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言情小說有三角戀情
發布時間: 2024-02-02 10:35:34
A. 60年代的香港言情小說有什麼特點
依達及傑克、望雲等活躍在五60年代的香港文壇上,受當時香港傳統文化氛圍的影響,他們的言情模式大多脫胎於明清兩代的「才子佳人」小說,主題披露與人物描寫有著較趨同的「套板」。一部小說講述一次戀愛經歷或者一個婚姻故事,間或也探討一下諸如「愛情是什麼」這樣的話題,在盡情抒發纏綿、神奇、朦朧、哀怨的情愛夢幻時,亦帶有著理念的意味。通常以女性為主人公,以美好的愛情為至高無上的理想,以結成美滿姻緣為結局。情節模式不是「一見鍾情」,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雖然或者會遇到一些惡人惡事的阻撓,或者弄成了三角戀愛、糾纏不休的局面,但最終都能排除萬難,善有善報,有情人誤會冰釋,成神仙眷侶。
這時期的言情小說,主要還是以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為依歸,即使是依達一些反映青年一代苦悶、孤獨心態,在當時看來比較洋化的作品,其內涵還是表現美與丑、善與惡沖突的傳統主題。稍後出現的嚴沁等作者走的也是這一路子。大部分的作品都洋溢著溫馨而浪漫的情愛氣息,卻缺乏現實的詩意,難以在時間的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的刻痕。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