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說

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02 21:09:15

Ⅰ 拾金不昧的故事50字數

我在路上看見前面有一位高高的個子,頭上戴著帽子,身上穿著白色皮夾克,藍褲子的叔叔,正在匆匆忙忙的往前走,好像有什麼急事似的。他一邊往前走,一邊從口袋裡拿出紙巾擦額頭上留下來的汗水。一不小心他把錢包也帶了出來,啪!錢包掉在了地上,可叔叔沒有感覺到,他向駛來的計程車招了招手,坐上計程車飛快的離去了。我邊追邊喊:「叔叔等一等,您的錢包掉了。」可他絲毫沒有聽到。我手裡拿著撿到的錢包想:平時老師教育我們好孩子要拾金不昧,我是把錢包交給警察叔叔呢,還是在原地等失主呢?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輛汽車突然停在他的面前,車門打開了,裡面下來一位急得滿臉通紅的叔叔,正是那位失主。我連忙跑過去問:「叔叔您是不是丟了錢包?」叔叔迫不及待地說:「是的,是的,是我丟的。」我馬上回答說:「叔叔,給您。」叔叔說:「謝謝你了,小朋友,這是我們家的救命錢。」我說:「不客氣,拾金不昧是大家都應該做的,叔叔您快忙您的去吧,不要耽擱了。」

Ⅱ 古人的美德,中國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有哪些

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有一賣菜人早起去集市上菜。半路上撿到一沓錢,趁著天黑,就把錢揣了起來。天亮以後,查了一下,好大一筆錢,有十五兩銀票。拿了一張半兩的,買了兩貫的肉,三貫的米,放在挑擔里,也沒有買菜,就回到家中。把事情如實告訴了老母親。

其母不信,怒說:"你在欺騙我啊,就算是有人丟的,也不會丟這么多,一兩張也就罷了。不是你偷的吧?如果真是撿的,就趕緊給人家送回去。

「的確是撿的,但是送給誰,怎麼還啊?」

「你在哪裡撿到的,就在哪裡等著失主回來,然後還給他!」母親說。

「我們家一輩子都沒有過一次買這么多米和肉的時候,你一次買了這么多,一定會招來禍端的。」母親馬上催促兒子回去還錢。

回去,果然看到失主在尋找。賣菜人敦厚,沒有追問失主丟失錢物多少,直接就把東西還了。旁邊看熱鬧的人覺得,失主應該拿出一些銀兩,有所表示。

沒成想,事主竟是一個吝嗇小人。「我丟了三十兩銀票,如今只拿回來十五兩,怎麼獎賞啊。」事主說自己拿回的錢數不對,賣菜人一時語塞,雙方爭辯不休,告到了衙門。

審案者覺得,賣菜人說得誠懇,於是暗地裡叫人請來他的老母親,了解了情況,果然一致。於是升堂結案:失者失銀票三十兩,拾金者撿到十五兩。

「這樣看來,買菜人撿到的十五兩,並不是丟錢人所丟的錢。這十五兩,看來是老天賞賜給這位慈祥仁義、知書達理的老母親的。」-審案者把錢給了賣菜人,命其拿回去孝敬賢母。

又對丟錢人說:「你丟的是三十兩,應該是丟在了別的地方,自己再去找找吧!」-於是,呵斥他離去。

圍觀的人無不拍手稱快。


(2)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拾金不昧的補償問題

對於失物復得,一般失主肯定對歸還者表達謝意。如果主動要求取得補償、索要報酬會不會變味,隨著不斷增多的失物歸還索要補償事件見諸報端,中國人幾千年拾金不昧的品質,在今天的社會里反復遭受著「拷問」。

作為規定有形物的歸屬和法律關系的基本法,物權法草案無法迴避拾金不昧這一話題。草案規定:所有權人、遺失人等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遺失物的保管費等必要費用。這是中國首次立法對拾金不昧者進行經濟補償。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楊興富就認為,凡是撿到東西了,都要給錢,不給錢就可以留置,這與傳統的社會公德是相互矛盾的,還是應該大力提倡拾金不昧。

復旦大學高麗建副教授也認為,從經濟學角度講,遺失物付費也許是合理的;但如果什麼事情都用金錢量化,無疑會導致我們整個社會精神世界的失落,也會讓一些高尚行為庸俗化。

也有專家認為,現行民法通則沒有明文規定拾得人的報酬請求權,等於把道德要求寫進了法律,這顯然拔高和誇大了普通人的思想覺悟程度,忽略了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對利益的要求,這容易導致拾得人失去歸還的動力。

北大法學院教授王軼認為,草案寫進了歸還遺失物有權索取必要費用的新規定,是把公民由假想中的道德聖人恢復為普通人。

拾金不昧補償標准

物權法草案在規定遺失人須支付保管費等必要費用的同時,還規定若未支付必要費用,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有權留置遺失物。其實,調查發現多數人在自己丟掉東西失而復得後,願意給返還人適當補償或者饋贈,但人們經常困惑的是究竟該補償多少。

補償究竟包括些什麼內容,實際生活中也不是完全依照現行民法通則執行,而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按總額的百分比來支付;有的支付費用的同時適當小額酬謝;有的按照懸賞廣告的承諾來支付。

湖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屈茂輝認為,應大膽借鑒德、日等地民法中關於遺失物拾得者的補償立法。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德雲則認為,物權法作為基本法只是確定拾金不昧者可以獲得賠償這一原則,具體的操作是很復雜的,不同的物、不同的情形,可以通過法院判例來解決。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對拾金不昧者的補償,物權法只是規定一個原則,而具體如何補償主要還是靠當事人之間的約定。

物權法草案最後如何從法律上規范拾金不昧行為,還有待審議。人們期待通過後的法律給「拾金不昧」帶來一種適應現代社會、更易於為遺失人和拾得人接受的全新內涵和理念

Ⅲ 樂羊子妻拾金不昧的故事.

樂羊子妻
范曄
河南樂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還以與妻。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慚,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
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羊子曰:「久行懷思,無它異也。」妻乃引刀趨機而言曰:「此織生自蠶繭,成於機杼。一絲而累,以至於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日。夫子積學,當『日如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歸,何異斷斯織乎?」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
----------------
《樂羊子妻》參考譯文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樂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捨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遠地出外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樂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

Ⅳ 中國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原文:秀才何岳,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餘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次早攜至拾銀處,見一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慾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齋一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

(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4)拾金不昧的故事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成語解釋: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典故出處:清·吳熾昌《客窗閑話·義丐》:「乃呼里長,為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貪得無厭、財迷心竅

成語舉例: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Ⅳ 生活中的拾金不昧作文200-300字,親身經歷的

1、
在我的記憶中,小丹是我最敬佩的人。
他很貪吃,但是他也是個拾金不昧的人。
記得有一次,小丹拿著小賣部買的零食興高采烈的來到學校。突然,他發現在校園不遠處有一團黑乎乎的東西。他充滿了好奇,於是,他用腳踢了一下,沒想到,從裡面滾出了一個鼓鼓的錢包。他急忙從地上撿起錢包。來到一棵茂盛的樹下,然後,他東看看,西看看。發現周圍沒有一個人。便坐在樹下打開錢包一看。啊,他驚呆,裡面有好幾條銀行卡和好些零錢。這對他來說是多麼大的誘惑啊。但是,他並沒有這么做。而是把錢交給了警察處理。
這就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2、
拾金不昧是古老的文明道德行為。一直以來,許多拾金不昧的市民頻頻出現。近日,就有位外來務工人員拾金不昧的精神出現在廣州。
普天同慶的國慶假期,人們都與家人一起歡度節日。但胡老伯卻沒那麼幸福,因為他的兒子患了重疾,正在住院治療。因兒子患病急需用錢的他,這天他來到XX銀行櫃員機取錢,銀行卡一插進去,櫃員機立即吐出了2900元人民幣。當時他總覺得很奇怪,再查查自己銀行帳號余額,也沒有少呀,胡老伯沒有馬上帶錢離開,而是立即打電話報110,他知道一就是櫃員機出毛病,二就是有不法分子設圈套騙財。
不一會,電視台記者找到胡老伯並采訪他。記者問:為什麼你現在這么需要錢,你得到了2900元,不佔為己有?胡老伯說:不是自己的錢,數也數得不開心,用也用的不安心。可見胡老伯真是一位善良、老實的人。
後來謎團終於解開了:原來也是有個外來務工人員去櫃員機將自己兩個月的工資轉賬回家蓋房子。因為程序沒有完全操作好,所以輪到胡老伯是時吐出了2900元。
2900元失而復得,年輕的外來工,牽著胡老伯的手,千感激萬多謝,他知道老伯急需用錢治兒子的病,就把部分的錢捐出來作為酬謝金,但胡老伯死硬不要,還是那句話:不是自己的錢用也用得不舒服。
雖然是一件小小的拾金不昧好人好事的故事,卻深深地讓我感動,遠遠地影響著社會民風。「拾金不昧」的精神是文明道德行為之一,生活中也有許多文明道德行為,需要我們去耐心發現,也需要我們去創造奇跡。
拾金不昧像是一片樹葉,許多樹葉匯集在一起,就是一片樹林;拾金不昧像是一個零件,許多零件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機器;拾金不昧像是一滴水,許多一滴水融合在一起,就是一片海洋。我相信以後的日子裡會有更多的拾金不昧文明道德行為出現的。

3、
有一次,我和詹永健一起到公園玩。
來到街上,我們看到街上人來人往真是熱鬧。
我突然發現路旁的電話亭里有一隻黑色的小包。我立刻走過去,拿起黑色的包打開來看。我看到裡面有好幾百元現金,還有一張銀行卡,一張身份證……詹永健看到我在翻包里的東西,認為我要拿裡面的東西連忙走過來把包從我的手裡奪了過去。他同時對我說:「別人的東西不能碰。丟了東西的人一定非常著急。我們得想辦法盡快找到他,把東西還給他。」說著,他低頭看那隻小包,看到裡面有一張身份證。他立刻拿出身份證來看。因為身份證上有這個人的家庭地址。然後,他對我說:「我們去找這一個丟失小包的人。」我說:「何必呢,吃吃力力地去找他,還不如把錢分了,實惠!」他說:「不行!失主一定會十分傷心的。」於是,我跟著他去找失主。我們找到了一幢二層樓那裡,問了一個人。對方說:「你們要找的人就在樓上第二間里居住。」詹永健說:「知道了,謝謝你!」
然後,我們找到了失主家。詹永健看到失主不在,裡面只有一位老奶奶。他就上去問。知道了老奶奶是失主的母親,詹永健就把小包交給了她。那老奶奶非常感激,想招待我們,還要給我們錢。我們兩個人異口同聲地說:「不用了,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
然後,我們告別了老奶奶再去公園玩了。
這件事情讓我明白了詹永健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學生,別人的就是別人的,不能占為已有。

4、
傍晚,放學了,小冬整理好書包,回家了。
路上,他忽然看見前面一位騎自行車的叔叔從車上掉下了一個包,他連忙跑過去,把掉下來的包撿了起來,想: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應該拾金不昧。他想到這里,於是,他向那位叔叔大聲喊道:「叔叔,叔叔,您的包掉了。」
一開始,那位叔叔沒聽見,直到紅燈亮了,小冬連忙跑上前去,把包遞給了那位叔叔,叔叔摸摸小冬的頭,感激地說:「謝謝你小朋友,要不是你,我的包不知被誰撿去了呢!」小冬說:「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事情,不用謝!」
這個時候,周圍的人都向小冬投來了贊許的目光。

Ⅵ 拾金不昧的故事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一
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闆信任。端午節前,老闆派他去城南一帶收欠款,他帶上皮袋子就出發了。事情進展的還算順利,到中午,共收得銀洋一千八百多塊。賈先生走了半天,說了半天,早已是口乾舌燥,疲憊不堪。正好來到「十六鋪」的茶樓,進去匆忙喝了點茶就急忙趕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賈先生回到商行才發現皮袋子不見了,頓時如雷轟頂、大汗淋漓、嚇懵了,慌亂中更加說不清道不明。老闆看他神色慌張、張口結舌,語無倫次,認為其中有詐。於是厲聲斥責他辜負了東家的信任,並說如不趕快歸還就送他見官。一千八百多銀元在當時可是一筆巨款阿,如果不亂花,足夠一個人用一輩子,他賈先生又如何賠得起呢,責任重大,又有口難辨,感到這輩子完了,絕望地大哭起來。
話分兩頭,另有一位浦東人,姓義,也在租界從商,因運氣不好,賠了個精光,於是買好了那天午間的船票准備渡江回鄉。因為離上船時間還早,也來到「十六鋪」茶樓,想慢慢喝著茶來消磨這段時光,也好考慮一下以後的生活怎麼辦。恰好是在賈先生剛匆匆離去時義先生就到了。義先生剛坐下,發現身邊的椅子上有個小皮袋子,也沒多加理會,慢慢喝起茶來。許久仍不見有人來取,義先生疑惑起來,提了提感覺沉重,打開一看,他眼珠子差點沒驚的掉出來:竟然全是光閃閃的銀元!
義先生驚喜交加!這可真是一筆大財啊,它不但可以改變自己目前的窮困潦倒狀態,而且後半生衣食也有餘了。但他又轉念一想:不行,錢財是各有其主的,這錢我不能要!要是因為我把錢拿走了,失主因此而喪失名譽,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佐大了!
那個年代,一般正經人都知道「不義之財不能取」的道理。義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讓我拾到了這些錢財,我就應該盡到責任、物歸原主。
到了吃午飯的時候,茶樓的客人只剩了八九個,看他們的神色,沒有一個象是丟了錢的,只好餓著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燈的時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義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會神地注視著過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個人面色慘白、鋃鋃蹌蹌的朝這里奔來。來人正是賈先生,後面還跟著兩個人。一進茶樓,賈先生就指著這個茶桌對那兩人說:「就是那裡,我當時就是坐在那裡的!」,三人徑直向義先生桌子走來。
義先生看得出他們就是失主,笑著對賈先生說:「你們掉了錢袋嗎?」賈先生不可置信的盯著他一個勁的點頭。「我等你們很久了」,義先生說著拿出那個皮袋子給他們看。賈先生感激的渾身顫抖,說:「您真是我的救命大恩人哪!沒有您,我今晚就要上吊了!」
原來,賈先生發現錢丟了時,就想返回去沿途找一遍,雖然能找回的希望渺茫,但也只有這一條路了。可是主人怕他潛逃,不準他出門,他費盡口舌說了半天,主人才叫兩人陪他出來尋找,還囑咐陪人務必把他帶回去。
二人互報姓名後,賈先生要以五分之一作為酬謝,義先生堅決不要;又改為十分之一,義先生還是不要;再改為百分之一,義先生生氣了,嚴詞拒絕。賈先生不知如何酬謝才好,於是說:「那我請您喝酒,好嗎?」義先生仍然堅決推辭。最後,賈先生說:「不謝我心怎安!明天早晨在下在某某酒樓恭候,懇請恩公大駕光臨,不見不散。」說罷一揖,掉頭走了。
第二天早晨,義先生居然來了。賈先生正要施禮再謝,義先生卻搶先道謝,說:「多虧您昨天丟了錢,讓我撿回了一條命!」賈先生一頭霧水,正待細問,義先生接著說:「我昨天原定渡江回鄉的,已經買好了午間一點鍾的船票,因為等您來取錢把船耽誤了,回到住處得知,那條船行駛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中23人全都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船,豈不也一命歸西了?是您救了我的命啊!」說罷再拜。兩人互相感激的一塌糊塗。
周圍的客人們聽了都嘖嘖稱奇,紛紛舉杯向他二人祝賀,說義先生一樁善舉挽救了兩條人命。
故事到此還沒結束。賈先生三人回去後,把事情一說,老闆也十分驚奇,感慨地說:「這么好的人真是難找啊!」,非要見見義先生不可。結果兩人見面後非常投緣,經過一番長談後,老闆極力挽留義先生,並高薪聘請他主管賬目。幾個月後老闆就招義先生當了上門女婿。再以後乾脆把生意全交給了他打理。
窮困潦倒的義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快傳開了,他的誠信、仁義贏得了人們的贊嘆,大小客商都紛紛找上門來與他做生意,他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後來義先生竟擁資數十萬,成為了當地的大富翁。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二
順治十年(公元年)的農歷三月份,龍溪縣(今福建省龍海市附近)的一位名叫黃中的老農,跟他的兒子一起撐著小船,去往漳州的東門買糞用來肥田,泊船碼頭廁所里的糞便,一向是歸黃中買的。父子二人擔著糞桶進了廁所,忽然看見一個腰袱——相當於現在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系在腰上的腰包——黃中將腰袱帶回了船,解開一看,只見裡面有六十兩黃金。兒子一看大喜,說這下咱家可發財了,黃中嚴肅地對他說:「這一定是上廁所的人丟失的,如果是有錢人,不會把貴重的財物包好後纏在腰上,所以很可能是窮人丟的,窮人能攢六十兩黃金並帶出來,想必是救命的錢,怎麼能據為己有?我要等著失主回來。」兒子生氣地爭執起來,說咱們種一輩子田也掙不來這么多錢,現在白來的錢又不拿,豈不迂腐,說了半天也沒有用,生氣地走了。黃中把金子重新用腰袱包好,藏在船尾,抱著竹篙等失主回來。
「良久,遙見一人狂奔而來,入廁周視,彷徨號慟,情狀慘迫。」黃中連忙上前問他出了什麼事情,那人說:「前一陣子官府抓住幾個山賊,山賊被拷打之下,胡亂攀指,說家父是他們同夥,結果家父被抓進了大牢,多虧鄉親和士紳們一起作保,州官才答應,繳齊一百二十兩黃金作為保釋金,釋放家父,我把家裡的房子和田地都賣了,又朝親友借了一些,只湊齊了六十兩,州官說先交一半也行,等家父出獄後,我再慢慢湊齊剩下那六十兩,我趕緊把金子放在腰袱里,急匆匆去州里,誰知走到這兒突然內急,上廁所時,解了腰袱放在一旁,由於心焦意亂,出來時沒有把銀子帶上,現在銀子丟了,我死不足惜,老父親可怎麼辦啊!」說著淚如雨下。
黃中仔細問清楚他所丟腰袱的顏色、裡面的銀子是怎麼包封的,「俱符」,然後拿出那個腰袱對他說:「金子都在這里,我已經等你很久了。」
那人驚喜過望,激動得連說謝謝,非要給黃中留下十兩金子,黃中拒絕道:「我要是有那個貪心,為什麼不直接拿走全部金子,非要等你回來再要你這十兩呢?」說完撐著船離開了。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三
秀才何岳,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餘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一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從中取出一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岳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麼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一個箱子寄放在何岳那裡,裡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一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岳,只是一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一點也不動心,憑著一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Ⅶ 關於拾金不昧的故事100字有哪一些

一條金手鏈 十床首長徐方家的愛人張桂蘭,早晨一開門就在門口看到有一個金光燦燦的東西,彎腰揀起來一看:竟然是一條金手鏈。 張桂蘭八十多歲了,她一生中沒有享受過金手鏈的待遇。張桂蘭年輕的時候,人們都不講究穿戴,那個年代也沒有金首飾,更不用說佩帶黃金首飾。等她年紀大了後,出現了金首飾,但這些奢侈似乎已不屬於她們,而只屬於她們的下一代享有了。 張桂蘭惦量了惦量足足有十克多的金手鏈,把它交給了護士長,希望能盡快找到它的主人。 護士長知道:科室里的工作人員很少有人戴手鏈之類的飾物,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們不講究,更多的是因為工作關系。果然,她問了一遍科室人員,沒有一人說有丟失。 張桂蘭也留心地問過病友,也沒有人說有丟失或發現有人尋找丟失物。 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過去了,這條金手鏈還在護士長的抽屜里鎖著,似乎它的主人已將它遺忘。 這條手鏈到底是誰的呢?丟失的主人一定很著急。 正當護士長准備把它交給院里時,科里的一位護士說:好像六樓有人來找過什麼,護士長馬上與六樓取得聯系,果然,六樓住院病人在來五樓做心電圖時,丟失了手鏈。 當主人看到丟失這么久的手鏈找回時,高興極了

Ⅷ 拾金不昧童話故事

有一天,小熊在地上撿了十塊錢,他很高興地拿著錢回家給熊媽媽看,媽媽看後也很歡喜地說:「誰撿的到的就歸誰了。」

小熊得到了錢又得到了媽媽的贊賞,開心的拍手說:「太好了……太好了……」然後拿著錢蹦蹦噠噠的去買好吃的去了。

第二天小熊把這件事告訴了全班同學,小猴一聽驚訝地說:「哎呀!我剛撿了一塊橡皮,那麼這塊橡皮就歸我了?」

小猴的.同桌小山羊看見橡皮叫道:「不對,那是我的橡皮。」說完伸手要搶。

小猴那裡肯依,拿著橡皮滿教室里亂跑,邊跑邊說:「我撿的理應歸我。」

正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大象老師推門走了進來。只見教室里一片狼藉,小猴滿教室亂跑亂串,小羊在後面緊追不舍。大象老師非常生氣問:「你們在干什麼?」

小猴把小熊說的話重復了一遍說:「按小熊媽媽的說法,這塊橡皮是我的撿的不是就應該歸我嗎?」

小羊在一邊道:「怎麼能歸你?那橡皮本來是我的,我不小心弄掉了地上,現在你應該還給我。」

他們吵了半天,大象老師才聽明白了怎麼回事。

他沒有說小侯和小山羊誰對誰錯,而是把小熊的媽媽請到學校里來。

小熊的媽媽接到通知,來到了學校。大象老師讓她坐下了聽他講課,熊媽媽隨手把包放在一邊,坐在小熊邊上准備聽老師講什麼。

可奇怪的是,大象老師並沒有去講課,而是走到熊媽媽的包前,拿包就往外走。

熊媽媽急忙叫住大象老師說:「老師你拿著我的包去哪?」

大象老師說:「什麼你的包。這包是我剛在教室里撿到的,現在它歸我了。」

熊媽媽又氣又急地說:「你這是什麼老師呀?拿了別人的東西硬說歸你了。」

大象微笑地說:「這可是我和你學的,你不是告訴小熊誰撿到的就歸誰嗎?」

熊媽媽聽完頓時面紅耳赤說:「這……這……」

最後大象老師把包還給了熊媽媽語重心長的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要失職呀!」

熊媽媽慚愧的點點頭。

Ⅸ 有關拾金不昧的短篇小故事

一條金手鏈

十床首長徐方家的愛人張桂蘭,早晨一開門就在門口看到有一個金光燦燦的東西,彎腰揀起來一看:竟然是一條金手鏈。
張桂蘭八十多歲了,她一生中沒有享受過金手鏈的待遇。張桂蘭年輕的時候,人們都不講究穿戴,那個年代也沒有金首飾,更不用說佩帶黃金首飾。等她年紀大了後,出現了金首飾,但這些奢侈似乎已不屬於她們,而只屬於她們的下一代享有了。

張桂蘭惦量了惦量足足有十克多的金手鏈,把它交給了護士長,希望能盡快找到它的主人。
護士長知道:科室里的工作人員很少有人戴手鏈之類的飾物,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們不講究,更多的是因為工作關系。果然,她問了一遍科室人員,沒有一人說有丟失。
張桂蘭也留心地問過病友,也沒有人說有丟失或發現有人尋找丟失物。

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過去了,這條金手鏈還在護士長的抽屜里鎖著,似乎它的主人已將它遺忘。
這條手鏈到底是誰的呢?丟失的主人一定很著急。
正當護士長准備把它交給院里時,科里的一位護士說:好像六樓有人來找過什麼,護士長馬上與六樓取得聯系,果然,六樓住院病人在來五樓做心電圖時,丟失了手鏈。
當主人看到丟失這么久的手鏈找回時,高興極了。
她原以為她心愛的手鏈再也不會找回來了,現在物歸原主,她找回的不僅僅是一條金手鏈,更找回了一個心情,和一段甜美的往事。
她特地買來鮮花送給拾金不昧的張桂蘭,感謝她的拾金不昧和純金的品質

熱點內容
昔日琉璃瓦小說原著吳歡結局 發布:2025-07-13 04:57:43 瀏覽:991
重生成儒家老師的小說 發布:2025-07-13 04:57:40 瀏覽:500
無與倫比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3 04:06:40 瀏覽:192
言情闖關小說 發布:2025-07-13 03:51:51 瀏覽:117
可以虐哭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6:25 瀏覽:131
小說偷心結局 發布:2025-07-13 03:34:09 瀏覽:66
免費閱讀現代完結版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2:00 瀏覽:658
經典古代計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0:33 瀏覽:886
廢柴王妃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261
經典好看的小說文包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