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短篇小说如何赏析
『壹』 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只有一句话却意味深长
说到科幻小说,人们往往会想到《三体》、《北京折叠》、《湮灭》、《银翼杀手》等作品,这些小说通常描绘宏大的世界观,讲述复杂的故事。
不过,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说。
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其长度,仅一句话。
这部小说名叫《最后一个人》,由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布朗创作,英文原文如下:
“The last man on earth sat alone in a room.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这是一部堪称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
全文仅17个单词,简洁明了。即使翻译成中文,也只有25个汉字:“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尽管它只有这短短的一句话,却已经具备了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最后一个人;
情节:一个人坐着,听到了敲门声;
环境:地球上的一个房间。
因此,它足以被视为一部完整的小说。
科幻文学不仅以夸张的表达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吸引人,还有悬念。这部小说在这几个方面已经做得相当出色。
故事中,地球上只剩下了一个人,为什么?其他人都去了哪里?是都死了,还是移民到了其他星球?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悬念重重!
既然地球上只有一个人,那么他为什么会听到敲门声?敲门的是谁?是人类、动物,还是外星人或更高级的智慧生命?
他会去开门吗?如果开了门,又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开门后地球上连最后一个人都失去了?未来会发生什么?故事的结局又如何?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解读这个故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短篇科幻小说也是如此。
因此,《最后一个人》这部科幻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人将其视为经典之作。
这就是被公认为世界上著名的最短的科幻小说之一!
『贰』 百万英镑的英文读后感
《百万英镑》读后感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很羡慕这位如此“幸运”的主人公,但同时我又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1,000,000 Pounds" impressions of after-reading
『叁』 经典英文短篇小说集:哲理故事内容简介
这部《经典英文短篇小说集:哲理故事》精心收录了超过20篇精选的英文美文,涵盖了当代最新的佳作和文学巨匠的短篇精华。它不仅是一本能够让人在阅读中放松心情的书,更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对现实生活深刻而微妙的洞察,让读者在平凡情节中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深入理解心智的深邃和生命的真谛。这些看似普通的故事,实际上拥有深远的人生影响,字里行间充满了睿智的人生体验和永恒的哲理,让人在阅读中收获智慧与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集,读者不仅能体验到文字的魅力,还能在深入剖析的故事中找到生活的共鸣,感受作者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剖析。每一则哲理故事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貌,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无论是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还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都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种精神食粮,滋养着读者的精神世界。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集娱乐性与启发性于一身的英文短篇小说集,通过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探索人生、反思自我、提升理解力的平台。无论是对于英语学习者,还是寻求生活智慧的读者,都是一份不容错过的宝贵读物。
『肆』 如何评价英文短篇小说小说"A Dill Pickle"及其两个主角
新西兰籍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在其短篇小说《A Dill Pickle》中,通过独特的叙述技巧,展现了她作为作者的强大影响力。她采用了作者型的叙述声音,通过人物内视点,巧妙地利用表述行为、对信息量的控制等含蓄型叙述方式,以及大量运用人物的直接话语,来维持她与读者、人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树立了作者的权威性。这种叙述方式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读者的价值判断,还成功地在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建立了同情的纽带。
曼斯菲尔德通过这种方式,使读者更容易认可女主人公的价值判断,从而从侧面加强了作者型叙述声音的权威性。这不仅使读者更加认可作者的价值判断,还促使读者与作者达成共识。她巧妙地运用了人物直接的话语,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展示了她卓越的叙事技巧,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作者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世界,还能够通过角色的言行,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物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总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通过《A Dill Pickle》中的叙述技巧,成功地控制了读者的价值判断,并在读者与女主人公之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强大叙事能力,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故事中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使得《A Dill Pickle》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
『伍』 英文小说<<the old man and zhe sea >> 主题内容简介
老人与海》完全可能成为当代一部名副其实的经典作品。厄纳斯特·海明威的这部短篇小说无疑具有以往许多巨著的共同特点: 在题材所限的范围内几乎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无缺、处理方法谨严、注意时间和地点的统一,行文简洁而内涵很深。另外,和极大多数巨著一样,海明威的这篇小说读起来可有不止一层的意思。一方面,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带有悲剧性的冒险故事。故事讲到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故事接着说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袜局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贺宴骨架。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寓言,它描述了人所具有的不可征服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如何从灾难和实际失败的环境中攫取精神上的胜利。再一方面,这是带有宗教意义的一种隐喻,作者不引人注目地给这一主题添加了基督教的一些象征和比喻。和柯勒律治笔下的“老水手”一样,海明威笔下禅好银的古巴渔民是这样一个角色,他容许作者的想象力同时在两个领域中活动,这两个领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一个注意写实,有着动人的情节;另一个则侧重道德说教,充满象征的意义。
『陆』 英文记叙文的五大要素
记叙文或短篇小说中的五要素(fiveelements)指的是:角色(character)、情节(plot)、背景(setting)、冲突(conflict)及主题(theme)。
角色(character)是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人或者多人,他/她/它(们)完成了故事大部分的情节。记叙文或短篇小说中人物角色较少,其中有一个或者两个角色对于其他角色来说更为重要,并更多的参与到主要的情节之中。
进行角色分析时,不仅要分析角色的职业和外貌等外在特征,还应深度挖掘作品内涵,对角色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进行角色分析时,以下几个方面有助于对角色进行正确的理解:角色的语言表达、外表、作者的评论、角色的行为等。
情节指的是整个故事中主人公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falling、尾声五个部分。背景(setting)是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作者常常利用对于景色、风光、建筑、季节或者天气的描述来提供背景的感觉。
冲突(conflict)指的是整个故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可以燃雀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等。主题(theme)反映了整个故卜歼事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主题更多时候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理解或者看法。
(6)英文短篇小说如何赏析扩展阅读
英文记叙文技巧
1、分三部
开头部分,即事件背景介绍,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等(when,where,who,why);主体部分,讲述故事的情节(what,how),根据需要可以由一个或几个段落构成;结尾部分,是对故事、事件进行归纳、总结,点明结局。好的结尾往往不仅有完满的答案,还能留下令人深省、回味的东西。
2、抓要点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抒情和议论可根据实际情况兼有,但不宜过多。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重点处详写,次要处略写,不重要的可不写。上面所提到的五个“W”和一个“H”未必都要出现,可根据需要选用。切忌提笔就写,皮弊早滑到哪里算哪里。
3、选人称
具体讲是确定写作的人称和写作角度。高考中的事件介绍常要求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第一人称是从“参与者”的角度进行叙述,第三人称是以“观察者”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但不可第一人称代词“I,we”出现过多,否则会让人感到句式单一乏味,无形中降低得分档次。在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时,要避免过多的评论,以至失去记叙文的客观性。还要注意不要把人称变来变去,以免把握不准,给人凌乱之感。
『柒』 海明威的小说The killers的主题是什么,200左右,英文的~谢谢~
写作思路:首先要了解海明威的小说《杀手》的主要内容,然后梳理文章的主要情节,比如海明威的《杀手》是一篇耐人寻味、含义深刻的故事,从其结构形式和思想主题上来考察,都是一篇完美无缺的短篇小说典范。
正文:
"The killer" is about two killers who are hired to come to a small restaurant. They tie up the chef and wait for the boxer to appear. However, the murder plan fails because the boxer doesn't come. Little guy Nick rushed to the boxer's small apartment to inform the news, but saw that the boxer was indifferent to the impending death, waiting to be captured. Shocked, Nick returns to the restaurant and is determined to leave the city.
《杀手》讲述了两个杀手受人雇佣来到一家小餐馆,一边捆绑伙计厨师,一边等待拳击手的出现,谋杀计划却因拳击手没来而告失败。小伙计尼克赶到拳击手的小公寓去通风报信,却见拳击手对即将面临的杀身之祸无动于衷,等待束手就擒。倍感震惊的尼克回到餐馆,决意离开这个城市。
Hemingway's "the killer" is an intriguing and profound 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structure and theme, it is a perfect short story model. Because of its superb narrative art and strong drama, his works are frequently included in various literary books and adapted into films for three times. Meanwhile,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literary researchers and critics.
海明威的《杀手》是一篇耐人寻味、含义深刻的故事,从其结构形式和思想主题上来考察,都是一篇完美无缺的短篇小说典范。因其高超的叙述艺术与浓厚的戏剧性,作品频繁地被收录到各种文学读本,并三次被改编成电影,同时还不停地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批评界的关注。
The killer, published in 1927, is one of Hemingway's works after experiencing the first World War. It also shows his confused feelings.
《杀手》发表于1927年,也就是海明威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作的作品之一,同样流露出了迷惘的情感。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lost generation is to refer to the young people who were killed in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ose who survived but were in a state of spiritual and moral dissociation.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t refers to the American novelists who express the feeling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Hemingway is the leader of this group of writers.
迷惘的一代原意是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杀害的年轻人和幸存下来但在精神上和道德上处于游离状况的年轻人,而在文学史上是指表现迷惘一代生存下来的情感的美国小说家,其中海明威是这一作家群的领头羊。
The so-called perplexity is actually a kind of disillusionment after the war, that is, the worry about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is not ideal. It is the writer's strong reaction to the impact of war, violence and death threat on people.
所谓迷惘,其实是指战后的一种幻灭的情绪,即对人们生存状况不理想所表现出的忧虑,是作家对战争、暴力和死亡威胁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的强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