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作的短篇神话小说
Ⅰ 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Ⅱ 关于中国神话故事的书有哪些
1、《搜神记》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
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2、山海经
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3、洞冥记
通过天堂地狱的鬼神生活,展示了清末民初在革命风潮中死不悔改的封建地主阶级借助鬼神迷信自我麻醉的惶恐心态。该书攻击义和团、辛亥革命,意欲将进步人士、开明学者及军械学家皆以鬼神法力打入地狱。
又鼓吹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欲等待真命紫微天子下世,以重造一个地主们所期望的中世纪圣贤国度。
4、中国神话
是由王新禧所编写,2010年5月1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这本好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神话里的故事和人物。暮霭昏沉的夜晚里,温暖而迷蒙的灯下,老人们徐徐道来的一个个充满奇情幻想的精彩故事,勾勒出我们儿时最美丽的梦。穿越神话的天空,在云之彼端,一个神话就是莲花一朵,一个神话就是明珠一颖。
中华神话就如一本读不完写不尽、博大精深的书,令人一世痴迷,一生探究。
5、佛门故事 神异篇
收入了历代僧人在传播佛教的过程中,或为拯救危困,或为教导行善,或为阐扬佛法,或是救人治病,或是祈福兴雨,或是预言世事,所留下的一百余则神奇事迹,均是典籍中影响深远的故事。全书分为五辑,每辑二十余个故事。文字流畅,内容通俗。
70
Ⅲ 请问有没有短篇的神话故事
http://music.jschina.com.cn/zhuanji/892.html
1 嫦娥奔月 下载 电信网通
2 盘古开天 下载 电信网通
3 仙山的传说 下载 电信网通
4 孔融让梨 下载 电信网通
5 狼来了 下载 电信网通
6 女娲补天 下载 电信网通
7 女娲造人 下载 电信网通
8 花木兰 下载 电信网通
9 花仙子 下载 电信网通
10 农博巨人 下载 电信网通
11 后翌射日 下载 电信网通
12 后翌除害 下载 电信网通
13 打虎英雄武松 下载 电信网通
14 曹冲称象 下载 电信网通
15 斑鸟 下载 电信网通
16 白尖鸟和海鸥的故事 下载 电信网通
17 宝莲灯 下载 电信网通
希腊神话故事 后记
古斯塔夫·施瓦布(Gustav Schwab,1792—1850)是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于符腾堡宫廷官员家庭。曾任席勒的老师。1809—1814年在蒂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结识乌兰德等著名文学家。1815年去德国北部地区考察旅行,结识歌德和霍夫曼等人。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传说集》、《德国民间话本》和《希腊神话故事》。他的主要诗集有《博登湖上的骑士》、《马尔巴赫的巨人》等。
《希腊神话故事》为读者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识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化的窗口。作为反映古希腊神只和英雄故事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确给人类的文化生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古代“希腊七贤”之一的哲学家泰利斯·封·弥勒特曾经说过:“神充斥一切!”他指出,古代的希腊人几乎都认为世界是神只创造并由神只统治的。尽管哲学家们把神只从形象到内含都解释得十分抽象,可是这一切并不影响人们对神只的信仰,因为对希腊人说来,没有神只的世界那是不可理喻的。认为神只就在身旁的意识逐步发展,最后成为希腊宗教。当然,希腊宗教并不是社会生活的特殊领域,它不仅作用于某一些时刻或者某一些隆重的场合,而且还具备穿透一切的力量。从这层意义上讲,希腊宗教成为孕育希腊文化的母体。
http://down.vipcn.com/SoftView/SoftView_29124.html
Ⅳ 一篇80字的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
往北二百里,是座发鸠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
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在东海里没有返回,就变成了精卫鸟,常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精卫填海神话中表现出了人类最本质最永恒的东西:对生存的恐慌,以及在这之上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
这些原型主题表现的都是先民缘于最基本的生存而产生的文化意识。这里的生存仅仅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珍惜。缘于这种保存生命的初始本能,后世这种危机意识逐渐推延到更深更广的程度。
(4)自己创作的短篇神话小说扩展阅读
《精卫填海》重构中国神话“大一统”体系
在历经多年任由西方魔幻和神话类小说攻城掠地之后,中国图书界有望迎来一场张扬本土神话故事的热潮。继江南、今何在的本土奇幻《九洲》系列书畅销后,近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又隆重推出了长篇奇幻小说《天维之门首部曲精卫填海》。
《天维之门·精卫填海》以对中国的神话资源采取皈依与超越的双重姿态,
将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和精卫填海等散见在中国神话典籍的故事,巧妙地整合在一起,为众多零散而互不归属的中国神话故事,建立了一个以炎帝太阳神为最高统治者的“大一统”故事体系,精密地还原中国本土神话本身具有的积极意义和内涵,令人耳目一新又倍感亲切。
据出版社称,神秘作者子渔非是湖北省一位知名的历史小说家,其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多次获得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小说奖。
这次之所以更名转型写神话故事,不仅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更在于作者长期对国内外神话著作深入研习。
他发现,“西方的神话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希腊神话为例,尽管神话故事很多,但神的名字,神的职责非常明确,神与神之间的故事互相依托、互相补充,成为一个完整的神的社会系统。
而中国的神话故事则不然,神与神之间的关系是分裂的,他们的故事也是割据的,甚至连最高神的名字都不统一。”有感于此,他决定写神话小说,为中国的神建立一个统一的体系。
继《天维之门首部曲精卫填海》后,《天维之门·刑天》和《天维之门·奔月》也正在紧张的创作中,这两部作品将把女娲补天和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写进来,和《精卫填海》加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天维之门”系列,从而实现重构中国上古神话“大一统”体系的梦想。
小说一完成,就引起了影视公司的强烈兴趣,继被郝一平和李京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目前,擅长大制作的唐季礼对其改编成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称,“小说营造出来的景象,如电影画面一样鲜活清晰,会不自觉地将我带入那奇幻世界中……”
Ⅳ 请大家帮我找几本古典神话小说谢谢!!
《东渡记》、《济公全传》、《女仙外史》、《封神演义》、《宋太祖三下南唐》、《仙剑五花剑》、《飞跎全传》、《三遂平妖传》、《铁树记》、《钟馗全传》、《韩湘子全传》、《飞剑记》、《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达磨出身传灯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身修行传》
历史小说捎带点神话的:
《说唐全传》、《说岳全传》《飞龙全传》
短篇小说集中带有神话的
三言、二拍、《鼓掌绝尘》等
Ⅵ 神话故事短篇50字
1、女娲造人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2、夸父追日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3、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中国远古神话中最为有名,也是最为感人的故事之一,世人常因炎帝小女儿被东海波涛吞噬化成精卫鸟而叹息,更为精卫鸟衔运西山木石以填东海的顽强执著精神而抛洒热泪。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4、牛郎织女
主要讲述了孤儿牛郎依靠哥嫂过活。嫂子为人刻薄,经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来,靠一头老牛自耕自食。这头老牛很通灵性,有一天,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相见,并且告诉牛郎如果天亮之前仙女们回不去就只能留在凡间了,牛郎于是待在河边看七个仙女,他发现其中最小的仙女很漂亮,顿生爱意。
想起老牛的话于是牛郎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仙女们洗好澡准备返回天庭,小仙女发现衣服不见了只能留下来,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制造了邂逅,后来他们很谈得来,明白了各自的难处,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十分美满幸福。不料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
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
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5、孟姜女哭长城
相传秦始皇建长城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天三夜不止,这段长城就此坍塌,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安葬范喜良后于绝望之中投海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