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四大名著封面照片
A. 網路四大名著都是什麼 網路小說排行榜
網路四大名著:《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紫川》。這四部名著均成名於網路文學方興未艾之時,出現較早,網上搜索度高,在讀者中口碑不錯、流傳甚廣。
按照網路小說的流傳度,「網路四大名著」應該是這四部:《飄渺之旅》、《誅仙》、《紫川》、《小兵傳奇》。所謂「網路四大名著」脫胎於最初盛傳的「網路三大奇書」:《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因此這三部,尤其是《飄渺》和《誅仙》爭議相對較小,第四部爭議則較大。
《飄渺之旅》,這部小說可謂是開一派先河,凡是喜歡玄幻修真的讀者幾乎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看。蕭潛大大也因此名紅一時,至今《飄渺》的點擊率也不可謂不高。盡管《飄渺》在配角上的人物塑造不是太完美,但單憑開創玄幻修真先河這一條就足以在《網路四大名著》中占據一席之地了!
《誅仙》,作者蕭鼎。長篇武俠(古典仙俠)巨著,被譽為後金庸武俠經典。
《小兵傳奇》是玄雨所作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首發於網上,各大原創文學網站點擊率居高不下。故事情節天馬行空,諸多書迷為之著迷,對於主人公唐龍也是栩栩如生,為網路三大奇書之一!
《紫川》,作者老豬。《紫川》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細膩動人的筆觸,向讀者描繪了一個獨特奇妙的世界。將一群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個個展現於讀者面前。譜寫了一曲既壯烈,又凄婉的悲歌。
B. 四大名著的作者分別是誰他們分別是哪些朝代的
1、《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2、《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元末明初人士,施耐庵(約1296—約1370),原名彥端,字肇瑞,號子安,別號耐庵。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舟人之子,生於興化新垛鎮,13歲入私塾,19歲中秀才,29歲中舉人,36歲中進士。
3、《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1501年-1582年),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
4、《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小說家、詩人、畫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
(2)網路小說四大名著封面照片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
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C. 網路三大奇書和網咯四大經典小說是哪些
之前是三大奇書,現在是四大經典小說:《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紫川》。
D. 現在網路上說的四大名著是那4部
在網上看見很多討論「網路四大名著」的帖子,其中有很多都是很不錯的經典仙俠小說。不過,按照網路小說的流傳度,「網路四大名著」應該是這四部:《飄渺之旅》、《誅仙》、《紫川》、《小兵傳奇》。所謂「網路四大名著」脫胎於最初盛傳的「網路三大奇書」:《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因此這三部,尤其是《飄渺》和《誅》爭議相對較小,第四部爭議則較大。
E. 哪裡出版的四大名著最正規(要有少量插圖)
西遊記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西遊記》英文版第一冊的封面《西遊記》是一部中國古典神魔小說,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亞洲國家也出現了以孫悟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樣式眾多,數量驚人。關於西遊記的作者,一般認為是明朝的吳承恩。
目錄 [隱藏]
1 學界有關作者的爭議
2 主要人物介紹
3 成書過程
4 意義與影響
5 版本情況
6 參考文獻
7 參見
7.1 相關作品
7.2 其他作品
8 外部鏈接
[編輯]
學界有關作者的爭議
現在出版的各種版本的《西遊記》都署名吳承恩,但是自《西遊記》問世以來,就一直對其作者存有爭議。
明朝流傳的《西遊記》,各種版本都沒有署名。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遊證道書》中提出《西遊記》為南宋時的邱處機所著。這一看法提出後,清朝的文人大多贊同。清朝末年紀昀等人開始懷疑此說,認為《西遊記》中多處描寫明朝的風土人情,而邱處機是南宋末代人(是明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西遊記》中多處使用江蘇淮安方言,而邱處機一生在華北地區活動,並未在淮安居住過。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為《西遊記》是道士煉丹之書。
民國期間,魯迅、胡適等人根據明朝天啟年間《淮安府志》上所載,又據前人所論,推定淮安吳承恩是小說《西遊記》的作者。民國後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1980年以後,有關《西遊記》作者的研究漸成熱點。仍不斷有學者對吳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質疑。理由是今存吳承恩詩文及其友人文字中從未提及撰寫《西遊記》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載吳承恩著《西遊記》一事並未說明是演義、稗官,而通常情況下演義、稗官是不錄入地方誌的;三是在清朝藏書家黃虞稷所著《千頃堂書目》中吳承恩所著《西遊記》被列入輿地類(即地理類)。因此,有人重新提出《西遊記》是邱處機所著,或是其弟子、傳人所著。
也有少數數學者立論:《西遊記》是明朝的「青詞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於論據稀少、牽強,絕大多數學者都不贊同此說。另外一方面,證明吳承恩就是《西遊記》作者的論據似乎更多起來,而且更有說服力。主要有:一,吳承恩的個人情況與《西遊記》創作者的特徵完全吻合。二,對各種質疑給出了較為合理的符合實際情況的解釋。三,也是最有說服力的,是關於《西遊記》各文本中方言的研究。1980年以後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進展,幾乎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吳承恩就是《西遊記》的作者。(相關的研究請參閱劉修業的著作及顏景常著《〈西遊記〉詩歌韻類和作者問題》)
所以現在一般認為,明朝社會宗教盛行,有關唐朝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的傳記、傳說及其它宗教傳說、民間故事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吳承恩是在這樣的社會及文化背景下,以上述的傳記、傳說、故事為素材,創作了現今我們看到的小說《西遊記》。
經由吳承恩的重新構思、組織和編寫,較之此前流傳的傳記、傳說、故事、評話,小說《西遊記》不僅內容大大豐富,故事情節更加完整嚴謹,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鮮活、豐滿,想像更加多姿多彩,語言也朴實、通達。更為重要的是,小說《西遊記》在思想境界、藝術境界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
[編輯]
主要人物介紹
頤和園長廊上的西遊記師徒四人繪畫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孫行者。系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迸裂見風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佔山為王三五百載。後歷經八九載,跋山涉水,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拜須菩提為師,習得七十二變化之本領。此後,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聖,被如來佛祖壓制於五行山下,無法行動。 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兩次三番被師傅唐僧誤解、驅逐。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疾惡如仇,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所以孫悟空很容易就會成為中國小男孩崇拜的偶像。
唐僧,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
豬八戒,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形狀。在高老莊搶占民女,後被孫悟空降伏。修得正果的封號為凈壇使者。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沙和尚,又名沙悟凈。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後被唐僧師徒收服,負責挑擔。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寶杖。書中又將沙和尚稱為「沙僧」。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行搏鬥,最後達到西天取回真經。其中最經典的故事有孫悟空大鬧天宮、高老莊收八戒、流沙河收沙和尚、三打白骨精、人參果、盤絲洞、火焰山、真假美猴王等。在與妖魔鬼怪進行斗爭中刻畫了師徒四人鮮明的個性.故事生動,幾百年來老少皆宜。
[編輯]
成書過程
《西遊記》插圖公元629年,唐朝僧人玄奘違反朝廷當時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規定,從涼州偷渡出關,隻身赴印度學習佛教教義。經過16年,在644年回國,並向唐太宗寫信匯報了情況。唐太宗下詔讓他口述西行見聞,他的弟子辯機由此寫出《大唐西域記》。在玄奘逝世後,他的另外兩名弟子慧立、彥悰將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經歷又編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了弘揚師傅的業績,在書中進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寫,這被認為是《西遊記》神話故事的開端。此後取經故事在社會流傳,神異的色彩越來越濃厚。
在唐朝後期和五代時期的許多記載中已經出現了西行取經的故事。現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經壁畫,大約作於西夏初年,已經出現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已經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戲有《陳光蕊江流和尚》,吳昌齡作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已經有師徒四眾;元明之交時代的雜劇《二郎神鎖齊天大聖》和《西遊記》描寫了孫悟空的來歷;明初朝鮮的漢語教材《朴通事諺解》提到有《西遊記平話》,其中概括復述「車遲國鬥法」一段,和《西遊記》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樂大典》第13139卷有「夢斬涇河龍」,和《西遊記》第10回基本相同。
[編輯]
意義與影響
《西遊記》中的許多形象,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等對於中國人來說幾乎家喻戶曉。《西遊記》系統地反映了中國釋、道、儒三教合流的思想體系,將道教的天上、地獄和海洋的神仙體系與佛教的西天揉合到一起,並在同時執行「世上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的儒教思想。《西遊記》提出「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家」的大膽言論。同時這本書中神仙體系的描繪正是作者當時生活的明朝政治社會的縮影。
馮夢龍將《水滸傳》與《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定為「四大奇書」。與《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共列「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評價《西遊記》的主旨是描寫反映人的一生,人在年輕時思想活躍,敢想敢幹,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敢於蔑視任何權威,「糞土當年萬戶侯」;一旦碰了釘子,栽了一個大跟頭後,就會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克服艱難險阻和人生中的誘惑(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才會達成「正果」。
京劇中的孫悟空形象[編輯]
版本情況
中國現存的古本有:
金陵世德堂本:今存最早刻本,現存刻本其中第76—80回,91—100回殘缺
西遊真詮:清朝陳士斌點評
華陽洞天主人校本
西遊證道書
新說西遊記
西遊原旨
通易西遊正旨
《西遊記》還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譯名也有多種:《聖僧的天國之行》,《一個佛教徒的天國歷程》,《猴》,《猴王》,《猴與豬神魔歷險記》。在其他國家,最早關於唐僧取經故事是明代前期的朝鮮文譯本,不過那是取經故事,與《西遊記》不完全是一回事。《西遊記》最早的正式譯本是18世紀中葉的日文譯本。
[編輯]
參考文獻
〈《西遊記》作者之謎〉,《社會科學報》,1996.12.12
劉懷玉,《吳承恩論稿》,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劉毓忱,《論《西遊記》及其他》,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蔡鐵鷹,《〈西遊記〉成書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
[編輯]
參見
西遊記人物列表
大唐西域記
[編輯]
相關作品
續西遊記
西遊補——明末董說著
後西遊記
新西遊記——陳景韓著
也是西遊記
西遊新記——童恩正著
東游新記
[編輯]
其他作品
電影大鬧天宮
電影動畫短片鐵扇公主
京劇三打白骨精
電視劇西遊記
電影大話西遊
連環畫西遊記
兒童故事豬八戒吃西瓜
連環畫(漫畫)七龍珠 大聖王
網路小說悟空傳
日本動畫最游記系列
網路游戲 mud西遊記
網路游戲 夢幻西遊
日劇西遊記系列
[編輯]
外部鏈接
您可以在維基文庫中查找此網路條目的相關原始文獻:
西遊記
您可以在維基共享資源中查找與此條目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西遊記
西遊記宮 - 中國江蘇省淮安楚州西遊記研究會網站
西遊記人物介紹
中國四大名著: 三國演義 | 西遊記 | 水滸傳 | 紅樓夢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8%A5%BF%E6%B8%B8%E8%AE%B0"
頁面分類: 明朝 | 中文古典小說 | 兒童文學 | 西遊記 | 神話
F. 當代網路四大名著到底是哪四部啊
《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風姿物語》
在網上看見很多討論「網路四大名著」的帖子,其中有很多都是很不錯的經典仙俠小說。不過,按照網路小說的流傳度,「網路四大名著」應該是這四部:《飄渺之旅》、《誅仙》、《紫川》、《小兵傳奇》。所謂「網路四大名著」脫胎於最初盛傳的「網路三大奇書」:《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因此這三部,尤其是《飄渺》和《誅》爭議相對較小,第四部爭議則較大。首先《飄渺之旅》,這部小說可謂是開一派先河,凡是喜歡玄幻修真的讀者幾乎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看。蕭潛大大也因此名紅一時,至今《飄渺》的點擊率也不可謂不高。盡管《飄渺》在配角上的人物塑造不是太完美,但單憑開創玄幻修真先河這一條就足以在《網路四大名著》中占據一席之地了!《誅仙》,作者蕭鼎。長篇武俠(古典仙俠)巨著,被譽為後金庸武俠經典。《紫川》,作者老豬。《紫川》用幽默詼諧的語言,細膩動人的筆觸,向讀者描繪了一個獨特奇妙的世界。將一群不同性格的人物,一個個展現在讀者面前。譜寫了一曲既壯烈,又凄婉的悲歌。《風姿物語》,作者羅森。本叢書以調侃歷史的輕松風格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在書里,陸游和周公瑾成了師徒,皇太極和多爾袞實際上是同一個人的兩次生命,李煜是飄忽不定的世外劍仙,而在整本書裡面,最讓人懷念的那個英雄名叫白起,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愛因斯坦變成了善於發明各種魔法器具的魔族女子,她的父親則是貝多芬。在諸如此類的顛覆活動中,讀者和作者一起開著歷史的玩笑。書中還引入了日式漫畫的風格,很多讀者也是在閱讀此書後開始了玄幻小說的創作,所以很多人稱這部小說為「玄幻小說的始祖」。《小兵傳奇》是玄雨所作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首發於網上,各大原創文學網站點擊率居高不下。故事情節天馬行空,諸多書迷為之著迷,對於主人公唐龍也是栩栩如生,為網路三大奇書之一!
G. 世界上的四大名著是什麼
分為國內和國外。
1、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
2、歐洲四大名著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7)網路小說四大名著封面照片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
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
《水滸傳》作者:施耐庵(1296年-1370年),《水滸傳》的作者究竟是誰具有爭議,目前最廣泛認可的說法認為作者是施耐庵。歷史上還有其它幾種觀點,包括了羅貫中說,施惠說,郭勛託名說,宋人說等。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 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戲曲家。羅貫中生於元末社會動亂之時,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於流俗,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
《西遊記》作者:吳承恩(1501年-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文下筆立成。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清代小說家、詩人、畫家。
《神曲》是義大利詩人阿利蓋利·但丁( 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長詩。寫於1307年至1321年,全詩為三部分《地獄》(Inferno, Hell)《煉獄》(Purgatorio, Purgatory)《天堂》(Paradiso, Paradise),譴責教會的統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
《浮士德》是歌德[德國]原著。歌德寫《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時間。《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
《荷馬史詩》作者是荷馬,生於公元前八世紀後半期的愛奧尼亞,是古希臘最著名和最偉大的詩人。他是《荷馬史詩》(分《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的作者。《荷馬史詩》以揚抑格六音部寫成,集古希臘口述文學之大成。它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
《哈姆萊特》是威廉·莎士比亞所作。他是(1564—1616)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創作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濟、思哈姆萊特想、文化、風俗、習慣,可以當做這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來讀。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或文學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值得我們去總結和批判地借鑒。
H. 四大名著是那四部,作者是誰
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巨著。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紅樓夢》的作者作者曹雪芹和高鶚。
I. 網路四大名著是是是是
網路四大名著:《飄渺之旅》、《誅仙》、《小兵傳奇》、《紫川》。
J. 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是哪四本書作者是誰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按照成書順序)這四部巨著。
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此四部巨著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難分高低的,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細致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深刻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其中的故事、場景、人物已經深深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
1、《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
2、《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
3、《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名本,字貫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4、《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
(10)網路小說四大名著封面照片擴展閱讀: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版塊結構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斗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
由於《水滸傳》版本眾多,流傳甚廣,其中也出現不同的故事,可大體分為「文簡事繁本」和「文繁事簡本」兩個系統,「文繁事簡本」較為細致,也流傳最廣,主要分為七十回本(無聚義後情節)。
一百回本(招安後,有徵遼、征方臘等情節)和一百二十回本(在一百回本基礎上增加征田虎、征王慶情節)。其中一百二十回本也被稱為《水滸全傳》,是水滸故事最完整的一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