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小说 » 中国网络小说改编研究

中国网络小说改编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6-12 15:11:10

Ⅰ 为什么很多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都要大幅度更改呢

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其实广泛存在好与不好的作品,但大多数观众只专注不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最终结果分析非常复杂,三言两语和短短内容,根本说不清楚。


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先去刨除一大堆故事剧情的东西,毕竟故事剧情改编,只要合乎影视剧的逻辑,你只要改得好。除了死抠原著的粉丝,相信大多数路人粉丝,基本都是持支持态度。

毕竟说起来,现在观众怀念的83版《射雕英雄传》,大量的tvb武侠剧,再到《风云》等等,甚至美剧《权力的游戏》两季后,真的没有多么的符合原著,删改情节角色,增加的情节角色多了去了。


你们一提,是不是又要说要像这些的改编多好。自己喜欢的小说改编就不行,那建议你们听有声小说,不要看什么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Ⅱ 急需关于大众文学的调查报告,可以是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调查报告,或者是电视媒体,等大众文化

今年5月发布的《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60.1%的受访者会观看根据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络文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79.2%的网络文学用户愿观看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43.3%的用户愿购买网络文学实体出版的书籍,37.8%的用户愿意玩网络文学改编的网络游戏。难怪有专家指出,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将会成为一条高效率的产业链。

Ⅲ 概括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网络文学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协2018年5月17日在杭州网络文学周上首次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2017)》披露: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用户3.78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3.44亿。国内45家重点文学网站的原创作品总量达1 646.7万种。中国网络文学创作队伍非签约作者达1 300万人,签约作者约68万人,总计约1 400万人。
从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始,二十余年来,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数量、传播平台、阅读群体,还是产业化延伸,其数量与规模,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和飞速的增长。在世界范围内,从文学发展史和出版史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无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现状
(一)中国网络文学的特点
中国的网络文学,无论是作者的创作、作品的发布,还是读者的阅读,均是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完成的。与传统的文学创作与出版比较,网络文学的创作与出版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创作主体相对自由,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作者都是在没有任何范式约束的氛围中进行文学创作;二是没有层层的审查与旷日持久的等待,作者只要轻轻地敲击一下键盘,作品就会立即发表;三是网络文学巨大的作品数量,使读者可以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与作者互动,交流自己阅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作者的创作;四是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付费阅读与打赏体现。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管理机构的要求,互联网平台和网站开始借助软件对作品进行必要的审查。但由于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巨大,审查只能是对关键词加以审核,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倾向、语言文字的表达水平,只能交由读者来评判。读者的点赞和打赏,购买与否,是检验网络文学能否生存的唯一标准,也是作者能否为读者接受的试金石。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作者群体
基于艾瑞咨询的监测统计,2017年,网络文学作者数量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30.2%。以阅文集团为例,到2017年12月31日,其平台上作者已达690万人,掌阅原创作者达到1.5万名。在网络文学作者中,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居多,40岁以上的只占作者总数的4.9%,网络文学作者的平均年龄是27岁,大多生活在二三线城市。作者中有如安妮宝贝、李寻欢、当年明月、宁财神这样的专业作家,但大多是业余写手,很多是在校大学生。这些写手,往往系非文学专业毕业,理工科学历居多。如网络知名作家血红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骁骑校是电力工程师。为了方便管理和付酬,网络平台一般将作者分为五个星级,一星级为小白作者,二至四星级为普通作者,五星级为大神作者。按阅文集团自己制定的评级标准,大神作者占作者总数的17.8%。大神作者是平台和读者关注的对象,也是平台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保证。一批大神作者已经成为品牌,如20世纪90年代的五驾马车——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目前活跃的作者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江南、酒徒、蒋胜男等。
网络文学的作者,往往通过举办写作大赛和文学年会来发掘。对于有潜力的作者,进行作品定制,由专人辅导,或者与传统的教学研究机构合作,请专家授课,提高作者的写作能力。2013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的指导下,中文在线联合其他网络平台,在京成立网络文学大学,聘请诺贝尔获奖者莫言担任首任校长。网络文学作者只要提供2万字以上的作品,即可成为网络文学大学的学生。阅文集团于2017年6月发布内容全生态战略,并成立内容产业基金,从优质内容出版、内容方商业扶持、内容品牌传播和优秀青年作家创作扶持四个方面支持作者进行创作。阿里文学也与其影视业务共同宣布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包括平台、IP、宣传等资源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作者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除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外,各地作协相继成立了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部分作者加入了作家协会组织。这标志着整个社会对网络文学身份的认同,网络文学的价值为主流文化所逐步接受。
(三)网络文学的主要发表平台
中国的网络文学发表平台,曾经有上千家之多,后来盛大集团与腾讯阅文集团、中文在线通过资本运作,将一些优秀的网站集中到几家主要的平台运营。从2017年网络文学平台日更新作品数量看,阅文集团及旗下起点中文、云起书院、创世中文网、起点女生网、晋江文学网、潇湘书院位列网络平台前10名,其中起点中文网日更新作品数量过万,排名第一。纵横中文网、塔读文学、红薯小说网、17K小说网,位列第二梯队。从绝对数量来看,阅文集团以72%的作品数量占比、88%的作者数量占比位列第一。截至2017年6月,阅文集团拥有640万位作者和960万部文学作品,中文在线、掌阅及网络文学位列二、三、四名,中文在线、掌阅及阿里文学分别拥有300万、50万、40万部作品。移动终端目前由掌阅、QQ阅读领先。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30亿元,2017年,国内市场份额名列前位的多家网络文学网站中作品的总数约为1 647万,预计2019年,作品规模将超过2 000万。
(四)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
中国的网络文学一改过去传统文学作品中体裁划分的方法,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作品有意将不同体裁融合在一起,并运用了多媒体的表达手法,形成独有的网络体。但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大多数网站将作品划分为玄幻、奇幻、都市、历史、军事、竞技、美文、同人等类型。在虚构类作品中,又分为穿越、架空。为了方便读者查找,以言情小说为例,网站往往将作品贴上不同的标签:一见钟情、青梅竹马、欢喜冤家、办公室恋情、前世今生、灵异爆笑、情有独钟、日久生情、后知后觉等。读者从这些标签中,能够迅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网络文学作者的素材,一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营养,如从中国历史、神话、古典小说中寻找人物和情节线索;三是从游戏中寻找题材;四是根据科学的有限假设而虚构的幻想事件。
(五)网络文学的阅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如前所述,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4 455万,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较2016年年底增加3 975万,占手机网民的45.6%。另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文学网站日更新总字数达2亿汉字,文学网页日浏览量达到15亿次。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在数字阅读中的主流地位日益提高,《2016年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相对于2015年,2016年数字阅读内容总量增长率达到88.2%,其中原创占比从69%上升到79.7%。
(六)网络文学的产业化延伸
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文学的很多作品除以纸介质图书形式出版外,还改编为游戏、动漫、电影、电视剧、有声读物及周边产品,全版权、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从最早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明朝那些事儿》《诛仙》,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欢乐颂》,这些图书不仅在网络上受到热捧,出版为纸介质图书后,也连续占领国内的图书畅销榜。如《杜拉拉升职记》从一个不到2 000字的博客,延伸到系列图书、电影、电视、话剧、音乐剧、周边产品,形成一个10亿元的大产业。
(七)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
中国的网络文学,最初是免费阅读,从2002年开始,起点中文网试行收费阅读,这种模式很快被其他网站效仿。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网络文学产业运营模式逐渐成熟。一条由网络写手、文学网站、内容经纪人、出版商、影视投资商、游戏厂商、动漫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客户端产品制造商、广告代理商等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逐步形成了以作品版权为中心的运营模式,其盈利来源主要包括VIP付费阅读收入、网络广告收入、无线阅读运营收入,以及线下出版、影视改编、动漫游戏改编等版权延伸收入。其中,VIP付费阅读和无线阅读运营是最重要的两大营收来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网络文学阅读最重要的载体。
同时,如前所述,高点击率的网络文学改编成实体图书后,也会获得一笔不菲的版税收入。据《华西都市报》2018年4月11日刊登的《霸榜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2017年,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年收入1.3亿元,天蚕土豆年收入1.05亿元。据此推算,网络平台的收入也不菲。《统计报告》显示:网络文学业务营收也进入全面盈利期。公开资料显示,阅文、掌阅、纵横等网络文学企业在2017年均已实现盈利。除此之外,2017年下半年,国内两大网络文学平台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相继上市,从资本市场融到了所需的资金。
二、中国网络文学的贡献
首先,网络文学在探索中发展,产生了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优秀作品。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角度来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文学通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带着信息化时代的技术特征,占领了中国的文化版图。尽管网络文学的大多数作品因为写作的仓促,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艺术缺陷,但正由于其规模庞大,沙里淘金,其中还是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2008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指导下,《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社和中文在线曾举办过一次网络文学十年盘点,评出了十大优秀作品:《此间的少年》《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新宋》《窃明》《韦帅望的江湖》《尘缘》《家园》《紫川》《无家》《脸谱》。同时,还有一批受到读者好评的作品,如《诛仙》《明朝那些事儿》《星辰变》《梦回大清》《斗罗大陆》等。这些作品因其在网上的点击率很高,成为各家出版社关注和追逐的出版资源。据统计,网络文学每年向实体出版输送的文艺类新书和畅销书占其总数的1/2以上。2017年,在网络上先发表又以纸介质的形式出版了网络小说6 492部。同时,网络文学业已成为各大文化公司掘金的一块宝地,许多网络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后赢得了很高收视率,如《小儿难养》《后宫甄嬛传》《裸婚时代》《步步惊心》《失恋33天》《山楂树之恋》等。同时,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接纳。2009年,网络作家阿耐所著的《大江东去》成为第一部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网络小说;《上海文学》杂志的编辑金宇澄发表在上海“弄堂”论坛上的网络文学《繁花》经反复修改后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其次,网络文学的IP开发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的网络文学,与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动漫,成为风靡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作为重要的IP资源,IP经营不仅成为网络文学自身的重要收入来源,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甚至一个产业的繁荣。2017年,由网络文学经过加工而出版的纸介质图书达到6 492部,改编电影电视连续剧2 427部,游戏605部,动漫712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占据了影视剧市场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听书作为网络文学的衍生业务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7年4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阅读白皮书》数据,2016年国内近7成数字阅读用户用过听书功能,听书用户超过1亿,愿意付费的用户比例达到65.3%。在这一趋势下,蜻蜓FM、懒人听书等垂直应用均在2017年获得过亿元人民币融资;而微信读书也于2017年7月发布新版本,宣布全面上线音频内容。天涯社区、铁血科技、天下书盟、博易创等数量众多的网络文学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同时,网络文学的IP运作模式从一次性售卖向深度开发全方位合作发展。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等多元文化相互渗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电视剧与移动游戏《倩女幽魂》实现双向剧情渗入,影视与游戏深入融合。游戏工作委员会数据显示,2016年影游联动开发的移动游戏实际收入达89.2亿元。
最后,网络文学逐步由国内走向国外,网络平台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在中国产生的影响,很快也在世界各国赢得了反响。富有中国元素的武侠、玄幻、科幻、言情等网络作品,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引人入胜的叙述,吸引了海外的读者。据统计,盛大文学网站曾有超过3 600万注册网民,其中有30%的网民来自国外,网民分布在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起点中文网3 100万注册网民中,同样有30%来自海外,分布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晋江原创网日均浏览量超过4 000万,拥有注册网民320万,全世界共有211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访问过晋江原创网,海外流量占全站流量的30%以上。
中国网络文学出海,与网文海外门户及网文翻译网站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目前,在网文翻译网站中,Wuxiaworld(武侠世界)是海外本土第一批成立的中国网文翻译网站,2014年12月成立至今,已拥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Wuxiaworld在全球网站排名为1 005,拥有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Gravity Tales是一个本土作者的翻译+原创平台,不仅与阅文集团合作,对中国网文进行翻译,而且拥有原创版块,孵化了一批平台自身的网络小说作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学也被海外的出版商所青睐。《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藏地密码》《诛仙》《杜拉拉升职记》等一大批图书的版权被世界各地的出版商所购买。从输出国家来看,从最初的东南亚,到日韩等国,再到后来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欧美国家,足迹已遍布二十多个国家,被翻译为英语、韩语、泰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文字。
另外,网络文学网站主动走向海外,重视海外布局。如中文在线在欧洲和美国设立分公司,向海外读者推广网络文学。2017年5月,起点中文网的国际版——起点国际正式上线。目前,起点国际已上线九十多部作品,语种以英文为主,首波主打品类以仙侠、玄幻、科幻、都市等题材为主,除PC端以外,Android及ios版本APP也已同步上线。
三、中国网络文学尚需努力的地方
(一)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不少作品思想内容肤浅,创作态度主观随意。网络文学的作者为了取悦读者,营造一种狂欢的氛围,往往有意反传统、打破规范,恶搞历史和文化,生造语言文字。同时,跟风、抄袭、注水现象十分严重。第二,暴力色情隐现其中。无论是标题还是作品的内容,往往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暴力、凶杀情节,有些还宣扬一夜情、换妻、虐恋等不健康的观念。第三,思想倾向不够健康。尽管近年来因为监管加强,色情描写的作品有所减少,但作品宣扬的权力、金钱、物质崇拜仍然充斥网络文学。不少穿越小说,都是描写草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不是当“王爷”,就是娶得三妻四妾,或者获得巨额财富。第四,语言文字粗疏。在网络文学世界里,20万字是短篇,中篇在20万到60万字,比较走红的网络小说,都以千万字计。在网上连载的作品,作者一天要“码”1万字左右。在这种以迎合读者,等待点击的状态下创作的作品,缺少生活的积淀,缺少艺术的构思,缺少修改打磨,其粗疏可想而知。阿耐网络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虽然最后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稿件修改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在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责任编辑雇请了几位武汉大学研究生为其整理,做了大量的删削工作方达到出版水平。第五,模仿抄袭严重。网络文学由于是类型化写作,很多情节的设置已经形成了模式,因此,作品的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作者使用网络软件写作,尽管不能指证其作品抄袭某部作品,但这种机器写作的方式缺少感情投入,很难突破原有模式。
(二)网络文学需要多方扶持
与传统文学创作相比,网络文学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作者缺少文学修养和写作技巧,作品一味地迎合读者,追求点击率,结果“鸿篇巨制”很多,但缺少文学性和思想深度。中国的网络文学如果要实现经典化,在中国文学史和出版史上留下一批精品,必须在如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作者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史意识。目前有些网站组织重要的“大神”级作者与传统作者结对子,或者组织专家讲学,将他们送到鲁迅文学院之类的机构学习,意在提高作者的写作水平。但短期的学习并不能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网络作者自己要有意识地阅读文学经典,放慢写作速度,有意识地打造能够传之后世的文学精品。第二,展开必要的网络文学批评。现在对网络文学的评价,主要从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方向来做宏观的判断,印象式批评多,对具体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缺少学理性的分析,有关部门要组织批评家,放下身段,客观地分析当前网络文学的趋势,展开对作家作品的有理论有深度的批评。第三,引导网络文学进入主流社会。目前各级作家协会都十分重视网络文学作者的创作,很多作者从网络文学的世界走入了文学主流群体,如安妮宝贝、金宇澄、慕容雪村、张悦然、当年明月、李可等,他们的不少作品已经成为文学精品进入文学史的视野。但与庞大的网络文学作者队伍相比,这些作者仅仅是“冰山之一角”,主流社会对网络文学要采取包容和引导的态度,在探索中提高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思想性,让网络文学从草根进入殿堂,真正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文化现象。

Ⅳ 为什么现在很多网络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

这个说起来话长但是还是长话短说。

话说中国自有了电脑之后,就有了最初就有了在各大论坛耕耘的发帖者。这些发贴者,完全没有想到他们后来催生了中国的网络文学。

我要是投资人,我也会从网络小说下手,话说名利双收的电视剧,是所有人的追求啊,至于质量吧,相信那些真心做事的团队和剧本的底色吧。

希望我的答案,让你满意!

Ⅳ 热播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约占21%,网络文学为电视剧做出怎样的贡献

2021年2月2日,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的指导下,发布了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的潜力评估报告。该报告对一百多部文学作品进行调查研究,以及将对其改编的影视剧的四千多万条用户评价为参考对象。数据分析显示,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之后,网络文学在作品质量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并且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成功的关键,就是在于作品中能否塑造出立体感比较强的人物形象,关键人物形象所带来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引导作用,这也是影视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网络文学的产生也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创作内容十分的接地气。创作环境也比较自由,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更容易打动人。热播影视剧中网络文学改编约占21%,虽然网络文学为影视剧提供了广阔的剧本市场,对作者和影视行业都带来了很丰富的经济利润。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网络文学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网络文学中所反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待优化,这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对影视行业未来的思考。

Ⅵ 你认为国内网络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前景如何

我觉得国内网络文学改变成影视作品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网络文学是非常发达的,就比如我们所看过的很多小说,斗破苍穹,在现在都被改编成了网络影视作品,而且有很高的这样一个收视率。

Ⅶ 大家如何看待现在小说改编成网剧的现象

由于很多影视剧改动太多,使得剧情与原著不符,以及由于对原作品的研究不够或者为了缩短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而粗制滥造,导致对于原作品对于其众多粉丝都是严重的伤害。

Ⅷ 国内现在有多少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了小说

虽然仅仅过了两三年,但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等网络写手仿佛已经是上上个世纪的名字了,他们中痞子蔡名头最响,原因之一是他的作品被改编成各种形式上演着。前晚,痞子蔡专程从台湾赶到北京人艺小剧场观看了改编自其2001年的作品《爱尔兰咖啡》的同名话剧,依然是签售、看戏、谈感受,但受追捧程度却远不及两年前,或许正印证了《第一
次的亲密接触》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就让网络的归网络,现实的归现实。”

不评价演员,怕得罪人

《爱尔兰咖啡》的文学样式是痞子蔡惯长的第一人称,但剧中却将其改成了他、她、叙述者,对此,痞子蔡称编剧胡玥和导演任鸣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时就有过合作,因此对其作品的把握很到位。至于文中以大量篇幅讲述爱尔兰咖啡的源起以及煮法、装杯、味道等,痞子蔡说:“虽然我看戏时完全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但这些细节我都非常熟悉,还有剧中用投影来示意台北的街景,真的很像。”

此次排演该剧,空政话剧团起用了三位名气不是很响的年轻演员,对此,痞子蔡说:“没有明星反而没有压迫感,但三个演员我不太好评价,我怕得罪人,只能说我更偏好女主角,相对而言,她更接近我笔下的人物。”

像广播剧也无妨

有人说,痞子蔡的文风与台湾抒情文学一脉相承,或许正因如此,当《爱尔兰咖啡》以最简单的

舞台形式呈现出来时,给人感觉有些像抒情散文或广播剧,而不像是一出戏剧,对此,痞子蔡显得很宽容:“小说人物很简单,改编成话剧难度有些大,因此很适合以这种形式呈现,台湾目前也很流行广播剧呀。”虽然导演依旧是任鸣,但全剧没有延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丰富的舞台手段,鲜有高潮出现,但痞子蔡却对这种方式很认同:“整个小说的叙事过程原本就是很和缓的,所以不需要那些手段来哗众取宠。”而且痞子蔡认为:“其实《爱尔兰咖啡》比《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更适合改编成戏剧,因为它不是靠戏剧形式,而是靠文字、情绪以及演员的魅力来吸引观众。”看来,这位网络作家对戏剧的认识倒是“别具一格”。

文学歇了还有影视

虽然一直被视为网络小说的旗手,但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之后,痞子蔡的小说中似乎再也读不到“网络语言”的特征,而这种新鲜表述方式的消失似乎也预示着网络写手的宿命。对此,痞子蔡的看法是:“网络作家一般多为学生,他们的创作没有功利性,技巧性也不是很强,而且毕业后大都去从事别的工作了,所以网络文学不仅没有延续性,而且大都不够成熟。”虽然坦言自己仍在创作,但读者对他的了解似乎已经停留在两年前。不过,在话剧演出之后,《爱尔兰咖啡》很快就将改编成电影,编剧依旧是胡玥,导演是来自香港的严浩,而《夜玫瑰》改编电视剧一事也已谈妥,看来,当人们再度关注痞子蔡时,视点已从网络文学转移到影视了。(文/郭佳)(来源:北京青年报)

Ⅸ 如何看待国产动漫中网络玄幻小说改编动画的趋势

就小说改动画而言,目前中国动画行业的整体行情是:
动画编剧人才缺乏——难改编;
动画制作技术不成熟——帧数、画风不达标;
产业链不完善——易亏本难盈利;

作为一个动漫爱好者和半个业内人士,首先给出的总结是:
目前的网络小说改动画的市场还远远不够成熟,但仍不可否认其发展潜力。

目前这类型的国产代表作只发现了爱奇艺出品的《灵域》和腾讯出品的《从前有座灵剑山》,因此本回答也会以这两部作品为主要分析对象。

(要强调的是,相对而言《灵域》是更加“土生土长”的国漫。因为《灵剑山》是交给日方公司Studio DEEN来制作并在日本电视台播出,虽然故事是中国的但还是称作日番更合适,更别说做出来的质量明显被日方忽悠了,目测是腾讯这边没有过多参与。)

至于《择天记》、《莽荒纪》等一帧三卡根本没法连贯看的作品就暂时不讨论了。

好了,切回正题。
玄幻改动画的趋势流行起来,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粉丝基础:热门小说IP改编有大量的小说粉丝基础,也就是IP自带流量,已成为整个大环境的趋势,并且也经过了一定市场的检验,相对原创动画而言风险较小。

2. 版权费:目前改变出的这几部IP相对于其他类型的IP而言比较好买(便宜一点),而且其他类型的热门IP都卖得差不多了。就是没有那么那么那么~经典,但又有一定的搜索指数。

3. 盈利模式:动画本身是不赚钱的,因此投资方要依靠产业链,也就是考虑IP改成游戏、影视剧的可能性还有周边售卖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玄幻修仙是改编游戏、影视剧的最好选择之一。

4. 制作成本:这一点非常重要又通常会被忽视。一般大家都认为动画打斗、特效等酷炫画面更烧钱,然而事实恰好相反,日常剧情、细节刻画比打斗特效远远花钱得多(例如土豪京阿尼的《轻音》、《玉子市场》等慢节奏的日常番)。这点恰好与影视剧制作是相反的。如果选择慢节奏的恋爱、日常番,那么以目前国内的制作技术来说,就很有可能出现掉帧的问题,同时因为细节刻画不到位,也会让人物表情显得十分僵硬,得不偿失。在这方面上,《灵域》就处理得非常好,热血燃是足够吸引眼球的了。

5. 视觉效果:撇开制作成本不谈,光从视觉上看的确更加吸睛——例如《灵域》中“哇你看一个雷球扔过去就山崩地裂了诶主角好狂炫酷霸拽啊!”、“哇,这妹子好漂亮又被收入后宫了哈哈哈还有好多*体福利啊” 这样的,本身就更具有表现力,《灵剑山》无节操也是如此。相对来说作品的内核和意义就容易被观众忽视了,而作品内涵这也是目前国产动漫还比较欠缺的部分,只能靠画面来弥补。
↑ 《灵域》

↑ 《从前有座灵剑山》

所以,从出品方的角度来看,选择玄幻修仙作品既能节省成本,又方便后续开发对IP再利用,还能提升画面感,这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吧?

然而,还是有不少问题不容忽视的,也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无论是玄幻动画代表作的《灵域》还是《从前有座灵剑山》都没有成为国产动漫的里程碑。

依我拙见,玄幻改动画有以下几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容忽视:

1.原作太长动画太短:修仙玄幻作品本身设定错综复杂,背景宏大,而中国动画因行业的技术、资金等各种原因篇幅有限,以《灵域》为例每集平均15分钟,去掉片头片尾10分钟,一季10集,加起来也就100分钟左右,一个电影的篇幅。然而修仙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长!《灵域》有500万字,一千八百多章还没完结,《灵剑山》287万……想按照小说的节奏用把故事说清楚?那就又是一个#有生之年系列#了。

2.难以改编:既然没办法按小说的节奏来,那就是删!改!如果是删,那么删什么留什么删多少都会成为一个大问题,稍不留神就会删掉关键情节或设定导致讲不清来龙去脉。如果是改,这种长篇巨制通常都有庞大的设定、严密的逻辑、层层递进的关系,改动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一开始改,那后面就是不断填坑的过程,到最后挖坑可能大到根本圆不回来。

《灵域》第一季就是陷入这个困境,前三集剧情发展飞速,然而如果耐着性子看到后面会发现情节环环相扣是非常精彩的,尤其是第二季精彩得根本停不下来,可惜很多人早就失去耐心;而《灵剑山》则相反,耐着性子慢着节奏来,日常+无节操吐槽很有趣,反倒是升级通关比较少,这又引起观众不满:剧情进展太太太慢,12集24分钟放完却觉得真正的剧情好像还没开始。所以修仙改动画进退两难吧?

3.缺动画编剧:目前国内专业的动画编剧人才极度缺乏,改编不仅容易触原著粉丝雷区,也容易让新观众看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还没搞清楚 “who, what, where” 的基本问题,就已经开始救人打怪升级。通常动画观众看了3集还毫无头绪就会弃番。(除非是刻意留有悬念的情况下,能塑造以鲜明讨喜的人物形象)这样就极其考验整个动画“讲故事的能力”,包括如何开头、如何引入世界观、如何刻画人物形象以及台词的斟酌等都是非常讲究的,否则故事讲不清、人物也没有吸引力,画面再酷炫也是白搭。而玄幻题材改起来又是十分困难的一种。原因请见上面第2点。

4.设定难以普及:对于中国动漫来说,传统影视剧里普及得比较多的是宫廷、武侠背景,而修仙玄幻的很多设定对于很多没看过这类小说的受众来说是很难消化的。例如,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武林盟主,提及峨眉想起女弟子、提及武当想起剑术、提起丐帮觉得不可貌相等等;但如果告诉你炼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太虚、鬼仙、人仙、神仙、散仙、地仙、天仙、门、盟、宗、阁……结果就是观众OS:等下什么鬼!让我静静_(:з」∠)_

因为没有知识基础也就很难理解,除非慢慢花时间讲述这些设定。这也是《灵剑山》在日本扑街的重要原因,他们无法理解——修仙是神马可以吃么?话说回来,在X点,X横经常看修仙玄幻种马小说的粉丝到底有多少人看动画,本身IP带来的流量究竟有多少?我手上没有数据没有发言权,但是依然觉得这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

5.缺乏内涵:《灵剑山》、《灵域》、《择天记》虽然都是网络爆款小说,但人设上就是打怪升级,感情上基本都是后宫路线(至少过程上是),通常来说,这类型爽文改编成动画都容易缺乏内涵,改编时故事都难以讲好还指望动画能表达深意或者多走心么?这使得动画的粉丝质量不高(可能只是奔着升级、爽、妹子来的观众,并没有真正爱上角色,忠诚度很低),这种特性给周边开发、游戏的宣传、鼓励自发性COS/同人等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Ⅹ 网络文学的现状与前景

网络文学行业主要平台:起点读书;阅文集团;晋江文学等

本文核心数据: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用户规模;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付费率;热榜入选数量占比

市场规模趋于平稳,国内用户量趋于饱和

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在免费阅读模式和付费阅读并存的情况下,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达到268.1亿。但整体来看,我姑而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速趋于平缓。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热点内容
云霓小说经典语录 发布:2025-08-30 07:43:47 浏览:283
言情二十杖小说 发布:2025-08-30 07:43:46 浏览:320
经典玄幻猎艳小说 发布:2025-08-30 07:38:43 浏览:315
在线收听免费都市医圣小说 发布:2025-08-30 07:18:56 浏览:910
网游小说男主在新手村打兔子 发布:2025-08-30 06:52:52 浏览:427
网游之乱舞三国小说 发布:2025-08-30 06:50:00 浏览:92
我能自动升级小说免费阅读目录 发布:2025-08-30 06:41:24 浏览:121
言情小说手账制作 发布:2025-08-30 06:41:21 浏览:994
皇贵妃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30 06:40:00 浏览:220
言情小说相思之债 发布:2025-08-30 06:34:02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