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語言特點
① 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及基本特徵
1.產生
現實主義文學是西歐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發展的產物。
自然科學與哲學從另一種角度促進了現實主義文學的產生。
2、思想特徵首先,現實主義文學把文學作為分析與研究社會的手段,為人們提供了特定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歷史畫面,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其次,現實主義以人道主義思想為武器,深刻地揭露與批判社會的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提倡社會改良。
第三,現實主義文學普遍關心社會文明發展進程中人的生存處境問題,表現出作家們對人的命運與前途的深切關懷。
3、藝術特徵
首先,現實主義文學追求藝術的真實模式,強調客觀真實地反映生活。其次,現實主義文學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的描寫,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第三,現實主義文學具有內傾性和外傾性兩種傾向。第四,現實主義以敘事文學為主,小說創作特別是長篇小說走向了成熟與繁榮。
② 浪漫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特徵和區別
一、特徵
(1)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強烈的主觀色彩,偏愛表現主觀思想,注重抒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重主觀,輕客觀和重自我表現,輕客觀模仿。
2、喜歡描寫和歌頌大自然。作者們喜歡將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於純朴寧靜的大自然中,襯托現實社會的丑惡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視中世紀民間文學.想像比較豐富、感情真摯、表達自由、語言樸素自然。
4、注重藝術效果:異國青島情調、對比、誇張、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2)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1、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
2、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
3、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
二、區別
1、在描寫對象上:
浪漫主義文學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和內心主觀感受,而現實主義文學側重再現和剖析社會現實。
2、在表現手法上:
浪漫主義文學大多採用誇張手法,富於幻想和傳奇色彩,而現實主義文學對社會現實進行無情揭露和強烈批判。
3、在思想內容上:
浪漫主義文學抨擊封建專制,鞭撻人世間的丑、惡和黑暗,對歐洲社會弊端給予辛辣的諷刺和揭露;它深入發掘人類的感情世界,歌頌人世間的美、善和光明,歌頌民主自由,盡情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感,熱情洋溢地鼓勵人們為爭取自由和理想而抗爭。
現實主義文學從不同的側面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狀況,對現存的社會弊端和社會秩序進行無情揭露和強烈批判,同時塑造出諸多的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表達了他們對真愛和正義最終必定戰勝邪惡的堅定信心,充滿了戰鬥力,激勵著人們為改造現實社會和爭取自由幸福而進行不屈的斗爭。
(2)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語言特點擴展閱讀
浪漫主義文學簡析
1、以現實為基礎:現實為文學創作的土壤,浪漫主義的創作源泉和靈感都來自於現實,並非脫離現實。
2、熱情奔放的語言:浪漫主義抒發感情的文字特點。浪漫主義文學的字句極其考究,力求完美,因為此特點,浪漫主義文學許多作品成為「唯美主義」的代表作。
3、絢麗多彩的想像: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義文學常用比喻、象徵等手法。
4、直白誇張的表現手法:浪漫主義文學通篇看似脫離現實,因為其塑造的形象極其誇張,但仔細品讀,會發現自己身邊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5、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目的。「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實就是希望社會更美好,所以浪漫主義文學的創作目的和其他文學創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創作方法,與其他文學創作方法相比,並無優劣之分,只是表現手法不同而已。
③ 莫泊桑歐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說各自特點以及風格是什麼
1、莫泊桑
特點:(1)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並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誇張的面目、誇張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於描寫「處於常態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展」(《論小說》),表現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
(2)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
風格:現實主義小說藝術。
2、歐亨利
特點:歐·亨利的小說在藝術處理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們的「意外結局」,只有到了最後一刻,「謎底」才最終解開,情節的發展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結果卻來個出其不意。這意外的結局一般說來是比較令人寬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結局,也常包含著某種光明之處,這就是所謂「帶淚的微笑」,即「歐·亨利式結尾」。
風格:世態人情,並且易有濃郁的美國風味。
3、契科夫
特點:不追求離奇曲折的情節,他描寫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從中揭示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訶夫的劇作中有豐富的潛台詞和濃郁的抒情味。
風格:現實主義。
契科夫:
(3)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語言特點擴展閱讀:
三人的短篇小說:
1、莫泊桑
《羊脂球》《俊友》《項鏈》《一生》《溫泉》《歸來》《我的叔叔於勒》等。
2、歐亨利
《麥琪的禮物》(一作賢人的禮物)《最後一片葉子》《帶傢具出租的房間》《愛的犧牲》《心與手》《二十年後》等。
《感恩節的先生們》
3、契科夫:
《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皮靴》《馬姓》《凡卡》《迷路的人》《預謀犯》《未婚夫和爸爸(現代小品)》《客人(一個場景)》《名貴的狗》《紙里包不住火》《哼,這些乘客們!》《普里什別葉夫中士》《獵人》《哀傷》《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釘子上》《勝利者的得意洋洋》《小公務員之死》《不平的鏡子》等。
④ 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現實主義文學基本特徵:一,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急用!急用!展開展開全部 現實主義文學基本特徵:一,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
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細節的真實性 著名油畫傳達出來的現實主義文學特徵要有真實的細節描寫,用歷史的、具體的人生圖畫來反映社會生活。現實主義作品是以形象的現實性和具體性來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讀者如入其境,如見其人。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通過典型的方法,對現實的生活素材...
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它有以下基本特徵: 1客觀、真實地描繪現實生活. 注重反映現實生活的整體、本質、真實、更注重細節描寫的真實性. 2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特別注重社會底層社會及「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和對社會現實的強烈批判. 3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
現實主義文學基本特徵:一,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
一是細節的真實性 要有真實的細節描寫,用歷史的、具體的人生圖畫來反映社會生活.現實主義作品是以形象的現實性和具著名油畫傳達出來的現實主義文學特徵 體性來感染人的,因此能使讀者如入其境,如見其人. 二是形象的典型性 通過典型的方法,對現實的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提煉、概括,從而深刻地揭示...
⑤ 文章的語言特點有哪些
一、詩歌的語言特點
(1)清新。表現為語言新穎,不落俗套。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稱質朴。表現為使用白描,不加修飾,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如畫一般的山村之夜在作者的筆下如此寧靜,如此祥和,而如此生動地展現出來。
(3)絢麗。主要指富麗的辭藻,絢爛的文采、奇幻情思。如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本來是一次生活中常見的離別,經過詩人那特有的奇幻絢麗的語言,便將現實與幻想融為體,創造出色彩繽紛的童話般的幻境。
(4)含蓄。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如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詩人託事於物,以登樂游原起興,說到望昭陵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說一字,但他對祖國的熱愛對盛世的追懷,對自無所施展的悲憤,無不包括在內。
(5)簡潔。指干凈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十個字便將幽居的特點托出。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僅十個字即寫出了環境的清冷,鉤勒出空曠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
(6)作者人生經歷和性格特點所導致的語言特點。如李白的詩豪放飄逸,熱情奔放,氣勢磅礴;杜甫的詩則沉鬱頓挫;王維的詩清新空靈;李商隱的詩瑰麗含蓄。
(7)詩歌所表現的流派所具有的語言特色。現實主義詩歌提倡客觀地觀察生活,並按照生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的描寫生活,表現生活。真實地反映現實,針砭時弊。如杜甫、白居易、陸游等人的作品。
二、散文的語言特點
就總體而言,散文的語言特色有散中見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語言具有樸素、自然、流暢、簡凈等特點。它不刻意雕飾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蘊。而且,散文的語言經過情感的陶冶、鍛煉,又有很強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三、小說的語言特點
小說的語言和散文的語言,雖然都是散文化的語言,但它們是不同的。小說是客觀性的語言,作者有什麼思想感情,作者並不站出來說,而是讓人物、讓情節代作者說;而散文則是主觀性的語言,作者不站出來說,還不行,作者可以直抒胸臆。
大體上講小說的語言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敘述為特色,另一類以描寫為特色。這兩類並沒有伯仲之分。以敘述為特色的小說,追求整篇作品的味道,以描寫為特色的小說,追求形象的鮮明性。以敘述為特色的小說可以叫情節小說,以描寫為特色的小說叫細節小說。以敘述為特色的小說讀起來舒暢,它以語感為先導,吸引讀者進入它的藝術世界,這種語感貫穿於作品的始終,處處可以感到這種語感的存在,它往往給讀者的第一感覺就是好讀、暢快。以描寫為特色的小說,它往往以一個接著一個的細節抓讀者,它給讀者的感覺就是形象,就是一個又一個鮮明具體的細節,作品就是以細節與細節的內在聯系,吸引讀者不斷地看下去,這里不說讀下去;以敘述為特色的小說可以說讀下去,不說看下去。以描寫為特色的小說,它的語言可能很簡練,如果讀的話可能有點澀,但描寫的細節很抓人,不得不看下去,它就像看畫面藝術一樣,只是畫面,只是形象,這畫面、這形象很吸引人。如《紅樓夢》就是以描寫為特色的小說,《三國演義》則是以敘述為特色的小說。
⑥ 法國,英國和俄國的現實主義文學各有什麼突出的特點
1、法國現實主義文學
早期階段特徵:脫胎於浪漫主義,具有批判的鋒芒,但未探尋社會的發展方向;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塑造奮斗者和反抗者類型等的人物形象。
中期階段特徵:對資本主義批判與暴露的主題弱化,追求客觀化、科學化的描寫。
後期階段特徵:對資本主義批判與暴露的主題繼續弱化,追求客觀化、科學化的描寫進一步深化,短篇小說藝術達到完美程度。
2、英國現實主義文學
最先描寫勞資矛盾,揭露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和政治欺騙,正面描寫工人的生活和斗爭.善於描寫「小人物」的命運,在改革中表現小資產階級的痛苦掙扎和個人奮斗。具有溫和的人道主義和濃厚的改良主義傾向。女性文學異軍突起。
3、俄國現實主義文學
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反映強烈的時代精神,表現新的主題,塑造新的主人公形象;洋溢著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
多種文學流派並存,競相發展並迅速交替;不同風格的藝術形式在相互影響中走向綜合,現實主義作為主潮也表現出多種形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蘇聯文學的審美原則和基本創作方法;作家藝術思維發生重大變化,把現實形象描繪與理性思考融為一體。
(6)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語言特點擴展閱讀
現實主義文學注重對生活的觀察、體驗,力求使藝術描寫在外觀上、細節上符合實際生活的形態、面貌和邏輯;注重典型化方法的運用,力求在藝術描寫中,通過細節的真實表現生活的本質,規律;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傾向較為隱蔽。必須去盡政治謊言、道德謊言、商業謊言、愚民謊言等謊言。
在藝術手法上,現實主義文學繼承和發展了18世紀英國小說、法國啟蒙運動文學和俄國諷刺文學的傳統,同時也借鑒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某些藝術經驗,但又有很大的革新。
在人物刻畫方面,現實主義作家不但善於通過環境和生活細節的具體描寫來烘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而且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力求深入細致地揭示出人物內心的矛盾變化。
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世界各國的文學藝術自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現實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並隨著社會歷史條件而發展變化。
在文學藝術領域,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主要傾向是源遠流長。但作為一種比較自覺的文藝流派,現實主義通常是指19世紀30年代以後在歐洲文學藝術中取代浪漫主義而佔主導地位的一種主要文藝思潮和運動。
⑦ 簡愛這本書的結構特點和語言特點和人物塑造方法
《簡·愛》在內容結構上有以下特點:
一、《簡·愛》的結構是一種《神曲》式的藝術構架。簡愛經歷了地獄(蓋茨赫德和羅沃德)的烤炙,煉獄(桑菲爾德和沼澤地)的凈化,最後到達可大徹大悟的天國著一理想境界(與羅切斯特結合並誕生了象徵新生的下一代)。
二、作者運用渲染氣氛、噩夢、幻覺、預感來營造地獄的氣氛,構築寓言式的環境。在蓋茨赫德,簡愛從生活中感覺到了「陰森森的祭奠氣氛」,看到時隱時現的「幽靈」,而壓抑恐怖,令人毛骨悚然的「紅房子」則幾乎成了地獄的化身。
在羅沃德,「死亡成了這里的常客」,「圍牆之內籠罩著陰郁和恐怖」,散發著「死亡的惡臭」,對簡愛來說,無疑是剛跳出火坑,卻又被投進了一個更為可怕的地獄。在桑菲爾德,瘋女人像鬼魂一樣頻頻出現,暴風驟雨不斷襲擊桑宅。
三、為了賦予一部普通的愛情小說以經典意義和神話的內涵,作者反復引用《聖經》、神話、史詩、古典名著、歷史典故莎士比亞的著作。四、這部小說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富有激情和詩意。小說的男主人羅切斯特和女主人公簡·愛男女雙方都用詩的話語來表達各自的激情。
語言特點:
大量運用心理描寫是這本小說的一大特色。全書構思精巧,情節波瀾起伏,給讀者製造出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而又不脫離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的背景。作者還以行情的筆法描寫了主人公之間的真摯愛情和自然風景,感情色彩豐富而強烈。
在風景描繪上,作者以畫家的審美角度去鑒賞,以畫家的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諧。色彩斑斕的景物細致生動,用詞精確。
人物塑造:
簡愛是一個既自尊自愛又自強自立的時代新女性形象。作者受到雨果對照原則的影響,創造了一個外在平凡而內在極美的女子。
首先,簡愛是個平民女子。她相貌平凡,出身貧苦,但卻有著高尚的情操,這樣一個主人公形象令當時的讀者耳目一新。
其次,她代表著19世紀正處於萌芽狀態的歐美女性運動,表達了來自女性(尤其是寒門女性)內心的強烈願望:和男子平等;捍衛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尊嚴;自由表現自己的愛憎。簡愛追求自食其力的生活和自由的愛情,她大膽愛上貴族,卻又抵制富裕生活的誘惑,不成為他的情婦。這些都表現了她對人格尊嚴的追求。
再次,由於簡愛忠於理想,勢必與傳統社會發生沖突,因此她又是一個反抗者。這不僅表現在簡對愛情的追求上,更表現在她對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反抗:反抗表哥欺辱、舅母虐待、學校教育制度、反抗傳統婚姻習俗、大膽質疑宗教等等。
簡愛的愛情觀和婚姻觀是一體的,她不接受沒有婚姻的愛情,也不接受沒有愛情的婚姻。
簡愛亦是善良、誠懇、賢淑的女性形象,她無私地照料羅切斯特的私生女、感恩曾經幫助她的女僕,對羅切斯特更是不離不棄、一往情深。
最後我們也要看到簡性格中過度敏感、自卑的一面,在戀愛之初她心潮澎湃,表面故作冰冷,還時時拿自己的相貌與膚淺卻又貌美、富有的貴族小姐比較,用己短比人長,自添煩惱。
總之,追求和反抗、善良和真誠、敏感與自尊統一於簡愛的性格之中。
羅切斯特:帶有維多利亞時代烙印的貴族叛逆者形象。
首先,他是父權文化的犧牲品。在他的青年時期,父兄為了使他不淪為貧民,為他安排了一樁有3萬法郎陪嫁的婚姻,羅切斯特從此陷入了不和諧婚姻的痛苦之中,為了排解苦悶,他四處漂泊,沉迷酒色,直到簡愛的出現。
再次,他是一個傳統大男子主義者,封建夫權思想根深蒂固的硬漢。從小說對羅切斯特的外貌描繪上就可以感受到。在時代的背景下,他娶富家女之後理所當然的成為富翁,因此可以說即使後來妻子發瘋,他是享受著她的恩惠的,理應感激、照顧她。
可是在羅切斯特口中妻子一文不值,他甚至是出於「人道」才收留了她。自尊自愛的簡愛的出現使得他的眼前一亮,她的桀驁不馴恰好激起了他征服、佔有的慾望,因此他不顧社會習俗向簡愛求婚。
當簡愛接受之後,他對她百般寵愛,卻時時流露出支配者的姿態,壓迫簡愛的獨立人格,此時的簡愛也感覺到「我的未婚夫正成為我的整個的世界,不僅是整個世界,而且幾乎成為我進入天堂的希望。」
但在《簡愛》這樣一部表達女性自我價值的小說中,羅切斯特代表著整個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與風貌,他對簡愛的欣賞也代表了時代對新型女性的認可。
(7)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語言特點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這本小說是一部具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的現實主義小說。《簡·愛》是部膾炙人口的作品,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簡·愛》中的簡·愛人生追求有兩個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這本小說的主題是通過對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安於現狀、不甘受辱、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反映一個平凡心靈的坦誠傾訴的呼號和責難,一個小寫的人成為一個大寫的人的渴望。
小說主要描寫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簡·愛的愛情觀更加深化了她的個性。她認為愛情應該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礎上,而不應取決於社會地位、財富和外貌,只有男女雙方彼此真正相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追求個人幸福時,簡·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朴實的思想感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
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僕人地位而放棄對幸福的追求,她的愛情是純潔高尚的,她對羅切斯特的財富不屑一顧,她之所以鍾情於他,就是因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視作朋友,與她坦誠相見。對羅切斯特說來,簡·愛猶如一股清新的風,使他精神為之一振。
羅切斯特過去看慣了上層社會的冷酷虛偽,簡·愛的純朴、善良和獨立的個性重新喚起他對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因而他能真誠地在簡面前表達他善良的願望和改過的決心。簡·愛同情羅切斯特的不幸命運,認為他的錯誤是客觀環境造成的。
盡管他其貌不揚,後來又破產成了殘廢,但她看到的是他內心的美和令人同情的不幸命運,所以最終與他結婚。小說通過羅切斯特兩次截然不同的愛情經歷,批判了以金錢為基礎的婚姻和愛情觀,並始終把簡·愛和羅切斯特之間的愛情描寫為思想、才能、品質與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這本小說說明了人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嚴加愛,小說的結局給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這樣一種生活。雖然這樣的結局過於完美,甚至這種圓滿本身標志著膚淺,雖然羅切斯特的庄園毀了,羅切斯特自己也成了一個殘疾人,正是這樣一個條件,使簡·愛不再在尊嚴與愛之間矛盾,而同時獲得滿足,她在和羅切斯特結婚的時候是有尊嚴的,當然也是有愛情的。
簡·愛是個不甘忍受社會壓迫、勇於追求個人幸福的女性。無論是她的貧困低下的社會地位,或是她那漂泊無依的生活遭遇,都是當時英國下層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作者能夠把一個來自社會下層的覺醒中的新女性擺到小說的主人公地位,並對主人公為反抗壓迫和社會偏見、力爭取獨立的人格和尊嚴、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頑強斗爭加以熱情歌頌,這在當時的文學作品中是難能可貴的。
一個有尊嚴和尋求平等的簡·愛,這個看似柔弱而內心極具剛強韌性的女子也因為這部作品而成為無數女性心中的典範。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
紮根於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深摯愛情,具有強烈的震撼心靈的藝術力量。其最為成功之處在於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簡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