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北歐傳說短篇小說

北歐傳說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8-02 13:53:23

1. 求歐洲中世紀傳說以及神話,高懸賞

北歐現存:《拉克斯穀人傳》、《埃吉爾傳》、《格雷蒂爾傳》、《埃里居民傳》 《定居記》和《冰島人薩迦》《佛爾松傳》。北歐傳說:《卡勒瓦拉》(又叫《英雄國》)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2. 齊格飛的北歐神話

Siegfried,屠龍英雄齊格飛,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英雄。
齊格飛是著名的北歐傳說《沃爾松格傳說》和德國中世紀史詩《尼伯龍根之歌》中的主要人物,也是瓦格納的四幕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主人公
齊格飛的傳奇不僅記錄在紙質材料中,還見諸於中世紀雕刻而成的7塊分布於歐洲不同地區的石碑畫中。其中最著名的包括the Ramsund Carving(約公元1000年)和Gök Runestone(11世紀)。這七塊石碑也正是據人們所了解的對於這段傳奇的最早記錄。

3. 求西方傳說,尤其是北歐傳說中的書籍

歐神話-歷史 北歐神話的口頭傳播歷史可追溯到1世紀-2世紀。北歐神話中英雄的後裔,即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及德意志東北低地的日耳曼民族。西元五世紀左右,日耳曼人大致分布在萊茵河、多瑙河地帶,與羅馬帝國相鄰。 約在五世紀中葉,當時基督教在整個歐洲盛行,由於其在政治強力打擊,日耳曼人的神話被認為是異端邪說而漸漸付之一炬。7世紀左右,隨著一批北上的移民移至冰島等處,日耳曼人的神話在冰島地區反而保存下來了。至今保留的較為完整的有冰島史詩《埃達》以及日耳曼史詩《尼伯龍根之歌》等。 北歐神話-世界觀 神族與奇幻生物 北歐神話是個多神系統,大致上可分成四個體系:巨人(Giants)、諸神(Gods)、精靈(Elves)以及侏儒(Dwarves)。 巨人是最早的生命,生出了諸神,但同時也是眾神最大的敵人,可以將之理解為人格化的自然力量。神分為兩個部族,以主神奧丁(Odin)為首領的阿薩神族(Aesir)以及以大海之神尼約德(Njord)為首領的華納神族(Vanir),其中主要神有十二個。精靈及侏儒屬於半神,他們為神服務,屬於日耳曼地區的特殊創造。 創世神話 世界初開之際,沒有天也沒有地,在濃霧中,只有一道金倫加 (Ginunaga) 鴻溝,鴻溝之北為「霧之國」尼福爾海姆(Niflheim),其中有泉名赫瓦格密爾(Hvergelmir),是所有河水的源頭,據說其中一條河的水帶有劇毒。鴻溝之南是「火之國」穆斯貝爾海姆(Muspelheim)。在熱氣與寒冰的交錯中,誕生了霜巨人之祖尤彌爾(Ymir)和一頭名為歐德姆布拉(Audhumbla)的巨大母牛。尤彌爾吃著歐德姆布拉分泌的奶水維生,而歐德姆布拉則舔食寒冰上的鹽粒。 之後,尤彌爾的身上變出了智慧巨人密米爾(Mimir)和女巨人貝絲特拉(Bestla),這是霜巨人的家族。另外,在母牛的舔噬下,冰中則出現諸神之祖布利(Buri)。布利生下包爾(Borr),包爾和女巨人貝斯特拉(Bestla)生下了奧丁(Odin)、威利(Vili)、菲(Ve)。巨人族和諸神相當不合,雙方挑起戰火。後來尤彌爾被諸神所殺,巨人族戰敗,剩下的巨人逃往約頓海姆(Jothuheim),並繼續對諸神抱持著恨意。 諸神拿尤彌爾的身體來布置出大地和天空。尤彌爾的頭顱化為天空,腦髓為雲,身體成了大地,血液成為海洋,骨骼變成山脈,毛發變成樹木。當尤彌爾屍身腐爛長出蛆,這些蛆就變成了精靈及侏儒。奧丁命四個具有怪力的侏儒支撐著天空的四角。尤彌爾的眉毛則被用來造成牆壁用來圍住「中間世界/中庭」(Midgard,米德加爾特)。然後奧丁又捕捉穆斯貝爾海姆的火焰,將他們化為星星、月亮、太陽,並訂定了四季的運行。諸神又取來梣木枝造成男人,用榆樹枝造了女人。男的取名「阿斯克」(Ask),女的叫做「恩布拉」(Embla)。奧丁給他們生命和靈魂,維利給他們理性與動作,菲給他們感情、儀表和語言。這就是人類的始祖。 末世神話 北歐神話的一大特色就是世界最終是會毀滅的,這就是諸神的黃昏。這場戰役無可避免,也註定眾神必定失敗,但即使如此,北歐的眾神依然坦率的面對這最終的結局。而在世界滅亡之後,殘存的神會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 北歐神話-九個世界 世界之樹(Yggdrasil)支撐的世界分為三層九個國度,以下列出大致的分類,但事實上由於正確的資料已經失傳,所以對於九個世界的說法不只一種。 >> 阿斯嘉特(Asgard):神國。阿薩神族居住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城堡就是奧丁的金宮(Gladsheim)。英靈殿(Valhalla)也是位在此。 >> 華納海姆(Vanaheim):華納神族居住的地方。天地之間萬物的生養繁殖、海洋和風,都歸華納神族控制。此神族通曉許多連奧丁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 >> 亞爾夫海姆(Alfheim):精靈之國。精靈居住的地方。精靈生得特別美麗,擁有很大的法力。他們照料花草,是最愛光亮,是善良親切的小妖精。 >> 中間世界/中庭/米德加爾特(Midgard):人類居住的地方。這里有由冰、火、空氣構成的三色彩虹橋(Bifrost),可以通往神國。 >> 約頓海姆(Jothuheim):巨人居住的地方。人類世界到「巨人國度」的路標是一個恐怖的「鐵森林」(Jarnvid);也有傳說海的那一邊就是「巨人國度」。 >> 瓦特阿爾海姆(Svartalfheim):侏儒居住的地方。侏儒是厲害的巧匠,擁有種種神秘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識,他們打造出很多寶物。 >> 海姆冥界(Hel):和冥國女王海拉(Hel)同名的國度,也翻作「地獄」。這是一個冰冷多霧的地方,永夜的場所,只有亡者才能到達。 >> 尼福爾海姆(Niflheim):霧之國。和死亡國沒有明顯分別的冰雪世界。 >> 穆斯貝爾海姆(Muspelheim):火之國。金倫加鴻溝之南,由巨人史爾特爾守護的酷熱國度。 北歐神話-主要神/魔列表>> 奧丁(Odin):阿薩神族(Aesir)的主神;掌管戰爭、死亡、智慧、詩歌等。 >> 弗麗嘉(Frigg):神後,奧丁的妻子;掌管婚姻和家庭;負責紡織雲彩。 >> 索爾(Thor):奧丁的兒子,擁有雷神的稱號;負責掌管戰爭與農業,為巨人的主要敵人。 >> 希芙(Sif):索爾的妻子,土地和收獲女神。 >> 弗雷(Freyr):豐饒之神;主司收成和天氣;海洋之神尼約德(Njord)之子,他出身於華納神族,和弗蕾亞一起作為人質交換來到阿薩族。 >> 弗蕾亞(Freya):繁育及戰爭女神;弗雷的妹妹;她和奧丁平分戰爭中的死者。 >> 洛基(Loki):淘氣和惡作劇之神;屬巨人族;奧丁的結拜弟弟。 >> 提爾(Tyr):戰神;被芬里爾狼(Fenrir)咬斷了一隻手。 >> 海姆達爾(Heimdall):彩虹橋(Bifrost)的看守者;諸神的黃昏時會吹響他的號角。 >> 巴德爾(Balr):光明之神;奧丁和弗麗嘉之子。 >> 霍德爾(Hodr):黑暗之神;巴德爾的盲眼孿生兄弟。 >> 凡賽堤(Forseti):真理與正義之神;巴德爾的兒子。 >> 布拉基(Bragi):詩詞、智慧、雄辯之神;奧丁的兒子。 >> 伊登(In):青春女神;布拉基的妻子;阿斯嘉特萬年花園的主人,掌管恢復青春的蘋果。 北歐神話-與星期的關系 北歐神話影響西方的習俗深遠,其中星期的由來就有很大的關連。 >> 星期日(Sunday):取自太陽 Sun。古日耳曼(Teutonic peoples)民族祭祀太陽的日子。 >> 星期一(Monday):取自月亮 Moon。是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日耳曼人一支)人的月亮之日。 >> 星期二(Tuesday):是以戰神 Tiu 或 Tiw(北歐戰神Tyr的英語名字)之名而定。 >> 星期三(Wednesday):這個名字來自古代祭祀主神奧丁的日子(Woden's day,Woden 是古英語對奧丁的稱呼)。 >> 星期四(Thursday):取自北歐神話中的雷神托爾(Thor)。這是古日耳曼人一星期中最神聖的一天,會議通常在這天舉行,且議員中午前未出現,就會被取消資格,所以托爾也是會議的守護神。 >> 星期五(Friday):來自古英語(Frigedaeg),指的是女神弗蕾亞(Freya)之日,或說是奧丁之妻弗麗嘉(Frigg)。不過也有人認為兩位女神有可能是同一人。 >> 星期六(Saturday):取自羅馬神話中的農神──Saturn。這是唯一和北歐神話無關的。 北歐神話-北歐神話解密 北歐神話的流傳:北歐神話最早流傳在芬蘭、瑞典、挪威及冰島一帶,甚至在北美及格陵蘭島,是日耳曼民族之一的斯堪的那維亞民族(維京人的祖先)所創。八世紀到十一世紀,維京人威震全歐洲,是歐洲海上最可怕的海盜,這也是北歐神話的全盛期。十三世紀以後,維京人勢微,歐洲教會的勢力大增,北歐神話開始失傳,維京人也被強迫開始改信基督教、天主教,只剩冰天雪地的冰島以詩歌及散文的型式,流傳北歐吟唱詩人(Skald)之間。 諸神的黃昏:諸神黃昏最後中指出世界將被熊熊火焰所滅,而在熊熊火焰消退之後將誕生出新的世界。其實這里的火焰有可能指的就是「火山爆發」,北歐由於地殼不穩,因此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在古代北歐人看來,火山爆發宛如世界末日一般,但火山爆發之下誕生出的新大陸又充滿無限生機。因此將恐怖毀滅但又能誕生生命的自然現象給套用到神話中。 北歐神話-北歐神話項目 阿薩神族 Aesir (神) 巴德爾(Balder), 包爾(Borr), 布拉基(Bragi), 布利(Buri), 達古(Dag), 得林(Delling), 凡賽堤(Forseti), 海姆達爾(Heimdall), 赫爾莫德(Hermod), 霍德爾(Hoder), 海尼爾(Honir), 克瓦希爾(Kvasir), 洛德(Lodour), 洛基(Loki), 曼尼(Magni), 摩迪(Modi), 奧德(Or), 奧丁(Odin), 里格(Ríg), 索爾(Thor), 提爾(Tyr), 瓦利(Vali), 菲(Ve), 維達(Vidar), 威利(Vili) 阿薩神族 Aesir (女神) 碧爾(Bil), 埃爾(Eir), 弗麗嘉(Frigg), 芙拉(Fulla), 葛馮(Gefjun), 蓋娜(Gna), 赫琳(Hlín), 伊登(Ieunn), 嬌德(Jord), 羅芙(Lofn), 南娜(Nanna), 諾特(Nott), 薩迦(Saga), 希芙(Sif), 西格恩(Sigyn), 修芬(Sjofn), 斯洛特拉(Snotra), 席恩(Syn), 華爾(Var), 瓦爾(Vor), 斯露德(Thrud) 華納神族 Vanir 弗雷(Freyr), 弗蕾亞(Freya), 古爾維格(Gullveig), 那瑟斯(Nerthus), 尼奧爾德(Njord), 烏勒爾(Ullr) 諾倫三女神 Norns 兀兒德(Urd), 薇兒丹蒂(Verdandi), 詩寇蒂(Skuld) 女武神 Valkyries 布倫希爾德(Brynhild), 格恩達爾(Gonl), 古娜(Gunnr), 希露德(Hildr), 荷拉德古娜(Hladgunnr), 蘿塔(Rota), 詩寇蒂(Skuld), 希格德莉法(Sigrdrifa), 希格露恩(Sigrun), 詩嘉古爾(Skagull), 斯薇法(Svafa), 斯露德(Thrud) 約頓巨人 Jotuns 埃吉爾(Aegir), 安格爾波達(Angrboda), 巴烏吉(Baugi), 畢利(Beli), 貝格爾米爾(Bergelmir), 貝斯特拉(Bestla), 博爾頌(Bolthorn), 伊里(Elli), 艾格瑟(Eggther), 法布提(Farbauti), 芬妮雅(Fenja), 法亞拉(Fjalar), 佛恩尤特(Fornjot), 蓋爾羅德(Geirrod), 葛德(Gerd), 格嘉普(Gjalp), 格蕾普(Greip), 吉爾林(Gilling), 格莉德(Grid), 格蘿德(Gunnlod), 蓋密爾(Gymir), 海拉(Hel), 赫列姆(Hrym), 赫拉斯瓦爾格爾(Hræsvelgr), 赫朗格尼爾(Hrungnir), 希密爾(Hymir), 海恩德拉(Hyndla), 希爾羅金(Hyrrokin), 雅恩莎撒(Jarnsaxa), 卡瑞(Kari), 勞菲(Laufey), 洛基(Loki), 瑪尼(Mani), 梅妮雅(Menja), 密米爾(Mimir), 蒙迪爾法利(Mundilfari), 姆斯佩爾(Muspel), 納爾弗(Narfi), 瀾(Ran), 琳達(Rindr), 絲卡蒂(Skadi), 蘇爾(Sol), 蘇圖恩(Suttung), 史爾特爾(Surtur), 索克(Thokk), 夏基(Thiazi), 瑟洛特格爾密爾(Thrudgelmir), 索列姆(Thrym), 烏特迦·洛奇(Utgarda-loki), 瓦夫蘇魯特尼爾(Vafthruthnir), 尤彌爾(Ymir) 侏儒 Dwarves 亞爾維斯(Alvíss), 安德瓦利(Andvari), 布洛克(Brokk), 杜林(Durin), 杜華林(Dvalin), 伊特里(Eitri), 法夫納(Fafnir), 法亞拉(Fjalar), 甘道夫(Gandalf), 赫瑞德瑪(Hreidmar), 摩索尼爾(Motsognir), 諾德里(Nordri), 蘇德里(Sudri), 奧斯特里(Austri), 威斯特里(Vestri), 雷金(Regin), 辛德里(Sindri) 人類Humans 奧主斯(Adils), 阿格尼(Agne), 阿歷克(Alrik), 阿斯克(Ask), 阿尼(Aun), 亞絲拉琪(Aslaug), 比約恩(Bjorn Ironside), 狂戰士(Berserkers), 貸格(Dag the Wise), 丹茂德(Domalde), 多馬(Domar), 貸格夫(Dyggve), 艾吉爾(Egil), 恩赫里亞/英靈戰士(Einherjar), 恩布拉(Embla), 埃里克(Erik), 菲爾納(Fjolner), 弗羅德(Frodi), 格莉希爾德(Grimhild), 古魯菲(Gylfi), 古恩納爾(Gunnar), 海伯德(Hagbard), 黑克(Haki), 哈夫丹(Halfdan), 海爾吉·匈丁斯巴納(Helgi Hundingsbane), 赫格里克(Hugleik), 英博格(Ingeborg), 英喬德(Ingjald), 吉讓(Jorund), 克琳希爾德(Krimhild), 利弗(Lif), 弗詩拉希爾(Lifthrasir), 奧特(Ottar), 蘿絲昆娃(Roskva), 席格爾(Siggeir), 齊格蒙(Sigmund), 齊格妮(Signy), 齊格魯德(Sigurd), 辛菲特利(Sinfjotli), 史基尼爾(Skirnir), 斯韋德(Sveigder), 斯韋丹(Svipdag), 希亞費(Thialfi), 瓦蘭德(Vanlade), 伐拉(Vala), 維斯波(Visbur), 沃爾松格(Volsung), 英格維(Yngvi), 埃爾弗(Alf), 伊爾薩(Yrsa), 獸Beasts 阿爾瓦克(Arvak), 阿爾斯維(Alsvid), 歐德姆布拉(Audhumbla), 勃洛度格霍菲(Bloghofi), 芬里爾(Fenrisulfr), 嘉爾姆(Garm), 基利(Geri), 庫力奇(Freki), 格拉尼(Grani), 古爾法克西(Gullfaxi), 古林博斯帝(Gullinbursti), 古林肯比(Gullinkambi), 哈提(Hati), 海德倫/蜜乳山羊(Heidrun), 霍瓦爾普尼爾(Hofvarpnir), 赫拉斯瓦爾格爾(Hraesvelgr), 赫利姆法克西(Hrimfaxi), 福金(Hugin), 霧尼(Munin), 耶夢加得/米德加爾茲歐姆(Jormungandr)/(Midgardsorm), 鱗蟲(Lindorm), 瑪納加爾姆(Managarm), 尼德霍格(Nidhogg), 拉塔托斯克(Ratatosk), 斯基法克西(Skinfaxi), 斯庫爾(Skoll), 斯萊布尼爾(Sleipnir), 斯瓦迪爾法利(Svadilfari), 沙赫利姆尼爾(Sahrimnir), 坦格里斯尼爾(Tanngrisnir), 坦格喬斯特(Tanngnjostr), 維德佛爾尼爾(Vedfolnir) 地理 Locations 亞爾夫海姆/精靈之國(Alfheim/Elfland), 阿斯嘉特/神之國(Asgard), 巴里(Barri), 碧佛洛斯特/彩虹橋(Bifrost), 畢爾斯基爾尼爾/閃電宮(Bilskirnir), 布列達布利克/光明宮(Breidablik), 埃利伐加爾/冰之波(Elivagar), 埃琉德尼爾(Eliudnir), 芬撒里爾/霧海之宮(Fensalir), 弗爾克范格(Folkvang), 蓋爾威德/鵝森林(Galgvid),津利(Gimle), 金倫加(Ginnungagap), 吉歐爾(Gjoll), 格拉茲海姆/金宮(Gladsheim), 格利特尼爾(Glitnir), 格尼巴(Gnipahellir), 希敏約格/天衛之宮(Himinbjorg), 希恩達爾(Hindarfjall), 艾達華爾(Idavoll), 約頓海姆/巨人國(Jothuheim), 迦瑞沃德/鐵森林(Jarnvid), 希利德斯凱拉夫/至高王座(Hlidskjalf), 尼德威阿爾/矮人之鄉(Nidavellir), 米德加爾特/中庭(Midgard), 密米爾之泉(Well of Mimir), 穆斯貝爾海姆/烈焰之國(Muspelheim), 納斯特隆德(Nastrond), 尼福爾海姆/霧之國(Niflheim), 諾歐通(Noatun), 色斯靈尼爾(Sessrymnir), 索克瓦貝克(Sokkvabekkr), 瓦特阿爾海姆/侏儒之國(Svartalfaheim), 斯羅德萬(Thrudvang), 索列姆海姆(Thrymheim), 厄特加爾/外域(Utgard), 瓦爾哈拉/英靈殿(Valhalla), 華納海姆(Vanaheim), 赫瓦格密爾(Hvergelmir), 兀兒德之泉(Well of Urd), 維格利德(Vigrid), 維穆爾(Vimur), 梵格爾夫(Vingolf), 伊達利爾/紫杉谷(Ydalir), 尤克特拉希爾/世界之樹(Yggdrasil) 神器/工藝 Artifacts 安德華拉諾特(Andvarinaut), 布里希嘉曼(Brisingamen), 德羅普尼爾(Draupnir), 艾瑞尼爾(Eldhrimnir), 加拉爾(Gjallarhorn), 格萊普尼爾Gleipnir), 格拉墨/神怒寶劍(Gram), 昆古尼爾/永恆之槍(Gungnir), 雅恩格利佩爾/鐵手套(Iarngreiper), 梅金吉奧德/力量腰帶(Megingjord), 米斯特汀(Mistilteinn), 姆喬爾尼爾/雷神之錘(Mjolnir), 納吉爾法(Naglfar), 靈舡(Hringhorni), 斯基德普拉特尼(Skidbladnir), 提爾鋒/斬裂劍(Tyrfing) 其他Other 諸神的黃昏(Ragnarok) 北歐神話-以北歐神話為題材的游戲神話世紀 北歐神話-北歐神話參考書籍>> 茅盾(方璧)。《神話研究》。百花文藝出版社。 >> 李映荻/編譯。《北歐神話》。台北:水牛出版社 名著譯叢,1992.06.15,ISBN:9575997123。 >> 艾迪絲·漢米爾頓(Edith Hamilton)/著。《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宋碧雲/譯。台北:志文出版社 新潮文庫317。ISBN:9575453115。 >> 程羲/編著。《北歐神話故事》。台灣:星光出版社,2000.07.15,ISBN:9576774276。 >> 林樺/編譯。《北歐神話與英雄傳說》。當代出版社,1998.05。ISBN:TA7-80115-126-7。 >> 視覺設計研究所/編著。《圖說希臘北歐神話》。銀色快手/譯。台灣:易博士出版,2005.09.06,ISBN:9867881494。 >> 德魯伊、安格斯/著。《西洋〈易經〉:消失的盧恩符文》。台灣:如意文化,2005.01.15,ISBN:9867355059。 >> 白蓮欣/編著。《北歐神話故事—消失已久的維京諸神傳說》。台灣:好讀出版,2003.05.30,ISBN:9574554198。 >> 山北 篤/監修。《西洋神名事典》。鄭銘德/譯,刁筱華、鄧嘉宛/審訂 台灣:奇幻基地,2004.4.22,ISBN:9867576195。 >> 山北 篤/監修。《魔導具事典》。黃牧仁、李哲逸、魏煜奇/譯,蘇竑嶂/審訂。台灣:奇幻基地,2005.2.24,ISBN:9867576551。 >> 佐藤俊之、F.E.A.R./作者。《聖劍傳說》。魏煜奇/譯,蘇竑嶂/審校。台灣:奇幻基地,2005.4.29,ISBN:9867576721。 >> 久保田悠羅、F.E.A.R./作者。《魔法師事典》。 沙子芳/譯。台灣:尖端出版,2007.01.01,ISBN:9571034703。 >> 葛哈德·貝林格(Gerhard Bellinger)/作者。《神話學辭典》。林宏濤/譯。台灣:商周出版,2006.06.19,I>> SBN:9861246797。 >> 苑崎透/著。《幻獸·龍事典》。安然、OYUNNA/譯,陳約瑟、江沛文/中文版審定。台灣:奇幻基地出版,2004.11.08,ISBN:9867576446。 >> 亞瑟·考特瑞爾/著。《歐洲神話》。俞蘅/譯。太原:希望出版社,2007.1,ISBN:7537938280。 >> 高平鳴海、女神研究會/著。《女神:世界各地信奉的女神小網路》。台灣:可道書房,2007.3,ISBN:9789867386700。 >> 司 史生、伊豆平成/著。《降妖伏魔群英傳》。姜歡/譯。台灣:可道書房,2007.9.4,ISBN:9789867386861。 >> 健部伸明/作者。《怪物大全》。蘇竑嶂/譯。台灣:奇幻基地 2008.2.19,ISBN:9789866712135。 >> Yves Cohat/作者。《維京人──強盜與水手》。張容/譯。台灣:時報出版,1995.8.15,ISBN:9571317772。

4. 推薦幾本關於 北歐神話 的小說

《龍族》,一開始沒怎麼提到北歐,但現在北歐傳說的主線慢慢顯現出來了。而且《奧汀的祝福》
lz這本真的超好看,講的就是關於北歐神話中的奧汀、洛基。

5. 安恩和奶牛主要內容

安恩和奶牛主要內容:
婦人安恩牽著一頭奶牛到集市上去,因為奶牛實在太好,問津者不少,但是老婦人卻拒不出售。最後人們氣憤起來,老婦人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來賣牛的,而是因為奶牛太孤獨,她把它帶到集市上來和其它同類相聚散心。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是小說的情節的開端部分:介紹故事發生的地點、人物。寫安恩和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2-10)是故事情節的矛盾發展部分,寫老太太兩次拒絕想要買她的牛的顧客。她明確表示這頭奶牛是不賣的!
第三部分(11自然段之末尾)故事的高潮及結局。寫老太太解釋為什麼不賣牛的原因。

約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岸的西瑪蘭。從小學起,他就迷戀書本,尤其喜愛丹麥古典文學和北歐神話傳說。西瑪蘭教育了延森對時空的強烈感受,使他關注人類歷史和命運並與大自然深深結緣。17歲時,延森到格陵蘭上高中,三年後,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學,結識勃蘭兌斯等一些丹麥的著名學者和作家。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發表發表連載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緊接著,他又寫了一系列偵探小說。第二年,長篇小說《丹麥人》出版,由延森根據學生時代的經歷寫成。從此,延森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從1897年起,他陸續創作了30多篇描寫家鄉西瑪蘭風土人情的短篇小說,後來結集出版了《西瑪蘭短篇小說集》,該小說集連續再版達幾十次之多,為延森贏得了世界聲譽。
延森曾兩度到美國旅行,並寫出了小說《德拉夫人》(1904)和《車輪》(1905)。兩篇小說均本世紀初的美國為背景,充滿了諷刺、滑稽與悲劇色彩,較深奧難懂。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和《哥倫布》。這六部長篇小說從遠古冰河時代的北歐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墊和優美奇特的風格。其他作品有小說《艾納•耶爾克亞》(1898)、《國王的沒落》(1900-1901)、《魯諾博士的誘惑》(1935),詩集《世界的光明》(1926)、《日德蘭之風》(1931)和數量眾多的散文及美學論文。1944年,「由於他借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像,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閑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以群分。孤獨是痛苦的。能夠讀懂孤獨,理解孤獨,解除孤獨,這樣的主人是偉大的。難道只有我們人會感到孤單寂寞嗎?奶牛也會的。能夠把動物當作人來看待,也算是愛心無限了。我們對待動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質性的一面,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

6. 著名作家約翰尼斯·延森有哪些作品

約翰尼斯·延森(Johannes Vilhelm Jensen,1873-1950)丹麥小說家、詩人。

出生於丹麥日德蘭半島西岸的西瑪蘭,父親是位獸醫,延森在那裡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從小學起,他就迷戀書本,尤其喜愛丹麥古典文學和北歐神話傳說。西瑪蘭教育了延森對時空的強烈感受,使他關注人類歷史和命運並與大自然深深結緣。17歲時,延森到格陵蘭上高中,三年後,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學,結識勃蘭兌斯等一些丹麥的著名學者和作家。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發表發表連載驚險小說《卡塞亞的寶物》,這是他的第一部文學作品,緊接著,他又寫了一系列偵探小說。第二年,長篇小說《丹麥人》出版,由延森根據學生時代的經歷寫成。從此,延森成為一名職業作家。從1897年起,他陸續創作了30多篇描寫家鄉西瑪蘭風土人情的短篇小說,後來結集出版了《西瑪蘭短篇小說集》,該小說集連續再版達幾十次之多,為延林贏得了世界聲譽。

延森曾兩度到美國旅行,並寫出了小說《德拉夫人》(1904)和《車輪》(1905)。兩篇小說均本世紀初的美國為背景,充滿了諷刺、滑稽與悲劇色彩,較深奧難懂。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長篇系列小說《漫長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國》、《諾尼亞·葛斯特》、《奇姆利人遠征》和《哥倫布》。這六部長篇小說從遠古冰河時代的北歐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具有史詩的宏大氣墊和優美奇特的風格。其他作品有小說《艾納·耶爾克亞》(1898)、《國王的沒落》(1900-1901)、《魯諾博士的誘惑》(1935),詩集《世界的光明》(1926)、《日德蘭之風》(1931)和數量眾多的散文及美學論文。1944年,「由於他借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像,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閑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詩歌和散文被譽為丹麥文壇三絕。他也是丹麥語言的革新大師。

7. 想了解全部的北歐神話應該看那本書

《北歐神話》本身就是一本書,連接會被刪除的。望採納。

8. 《安恩和奶牛》作者的創作是要體現他的思想感情。這篇小說想告訴讀者什麼

簡介如下:
《安恩和奶牛》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丹麥作家約翰尼斯·延森的一部作品。這篇短篇小說記敘的是老婦人安恩牽著一頭奶牛來到牲口交易市場,因為奶牛很精良,問津者不少,但是老婦人卻拒不出售。最後人們氣憤起來,老婦人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來賣牛的,而是因為奶牛太孤獨,她把它帶到集市上來想讓它和同類相聚,散散心。文章抒發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語言流暢順口。
中心思想和主題如下: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孤獨是痛苦的。誰能夠讀懂孤獨,理解孤獨。可是難道只有我們人會感到孤單寂寞嗎?奶牛也會的。能夠把動物當作人來看待,這樣的主人是偉大的。這里還點明了主旨:我們對待動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質性的一面,同時也應該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人要與動物、與生命平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和動物的和諧 。
從關照現實的角度來看,這篇小說也可以理解為諷喻現實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很大程度上已經缺乏了情感,只剩交易關系了。

9. 北歐傳說..

北歐神話是被遺忘了很久的神話,古代北歐人的後裔將這份瑰寶棄而不顧,已有好幾個世紀之久。在諸多的神話體系中,不同與希臘神話那曼妙輕快的歡愉情景和婆羅門神話中華麗而腐朽的自甘沉淪,北歐神話是堪稱最壯美悲涼的詩篇。自誕生便已定下的宿命無法改變,只得一面用粗糙的手指按著淌血的傷口,一面微笑著嘲弄生命的本質。
由古長詩《愛達經》和古日耳曼悲烈傳奇混合的北歐神話,最獨特的莫過於那即使是諸神也難以抗拒的終將毀滅的命運—雷加魯克。北歐神話的世界因戰斗而創造,亦因戰斗而歸於毀滅。結合了必死的宿命與永不休止的自我尊嚴,猶如凌厲銳劍劈劃在冷烈寒風中的傲然悲嘆,令人感謂至深!
北歐神話中英雄的後裔,即今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及德意志東北低地的日耳曼民族。他們生長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養成勇武彪悍的個性。流浪、戰斗和狩獵是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他們經常在大膽進取的首領率領下,遠征他國,並從異國贏得在本土所無的地位與財富。
流傳至今的北歐神話就是這民族的產物。但神話的記錄在今天的日耳曼國家中都已不復存在。反而是在北海中滿布火山與冰河的孤島-冰島上保存了下來。日耳曼諸神完全被日耳曼民族遺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當推與羅馬帝國的接觸,以及經由接觸而受到的基督教之同化。再加上天災人禍,尤其是公元1618-1648的「三十年戰爭」,使日耳曼固有文化殘缺荒廢,可貴的文獻傳說,都墜入遺忘的深淵,塵封於漫長的歲月。
而當時只有基督教的教士識字,他們既掌管記錄,保管文獻,對於異教傳說、抄本、歌曲等自然深惡痛絕,清掃干凈;只有少數數據倖存:英國的「貝歐武夫」-Beowulf、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一些斷簡殘篇-Saga(英雄傳說),以及兩部冰島神話詩集「愛達經」-Edda。
所以,現在的人們只能從這些殘斷的篇章中去尋找北歐神話殘留的影子,回味著昔日那波瀾壯闊神話傳說……
一、混沌初開
伊米爾活著的遠古時代,
沒有沙或者海,沒有洶涌的波浪;
世界沒有大地,也沒有天空,
只有那開裂的、寸草無生的鴻溝。——《西比爾預言書》
在遙遠的洪荒時代,天地一片混沌,沒有沙石,沒有大海,沒有天空和大地。在這一片混沌的中間,只有一道深深開裂著的,無比巨大的鴻溝,叫做金恩加之溝。整個鴻溝裡面是一片空盪和虛無,沒有樹木,也沒有野草。
在金恩加鴻溝的北方,是一片廣大的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在金恩加鴻溝的南方,是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從火焰國中噴射出的沖天火焰,濺出的火星落在金恩加鴻溝的兩岸上,也落在鴻溝旁邊堆積著的冰丘上。冰塊遇到高熱的火星後溶化成水氣,又被從尼夫爾海姆吹來的強勁寒風再次凍結起來。就這樣循環重復,千年萬年之中,在火焰國的熱浪和冰雪國的寒氣不斷作用下,這些冰丘中誕生了最初的兩個生命-母牛奧都姆布拉和始源之巨人伊米爾。巨大的母牛以舔食冰雪以及冰地上的一些鹽霜為生。而在母牛身下流淌出了四股乳汁,匯成了四條源源不絕的白色的河流。於是,龐大的伊米爾就以奧都姆布拉的乳汁為食。在混沌黑暗、冰天雪地的洪荒時代里,只有這樣兩種巨大的生靈存在著。
無數歲月以後,終日飽飲牛乳的伊米爾變得非常地強壯。有一次,在他飲完牛乳沉沉睡去的時候,從他的雙臂下面忽然生長出了一男一女兩個巨人。接著,他的雙足下面也生長出來了他的一個兒子。從他的雙臂下面生出來的那對巨人後來成了一對夫妻,生下了許多巨人子裔。在他們的許多孩子中,其中一個叫做密密爾,是個極其富有智慧的巨人。從伊米爾的足下誕生的是一個有六個頭的邪惡巨人,後來也有了許多後代。但是他的子裔大都是一些體形龐大,生性愚笨的巨人,有的有許多個頭,有的則是一些野獸。巨人之祖伊米爾自己也在此後又生下了其它的一些巨人。所有出自伊米爾的巨人們,都被稱為霜的巨人,他們是巨人世界的主人,世界秩序的破壞者和神祗們的敵人。
母牛奧都姆布拉日日夜夜地舔食著冰雪,不斷地尋找鹽霜。有一天,在它用力舔食石頭上一些鹽粒的時候,它的舌頭底下忽然舔出了一些頭發。它繼續地舔著,第二天,一個完整的腦袋出現了;到第三天,它舔出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形。眾神的始祖布里就這樣誕生了。布里是一個高大英俊的男人,強壯有力而性情溫良。他不久生下了一個同樣高大而雄壯的兒子博爾。博爾在長大以後,娶了女巨人培絲特拉為妻。培絲特拉是從伊米爾雙臂下面生長出來的那對巨人的女兒,也是智慧巨人密密爾的姐姐。博爾和培絲特拉不久生下了奧丁、威利和維三個兒子。天地之下沒有語言可以形容他們的高大和雄健,他們是三位偉大的神明,也將是所有世界的主人。
二、天地的創造
博爾的兒子們逐漸成長起來,變得越來越強壯,同時也開始不再滿足於生活在這樣一片黑暗、寒冷和混沌的世界之中了。經過一番計劃後,奧丁、威利和維三位神祗向洪荒世界的統治者,巨人的始祖伊米爾發動了攻擊,並且最後成功地殺掉了這個龐然大物。
然後,他們利用伊米爾的屍體開始創造一個舒適而美麗的世界。眾神把伊米爾的巨大身軀肢解開來。把伊米爾的肉體放在了金恩加鴻溝的正中間,把填滿了鴻溝的肉體作為大地。眾神又用他的血造成海洋和湖泊,用他的骨骼造成丘陵和山脈,牙齒和零碎的齶骨造成岩崖和卵石,頭發和鬍子造成樹木和青草。在大地造成以後,眾神又把伊米爾的腦殼拋在上面,形成了天空,又把他的腦漿拋散到天空上面,形成雲彩。為了不讓天空從上方掉下來,眾神派了四個侏儒分別到東南西北四個角落,用他們的肩膀支撐住天空的四角。這四個扛著天空的侏儒,他們的名字就分別為東、南、西和北。在創造了大地和天空以後,奧丁、威利和維又從南方的火焰國中采來了許多火星,把它們隨意拋散到天空上。這些火星就停留在天空上,成為滿天的繁星,照亮了整個世界。
在世界規模初具後,神的祖先開始考慮創造一種完美的生物,得以居住在富饒肥沃的大地上。三位神祗經常帶著這個問題在天地之間行走,察看他們創造天地的業績。有一天,當奧丁、威利和維在海灘上散步的時候,海浪沖來了兩截木頭,一截是梣樹,一截是榆樹。眾神把它們揀起來後,覺得恰好可以作為創造人的材料,便開始用刀把它們分別雕刻成兩個人形。由於眾神精心雕刻,那段梣木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男人形狀,而榆木則是一個女人的樣子。
樹木成形後,三位神祗就為他們注入了生命。奧丁首先把人形握在手中,賜給了他們生命與呼吸;威利接著賜給了他們靈魂與智慧;最後,維賜給了他們體溫和五官的感覺。人類誕生了。
根據他們的由來,神的祖先把男人命名為阿斯克(意為梣樹),女人命名為愛波拉(意為榆樹)。
另外,早在眾神還沒有想到要用伊米爾的屍體創造世界的時候,從伊米爾腐爛的肉體中生出了許多蛆蟲。這些蛆蟲攫取巨人之祖身上的精華,竟都是一些富有靈性的生物。在奧丁等神的裁決下,他們都有了類似人類的形體和智慧。從屍體受光一面生長出來的蛆蟲變成了精靈或者叫光明精靈,從屍體背光一面生出來的則變成了黑暗精靈,人們一般把他們叫做侏儒。支撐天空的東南西北四個侏儒就是從伊米爾的屍體中生發出來的。精靈們通體發亮,光明耀眼,長得非常美麗。他們通常性情溫良,開朗熱情,能和樹木花草、游魚飛鳥彼此溝通,因此眾神就把他們作為神的朋友。他們也經常幫助眾神管理世界,特別是日月星辰等一類事務。侏儒們雖然和精靈同出一物,容貌性情卻與之截然相反。他們長得矮小又難看,漆黑如瀝青,而且貪財好色,狡猾而愛撒謊。
智慧巨人密密爾有一個美麗、膚色黝黑的女兒,她的名字叫做夜晚。夜晚經常騎著她的駿馬,賓士在群星閃爍的天穹上。後來,美麗的夜晚和精靈國里掌管光線的黎明精靈德靈相愛了,他們生下了一個象他父親一樣英俊而光彩奪目的兒子,起名叫白天。
從此以後,當晨曦的紅色光芒照耀在大地和海面上的時候,稱為喚醒者的精靈們就會在黎明精靈德靈的宮牆外吟唱起清晨之歌,夜晚的兒子白天隨即在歌聲中騎上他的駿馬,向無邊的蒼穹賓士而去。同時,他的母親夜晚經過一夜的賓士,疲倦地回到宮殿里休息。
在巨人國里,有一個巨人生有一兒一女,長得英俊美麗,光彩奪目,分別叫做月亮和太陽。驕傲的巨人經常向其它生靈稱贊他的兒女如何如何出眾,這就引起了眾神的注意。後來,眾神就把這兩個美麗的孩子從巨人國帶走,分別交給他們兩匹駿馬和一輛大馬車,讓他們晝夜更替地在天空上巡行。
從此,稱為太陽的女孩發著金光,跟著白天,稱為月亮的男孩發著銀光,跟隨著夜晚,分別在天空上不斷賓士。
兩條猙獰的惡狼,分別追逐著太陽和月亮,垂涎欲滴地企圖把他們吞噬掉。他們不斷地朝著太陽和月亮咆哮,緊緊跟在他們後面。但是,太陽用來駕車的亞維克和愛爾維斯是兩匹無與倫比的神駿,它們的鬃毛閃爍著金色的光芒,以極快的速度拖曳著鑲滿寶石的太陽車向前賓士。所以,太陽總是能夠擺脫掉惡狼的追逐。

當金色的太陽駛過西邊的地平線後,她就來到了黃昏精靈比靈的宮殿。在經過一天的賓士以後,疲憊的太陽就在比靈為她安排的華床上休息了。比靈的仆從們則舉著點燃的蠟燭和火炬圍在她的床前,守護著她。當晨曦再次出現在地平線上的時候,太陽將再一次踏上她的馬車,駕馭駿馬賓士在天空上。

當太陽登車啟程的時候,月亮駕車回到了比靈的黃昏宮殿。當月亮休息在他的華床上的時候,一群睡眠精靈打著磕睡圍繞在他的身邊。

就這樣,大地上的人類有了晝夜之分,也有了陽光的和煦和月光的溫情。

三、世界的構成

北歐神話中的整個宇宙共由九個世界所構成的,並區分為三層。

上層是:精靈之國愛爾夫海姆、諸神的國度亞薩園和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

中層是:人類的國度中庭、巨人的國度約頓海姆和華納神族的家園華納海姆;

下層是:侏儒之國賽文夫海姆、海拉的死亡之國和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

貫穿連結這九個世界的是一株巨大的梣樹。它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到無限的「未來」。樹葉永遠青綠,它的枝幹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重量,根部貫穿全世界,它的名字叫做:「尤加特拉希」。

這棵巨大的梣樹是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載體,它生機盎然,茂密的枝葉覆蓋了整個天地。有三條巨大的樹根支撐著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使它岸然挺立。這三條樹根分別通往諸神的國度、巨人的國度和冰雪世界尼夫爾海姆。在這些樹根的末端,分別有三眼泉水為宇宙樹提供水分。

通往最北面尼夫爾海姆中的那眼泉水稱為海維格爾瑪,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泉水寒冷徹骨,冷霧蒸騰。一條猙獰的黑龍尼特霍格盤踞在那裡,日夜不停地噬咬著伸入泉水的巨大樹根。黑龍生為惡魔,企圖最終咬斷宇宙樹的巨根,毀滅世界。

通往巨人的國度的那眼泉水是由智慧巨人密密爾看守的,所以這眼泉水叫做密密爾泉。密密爾就是從巨人之祖伊米爾雙臂之下生出來的那對巨人的兒子,從小就聰明非凡。在他看守泉水的時候,他已經成了一個老巨人。密密爾泉的泉水中充滿了知識和智慧,關於整個天地、九個世界裡發生的一切事情的知識,都熔匯在這清澈透明的泉水中。因此,無論是誰,不管是神祗、精靈、巨人、侏儒還是人類,只要喝了密密爾泉里的泉水,就會變得既有知識,又富有智慧。

通往諸神的國度的那條巨根同樣連接著一眼泉水。這眼泉水稱為烏達泉,但它要比其它兩眼要大上許多,看上去象是一個湖泊。烏達泉永遠如詩如畫一般的美麗,泉面上水平如鏡。烏達泉的泉水能夠發出悅目的光亮,把神國和整個宇宙樹照耀得一片光明。它的泉水也聖潔無比,生活在水面上的動物通體雪白。天地初開之時,兩只山鳥飛來停棲在泉邊,在水中游戲,聖潔的泉水使它們全身的羽毛變得潔白如雪,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動物稱為天鵝。

有三位命運女神居住在烏達泉的旁邊,她們的名字分別叫做烏爾德(過去)、維爾丹蒂(現在)和絲庫爾德(未來)。她們將生命分派予人類,指定眾生的運數。命運女神三姐妹是宇宙樹的守護者,她們每天都用聖潔的烏達泉水灌溉世界樹之根,使它長青不衰。當世界樹有了裂口時,她們就用烏達泉邊的白色泥土為之修補起來。在三位命運女神的勤勉灌溉和精心照料下,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枝葉茂盛、四季長青。

在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的頂部,站立著一隻羽毛雪白的公雞,叫做吉倫卡馬。這只白公雞受命運女神姐妹之命,負責為天地萬物計算時間。當天地間的一切生靈需要睡眠的時候,白公雞就開始數數。當它數完六十乘六十再乘十二這么多數目後,就在世界樹的頂部放聲啼唱。同時,白天和太陽也分別從黎明宮殿和黃昏宮殿賓士上了天空。

除了白公雞吉倫卡馬,世界樹最高的一叉樹枝上還停棲著一頭巨大的鷹。這是一隻非常雄健的巨鷹,當它翼動翅膀的時候,也就是世界上颳起大風的時候。這頭巨鷹和樹根下棲息在冰雪世界中的毒龍是一對宿敵,特別是因為在樹枝間跳來跳去的松鼠拉它圖斯克不斷地在它們之間挑撥離間、搬弄是非。此外,還有四頭美麗的小鹿在烏達泉邊的樹林中奔跑著。象徵著四個方向的風,吹拂著樹枝。

四、北歐的諸神們

在北歐神話中,代表光明和正義的神族共有兩個,他們是居住在亞薩園的亞薩神族和居住在華納海姆的華納神族。北歐神話中所說的神祗絕大部分都是指亞薩神,眾神之王奧丁即屬亞薩神族。而華納神族作為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存在卻很少被提及。有些學者認為,亞薩神族代表古代北歐的正統神族,而華納神族則代表北歐神話以外的其它宗教的外來神族。

亞薩神族和華納神族在神話傳說中還曾爆發過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的起因是一個叫格爾薇克的女華納神帶著華納神族的使命來到了亞薩園,她是來和亞薩神理論兩大神族哪個該受到人類的頂禮摩拜的。這是世界混沌初開以來第一場規模宏大、場面慘烈的戰爭,兩個神族的戰士們都英勇無畏地在戰場上拚殺,眾神的矛頭都沾滿了敵人的鮮血。由於雙方勢均力敵,戰爭持續了許多個年頭,兩個神族都遭受了巨大的犧牲。最後,所有的眾神都厭倦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和無謂的廝殺。於是,神族之間開始了和談。為了長久保持兩大神族之間的和平,不讓戰火在神的世界中再度燃起,眾神最後決定雙方互相派遣人質。亞薩神族送往華納海姆的是海納和智慧巨人密密爾,華納神族送往亞薩園的則是最傑出的華納神諾德和他的一對孿生兒女,夫雷和芙蕾雅。他們也是在北歐神話中出場的僅有的幾個華納神族。下面介紹一下北歐神話中經常出現的一些主要神祗吧:

眾神之父奧丁:是亞瑟神族的主神,相當於希臘神話中的宙斯和羅馬神話中的朱庇特。傳說為一個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失去一目,冰冷又嚴肅的人物。是戰斗、詩歌、智慧和死亡之神,由於眾神大多出於他,,又稱為「眾神之父」。他肩披深灰的斗蓬,斗篷邊鑲著閃耀的星辰,頭戴藍如晴空的闊邊帽子,反映著天際夕陽的余輝。深炯有神的單眼透視著生與死的神秘。手持從來不會射偏目標的長矛-基格努爾槍,配帶著德勞毗尼爾飾環,騎著八足神馬斯萊普尼爾,雙肩上棲息著兩只烏鴉,一隻叫做胡晉(意為思想),另一隻叫做穆寧(意為記憶);他的左右跟著兩條狼:格里「貪欲」和弗萊基「暴食」。奧丁原本並不是獨眼的,他是為了喝到世界之樹下的智慧之泉里的水以獲得究極智慧時,挖出了自己的右眼,將其扔到了密密爾泉水裡。那隻眼睛穩穩地落到了泉底,而且在知識和智慧的泉水裡向上張開著。透過明凈的泉水,它能看到一切宇宙中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和一切將要發生的事情。然後奧丁也如願的喝了很多密密爾泉的泉水,從此變得更加有知識和智慧了。雖然他因此失去了一隻眼睛,而經常被稱為"獨眼神"或"獨眼老頭",但也因為他的智慧超群而被稱為"智者奧丁"。好武的北歐戰士認為戰爭時如果能得到奧丁的庇佑,便能夠得到一股擁有熊之精神、狼之勇猛的力量,而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成為「狂戰士」。奧丁主宰著人類居住的「中庭」中戰爭的勝負,並命令侍女瓦爾基里們選擇最勇敢的死亡戰士帶回到「英靈殿」,而這些英雄們將在「諸神的黃昏」的劫難里和諸神並肩作戰。

婚姻女神芙莉格:奧丁的妻子,眾神之後。因此享有坐在奧丁寶座上的特權,芙莉格有周知宇宙間萬物的力量。她又是睿智的預言者,知道一切未來的事,但是卻沉默,從不說出她所知道的知識。這是因為北歐人認為女人是藏有秘密的神秘者、先知。她是光神博德和暗神霍德爾的母親,雖然她能夠解其愛子博德死亡陰影的惡夢,並且為此安排,使博德免於受到世間萬物的傷害。但百密一疏,兩個兒子仍逃不過死亡。命運還是不可抗拒的。芙莉格被描述是一位美貌端莊的婦人。頭戴蒼鷹之羽,這是沉默的象徵。穿雪白的衣,腰間是一根金帶,掛著一串鑰匙,這又是主婦的形象。所以她也是家庭的守護神。

雷神托爾:托爾是奧丁的長子,他是神族中最為強壯的勇士,具有呼風喚雨的能力。長及胸際的紅髯常在空中飄揚,擁有巨大的力量和驚人的胃口,因為他是如此的巨大,所以他不能走在虹橋上以免壓垮它。他是宣過誓的亞薩園的保衛者。但是,托爾更是巨人們的天敵,經常到東邊的巨人國中去和巨人作戰,因此他很少在亞薩園。托爾有三件奇異的寶物:第一件就是能開山碎石,具有可怕力量的雷霆之錘(Mjollnir),這件寶物有神奇功能,可以丟出去自動回到手中。當托爾出現在空中時,霜巨人和山巨人一眼就認出這柄錘。這柄錘在與巨人交手的無數戰役中,曾擊碎許多霜巨人和山巨人的頭顱,就像打碎蛋殼一樣。無論對於神族及巨人族而言,沒有比托爾的雷霆之錘更可怕的東西了。第二件為能使托爾神力加強一倍的力帶(腰帶)。第三是他在揮動神錘所戴的鐵手套。當托爾揮動神錘時,就會發出可怕的亮光,在空中閃爍,映照在地上人們的眼廉中。他的戰車有沉重鐵輪,會發出可怕聲音,是由兩匹毛比雪還白的羊牽引的,當托爾賓士在雲海中,車輪會急轉發出回聲,在風中怒吼,這就是隆隆的「雷聲」。

戰神泰爾:奧丁的兒子泰爾是最勇敢的亞薩神,也是亞薩園中地位崇高的神的首領之一。也正因為他英勇無敵,他成了世界上一切戰爭的保護神,總是把勝利賜給戰斗中的勇敢者。好戰的北歐人時常在打仗之前向泰爾祈禱。泰爾的武器是劍,劍對北歐的勇士是神聖的,常以劍的名義發誓。北歐的勇士以劍密接成輪形,使他們中的首領(最勇者)站立於上,然後抬著遊行;又共舉劍成為尖山,而由勇者跳躍過去。泰爾是唯一有勇氣把手放進巨狼焚里爾口中的神,但也因此永遠的失去了右手。

詩歌之神布拉奇:奧丁的另一個兒子布拉奇是個相當溫文爾雅的神。布拉奇長髯垂胸,能言善辯,尤其是一位偉大的詩人,能夠出口成章地吟唱出長篇的詩歌。因此,布拉奇為詩歌之神。因為他美髯拂胸,有時也被人們稱為長鬍子亞薩。

青春女神伊敦:伊敦是亞薩園中最美麗的女神之一,她是著名的侏儒伊凡爾第的女兒,後來嫁給了奧丁的兒子、詩歌之神布拉奇為妻,成了亞薩園中的青春女神。伊敦女神不僅美麗得羞花閉月,而且十分大方熱情,對所有的神祗、精靈和侏儒都和氣而友善。在亞薩神的歡宴上,她總是和芙蕾雅、西芙一起熱情地為豪闊的眾神斟酒。伊敦還是「諸神的國度」里萬年長青的花園的主人,凡是園中生長的東西都絕不腐朽、永遠年輕美麗。當她俯身水邊,呼喚池中白鳥時,連沒有靈魂的魚類也會停止劃鰭,不願擾亂映在水面的影子。伊敦擁有一個裝滿世間罕見青春蘋果的金盒。每當諸神感到衰老之時,便來到伊敦的花園,嘗一粒蘋果,便能重新恢復失去的青春。而且神奇的是,盒中的蘋果是取之不絕的,因此諸神們便可以永保青春。

日神夫雷:夫雷並不是亞瑟神族,而是華納神族。這兩神族在遠古曾經發生爭戰,不分勝負。最後和解後雙方交換人質,於是夫雷和妹妹芙蕾雅便跟著父親諾德來到「諸神的國度」。他是諾德的兒子,長得英俊高大,在亞薩神中的地位也非常顯赫。夫雷住在精靈之國中,是所有精靈的統治者,也是雨水、陽光和大地上的瓜果的統治者。他賜予人類的,通常是和平與豐收。他有一件足與奧丁的八蹄神馬和托爾的神錘相提並論的寶物,那是一條稱為斯基德普拉特尼的寶船。和托爾的神錘一樣,這條寶船也是由最能乾的侏儒精心打造後送給亞薩神的。斯基德普拉特尼是天地之間最不可思議的一條寶船,能夠裝載下所有的亞薩神和他們的所有武器。而且,當升帆航行的時候,不管往哪個方向行駛,都會有強勁的順風吹來,使它航行得又快又穩。這條寶船更為奇妙的地方是,一旦不使用的時候,夫雷就可以把它折疊成比手帕還要小的一塊,放在他的衣服口袋裡;而隨時隨地,夫雷又可以把它打開成一條大船,駛向大海。此外,他還有一把勝利之劍。它和托爾的雷霆之錘一樣,對巨人族而言都是非常可怕的武器。無論誰掌握了這把劍,這劍便會隨著持劍者的希望,獨自在戰場上飛舞殺戮敵人。但是這劍一旦失去,就不易收回,這點和雷霆之錘不同。最後夫雷為了摯愛失去了這把劍!

愛神芙蕾雅:芙蕾雅是夫雷的妹妹,是諸神中最美麗的女神,掌管愛與美。在「諸神的國度」里,沒有一個女神像芙蕾雅這般優雅清切的;她金色的秀發如同陽光般地燦爛,迷人的雙眼如晴空一樣湛藍;所以美麗優雅的辭句像是「Lady」便是在描述女神芙蕾雅。她的最愛是音樂、春天、花草以及住在「精靈之國」中的光明精靈。芙蕾雅的美貌即使是在全部九個世界裡也是無與倫比的。因此,不自量力的巨人們不時地覬覦芙蕾雅的美色,企圖把她娶到巨人國中去。巨人國中最偉大的工匠就為了芙蕾雅而為亞薩園建造起了高大的圍牆;而巨人首領塞留姆則為此盜走了托爾的神錘,也為此丟了性命。芙蕾雅也溫情如水,眾神的歡宴如果沒有芙蕾雅往巨觚里斟上美酒,就將變得索然無味。因此,她在亞薩園中享有和眾神之後芙莉格同樣崇高的地位,是女神中的首領。芙蕾雅有一輛豪華的車輛,拉車的是兩只貓—這是肉慾的象徵。她還有一件「鷹的羽衣」,更是亞薩園里的一件神物,穿上它以後誰都可以在天空中象雄鷹一樣自由地飛翔。洛基就經常向芙蕾雅借這件羽衣來使用。芙蕾雅到亞薩園後嫁給了一個叫奧德的亞薩神。但是,奧德經常離家遠行,而且長時間沒有音信,時時讓滿腔溫情的芙蕾雅非常傷心;而芙蕾雅也常常到各個世界中去尋找這薄情的奧德。美麗的芙蕾雅在各地傷心流淚的時候,她的淚水如果滲進了石頭,石頭就會變成金子。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有金子的原因,也是為什麼有的地方把金子稱為「芙蕾雅的眼淚」的原因。

火神洛基:洛基原先並不屬於亞瑟神族,而是諸神的敵人巨人族。但是在很久以前,洛奇和眾神之主奧丁有緣八拜相交,成了生死與共的結義兄弟。後來,洛奇也因為這一層關系,在亞薩園中成了眾神的首領之一。洛基的外貌儀表堂堂,面容英俊而高貴。但是,他的性情卻十分乖張,到處欺詐行騙,任意妄為。同時,他招搖撞騙的本領也非常高強,花招百出,詭計多端。他的惹事生非,經常給亞薩園帶來很大的麻煩,使眾神為此頭痛不已。而他卻又經常能夠憑借他的智慧和計謀,為眾神排解困難,因而屢建奇功。因此,洛奇是一位在亞薩園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盡管那些生性耿直的亞薩神看到他都非常討厭。和其它的亞薩神不同的是,洛奇顯然不是一位勇敢的戰士,身上也沒有任何一件可以值得稱道的武器。他最大的本領便是以他的三寸之舌顛倒黑白,強詞奪理。而當危險真正來臨的時候,他的辦法不是變成一條鮭魚跳入江河溪流,便是拔腿逃跑。為此他有一雙號稱神行的千里鞋,能夠日行千里並且爬山涉水如履平地。洛基相貌俊美,在諸神和巨人中有不少情人,這些情人為他生下了許多孩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可吞噬天地並最終殺死奧丁的巨狼焚里爾、環繞中間園的巨大魔蛇迦瑞姆格德雷以及死亡之國的女王海拉。洛基是火焰與魔法之神,但一般人更多的是稱他為「邪神洛基」。因為他害死了奧丁之子,光明之神博德,並在[諸神的黃昏]中率領巨人族向諸神發動了最終的進攻。

亞薩園的守衛神海姆道爾:海姆道爾是海浪九姐妹的兒子,長得身軀高大,英俊美貌,特別是他的皮膚潔白如雪,因此他也通常被稱為白神。海姆道爾是亞薩園的守衛神,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時刻警惕地看守著亞薩園的大門,不讓亞薩神的敵人—巨人或者其它惡魔來襲擊和破壞。所以,他的宮殿星堡也就修建在亞薩園的大門口,彩虹橋的橋頭。海姆道爾有一雙眾神中最銳利的眼睛和一副眾神中聽覺最敏銳的耳朵,能夠發現亞薩園門前發生的一切事情。海姆道爾的身邊還有一隻神奇的號角,一旦當他發現敵人來襲的時候,就會吹響這個這個號角,示警眾神准備戰斗。這個號角的聲音是如此的嘹亮,以至於海姆道爾吹響它的時候,整個世界樹上的九個世界,都能聽到它的聲音。海姆道爾是個正直善良的神,是人類的保護神,對一切巨人都充滿了仇恨,即使是對那個已經成為亞薩神的洛基也經常怒形於色,從不和他妥協。為此,海姆道爾也常常被稱為「洛基的敵人」。

光明之神博德和黑暗之神霍德爾:博德和霍德爾是孿生兄弟,他們是奧丁與芙莉格的兒子。博德長得英俊,開朗,純潔且充滿愛心,受到眾神的喜愛和人類的崇拜。是亞薩園的王子,被稱為在奧丁之後必將統治世界的一位偉大的神明。有關他的傳說,最多的可能就是他的死了。他曾經夢到過他的死,於是他慈愛的母親芙莉格讓所有自然界的生物和元素(蛇,金屬,疾病,毒,火等)都不要傷害他。所有的生物和元素都答應了她。因為神們知道了博德的不死,所以常把他當射箭的?br>參考資料:中網

熱點內容
昔日琉璃瓦小說原著吳歡結局 發布:2025-07-13 04:57:43 瀏覽:991
重生成儒家老師的小說 發布:2025-07-13 04:57:40 瀏覽:500
無與倫比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3 04:06:40 瀏覽:192
言情闖關小說 發布:2025-07-13 03:51:51 瀏覽:117
可以虐哭的總裁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6:25 瀏覽:131
小說偷心結局 發布:2025-07-13 03:34:09 瀏覽:66
免費閱讀現代完結版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2:00 瀏覽:658
經典古代計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30:33 瀏覽:886
廢柴王妃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261
經典好看的小說文包 發布:2025-07-13 03:22:21 瀏覽: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