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鏟地皮的網路小說
『壹』 鏟地皮的網路解釋鏟地皮的網路解釋是什麼
鏟地皮的網路解釋是:鏟地皮鏟地皮---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或者是盜古墓的人。拿到東西後再賣給各商家,行里人稱他們「游擊隊」,又叫「鏟地皮」。所謂「鏟地皮」是古玩行的「專業術語」,指的是活躍在最底層的文物販子。
鏟地皮的網路解釋是:鏟地皮鏟地皮---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或者是盜古墓的人。拿到東西後再賣給各商家,行里人稱他們「游擊隊」,又叫「鏟地早州臘皮」。所謂「鏟地皮」是古玩行的「專業術語」,指的是活躍在最底層的文物販子。注音是:ㄔㄢˇㄉ一_ㄆ一_。拼音是:chǎndìpí。結構是:鏟(左右結構)地(左右結構)皮(半包圍結構)。
鏟地皮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指舊社會有權勢的人巧取豪奪田陸滑產土地。
二、引證解釋
⒈指舊社會有權勢的人巧取豪奪田產土地。引歐陽予倩《越打越肥》:「我又不鏟地皮,我又不扣軍餉,我做生意,賺幾個錢吃飯,難道也犯法嗎?」
關於鏟地皮的成語
水過地皮濕卷地皮拔了蘿卜地跡宴皮寬黑漆皮燈與虎謀皮鏟跡銷聲吹牛皮革奸鏟暴黏皮帶骨刮地皮
關於鏟地皮的詞語
卷地皮拉皮條刳形去皮吹牛皮與虎謀皮鏟草除根鏟舊謀新刮地皮鏟跡銷聲革奸鏟暴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鏟地皮的詳細信息
『貳』 《古董商》之《鏟地皮》,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古董商》之《鏟地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姓談(這個姓比較少見),今年四十歲,屬狗,中技文化,九五年從事古董交易至今。如果沒有這些年來的古董交易,不難想像我的別墅,我的奧迪A6都是夢幻之事,我肯定還是一個下崗工人,說不定在哪個小菜市場里沒日沒夜地蹲著賣我的大白菜,每天與一群子家庭主婦們幾分錢幾分錢地討價還價。怎麼可能會有我今天富足的生活?現在,我每天坐在家裡喝喝茶,上上網,看看社會新聞。說句掏心窩的話,我很知足現在的生活。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一點都沒有不惑,我的生活很愜意。在閑散而悠閑的日子裡,我時常會想起那些曾經被我坑蒙拐騙的人,心中難免生出很多愧疚來。但是,話又說回來,做古董這行,沒有不坑蒙拐騙的,說好聽點叫撿漏,其實都是在騙,你騙我我騙你。就看哪個的騙技更高。
說實話,就古玩市場而言,哪有那麼多的「漏」好撿,那概率就如同中彩票大獎一般,難,太難。那些攤主,個個精得跟猴似的,你還撿他的漏?他不騙你幾個錢……
『叄』 大玩物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大玩物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大玩物
作者:三瘋妖孽
古玩收藏術語
更新時間2013-1-3 23:10:13 字數:2062
兄弟們,一些古玩收藏術語,分享給大家。
--------------------------------------------------------------------------------汪岩-----
埋地雷——有些人以為去農村從農民手裡買的貨不會有錯,卻不知道這些貨是作假的商人故意和農民合夥「埋地雷」的。
看不好——倘若賣家說貨絕對到年代,而買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顧及店家的臉面,就只能說「看不好」。
鏟地皮——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或者是盜古墓的人,拿到東西後再賣給各商家,行里人稱他們「游擊隊」,又叫「鏟地皮」。
一槍打——將這批貨物好的帶壞的一起賣,稱作「一腳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貨上門,買家決定購買他的東西,讓送貨人將貨留下。
吃仙丹——買了便宜的喜歡的藏品叫「吃仙丹」。
攔一道——抬高競買者的價錢搶槐陵局先買來,對手就說他被「攔一道」。
搬磚頭——不花本錢拿別人的東西去賣,從中賺取差價。
交學費——不太懂行總是花錢買到新貨,受人騙叫「交學費」。
包袱齋——行內有的人眼力好,但沒錢開店,便用藍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鋪「鉛讓摟貨」,然後轉手賣出。這種經營古玩的現象被稱之為「包袱齋」。
有一眼——就是這件東西不錯,藝術價值較高,比如說這件……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
『肆』 鏟地皮!
鏟地皮是古玩行話,意思就是下鄉去第一線收古董。鏟地皮很有意思,因為能碰到各種各樣的人,發生很多有趣的事,對買賣雙方來說,有的是心酸,有的是眼淚!這就是真實的生活,酸甜苦辣,人生百相!
這個故事就是發生在鏟地皮的老楊身上的,當時他入行有三四年了,也收了個小徒弟跟著自己走街串巷,還別說兩個人一起出去收貨有時候真比一個人方便,還安全。這小徒弟聰明伶俐的,有時候主人家早寬耐加價加得太厲害,小徒弟在旁邊扯扯老楊的袖子,楞不讓買,主家一看這形式,再僵持不下這生意馬上就要做不成了,差不多也就賣了。有時老楊腦子發熱,小徒弟在旁邊潑上一盆恰到好處的冷水,他的沖動也就戛然而止了。
有一天小徒弟家裡有事走不開,老楊就獨自一個人出門了,因為之前聽鄰村的地皮馬大炮說某某村見到個白玉牌子,工不錯,但可惜後來沒能買下來。老楊還特意向他打聽了那戶人家有啥特點,大概在村裡的哪個位置,馬大炮也不願意說得太清楚。老楊見再問也問不出什麼,得,還是自己去趟趟再說吧,心裡揣著期待,馬不停蹄地就奔那莊子而去。到了一看這莊子也不大,約莫住著三四十戶人家。找起來應該不算費勁,在村子裡轉了幾圈,看到有一戶人家比較像,正好這家女主人和幾個同村的婦女坐在自家大門口上拉家常,老楊上去打探,問:「大嫂,你們誰家裡有不用的老物件沒?可以拿來賣錢啊,放在家裡也沒用,我專門收這個的!」幾個婦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又一起看著這戶人家的女主人,那大嫂就進屋了,不一會兒果然拿著一個白玉牌子出來了。以前的人家院牆都比較低,大概到成人胸口那麼高,就隔著院牆遞給老楊,老楊拿過來一看,乖乖,這是個四六子岡牌,一面刻詩文,一面刻人物,包漿熟潤,玉質也比較細膩。是好東西!平復了一下情緒,巧薯老楊才問那婦人要賣多少錢?
那大嫂子想了想,沒說話,坐在門樓下正在納鞋底的另一個婦女卻開口了:「前幾天有個人,也說是收老東西的,給了她十塊錢呢,她都沒賣!」主家大嫂點了點頭。
老楊咽了口吐沫,漫不經心地說:「出到十塊錢了?不少了啊,怎麼沒賣呢?」那主家大嫂也不多說什麼,就問:「你能出多少?行的話就賣給你!」老楊試探性地說:「本來我還出不了那麼高呢,但人家先前都給過價了,你要願賣的話我還出十塊錢!」門口坐著的婦女都撇撇嘴,大嫂子聽到這話就從老楊手裡一把把東西奪了過去,老楊一看這陣勢,心裡也沒底,但又想要這件貨,那怎麼辦呢?
「大嫂子,這牌子還不錯,但也沒你想的那麼金貴,我以前收到不少這樣的,上次那人給你的價也不是瞎給的,這樣我再給你加兩塊,你看怎麼樣?」大嫂想了一會兒,還是搖搖頭:「不賣!」老楊沒招兒了,一時間著急上火,就問:「那你到底想賣幾個錢啊?」
這回大嫂子回答得倒是乾脆利落:「你給我二十塊錢,就賣給你!」老楊看那婦女並沒有進屋的意思,就把牌子要過來再仔細看看。
看過之後心裡一合算,得!成!就給她二十!於是就說:「行,二十!」剛想掏錢,誰知那婦女又變卦了,慌忙從老楊手裡把牌子奪過去,緊緊抓在手裡,再怎麼說都不肯撒手了。加價這種事情一次只能加一回,你越加得勤別人越不賣,老楊知道這回是沒戲了,那婦女也不再說話只管自己進屋去了。
東西沒買成,老楊極其不甘心地回去了,一路上都垂頭喪氣的,一方面對這東西是真的喜歡,另一方面買回來肯定也有錢賺。回到家裡想了三天,越想越不是味兒,就琢磨著准備再戰一回合,但是也不能太著急了,中間隔得時間不能太短,去的越勤人家就捂得越緊。但也不能隔得時間太長,俗話說夜長夢多,去的晚了說不定就被別人買走了。老楊算著時間,約莫過了半個多月,又去了!從那家門前一路過,剛好就看到那大嫂正在整理院子,老楊在門口吆喝了一聲:「大嫂,我今天碰巧又悠到你們庄了,你那牌子賣了沒有啊?」
婦人停下手中的活,一看是老楊,就說:「還沒賣呢,現在不急著賣!」聽到有人說話這家的男主人也從屋裡出來了。
老楊說:「哎,差不多賣了得了,你放著也沒啥用,行的話我還出上次那個價!現在行情又不好,我給你的價別人給不了!」
「那不行,真想買的話你還得再加點錢,我這牌子是家裡傳下來好久了,捨不得呢。」說罷又自己幹活了。
老楊心裡真有點來氣了,咳,這婦人可真是的!這是在套價格啊!不行陸春,不能追得太緊,上次就栽跟頭了,先緩一緩。就說:「大嫂,要不你把東西拿出來我再看看,能行的話我加點也沒事!」
這大嫂剛開始有點不情願,道:「你上回不是看過了嗎?還看什麼?」老楊說:「上次沒看仔細,這回再好好瞧瞧!」於是,大嫂就進屋又把東西拿了出來。
老楊接過來看了半天,說:「大嫂,上次給的價真差不多了,我買回去頂多賺幾塊錢,生意不好做,你看?」
這回男主人發話了:「行的話,你就給上三十塊錢,我們也不多說了!」那大嫂回頭瞪了自己男人一眼,沒說話。老楊裝作猶豫了半天,答應了。心想著不能再拖了,必須要快刀斬亂麻,該說的都說得差不多了。掏錢吧!偏偏越擔心什麼越來什麼,果然那大嫂子又不願意賣了,老楊徹底傻眼了,一時間生氣、惱怒什麼情緒都上來了,眼看就要發作了......男主人感到臉上有點掛不住,就小聲地勸媳婦:「行了,差不多了,這幾回就屬這人出價最高了!咱娃還等著交學費呢!」他媳婦立馬黑了臉,狠狠地打了男人的手一下:「你懂什麼!」,說著就轉身進屋了。
老楊一看,這種情況也沒辦法,只能把牌子還給了男主人,心裡有一萬個不甘心,卻也不想把話說絕了,這會兒冷靜下來了,就跟男主人說以後想賣的話就找他。
第二次鎩羽而歸,老楊窩了一肚子火沒處發。要說那個牌子好是好,可也離國寶還差十萬八千里呢,以當時的行情來看撐死了賣個兩百來塊錢。老楊心裡明白,那大嫂兩口子肯定是想賣東西的,只是不知道自家這寶貝究竟值多少錢,又不相信別人,不肯輕易賣。該怎麼辦呢?老楊絞盡腦汁,苦苦思索找不到辦法。一晃過去了十多天,心裡還在想著這事,放不下!鏟地皮幾年了,也見過不少好東西,單單就這件夢縈魂牽的,說來還是有一口氣憋在那裡,不出不快,就是要跟它死磕到底。
後來聽說隔壁村的馬大炮又跑去一趟,照樣沒收到,回來大罵那婦人雞賊,估摸著跟自己遭遇差不多。老楊心裡想,這東西雖然難買但好歹是現成的魚,放棄了再去別處尋摸,不定什麼時候能遇見呢。該爭取還是要爭取一下!於是他把徒弟叫了過來,兩個人一商議,就決定三顧茅廬,經過一番准備,倆人就起程了。
要問他們都准備了什麼呢?其實,也沒別的,就買了一個小孩子上學背的花書包,嶄新嶄新的,這在當時的農村還是比較少見的,很多娃娃上學都是背著自己家裡用布做的書包。進村的時候,老楊跟徒弟說:「這次去也不知道有沒有把握呢,咱先在村口找一戶人家,讓人把午飯給咱做上吧,萬一不成,咱也吃了飯再走。」於是,就這么定了,找了個看起來乾乾凈凈的院子,讓主人家午飯時多下兩碗撈面條,給人付了一塊錢,那家人就特別高興。
然後兩人就直奔目標而去,這回是主動去敲門,正好兩口子都在家,一看就知道他們是為何而來。那大嫂嘴上還是很硬,張口就是:「都說了不賣,你們怎麼又來了?!」說著還甩過來一個眼色,那表情請各位自行腦補。老楊不卑不亢地道:「大嫂,我們爺兒倆呢,經常在這片地界轉悠,轉著轉著就又來到咱莊上了,既然那牌子你想賣,我們想買,不如再商量商量!」婦人好一會兒沒吭聲,末了才嘟噥著說:「我是想賣,但你們給那價格都不行,你叫我怎麼賣?」老楊賠笑道:「價格不行咱再商量嘛,但是你也不能就開個天價不是,誠心想賣就說個實在的,能行的話我給你湊湊,畢竟路過三趟了,想來也是有緣分。」
說話的空當那大嫂子拿眼不停地瞄小徒弟手裡的書包,「哦,是這樣,你們隔壁王村今天趕大集,路過的時候我看到這書包好看,就給我家娃買下了,孩子快開學了!」老楊沒話找話。
停了一會兒,小徒弟說:「師傅,既然人家不想賣給咱,咱就別強求了,東邊趙村的不是讓咱過去看東西嗎?咱還是趕緊去吧,別在這耽誤工夫了,再說了咱帶的錢又不多,買了這個,那邊就沒錢收了!」老楊正要答應,那大嫂連忙說:「反正我們也是想賣的,那咱再商量商量吧!」說著進屋去取牌子,艾瑪,這都幾進宮了?
等拿過來了,老楊挺了挺腰說:「我說大嫂,事不過三,咱這回說定就說定了,可不能再變卦了啊!」婦人連連點頭。最後商定價格是多少呢?一百三!要知道當時一個工人的月工資也不過才幾十塊錢,這絕對算是一筆不小的進賬了。事不宜遲,既說定了,那就貿易啊!老楊零零整整地仔細數出一百三十塊錢給男主人,男主人接過去又數了兩遍。用胳膊肘捅了捅他媳婦,只見那婦人就淚水漣漣的,十分不舍地把牌子遞給了老楊。老楊接過東西,心撲通亂跳,表面上還要裝得心如止水,遂安慰道:「嫂子,東西嘛不當吃不當喝的,還不如做點實事,賣了就賣了,我買回去也是賣!」那大嫂子還是很難過,說:「哎,你們不知道,這是我娘家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傳到我這里都不知道幾代了,猛一下賣了,我還真是捨不得!」
那邊小徒弟一直催促老楊該去別家看東西了,老楊也知道不宜久留,就把新書包從徒弟那要過來送給女主人,說:「您別哭了,我看著心裡怪不得勁兒的,這書包就給娃使吧,我回去的路上再買一個就是了!」大嫂接過書包,摩挲著哭得更厲害了......
倆人很快告辭出來,剛走出那個胡同,隨後撒丫子就跑,一直跑到村口,撈面條也顧不上吃了,正好看到路上有一輛拉磚的小四輪,跟人司機好說歹說,又是讓煙又是點火的,終於趁上了人家的車。等到了足夠遠才下車找路回家。
牌子拿回來不幾天老楊就找到縣城的張老闆,張老闆給他介紹了個「大客戶」,從中間抽提成,最後老楊得了兩百八十塊錢,還了為湊錢而借的幾十塊外債,又分給小徒弟幾十塊錢,自己還落點本錢。其實,倒不是賣多少錢的事,而是通過這個牌子老楊認識了那個「大客戶」,以後的路子更寬了。此後老楊痛定思痛,覺得這樣下去不成,得自己做老闆,於是也就不下鄉了,而是籠絡了十里八村的地皮,自己在家裡做起了小老闆,從他們手裡收東西,這樣既快又省事。反正,為了收貨,「大客戶」也會提前給老楊墊付一部分資金。
後來,老楊的生意越做越好,幾年後就到省城開了店,一直做到現在。
其實聽到這倆故事的時候,我笑的不能自抑,這楊老闆兩次收到東西都是逃也似的奔出了幾里地,別提多狼狽了。他告訴我說,第一次不跑或許真沒事,但這第二次幸虧是跑的快啊!因為後來那隔壁村的馬大炮又去收那牌子,誰知到那裡一打聽,牌子早不知道被誰買走了,聽說是倆外鄉人。外鄉人前腳剛走,後腳那家女主人就後悔了,喊了整個村子的人都跑出去追啊,愣是沒追上!氣得馬大炮回來又是一通罵!
其實,老楊這兩件事就是典型的「撿漏」,且不說這漏是大是小。後來我問老楊,這樣買東西算不算是騙?你明明知道那個牌子能賣更多啊!老楊說,做生意怎麼能單純的歸到騙或者不騙這一說呢,這買賣就是你情我願啊,再說了,就算我知道牌子能賣兩百八我也不能上來就給她兩百,因為她是不可能相信我的,只有自己試探過才覺得可信!所以,每次都是她主動要價又反悔,最後要了個自認為的最高價,即便這樣我也不能主動給她加錢,因為一旦這樣就崩了,她會認為我賺了好多。再說,就當時我給她的價在那片地界應該不會再高了,所以,她也不算吃虧。
我想也是的,做生意,你不能要求別人不賺錢,畢竟每個人都是有付出的。如果別人買你的東西總是不賺錢,那他還會買嗎?所以,有時候給客人留點利潤空間還是很有必要的。古玩這一行憑的就是眼力吃飯,當然還有人脈,同一件東西在不同人手裡能賣的價格就不一樣,因為你接觸的人群不一樣,消費水平也就不一樣。每個人對市場的判斷和把握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圈子得出的總結,不論是你賣一件東西賣漏了,還是買一件東西撿漏了,都是你所在的那個水平必定得到的結果。所以,當你聽說從自己這里出去的一件東西別人賺了好幾萬,真的沒必要生氣吐血,那是別人應得的!
(這個故事是接著上一篇寫的,因為上一篇篇沒被通過,所以這篇就把開頭改了改,成一個獨立的故事!)
『伍』 行業故事之:地皮與老農的過招
在古玩行里有一個專業名詞叫「鏟地皮」,指的是有一類人通常自己不開店,只是常年累月戰斗在農村第一線,走街串巷收古董。然後買到東西再賣給別人賺個差價。這類人呢起初開不起店面,但是有眼光、有經驗,懂點行情也能吃苦,他們是最基層的古玩從業者,也是這個行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地皮的意思並不是地皮流氓、地頭蛇,而是專指這類人。
接觸收藏之後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也會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這裡面有買家也有賣家,當然為了賣東西而特意編造的故事還是不要聽為好,除了要提高自己的眼光還要學會分辨故事的真假才不至於上當受騙。
前輩老楊在開店之前就是一個鏟地皮的,他那裡鏟地皮叫做「悠鄉」,也是指下鄉去村裡收古董。其實這種工作並不好做,就像瞎貓去逮死耗子,完全是撞運氣,有時候串了個十里八鄉也難道見到一件老東西。更別提現在了,信息這么發達,鑒寶節目層出不窮,就連普通老百姓都有收藏意識了,那家裡但凡有個老東西也不管收藏價值大不大,都當個寶貝。有時候鏟地皮反而能鏟出不少笑話來。
在二三十年前,也就是八幾年、九幾年吧,那時候鏟地皮還容易些,農村的東西比現在多,有不少戶旁昌瞎家都能拿出點有年頭的東西,不像現在農村的貨源幾乎都枯竭了。聽老楊說,那時候一個上好的白玉帽花才兩三塊錢,還得挑著買,不白的不要,有磕碰的不要,型不好的也不要。進到村裡,去往那人堆里湊,見到上年紀的人就打聽,「哎,大爺大媽啊,家裡有沒有老東西啊,可以換點錢啊」,老頭老太太們也比較熱情,不一會兒就從家裡捧出個小布包,層層打開,運氣好倒也能碰到一兩件稱心的。
那時候鏟地皮的形式基本是這樣的,門檻也比較低,造假也不像現在這么發達,「埋地雷」的事情更是不常見。人們還是比較淳樸的。老楊剛開始鏟地皮就在那段時間,只要跑得勤,見到的東西就多,見得多了,摸得多了,眼光自然就練成了。
(一)
對於老楊來說印象比較深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收一個翡翠扳指。這個事倒不曲折,之所以印象深反倒是因為收的容易。那時候老楊還不算老,世道也不像現在,把古玩行捧得那麼高大上,更不像現在有那麼多新名詞,要擱現在「鏟地皮」那就是自由職業者!但是那時候,「悠鄉」嘛就跟走鄉串戶搖鼓叫賣的貨郎差不多,聽起來總不太體面。老楊是個窮苦的出身,各種原因進到這行裡面,收入又不穩定,干著干著就沒了心勁兒。轉眼又十天半月沒開張了,心裡頭那個焦躁啊,就別提了!甚至都准備打退堂鼓了!家裡老婆孩子五六口人等著吃飯呢,這澇一陣旱一陣的,只能勉強混個溫飽,更別提發家致富了。老楊越想越苦惱,但也不能坐在家裡乾等著啊,還得出去轉悠啊,於是跨個自行車就走了。
本來想就在這附近轉轉得了,眼看著這天都快晌午了,但轉念又一想眼下自己村裡、臨近村裡一共有好幾個鏟地皮的,這方圓十里八村的都被搜颳得差不多了,再轉也沒什麼指望。就漫無目的地騎啊騎不知不覺竟走了二三十里路,來到了地處臨縣的一個山下的小村子。當時剛過麥收不久,村口打麥時造的場地還在。一個四五十歲的老農坐在一個石磙上抽煙,老楊心想既然來到這個村了那就問問吧。
於是下車去給人家遞了一根煙,就打聽:「老哥,你知道咱莊裡誰家有老東西嗎?我是專門收老貨的」。
那農民大叔接過煙直接別在耳朵上,抬眼瞅了瞅老楊,半是調笑半是詢問:「收啥老東西呢?來,看看我這個物件。」說著就撩開衣服從腰裡取下個東西,也不伸手遞,就放在地上一骨碌,那東西就滾到了老楊的面前。老楊拾起來一看,是個翡翠扳指,被老農栓了根繩子綁在腰帶上。以前的人喜歡在腰帶上系東西,大多是家裡的鑰匙串,買個專門的鑰匙繩子,兩端分別掛在褲鼻兒上,走起路來叮當作響,感覺還挺時尚。這個翡翠扳指成色還不錯,水頭也足,中間有拇指肚那麼大的一塊翠色。拴著的繩子就是家裡的布條做的,小楊拿在手裡端詳了一會,也裝作不太在意地說:「嗯,是個老物件,比較常見,老哥想賣多少錢?」
老農繼續抽煙,迅衡神色如常,反問道:「你覺得值多少錢?」
老楊大吃一驚,也不知道虛實,只得說:「給你五塊錢吧!」心裡想著這東西我買下來約莫著能賣個十幾二十塊,先不出那麼高吧。
誰知道老農繼續平平淡淡地回了一句:「五塊就五塊。」說著還伸出了一隻手,向老楊要錢。
這個時候老楊心裡激動壞了,胸口怦怦直跳,從懷里掏出五運空塊錢遞給老農,老農接到錢立馬揣進了兜里,好像也怕老楊反悔似的。這一邊老楊也怕人家反悔,抬頭看看這天也馬上擦黑了,遲則生變,三十六計走為上!還是馬上開溜吧!
老楊邊去推自行車邊說:「老哥,天兒不早了,我腳程遠,今天就不去村裡了!改天再進村貨!」老農也回:「快黑了,你趕緊走吧,再晚就看不清路了!」於是老楊就慢吞吞地推著車轉身走了,還故意放慢了步子,大概走了二三百米,回頭看看人家沒有再注意自己,這才抬腿邁上二八大杠,腳下蹬得都快飛起來了。一口氣騎了五里地才敢停下來喘口氣,心裡還在砰砰跳,一邊暗自慶幸一邊又把那寶貝掏出來看看,哎呦真不錯,這次鐵定不賠本兒不說,還能賺上一小筆生活費,今天總算沒白辛苦。
後來老楊對我說,那次收貨真算是太順利了,人家根本沒還價,這爽快地簡直像做夢似的。要擱以往那還不得來來回回過上幾招,你若太心急非要上趕著要,人家還就不賣呢!聽完這個故事,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想法,反正我只有一個感慨,哎呀我去,這老農也忒大條了,這么一件翠貨在地上骨碌過來,這要是磕著了碰著了老楊還不得心疼死啊,還不能表現出來!不過這也說明人家要麼根本不在意,要麼就是不懂,要知道那個年代條件差的人家連飯都吃不飽誰還關心收藏啊!說不定,這么個不能吃不當喝的玩意兒居然能換好幾塊錢,人家心裡指不定多高興呢!這也說明了收貨有時候還真的靠運氣!不過這種好事你也不要指望天天發生,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東跑西跑十天半月也買不到一件東西!
不過做買賣都是相通的,心理價位這個問題很重要,當買賣雙方的心理價位相當的時候這生意就容易成!什麼意思呢?比方說那老農要賣這翠扳指,他的心裡價位必定不會超過五塊錢,這跟他的眼界有關,在他的認知里這東西沒那麼金貴,五塊錢在當時的消費水平不低了。反過來再說老楊,他覺得自己能賣十幾二十多,那他就願意花五塊錢來收,就算對方討價還價,再多加個兩塊三塊的他也會那麼做!這取決於他對市場的判斷,必定是對盈利有把握才出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買到這件東西第二天就出手了,得了十五塊,刨去成本他凈賺了十塊錢。但是你能說他掙這十塊錢是容易的嗎?一點也不,這裡麵包含他的辛苦,他日積月累的經驗,還有他承擔的風險,萬一一不留神打眼了那就是血本無歸。
(未完待續)
『陸』 鏟地皮的那些事
鏟地皮是最近幾年流行的詞語,這與收藏熱及網路的宣傳有著很大的關系。鏟地皮是古玩行的專業術語,是指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去收貨,然後賣了掙點差價。
這個活幾年前我還真干過,不過那個時候叫下鄉收東西。下鄉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東西,那時鄉下的老貨已經虛爛做不多了,偶爾遇到一家願意賣的,基本一次全部買完。但有一個老大爺他的銅板特別多,我前後大約去了有十次八次的,一共買了幾十斤。
和老大爺認識大約5年前,那時候他把我領家裡拿出一堆銅板讓我看,品相都不錯,罐裝的,龍多旗少,價格幾塊一個,第一次買200個,那時候感覺量大就好,一個掙一塊還能掙200呢!也是從那時開始收集銅板,挑幾個不重樣的,剩下的就賣了。
過了一個月我又去了,一回生二回熟,這一次老大爺讓我坐在院子里陪他喝茶,大槐樹底下整個院子歷世顯得格外清涼。老大娘就拿了個塑料袋就去堂屋了,我在外面就聽著嘩啦嘩啦的,不一會就拿出一小袋銅板,這一次雖然提價了,我還是全部買下。閑聊中問起還有沒有了,老大爺意味深長說:「還有點不多了,因為缺吃少穿的年代賣了有200斤,那時才8毛一斤」。
就這樣每隔一段時間去一次,每次都提點價,每次我都買下,攤到逢年過節我就帶上一箱奶或八寶粥,買賣完後大爺大娘就會留我吃飯,彼此也熟悉了不好推辭,大娘燉一盤辣子雞,炒幾個雞蛋,我陪大爺喝上一杯。有幾次大娘都說起:「你看,咱離得有點遠,要是近了認你個干兒子多好。」我總是說:「經常來,這和親戚也差不多」。
記得好像是去年春天,感覺好幾個月沒去那裡了,正好那天有空就去了,進了院子只看到老大爺,行動沒以前利索了,也蒼老了許多,歲月不饒人啊!院子里也顯得冷清了,大槐樹也不知什麼時候砍去了,只有那條老狗還依然汪汪的叫著。閑談中問起怎麼沒看到大娘?大爺神情黯然的說了一句:「走了,一句話也沒留下,誰也沒見到就走了……」我簡直不敢相信,每一次來都感覺大娘身體挺好,洗衣服做飯,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而今突然看不到了,不免有些神傷。我勸了幾句大爺,塞給他幾十塊零錢就告別了……
今天有空路過那裡,就順便去看老大爺,大爺看到我還是很高興,閑談中說起他的銅板,大爺說:「你大娘走後剩下的都給兒媳差衡了,銅板一個也沒了,要是你大娘活著剩下的這些也都會賣給你」,說到這里不免有些頹廢……
然後又說有一個老槍頭,你若有用就拿去,我說:「行,我看看什麼樣的」?
在找槍頭的時候找到了一個荷包,大爺說這個60多年了,這個是他二舅給他的,在建國前夕的時候他二舅沒有登上去台灣的船,同行的戰友去了台灣,分別時他戰友給了二舅一根金條,還有這個荷包。
回去路過一條河,記得幾年前下鄉收老貨經常從這條河走過,那時候河裡的水很多,水面上還飄著魚船。而今水快沒了,寬闊的水面變成了一個蘆葦盪,幾年的時間斗轉星移,有種滄海桑田的感覺。
『柒』 鬼吹燈的完整結局是什麼啊
1、把《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為殘書的真實原因,以及摸金符上代主人的故事做出交代。《鬼吹燈》全書起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殘卷,最後也將終於《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當年被毀的往事,除了地仙村探險的內容,最後一卷中還包括了這些情節。
2、除此之外,還說明了,為什麼只剩下三枚古符,以及發丘印在明代被毀的歷史。
(7)古玩鏟地皮的網路小說擴展閱讀:
盜墓術語
倒斗:這個詞最早就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中國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為例,封土堆的形狀就恰似一個量米用的斗,反過來扣在地上,明器地宮都在斗中,取出明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斗翻過來拿開,所以叫倒斗。
倒騰:同倒斗。
元良:對盜墓同行的尊稱。
粽子:發生「屍變」的屍體。也指墓里的屍體保存的比較完好,沒有腐爛。
大粽子:身上或身邊有財寶的屍體。也指僵屍、惡鬼之類不幹凈的東西。
干粽子:墓里的屍體爛得只剩下一堆白骨了。
肉粽子:屍體身上值錢的東西多。
僵屍:入土不安,即為僵屍。
凶:身上長毛的僵屍。長黑毛與白毛分別被稱為黑凶與白凶,帶毒的屍妖則長綠毛。原理是屍菌受到生物電的刺激,而產生的加劇變化。
煞:屍毛很長的凶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