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游小說 » 紅與黑網路小說

紅與黑網路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1-05 21:11:30

A. 紅與黑小說簡介 紅與黑小說內容簡介

1、《紅與黑》是19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的一座豐碑。小說圍繞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慾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於連的兩次愛情動機都是以愛情佔有為出發點最終要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2、通過於連這個文學形象,一方面描述了法國七月革命前夕在人民革命浪潮沖擊下的貴族以及中小資產階級的恐慌情緒;另一方面又塑造了一個出現於社會劇烈變革中的個人野心家的藝術形象,美化了資產階級的生活觀和幸福觀。小說的結構嚴謹勻稱,語言簡潔流暢,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與環境緊密相連,善於揭示人物的內心沖突和思想感情的瞬間變化,以此來突出人的個性特徵,這是本書最大的藝術特點。

B. 《紅與黑》內容簡介

一、作品內容簡介

《紅與黑》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它的寫作背景是發過拿破崙王朝覆滅,波旁王朝復辟。小說主要講了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歷程及其兩次愛情經歷。小說主人公於連本是一個普通勞動階級木匠的兒子,由於他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懂拉丁文、甚至能背誦《聖經》得到了維璃葉市長特·瑞那的青睞,選他作為家庭教師。從此便離開了那個經常因他看書打他的父親以及欺負他的哥哥,在市長家開始了嶄新的家庭教師生涯。在此過程中,他愛上了市長夫人,並與之相愛。最後,貧民所所長哇列諾寫匿名信給市長特·瑞那先生,到了紙包不住火的地步,於連被迫離開了維璃葉去了貝藏松神學院。

在貝藏松神學院,他結識了彼拉神父。憑借著彼拉神父的人際關系網以及他自身的才能,他被帶到巴黎,推薦給拉穆爾府做秘書。於連憑借著他那與生俱來的傲氣贏得了小姐瑪娣兒特的放心,並與之發生戀情。瑪娣兒特得知自己懷有他的孩子後,並將其戀情告知父親。由於瑪娣兒特的固執果敢的性格,父親拉穆爾侯爵決定贈與於連財產,默許女兒與於連離開巴黎。正在這春風得意之時,特·瑞那夫人被逼寫下的一封對於連不利的告發信,如晴天霹靂般降臨在於連的生活中,引起了拉穆爾侯爵的強烈不滿,毀了於連即將富裕幸福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於連怒氣沖沖的將槍開向了特·瑞那夫人。雖然沒有死,但由於於連在法庭上發表了對貴族存有挑釁化的言論,及其從前結下的怨恨等原因,最終慘獲死刑。

二、閱讀體驗

讀完《紅與黑》,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作者大量運用心理描寫的手法將主人公於連、特·瑞那夫人和瑪娣兒特三個人的性格特徵展通過寫主人公於連這樣一個下層青年奮斗失敗的故事,反映出大革命之後的法國的社會現狀。

首先,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極其矛盾的人物。他自尊自愛而又自卑,勇敢而又懦弱,真誠而又虛偽,追求自主卻又表現出種種屈服和依附,激情而不失冷靜,可也傲慢沖動。簡單的用幾個的詞來概括於連的經歷就是“出身於平民、較高文化、有幸任家庭教師、有膽量與兩個上層女人產生愛戀、一時沖動槍傷深愛的女人、被判死刑。”

(1)自尊自愛而又自卑

他之所以悲劇,不僅僅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也因為他的矛盾性格。他的自尊自愛首先表現在當父親告知他將要去市長家裡做家庭教師時,他立即表示不願意做僕人,即使又打又罵也不想淪落到與僕人同桌吃飯的地步。同時也表現在他善於學習並且不斷學習上。無論在市長家還是在伯爵家,他都懂得珍惜和上層社會的人接觸的機會,懂得揣摩他們的心理,學習他們那些相對文雅的言行。此外,他的自尊自愛還體現在兩次愛情經歷上,面對兩位姿色迷人的上層女人,他沒有一開始就屈從依附、即使後來有也是在確認對方的愛意之後。面對第一次被瑪娣兒特甩後,他傷心難過、卻沒有拋卻自尊向瑪娣兒特求愛。相反的是,他通過另一種方式讓瑪娣兒特徹底折服於自己。

說他自卑,一點也不為過。初入市長家,他總感覺家裡的侍從孩子等都看不起他的出身。他敏感到對自己吃飯坐的位置都覺得是別人瞧不起他。而這種敏感正因為自己平凡的出身所致。

在愛情面前,他也自卑。無論是與瑞那夫人還是與瑪娣兒特,他一開始都倍感懷疑,他懷疑的理由恰好來自於他認為自己的出身和地位遠不如她們的其他追求者。哪怕處於熱戀中也多次因為他自卑所致的敏感而傷心。

(2)勇敢而又懦弱

家庭的苛待與社會上層人士的蔑視,造就了他敢於反抗的勇敢性格。對家庭的反抗,體現在他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看書,哪怕是幫父親幹活,哪怕被父親打後,也不甘於做個木匠。對社會的反抗,主要體現在兩份愛情上。在與瑞那夫人戀愛時,書中這樣描述過“那樣如果有一天我發跡了,有人指責我趕過家庭教師這樣下等的職業,我就可以告訴他,是愛情把我拋到這個職位上的”。在對待與瑪娣兒特的愛情上,作者不止一次寫到過他因瑪娣兒特對他的愛意感到自豪,也不止一次拿此與身份地位高的誇澤諾侯爵比較過。

但他性格中也表現出懦弱妥協的一面,特別是在他的虛榮心、個人名利得到滿足後,更容易表現出他的懦弱與妥協。在得到侯爵賞賜的十字勛章後,他曾一度以為自己已經可以躋身於上流社會擺脫平民身份後,就同他最蔑視的特權階級同流合污。

(3)虛偽而又真誠

我讀完《紅與黑》對於連的一大感受就是他非常虛偽。他崇拜拿破崙,可在市長家裡,為了不被別人發現,他不惜燒掉拿破崙的肖像。他蔑視特權貴族階級,可是在侯爵家裡當秘書時,他卻時刻小心謹慎,提醒自己絕對不能表現出對特權貴族階級的不滿與蔑視。在貝藏松神學院時,他更是虛偽。明明知道那些所要學習的東西是錯誤的,還是將自己的思想藏了起來,繼續學習。

然而,他也有真誠善良的一面。在看到貧民所所長哇列諾一家的鋪張浪費、肆意享樂的生活狀況,他同情貧民的貧苦生活,同情他們連唱歌的權利都被剝奪。這樣的他,是善良的。最終,在審判庭上,他痛斥了貴族階級對平民的殘害,他敢於直面他的真心,說出了他對貴族階級的不滿與輕蔑。即使在有機會免於死罪的情況下,他依舊沒有動搖;在最愛的女人瑞那夫人和最真誠的朋友傅凱的勸導下,他堅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這樣的他,是真誠的。

正是這樣矛盾的性格,使得他的悲劇讓人心疼。

小說除了對男主人公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外。兩位女主人也一樣。瑞那夫人的軟弱、善良與真誠同樣讓人心疼。兒子生病,她不惜把一切錯誤歸結於自己出格的愛情上。對於於連,她深愛著,可是處於社會道德、社會輿論以及對丈夫的那絲同情,她最終只能選擇軟弱,選擇放棄。直到最後於連的槍殺,她依舊原諒,甚至還埋怨自己不該寫那封信。

而瑪娣兒特,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傲慢。她在理智與愛情中掙扎,她和於連一樣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對於於連,她的內心也無數次掙扎過、糾結過。她一方面忘不了於連的平民身份,一方面又把於連的前程想像成美好的無與倫比。她總自我安慰的告訴自己,只要時機恰當,於連必是有用之才。但最後她在愛情里無法自拔。

悲劇總是把美的東西撕破給人看,《紅與黑》是這部悲劇,它撕破了下層人民的努力奮斗,撕破了純真愛情,讓人讀完回味無窮。

三、問題思考

(1)“紅”真的是指軍服 “黑’真的是指教袍嘛?我認為的紅與黑分別指的是每個人都是個矛盾的結合體,都存在著“紅”與“黑”的兩方面,正所謂,天生不完美。《紅與黑》中的“紅”與“黑”到底指什麼?

(2)小說多次寫到傅凱,而且很多時候都呈現出傅凱對於連的真誠幫助與信賴,用意何在?

(3)小說的結局於連的死,預示著什麼?

C. 《紅與黑》為什麼是禁書

《紅與黑》之所以起初許多國家被列為禁書就在於它的超前性,司湯達對於資產階級革命影響的描寫與書中對於人物心理深度的挖掘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紅與黑》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司湯達也因此被譽為"現代小說之父"。《紅與黑》發表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紅與黑》這部小說據說是作者司湯達由偶然在新聞中看到的一個死刑案件而頗受靈感改編而成。司湯達創作小說之時,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已經失敗,拿破崙的影響也伴隨著於連的奮斗之路上。

於連崇拜拿破崙,努力地模仿拿破崙,但是他卻不能成為拿破崙,更不能獲得拿破崙那樣的成功。他內心對於拿破崙的印象從最初的崇拜到臨死刑前的懷疑與一絲鄙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宣示著於連從最初紅色的革命、幻想、奮斗到最終黑色的矛盾、現實、絕望,但是又有著轉變為紅色,新的變革的趨勢。

紅與黑所代表的意象可以從很多角度分析,當時社會層面是經過拿破崙所領導的資產階級大革命沖擊的法國社會基礎與1814 年之後社會上層建築領域里的反革命復辟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一方面,苟延殘喘的封建貴族和教會劊子手們極力維護封建64統治秩序,壓制資產階級思潮,但事實卻是,經過資產階級大革命洗禮後的法國社會上層建築意識形態領域已經形成了一股資產階級思潮,資產階級的民主、平等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不斷沖擊著封建復辟王朝所維持的"倫理綱常"。

從於連-索雷爾個人角度來說,就是兩種思想交鋒的最集中體現,一方面,於連喜愛和珍藏《懺悔錄》、《聖赫勒拿島回憶錄》與《拿破崙大軍戰報集》,願意為之而舍棄生命;另一方面為了謀生,於連又不得不熟記《新約聖經》,兩種不同的觀念、兩種不同的思想始終在主人公的大腦里激烈交鋒。

D. 小說紅與黑簡介 紅與黑內容簡介

1、《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首次出版於1830年。

2、該小說講述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長著少女似的清秀面孔,天資聰穎,記憶超群,有著非凡的意志力。他受父兄虐待,也深以微賤的出身為恥。他憑借熟記拉丁文聖經的資本在維立葉爾市長德·瑞那爾夫人家裡當上了家庭教師,並悄悄和德·瑞那爾夫人戀愛。他們的秘密戀情被市長知道後,於連不得不遠走貝尚松神學院,一心希望能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此出人頭地。因為院長主教之間的勾心鬥角,於連離開神學院去了巴黎的木爾侯爵府,他非同尋常的才能與驕傲征服了侯爵家的小姐瑪特爾,於是與瑪特爾小姐戀愛,於連的躋身上流社會的夢想似乎就要實現了。此時侯爵收到德·瑞那爾夫人被迫謄寫的一封揭發信,於連的夢想破滅。他到了維立葉爾的教堂向德·瑞那爾夫人開了兩槍。於連被捕入獄。德·瑞那爾夫人買通獄吏,使於連免受虐待。得知原委,於連瘋狂地愛上了德·瑞那爾夫人。於連被判死刑,他拒絕瑪特爾和德·瑞那爾夫人為他上訴。於連受刑後,瑪特爾親手埋葬了他的頭顱。德·瑞那爾夫人三天後也離開了人世。

3、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該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紅與黑》發表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

E. 怎樣評價《紅與黑》

《紅與黑》自1830年問世以來,贏得了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青年讀者的心。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於連.索黑爾是一個具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已成為個人奮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詞,就像世界文學長廊中的其他典型形象一樣膾炙人口。然而,於連又不僅僅是一個偽善的鑽營者和野心家,他性格中那種強烈的自尊和自覺的反叛意識使他與當時的一般人區別開來,成為正處在上升階段然而依舊飽受落後的封建主義壓制下的小資產階級青年的代表。因此小說對於連雙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劇命運的描寫,客觀上也揭露了法國王政復辟時期的殘酷現實狀況以及由此產生的對青年一代的腐蝕和摧殘。小說的副標題名為「1830年紀事」,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由此而深刻地了解「19世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和現實狀況。

作為一部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紅與黑》沒有冗長的環境描寫,但對人物內心思想的刻畫卻不吝筆墨。而事實上,《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達到的層次。小說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靈空間,廣泛運用了獨白和自由聯想等多種藝術手法挖掘出了於連深層意識的活動,特別是對於書中人物愛情心理的描寫更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並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是一首「靈魂的哲學與詩」。所以,司湯達又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由此可見,該書在藝術上的成就和地位。

F. 《紅與黑》這本小說講的是權利嗎

《紅與黑》這部小說開辟了小說的新寫法——心理分析。這部書中,於連的心理分析可以說是心理獨白,有時是於連連續的思考,有時是想像聯翩,有時是心理的激動,作者都用科學冷漠的態度去分析人物的心靈,表現人物的內心斗爭,卻不敢讓人物真正的說出口,因為一旦說出口,書中的人物就會受到傷害,這也凸顯出作者對當時的政治環境敢怒不敢言的心情。
於連作為作為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人物,他的敢怒不敢言體現在他的人格特徵中,他既有反抗精神,有很容易屈服;既憎恨的卑劣,又享受的權利;既看中別人的善良正直,又信奉虛偽的道德觀;既熱衷網上爬,又憤然選擇了死亡。於連敢怒不敢言,所以做了很多違心的事情,屈服於現實,以死亡呼籲千萬老苦的大眾翻身農奴把歌唱!
《紅與黑》是19世紀的現實主義小說,在21世紀仍有參考價值,參考我們每一個平民的人生,我們都有進取心,想獲得金錢和尊重,卻很容易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迷失自己,這部小說也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要守住自己內心的較後一道防線,知足常樂。

G. 《紅與黑》是一本什麼類型的說如何評價這本書

《紅與黑》被稱作19新世紀第一部傑出的「現代主義」小說集,栩栩如生而具體地描述了19世際20時期末波旁王朝復辟階段令人心醉的反革命階段完畢時各省市和法國巴黎的社會和經濟生活。書里的主角名字叫做於連。於連是一個木工的孩子,由於自小體弱多病,幹不了體力活,常常被爸爸暴打,左鄰右舍的小孩也欺壓他,以致於培養了他敏感又太強的自尊,畏縮不前又剛毅的性情 。

H. 小說紅與黑主要講述的是什麼

紅與黑司湯達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副題「1830年歷史紀實」。標題中的「紅」象徵著紅色的軍人服,「黑」象徵著修道士的道袍。小說描寫一個出身低微的外省青年於連,想憑著《紅與黑》初版時的封面,1824年自己的聰明才智進入上流社會,在市長家做家庭教師時,贏得了純朴的穗·雷納爾夫人的愛情,事發後被迫進入貝尚松神學院,不久受到院長舉薦,成為德·拉莫爾侯爵的秘書,同時又得到了高傲的拉莫爾小姐的愛情。但他的飛黃騰達引起了其他貴族的不滿,那些貴族欺騙德·雷納爾夫人寫下告發信。於連一怒之下當眾打傷了德·雷納爾夫人。公審時,他預言自己這個「反抗自己的卑賤命運的鄉下人」必將受到嚴懲,果然,當天就被送上了斷頭台。於連是復辟時代受壓抑的小資產階級青年的典型形象,他的反抗源於社會對他的壓抑和個人向上爬的野心,因此在反抗中表現出妥協性和動搖性。小說通過對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塑造,深刻反映了19世紀30年代法國社會的現實情況。

I. 《紅與黑》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紅與黑》([法] 司湯達)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5kvaVA1C7eDQLWk9q8J-Kw

提取碼: iek4

書名:紅與黑

作者:[法] 司湯達

譯者:張冠堯

豆瓣評分:8.2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2

頁數:562

內容簡介:

小說主人公於連,是一個木匠的兒子,年輕英俊,意志堅強,精明能幹,從小就希望藉助個人的努力與奮斗躋身上流社會。

在法國與瑞士接壤的維立葉爾城,坐落在山坡上,美麗的杜伯河繞城而過,河岸上矗立著許多鋸木廠。 市長德瑞那是個出身貴族,在扣上掛滿勛章的人。

他五十歲左右,他的房子有全城最漂亮的花園,他的妻子是最有錢而又最漂亮的妻子,但他才智不足,「他只能辦到嚴格地收討他人的欠債,當他自己欠人家的債時,他愈遲還愈好」。在這座城市還有一個重要人物,是貧民寄養所所長——哇列諾先生。他花了一萬到一萬兩千法郎才弄到這個職位,他體格強壯棕紅色的臉,黑而精粗的小鬍子,在別人眼中他是個美男子,連市長都懼他三分。但市長為了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決心請一個家庭教師。

木匠索黑爾的兒子於連,由於精通拉丁文,被選作市長家的家庭教師。他約十八九歲,長得文弱清秀,兩只又大又黑的眼睛。在寧靜時,眼中射出火一般的光輝,又象是熟思和探尋的樣子,但一瞬間,又流露出可怕的仇恨,由於他整天抱著書本不放,不願做力氣活,因而遭到全家的嫌棄與怨恨,經常被父親和兩個哥哥毒打。他小時瘋狂地崇拜拿破倫,渴望像拿破崙那樣身佩長劍,做世界的主人。認為拿破崙「由一個既卑微又窮困的下級軍官,只靠他身佩的長劍,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但後來他又想當神甫,因為「如今我們眼見四十歲左右的神父能拿到十萬法郎的薪俸。這就是說他們能拿到十萬法郎,三倍於拿破崙當時手下的著名的大將的收入。」於是,他投拜在神甫西朗的門下,鑽研起神學來。他仗著驚人的好記性把一本拉丁文《聖經》全背下來,這事轟動了全城。

市長的年輕漂亮的妻子是在修道院長大的,對像她丈夫那樣庸俗粗魯的男人,打心底里感到厭惡。由於沒有愛情,她把心思全放在教養3 個孩子身上。她認為男人「除了金錢、權勢、勛章的貪欲以外,對於一切都是麻木不仁」。最初,她把於連想像為一個滿面污垢的鄉下佬,誰知見面時卻大出她的意料:面前這個年輕人竟是這樣白皙,眼睛又這樣溫柔動人。以為他「實際上是一個少女」故意假扮男裝。她對於連產生好感,甚至覺得「只有在這個少年教士的心裡,才有慷慨、高尚、仁愛」。瑞那夫人的女僕愛麗沙也愛上了於連,愛麗沙得到了一筆遺產,要西郎神父轉達她對於連的愛慕,於連拒絕了女僕愛麗沙的愛情。瑞那夫人得知此事心裡異常高興,一股幸福的流泉瀉落在她的心海里,她發覺自己對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一種感情。


作者簡介:

司湯達(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包括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 他以准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巴馬修道院》(1839)。

熱點內容
都市豪門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27 03:31:34 瀏覽:535
宋輕疏穿越為宋青書小說 發布:2025-08-27 03:30:55 瀏覽:451
賈環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7 03:20:38 瀏覽:25
好看的小說玄幻都市 發布:2025-08-27 03:14:07 瀏覽:962
冒險言情志怪靈異小說 發布:2025-08-27 03:14:02 瀏覽:791
沈從文批判諷刺的短篇小說是 發布:2025-08-27 03:06:22 瀏覽:622
修羅場文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7 02:36:59 瀏覽:315
文筆好女主重生穿越小說 發布:2025-08-27 02:34:36 瀏覽:523
一篇名家短篇小說 發布:2025-08-27 02:23:32 瀏覽:352
零幾年以前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8-27 02:20:23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