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游戏小说
1. 《地王之王金融危机下房地产行业的自救与绝杀》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地王之王》(阳德鸿)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com/s/1b2s7WSbZg6rSqxgT641dLA
书名:地王之王
作者:阳德鸿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8
页数:314
内容简介:
《地王之王》讲述了:在全球金融海啸爆发的前夕,地产市场上升势头最好的H市,成为地产大鳄的必争之地。为了冲刺上市,高调杀入的远通集团和本土龙头企业龙天集团,开始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游戏。为争夺上市指标和先机,两家企业明争暗斗,在H市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圈地竞赛。2008年,国际金融环境持续走低,惨不忍睹的股票发行价让巨头们退避三舍。就在两虎廛战之时,国内却明令关闭房企IP0的大门。转战港股败北,一个又一个昔日的地王成为巨头们的枷锁。不堪重负的远通集团和龙天集团铤而走险,求救于私募资金和高利贷,新一轮的吸金大战再次展开……在这场惨烈的竞赛中,游走着政府官员的身影,浮动着绝色丽人的暗香:有巨额资金的秘密流动,有官场潜规则的暗箱运行。玩火自焚的不仅是地产大佬,还有那些卷入利益之争的土地超级玩家——一个震惊全国的地产窝案,让一群官员从疯狂走向了覆灭。而那些情陷资本市场的红粉佳人们,也迎来了黎明前的梦醒时分。
作者简介:
阳德鸿,资深房记,策划人,现就职于重庆某报房产部。混迹地产界十年,曾参与数十家著名房企的项目:品牌推广。目睹形形色色之现状,亲历地产厚黑之种种。擅长以人文视角观照地产领域,以地产经纬剖析社会,以性情之笔书写江湖。著有长篇商战小说《开发商》等。
2. 蜗居,是小贝的悲哀还是海藻的不应该
在批判和分析之前,首先要说:《蜗居》是引人入胜的好小说,至少让我用6个小时一口气看完,觉得这个时间没白花,还因为思考太多非得写篇评论出来。
海萍蜗居在自己的大城市立足梦里,她向往,她渴望,她咽不下恶气,她不愿意妥协。
苏淳蜗居在婚姻里,他爱自己的妻子,做很多因为爱她所以才做的事。宋太太也是。
小贝蜗居在对海藻的爱里,年轻气盛的他无权无钱,却能和自己爱着的小猪猪住在一起,用最大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去爱她。
海藻蜗居在外界的保护里——带大她的替她拿主意的海萍,为她的生活创造无限乐趣的小贝,从物质到性欲都能满足她的宋思明。
宋思明蜗居在自己也像小贝那么年轻气盛时未完成的梦,不管是苏惠还是爱人的处女身,不管是优越的社会地位还是家财万贯。
蜗牛,居住在自己的壳里,这其实是天然,每个活物总是局限在一定地界里,没有太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可我们不是蜗牛,我们是狂妄的欲望无限的人类,尤其活在当下这极度不平衡的又找不到一个踏实信仰的盅国,我们还觉得蜗牛同志挺狭隘挺不知上进挺可怜,不想想自己也是个宇宙尘埃。——所以我们追看《蜗居》并感叹连连。
【文章之批评】
此书一共将近400页,前一半追着情节使劲跑,到了小贝捉奸之后,就有点“我也猜到会是这样”的感觉了,但还是追着跑,想看结局。
结局仓促得让我有点失望,职业二奶,决心生子,悲痛流产,这里头多少心理描写我在等着啊,结果没等到哇,流产那一部分还是间接描写!
把宋得知藻流产改为藻得知宋惨死吧!
还描写街头飚车,你以为港产片啊?HOLLYWOOD啊?你不言情吗!
总的来说,前半段是个瑟晴小说,后半段是个言情小说,到了结局突变恐怖小说,小市民小深情男人全部HAPPY ENDING,孩子跟宫廷内斗似的一推就没了,狗男女各有悲剧下场。太简单了一点,有点像麦太给麦兜讲故事:有个小朋友不孝,有一天他死了。
很多熟悉的桥段。
萍的沦落小市民,贪图虚荣以至面容扭曲,详见莫泊桑《项链》。
双方地位极其悬殊的不伦恋,那种既不为世间所容却又激烈得无可逃避,那种由于力量极不平衡而造成较弱者极易遭遇悲剧的潜伏危机,详见琼瑶《窗外》。
挑战道德和法律的婚外恋,包括为二奶买房子以保障她生活,包括大婆和二奶的正面交锋,详见张小娴《三个A CUP的女人》。
小年轻目睹伴侣背叛的劈腿恋,深情求情无情,详见很多小说。
还有很多熟悉的小小桥段。
江苏移动,在北京时就收过这样的搞笑短信,调侃在大兴延庆买了房子收到“河北移动欢迎您”。
爱的鱼眼睛,我的确就在《读者》看过,连排版都记得。
还有一些,一时不记得了。看小说前在别人QQ空间看过一篇《蜗居》100语录,当时就想,干嘛这么多小段子我都看过,这也能成畅销小说,看来我也有潜力写个小说滴~
小说要畅销,面面要具到,主流话题要捕捉,瑟晴场面少不了,背景紧扣大环境,争议人物越多越好。反观《蜗居》:
豪夺百姓,强占民女,自古就是主流话题!
都市奋斗,房奴凄凉,官商勾结,贪赃枉法,在这极速发展的当代盅国,更加绝对主流话题!
苦恋,劈腿恋,言情元素太常见,天天念叨多少遍,可广大妇女群众依然受落!就等于男生对打怪兽的电脑游戏永远都受落!
畸恋不伦恋,经验丰富中年男与青春纯情女,绝对瑟晴!(法国巴塔耶在《瑟晴史》中已经指出:“瑟晴从违反道德的性欲发展而来”。所以贝藻床第很寡味,宋藻之欢才刺激。)
上海大城市,盅国人都知道。盅国很多地方都在激变大城市,所以上海这个背景又一理通百理明。
英雄劳模不多,星斗市民贪官污吏痴情男女满街跑,所以人物也很能勾人联想,引起共鸣。
所以啊,《蜗居》太适合拍电视剧啦~太容易成为天涯热议话题啦~
【人物之分析】
1.海萍
勤劳勇敢,虚荣好胜,极有主见,所以她想立足大城市,所以也觉得自己能立足大城市。可是这样的女人在盅国没有1亿也有5000万,都往大城市挤吗?那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每个地方都有它难以对付的既得利益者,你经历简单,父母又不在身边,丈夫也是普通凤凰男,如何斗得过?难啊,代价大啊,代价之大不在于变成悍妇,更在于头昏脑胀地牵连家人。
2.海藻
海萍以为海藻的命是她捡的,所以要对她负责,所以要替她拿主意。事实上,海藻的独立性被剥夺了,是海藻成就了海萍,不是海萍成就了海藻。藻无主意,温顺,见识少,年轻眼浅,更无物质基础和后台,典型“无知少女”,听不得人劝的,最容易被控制。看见姐姐和姐夫吵架就害怕婚姻吓破胆了,为了6万块钱就的人情(注意,只是人情,没算本息)就任人鱼肉了,贪图享受就想宋贝两头好处都占了,目光短浅不听人劝先有个依傍享受了再说。福气薄啊,命如浮萍,一个桃花劫葬送好情人和好子宫。路还长,你怎么走下去呢,悲剧。
3.4.小贝和苏淳
好男人。无可厚非。适合结婚过日子。至少我现在觉得。
5.宋思明
宋与藻不是爱情吗?当然是。那些心跳啊激情啊舍得花钱啊脱口而出的承诺啊妄想长相守啊托孤啊,很爱情的。
可又不仅仅是爱情,还是畸恋。关于他的动机以及对海藻的感情,海萍妈说的比较充分,再加上年少暗恋和爱人失贞这两条,就更加合理(我是说故事情节合理,并不是说他的处女情结合理)。社会资源、物质基础、知识技能,两者在这决定社会地位的三方面都极不对等,比师生恋灰姑娘恋还夸张,所以较强者注定在这段关系中占控制权。他可以成功干预贝藻分手,可以成功致使藻当二奶,可以成功劝服藻为她生子,还说不是恐怖故事,呜呜呜!
但似乎很多女孩子——虽然嘴上未必承认,很可能也包括我在内——都把宋当成完美情人了。情深,有情调,性魅力,有钱并舍得花钱,像父亲一样保护情人,的确梦幻啊。(可参考《三个A CUP的女人》,那段婚外恋简直写得可歌可泣)就像少女心中的礼服蒙面侠(内地译燕尾服蒙面侠),又是地球王子,又是帅,又是千钧一发时英雄救美,多让女孩子花痴!
可他并不是完美情人,与完美情人的爱情不该是越走越窄的。
他是贪官,他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他的确有很多钱可以救人于水火,可那些钱都有猫腻,沾上了就洗不掉腥,就危险。
把宋太太都折磨得那么苦了,人家都提出离婚了,还不肯放人一条生路。这是自私,不是负责任。既然认同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就别搞出那么多事来。
除了处女情节,没看出他有太多信仰。圈子里人人都有个小情妇,他也琢磨着有一个。资本游戏注定弱肉强食,他也去强一把。为了那些令他膨胀的大买卖而冷落妻女。更莫提用人唯亲、贪赃枉法……
所以,姐妹们,这种夸张的男人,在小说啊电视剧啊看看就好,聊聊就好,现实中你真要遇到,记得撒腿就跑。
可是,难啊。世间充满诱惑,引人失足,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不犯错误。
我们明知人是多面的,但还是会有“光圈效应”,以偏概全。
我们明知要经济独立才不那么受人摆布,可环境已经疯狂得让人无法立足。
我们明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鸡髀打人牙骹软。
我们都为五斗米折腰,或者见到身边的人折腰。
我们都要面临中年危机。
书中的故事有点夸张,但都有现实依据,类似的故事不是没有,而是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遥想当年《红楼梦》、《雷雨》这样的作品也是让那个时代的人很难过吧。
所以感叹完了悲观完了牢骚完了别忘记,《蜗居》只是一部小说,不是你我真实的生活。他们的结局是要提醒我们,把自己的路走好。
3. 资本的游戏的资本的游戏第2版
书名:资本的游戏(第2版彩图本)(产品运营是爬楼梯,资本运营是上电梯,前者一代致富,后者一夜致富。国内著名投融资专家房西苑用中国式语言完美诠释资本运营 )
丛书名:资本的游戏
书号:978-7-111-38446-5
作者:房西苑
译者:无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7
页数:308页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前言
第1章资本运营入门1
1.1资本运营有两个大门1
1.2企业资金有两个循环5
1.3企业发展有两个战略6
1.4企业融资有两个渠道11
1.5投资融资的两把算盘13
第2章资本游戏规则16
2. 1资本市场的批发零售16
2. 2公募资金与私募资金19
2. 3买鸡卖蛋与买蛋卖鸡21
2. 4击鼓传花,花落谁家24
2. 5草鸡变凤凰的三级跳27
第3章融资者的选择32
3. 1股权融资,债权融资32
3. 2先内后外,先债后股37
3. 3时空互换,股债博弈39
3. 4金融租赁,借鸡生蛋40
3. 5买方信贷,贸易补偿43
3. 6围点求援,以小搏大46
3. 7市场孵化,凭奶认娘48
3. 8对接政策,引水浇地52
3. 9整合资源,空手套狼56
3. 10资产信托,表外融资58
3. 11股权质押,典船借桨60
3. 12一夫二妻,一胎双子63
3. 13项目融资,画饼赊账65
第4章投资者的思路67
4. 1投资决策的四项原则67
4. 2投资主体的角色定位75
4. 3投资基金的权益结构77
4. 4选择项目的三道门槛83
4. 5不怕老外也不怕老乡93
4. 6成也关系,败也关系94
4. 7投资决策的思维框架96
4. 8双指标评估决策模型98
4. 9指标加权平均量化表103
4. 10竞争性要素评估模型106
4. 11规范的投资决策流程107
4. 12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109
第5章资金退出之路113
5. 1股权投资的三条退路113
5. 2如何提高资产流动性115
5. 3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116
5. 4呆滞流动资产证券化119
5. 5流动性过剩的滑铁卢121
5. 6企业上市的实质意义126
5. 7上市路径与操作流程128
5. 8规范化的一级半市场133
第6章 项目包装技巧139
6. 1报告文学与科幻小说139
6. 2如何给投资者讲故事142
6. 3让投资者拍板的条件145
6. 4深入浅出乃沟通捷径150
6. 5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153
6. 6融资成功的三个要素156
6. 7商务模式的三个板块157
6. 8技术模式的设计策划159
6. 9经营模式的设计策划162
6. 10合作模式的设计策划180
6. 11商务计划书通用模板189
第7章投入产出分析194
7. 1从三个基础问题出发194
7. 2如何评估资产的价值195
7. 3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198
7. 4现金流的分析与功能202
7. 5贴现率是怎样计算的204
7. 6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206
7. 7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208
7. 8项目评估的三大指标209
7. 9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215
7. 10投入产出的数量模型217
第8章投资风险分析219
8. 1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219
8. 2风险识别与头脑风暴221
8. 3风险的模拟情景分析224
8. 4商务模式的流程分析225
8. 5风险加权平均量化表226
8. 6风险发展趋势的推测228
8. 7项目概率树风险分析229
8. 8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233
8. 9项目要素敏感性分析236
8. 10风险应对流程及措施237
8. 11风险管理的四项原则240
第9章资产兼并重组243
9. 1没有区别就没有政策243
9. 2女儿战略与儿子战略246
9. 3资产重组的法律形式251
9. 4资产重组的交易模式253
9. 5资产重组的效益分析255
9. 6多元化的陷阱和馅饼257
9. 7多元化的进攻和撤退259
9. 8资产兼并的优先抉择264
9. 9现金并购的定价模型267
9. 10股权并购的定价模型271
9. 11上市之前的并购重组277
9. 12反向收购,借壳上市285
4. 资本游戏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资本游戏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我睡意朦胧地合上眼帘,一幕幕情景雷霆闪电般浮现,我同时看到过去和将来。奇怪的是,我对先知小心翼翼保守的未来之谜没有丝毫好奇留恋,有一些影像牢牢吸引着我,想要接近、触摸这些我曾经躲避的,那些藏在记忆最深处,几经冲洗、剥磨仍然轮廓隐然,象深埋万米的地火,寂静地蔓延、燃烧。直到多年以后,我幡然醒悟。
两年前,那是个暖和的四月,飞机缓缓滑行转弯后停在终点,空旷的机场里地勤车队不知从哪些角落倏忽而至,一阵忙碌,乘客们裹挟着行李钻出狭小的机舱,从舷梯上鱼贯而下,很快在飞机和航站楼间形成了一条蚂蚁行军式的长队。刚迈出机舱,你深深吸了口在身旁轻盈流淌的清新空气,一股湿土和青草的馨香直透肺腑,把旅途的沉闷一扫而光。
航站楼顶的支架上树立着“石城欢迎您”的大幅招牌,在正午的天空下金光闪闪,提醒着这里是湖北西部石城市的南郊机场,身形瘦长的吴欣浩走在前面,在你后面是健康得发黑的田江淮,脸上戴着副金丝框的眼镜。此行……
5. 求私人定制和大腕影评
有一种情怀是感性的,流露在各类艺术作品的字里行间。有一种情怀是理性的,彻底的批判,或者一种决不妥协的骨气,不管时代如何变换,它的那股劲不变,不为时代改变,不为人们的喜好改变,不为现实改变。它认真的面对现实,嬉笑怒骂也好,沉默爆发也好,绝不阿谀奉承,不为了迎合谁而改变自己,但凡这劲劲的作品,都有值得赞赏的艺术品格。这部电影的情怀,属于后一种。
创作手法:
《私人定制》的确不适合喜欢纯商业片或纯艺术电影的人看,这个看似矛盾的统一之处是,它有个跟所有电影都不一样的特性:它骨子里是不迎合观众的思维和价值取向的,电影故事是为了完成对现实的多重批判本身而寻求一种艺术性对现实批判的的虚构的合理性。观者喜欢不喜欢,情节是否适合世俗审美,无所谓。《私人定制》把电影工业的价值逻辑完全扔一边了。这种事也就王朔能干出来,颠覆所有以往的既定的艺术模式和传统。好在冯小刚也充分的运用自己的灵气将这种批判轻松、诙谐、游刃有余的表现了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叙事结构:
三段落式的故事,是中国数千年以来一贯的传统叙事结构的当代转化。不知道是不是王朔迷上了明代笔记小说的缘故,鬼、狐、神、佛、魑、魅、魍、魉,带着各自的各种欲望,统统化做了人形来到人间,分布在每个故事之中。将电影中这些角色的欲望化做《聊斋》中的鬼狐来到人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电影的叙事思路也很有点《三言两拍》——只言人间荒谬,不论孰是孰非,佛心道义,阅者自悟。
这样的叙事结构以及手法不是纯西方的或者后现代的(略微相似),归根结底还是对东方叙事传统的一种当代书写。说完了一个故事直接说第二个故事,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不论明清笔记小说,就是中国的史书也一贯是以这样的结构叙事的,《史记》中随便找个列传,莫不如此,说完了这个人直接说另一个人,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关联。
某些章节的设置和技巧上,有时也能够偶尔经意的露出一点王朔读了佛经之后自己思考的过程,某些段落是有明显佛教思维逻辑的特征,并且有一种不自觉的自然痕迹。比如范伟最后的总结发言,对自己没能抵制住诱惑的陈词部分,完全是一种佛经中常用的思辨手法。一个人一正一反的思维状态反衬着角色的荒谬却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之中,并通过对这个过程不露声色的描述达到批判的立意。
笔力着意:
基本上,每个段落、每个小节都在批判,看起来在组织笑料,实际上却一直在批判、批判批判批判,政治批判、文化批判、世俗批判、电影批判、百姓批判、艺术批判、资本批判,只有勇于自我批判的艺术从业者才能对整个社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当下人类欲望的多重深度批判,如果不是王朔、冯小刚这样的人,这种深度不是想玩儿能玩儿得出来的。
这样的电影不是单纯为了讨人喜欢拍的,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娱乐大众拍的,甚至有些部分是明显违反了电影工业的一贯的固有讨好观众的倾向,并且有些台词是专门讽刺电影观众的。所以它一开始就不是普通的简单类型化的所谓喜剧片。
“批判现实主义”这种词如今好像不流行了,不过片子的某些段落是充满了一种对现实中荒谬现象的天然的纯粹的发自创作者内心的善意的敌意和攻击,针锋相对的嘲讽,这是相当明显的。
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华谊兄弟的股票会遭到机构的打压了。除了因为过早透支估价以外,这种针对以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的批判的电影,热衷资本游戏的人当然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明确的对资本社会各种社会现象的挑战,只不过它有个所谓贺岁的壳子。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在与资本针锋相对。这是否是一种明确的挑战,恐怕创作者未必认可,但是,挑衅性充满了每个段落、每个小节、每个人物对白中。
这或许可能大概就是这部电影背后的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电影工业本身需要依靠资本支撑,但是这部电影骨子里却透着强力的批判资本的伪善和虚无的。
王朔剧本写的够狠,冯小刚拍的时候也绝对不露声色的帮衬、发挥,甚至反思并批判自己的庸俗,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艺术品质。看这部电影纯粹出于对王朔的持续关注,想了解他的思想状态,了解王朔从开始读佛经之后的思想变化。如果说《非诚勿扰2》是王朔关于对死亡的思考,那么这部就是对生存的探寻和批判。
王、冯二人可以在一部电影中嬉、笑、怒、骂到如此地步,算得上“爷们”二字。当他们象你我一样年轻时曾为了思考本身而批判一切不合理的现实,这么多年过去,当他们有了钱、权势、地位,却依然不改赤子之心时,这就是我们要赞赏的骨气。不妥协、不低头、有事说事,坦荡磊落,对中国各种现实矛盾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忧虑,甚至杞人忧天式的,但是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节难道不就是真的在现实中存在么?
小人物的欲望,大人物的欲望,雅的欲望,俗的欲望,对自然的歉意却经不住对自身物质需求的动物本性(片尾可以捐几亿,可不愿意捐辆车)。到了片子最后,已经是直接对人性本身的批判和挖苦、嘲讽、蔑视、不屑,以及最彻底的自嘲。这样的电影如何能让期待贺岁片只换取简单一乐而不需要太沉重的思考的观众满意呢。
人和人不一样,不管有钱、没钱的时候,有一种人,他是不放弃对现实认真的思考的诚意的。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格。也是艺术存在的价值之一。在这部电影里,王朔是制定电影价值取向的,冯小刚是心有灵犀开辟道路的执行者,尽管《私人定制》看似还是部明确的商业电影。但对于中国文化了来说,很多所谓的西方工业文明积累下的价值观的问题,在东方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比如,第二个故事,本来要直接讽刺“金钱至上”使艺术远离了生活本身的动力源泉时,它却通过探讨“雅、俗”的问题,来绕过工业文明的电影工业固有的可以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庸俗的叙事方法。
以上种种,电影中,多不可计,基本上是彻底的超越了冯小刚过去所有的电影,它的深度是王朔和冯各自生活阅历和对艺术思考的最终结果。达到这个结果就是以强烈的批判现实来实现的,它脱离了一般的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与观众的喜好互动的思维模式,是针针见血扎到现实和每个人欲望的好电影。
至于那些习惯了看商业电影,或者习惯了看所谓的纯粹的艺术电影的人来说,不喜欢这部电影很正常。这部电影的类型似乎很特别,却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电影发展到80年代一贯的那种黑色幽默。文革结束之后很多电影都有这种特质,唯一不同的仅仅是《私人定制》它骨子里本就没打算谄媚观众,看电影的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好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是照妖镜,那些但凡在人世行走的人们,他们内心的鬼、狐、妖、仙、魑、魅、魍、魉,都将在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面前露出原形,即便它只是部贺岁片。如果能用批判现实与所谓的艺术品质交换,那么一部电影如果能实现批判现实,我觉得比任何所谓的“雅”的艺术追求都要强一点点。而就是这一点点就可以区分开市侩和单纯的诚恳的倾注在作品里的善意。
艺术的境界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个体欲望之后的那个或近或远的抵达。
附:
第一个故事
从影片一开始,就着力批判了中国文化,批判中国政治形态的世俗根基。
通过范伟对他领导的描述批判了中国政治形态中的小农文化的桎梏根源。
批判了小市民对当权者的一厢情愿的幻想完全没有深入社会的基础;
批判小市民对现实批判的虚弱和来自自我底层欲望的折射;
通过装扮成领导的司机范伟接待农村来的老乡段落,批判城市里的小市民对中国广大乡村中的农民的想法和思想和小农对物质需求的着眼点的无知;
批判了没有政治经验的人在权力中的欲望变形;
批判了当权者不断腐败的现实根基其一在于老百姓的世俗文化;
在范伟接待老乡关于贫困县的时候,批判了中国世俗社会中农村的普遍的思维特点,贫困县的农民需要的是政府的财政补助,谁也不稀罕拌萝卜皮。
范伟终于被色诱瓦解了心理防线之后,却将责任推诿给了秘书,这部分很有佛经行文和叙事逻辑的色彩,一种不是简单是非对错判定,而是尽量展现一种现象中的人的心理变化最终导致其依然荒谬的合理。
在白总会所中接待的段落,批判了商业资本与政治权势的勾结现实;
批判了地产商以社会未来的需求(养老缺口,养老地产)为商业契机,寻求把握左右政治权势的主动权的权钱交易的主动;
在色诱中,也批判了人性对欲望的理性丧失,范伟可以抵制住直接的诱惑,却无法克服对弱者的同情而产生的放松对自我的把持;
第二个故事
批判了电影工业的本质的庸俗性——此处比任何黑色电影更残酷,因为它完全不承认电影本身可能具有的高雅性。彻底给否了。
批判了商业电影模式中观众的无理性娱乐需求的荒谬;
借公司提案部分,批判了公司文化中群体庸俗的伪善性和集体盲目性的形成原因;
通过俗导演的叙述,绕开了电影工业的西方逻辑模式,而是以东方的俗雅来解决东方的艺术创作中关于创作者定位的探讨,尽管是一种深刻的自嘲。不但讽刺了看商业电影的观众的低级需求,也讽刺了工业文明中的艺术创作者的自我崇高。
通过将世俗大众普遍喜好的美就是庸俗这个结论假设成立以后,彻底将电影的终极价值推向极至,以否定电影工业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可能。
以18岁成人礼,批判了年轻一代彻底完全西化的虚无,西方节日成为消费社会中人们被资本盲目消费左右的价值观变异。如圣诞情人七夕,成人节这种日本传来的文化,当18岁女孩的宝马车钥匙被摘下的时候,一切西方工业文明借文明模式的强势对中国世俗生活中的文化的侵袭,最终都回到了工业文明的根基——资本、商业、金钱关系,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完全彻底的被物质包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变异。
通过富人派对上检察官声讨富人的演讲,批判了文革形成中的文化背景。社会的不理性往往是弱者的群体反向暴力的集结。“先把所有富人全砍了,再审查,绝对没有一个是错判的”这也是一个强烈的预言,如果中国贫富差距继续增大,整个社会的大多数,弱者的暴力将重新来过,而且是极端暴力的形式出现。同时也是一种反溯论证,文革为何会形成,为何群体的盲动和欺凌会成为所谓的实现“正义”的手段。为什么弱者的暴力对新的弱者没有任何怜悯,都在这个小段落里精妙的展现出来。压根不用讨论所谓中国文化是热衷法制还是人制。中国的种种社会现实是所有人集体的驱动结果,文革不是不会再来的,弱者的反抗的愿望还在,强势者对真正社会矛盾的漠视或者估计不足还在,那么文化基础在了,社会现实也在了,文革为什么就一定不会再来了呢。人们希望它不再来,它就不再来了么,不会的,它一直在潜伏。
第三个故事
走廊上探讨丹姐财富来源的时候,直接用历史分析来判断丹姐的数亿数千亿来源都是资本对整个社会资源的侵占。这又呼应了第二个故事富人集会中对富人有罪的另一个双重批判。——既批判了贫民百姓的弱者的被压迫的委屈的不合理性,又批判了资本强者阶层的资本原罪。针针见血,甚至是用刀来为资本社会中的富豪们放血。改革开放30年产生的富豪,他们积累的资本, 没有一个是从历史中继承的,没有一个不是来自于30年改革开放中的资本榨取。
用卡车拉钱、丹姐数钱,以量化计算数钞票的段落,玩了点后现代的反讽,通过数字来瓦解一个个看似合理的荒谬。
丹姐买房子必须涨几亿才愿意买的价段落,即便房子本身是有质量问题,丹姐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财富欲望而挥霍无度。强烈的讽刺了现实社会中资本游戏的伪善和空洞。
批判了资本家原罪的段落很多
批判了资本
批判了资本家将地产抵押给银行的商业模式和中国“先富”的资本家群体的社会心理状态,这个部分结合最近山西7000万给女儿办婚礼却200亿倒闭的煤老板一起看更见讽刺中的犀利和猛烈。
结尾丹姐在前面故事中的种种反常欲望都是逗着玩,也表现了小人物的自足和现实的苍凉与人世无常,唯有单纯、简单可以度过一个又一个欲望的旋涡。
最后的收尾
几个人纷纷向自然、太阳、生命道歉之后,最后一个道歉,冯小刚画外音与葛优对话,批判了大众的所谓对美好愿望的想当然和伪善性。又与前面几个道歉之间的真诚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的互相作用的真实与质疑的反讽或者提出疑问。
黑色电影桥段不断出现,这不是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能够承载的。《私人定制》是彻底的向电影之外的观者,向社会现实提出各种质疑、挑战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不可能期望人见人爱。不过要是利用贺岁电影这种工业电影的商业模式可以催人思考,或者让你心里有点什么,可以反思,也许仅仅凭借这一点,这就是部相当好的电影了。毕竟如今的时代,所谓的艺术电影的批判有时候也成了一种深度的矫情综合症的时候,需要有一部《私人定制》这样充满了诚意的批判和善意的讽刺的电影出现。
用艺术的姿态进行谄媚观众早已不是什么所谓的艺术品位或者勇敢的时候,用善意的嬉笑怒骂来达到批判现实的电影才是真正的好电影。因为它一开始就没打算惯着观众,这是很多如今所谓的独立电影、地下电影、先锋电影、艺术电影所望尘莫及的。毕竟有些艺术电影还是妄图让观众来同情他们的艺术姿态、艺术理念的,而这种姿态却恰恰是一种高端的媚俗而已,是谁就不说了。《私人定制》与这些电影完全是相反的,它本身就是在否定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它不但瓦解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陋的所谓“合理”,它连自己都彻底的否定了。中国传统小说常常说:这些文字不是为了要描写世间的合理或者不合理,归根结底是要劝人向善,如何真实的生活在世俗之中。
部分台词:
“我想挑战下自己的软肋。”
“你这也叫考验?哪个干部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以前挺接地气一导演,现在俩脚不沾地儿了"
“电影这东西祖宗就是俗的,走马灯那会儿来的”
“说好电影是第八艺术呢”
“看书要有文化,但文盲也能看电影。”
您这一千亿不可能祖上来的,明清两朝国库加起来也就一亿两白银
“那些有几千亿的人,每天一睁眼,想的,不是必须花出去一千多万,而是又要还银行一千多万”
6. 《大鳄三部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大鳄三部曲》(仇晓慧)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QrhuABvSDftGbrhHG4_9Dw
书名:大鳄三部曲
作者:仇晓慧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8-9
页数:1258
内容简介:
一部横跨40年的资本传奇,一个金融天才的复仇传奇,再现资本游戏的罪恶与救赎。
17岁的袁得鱼目睹自己的父亲——“证券教父”的海元证券董事长袁观潮卧轨自杀。
四处消息说袁观潮死因是在猛股帝王医药中押错赌局,难逃被逼巨债的厄运。
然而袁得鱼从小就极具金融天赋,他觉得父亲不会就这么简单自杀,有太多投资逻辑上的破绽。他只想知道,父亲究竟为什么死,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他得到了父亲遗留手表里的交割单。上面有个7个名字。葬礼那天,袁得鱼记住了那一张张嘴脸。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在帝王医药操作中最终倒戈,让袁观潮陷入被动。
几年后,袁得鱼无意进入金融业,展开了自己征战上海金融圈的旅程。他的路数充满邪气,独闯出一条道路……
作者简介:
仇晓慧
新生代财经作家,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知名对冲基金合伙人。
11岁时趴在洗衣机上涂鸦的小说发表于全国文学杂志,中学时曾与韩寒同期获新概念作文比赛大奖。
最早从事咨询行业,因沉迷于财经报道里的故事,转型为主流媒体主笔,后重归金融圈。熟悉各种另类投资策略,金融领域尤以对冲基金、投资银行见长。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拜访美国黑石、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金融机构,深度尽调AQR、TWO SIGMA等多家全球顶尖对冲基金。
曾是上海陆家嘴德州扑克俱乐部发起人,在黄浦江边挥牌会友。
自年少时期看过TVB版《大时代》后,一直立志于写最精彩的财经小说。作品拥有强烈个人风格,是金钱、谋略、强剧情、烧脑、悬疑、爱情、时尚等多重商业元素的融合。
难得同时拥有“文学功底扎实,长期混迹金融圈,海外市场经历”三大优势,或许是正在诞生的“金融商战小说代言人”。
7. 资本的游戏的资本的游戏第一版
作者:房西苑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2008年10月1日
ISBN:9787111250081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套装数量:16 房西苑,国内著名投融资专家,北京大学国际法学士,美国长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汇思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兼任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项目管理协会会员。
曾经服务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任多家境外投资基金驻华代表;曾任民福投资集团总经理、海肤康药业公司董事长;投资创建华运电力载波技术公司、矩阵方达信息技术公司、百思康营养健康网等,并任董事长。曾创立E-hotel旅游电子商务网,任现代运通公司副董事长,未来运通公司总经理,后操作了携程旅行网与运通旅行网的兼并案,此案被称为是中国2000年最成功的并购案。
作者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各类总裁班兼授《资本运营》专题课程五年以上,深受企业家欢迎。听他讲过课的学员评价说:房老师不是学院派,也不是实战派,而是开战派。 产品运营是爬楼梯,资本运营是上电梯,
前者一代致富,后者一夜致富。
站在企业家立场上理解资本与资产之间的游戏规则
将“资本运营”请下神坛
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时间上的领先;第二个是市场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空间上的优势;最高层面的竞争是资本层面的竞争,赢者获得的是战略上的主动,可将别人获得的时间和空间优势尽收囊中。作者认为,资本运营是企业家需要修炼的最高武功。
《资本的游戏》跳出了资本家的立场,打破了西方投资学的框架,完全站在企业家的立场阐述资本运营的游戏规则。论述以企业家关心的直接投资及融资为主线,阐述与资本家打交道的战略战术、商务模式设计、项目包装技巧、投入产出的计算方式。本书时而从融资者的角度,时而又从投资者的角度进行论述,让融资方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打算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资本的游戏》把西方的理论框架嚼碎了吞下去,然后按照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吐出来,故意打破专业光环给人们造成的畏惧感,把资本运营这门学问请下神坛。
站在企业家立场上理解资本与资产之间的游戏规则将资本运营请下神坛
作者既从融资者的立场又从投资者的立场进行论述,主要让融资者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打算盘,以实用性为出发点。
资本运营是主要涉及两种人的游戏——企业家和资本家。企业家运营资产赚钱,资本家运营资本赚钱,资本与资产之间的交易,产生了资本运营。 《资本的游戏》从头到尾都是在用中国式的语言对资本运营的规律进行诠释,甚至很多概念来自作者原创。书中的案例穿插于各个章节,多为作者亲自操作的国内案例,不但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这个世界上有人喜欢把小道理讲成大道理,也有人喜欢把大道理讲成小道理,作者属于后一种。作者的语言风格流畅诙谐,举重若轻,擅长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去描述企业之间的关系,用家庭关系解释资本的游戏规则,各种比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令人忍俊不禁。这个特点最显著地体现在最首页的《房氏独家经典语录60条》:
1、从产品运营进入资本运营,中间就隔着一层纸,捅破了也就什么都想通了。无非就是过去卖产品,现在卖企业;过去卖力,现在卖身嘛。
2、杨白劳靠卖豆腐这一辈子也还不起黄世仁的债,他只有靠卖喜儿才能彻底翻身。
3、孩子的奶不够吃,你可以聘请奶妈,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把奶妈娶回家。
4、实业投资是“丈夫”,金融投资就是“情人”,情人会与你同居,但是绝不会与你结婚。你千万别指望情人会忠于爱情,他终有一天会把你转手卖掉,然后拿着卖你的钱去另寻新欢。
5、广大股民就是“嫖客”,他们只用脚投票,不用手投票,不负责任是他们的缺点,也是他们最大的优点。他们会大把地往你身上扔钱,但是从来不过问你的家务事儿。
6、什么叫做经济转型?转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剧烈的资产兼并,你不是吃掉别人就是被别人吃掉。
7、勇敢的迎接资产兼并的大潮,保持一个开放心态:干成了“老子”就把联想、海尔娶回家,干不成“老娘”就嫁给联想、海尔。你要是有这等豪情壮志,就天下无敌了。
8、企业可以当女儿养,打扮的花枝招展去吸引龙头企业,一心一意把自己嫁给龙头企业,当不了王,咱就当王妃,嫁入豪门,改姓从夫。
9、企业可以当儿子养,那风险投资的钱,靠娶媳妇发家,你缺什么资产,就娶有什么资产的媳妇,把媳妇娶回家就什么都有了。娶她个“三妻六妾”,生他个人丁兴旺,然后拖着一群老婆孩子上市。
10、资产并购就是个交易。嫁女儿得彩礼,然后用彩礼钱给儿子娶媳妇,这套把戏连乡下的农民都会玩,何况企业家? 前言
第1章 资本运营常识
1.1 资本运营的两道大门 1
1.2 企业资金的两个循环 4
1.3 企业发展的两种战略 5
1.4 企业融资的两条渠道 8
1.5 投资融资的两把算盘 11
第2章 投资者的游戏
2.1 买鸡卖蛋与买蛋卖鸡 13
2.2 证券资金的零售批发 16
2.3 击鼓传花,花落谁家 20
2.4 草鸡变凤凰的三级跳 23
2.5 用人家的水浇自家园 26
第3章 融资者的选择
3.1 融资模式的优选排序 31
3.2 股权融资:砍腿换车 33
3.3 信用融资:寅吃卯粮 35
3.4 金融租赁:借鸡生蛋 37
3.5 买方信贷:贸易补偿 40
3.6 围点打援:以小博大 44
3.7 市场孵化:凭奶认娘 45
3.8 整存零取:蓄水滴灌 49
3.9 整合资源:空手套狼 51
3.10 资产信托:表外融资 53
3.11 股权质押:典手借枪 55
3.12 一夫二妻,一胎双子 57
3.13 项目融资:画饼赊账 60
第4章 投资者的思路
4.1 投资决策的四项原则 62
4.2 选择项目的三道门槛 71
4.3 不怕老外也不怕老乡 82
4.4 成也关系,败也关系 83
4.5 投资决策的思维框架 85
4.6 双指标评估决策模型 87
4.7 指标加权平均量化表 92
4.8 竞争性要素评估模型 95
4.9 标准的投资决策流程 97
4.10 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 98
4.11 市场预测的工具方法 101
第5章 资金退出之路
5.1 要为投资者预留退路 110
5.2 没有流动就没有安全 111
5.3 如何提高资产流动性 112
5.4 投资资金的退出机制 114
5.5 呆滞流动资产证券化 117
5.6 公司上市与证券市场 119
第6章 项目包装技巧
6.1 报告文学与科幻小说 126
6.2 如何给投资者讲故事 128
6.3 让投资者拍板的条件 131
6.4 深入浅出乃沟通捷径 137
6.5 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 139
6.6 融资成功的三个要素 143
6.7 商务模式的设计策划 144
6.8 技术模式的设计策划 145
6.9 经营模式的设计策划 148
6.10 合作模式的设计策划 159
6.11 商务计划书基本模式 163
第7章 投入产出分析
7.1 从三个原始问题出发 168
7.2 如何评估资产的价值 169
7.3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173
7.4 贴现率是怎样计算的 176
7.5 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178
7.6 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 180
7.7 项目评估的三大指标 182
7.8 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 187
7.9 投入产出的数量模型 189
第8章 投资风险分析
8.1 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 191
8.2 风险识别与头脑风暴 193
8.3 风险的模拟情景分析 196
8.4 商务模式的流程分析 197
8.5 风险加权平均量化表 198
8.6 风险发展趋势的推测 200
8.7 项目概率树风险分析 201
8.8 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 204
8.9 项目要素敏感性分析 207
8.10 风险应对的六种模式 209
8.11 风险管理的四项原则 212
第9章 资产兼并重组
9.1 没有区别就没有战略 215
9.2 资产重组的法律形式 217
9.3 资产重组的交易模式 220
9.4 资产重组的效益分析 222
9.5 多元化的馅饼和陷阱 224
9.6 多元化的进攻和撤退 226
9.7 资产兼并的优先抉择 231
9.8 现金并购的定价模型 233
9.9 股权并购的定价模型 237
9.10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244
9.11 借壳上市的并购重组 247
8. 资本的游戏怎么样
尽管中国资本市场目前还是乱哄哄的,但PE/VC已经在退去,等待市场下一次恢复的爆发。对于想做大的中国创业者,应该学习利用资本来扩张,而这里面怎么玩的该书会给一个系统的讲述,或许可以从这些根末细节去挖掘到一个全新的阅读地图: 第1章 资本运营常识 1.1 资本运营的两道大门 1.2 企业资金的两个循环 1.3 企业发展的两种战略 1.4 企业融资的两条渠道 1.5 投资融资的两把算盘 第2章 投资者的游戏 2.1 买鸡卖蛋与买蛋卖鸡 2.2 证券资金的零售批发 2.3 击鼓传花,花落谁家 2.4 草鸡变凤凰的三级跳 2.5 用人家的水浇自家园 第3章 融资者的选择 3.1 融资模式的优选排序 3.2 股权融资:砍腿换车 3.3 信用融资:寅吃卯粮 3.4 金融租赁:借鸡生蛋 3.5 买方信贷:贸易补偿 3.6 围点打援:以小博大 3.7 市场孵化:凭奶认娘 3.8 整存零取:蓄水滴灌 3.9 整合资源:空手套狼 3.10 资产信托:表外融资 3.11 股权质押:典手借枪 3.12 一夫二妻,一胎双子 3.13 项目融资:画饼赊账 第4章 投资者的思路 4.1 投资决策的四项原则 4.2 选择项目的三道门槛 4.3 不怕老外也不怕老乡 4.4 成也关系,败也关系 4.5 投资决策的思维框架 4.6 双指标评估决策模型 4.7 指标加权平均量化表 4.8 竞争性要素评估模型 4.9 标准的投资决策流程 4.10 市场前景的分析预测 4.11 市场预测的工具方法 第5章 资金退出之路 5.1 要为投资者预留退路 5.2 没有流动就没有安全 5.3 如何提高资产流动性 5.4 投资资金的退出机制 5.5 呆滞流动资产证券化 5.6 公司上市与证券市场 第6章 项目包装技巧 6.1 报告文学与科幻小说 6.2 如何给投资者讲故事 6.3 让投资者拍板的条件 6.4 深入浅出乃沟通捷径 6.5 中介服务机构的角色 6.6 融资成功的三个要素 6.7 商务模式的设计策划 6.8 技术模式的设计策划 6.9 经营模式的设计策划 6.10 合作模式的设计策划 6.11 商务计划书基本模式 第7章 投入产出分析 7.1 从三个原始问题出发 7.2 如何评估资产的价值 7.3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7.4 贴现率是怎样计算的 7.5 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7.6 项目的现金流量预测 7.7 项目评估的三大指标 7.8 投资者期望的回报率 7.9 投入产出的数量模型 第8章 投资风险分析 8.1 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 8.2 风险识别与头脑风暴 8.3 风险的模拟情景分析 8.4 商务模式的流程分析 8.5 风险加权平均量化表 8.6 风险发展趋势的推测 8.7 项目概率树风险分析 8.8 项目的盈亏平衡分析 8.9 项目要素敏感性分析 8.10 风险应对的六种模式 8.11 风险管理的四项原则 第9章 资产兼并重组 9.1 没有区别就没有战略 9.2 资产重组的法律形式 9.3 资产重组的交易模式 9.4 资产重组的效益分析 9.5 多元化的馅饼和陷阱 9.6 多元化的进攻和撤退 9.7 资产兼并的优先抉择 9.8 现金并购的定价模型 9.9 股权并购的定价模型 9.10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9.11 借壳上市的并购重组 中国的屌丝们,大多无法进入投行打工,但不意味没有机会分到资本的好处,明天谁也无法确定。我们要看到希望。
9. 资本超人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资本超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资本超人
作者:赤松山人
致谢
更新时间2010-4-22 22:34:08 字数:84
此书本是山人玩票之作,虽上传之初曾表示不注重投票和收藏,但看到有部分书友收藏本书,山人自然也是高兴的,所以在此深表谢意!
同时也感谢编辑大人对新人的不断鼓励和提醒,谢谢!
今日万字更新,五一停更三天,周二恢复。
更新时间2010-4-29 22:55:45 字数:33
五一节答应小孩们去游玩,还要去乡下看望老人,没时间码字,读者见谅!
玩票
更新时间2010-5-5 21:38:38 字数:419
最近突发手疾,怎么呢!----就是手痒的很,别误会!没其他,就是特别想写点什么自我满足一下,这种yu望很强烈!而且还特别想写和可爱的钞票、和资本有关的人生游戏,于是乎,山人就弄了个题目叫《资本超人》,不亦乐乎地埋头杜撰起来。
一连数周,山人天天午夜时分徜徉在资本游戏和市井生活的意境中。忽一日,回头一看,居然已经洋洋十万字,遂起发表之念。于是乎,又忙不迭地在‘起点中文’占了个小角落,一章一章的传上去。颤巍巍地,一不小心看到了编辑大大们的谏言,说新人要如何如何把握心态,如何如何把握好更新的时间。于是乎,山人天天埋头苦干、殚精竭虑、头悬梁、锥刺股,不断地按时更新。昨夜,忽想起有点击率、推荐票一说,于是就留意大神们的大作,一通浏览,发现推荐数少于四位的极少,点击数更是绝不会少于六位数。又于是乎,山人兴冲冲地到犄角旮旯里找到自己的大作,点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