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节出版公司逗号图形标志
『壹』 圆形中间一个倒立的逗号图形,红色的,这是什么标志 在f1赛道上见过,在曼联队服上见过,
沃达丰(VodafoneLSE:VOD,NYSE:VOD)又音译为伏得风或伏特风,是跨国性的移动电话营办商。总部设在英国伯克郡的纽布利(Newbury)及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现时为世界上最大的流动通讯网络公司之一,在全球27个国家均有投资。在另外14个国家则与当地的移动电话营办商合作,联营移动电话网络。
『贰』 1万字短篇小说想出版,如何出版
投稿啊,如果是第一次写,可以给一些正规的较小的出版社投稿,写多了可以投给较大的出版社,当然,要根据写作内容,考虑投给地理,文艺,文学,历史等等类别的出版社.
还可以一边投稿,一边发表在自己的BLOG,或者网站上.最好在电脑上拷一份备份,不出版的话容易弄丢稿件,保存一份还可以改进.
『叁』 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在句子中起起停顿作用的符号叫“点号”,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等。
1、顿号
顿号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是句子中最小的停顿。常用于罗列几种性质相似或相近的几种事物。
例如:花园的花都开了,有大红的、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美丽极了。
但是并列性的词或词组在句子中表达陈述对象“怎么样”或者“干什么”时,不能用顿号,而要用逗号。
例如:小红的字写得端正,美观。
2、逗号和句号
逗句是最常用的停顿符号,常常用于一句话没有说完时的一般性停顿,是一句话中较小的停顿。而句号则用于一句话意思表达完整了后的停顿。
例如: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杏花。青蛙从冬眠中醒来,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此句有两句话组成,前一句话说的是春天的植物变化,第二句说的是动物变化,所以两句说的意思不一样,因此头一句话意思表达完整用句号,而前后两个完整的句子的前后两部分共同表达一个意思,所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二、分清句子的语气,正确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同样是一句话说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是语气不同,标点符号也不同。
1、陈述语气
指语气平和,多用于对人、事、物的陈述,基本不带任何感情,此时句尾用“句号”,表达陈述语气。
例如:我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
2、疑问语气
句子里表现的意思是疑问,此时句尾用“句号”,表达疑问语气。
例如:你吃饭了吗?
3、感叹语气
当句子表示强烈的“喜、怒、哀、乐、惊”情感,且有时句子中间有“真”“多么”,句尾有语气词“啊”“呀”“啦”等表加强语气的词时,句尾要用“感叹号”,表达感叹语气。
例如: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3)短篇小说节出版公司逗号图形标志扩展阅读:
初中语文中标点符号的经典用法
1、冒号的提示范围
一般说来,冒号用在句子内部,它的提示范围到一个句子完了为止。但是,它的提示范围有时也可以超出一个句子,管到几个句子,甚至是几个段落或成篇的文字。如人们写信时在开头收信人的称呼后用的冒号,又如讲话稿一般在开头写“同志们:”“朋友们:”“同学们:”等。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会议纪要、工作计划、演说词等中。
2、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混合使用时,使用引号的方式
直接引语是直接引用的话,也就是把别人的话或现成的语句照原样录下来。为了跟作者本人的话区别开来,直接引语要加引号。间接引语是把别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仍是作者本人的话语,所以不必用引号。当我们引用别人的话,一半是直接引用,一半是间接引用的时候,仍是直接引用的部分用引号,间接引用的部分不用引号。
例如: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区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肆』 中外语言标点符号的起源与发展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完善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产生初始阶段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标点符号就逐步的产生了。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这称为句读(音jù dòu,古文语句中的短暂停顿。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古书皆为竖排)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二、发展成熟阶段
我们现在所用的标点符号,源头在欧洲。西方文字在公元8世纪以前,只用句号。8世纪以后,慢慢出现了冒号、分号等,但使用都比较随意,没有严格的使用规则。直到15世纪末,威尼斯印刷师阿尔德·曼努齐在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又创制了部分新的标点符号,并规定了所有的标点符号的固定用法,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才系统化、规范化。
鸦片战争以后,新思想传入,西洋标点也跟着进来了。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退役驻华公使浦安臣带领“中国使团”出访欧美,张德彝也成为随团人员中的一名。张德彝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到了哪个国家,都喜欢把当地的风景、名物、风俗习惯都记录下来,以“述奇”为名编成小册子。在1868年——1869年期间,他完成了《再述奇》。这本书现在称作《欧美环游记》,其中有一段介绍西洋标点的,云:“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不是在有意识地向国内知识界引入标点,甚至带有反对的口气,觉得这些标点繁琐。但是却在无心栽柳的过程中,为中国语言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风。
至于标点符号的提倡和使用,则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事了。
鸦片战争以后,西风之东渐越来越甚,西文也为中国知识分子越来越熟悉,其标点符号之方便,也时时刺激着大家的改革热情。
1897年,有个叫王炳章的广东东莞学人,取中国原有的“圈”和“点”,及西文中的“句读勾勒”,草拟了10种标点符号。由于合乎实用而有人接受,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著名教授、作家均表欢迎并应用。
翻译家严复的《英文汉诂》(1904)是最早应用外国标点于汉语的著述。
五四运动前些年,不少作家已经开始使用新式标点。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对推广应用新式标点符号起了积极的作用。他于1918年5月,在《学艺》杂志上发表《标点之革新》一文,介绍西洋标点符号10种。
标点符号是怎么产生的 - 红叶 - 日知斋
同年5月起,《新青年》杂志就全部采用白话排印加上新式标点。它的影响很大,不到半年就有四百多种报刊仿效。由于当时的出版物多采取直排方式,于是使用者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中国式”调整。
1914年,胡适就在日记里创造了一套自己使用的“句读符号”:单直“?”,双括“(())”,提要号“~~~”等。
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在自己日记基础上增改写成《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1919年4月,以胡适为首,包括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在内的六教授,极不愿看着“现在的报纸、书籍、无论什么样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讲文法的区别,连赏鉴的意思都没有了”,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他们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颁布通行“,。;:?!——()《》”等标点。11月底,胡适对上述方案作了修改,把原方案所列符号总名为“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诞生,成了语言文化发展史上值得记录的一笔。
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发展和推广使用标点符号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人力、物力、技术工作各方面帮助国民党恢复和建立秘书工作,帮助秘书改革,开始使用标点符号。1924年4月4日《国民党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记载:会议通过了公文使用标点符号的议案,即〈关于本党印刷公文、书籍所用圈点之议案〉。从此国民党机关上下行文中就经常使用标点符号了。这是第一次官方出面规定使用标点符号。第二次见于解放区人民政府的文件,即1949年2月制定的《华北人民政府公文处理暂行规定》,在公文格式中规定了公文一律加标点符号。当时规定一般使用11种标点符号。即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单引号(「」)、双引号(『』)、省略号(……)、括号“()”、(?)、惊叹号(!)、句号(。)。这是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各级政府不论上下行文或平行文,都必须使用标点符号。至此标点符号已比较成熟。
三、定型普及阶段
标点符号的定型普及使用阶段,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使用办法》。当时公布时规定了14种: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专用号(—)。
四、完善提高阶段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应用,书写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发生某些发展和变化。
1990年3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行了《标点符号用法》。由原来的14种改为16种,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两种。随后又经部分修订,1995年12月13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子的结尾,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子中间,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的位置也有讲究。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破折号、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的位置均居中。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如果是直行的文稿,标点符号的使用与横行文稿有所不同。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放在字下偏右处。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处。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直行文稿的双引号和单引号要分别变为“﹃﹄”和“﹁﹂”。
标点符号已经成为书面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又创造了几种书写符号:即文尾号(o)或(□),用于一篇文章的结尾。多见于杂志。这些新的书写符号已约定俗成,被普遍应用。这标志着标点符号的不断丰富完善。
『伍』 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例子。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 日期: 10月20日 地点: 县剧院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 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 表分项列举。 7、 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陆』 文章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文章符号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章符号的用法,欢迎阅读
文章符号句号的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请您稍等一下。
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是同样值得尊敬的。
补充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文章符号问号的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2.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的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文章符号叹号的用法
1.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你给我住嘴!
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2.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咚!咚咚!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3.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4.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材?!
文章符号逗号的用法
1.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见4.7分号基本1),一般都用逗号。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有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2.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较长的主语之后。
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b.句首的状语之后。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c.较长的宾语之前。
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我追求真理的思想。
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3.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
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c.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文章符号顿号的用法
1.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日""月"构成"明"字。
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文章符号分号的用法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2.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文章符号冒号的用法
1.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2.表示总结上文。
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4.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广平先生:……
同志们、朋友们:……
5.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补充
1.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提示性话语)
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有150多座,可算是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2.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误)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
3.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有停顿)
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不知道"怎么行?(无停顿)
文章符号引号的用法
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茶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5·12"汶川大地震
"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文章符号括号的用法
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a.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热烈鼓掌)
b.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
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筑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c.标示序次语。
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d.标示引语的出处。
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e.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2.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英]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
〔唐〕杜甫著
3.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新华社南京消息】
4.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国发〔2011〕3号文件
5.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奇观〕奇伟的景象。
【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
6.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文章符号破折号的用法
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见4.10括号基本1)。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见4.5逗号基本3)。
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见4.8冒号基本1、2)。
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4.标示话题的转换。
"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5.标示声音的延长。
"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7.标示引出对话。
--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当然想了!
8.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9.用于副标题之前。
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10.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白余国。--《汉书》
文章符号省略号的用法
1.标示引文的省略。
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标示语意未尽。
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你这样干,未免太……!
4.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5.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还没结婚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6.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只要……就……
7.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十二连点)。
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已经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文章符号着重号的用法
1.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2.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文章符号连接号的用法
1.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a.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表2-8、表2-9。
b.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2011-02-15
c.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吐鲁番-哈密盆地
d.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e.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
盎格鲁-撒克逊人
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2.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a.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沈括(1031―1095),宋朝人。
2011年2月3日―10日
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25~30g
第五~八课
文章符号间隔号的用法
1.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阿依古丽·买买提
莎拉·布莱曼
2.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淮南子·本经训》
3.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沁园春·雪》
《天净沙·秋思》
《七律·冬云》
4.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天·地·人》
5.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九一八"事变 "五四"运动
"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3·15"消费者权益日 "9·11"恐怖袭击事件
文章符书名号的用法
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红楼梦》(书名)
《史记·项羽本记》(卷名)
《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每周关注》(刊物名)
《人民日报》(报纸名)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渔光曲》(电影名)
《追梦录》(电视剧名)
《勿忘我》(歌曲名)
《沁园春·雪》(诗词名)
《东方欲晓》(雕塑名)
《光与影》(电视节目名)
《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3.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4.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5.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文章符号分割号的用法
1.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见4.5逗号基本1、4.7分号基本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4.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13/14次特别快车
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5.分隔层级或类别。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
『柒』 网络小说实体书的商标标志是什么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 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网络中的徽标主要是各个网站用来与其它网站链接的图形标志,代表一个网站或网站的一个板块。另外,logo还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是一种与自然语言非常接近的编程语言,它通过“绘图”的方式来学习编程,对初学者特别是儿童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作用
1、媒介宣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变化,logo设计日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数字化、网络化的实现,标志设计在更广阔的视觉领域内起到了宣传和树立品牌的作用。
2、保证信誉
品牌产品以质取信,商标是信誉的保证,给人以诚信之感,通过logo,可以更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商品的质量高低。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logo
『捌』 英语一般疑问句后跟称谓,标点符号怎么
英文标点符号(中英对照)用法大全
℃ Celsius system摄氏度
{ open brace, opencurly左花括号
} close brace, close curly右花括号
( open parenthesis, open paren左圆括号
) close parenthesis, close paren右圆括号
() brakets/ parentheses括号
[ open bracket 左方括号
] close bracket 右方括号
[] square brackets方括号
. period, dot句号,点
| vertical bar, vertical virgule竖线
& ampersand, and, reference, ref和,引用
* asterisk, multiply, star, pointer星号,乘号,星,指针
/ slash, divide, oblique 斜线,斜杠,除号
// slash-slash, comment 双斜线,注释符
# pound井号
\ backslash, sometimes escape反斜线转义符,有时表示转义符或续行符
~ tilde波浪符
. full stop句号
, comma逗号
: colon冒号
; semicolon分号
? question mark问号
! exclamation mark (英式英语) exclamation point (美式英语)
' apostrophe撇号
- hyphen连字号
-- dash 破折号
... dots/ ellipsis省略号
" sing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
"" double quotation marks 双引号
‖ parallel 双线号
& ampersand = and
~swung dash 代字号
§ section; division 分节号
→arrow 箭号;参见号
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一、.句点
1.句点用于当一句话完全结束时。
2.句点也可以用于英文单词的缩写,如 Mrs., Dr., P.S. 等。但要注意的是当缩写的字母形成了一个单词的时候就不要使用句点。如 IBM, DNA 等。
二、问号
问号要用在一个直接的问句,而不是间接的。
如 How will you solve the problem? 是正确的用法,但用在 I wonder how you will solve the problem?就不对了,应该使用句点而不是问号。
另外,在客气的用语中,也是用句点而不是问号.
如 Will you please give me a call tomorrow.
三、! 感叹号
感叹号用于感叹和惊叹的陈述中,在商业写作中要注意感叹号的应用,因为不恰当的使用会显得突兀及不稳重。
四、;分号
1.与中文一样,分号用于分隔地位平等的独立子句。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分号比使用句点更显出子句之间的紧密联系,另外分号也经常与连接副词 thus, however, therefore一起使用(放在这些词语之前)。如 I realize I need exercise; however, I’ll lie down first to think about it.
2.在句子中如果已经使用过逗点,为了避免歧义的产生,就用分号来分隔相似的内容。如 The employees were Tom Hanks, the manager; Jim White, the engineer; and Dr. Jack Lee.
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以大写字母开始,以句点结束。写英文时用逗点代替句点、分号、冒号或破折号叫“逗号错”,这正是中国学生所要避免的。请比较下列例句:
误: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注意:上面句子中划横线的部分是两个不同的主语,而且逗点前后的句子是完整的-----单独拿出来都能代表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用逗号违反了英文规定,即一个句子只能有一套主干。)
正: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It was raining so hard that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because it was raining hard.
It was raining hard, so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As it was raining hard, they could not work in the fields.
误:The essay is poorly organized, there is no central idea.
正:The essay is poorly organized; there is no central idea.
The essay is poorly organized: there is no central idea.
五、:冒号
1.冒号用于对后面内容的介绍或解释,如 This is her plan: go shopping.
2.冒号用于名单之前,特别是一个竖排的名单。
We transferred three employees to new branches:
• Tony Wang to New York City
• Mike Jackson to Tokyo
• Mark Foster to Paris
当名单横排的时候,冒号要用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之后,如 We need seven people: three students, three engineers, and a professor.
3.冒号用于一个正式的引用之前。如 The professor said: “It was horrible.”
4.冒号也可用于商业或正式信函的称谓后面,如 Dear Mr. Lee:(美国英语中,信件或演说词的称呼语之后用冒号,而在英国英语中多用逗号。)
5.冒号用于数字时间的表示,如16:45 或 4:45 p.m.
6.冒号用于主标题和副标题之间,如 Web Directory: World and Non-U.S. Economic Data
六、,逗点
1.逗点用于分隔一系列的简单内容,如 I will go to Shanghai, Beijing, and Shenzhen.
2.逗点用于修饰名词的多个形容词之间,如 a small, fancy bike
3.逗点用于连接两个较长的独立子句,而且每个句子的主语不同,如 The Grizzlies were out of timeouts, and Miller missed a desperation 3-pointer as time expired.
4.逗点用于关联的子句之间,如 Since he’s your younger brother, please take care of him.
5.逗点用于一个较长的修饰短语之后,如 In the middle of the coldest winter on record, the pipes froze.
6.逗点用于直接引用的句子之前,如 Mary said, “Let’s go fishing.”(注意:这里说的和上面提及的冒号在直接引语中的使用不一样。如果是引用比较正式的发言讲话就要用冒号,一般情况下就用逗点。)
如果句中含有间接引用就不需要逗点,如 Mary said we should go fishing.
在反问句之前要使用逗点,如 :
He worked very hard, didn’t he?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标点,下面列出一些次常用的标点:
七、连字号Hyphen( -)
1.连字号主要用于某些前缀(如: self-,ex-和all-) 后和构成复合词。如:
ex-husband(前夫),brand-new(全新的),poorly-dressed(衣着破烂的)
I have forty-thousand or fifty-thousand dollars.
I want to obtain the whole-year or half-year lease of the apartment.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合词并用, 而各复合词连字号后的部分相同时, 各复合词的相同部分只出现一次,应改为the whole-or half-year lease.
2.用于区分同一词源
3. 当某复合词中出现重复的字母或过多的元音, 使阅读困难时, 可用连字号把前缀和词根分开。
non-nuclear, re-use, semi-independent
4. 构成某些复合数字(在英文写作中,100以下的数字应该用英文单词写出来,不可用阿拉伯数字代替)
twenty-one ring the years 1949-1999
有时, 用作名词的分数可以不用连字号, 但所有用作形容词的分词均须加连字号。
如: one fourth [ 也可one-fourth ] of those surveyed
5.用于一个词的一部分要移行, 一般按音节间断开单词加连字号(例如:ha-ppy,不可断为hap-py……),或根据发音,不要把单个字母留在行尾或行首。注意一页中最后一个单词不能使用连字号将其置于两页。
八、圆括弧Parenthesis( ( ) )
1.标出表顺序的数字和字母(如: (1) 、(2) 等)
2.用来表示其中插入的或附加的解释成分。这个插入成分可以是单词、词组或句子.但要注意,括号会削弱强调作用,因此,如果要强调插入的句子成份,则要用破折号。
They might take a walk together(remember feet) and see the neighborhood with fresh , new eyes.
九、引号Quotation Marks(“”‘’)
引号分单引号(single quotation marks) 和双引号(double quotation marks) 。单引号只用在一个直接引语中所含有的另一个直接引语上。
1. 表示直接引语。当直接引语超过四行或多于40 个字词时, 一般不用引号而改用黑体字以便与文章的其它部分界线清晰
“Well, ”the foreigner said to him ,“ you look like an engineer. ”
句号和逗号必须置于引号(双引号和单引号) 之内。
He told the gunman ,“I refuse to do that ”;his knees , however , were shaking even as he said those words.
She called this schele of activities her “load ”:work , study , exercise , recreation , and sleep.
冒号与分号必置于引号外。
The teacher asked , “Could you understand me”?
Did the teacher ask ,“Have they gone”?
Did the teacher ask ,“They have gone ?”
The frightened girl screamed ,“Help”!
The fellow only said ,“Sorry !”
He interrupted me , “Now , listen”——and went on saying.
问号、感叹号和破折号有时置于引号之内, 有时置于外号之外。如果所引内容本身是疑问句或感叹句或带有破折号, 问号、感叹号或破折号一般放在引号之内。否则,放在引号之外。
2. 标明短篇出版物的标题, 诸如杂志、报纸上的文章、短诗、短篇故事和整部书的某一章节。
Have you read“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hapter three is entitled“The Internet . ”
3.表示所用的词语具有特殊意义。另外,当俚语出现在较正式的文章中, 也用引号引起来, 以表示文风的有意转变。
The report contained the“facts”of the case.
The speaker owns a“fat farm”in California , which slims down rich overeaters for $2 , 500 a week.
4. 用于表示引起读者注意的词语, 或读者不熟悉的特殊词语。
It is customary to say“Youpre welcome” whenever anyone says“Thank you. ”
“SOS”is a message for help from a ship or aircraft when in danger.
十、省略号Ell ipsis(...)
此省略号无论出现在句首、句中、还是句尾,都是表示单词的省略。
1. 表示直接引语中的省略
Max wrote ,“...in one word ,manps consciousness , changes with every change in the conditions of his material existence....”
句后的省略号和句号的写法应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四个黑点。前三个黑点表示省略号,后一个黑点表句号。
2. 表示说话中的犹豫或迟疑
“If that the way you think...just go back to school ,”he said.
3. 表示段落或整行词句的省略, 须使用一整行黑点。
十一、撇号或省字号Apostrophe(’)
1.构成名词所有格
rest my son’ s
a moment’s books
A three weeks’pay
2.表示词、字母、数码、符号等的复数形式
Don’t use so many ands in the sentence.
How many 5s have you got?
这与一般单词的复数形式不同, 正规的写法须在s 前加“ ’ ”, 要牢记规则。
3.除表动词的紧缩形式外, 还表一个或几个字母和数字的省略。
I’ve got it. “Yes ,ma’ am ,”the waiter said.
注意:有相当大一部分省略词是口语中的用法,不宜出现在书面语中。例如:I’d like to(在书面语中要写作I would like to)
十二、 字底线Underline( ) 和斜体Italics
斜体是英语的一种独特的书写手段, 但具有标点的作用,它和字底线的作用完全一样。
1. 用于火车、飞机、轮船、太空船的名称之下
Challenger (飞机) Apollo Nine(太空船)
2. 用于具有一定厚度的书籍、报纸、杂志、长诗、电影、作曲的标题下
Have you read Gone with the Wind ?
在书写体中,长篇小说书名下要加字底线,如是印刷体写成斜体即可。
the Washington Post Time magazine
3.表示不常用的或还没有被英语这一语言所接受的外来词或短语。但外来语中的动植物科目须用字底线来表示。
In Korea , the sixty-first birthday is calld huan gup (beginning of new life) 1 He longed for
La dolce vita.
4. 强调文章中的某些词语,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相当于汉语中的着重号(即在所强调的汉字下加一个黑点) 。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标点符号的差异
1.引号的用法:①属于引语的逗号、句号在美国英语中位于引号内,而在英国英语中多位于引号外;②引语内再套用引语时,美国英语中双引号在外单引号在内,而英国英语中的单引号在外、双引号在内。
在美国英语中,如果省略号恰好在句尾,就用四个点,如I‘d like to...that is...if you don‘t mind....
2. 冒号的用法:①在小时与分钟之间,美国英语多用冒号,英国英语多用句号;②美国英语中,信件或演说词的称呼语之后用冒号,而在英国英语中多用逗号。
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差异
汉语中目前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参考借鉴西文的标点体系而制定的,它既保留了西文标点的主体特征,又带有与汉语语言特点相适应的特色。因而,中英文标点符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⒈ 汉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英语所没有。
⑴ 顿号(、):顿号在汉语中起分割句子中的并列成分的作用;英语中没有顿号,分割句中的并列成分多用逗号。如:
She slowly, carefully,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注意:类似的情况下,最后一个逗号后可加and,这个逗号也可省略--She slowly, carefully(,) and deliberately moved the box.
⑵ 书名号(《》):英文没有书名号,书名、报刊名用斜体或者下划线表示。如:
Hamlet / Hamlet 《哈姆雷特》
Winter‘s Tale / Winter‘s Tale 《冬天的童话》
The New York Times /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另外,英语中文章、诗歌、乐曲、电影、绘画等的名称和交通工具、航天器等的专有名词也常用斜体来表示。
⑶ 间隔号(•):汉语有间隔号,用在月份和日期、音译的名和姓等需要隔开的词语的正中间,如"一二•九"、"奥黛丽•赫本(人名)"等。英语中没有汉语的间隔号,需要间隔时多用逗点。
⑷ 着重号:有时汉语用在文字下点实心圆点表示需要强调的词语,这些实心点就是着重号。而英语中没有这一符号,需强调某些成分时可借助文字斜体、某些强调性词汇、特殊句型、标点停顿等多种方法。
⒉ 英语中的某些标点符号为汉语所没有。
⑴ 撇号--Apostrophe(‘)
⑵ 连字号--Hyphen(-)
⑶ 斜线号—Virgule or Slash(/):该符号主要起分割作用,如It could be for staff and / or students. 也常用于标音,如bed /bed/。
⒊ 某些符号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形式不同。
⑴ 中文的句号是空心圈(。)
英文的句号是实心点(.)。
⑵ 英文的省略号是三个点(...),位置在行底;
中文的为六个点(......),居于行中。
⑶ 英文的破折号是(-)
中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