國與美國之間不大會爆發戰爭,但不是不可能發生。他有預見,指出如果日本進攻美國在太平洋或東南亞的基地,那麼戰爭不可避免。

從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四年他被《柯里厄》雜志作為沒有軍籍記者派往巴頓將寫的第三軍為止這段時間內,海明威駕馭「皮拉爾號」——由政府出錢配上通訊與爆破設施——巡邏海上,成了一艘偽裝的反潛艇的兵艦。雖然「皮拉爾號」沒有遇上潛水艇(如果遇上,海明威准備命令自己在指揮塔上扔手榴彈和燃燒彈),海明威的報告可能幫助了海軍偵察到一些潛水艇的方位並把它們炸沉,海明威因這些功績得到表彰。一九四四年海明威在英國同皇家空軍協作,幾次坐飛機參加戰斗,沒有受傷,但在倫敦一次燈火管制時汽車失事,他頭部與膝部受傷。幾家報紙登出他的訃告,但不久,在聯軍登陸那一天,在諾曼底的福克斯·格林海灘上海明威觀看了幾分鍾戰斗才回到船上。

他雖然名義上屬於巴頓將軍的軍隊,卻同第一軍第四步兵師一起行動,參加解放巴黎的戰斗和凸地戰役。

Ⅳ 摘抄 騎鵝旅行記好句 並賞析

1、一整片綠油油的高地上,一條大峽谷就像葉子的主經脈。中間的大峽谷向北伸展,只是越來越細,漸漸地,大峽谷消失在遙遠的綠色原野中。

2、深情地看著尼爾斯,不捨得用嘴把尼爾斯上上下下撫摸了好幾遍,才轉身離開。尼爾斯即開心又難過。父母的臉上寫滿了憂慮,這使得他們看起來蒼老了許多。

3、他從椅上跳了下來,在上四處尋找小精靈,想和他和解。小精靈正聚精會神地欣賞著手中的東西,對周圍的情況渾然不覺。

4、可是冰層畢竟是存在的,還向四周散發出凜冽的寒氣和可怕的冬天的味道。

5、天空一片藍色,男孩家的門半開著,在屋裡可以聽得見雲雀在歌唱,看得見雞鵝在院子里散步。聞到春草香味的奶牛也不甘寂寞的發出「牟——牟」的叫聲。

Ⅵ 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文學常識

1. 世界四大短篇小說文學常識
世界四大短篇小說文學常識 1.關於「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文學常識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是指法國的莫泊桑(1850-1893),俄國的契訶夫(1860-1904),美國的歐·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學大師。

莫泊桑(Maupassant1850~1893)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年僅43年生命歷程竟創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精巧合理。典型細節選用真實可信、敘事抒情的手法如行雲流水,充分體現了這種的文學傳統。莫泊桑的最出色的短篇代表作是《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其作品在我國影響很大,近幾年來,一直被作為中學生必課的文學作品.

歐~亨利(1862~1910)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歐~亨利一生創作了270多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數量很少的詩歌他頗善情節設計,處處留下玄機,結局常常以出人意料出外而收場。讀後使人不禁使人豁然開朗,拍案叫絕,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黑色幽默,「含淚水的微笑」。代表作有《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等.

契訶夫(1860-1904)他常以十九世界俄國社會中所常見的凡人小事為素材,用語言簡練、諷刺尖刻筆觸描寫小人物和知識分子兩類人的命運。代表作有《小職員之死》《變色龍》。《套中人》等。契河夫是19世紀末俄國偉大的劇作家和短篇小說家,俄國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傑出代表
2.世界文學常識
1 莎士比亞 (英國) 代表作有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四大喜劇《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2 列夫•托爾斯泰 (蘇聯) 《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3 但丁 (義大利) 《神曲》4 雨果 (法國) 《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5 荷馬 (希臘)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6 歌德 (德國) 劇本《葛茲•馮•伯里欣根》、中篇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7 魯迅 (中國) 1918年5月寫《狂人日記》時,開始以「魯迅」為筆名。

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8 安徒生 (丹麥) 早期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達的花兒》《拇指姑娘》《海的女兒》《野天鵝》《丑小鴨》等。

中期童話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親的故事》《演木偶戲的人》等。晚期童話代表作有《柳樹下的夢》《她是一個廢物》《單身漢的睡帽》《幸運的貝兒》等。

9 普希金 (俄羅斯) 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歷史紀實劇《普加喬夫史》;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別爾金小說集》等。10 狄更斯 (英國) 代表有《匹克威克外傳》《雙城記》等。

11 喬伊斯 ---- 英國 短篇小說集《都柏林人》;長篇小說《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人》。12 馬克吐溫 ---- 美國他的代表作是《百萬英鎊》。

13 薄伽丘 ---- 義大利 代表作《十日談》14 高爾基 ---- 蘇聯 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散文詩《海燕之歌》。15 蕭伯納 ---- 英國 最著名的劇作有:《鰥夫的房產》、《華倫夫人的職業》、《武器與人》、《真相畢露》等。

16 海明威 ---- 美國《戰地鍾聲》《老人與海》《乞力馬扎羅的雪—海明威短篇小說精選集》17 卡夫卡 ---- 奧地利 《變形記》《美國》《審判》《中國長城的建造》18 屠格列夫 ---- 俄羅斯 成名著《獵人筆記》;代表著《父與子》19 歐•亨利 ---- 美國 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20 彌爾頓 ---- 英國 :《失樂園》《復樂園》和《力士參孫》21 維吉爾 ---- 羅馬 最重要的作品是史詩《埃涅阿斯紀》(一譯《伊尼德》)。22 契科夫 ---- 俄羅斯 代表作《變色龍》《裝在套子里的人》。

23 拜倫 ---- 英國 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羅德游記》《唐璜》24 黑塞 ---- 瑞士 主要作品《彼得•卡門青特》、《荒原狼》、《東方之行》、《玻璃球游戲》。25 紀伯倫 ---- 黎巴嫩 《先知》26 薩特 ---- 法國 主要哲學著作有《想像》、《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辯證理性批判》和《方法論若干問題》;中篇《惡心》、短篇集《牆》、長篇《自由之路》。

27 伊索 ---- 希臘《請求派王的青蛙》28 陀斯妥耶夫斯基 ---- 俄羅斯代表作長篇小說《罪與罰》;書信體小說《窮人》29 喬叟 ---- 英國 《坎特伯雷故事集》30 盧梭 ---- 法國 《懺悔錄》、《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山中書信》、《公民的情感》31 普魯斯特 ---- 法國 女囚》、《女逃亡者》以《阿爾貝蒂娜不知去向》、《重現的時光》32 泰戈爾 ---- 印度 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流螢集》《園丁集》《邊緣集》《生辰集》;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棄絕》《素芭》《人是活著,還是死了?》《摩訶摩耶》《太陽與烏雲》;中篇《四個人》;長篇《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摩克多塔拉》《人紅夾竹桃》;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貿易》《中國的談話》《俄羅斯書簡》等。33 巴勃羅•聶魯達 ---- 智利 愛情詩集《二十首情歌和一首絕望的歌》《詩歌總集》史詩性的詩集《漫歌集》34 川端康成 ---- 日本 成名作小說《伊豆的 *** 》三部代表作《雪國》《千隻鶴》《古都》35 斯湯加 ---- 法國 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帕爾馬修道院》36 曹雪芹 ---- 中國《紅樓夢》37 巴金 ---- 中國 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散文集《隨想錄》。

38 歐尼爾 ---- 美國 《 丘比娃娃》39 霍桑 ---- 美國 《紅字》40 斯托夫人 ---- 美國 《湯姆叔叔的小屋:卑賤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 or, Life Among the Lowly),又譯作《黑奴籲天錄》、《湯姆大伯的小屋》41 莫泊桑 ---- 法國 。主要代表作是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中篇小說《一生》《俊友》;長篇代表性作品《漂亮朋友》42 德萊塞 ---- 美國 代表作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43 杜甫 ---- 中國 《三吏》、《三別》、《兵車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杜工部集》。

44 福樓拜 ---- 法國 《包法利夫人》。45 伏爾泰 ---- 法國 著名的有史詩《亨利亞德》《奧爾良少女》;悲劇《歐第伯》;喜劇《放盪的兒子》;哲理小說《老實人》;歷史著作《路易十四時代》、《論各民族的風俗與精神》;哲學方面的代表作有《哲學辭典》《形而上學論》《牛頓。
3.中外文學常識、名著作品、作家學派大全
中國文學常識 一、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 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趙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二、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三、文化常識: 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後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
4.外國文學常識有哪些
1、古希臘諷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傳為奴隸伊索所作。

2、中世紀義大利偉大詩人但丁所寫的《神曲》,原名《喜劇》,包括《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 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談》。

4、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最傑出的作家是塞萬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訶德》是世界文學的不朽名著。 5、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大戲劇家和詩人,其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6、拉伯雷是法國十六世紀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巨人傳》。 7、十七世紀法國著名喜劇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諷刺喜劇《偽君子》。

8、十八世紀英國啟蒙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為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9、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運動中的諷刺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記》。

10、歌德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其代表作有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後者的創作延續了六十年之久。 11、席勒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

其代表作有戲劇《強盜》、《陰謀與愛情》。 12、拜倫是英國進步的浪漫主義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體小說《唐·璜》。

13、雪萊是與拜倫齊名的英國詩人,《解放的普羅米修斯》是其最優秀的作品。 14、《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是德國詩人海涅的代表作。

15、雨果是法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說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 16、司湯達是法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長篇小說《紅與黑》是他的代表作。

17、巴爾扎克是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96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等。 18、福樓拜是法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匹克威克外傳》,他的第一部自傳性質的小說是《大衛·科波菲爾》,《艱難時世》、《雙城記》是其後期創作的代表作。 20、薩克雷是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諷刺小說《名利場》。

21、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愛米麗·勃朗特,都是英國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前者寫了自傳體小說《簡愛》,後者寫了小說《呼嘯山莊》。

22、莫泊桑是法國十九世紀末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項鏈》、《我的叔叔於勒》是他的名篇。 23、羅曼·羅蘭是法國後期批判現實主義著名的作家,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左拉是法國著名作家,《盧貢——馬加爾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錢》等20篇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 25、易卜生是挪威戲劇家,《玩偶之家》是其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

26、安徒生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皇帝的新裝》《賣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27、斯托夫人是美國十九世紀著名女小說家,其代表作是《湯姆叔叔的小屋》通過老黑奴湯姆的命運,控訴了南部反動的蓄奴制。

28、十九世紀美國著名的民主詩人惠特曼,其詩集《草葉集》,對我國新詩產生過影響。 29、馬克·吐溫是十九世紀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百萬英鎊》等,短篇小說《競選州長》。

30、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歷史小說《上蔚的女兒》、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31、果戈理是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五幕喜劇《欽差大臣》、長篇小說《死魂靈》。

32、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33、契訶夫是十九世紀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代表作有中篇小說《草原》、《第六病室》、短篇小說《變色龍》、《萬卡》、《套中人》、劇本《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等。

熱點內容
蘋果怎麼下載免費小說在手機里 發布:2025-07-08 18:22:58 瀏覽:898
重生超級戰艦小說txt 發布:2025-07-08 17:50:09 瀏覽:476
你我別來無恙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08 17:46:20 瀏覽:350
經典小十大小說排行榜2015 發布:2025-07-08 17:44:38 瀏覽:830
都市生活類影視穿越小說 發布:2025-07-08 17:41:52 瀏覽:907
女頻小說短篇重生甜文 發布:2025-07-08 17:27:19 瀏覽:932
絲襪的味道短篇小說 發布:2025-07-08 17:24:03 瀏覽:475
駙馬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8 16:57:41 瀏覽:229
耀斑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8 16:41:51 瀏覽:904
快穿戀愛養成游戲小說 發布:2025-07-08 16:41:49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