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刃小说的结局
❶ 柳云龙导演的《风筝》与原著一起对比看,差距一目了然
“谍战教父”柳云龙的《风筝》,改编自作家肖锚的小说,小说原名《断刃》。肖锚,沈阳人,原名林宏。肖锚作品有《断刃》、《二炮手》、《渗透》、《硝烟散尽1、2、3》、《苏半仙》等。
肖锚所著小说大多是军事小说,刻画战争英雄人物。
肖锚的原著《风筝》连楔子加正文一共46章内容,34·5万字。编剧杨健根据肖锚的小说改编为《风筝》剧本,柳云龙导演,柳云龙、罗海琼、李小冉、马驰、孙斌、齐欢等主演,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谍战精品大剧。
柳云龙影视版《风筝》与肖锚原著的《风筝》不尽相同,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看,差距一目了然。
【1】
人设的改变
在原著中延娥是延安本地被打倒大地主家的女儿,走投无路之下加入了中统。
在柳云龙影视版(以下简称柳版)中延娥是受中统派遣潜伏延安的特工。
如此迥然不同的延娥人设,使得各自表达的内涵发生了转变。原著中延娥迫于穷困潦倒的生活,转而投敌,使得延娥的人性及其信仰的刻画削弱了很多,这远不如柳版延娥是中统潜伏特工的人设,对刻画延娥坚韧的人性以及信仰的顽固,更能令人信服,印象深刻。
原著延娥对她所走道路是身不由己的,对其坚持的信仰的行为,缺乏令人信服的合理性。延娥加入中统的行为,怎么看都不是发自内心的坚定选择,而更像是为了糊口而做出的权宜之计。
而柳版延娥是中统潜伏特工的身份,在艰苦的潜伏环境下,对其信仰的坚如磐石始终如一,更能把信仰诠释得深入骨髓。敌我双方道路不同,但对信仰的矢志不渝,同样令人钦佩。
由此可见,柳版与原著就延娥人设来说,柳版对诠释主题内涵,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打动人心,更有艺术魅力。
【2】
角色命运走向的改变
原著与柳版,在角色命运走向上最大的不同是,原著的高君宝最后成为了归国华侨,他最终从韩冰给他的情报中得知了“风筝”就是郑耀先的真相。
而在柳版中,高君宝在刺杀郑耀先时,反被我方击毙。
原著与柳版,在高君宝命运走向上截然不同。原著对于高君宝的刻画,较为平和一些;而柳版高君宝在他命运走向上更残酷一些。
其实柳版对高君宝击毙结局的设计来看,更符合高君宝倔强顽固的性格,也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高君宝公仇私仇一起报的阴险狠辣作风。像高君宝之流顽固不化的反对派,被击毙的下场更能体现邪不压正的主题大义。
高君宝的死,于角色本身罪有应得,该死,于剧作内涵本身力有千钧,该赞。
难能可贵的是,柳版在原著没有涉猎的基础上,对高君宝拉着周乔在养母秋荷墓前的一段振聋发聩的独白,是《风筝》浓墨重彩的神来之笔,也是导演柳云龙拍摄《风筝》最大的良心用苦之所在,可惜的是被删减掉了。
就高君宝这一角色的种种处理方面来看,柳版比原著做得更为震撼人心,更为勇气可嘉豪气干云。
【3】
对于十年特殊时期的不同刻画
原著中对于十年的描述,点到为止,没有太多有意思的故事。
而在柳版中,十年时期中,发生在周志乾(郑耀先)身上的故事,除了不堪之外,还有许多笑中带泪有意思的故事。
比如街道潘主任凭着蛛丝马迹找出周志乾与韩冰的“不正常”关系。
比如徐东秀与郭文志那些蝇营狗苟的男女事情。
柳版把原著中没有的故事情节,给绘声绘色的添加上好多,给苦涩艰难的十年特殊生活,增添了些许苦中作乐的黑色幽默与洞若观火的人性观察。
【4】
角色的合并集中
柳版把原著中老袁与段国维两人的事迹合并为一人袁农。原著中是段国维追求韩冰,与韩冰结合后又离婚。
柳版直接把老袁与段国维两个角色合并为一个角色袁农,这样一来,矛盾更集中,角色刻画更丰满立体,使得角色塑造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
除了以上四点,原著与柳版还有些许不同,不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找来《风筝》原著,细细读来,一一与柳剧参照,谁做得更好,一目了然。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影视作品也是这样,剧本的二次创作也要本着来源于小说,高于小说的创作宗旨,这样才能让影视剧更有艺术震撼力,更有经典永流传的艺术魅力。
❷ 诚求好看的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小段的等等最好详细列举。 不怕分低,就怕你不全。
金庸:《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古龙:《七种武器》《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武林外史》《绝代双骄》《多情剑客无情刀》《欢乐英雄》《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三少爷的剑》
梁羽生:《萍踪侠影》《白发魔女传》《狂侠天骄魔女》《龙凤宝钗缘》《大唐游侠传》《广陵剑》《鸣镝风云录》《游剑江湖》
卧龙生:《天剑绝刀》《绛雪玄霜》《七绝剑》《无名箫》《金剑雕翎》《飞燕惊龙》《摇花放鹰传》《风雨燕归来》《天香飚》
柳残阳:《荡魔志》《断肠花》《雷之魄》《生死锤》《枭霸》《枭中雄》《千手剑》《霜月刀》《金家楼》《七海飞龙记》《断刃》《江湖之狼》《千魔之仇》
李凉:《杨小邪系列》《矛盾天师》《天才混混》《江湖风神帮》《江湖一担皮》《江湖急救站》《妙贼丁小勾》《天下第一当》《淘气世家》《神偷绿小千》
温瑞安:《神州奇侠》《血河车》《四大名捕》《神相李布衣》《白衣方振眉》
陈青云:《死城》《丑剑客》《剑影侠魂》《铁笛震武林》《残肢令》《青衣修罗》
倪匡:《六指琴魔》
上官鼎:《七步干戈》《阳关三叠》
黄易:《大唐双龙传》《覆雨翻云》《寻秦记》
莫容美:《祭剑台》《金步摇》《一品红》《不了恩情不了怨》《烛影摇红》
独孤红:《剑胆琴心》《雪魄梅魂》《大明英烈传》《响马》
墨余生:《紫龙佩》《续紫龙佩》《大侠龙卷风三部曲(琼海腾蛟,海天侠侣,明驼千里)》
奇儒:《蝉翼刀》
易容:《大侠魂》《王者之剑》《河岳点将录》
曹若冰:《金扇玉箫》《龙飞凤舞碧云天》《女王城》
东方玉:《刀开明月珠》《金笛玉芙蓉》
司马翎:《剑海鹰扬》《纤手驭龙》《帝疆争雄记》《金浮图》
诸葛青云:《紫电青霜》《书剑春秋》《碧落红尘》
萧逸:《七禽掌》《白如云》《饮马流花河》《甘十九妹》
公孙梦:《血字真经》《酒狂逍遥生》
云中岳:《傲啸山河》《我独行》
阳朔:《九阴九阳》《大侠风清扬》《剑圣风清扬》
梦中游:《血案迷踪》《不死天龙》
高庸:《纸刀》《胭脂宝刀》《感天录》
黄鹰:《天蚕变》
❸ 高分悬赏~推荐几部经典武侠小说
卧龙生和柳残阳的武侠小说也还可以,记得曾经也是和古龙他们名气差不多,主要是三位大师的很多作品都拍成电视剧才名气越来越大。
卧龙生生平简介
台湾武侠“四大天王”及“三剑客”之一,在古龙之前被称为“武侠泰斗”。本名牛鹤亭,河南镇庭人,1930年生。幼年从军失学,但自幼喜读武侠小说,颇有才思。他1955年由军中退役,闲来无事,在友人怂恿下开始学写武侠小说。 1957年以祖居南阳卧龙岗取笔名《卧龙生》一炮打响。1959 年《飞燕惊龙》出世,便奠定了他在台湾的“武侠泰斗”地位。他的作品,早期是取法于旧武侠“北派五大家”而以 “通俗趣味”大受欢迎;1965年以后,改走“半传统半新潮” 路线,作品却渐不如前。卧龙生对武侠小说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他成功地运用了还珠楼主的神禽异兽、灵丹妙药、玄功绝艺、奇门阵法,郑证因的帮会组织、风尘怪杰、独门兵器,王度庐的悲剧侠情,朱贞木的奇诡布局、众女倒追男等等,成功地博采众长而融于一体,开创了既具有传统风味又具有新境界的新时期武侠小说风格,成为一代“武林正宗”。第二,由他倡导以武学秘籍引起武林风波以及正邪大会战的情节结构,成为60年代台湾武侠的普遍模式,影响至为深远。第三,他的“武林九大门派”说法和“争霸江湖”及武林排名的主题,虽然稍晚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却使它在武侠小说中普遍推行开来。卧龙生小说真品如下:《风尘侠隐》《惊鸿一剑震江湖》《飞燕惊龙》《铁笛神针》《玉钗盟》《天香飙》《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涯情侣》《天剑绝刀》《金剑雕翎》《风雨燕归来》《双凤旗》《天鹤谱》《飘花令》《指剑为媒》《翠袖玉环》《铁剑玉佩》《镖旗》《血剑丹心》《神州豪侠传》《寒梅傲霜》《玉手点将录》《金凤剪》《飞铃》《八荒飞龙传》《无形剑》《金笔点龙记》《烟锁江湖》《摇花放鹰传》《花凤》《春秋笔》《幽灵四绝》《剑无痕》《天龙甲》《黑白剑》《飞花逐月》《剑气洞彻九重天》《金剑丹心》《新仙鹤神针》。
柳残阳生平简介
柳残阳本名高见几,1948年生,山东青岛人。1961年出版处女作《玉面修罗》,到1966年左右逐步建立起独具一格的“铁血江湖派”风格。帮会写法模仿郑证因, 但发展出另一种江湖声口;武打艺术模仿还珠楼主,只是将斗法化为过招。多写独行侠盗或职业杀手的血性与孤愤,“只见二义,不计生死”!《断刃》作于1968年。黑道高手“阎罗刀”,厉绝铃杀人越货,亡命天涯;偶然救了官家孤女黄君雅,两人相伴走江湖,日久生情。黄君雅劝厉绝铃心存仁恕,少造杀孽。厉绝铃如言宽恕敌手,却不料敌手并不仁恕,杀死了黄君雅,厉绝铃万念俱灰,拗断成名兵刃“生死隼桥”,退隐江湖,不知所终。柳残阳作品创作年代先后排列为:《玉面修罗》(1961 年,处女作)《修罗七绝》《天佛堂》《金雕龙纹》《金色画具》(《荡鹰志》)《博命巾》《骠骑》《银牛角》《血笠》《七海飞龙记》《千手剑》《天魁星》《霸锤》《神手无相》《断刃》《渡心指》《枭中雄》《枭霸》(《青衣燕铁衣》)兄弟作)1966年以后出版,为柳残阳风格成熟之标志)、《大煞手》《大野尘霸》(《冤月刀》)《鹰扬天下》《幻剑毒刃》《铁血侠情传》《山君》《煞威棒》《伤情箭》《傲爷刀》《拂晓刺杀》《大雪满弓刀》《凤凰·罗汉·坐山虎》《火符》《十方瘟神》《天宝志异》《血魂山之誓》《沥血伏龙》《血刀江湖载酒行》《关山万里一飘客》《烈日冷鹰》《牧虎三山》《巨灵出阵》《血祭八荒》《明月不再》。
还有还珠楼主和诸葛青云也有不少作品也不错,你可以自己选着看,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