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事件安排
1. 網路小說如何構建矛盾沖突【網文寫作技巧】
一、沖突的概述
沖突這個東西,無疑是小說寫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許許多多的寫作指南書,特別是偏向劇本的指導書,都會特別提到「沖突」這個概念。
《短篇小說寫作指南中》說:「為明了起見,我們把展示沖突的場面稱為大場面,其他用途的場面稱為小場面。」
《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裡面的五大要素,分別是沖突、行動、結局、情感和展示。
《情節!情節!》的副標題,就是通過人物、懸念與沖突,賦予故事生命力。
《你的劇本遜斃了》裡面說,你的劇本失敗的原因之一是你沒對每個場景大喊:「我怎麼才能增強沖突?!」
《故事》裡面,把沖突作為故事事件的必要因素之一。
許許多多的寫作指南書,都非常看重沖突。然而到底什麼是沖突呢……很多初學者,聽說要在故事裡安排沖突,就寫下了以下的情節。
脾氣暴躁的老媽回到家之後,把我臭罵了一頓
我因為業績好,同事都在身後各種議論我,說我的壞話。
我好端端的走在一條街道上,忽然一盆水倒下來把我淋得透濕。
我這個月的月考,想要考第一。
然而猜猜看?也許有過寫作訓練的孩子們會發現,這些都不能算是沖突。
在理解沖突之前,首先要說的一件事就是:麻煩不等於沖突。再說一次:麻煩並不等於沖突。
二、沖突的基本概念
《虛構文學速成全攻略》裡面,有一個公式,能夠讓大家快速的理解沖突。這個公式說,沖突=渴望+障礙。
意思就是,想要塑造一個沖突,主要人物首先需要有一個渴望。比如說渴望升職,渴望和某個女孩交往,渴望成為億萬富翁。然後,現實需要給他足夠的障礙,來阻止他完成這個渴望。比如說,他渴望升職,但是老闆是他從小到大的死對頭。他渴望和校花交往,但是校花只喜歡高富帥,而他長得丑又沒有錢。他渴望成為億萬富翁,但他只是鄉下的農民的兒子……
渴望和障礙,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基本沖突。而渴望和障礙越強烈,這個沖突也就越強烈。
其實比起「沖突」這個詞,我比較喜歡叫它「拉扯」。因為感覺更好理解一點,這就是渴望和障礙,兩股相反的力量在拉扯著。然後故事就在這一個個拉扯之中,被扯到了最後的結局……嘛,不過叫什麼都一樣,沖突這個概念可能已經深入人心了,所以我姑且也繼續這么叫著。
除了這個公式之外,還有另一個理解沖突的方向。那就是,沖突的結果。沖突會導向人物行動。因為如果渴望和障礙夠強烈,人物不可能不做點什麼。
比如渴望跟校花交往的那個醜男孩,在自己外貌和貧窮面前,可能會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形象和財富狀況等等。
如果他覺得障礙太大了,應該換個人去追求,什麼都不做就走了。意味著他的渴望還不夠強烈。
如果他什麼都不做,校花依然跟他在一起了。如果故事是這樣發展,不需要他改變點什麼的話,這說明障礙不夠強烈。
因而都不能形成沖突。
所以說,如果單看結果的話。不導向行動,不推動故事發展的,都不能算是沖突。(注意,這個地方的行動,不僅僅只外在的行動,內心的下決定,也算是行動的一種)
好啦,這就是沖突的基本概念。我覺得這個概念還是比較簡潔明了的,所以大家都應該能聽懂。總結一下,我從兩個方面來解釋沖突。一個是沖突的基本組成,由渴望和障礙兩部分組成。一個是沖突的結果,沖突會導向人物行動。
現在是練習題,測試一下大家是不是聽懂了,往上看看之前我舉的例子,為什麼這些不能算是沖突?
提示:從組成部分來看,他們是不是缺少了渴望或者障礙?
從結果來看,他們一定能導向行動嗎?
還有一點,要記住。上節課講了。事件是……故事事件是什麼?
嗯,事件創造出人物生活情景中,富有意味的變化。這種變化是用一種價值來表達和經歷的,並通過沖突來完成。
回去檢查一下你寫的故事,裡面有多少個算是故事事件的時候,要著重檢查一下,故事裡有沒有足夠的沖突。如果沒有,就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怎麼加入沖突了。一般來說,沖突到位了,事件也就算是基本成功了。
三、沖突的表現形式
唔……這部分沒有什麼好說的。只是講了之後,能讓大家比較容易認出沖突來。
雖然本質上沒有什麼區別,沖突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
一種叫做追求。就像是游戲裡面的障礙跑一樣,人物有個特別想要的東西,不停的追逐著它。然而路上有各種各樣的障礙,讓他沒法那麼容易的得到這個東西。不管這個東西,是金錢、地位、名譽、愛人、還是什麼的……總之整體的故事看起來就像是個追求者的障礙跑。
另一種表現形式,叫做保護。一些危險拚命的追逐著主角,主角為了保全自己重要的東西,不停的逃避著。類似於生存游戲,或者塔防,不管主角想要保護的是自己的名聲,家園,安全,友人的安全什麼的。整體的故事看起來,就是各種危險接踵而至,而主角努力要保護重要的東西,逃避危險的侵害。
這兩種表現形式,其實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渴望的是具體的東西,還是渴望保護家人。都是渴望。無論障礙是追求路上的障礙,還是出現的危險,其實都是障礙。所以最後組成的東西,都叫做沖突。
而沖突的結果無非是:某人或某物勝利、失敗、輸一著、被迫做出決定、對自己或以前沒認識到的復雜因素有所認識、或者乾脆退卻。
然後沖突告一段落,故事稍微平緩,准備迎接下一個沖突。
四、沖突的目的
噫……我想想看還能不能講完。之後還有個沖突的塑造……可能會迫不得已又要分兩節課了……不!一定要在這節課把沖突講完,下節課我還想講主控思想呢……
嘛,沖突的目的,跟結果有關系。無非就是逼迫、強化人物行動,展示人物的特質。
這個概念,我會在人物的部分詳細的講一下,不過在這里先提一下。
首先,人物是不會隨隨便便的就行動的。因為這是人的本性。我們很懶,怕麻煩,不想冒險。能不行動的時候,就不會行動。如果沒有障礙,主人公不會做任何行動,所以需要沖突。需要有敵軍來侵犯主角的家園,這樣,我們的主人公才能拿起武器,悍然參戰。
而他的行動,他的選擇,才能展現出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面對敵軍入侵這個障礙,和保全自己的渴望的時候。主人公是會投降,還是抵抗到底,是會請求支援,還是逃跑躲藏?
是這些選擇,彰顯了主人公是什麼樣的人。而只有沖突逼迫了主人公行動,他才能做出選擇。
這是第一,沖突逼迫了主人公的行動。
其次,沖突還會強化行動的力度。
我們寫作的時候,為了展示一個人的內在品質。是不能直接說「他是個好人」,「他是個真誠的人」。這樣是不行的,我們需要展示。
要怎麼展示一個人的真誠呢?最簡單的,是看他的行動。但這個行動,如果只是普通的行動,並看不出什麼。但在沖突下的行動,最能說明一個人的本質。
如果他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說了實話。我們並不能說他真誠。但如果,假想一下。他有生以來最恨的敵人,被冤枉了。而且他只要作偽證,就能拿到一大筆錢。這個時候,他還說了實話,幫敵人脫罪。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心服口服的認為他是個真誠的人。
綜上所述,沖突是逼迫、強化人物行動,最終目的是展示人物的特質。
其實很多寫作書裡面,都提到了大家逃避沖突的傾向。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會盡量逃避沖突的。但是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們需要擁抱沖突。這其中可能會有個……習慣性的問題。
而我的建議是。不要把沖突當成是一件麻煩事,而要把沖突當成展示人物的機會。就像是,沒有這個土坑,怎麼能表現你人物的彈跳力呢,沒有這個壓力,怎麼能表現你人物的處亂不驚呢。
隨手得來的成功,都不值得贊頌。不是嗎。
同理,我看到有些作者說過,不捨得讓書中的某個角色死……
不過作為我本人來說,雖然在現實中,我贊同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但是對於小說中的虛擬人物來說,某些人,他們只有在恰當的時刻,壯麗的死去。才能永遠活在大家的心中。我覺得這才是成全那些人物生命的方式。而且我覺得,願意這么做的作者,才算是對人感興趣的作者。
啊……扯遠了,現在繼續扯回來說沖突。
五、沖突的塑造
快速的說一下這個部分,基本上參考的是《情節!情節!》這本書裡面的……嗯……大概是107頁到120頁之間。不想聽我講的孩子,可以自己去找書看啦。不過我還是姑且快速的幫忙梳理一下。因為我覺得講得實在是很亂。(而且感覺有些歸納沒有意義……有些跟後面的懸念講的…是重復的)
好……我們來看看這本書裡面講了些什麼呢。大標題寫著:人物、群體、被迫在一起、沖突的目標、提高沖突的籌碼、權力斗爭、競爭、時間、家庭、戀愛、工作、態度、內心沖突、延長沖突。
首先是沖突的設置:
可以設置沖突的人物、群體、目標。
人物:如果你選擇了正確的人物和情景,沖突會自然發生。你的任務就是塑造截然對立的人物,並把它們放在一起。比如把一個將軍和一個逃兵放在一起,一個大屠殺倖存者和前納粹分子放在一起,一個潔癖和邋遢鬼放在一起,還有,比如說……一個東大處男和AV女優……?
群體:人物群體,特別是為了共同原因和意識形態結合在一起的群體,與生俱來會產生沖突。比如天主教徒和猶太教徒,藍營和綠營,滿遺和明粉……嗯,之類的。特別是對群體忠誠度越高,越有可能因為群體產生沖突。
目標:這個很容易想到。大魔王想要毀滅世界,而英雄想要拯救世界。自然而然的就會產生沖突。與此相比的,大公司想要盈利而破壞環境,環保組織想要保護環境。設置沖突的目標,很容易就能引發沖突。
再來,是沖突的環境。
沖突的人物被迫在一起,比如必須合租,被關在了一個密閉空間里,或者必須一起完成一件事情。這就是沖突的環境。
比賽(競爭)環境、有權力斗爭的環境。都是很容易引發沖突的。
再提一句,其實比起這些,極端的環境,比如所有人只能活一個這種,也是非常容易引發沖突的。
沖突的場合:
家庭、工作、戀愛、時間、內心沖突……我個人覺得這根本沒有什麼可說的。而且我覺得歸納並沒有什麼意義。基本上所有場合,都可以產生沖突。其中提到特殊的一種,內心沖突。跟其他的沖突相比,這種沖突更難處理。而且就算塑造得很成功,在小說往其他形式改編的時候,往往會丟失這一沖突。所以需要謹慎使用。
加強沖突的效果:
提高沖突的籌碼,和延長沖突。
提高沖突的籌碼,和前面講的增強事件的價值反差是一樣的,也就不打算講了。
而延長沖突,就是好好的表現這個沖突,不要讓沖突出現,草草收尾。盡量更好的、描寫、渲染表現沖突,挖掘沖突內在意義,讓它發揮最大的效用。嗯……這句話很虛對不對。我也覺得很虛。但是怎麼做並不是這節課要講的,而且……啊啊啊我已經超時了……我想想,大概會在展示講?誰知道呢。
六、練習
最後,好好的練習是最重要的。
我們已經講了沖突,和完整的事件了。現在,找一本小說,最好是你自己寫的。如果還沒有寫,就找一本喜歡的。把每個事件標出來,分析它有著怎麼樣的價值反差,人物面臨什麼渴望、什麼障礙、又做了些什麼行動。它是故事事件么,有什麼辦法加強這個事件么。
如果能分析個……十萬字左右?嘛,這個字數我是亂說的因為我自己沒數過。大概就能熟練的辨認出事件和沖突了。
然後,自己寫出故事事件。如果有寫小說的話,把之前分析出不是故事事件的事件,嘗試改成故事事件。如果還沒有寫,那就開始擬定一個大綱。把事件和沖突布置好。再改到自己覺得大綱夠吸引人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下筆寫了。
2. 網路小說劇情設置,鋪墊寫法【網文寫作技巧】
對於讀者來說,他的閱讀慾望最強的狀態,就是他知道主角最終會做到某件事、但是不知道主角如何做到。
注意,頓號前後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前者則不明所以,缺後者則無聊乏味。
所以,為了滿足這兩大要素,一共可以有四種情節設計方式,對應四大類情節:斷裂、偏離、震盪、生成。
一,終點連線的斷裂
主角有完整詳細的計劃,然而,計劃中的一環卻突然出了差錯。
這是吸引力效果最頂級的情節,但也最難寫。
二,終點連線的偏離
主角有大致的計劃,然而出現了更重要的事情讓主角放棄了原本的計劃,轉而面對新的難題。
這也屬於頂級,同時也很難寫。
三,終點連線的震盪
主角有大致的計劃,然而出現了一些不影響計劃的小影響因子打擾了主角,於是主角為避免計劃被破壞而做出臨時性忍讓。
這是最完美的【裝逼前的隱忍】,十里劍神就依靠對這一種情節的粗淺運用,就實現了裝逼第一的稱號。但十里劍神本人並沒有意識到他運用了它,否則也不會出現筆力不穩定、江郎才盡的情況。
劍神寫作用的是經驗,但經驗只能接近理論極限。不能重復使用的經驗終將枯竭,然而本條(第三條)介紹的是理論本身,是裝逼的極限本身,是永不枯竭的真正本源。看懂它,你將無人能及。
四,終點連線的生成
主角沒有計劃,並且因實力弱小而被他人欺凌。
我不推薦這種設計方法,因為它太低級了,當代有半數讀者都已經厭倦了它。
.................
壓抑的鋪墊應該是寫網文才會經常碰到的。因為通常其他文體不會那麼頻繁去追求壓抑的鋪墊。
寫文章講究 起承轉合 。
鋪墊大概嵌在承和轉之間,但我覺得起承本身也是一種鋪墊。
起,開頭。草蛇灰線、伏筆扣子就不說了,這種元件大部分作用就是鋪墊。
承,過渡,發展。歐美寫作理論里的第一扇門,豬腳在黑暗裡的第一個坎,人物高光時刻前的絮絮叨叨。這里的承基本就是個大鋪墊,但是還有繼續讓故事流動的功能。
海賊王風車村打鯊魚人,娜美背叛同伴跑路是起,是開頭。路飛被陷在水泥里,眾人干不過鯊魚人,到索隆砸開水泥之前是謂承,也為鋪墊。
這里也是一個鋪墊,也是一個高潮,同時還是娜美事件轉入路飛事件的轉
等著砸開那一下,路飛出來時候是不是很過癮?
沒找到合適的圖片,將就看吧。這里是最後結尾,反正我很爽。
大鋪墊,小鋪墊,都是套路。救羅賓情節里,開始的戰斗都是鋪墊,到隔樓相望,路飛讓狙擊王燒掉旗幟,與世界為戰。
是不是更過癮?
打個比方的話,鋪墊就好像把讀者擠進一個口小肚大的瓶子里,讀者在瓶口卡得緊緊得。
推一把,推一把,使勁一下,可謂皆大歡喜。
或者來點猛的,直接大錘子砸了瓶口子。
但前提是讓讀者一點點卡在瓶頸里。
..................
有太多種不同的鋪墊方式了。我總結了不少。
1爽到更爽模式。比如《西虹市首富》里,除了開頭不爽外,之後都是從爽到更爽。
比如花錢讓人推冰山(爽),冰山計劃失敗但發現了什麼熊。(更爽)
2不爽到爽模式。一般電影,就是困境然後解決,新困境再解決。《流浪地球》就是類似的,不過有不爽的前後關聯,還有不爽的遞進(連續關聯的不爽)。最後解決就爽多了。
3拳頭並攏式,多條線索圍繞一個東西共同推進。最後匯聚成一個拳頭。純結構的爽感。
4劇情反轉式。一條線索預期是這樣的,突然一個人叛變了,一個好人變壞人,壞人變好人,這人突然變成鬼了。不斷的翻牌,意外的爽感。《美國恐怖故事》之類的美劇常用。
5起起伏伏式。迪士尼常用套路,和不爽到爽有所區別,困難之間比較獨立,注重人物弧光。比如《玩具總動員》。
……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鋪墊方法。但鋪墊這玩意其實不算重要。
主要是劇情,而且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劇情。這才是最容易卡住的地方。
................
拿海賊王來說。
其作者尾田榮一郎最過硬的功力,就是對 象徵手法 的掌握。
高潮前當然需要鋪墊,而先抑後揚也是最合理的設計。當然也有先小揚再大揚的方式,但難度偏大。
不過,比起刻意壓抑,讓一個高潮打動人心的, 是盡量多地讓這一刻充滿意義。 一個充滿意義的高潮,相當於是把故事的多條線路壓縮成了一個奇點再一口氣爆發出來。比如這一刻:
路飛在空島上敲響了黃金鍾。方式是把本篇的BOSS連人帶黃金一並錘了上去。這一瞬間令該篇的許多糾葛和遺憾得到了漂亮的收尾。
路飛打贏艾尼路,是一部熱血漫主角實力上的成長。
凡人打敗了神,破解了該篇中無數次提到的「神不可忤逆」的言論。
黃金碎裂,是冒險時金錢、利益無關痛癢的隱喻。
黃金鍾響徹天空,回應了「這里離天堂很近」這句台詞,是給400年前的諾蘭度和卡爾加拉致敬。
黃金鍾同時還敲給了空島下方的打撈隊大叔們,告訴他們這一切努力都不是因一個編造出來的故事白費。
鍾聲一直被稱作「和平之歌」,而此時BOSS被擊破也正好是空島戰爭的結束。
鍾聲還被稱作「島的歌聲」,此時則代表了黃金鍾歡迎原住民從神的暴政底下奪回故鄉。
透支生命的戰鬼韋伯的夢想就是讓鍾響起,這里也是讓一個豐滿的支線角色功德圓滿(此人真的該入伙...可能是和索隆角色重復了)。
「男人的浪漫」,貫徹空島篇的最核心價值,回應了本篇開始處的兩句為《海賊王》全書點題的台詞。
人的夢想是不會完結的。
以及人類所想像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現實。
完美詮釋了何謂浪漫。
由於包含了這么多層含義,敲黃金鍾這一高潮就成了一個高度象徵化的動作。在這一聲響中,先前埋下的這種多線路中所包含的一切壓抑與遺憾一口氣釋放,自然效果拔群。
海賊王中的許多經典鏡頭,其原理都是如此,百用不厭。沒有讀過這部漫畫的朋友,一定要讀。沒時間的,僅讀「加雅至空島」這一篇章即可。
當然,你讀完了這篇,也就有時間把海賊從頭看到尾了。對於想要理解如何利用高潮寫出打動人心的故事的新人,這將會是一部基礎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