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獵人筆記小說
Ⅰ 《獵人筆記》的作者是誰
《獵人筆記》的作者是屠格涅夫。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處女地》,中篇小說《阿霞》《初戀》等。
屠格涅夫忠於自己的天性和創作個性,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有效地利用了俄國和西歐的浪漫主義的積極成果,錘煉和創立了他自己的獨特的現實主義小說,從而極大地豐富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寶庫,有力地推動了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獵人筆記》解析:
《獵人筆記》總體上是第一人稱敘述。敘述者與其他人物存在於同一世界,因此第一人稱敘述也稱為內部敘述。「我」是主要敘述者,化身為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並被賦予特殊身份:獵人。
這不是一般的人物,「我」是傳奇中的冒險者,是流浪小說中的流浪兒,是本雅明意義上的「游盪者」。這類人並沒有固定的職業,在故事中的所謂職業是個偽裝,無論是破落騎士、乞丐還是閑逛者、獵人,要說他們的正業,那就是游盪,在都市的供廊街或鄉間的曠野不停地漂流。
看似人群中的一員,卻因各種理由成為邊緣人,始終以局外人的眼光觀看這個世界。他們的目的,是去體驗、去發現、去記錄、去穿透這個世界。「我」既是故事的目擊者與參與者,與其他人物同哀樂;又是居高臨下者,以超越的眼光提煉這些體驗,間接地發表感受。
Ⅱ 《獵人筆記》的大概內容是什麼
內容簡介:
作品以一個獵人的行獵為線索,刻畫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婦、城鎮醫生、貴族知識分子、農奴、農家孩子等眾多的人物形象,真實地展現了農奴制背景下外省城鄉各階層人民的生活風貌。
在美麗的大自然景色中.發生的卻是種種悲劇,體現了對農奴制度的無言控訴。作品也生動地描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
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結局》《車輪的響聲》和《活骷髏》),共25篇。
作品採用見聞錄的形式,真實、具體、生動、形象,體裁風格多樣,語言簡練優美,可謂散文化小說、詩化小說的範例。《獵人筆記》是作者成名之作,對俄羅斯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
1847年-1851年,屠格涅夫在進步刊物《現代人》上發表其成名作《獵人筆記》。該作品反農奴制的傾向觸怒了當局,當局以屠格涅夫發表追悼果戈里文章違反深扎調理為由,將其拘捕、放逐。
(2)都市獵人筆記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獵人筆記》是19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問世的。這時正是俄國解放運動從貴族革命向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過渡的時期,是俄國社會生活處在大轉變的歷史時期。這一時期,俄國專制制度腐朽的本質更加暴露出來了,農奴制度的危機更加加深了。
從20年代起,俄國的農奴制度就進入了危機階段,並且,這種危機在不斷地加深著。資本主義在俄國逐漸地發展起來了。
它猛烈地沖擊著農奴制度,使農奴制度的經濟逐漸解體了。應該說,農奴制經濟的解體,是農奴制危機的根本原因。
同時,農民反對農奴制度的斗爭也在不斷地加強著。據統計,從1826年到1850年,農民騷動達到了576次。
此外,這時平民知識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漸代替著貴族革命家,參加革命運動的進步力量擴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國解放運動的深刻影響下創作了《獵人筆記》。
作品影響:
1847年,俄國進步刊物《現代人》的「雜拌」欄里,出人意料地發表了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說《霍爾和卡里內奇》,並冠以一個奇特的副標題:「獵人筆記之一」。小說發表後立刻受到進步評論界的歡迎。原來,編輯部安排在「雜拌」欄刊出,是為了障人耳目,對付書報檢查機關。
發表前,雜志的主持人巴納耶夫送審時,曾這樣報告書報檢查官:「送上屠格涅夫的短小故事一篇,似供第一期『雜拌』用;鄙意認為,此文毫無惡意」。其實,巴納耶夫和別林斯基心裡十分清楚,對沙俄統治者來說,這個短篇遠不是「毫無惡意」。
它是俄國文學中第一次描寫農民的作品,矛頭是刺向農奴制下的地主階級。此後,屠格涅夫一發而不可收拾,在「獵人筆記」這個總題目下,陸陸續續寫出25篇短篇。
這一組作品,以俄國中部地區優美的自然景色為襯托,通過對庄園里農民與地主的生活的廣泛描繪,揭露了地主表面文明仁慈實際野蠻殘暴的本性,對忍辱含垢,備受欺凌的農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發出了農奴也是人,而且是富有聰明才智的人的呼聲,這在當時無疑是振聾發聵的。
1852年,這組作品以《獵人筆記》為名在莫斯科結集出版,成為轟動俄國文壇的一件大事。進步輿論稱贊它是射向俄國社會生活的災難——農奴制度的「一陣猛烈的炮火」,是「一部點燃火種的書」。
參考資料:
網路-獵人筆記
Ⅲ 《獵人筆記》一書,寫的怎樣呢
《獵人筆記》的作者屠格涅夫堪稱是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風景畫"大師,俄羅斯的山川風物,只要落於他的筆端,無不璀璨生輝。《獵人筆記》中的大自然描寫,恰似一幅幅秀麗的充溢油畫質感的俄羅斯風景畫,神韻俊朗,無不散發著大自然的馨香,令人迷醉,可謂是一部俄羅斯大自然的頌詩。
實際上,無論是在屠格涅夫的小說中,還是在他的散文詩中,充滿著激情的景物描寫俯拾皆是,它與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人物性格詩意般的形象性的刻畫,語言的音樂性與精煉美,以及獨特的情節結構相融合,共同構成屠格涅夫創作的獨特的抒情現實主義風格。更重要的是,屠格涅夫真實、生動、質朴、可愛、親切的現實主義風景描寫也給文學里的寫景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使之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Ⅳ 《獵人筆記》最新txt全集下載
《獵人筆記》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qCQEWX_ZfYHnl_gGtl73ig
《獵人筆記》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過描寫獵人的狩獵活動,記述19世紀中葉俄羅斯農村生活的隨筆集。最初發表時,有21個短篇小故事;1852年出單行本時,增加1篇(《兩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編輯文集時.又收進3篇(《切爾托普哈諾夫的結局》《車輪的響聲》和《活骷髏》),共25篇。
Ⅳ 獵人筆記每章概括 獵人筆記每章概括簡單介紹
1、《「黃鼠狼」 霍爾與卡里內奇》
「我」以獵人的身份訪問瑞茲德林縣,在曠野里結識了小地主鮑盧台金。我們先步行到了「黃鼠狼」霍爾的家,他的小兒子駕車送我們回鮑盧台金家過夜。第二天,「我」一個人出外打獵,傍晚時來到霍爾家並在這住下。三天後,鮑盧台金派人來接「我」。次日,「我」離開了鮑盧台金先生家。
2、《獵人葉爾摩萊與磨房主妻子》?
「我」帶著僱傭的獵人葉爾摩萊,傍晚日落前在樹林里「守獵」。為了第二天黎明日出前「守獵」,我們想在附近一個磨房裡過夜。磨房主安排我們住在距離磨房很近的小棚里。磨房主還讓他的妻子出來招待我們。
3、《從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的一天,「我」帶著獵犬來到伊斯塔河畔打獵。在「草莓甘泉」喝水時,見到了「我」早就認識的那兩個農民:斯交布希卡和米哈伊洛·薩魏里甫。從後者口裡,讀者知道那個曾經風光,後來逐漸敗落的伯爵的故事。
4、《縣醫愛情奇緣》
除了第一段,全文都是這位「縣醫」的自述:他對「我」講述他本人在給一個小地主家的姑娘治病過程中親身經歷的一段終生難忘的戀愛故事。
5、《我鄰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主人公是小地主拉其洛夫。他至多五十來歲,年富力強,為人慷慨,待人和善。他參過軍,見多識廣,談吐自由,性情內向。他曾結過婚,但妻子因難產病故。現在他帶著妻子的妹妹私奔。
6、《富農奧夫謝尼科夫》
主人公是富農奧夫謝尼科夫。從他口裡,讀者知道各種不同的地主貴族,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此外,小說還寫到富農奧夫謝尼科夫的親侄子米加。
7、《李郭甫村外蘆葦盪遇險》
「我」和獵人葉爾摩萊到距離李郭甫村十里的蘆葦盪里撐船打野鴨遇險的故事。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獵人符拉基米爾和漁夫舒喬克。「我們」四人坐著舒喬克的船在蘆葦盪打獵的。
8、《河灣草地上的五個小孩兒》
「我」因為貪戀打獵晚歸,回家途中迷了路,後來只好跟五個小孩兒在河灣大草地的篝火旁邊過夜,「我」假裝睡著了,聽到了孩子們關於家神、美人魚的迷信和神話,以及當地發生過的一些傳說的談話。
9、《來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楊》
「我」打獵歸來,在路上碰到出殯的隊伍,為了避開這「不祥之兆」,車夫趕馬向前,結果車軸壞了。在侏儒卡西楊的陪同下到伐木場買車軸和打鳥,從「我」和他的交談中了解到卡西楊的身世和為人。在返回新村前見到了疑似老人私生女的安娜。最後回到家裡,天已大黑。
10、《田莊管家》
主人公是年輕的地主阿爾卡奇·巴夫萊契·別諾契金,此人是個表面和善、開明,內心冷酷、守舊的人物。他的管家聰明能幹,地主老爺喜歡他,縱容他在庄園當家做主、發號施令、欺辱百姓。
11、《田莊管理處》
一個綿綿細雨的秋天,「我」打獵歸來,經一個看守窩棚的老人指點,來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莊管理處躲雨,被管理處的主要負責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間里睡覺、休息。「我」後來透過間壁的空隙看見和聽見管理處發生的一切。?
12、《護林神》
傍晚我打獵歸來時,天氣突變,狂風暴雨,拉車的母馬陷在泥濘中就看林人皮留克幫「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天晴後,皮留克准備送「我」回家時擒獲一個偷砍樹木的農民,經我的幫助,皮留克放了那個農民。然後他送「我」出了樹林,分手告別。
13、《兩個地主》
本片主人公與第五篇的地主拉其洛夫他們的出身和經歷不同。一個是退伍的將軍,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地主。這是他們兩人的共性,雖然各有自己的特點。本片描寫了將軍的其人其事;而對這個土老爺,則主要用「我」的一次訪問記實以揭露他的外表熱情溫和、內心冷酷殘忍的偽君子言行。
14、《列別姜市場買馬記》??
「我」在列別姜打獵後,下榻於當地的一個旅館。回旅館吃完午飯去馬販子家買馬,但由於公爵的到來而沒有成交。最後「我」在另外一家買了一匹,但「到家」後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原來這是一匹瘸腿的病馬。
15、《達吉雅娜·鮑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本篇寫達吉雅娜·鮑里莎夫娜的為人,以及她收養與培養侄兒的情況。但這位侄兒學畫沒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錢和心血。
16、《俄羅斯人之死》
作者先後寫了五個俄羅斯人的死,他們的死因和臨死時的心態,以及周圍人的反應,以及「我」的思索和感慨。
17、《酒店賽歌》
描寫了兩個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個孤零零的酒店賽歌的具體過程;但小說主人公除了這兩個歌手——小包工和土耳其人亞什卡,酒店老闆尼古拉·伊萬雷莫爾等等他們是聽眾,也是裁判。
18、《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愛情故事》
卡拉塔也夫愛上了一個女地主的丫鬟,想為她贖身,但遭到女地主的拒絕,並將丫鬟遣送走。後來,卡拉塔也夫駕車把瑪特遼娜帶回到自己家,從此兩人過著甜蜜的生活。他們在一次駕車外出的路上正面碰上了女地主。事情敗露,女地主狀告他們,糾纏不休。最後瑪特遼娜決定自首,此後緲無音訊。卡拉塔也夫負債累累,變賣家產,遠走莫斯科謀事。他決心不回家鄉,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19、《幽會》
寫一對青年情侶離別前最後一次「幽會」的情景。男方「是一個闊少爺寵愛的仆從。」女方是一個「苦命、可憐的孤兒」。看來二人之間已經有了一段愛情關系,但男方的感情不深,在離別前表現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摯熱烈。
20、《希格雷縣的哈姆雷特》? 一次打獵的旅行中,「我」得到鄰村一個小地主的邀請,去他家赴宴。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間房,兩人都睡不著。於是就開始交談,他對我敞開心懷,打開了話匣,講了自己悲劇性的經歷。
21、《世襲貴族切爾托布哈諾夫及雷好友涅多皮尤斯金》
獵人葉爾摩萊陪「我」打獵回來,在路上先後遇到了切爾托布哈諾夫和涅多皮尤斯金, 「我」對他們做了一些調查之後,親自登門拜訪切爾托布哈諾夫,並參加了他們的家庭歌舞晚會,「很晚我才離開無夢村」。
22、《切爾托布哈諾夫的結局》
本篇寫主人公切爾托布哈諾夫的結局,寫他經歷的三次不幸:心愛的情婦瑪莎的出走;至友涅多皮尤斯金的去世;比愛人和至友更珍貴的寶馬瑪列克-阿泰力被盜。就是這三次不幸釀成切爾托布哈諾夫的人生悲劇。
23、《露克麗雅之死》
露克麗雅從前是個漂亮活潑的女僕,如今她長期癱瘓在床,骨瘦如柴,村裡人給起外號叫 「活木乃伊」,但她仍然是一個聰明善良、溫柔文靜、虔誠的基督信徒。小說主要寫她病中的思想和感情。
24、《車輪嘎吱響》
小說從飛洛費這個人物的「傻」寫到他一路駕車過程中表現的機智和聰明;從半路遇匪的危險場面寫到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刻畫兩個人物的同時也反映當時俄國的社會治安狀況。
25、《樹林和草原》
全篇寫的是獵人喜歡的樹林和草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風光。本篇可以看成這些寫景片斷的歸納和總結。詩情畫意,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