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都德的四部短篇小说集

都德的四部短篇小说集

发布时间: 2023-03-26 07:22:02

Ⅰ 都德的作品和左拉的作品有哪些

都德:《最后一课》;《月曜故事集》;《柏林之围》;短篇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小说《小东西》;散文《磨坊信札》
左拉:1864,《给尼侬的故事》,处女作;
1865,《克洛德的忏悔》
1867,《黛莱丝-拉甘》,
1868,《玛德兰·费拉》;
1880, 六位作家合集《梅塘之夜》,自然主义宣言书;
1871~1893,《卢贡—马卡尔家族》,自然主义大型系列小说,共二十部,包括: 1871,《卢贡家族的命运》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 1871,《贪欲》; 1875,《穆雷教士的过错》(神学院的禁欲主义把人变成活尸,爱情至上); 1876,《小酒店》是第七部; 1878,《爱情的一页》是第八部,销路很不好。 1879-1880,《娜娜》(《小酒店》续篇)连载于《伏尔泰杂志》,是第九部; 1882, 《家常事》(又译《家庭琐事》); 1883,《妇女乐园》(又译《女福公司》); 1885,《萌芽》是第十三部; 1887,《土地》; 1890,《人兽》; 1891,《金钱》是第十八部; 1892,《崩溃》是第十九部; 1893,《巴斯卡医生》是第二十部; 二十部中的其他几部,年份时间不确定:《巴黎之腹》、《卢贡大人》(上层权力争斗)、 《梦》(童话故事)、 《作品》(写画家生活) 1894~1898,《三名城》三部曲,包括: 1894,《鲁尔德》; 1896,《罗马》; 1898,《巴黎》; 1899~1902,《四福音书》,包括: 1899,《繁殖》; 1901,《劳动》; 1902,《真理调》; (未完成)《正义》 1893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Ⅱ 谁知道都德的资料

都德(1840-1897),法国小说家。出生闹租于破落商人家庭,生活银腊贫困。15岁时便外出谋生,在一所小学担任辅导教师。17岁时液搏兆到...“普法战争”后,都德主要致力于长篇小说的创作,较为著名的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

Ⅲ 都德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爱国作家。

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缓腔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3)都德的四部短篇小说集扩展阅读:

创造特点:

作品主题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伏陵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扰厅衫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艺术特色

他的近百篇短篇小说,每篇一般两三千字,文笔简洁生动,题材丰富多彩,构思新颖巧妙,风格素雅清淡。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都德

Ⅳ 法国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的代表作有哪些

都德是法国的一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全名是阿尔丰斯·都德,他是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的。他的代表作品有很多,比如《小东西》《磨坊文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月曜日故事集》《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等等。

都德的很多小说当中,都是描写了战争下的一些故事。因为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就是法国战争比较多,他同时还有很多讽刺资产阶级的生活的一些小说,他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主要是对于社会百态和人情习俗这方面的描写比较多一些。

Ⅳ 请告诉我有关都德的资料.

都德
都德 1840年5月13日,法国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出生于尼姆城一个破落商人家庭。

17岁时,都德带着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9年后以发表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一举成名。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人情风物、传说掌故为题材,用充满诗意的笔调,抒发深厚的乡土感情。

19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半自传性的作品,以轻淡的风格叙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作者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反映普法战争时期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绪。《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普法战争以后,都德创作了长篇小说《塔拉斯孔城的达达兰》(1872~1890)、《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雅克》(1876)、《富豪》(1877),《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福》(1884)、《不朽者》(1888)等。此外,他还在1888年发表了《一个作家的回忆》和《巴黎的三十年》两部回忆录。
1897年,都德病逝。
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涵与卓越的艺术技巧,享有极高的世界声誉。总的说来,都德属于一位文笔精练、富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善于运用不显露的嘲讽和轻松的幽默,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事件。

Ⅵ 都德的代表作有哪些

都德,法国现实主义作家,1866年以短篇小说集《磨坊书简》成名,作者以故乡普罗旺斯的生活为题材,流露了深深的乡土之恋。之后,又发表了自传性小说《小东西》。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入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土义的短篇。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个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他的创作倾向于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但由于视野不宽,造成批判力度不深的结果。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有独特意味的东西,风格平易幽默。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Ⅶ 都德的短篇代表作

《柏林之围》《最后一课》《小东西》《努马·卢梅斯当》《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达拉斯贡的戴达伦》《磨坊文札》《磨坊书简》《月曜故事集》

Ⅷ 都德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什么为题材得。什么就是他爱国主义短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摘自金留春《爱国主义的颂歌》,载《课文分析集》第二册147页)

Ⅸ 都德的作者资料,和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1.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2.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这最后一课虽然短暂,却让我们感受到了阿尔萨斯人的悲痛的心情。

拓展资料:《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的一篇小说作品,写于1873年。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作品描述的是一堂既平常又极不平常的法文课。授课内容似与往日并无不同,但由于这是“最后一课”而具有了非凡的意义。都德透过刀、弗朗士稚嫩的目光、敏感的童心,把这平常中的不平常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参考资料:最后一课(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_网络

Ⅹ 都德的代表作有什么

1、著作
《女恋人》、《最后一课》、《柏林之围》、《故事选》、《冬天故事》、《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努马·卢梅斯当》、《萨芙》、《不朽者》、《小东西》、《磨坊书简》、《月曜日故事集》等。
2、人物简介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美丽的普罗旺斯(Provence)。因为都德家世贫穷,母亲又酷爱读书,所以自幼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慧。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他的短篇小说集具有委婉、曲折、富有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4年的《小弗洛蒙特和大黎斯雷》让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等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的珍品。1897年都德去世,葬入巴黎拉雪兹公墓。
3、评价
都德在文学理论上,对左拉的许多自然主义的创作观点表示赞同。但是,他在创作实践中,却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在实验室里纯客观地记录人类的活动和无动于衷地描写社会现实。正像他在《小东西》里所说的那样,我的故事只是借用拉·封丹的寓言,再把我自己的经历加进去罢了。都德的作品都加进了自己的经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的欢乐、忧郁、愤怒和眼泪。他对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作品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热点内容
快点慢点坚持不住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04 07:27:10 浏览:468
女主宋宝宝的重生小说 发布:2025-07-04 07:26:22 浏览:390
言情小说绝品师傅 发布:2025-07-04 07:26:19 浏览:326
男主角唐修的都市重生小说 发布:2025-07-04 07:25:30 浏览:889
墨宝非宝永安调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04 07:19:57 浏览:294
美女总裁俏房客的小说 发布:2025-07-04 07:17:23 浏览:514
七猫免费小说里面好看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04 07:13:43 浏览:938
推荐鉴定珠宝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04 06:46:25 浏览:590
团宠短篇女主迷糊小说月月 发布:2025-07-04 06:41:32 浏览:103
杀龙到异界的轻小说是什么 发布:2025-07-04 06:35:30 浏览: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