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偉大的五十篇短篇小說

偉大的五十篇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2-08 11:43:32

⑴ 讀《偉大的短篇小說們》

第一篇  《 鳥》

《 鳥》的作者布魯諾.舒爾茨(1892~1942),波蘭籍猶太作家,死於納粹槍殺。他存世作品也就兩本短篇小說。

《偉大的短篇小說們》的開篇就是《鳥》,說明它在編者心目中的份量。

《鳥》是一篇短小精煉小說,以兒子的視角,描寫了父親和現實生活中的俗事漸行漸遠,而對動物有著巨大的熱情,甚至做出創造出全新物種的嘗試。父親砸下大筆銀子,從荷蘭、漢堡、非洲搞來一堆受精的鳥蛋,把它們交給比利時的巨型母雞去孵,還真孵出了各種長著羽毛的奇幻生物。

父親不僅孵化鳥,還為鳥兒們舉行婚禮,他自己充當媒人。最後屋頂變成了鳥兒們的客棧,吸引了春天遷徙的各式各樣的鳥。而且,父親也有了模仿鳥振翅飛翔的行為。

但是,父親的鳥的王國卻被僕人阿德拉揮舞著長掃帚毀滅清除了,父親終於走下樓,走出了自己的領土。

《鳥》的篇幅簡短,看的時候會被一種濃厚的厭世的情緒擊中。父親研究鳥、養鳥,鳥的世界其實就是父親一個逃遁之所,讓我們從一種紛亂的氛圍里感受到父親內心的深處的無奈和孤獨。

當一個人與人類無法溝通時,人類的語言就失去了意義。逃避的唯一方式就是選擇一種新的溝通對象,共處卻不捆綁,同樂卻不牽絆,無聲卻能懂得。

作品意象豐富,又有著梵高作品的抽象美,語言美妙,結尾令人唏噓。

這是我在閱讀時的一點粗淺理解。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閱讀時很快就會想到另一個作家卡夫卡,那種相似的感覺,那種獨特的風格,立刻會驚艷到閱讀者。正如有人形容的一樣「遇見布魯諾·舒爾茨對我來說毫無徵兆,彷彿上帝的饋贈給我的一次美妙的聚會。」

遺憾的是作者五十歲就被納粹槍殺於街頭,又讓人對納粹暴行充滿了仇恨。如果作者不那麼早逝,一定會有更多的好作品以饗讀者。

金句摘抄:

1.那下面藏著被煙熏黑了的閣樓———它們像是碳化的大教堂,密布著肋骨般的椽子、檁條和支架,如同冬日狂風那黑暗的肺。

2.它們(烏鴉)在空中曼妙的飛舞,閃爍不定的叫聲染黑了渾濁昏黃的清晨光線。

3.日子因為寒冷無聊而變得堅硬,像是一塊去年的麵包。

4.這只鳥有著赤裸的脖子,皺巴巴的臉上布滿了腫瘤,它很像一個清瘦的禁慾主義者和藏傳佛教僧人,一舉一動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尊貴,以它高貴家族那鐵一般的紀律過活。它一動也不動,以埃及諸神永垂不朽的姿態,坐在父親對面。

5.銹紅色的大地被一層破破爛爛的白雪桌布覆蓋著。

6.他在爐子里生火,研究那永遠無法參透的火光,聞著冬日火焰,那金屬的鹹味和被煙熏過的氣味。

7.當這些盲眼的花苞綻放開來,迎向光亮,房間里充滿了彩色的喧嘩和閃爍不定的啾鳴。

⑵ 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下面這些都應該算是吧?請你參考!
最偉大TOP15 科幻小說系列
當你讀完一本精彩的科幻小說,了解到這只是系列小說的第一本,一定會感到特別的興奮。科幻界的一些最偉大頭腦用連續小說的形式為他們故事的角色構造了一個復雜而驚心動魄的宇宙,還有一些則虛構了地球的反烏托邦或烏托邦的未來。這里列出的就是最棒的科幻小說系列,雖然為它們排名是困難的任務。

15.《邁爾斯傳奇》,洛伊斯·比約德(Lois McMaster Bujold)著:故事主人公Miles Vorkosigan是Barrayar 星球上的一位殘疾的貴族,他的整個生命都在挑戰本星球對「突變異種」的偏見。該系列有多本獲得過雨果獎最佳小說。

14.《新日之書》,吉恩·沃爾夫(Gene Wolfe)著:一位慈悲的刑訊者,為了讓受害者避免痛苦的折磨,他容許她自殺。最後被流放,去尋找真理和懺悔,這個角色具有救世主的特徵,他最終將拯救地球。

13.《海伯利安四部曲》,丹·西蒙斯(Dan Simmons) 著:讓時間倒流的時間冢與人工智慧終極殺器伯勞鳥,丹西蒙斯在書中描述了一個人類與AI的可怕未來。《海伯利安》獲雨果獎,《海伯利安的隕落》獲星雲獎最佳小說提名。

12.《太空漫遊系列》,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著:由於電影《2001:太空漫遊》的成功而成為最為知名的系列。

11.《文明(The Culture)》,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著:一個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和烏托邦式的未來社會,沒有貧窮、死亡和疾病。小說主要描述了社會邊緣群體:外交官、間諜和雇傭兵,都是干臟活的。

10.《拉瑪系列》,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和Gentry Lee著:阿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的一艘外星飛船突然出現在太陽系,人類與外星生命相遇的故事。獲得雨果和星雲獎,是公認的經典之作。但後面的系列主要由Gentry Lee執筆,克拉克主要是審查和編輯,評價不是很高。

9.《沙丘系列》,弗蘭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著:系列的第一本《沙丘》曾被大衛林奇怕成電影,一部跨越時間達16000年的涉及社會、政治和宗教的史詩。

8.《Heechee Saga》,弗雷德里克·波爾(Ferderik Pohl)著:HeeChee是一個極為先進的恆星旅行種族,早在幾百萬年前就到達了太陽系,在人類開始宇宙探索前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消失了。

7.《銀河系漫遊指南》,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著 :源自BBC的廣播劇,亞當斯在寫第一本書的時候就意識到需要在地球上增加一個外星人,提供背景知識,就是那位《銀河系漫遊指南》書的編輯。

6.《環形世界 》,拉里·尼文(Larry Niven)著:兩個地球人和兩個外星人一起探索一個神秘的」環形世界「——一個人造的環形建築物,圍繞在一顆恆星周圍,內表面可居住,面積相當於300萬個地球。獲得了1970年星雲和雨果獎。

5.《安德系列》,奧森·斯科特·卡德(Orson Scott Card)著:始於一篇短篇小說Ender』s Game,最終發展成一系列包含9部長篇,10部短篇,還有兩部等待出版。系列的前兩部獲得星雲和雨果獎。被認為1980年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小說之一。主要角色是Andrew 「Ender」 Wiggin,一位童子兵,在一所戰爭學校受訓成為地球的未來領袖。

4.《未來歷史系列》,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Heinlein)著:海因萊因的這套書中最好的兩本是《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和《時間足夠你愛》,描述了人類從20世紀中期到23世紀早期的未來歷史。

3.《Barsoom系列》,埃德加·賴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著:這套誕生於20世紀早期的小說雖然內容可能過時了,但影響了後世的許多電影和科幻小說。《火星公主》可能是20世紀最早的幻想作品。

2.《Lensman系列》,E.E.史密斯(E E Smith)著 :該系列的背景起始於20億年前,一個和平的種族Arisian 能以其它種族無法實現的方式理解生命和生命力,他們創造一個類似透鏡的東西能賦予穿戴者特殊的精神能力,可以在外星球上根據需要執法和在不同種族之間建立交流橋梁。

1.《基地系列》,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著:阿西莫夫的7卷銀河史詩,橫跨千年,該系列書的完成也花了44年。小說中最主要的設定是一位科學家開發了數學的一門分支——心理史學,能夠預測未來大多數人類的行為。

《基地》《時間足夠你愛》《環形世界》《銀河系漫遊指南》《太空漫遊》《邁爾斯系列》《沙丘》《海伯利安》《海伯利安的隕落》等都有中文版,但許多系列都沒有出全。

⑶ 《50:偉大的短篇小說們》txt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50:偉大的短篇小說們》(歐·亨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4aoTuCed5a7G6HcGSj64g

提取碼:w5sx

書名:50:偉大的短篇小說們

作者:歐·亨利

譯者:姚向輝

豆瓣評分:8.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頁數:480

內容簡介:

本書除了收錄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還囊括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海明威、福克納,俄語文學三大巨匠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意識流創作著稱的伍爾夫,恐怖美學的踐行者愛倫·坡、洛夫克拉夫特,以及在各文學流派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霍桑、毛姆、卡夫卡、茨威格、狄更斯、芥川龍之介、菲茨傑拉德等37位大咖們的經典力作。柳鳴九、張英倫、曹明倫、姚向輝、趙玉皎、楊向榮、樓武挺、姜乙、楊蔚等31位權威譯者高水準的譯本,用詞嚴謹,語言簡潔,最大程度地還原原著之美,展現大師們獨到的敘事風格和技巧,為你帶來一場世界短篇小說的經典盛宴。

作者簡介:

作者: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家歐·亨利、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海明威、福克納;俄語文學三大巨匠普希金、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愛倫·坡、伍爾夫、霍桑、毛姆、卡夫卡、茨威格、狄更斯、芥川龍之介、菲茨傑拉德、洛夫克拉夫特、波德萊爾、舒爾茨、蒲寧、都德等37位各文學流派的領軍人物。

譯者:法語翻譯家柳鳴九、張英倫;德語翻譯姜乙、溫仁百;日語翻譯趙玉皎、黃悅生;愛倫·坡作品研究專家曹明倫;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理事謝周;英美文學翻譯楊蔚、姚向輝、楊向榮、樓武挺、雍毅等31位優質譯者齊齊獻力。高水準譯文忠實原著,用詞嚴謹、語言簡練。

⑷ 50部偉大的短篇小說們

布魯諾·舒爾茨 《鳥》《父親最後的逃亡》

1.昏黃無聊的冬日到來了。銹紅色的大地被一層破破爛爛的白雪桌布覆蓋著。這塊桌布根本不夠大,在很多地方,棕色或者黑色的木瓦板屋頂露了出來,有如一艘艘小船,在那下面藏著被煙熏黑了的閣樓——他們像是炭化的大教堂,密布著肋骨般的支架、檀條,如同冬日狂風那黑暗的肺。每個清晨,我們都會看到一些夜裡新長出來的煙囪和通風口,他們是被夜晚的狂風鼓脹起來的惡魔的風管。清掃煙囪的人無法擺脫烏鴉——他們在黃昏時候站在教堂前大樹的枝丫上,有如活生生的黑色葉子。

2.日子因為寒冷無聊而變得堅硬,像是一塊去年的麵包。我們用鈍了的刀切下來一小塊食用,沒有什麼胃口,慵懶,昏昏欲睡。

3.父親走下樓,走出了自己的領土——他是一個被擊潰的人,一位剛剛失去了自己寶座和王國的,被流放的國王。

4.父親確實是死了。把自己的死亡改成分期付款,父親讓我們習慣了他的離去。我們對他的歸來已經無動於衷,每次都越來越短暫,越來越可悲。在他以往的房間,這位逝者的容顏彷彿散了開來,往四面八方生出枝丫,在某些地方形成詭異的糾結。

5.他的大衣在呼吸。這些彼此緊咬、縫合在一起的小動物的恐懼流過這件大衣,無力地顫抖,在絨毛的褶皺間迷失。

芥川龍之介《竹林中》

1.人之命運,真是宛如朝霞、亦如電光吶。

2.「殺掉他!只要這個人活著,我就不能跟你走!」這句話如風暴一般,直到現在還吹卷著我,讓我一頭栽進杳渺的黑暗最深處。

舍伍德 ·安德森《雞蛋》

1.大多數哲學家,想必就是在雞場長大的。

2.我想像,父親頭頂那道光光的紋路好似一條寬闊的大路,一如凱撒可能會下令修築的行軍通道,以率領麾下軍團從羅馬出發,去征服其妙的未知世界。我想像,父親耳朵上方那兩撮頭發就像兩片森林。半睡半醒間,我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小人,正沿那條大路,前往美麗的遠方——那裡沒有雞場,生活是一件不受雞蛋打擾的樂事。

厄尼斯特·海明威《乞力馬扎羅的雪》

1.你那該死的錢就是我的盔甲,我的快馬和我的盔甲。

2.如果以謊言為生,就該試著在謊言里死去。

3.廣場一帶只有兩種人:醉漢和運動狂。醉漢靠狂飲濫喝來應付困境,運動狂則用鍛煉來忘掉貧困。

4.他從未和這個女人大吵大鬧過,可和那些他愛過的女人在一起時,他吵的很兇,由於爭吵的腐蝕,最終總是把他們所擁有的東西毀滅掉。他愛得太深,要求也太高,一切都被消耗殆盡。

毛姆《午餐》*太喜歡了

誒米爾·左拉《陪襯人》*太喜歡了

1.在巴黎,一切都能出賣:愚笨的姑娘和伶俐的女郎,謊言和真理,淚水和微笑。

2.我認識的那個陪襯人,有著火一樣的靈魂。可憐的姑娘愛上一個小夥子,她的面貌吸引了他的目光,但又把這目光轉送到她的主顧身上,就好像她把百靈鳥喚到獵人的槍口下。

3.一個痛苦的靈魂於進步是無傷大雅的!人類在前進。未來將對杜朗多感謝不盡,因為他把迄今一直是死的商品投入毛衣,因為他發明了一種裝飾品,給愛情提供了方便。

莫泊桑《兩個朋友》《項鏈》

1.地平線想再熊熊燃燒,葉子已然枯黃的樹木,預感到寒冬將至,在簌簌顫動中也披上了金裝。

2.「這就是生活」  「不如說,這就是死亡」

馬克 · 吐溫《競選州長》《牛肉銷售協議風波》*諷刺又寫實

傑克 · 倫敦《白色寂靜》還要再看看《野性的呼喚》?看不明白

契科夫《小官員之死》《變色龍》*精彩依舊

歐 · 亨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

1.這座城市好似一片巨大的流沙灘,沙粒不斷地流動,無根無基,今天還在上層的砂礫,明天就被淹沒在了底部。

菲茲傑拉德《本傑明 · 巴頓奇事》*精彩

⑸ 美國短篇小說精粹50篇有哪五十篇

⑹ 《50偉大短篇小說》讀後感

第一《鳥》。作者:布魯諾.舒爾茨

  小說寫了一個父親,喜歡鳥,研究鳥,最後達到瘋狂的地步,脫離生活,最後他的鳥的王國被毀滅。

    寫的是個父親,但和父親絲毫無關。

    小說的格調是灰暗的,第一句話昏黃無聊的冬日到來了。日子因為寒冷無聊而變得堅硬。也許象徵著我們無聊的日常生活。

    小說的主角沒有說過一句話,完全從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描寫了父親的形象。父親克服重重困難,花了大筆銀子,購入鳥蛋,然後孵化他們,後使它們交配出新品種,最後研究達到瘋狂的地步,完全脫離生活,自己也變得像一隻鳥。

    父親的形象是立體的,他為了研究鳥,從開始對母親心不在焉,到後來自己搬到閣樓里與鳥在一起。

    現實生活永遠都是平淡,苟且的。於是我們都要有愛好,當愛好變得特別強烈,變成嗜好,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每個人的嗜好都能夠被人理解。而有的人能通過嗜好獲得成功,就叫成就理想,而別的人不能通過嗜好獲得成功,只是徒耗時間,就叫玩物喪志。

    書中的父親研究鳥達到癲狂的地步,脫離現實,我們普通人大多不會那樣,但是也正因為不會全情投入,所以成就也就有限,流於平庸。但如果你全情投入後,沒有獲得成功,那就會變成別人眼中的笑話。這個父親也許就是個這樣的人。

第二《竹林里》。作者:芥川龍之介

    小說寫一個武士帶著妻子回家,被一個強盜誘惑到竹林里,一番經過,武士被殺死,妻子逃跑,強盜一天後被抓。我們事後只能通過七個人的證詞去試圖了解真相。

    第一個樵夫是事發後第一個現場發現者,提供了一個基本事實,武士被殺,他也可能是在武士的敘述中拔走匕首的人。

    第二個行腳僧是事發前的最後一人,看到武士和他妻子經過。

    第三個差役,抓到了強盜,提供了強盜的人設,一個好色的盜賊。

    第四個老嫗,那個妻子的媽媽。提供了武士的人設,性格溫和。妻子的人設,好強,不遜男人。且除了武士沒有其他相好。

    第五個強盜。他承認是他殺的武士,而且說既然到了這個地步無需隱瞞。他的陳述說他佔有女人後,女人和他說他和她丈夫只能跟一個人走,於是他給武士比武的機會,在比武中殺死了他。

    第六個那個妻子。她陳述說在她被強盜佔有以後,她覺得被侮辱了,不想活了,但也不想讓目睹她的侮辱的丈夫活於是殺了她丈夫,結果又沒勇氣自殺。

    第七個武士。他說妻子被佔有以後,被強盜的甜言蜜語誘惑,和強盜跑了,他羞憤中自殺了。

    小說通過強盜,女人,武士,敘述了三種不同的結局,似乎在邏輯上都是合理的,但也都有他們主觀臆測的東西在裡面,也有他們願意相信,並且想讓你相信的東西在裡面,於是我們再也了解不到事情的真相。在一個羅生門里打轉。

    羅生門,我們每天都生活於其中吧。沒有哪個人是完全真實的,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別人願意讓我們看到的東西,都是經過了掩飾,美化之後的東西。小說通過一個殺人案講述了這個事情。

第三《鼻子》。作者:芥川龍之介

    小說寫一個年過五十的僧人,有一個特別的鼻子,從上嘴唇上方一直垂到下吧額底下,一個巨大的缺點。

    僧人一直為這個鼻子所困苦,雖然想表現的不在乎,可是實實在在的傷了他的自尊心。他盡量使自己看上去正常,又想從哪裡找到一個一樣的鼻子以求安慰,都沒能達到,另一方面一直尋求解決方法,最終有了一個方法,讓他的鼻子變得和正常人一樣。

    他的鼻子變得和正常人一樣了,然後小說最精彩的部分來了。在僧人理解,鼻子變普通了,那麼他也就和別人一樣了。

    別人更加放肆的看著他的鼻子,好像鼻子比從前更可笑了。其他僧人確乎是在他面前,他背後嘲笑他了,而且比以前更厲害。

    書中原話:以前他們笑得可沒這么肆無忌憚。人們心中有相互矛盾的兩種感情。當然,對他人的不幸,人們莫不表示同情。可是一旦那人勉力擺脫了不幸,別人又感到有點索然無味。稍稍誇張一點說,人們甚至會希望那人再次陷入同樣的不幸。

    對於別人的不幸,我們的道德都要求我們給以同情,但內心裡多多少少會有一絲慶幸那不是自己的。我們大多數時候是願意幫助不幸的人的,因為這樣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優越感,而且幫助弱者讓自己感覺更好。但是當這個弱者來到了和我們同樣的水平之後,人們的心裡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個人以前不如自己,現在和自己一樣或者甚至強於自己了。在內心裡就會有些不快,哼,別看你現在這樣,你以前可是那樣,那樣的。人性的自私體現無疑。

    再來說僧人自己,頂著一個巨大的缺點生活了幾十年,雖然要表現的不在意,內心裡是十分在意的,但是漫長的時間過去,可能也早已適應了在這種狀態下去與別人交流。一旦某一天,沒有了這個缺點,可能整個人生,與他人的關系,都要從新定義與適應。

    就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摩根弗里曼的經典台詞:這些高牆很奇怪,最初你恨它,然後慢慢習慣它,再久一些,你就離不開它。

    那個在很老的年紀被放出監獄的老頭,離開了監獄的高牆他已經不會生活,最後自殺了。這個老頭和小說中的僧人很像。在他們的生活中都有一個很大的不如意,讓他們憎恨,而後慢慢習慣,但是這個不如意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他們。羞恥的鼻子帶給僧人恥辱,但同時也減少了對他的攻擊。監獄剝奪了老頭的自由,但也給了他一種不用自己去思考安排的「穩定」生活。

    而在這個不如意沒有了之後,他們卻沒有一種解決這一問題的睿智。人性真是復雜,看來隨著人生際遇的不斷變化,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是巨大的智慧。

第四《雞蛋》。作者:舍伍德 · 安德森

    小說寫了一個父親,三十四歲以前,單身漢的生活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然後結婚生子,變得雄心勃勃。

    第一次創業,夫妻倆辦了一個養雞場,耗去十年光陰,以徹底失敗告終。

    第二次,在一個小鎮火車站對面,開了一個小小的餐館。為了增加營業額,決定二十四小時營業,於是白天母親,夜晚父親。

    慢慢長夜裡,如果沒有多少事做,父親就有時間進行思考,這導致了他的悲劇。

    父親思考的結果,是要使夜晚來吃飯的年輕人感到快樂,幻想著以後成群結隊的年輕人在夜晚來到他的店找樂子。

    決定命運的時刻到來了,某天夜晚,店裡來了一個年輕人,父親想要用表演讓年輕人感到快樂。

    他先是有些怯場,後來要給年輕人表演如何使一個雞蛋豎著立起來,可是表演好多回都不成功,經過半小時的努力,好不容易成功了片刻,可是年輕人早已沒有再看了。等年輕人再看,父親又不能成功了。

    看年輕人不感興趣,父親急忙向他展示以前開養雞場時保留下來的那些小雞的變異了的標本,比如有著七條腿兩個腦袋的小雞標本。客人還是不感興趣,還有些惡心,要起身離去。

    父親通過請客人免費喝咖啡,抽雪茄的方式,使客人觀看他的又一次表演。把一個雞蛋用醋煮過以後,使蛋殼變軟,塞到一個瓶子里,然後送給客人。父親賣力的表演,以致有些做作,讓客人覺得他不正常。當父親快要成功的時候,客人等的火車來了,客人要走掉,父親迫不及待強行把雞蛋往瓶子里塞,蛋殼瞬間破裂,蛋液噴濺到父親身上,已經走到門口的客人終於笑了,哈哈大笑。

    小說讓人有些惆悵,小人物的悲哀吧。你的奮斗,你的表演,在別人那裡分文不值,如果你不能對別人有益,別人甚至不會為你浪費一點點時間。在你成功以前,你要花錢買別人的時間,來讓他觀看你的表演。

第五《陪襯人》。作者:左拉

    小說寫一個富翁杜朗多某一天想到了一個天才的創意,收集市面上的醜女,是真正的很醜很醜的女人,將她們集結起來,以小時或天出租給有需要的貴婦們。

    紅花是需要綠葉來襯托才能更加顯得嬌艷的,一個長相一般的女人,走在大街上可能會被無視,但是如果她身邊走著一個特別的醜女,就會凸顯出她的美麗。

    《唐伯虎點秋香》里四大才子喊秋香那一段就這個意思。其實不只是長相,長相只是一個特殊的方面,很多的方面,感受都是來自於對比,沒有醜陋哪裡來的美麗呢,沒有低下如何襯托出高貴呢,沒有庸俗哪裡來的高尚呢。

    記得有一則新聞說一個班級里評選最受歡迎的同學,最後得獎的不是最有能力或長相最好看的,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兒。記者采訪為什麼她會當選,原因是她願意當一個陪襯。我們多多少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有一個人甘願作一個陪襯,以讓你能夠出彩,當然會受你的歡迎。

    老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如何能突顯聖人呢,一個惡人是最好的東西。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有時候一個有能力的人去甘願做一個綠葉,這更需要一種胸懷。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多讀書有時候有這種好處,你從一本書里理解到的東西,有可能會加深你對另一本書的理解。

第六《聖誕樹與婚禮》。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寫一個達官貴人對金錢的變態的追求。

    陀氏通過一次兒童舞會,達官貴人了解到一個十一歲的女孩有三十萬盧布的嫁妝,然後這個達官貴人對小女孩的刻意接近,對貧窮女教師的兒子的粗魯的對待,最後五年後這個達官貴人取了那個小女孩,可以想像這五年中這個貴人都做了些什麼。有錢人的思想可能變得多麼骯臟,變得多麼貪婪,為了嫁妝,處心積慮的去求取一個十一歲的女孩!

第七《項鏈》。作者:莫泊桑

    一個普通之家的女人,因為虛榮,在去參加一次晚會的時候,借了朋友的一串項鏈,最後弄丟了,以至於為了賠償這串項鏈,夫妻兩人連普通的日子都過不了了,過了十年一貧如洗的生活。

    莫泊桑讓她最後發現那串項鏈是假的,真是絕妙的諷刺,對一個貪慕虛榮的女人最強有力的諷刺,悲劇了。

    愛慕虛榮,不光是女人,每個人都會有吧。每個人都喜歡比別人活的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關鍵是這些你能不能負擔得起。有些人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不惜負債去追求自己負擔不起的生活,那就容易悲劇。

    盡量克制自己的慾望,安於自己所屬的階級,對比自己活的好的人不要嫉妒。錢嗎,多有多花,少有少花,話糙理不糙。

第八《競選州長》。作者:馬克吐溫

    一個純潔無暇的人,在他打算競選州長以後突然就變成了偽證人,小偷,盜屍賊,酒瘋子。

    精彩的比喻,如果你成功,那麼你得到的將是真敵人與假朋友。想起聊曾國藩的時候,有人說對於功成名就的人,也要承受詆毀與攻擊。

    當你默默無聞的時候,沒有人來攻擊你,當你成功了,就將觸動別人的利益,或者簡簡單單只是看你不爽。

第九《白色寂靜》作者:傑克倫敦

    依然是傑克倫敦的風格,依然是北地,雪橇,拉雪橇的狗,惡劣的自然條件,人的生命。

    故事簡單,一個人帶著他的印第安妻子和朋友在旅途中行進,一顆古樹的倒塌壓住了主角,受傷,死去。

    沒有《乞力馬扎羅的雪》里主角的那種悔恨和多愁善感,只有簡單的死去。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里屈辱的死去。

    在這種環境當中,沒有什麼所謂人生的意義,只有生命,或者堅強的活下去,或者屈辱的死去。

    飽暖思淫慾,只有對解決了存在,溫飽問題的人,生命的意義才是個問題!在某些情況下意義沒有意義,只有存在才有意義。也許有些震撼,但又怎樣呢,對我自己,雖然感覺很貧窮,到不可否認溫飽問題是不成其問題的了,生命的意義還是個問題。

第十《乞力馬扎羅的雪》作者:海明威

    海明威除了《老人與海》外最喜歡的小說。寫一個作家和他的妻子去非洲大草原打獵,由於疏忽腿部受傷,發生壞疽,最終致命。主要是寫他臨死前對過去生活的回憶。

    小說主題我想還是寫一個人的精神追求,最初他是個出色的作家,而後為了安全感,為了安逸,他賣掉了過去。

    在愛情方面找了一個他不愛的富婆一起生活。諷刺的是一切都是謊言,他卻比真心愛戀時做的更好。在精神追求反面,舒適的每一天早已耗去了他的能力。攢下的片段,留到更有把握再寫。等到最後再來寫。可是最後永遠也沒有寫。只留下了什麼都拖得太他媽久了的悔恨。

    行動永遠大於沒有行動的思考。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想,想的很多,可做的很少。最後空流悔恨。

    工作的辛苦,休閑的舒適。精神上的追求,路途是艱難的,而且還是孤獨的,而肉體無疑是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的。如果一件事情有著明確的物質利益,比如金錢的收獲,或者健康的體魄,那麼是比較容易堅持下來的,但精神的追求,孤獨愁苦疲勞,而收獲可能非常少。

    開篇里,乞力馬扎羅山頂那隻凍死的豹子。一隻草原上的動物,跑到白雪皚皚的山頂,干什麼呢?乞力馬扎羅山在非洲有著神山的美譽。那隻豹子也許象徵著人類的精神追求,它找到了嗎?也許有,也許沒有,但凍死的軀體也可能是一種象徵,象徵著另一種永恆。

第十一《小官員之死》作者:契訶夫

    一個小官員,由於一個噴嚏噴到了大人物身上,開始道歉,大人物先是不理,到不耐煩,最後終於呵斥了他,竟然把這個小官員嚇死了。

    故事簡單至極,所反映的內容卻讓人深思。為什麼會這樣呢,是環境,那個小官員為什麼對一個噴嚏噴到了大人物就怕成那樣。是因為一個封閉式的社會環境吧,可能那個時代的俄國,大人物對小人物擁有著莫大的權利。在天朝也會很有體會吧,現代社會還好,不當官還可以干別的嗎,如果是古代,你得罪了某個大人物,你的仕途你的人生基本上就毀了。現代社會的體系應該也是一樣,只不過就算不當差了,畢竟選擇餘地還是有的。慶幸生活在一個有選擇的年代吧。

    突然想到所謂國人的奴性,似乎也是環境造成的吧。在古代這樣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如果你得罪了一個七品縣令,你能怎麼辦呢,假如你無權無勢,而且官官相護的背景下,最好的方式也許就是給大老爺磕頭賠罪。

第十二《變色龍》作者:契訶夫

    小說通過一個警察處理一起狗咬人的事件的方式,反映了這個警察或者說社會中無所不在的勢利眼。這條狗是不是將軍的,對這個警察處理案件的方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每個人都是勢利眼,只不過有些人表現的比較明顯,有些人比較含蓄,變色龍是把勢利表現得最直白的。根本不用將軍自己出面,只是將軍的一條狗,就已經決定了事件的發展。

第十三《里昂的婚禮》作者:茨威格

    法國大革命時期,里昂的一對新人,先後被投入一個監獄,在明天就要被執行死刑的時候,在監獄里舉行了他們的婚禮。

    最後沒有奇跡,雖然他們感動了監獄里的人們還有獄卒,他們還是被槍斃了。這更加的現實吧。

    那麼他們舉行婚禮的意義在哪裡呢?他們有超越死亡嗎?並沒有。但是故事還是很有沖擊力,他們的愛情雖然並不能超越死亡,但是這可以讓他們,和周圍的人對死亡不在恐懼。就像第二天早上,姑娘醒來的第一句話是「我准備好了。」

    很好的小說,就像人生,就算你再怎麼成功,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你也不可能超越死亡。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人生,做到讓自己沒有遺憾,最後面對死亡說上一句「我准備好了」,這應該是最好的面對死亡的態度。

 

 

⑺ 外國著名的小說作家和作品

.歐美部分

《荷馬史詩》即《伊得亞特》和《奧德賽》,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兩部史詩。相傳是盲詩人荷馬所編。它以英雄人物為中心,採用英雄格(六音步揚抑抑格)詩體,風格崇高,規模宏偉,富於戲劇性,生活氣息濃厚。

《荷馬史詩》是人民群眾思想、智慧和藝術才能的結晶,為歐洲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被譽為歐洲史詩典範,並為以後的文學藝術提供豐富素材,對歐洲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伊索寓言》古代希臘寓言的匯編。相傳為伊索所作。它主要反映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感情,總結他們的豐富斗爭經驗和生活教訓。它的藝術性也較高,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語言精煉,寓意深刻,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它是歐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歐洲文學史上奠定了寓言創作的基礎。後代作家經常引用它。或為重新創作的題材,或為抨擊暴政,諷刺敵人的武器。

希臘神話它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傳說兩大類。神的故事包括開天闢地、神的產生、譜系以及人類起源等待。古希臘的神都自私、任性、愛享樂、愛虛榮、好爭權奪利、嫉妒心和復仇心很強,可能是根據奴隸主貴族的形象來塑造的。英雄傳說,內容是歌頌在同自然和社會斗爭中建立過功勛的各氏族部落的英雄,他們體力過人,聯盟機智,百折不撓,品德高尚,是古代勞動令人憂傷集體力量、智慧和高貴品質的化身。它為古希臘文學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對歐洲文學發展起了深遠的影響。

莎士比亞(1564-1616)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馬克思贊譽他是「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他的主要成績就是戲劇,其主要著作有歷史劇《亨利四世》、喜劇《仲夏夜之夢》《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拜倫(1788-1824)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重要作品有長詩《恰爾德·哈洛爾德游記》《東方敘事詩》和代表作諷刺詩體小說《唐璜》。他的創作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有較大影響。

雪萊(1792-1822)英國積極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是長詩《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抒情短詩《西風頌》和《致雲雀》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夏洛蒂·勃朗詩(1816-1855)英國作家,有著名長篇小說《簡·愛》。

薩克雷(1811-1863)英國作家,有著名長篇小說《名利揚》。

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代表。他一生共寫了十幾部長篇小說,還有許多中短篇小說、雜文和戲劇等。《大衛·科波菲爾》是他的代表作。重要作品還有《艱難時世》《雙城記》等。狄更斯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和生動的細節描寫,真實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葉英國的社會風貌。

笛福(1660-1731)英國小說家。他的作品有《魯濱孫漂流記》《辛格頓船長》《大疫年日記》等。《魯濱孫漂流記》是英國每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笛福被譽為「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

伏尼契(1864-1960)愛爾蘭女作家。其代表作是《牛虻》。

莫里哀(1622-1673)原名約翰·巴狄斯特·波克蘭,法國古典主義喜劇創建者。他一生共創作了三十七部喜劇,是世界劇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之一。《偽君子》《唐璜》《慳吝人》是世界喜劇最出色的作品。

巴爾扎克(1799-1850)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代表作《人間喜劇》包括九十六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書中廣泛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中期的法國社會生活。形象地描繪了貴族階級如何在資產階級暴發戶的腐蝕和逼攻下逐漸滅亡,無情地揭露和有力地批判了資產階級的怎麼貪婪、卑鄙丑惡和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是世界文學規模最宏大的創作之一,也是人類思維勞動最輝煌的成果之一。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推崇巴爾扎克,認為他「對現實關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稱贊他是現實主義大師。作品有《高老頭》《幻滅》《歐也妮·葛朗台》等。

雨果(1802-1885)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領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

都德(1840-1897)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現實主義作家。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是《小東西》等,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和《柏林之圍》,以其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藝而享有極高的聲譽,成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

莫泊桑(1850-1893)法國著名小說家。他共寫了三百五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六部長篇小說,三本游記,以及許多文學、政治和時事評論。其作品的基本主題是暴露資產階級精神面貌和社會風氣的腐敗墮落,是舉世公認的短篇小說大師。其著名作品短篇小說有《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於勒》《菲菲小姐》等,長篇小說以《一生》《漂亮朋友》為代表。

福樓拜(1821-1880)法國作家,有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情感世界》。

大仲馬(1802-1870)法國作家,有長篇小說《茶花女》等。

羅曼·羅蘭(1866-1944)法國作家。十九世紀末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主要寫劇本,如《丹東》《愛與死的搏鬥》等。二十世紀初,陸續發表《貝多芬傳》《托爾斯泰傳》等傳記歌頌優秀人物。十月革命後,思想受到鼓舞,從此與高爾基並肩戰斗。1931年發表《向過去告別》。羅曼·羅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二十世紀初期世界文學創作中最偉大的收獲之一。他成為二十世紀初最重要作家之一,191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歐仁·鮑狄埃(1816-1887)偉大的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的堅強戰士。1865年加入第一國際,成了工人運動的活動家。巴黎公社誕生後,他被選為公社委員,公社失敗後的第二天,他寫下了《國際歌》,是世界上無產階級政權歷史經驗的藝術總結,是無產階級藝術的優秀典範。

司湯達(1783-1842)原名亨利·貝爾,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紅與黑》是批判現實主義傑作,深刻地表現了當時社會歷史的本質特徵。

普希金(1799-1837)傑出的俄羅斯民族詩人,十九世紀俄國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富有人民性,被稱為「俄羅斯生活網路全書」。他一生寫了800多首抒情詩,包括著名的《自由頌》《致恰達耶夫》《致大海》《致詩人》等;敘事詩《茨岡》《青銅騎士》;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短篇小說集《別爾金小說集》和代表作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是「俄國文學的始祖。」

果戈里(1809-1852)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最優秀的諷刺作家。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1836年發表的諷刺喜劇《欽差大臣》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劇作,是俄國現實主義喜劇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長篇小說《死魂靈》標志著他的創作最高峰。

車爾尼雪夫斯基(1828-1889)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唯物主義哲學家、批評家、作家。早期著有《藝術對現實的審美關系》,著名小說《怎麼辦?》是他的代表作。被列寧稱作「唯一真正偉大的俄國著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後半期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文學史上成績卓著的藝術大師。他的全集達九十三卷之多,但使他登上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高峰的主要還是三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契訶夫(1860-1904)十九世紀末期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他一生致力於短篇小說創作,共創作四百七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和十幾個劇本,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短篇小說《套中人》《變色龍》《哀傷》《苦惱》《萬卡》等。劇本《萬尼亞舅舅》《伊凡諾夫》《海鷗》《櫻桃園》等都是轟動世界的傑作。他是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創作體裁而登上世界文學高峰的人。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作家,有短篇作品集《獵人筆記》,長篇小說《羅亭》《父與子》等。

高爾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披什科夫,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原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六十九卷。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母親》的他的代表作。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原蘇聯作家。代表作是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出版後受到廣大青年的熱烈歡迎。1935年榮獲列寧勛章。另有一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卷。

法捷耶夫(1901-1956)原蘇聯作家。他的長篇小說《毀滅》和《青年近衛軍》被公認屬於蘇聯最優秀的無產階級文學。

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原蘇聯詩人。他的代表作是長詩《列寧》。

肖洛霍夫(1905- )原蘇聯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靜靜的頓河》1965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金。

歌德(1749-1832)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思想家,德國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者之一。早期重要作品歷史名劇《葛茲·馮·伯利欣根》,詩歌《普羅米修斯》和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使他亨名世界。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不朽的傑作,被認為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德國先進思想在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席勒(1759-1805)德國劇作家,有著名劇本《陰謀與愛情》。

海涅(1797-1856)十九世紀德國傑出的革命民族主義詩人和政論家。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是他的代表作。《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是他的著名政治詩,第一次塑造了自學埋葬舊制度的資產階級掘墓人的形象。

惠特曼(1819-1892)十九世紀德國傑出的革命民主主義詩人。《草葉集》是他的代表作。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傑出的幽默諷刺作家。長篇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短篇小說《競選州長》是他的代表作。晚年著有《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等名篇。

海明威(1899-1961)美國本世紀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作品有《永別了,武器》《老人與海》等。

歐·亨利(1862-1910)美國短篇小說家。他一生共創作短篇小說約三百篇和一部長篇小說。《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黃雀在後》《最後的騰葉》等作品,都精心構思的短篇傑作。

但丁(1265-1321)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偉大先驅,代表作《神曲》是不朽的偉大著作。

塞萬提斯(1547-1616)文藝復興時期西班牙傑出的現實主義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堂·吉訶德》,成就在於塑造了堂吉訶德這樣一個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的文學典型。它是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安徒生(1805-1875)丹麥童話作家。他一生共寫童話一百六十多篇,是世界上最卓越的童話作家之一。名篇有《皇帝的新裝》《夜鶯》《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親的故事》《園丁和主人》等,都已列入世界最優秀童話之列。

易卜生(1926-1906)挪威劇作家。他1848年開始寫作,一生共創作劇本二十部。著名作品有《社會問題》《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社會問題劇。

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聞記者作家。著有《親愛的國家裡》等作品。《絞刑架下的報告》是他在法西斯監獄秘密寫下的一部長篇特寫,成為鼓舞全世界革命者的戰斗作品。

.亞洲部分

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主要作品有《莫歌》和《晨歌》,著名的《故事詩》在印度廣為流傳。1921年問世的《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作品還有《園丁集》《飛鳥集》《新月集》。

《一千零一夜》古代阿拉伯著名的民間故事集,舊譯《天方夜譚》。全書充滿著奇妙瑰麗的幻想,又洋溢著現實主義的生活氣息,它以題材多樣和不拘一格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反映了古代阿拉伯國家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和風土人情。有許多故事歌頌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如《漁夫的故事》《阿里巴巴》等。但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混雜了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和人民群眾的落後意識。它已被譯成世界各種文字廣泛流傳,深受各國人民的贊賞,對西文的文學戲劇、音樂和繪制都有過一定的影響。

紫式部(約978-約1015)日本作家,有長篇古典小說《源氏物語》。

⑻ 《偉大的短篇小說們》讀書筆記 (5)舞會之後

「剛才你們說,一個人自己不可能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萬事在於環境,是環境弄人。可我認為,萬事在於機緣。我來講講自己的經歷。」

這是【俄】列夫•托爾斯泰的短篇小說《舞會之後》開頭一段話。讀完整篇小說,明白了這段話的含義。

《舞會之後》以小說主人公伊萬的口吻,向朋友們講述了他自己年輕時的一段愛情故事。

年輕的伊萬對貴族小姐瓦蓮卡一見鍾情。在伊萬的眼裡,「她即便五十歲時,仍是個了不起的美女。十八歲那年,則更加嫵媚動人:高挑、勻稱、優雅,庄嚴。在她嫵媚而又明亮的雙眸里,在她可愛而又年輕的整個人身上,始終都有一抹親切、快樂的微笑。」

伊萬年輕時是個快樂活潑的小夥子,而且很富裕,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參加晚會和舞會。而且舞跳得好,人也長得帥,就是一個美男子。

在一次舞會上,他被「身著一襲白裙,腰間束一條粉紅腰帶,一雙潔白的細軟羊皮手套,大致齊到她那纖瘦、尖細的胳膊肘,腳上穿一雙白色的綢鞋」的美女吸引。

這個美女就是瓦蓮卡,她是當晚舞會的焦點,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向她投去贊賞的目光,盡管她掩蓋了所有人的光芒,還是讓人們不可能不欣賞她。

伊萬和瓦蓮卡跳了一曲又一曲,他們彼此中意對方。伊萬說:「我愛的越深,就越不注重她的肉體。」他唯一擔心的是,會不會有什麼事情來破壞這幸福。

舞會快結束的時候,瓦蓮卡的父親,一位瀟灑帥氣、高大魁梧、精神抖擻的上校軍官和自己的女兒共舞一曲之後,將瓦蓮卡帶到伊萬身邊,讓他們繼續跳舞。

曲終人散時,瓦蓮卡從她的扇子上拽下一小片羽毛送給伊萬,「這個給您吧,免得您遺憾。」

伊萬接過羽毛,滿眼都是欣喜和感激之情。此刻的幸福快樂讓他心中對瓦蓮卡的愛情,釋放出蘊藏在他內心中愛的全部潛能。那一刻,他在想無論瓦蓮卡是否愛他,只要他愛她,這就足夠了。

舞會結束時已經凌晨四點多,伊萬依然沉浸在幸福中,難以入眠。大概兩個小時後,伊萬走出家門,當來到家附近的空地時,看到一群士兵正在懲罰一個韃靼逃兵。這個逃兵每受一次夾鞭刑,臉都扭曲痛苦地轉向抽打襲來的方向。

受刑人身邊是一個熟悉的身影,高大魁梧,正是瓦蓮卡的父親。他回頭看見伊萬,裝著不認識,惡狠狠地拉下臉,急忙扭過頭。

伊萬一想到瓦蓮卡父親那張兇狠的臉,惡狠狠的聲音,就無法和瓦蓮卡平靜的相處,他們的愛情就這樣消失了。

伊萬的愛情故事可以說還沒有真正開始,就被他自己的擔心說中了,真的是發生了一些事情破壞了這幸福。

有時候你看到的美好,並不一定是美好。舞會上,每個人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別人看。只有舞會結束之後,卸下偽善的面具,才能看清人的真面目。

⑼ 外國最經典的50個文學名著

《英法經典文學》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py_vsGmJnmnHZYSar44QDA

提取碼: aqxn

收集多部《呼嘯山莊》《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霧都孤兒》《魯濱孫漂流記》《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等等。

⑽ 經典永流傳——讀《偉大的短篇小說們》之《項鏈》

莫泊桑是19世紀後半葉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主題被歸納為三個方面:

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於勒》;

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

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項鏈》是諷刺那些極具虛榮心和追求上流階層生活的小人物的命運的經典代表作之一,相信在所有讀者心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象。作品描寫了一個沒有身份地位的小職員的妻子盧瓦澤爾太太因為一場晚會而遭遇的災難。

盧瓦澤爾太太是個自以為本應生而享有一切精美奢華之物的女人,她嫁的是教育部的一個小職員,生活平淡,安穩。但她不甘熬在清寒之家,在安逸中總在幻想奢侈的生活。她渴望自己魅力傾眾,渴望能被女人們嫉妒,渴望能被男人們喜歡,走到哪兒都有人追求。

終於一個出頭露面的大好機會來臨,他的丈夫帶回了教育部長邀請他們參加在教育部大樓舉辦的晚會。為了能夠參加這個晚會,他的丈夫忍痛拿出剛攢夠的的四百法郎,讓她買了能夠穿得出去的衣服,她又從朋友處借來了一串漂亮的項鏈。

盧瓦澤爾夫婦如願參加了晚會,盧瓦澤爾太太也出盡風頭,她的美貌使她大獲成功,她快活得上了天。

當她回到家時,發現項鏈不見了,在反復尋找無果後,災難降臨了。他們傾盡所有、東借西借,花了三萬六千法郎買了和朋友一模一樣的項鏈還給了朋友。以後的十年,他們過著窮人的苦日子,一個子兒一個子兒的攢錢還債,終於還清全部的債務,同時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窮人家的老婆子。當她在街上轉悠的時候,不其然的遇到了當年給她借項鏈的好朋友。也許已如釋重負,她把丟項鏈、還項鏈的經過告訴了好朋友,好朋友卻吃驚地告訴她:她自己的項鏈是假的,頂多值五百法郎。

故事產生的背景是19世紀80年代的法國,當時的社會,大資產階級當權,政府中貪污風行,社會上道德淪喪,資產階級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和惟利是圖的道德觀念影響到整個社會,貪圖享樂、追求虛榮,成為一種惡劣的社會風氣。而小資產階級更免不了想要擺脫自己的普通處境、躋身於上流行列的強烈願望。盧瓦澤爾夫婦正是這一時代的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他們不甘安穩和普通,幻想通過某個機會就能實現躋身上流。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就像盧瓦澤爾夫婦的遭遇一樣,不但沒有實現所願,反而跌的更慘。

01、虛榮心從來不會成就未來,腳踏實地才能改變命運

盧瓦澤爾太太對生活中的每一處都充滿幻想,幻想安靜的會客廳、四壁掛著東方式帷幔、高腳青銅燭台光芒冶艷,傢具精緻美觀、有香氣妖嬈、情調婀娜的小廳、有豐盛的大餐、身邊有愛慕她的名流逸士等等,可見她對奢靡生活方式的嚮往有多麼強烈,以至於和富有的女性朋友見面,都會刺激的她一連哭上好幾天。

莫泊桑給盧瓦澤爾太太製造了一個機會。他讓她的丈夫帶回了一個高級別晚會的請柬,盧瓦澤爾太太卻表現的很冷淡。因為她既沒有漂亮的衣服,也沒有像樣的首飾,她一定不會以現有的狀態去參加晚會。所以她並不積極。這時,盧瓦澤爾先生表現出了十足的慷慨,拿出剛攢的四百法郎,支持太太參加這場晚會。因為他覺得「這是個機會,能在那裡見到官場上的大人物呢。」那麼,盧瓦澤爾先生所謂的機會是什麼?顯然不是他自己,而是她的太太。他想藉由太太而獲得自己的機會。所以,後面的悲劇結局並不單是太太的虛榮心造成的,起決定作用的是盧瓦澤爾先生。他不僅爭取到了請柬,也一步一步調動起了太太的熱情,推著太太成功走向了晚會。

當大獲全勝的喜悅遭遇瞬間的巨大災難,它告訴人們,那些帶著光環的誘惑,不過是個陷阱,它讓你在深陷泥潭的時候看清生活的本來面目。

莫泊桑沒有把盧瓦澤爾太太塑造成一個袖手旁觀的災難製造者,而是災難的清除者,災難不僅沒有打垮這個原本幻想多於實際的女人,反而激發出了她面對災難的堅強品質。她立刻過起了窮人的生活,辭退了傭人,租住了廉價的小房子,窮人家的婦人一樣買菜、做飯、攢錢,親自操持生活。她和丈夫一起全清了全部債務,可以在街上轉悠,可以坦然地面對朋友。至此,盧瓦澤爾太太可以心安理得的開始新生活了。

盧瓦澤爾夫婦的遭遇告訴我們,虛榮心從來不會成就未來,腳踏實地才能改變命運。

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是社會的產物。今天的社會,人們擺脫了貧窮,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科技帶來了大量的休閑時間,精神空虛的人轉向追求奢靡的生活,追求刺激,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盛行。當今的盧瓦澤爾太太已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比如婚嫁,女孩子一要高昂的彩禮,二要現成的城市住房,三要有車,把感情全部兌換成了金錢。就有這么一個例子,男孩子是個修車工,經過奮斗,自己開了修車行。日子過好了,老婆卻變了,不好好帶孩子,成天逛街,買名牌服裝、名牌包包,不久就把掙的錢花光,男孩子沒有流動資金,生意因此收到了嚴重的影響,婚姻也出現了危機。

所以,《項鏈》在今天讀來並不過時,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對追求享樂、過度虛榮的人們的一個警告。

02  在有限的時空,展現無限精彩。

以前,提到《項鏈》這個短篇小說,我就會想到那個可憐的女人馬蒂爾德。可是為什麼幾十年以後還會記得這個人物,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經過一年多訓練營的學習,懂得了如何去閱讀和思考。現在重讀這篇小說,才明白了它的精彩在哪裡,那就是大驚喜、大悲傷、大反轉構成跌宕起伏的情節曲線。

一開始,莫泊桑給讀者推出了一個美麗動人、自視甚高、不甘自己的生活現狀、幻想過上上流社會生活的小職員的太太悶悶不樂、傷心流淚的形象,然後,筆鋒一轉,出頭露面的機會來了——一個難得的晚會邀請函。為此,她買了新衣服、借了項鏈,自信的參加了晚會,而且大獲成功。她的美貌蓋過了現場所有的女友,所有男人都盯著她看,教育部長都注意到了她,在巨大的榮耀面前,她飛了起來。

當喜悅之情達到高峰時,接著,災難降臨,她借的漂亮項鏈丟了。為歸還項鏈她的丈夫拿出了全部家底,還背上了許多的債務。他們用了十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的還清了全部債務。正當一身輕松,可以在街上散步時,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卻呈現在女主面前:一個假項鏈讓她背負了巨大的債務,消耗了十年的青春。在巨大的打擊面前,女主將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到此,戛然而止,結局,留給讀者去想像。

這就是情節設計上的精彩之處。而在細節上,虛實有度,層層遞進,從容不迫。

1)、為參加晚會所做的努力詳寫。面對請柬,面對可以見到大人物的機會,盧瓦澤爾太太卻沒有參加晚會的衣服,而購買新衣所需的錢剛好是先生才攢到的錢。衣服買好了,卻沒有可戴的首飾,怎麼辦?錢已經花光了,只好去向朋友借。對於一個小職員,參加晚會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為後面償還債務的不易做了鋪墊。

2)、尋找丟失的項鏈和尋找同樣的項鏈的過程、還債的過程也是詳寫。為參加晚會,他們已經花光了錢。不斷的去尋找項鏈才是他們內心的窘迫,給朋友歸還一模一樣的項鏈也符合一個虛榮者的心理。而小職員的微薄收入也決定了他們漫長的還債歷程。這些詳實的描寫,讓結局的反轉達到高潮。

  03、項鏈的寓意、開放式結局

  項鏈意指那些外表耀眼的誘惑,往往都是虛假的陷阱。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誘惑,它們往往披著光鮮的外衣。人們的慾望也是多種多樣的,虛榮、拜金、貪婪往往使人失去理智,也就容易走上騙局、陷阱。

  對於極度虛榮、不切實際、滿懷幻想的人,莫泊桑是夠狠辣的。當我們以為盧瓦澤爾太太的改變是一種同情的時候,他卻給了一個絕決的結局。他是要讓盧瓦澤爾太太經受更大的打擊一蹶不振呢?還是要讓盧瓦澤爾太太徹底成為一個生活的強者?我們不得而知。

   

熱點內容
可以虐哭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6:25 瀏覽:131
小說偷心結局 發布:2025-07-13 03:34:09 瀏覽:66
免費閱讀現代完結版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2:00 瀏覽:658
經典古代計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0:33 瀏覽:886
廢柴王妃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261
經典好看的小說文包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675
十大經典網路武俠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7-13 03:17:25 瀏覽:495
文筆好的高質量的小說現言情 發布:2025-07-13 03:17:19 瀏覽:689
小說七皇妃的結局是什麼 發布:2025-07-13 02:50:03 瀏覽:882
小說最強邪醫在都市 發布:2025-07-13 02:46:08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