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如何評價葉聖陶短篇小說

如何評價葉聖陶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27 09:51:39

A. 葉聖陶的人物評價

葉聖陶先生是中國文藝界、教育界的老前輩,他為人敦厚,彬彬有禮。著名詩人臧克家曾經說過:「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臧克家、新浪網評)

葉老虛懷若谷,平易近人,辦起事來剛強果斷,認真負責。比如編講義,寫教材,他不但不滿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中須包括自己的研究,帶有自己的心得,這種主張是他負責精神的表現。又如編制「引得」,尤其為大部頭的書編制「引得」。

許多人雖明知有益於學術研究,但覺得這畢竟是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進程中的辛苦和單調,不肯去嘗試。

葉老卻曾用商務印書館銅版《十三經》白文做底本,編出一部巨冊的「引得」。初著手時,困難重重,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認定這是有益於廣大讀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不知疲勞地去做,決不半途而廢,這是他工作中負責精神的又一表現。(中國網評)

(1)如何評價葉聖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葉聖陶的第一篇關於兒童文學的學術事實上,葉聖陶是20世紀20年代第一位寫童話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於1923年出版。 這部兒童讀物在許多青少年當中極受歡迎。另一個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講述了一塊石頭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

這個簡單易讀的故事背後的寓意是嘲笑專家的傲慢自大與人們的麻木。

葉聖陶熱切的主張規范現代漢語包含規范的語法、修辭、詞彙、標點、簡化字和除去異體漢字。他又編纂和規范了出版物的漢字並且規定了漢語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進了編輯工作的質量與組織結構。

最重要的是,葉聖陶在出版領域提倡使用白話文。 他的雜志和報紙大多使用白話文,這極大地方便了記者和讀者的閱讀。所有的這些貢獻促進了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

B. 葉聖陶的作品介紹 葉聖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隔膜》

短篇小說集《隔膜》,是葉聖陶先生早年的一本重要著作,初版於十二年(1923年)三月,是「文學研究會叢書」的一種,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筆者收藏的是二十二年(1933年)四月的「國難後第一版」。

2、《稻草人》

《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 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

《稻草人》是第一本為兒童而寫的童話集,作者葉聖陶也是中國現代童話創作的拓荒者。茅盾這樣評價葉聖陶:你要從他作品中尋找驚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無驚人處,有他那種凈化升華人的品性的力量。

3、《倪煥之》

《倪煥之》該書是作者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在小學教員倪煥之身上,較典型地寫出了一部分知識分子從辛亥到1927年大失敗這時期的追求和幻滅。

《倪煥之》是葉聖陶一九二八年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連載於當時的《教育雜志》上。《倪煥之》真實地反映了從辛亥到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生活歷程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五四」、「五卅」這些規模壯闊的運動曾經給予當時知識青年的巨大影響

4、《古代英雄的石像》

《古代英雄的石像》告訴我們無論大石塊小石塊,彼此集合在一塊兒,鋪成實實在在的路,讓人們在上邊走,這才是石塊最有意義的生活。在鋪路以前,大石塊被雕成英雄像,小石塊墊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沒有多大的意義。

至於大石塊被雕成英雄像就驕傲起來,自以為與眾不同,瞧不起人,只是我對大石塊當時「心理」的揣摩而已。我寫小石塊看見大石塊驕傲以後怎麼想,也只是對它們當時的感受所作的隨意揣磨。

5、《未厭居習作》

《未厭居習作》收集了1923一1935年間的散文36篇,1935年出版,其中有一部分曾收入過《劍鞘》和《腳步集》這些散文內容比較豐富,形式也不拘一格。

其中既有對重大政治斗爭題材的記述和感受,旗幟鮮明,愛憎強烈;也有對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人物、的描摹,態度親切自然,體微,狀物真切;既有富於哲理性的議論,也有輕柔暢達的抒情;既有激憤的鞭笞和詛咒,也有細微的描寫和親切的贊頌。

C. 急需葉聖陶作品評價

一代宗師葉聖陶

葉聖陶同志被人們譽為我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師,是當之無愧的。

葉聖陶之所以能有如此重大的貢獻於我國語文教育界,顯然有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在客觀上,是時代造就了他。他前期生活在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對封建教育的弊害有切膚之感;中間又親身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此後幾十年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變幻無定的風雲;最後跨進了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歷史新時期。因此,葉聖陶對傳統的、新興的、外來的政治學、哲學、史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等等,都有相當深切的理解和體察。此外,在這大半個世紀里,在中國的教育界、學術界涌現出了一大批時代的先驅者和某些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其中有許多人就是葉聖陶幾十年來志同道合的夥伴和密友,如角直五高時期的吳賓若、王伯祥,吳淞中國公學時期的舒新城、朱自清、周予同、劉延陵,浙江一師時期的夏丏尊、陳望道、豐子愷以及顧頡剛、郭紹虞等等。葉聖陶成就的事業,在當時是同這樣一些語文界、教育界、出版界才華出眾的人物的支持和合作分不開的。

當然,葉聖陶之所以成就卓越、貢獻巨大,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他本人具有許多足以使他成為影響幾代人的學界巨匠的主觀條件,也就是他的卓絕品格。

其一,葉聖陶對培養、教育祖國的新生一代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

葉聖陶幾乎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用來考慮和籌劃與教育青少年有關的事情,以至於一部現代中國教育史幾乎無法與葉聖陶的事業分離開來。他在祖國的教育事業中,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實幹家。想要編一本理想的小學國文課本,他就自己動手來寫。作為當時一位蜚聲海內的作家,能親自執筆為少年兒童撰寫成套的語文課本,如果不是對教育下一代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厚的愛,能辦到嗎?在30年代、40年代的舊中國,政治腐敗反動,時局動盪不安,許多刊物都因政治的或經濟的原因,剛出版不久,便被迫停刊。葉聖陶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接任了《中學生》雜志主編,含辛茹苦,竟堅持了10餘年。就在擔任主編的第二年,「一·二八」戰爭爆發,葉聖陶「飽聽敵人飛機重炮之聲,感憤填膺」;十幾天後,他返回寓所,「則前垣盡塌:樓之三層,窗檐如削,承塵毀墮,斷板縱橫……敵人於居室內器物,中其意即攫之而去,否則隨手損毀,略不顧惜」。就在這國破家毀,憂心如焚的時日,葉聖陶沒有以家室為念,仍然堅韌地據守在《中學生》這塊哺育中華兒女的編輯陣地上,並以自己和同伴們的赤誠之心,向青少年宣傳抗日,激發青少年的愛國熱情(轉引自彭加瑾《葉聖陶與編輯工作》)。及至全面抗戰開始,葉聖陶輾轉到了後方,在國事艱難關頭,他仍然不忘培養和教育祖國的後代。先是與茅盾等合編《少年先鋒》,後來克服重重困難編輯出版了《中學生戰時半月刊》,真正做到了為孩子們的成長而嘔心瀝血,充分體現了他對祖國教育事業的深情厚愛。

不錯,葉聖陶是個著名的作家,但他的創作卻常以學校和教師的生活為題材;也常常為學生課外閱讀的需要而創作。前者如著名的長篇《倪煥之》和短篇《一篇宣言》《潘先生在難中》等。《倪煥之》最初發表於當時一本大型期刊《教育雜志》的「教育文藝」專欄,是以教育小說的姿態在文壇上初露頭角的。後者如他所創作的著名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等。因此,可以說,在葉聖陶的許多小說、散文和童話中,跳動著一位教育家的熾熱的心。

現在,葉老已九旬高齡,還十分關心四化建設中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分關心語文教育和教學的改革。自1980年元月起,在《文匯報》「教育園地」欄連載的13篇《晴窗隨筆》,是在「看書報眼鏡和放大鏡並用,還是不清不楚」的情況下寫出來的,篇篇凝聚著葉老的一片至情至愛。

其二,葉聖陶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識基礎和多方面的文化素養。

語文學科是一門高度綜合的學科,對它的規律的准確把握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它需要探求者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和高度的文化素養。葉聖陶在學識和素養上有著特殊的品格。他本人既是出色的教員,又是高明的編輯;既是名噪文壇的作家,又是語言學界的前輩。從教員說,他從事過小學、中學、大學以及師范學校等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教學工作,因而熟悉了一般人從孩童時代起學習和掌握語文工具的某些規律,領會了各個學段語文教學在內容和方法上的區別和聯系,對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有較為全面深刻的體驗。從編輯說,他編過課本,編過教育專業刊物,編過青少年閱讀的期刊,編過難以計數的其他文科讀物。從文學說,他對我國古代典籍有精深的研究,曾編過《十三經索引》,以及《〈荀子〉選注》《〈周姜詞〉選注》等多種古籍選本;對現代文學的創作和評論,其造詣更是國人皆知。從語言學說,葉聖陶在各個方面,包括文字訓詁、詞法句法、修辭邏輯乃至文章學等等,幾乎無所不通;而自己又被人尊為我國屈指可數的語言大師,文章「嚴謹親切,陳述清楚,鏤刻深細」,為許多作家「所不能及」(丁玲語)。這樣一位在各方面都有高度素養的人,就能夠多側面、多角度地來考察語文教育和教學中的各種現象,從而獲得比較准確的、全面的認識。

其三,葉聖陶具有廣聞博採而又始終立足於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的正確的治學態度。

葉聖陶在很早以前就曾說過:「中國人民雖然需要現代化,但是中國人的現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行。」這也就是說,一切為實現現代化需要而引進的國外先進學說、先進理論,都必須消化、吸收,使其中有用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滋養物,使我們自己成長可更快、更豐滿、更充實,而切切不可把這種引進當作是取代。葉聖陶的為人、談吐、文章,他的思想和表述思想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說是純粹的「中國式」的,但又是與整個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始終步調一致的。

最後,也許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是葉聖陶為人處世講究一個「誠」字,對人對事謙遜而明徹、朴實而敏銳,沉穩而熱烈。他早在20年代剛投身於文化教育事業的時候,就提出了以「誠」立身的信條。他說:「我常覺得『誠』這個字是無論什麼事業的必具條件。」他一生崇尚真誠,痛恨偽飾,不欺世,不媚俗,堅信真理,堅信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而決不肯因為政治風雲的變幻而輕易改變自己對事業固有的感情、看法和信念;除非事實證明自己真是想錯看錯做錯了。這是一個真正的學者所應該具備的品格,也是一個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起碼的然而又是難能可貴的品格。

正因為葉聖陶以「誠」為做人之本,所以他在語文教育和教學問題上的一些基本觀點,幾十年來一以貫之,始終不變。例如關於語文學科必須處理好教書與育人相互關系的觀點,語文學科教學生讀書作文須重視內容但更須重視形式的觀點,等等;不管在什麼政治氣候下,他都始終堅持,毫不動搖。因為在他看來,這是一些反映語文教育教學規律的東西,既是規律,就只能依循著內在的邏輯向前發展,而不能人為地加以改變。對某些具體問題,他的看法和評價,卻隨著實踐的日益豐富,學習的不斷深入而往往有所發展甚至更新。例如中學生應該以整本的書作為語文教材的主張,前期後期的說法就不完全一樣;關於口頭語和書面語的一致性和獨特性的問題,後期的論述也較之前期更為完整、全面。而所有這一切都體現了他於人於事以「誠」相對的品格。

葉聖陶一生所提供給人們的精神財富,是極其豐富、深廣、珍貴的。他的品格更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D. 簡要評價一下葉聖陶的《稻草人》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稻草人》是葉聖陶創作的中國現代童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展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苦難。

E. 怎麼分析《遺腹子》葉聖陶這篇文章

《遺腹子》是葉聖陶先生於1926年1月發表在《一般》月刊上的一篇短篇小說。

《遺腹子》是葉聖陶以教育家的視角,戲劇性地通過「阿堅」這一形象的出生與夭折,對早在新文化運動就中提出的「婦女問題」,進行的關於女性歷史命運、社會現狀、未來出路的更深入的剖析。

如果社會給予的女性地位是一種附屬的,這是一種強加的命運。葉聖陶並沒有將筆觸囿於對這種現象的披露,而是進一步對女性的生存現狀發出疑問,深化了關於「婦女問題」的討論。

(5)如何評價葉聖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葉聖陶先生的作品風格

1、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2、葉聖陶小說的突出藝術成就,在於他對「灰色人生」的冷靜觀察和客觀描寫,表現出鮮明的現實主義的特徵。作家的冷雋、客觀的風格色彩並不排斥他內在熱情和主觀見解的表達。

3、冷靜觀察和客觀描寫,在葉聖陶小說風格的諸因素中最為突出。他帶著一雙透入的觀世的眼,冷靜地審視著蜷伏在舊中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民眾。他的內心充滿著悲憫之情,而在落筆之際卻藏而不露、冷雋含蓄。

F. 怎樣的葉聖陶

熱愛祖國,兢兢業業的葉聖陶。

葉聖陶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後人的說法很多:生活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為人高風亮節、平易近人;做事剛正不阿,全神貫注等等。葉聖陶的品質是世人津津樂道的。他的原名叫葉紹鈞,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學家。葉聖陶出生在江蘇蘇州,家境清貧。葉聖陶勤奮好學,很快在文學創作上嶄露頭角。

葉聖陶的第一份工作是教師,他教書育人,勤勤懇懇10年,在教學方法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他熱愛文學事業,離開教師崗位後,加入到新潮社,又參與到文學研究會組建工作。在這期間他寫出著名的童話《稻草人》,稻草人展現的是那個年代,社會底層勞動者受壓迫的凄慘生活,氣氛悲涼壓抑,由此可見葉聖陶憂國憂民的不凡情懷。

葉聖陶深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日軍侵華後,他投入到了抗戰文學創作中。他寫的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極富諷刺意味的描寫了農民群眾豐收成災,卻因為戰爭背景厄運連連。不得不走上反抗三座大山的路程。可謂接地氣至極,影響了一代人的記憶。

葉聖陶的評價還突顯在教育方面。解放後,他一頭鑽入到教育工作的研究中,對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給予極大的貢獻。他把朱自清的《背影》選入到課本中時曾說:「這篇文章,沒有一句廢話,簡直太干凈了。」葉老在文學和教育事業上兢兢業業,因此德高望重,是學界公認的教育大師。

若問葉聖陶是一個怎樣的人,除了開頭的那些,還應該加上憂國憂民,熱愛祖國,做學問兢兢業業。

G. 對葉聖陶作品的評價再簡單一下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1894--1988),名紹鈞,著名作家、教育家」。曾與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閱讀與寫作》、《文心》、《文章講話》等。他前期生活在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皇朝,對封建教育的弊害有切膚之感;中間又親身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及此後幾十年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變幻無定的風雲;最後跨進了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歷史新時期。因此,葉聖陶對傳統的、新興的、外來的政治學、哲學、史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等等,都有相當深切的理解和體察。

H.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兩大品質舉了什麼例子對葉聖陶先生的評價是什麼

1、「凡是同葉聖陶先生有些交往的,無不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動。」

送別,一定還是走過三道門,四道台階,送到大門外才告別,他鞠躬,口說謝謝,看著來人上路才轉身回去。晚年,有兩次是已經不能起床了,對來訪者還是要舉手打拱,連聲致謝。

作者去拜訪,他因與朋友有約不在家而他非常悔恨,以為朋友住旅店而悲傷。

2、「他還有嚴的一面,是律己。」

寫文章方面要求自己言文如一,文風方面要求簡潔,重視語文求完美。

課文第二段總寫葉聖陶先生的品德有過人之處,作者表現了葉聖陶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品格。

(8)如何評價葉聖陶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葉聖陶先生二三事》是張中行寫的一篇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談文論語集》。2017年本文入選人教社新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13課。

這篇課文是張中行回憶葉聖陶的文章,作者通過回憶與葉聖陶先生交往中的幾件小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葉聖陶是五四運動首個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的創立人之一,終身致力於出版及語文的教學。其座右銘「文學為人生」甚為有名。

他生活在一個不穩定的時代:出生之年正值甲午戰爭,之後國家經歷了百日維新,但很快又被列強割據。早年的生活對他有很重要的影響,使他變得愛國,並致力投身於新聞及教育的工作上,藉以改善國家將來的命運。

在葉聖陶的作品中易讀性是一個顯著特徵,它意味著讀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內容。作為一名記者,葉聖陶作中強調詞語的運用。他認為一個人只有把文章寫得實際且易於理解,才能夠去只寫一些風雅作品。如果讀者不理解文章內容,文章就毫無用處。

I. 評價葉聖陶的《稻草人》這部作品,100字的急急急!!!!!!!

童話集《稻草人》展現了勞動人民的苦難,但有時氣氛顯得低沉和悲哀。《稻草人》這篇童話就通過一個富有同情心而又無能為力的稻草人的所見所思,真實地描寫了二十年代中國農村風雨飄搖的人間百態。葉聖陶在創作童話方面的語言特色始終是別具一格的。他的語言簡潔、樸素,用散文來寫童話,充滿詩意,富有聽覺和視覺形象的美。

熱點內容
小說東湖往事免費閱讀txt下載 發布:2025-07-04 18:58:15 瀏覽:374
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小說說 發布:2025-07-04 18:49:16 瀏覽:443
再生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18:42:17 瀏覽:695
作文言情小小說700字 發布:2025-07-04 18:35:58 瀏覽:669
網游一億倍數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4 18:35:49 瀏覽:782
八十萬字以下的完本網路小說 發布:2025-07-04 18:35:17 瀏覽:487
重生成明星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18:35:07 瀏覽:804
免費總裁書小說下載迅雷下載 發布:2025-07-04 18:25:25 瀏覽:820
坐在腿上打游戲小說 發布:2025-07-04 18:23:59 瀏覽:146
言情小說章節短 發布:2025-07-04 18:22:59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