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雙線結構
① 有哪些雙線敘事結構的短篇小說
《紅樓夢》,雙線敘事,明線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線,暗線是賈家逐漸衰弱線,明暗兩線相互交織,使小說結構嚴謹豐富,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好的表現主題
老舍的《四世同堂》,主線描寫北平人家祁家等的生活經歷,暗線是國家陷入日本侵華危難
魯迅的《葯》,明線是華老栓夫婦為兒子治病,暗線是革命者夏瑜被軍閥殺害,構思精巧。
② 《吶喊》主要內容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吶喊》收錄了《狂人日記》、《孔乙己》、《葯》《阿Q正傳》《故鄉》等14篇小說,反映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中國古老農村和市鎮的面貌;它描繪了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時期的中國社會現實,總結了辛亥革命的歷史經驗教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和虛偽,痛苦地解剖了中國沉默的國民靈魂,批判了國民的劣根性。
《吶喊》開創了現代現實主義文學的先河。作品通過寫實主義、浪漫主義等多種手法,以傳神的筆觸和「畫眼睛」、「寫靈魂」的藝術技巧,形象生動地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阿Q等一批不朽的藝術形象,深刻反映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20年代間中國社會生活的現狀,有力揭露和鞭撻了封建舊惡勢力,表達了作者渴望變革,為時代吶喊,希望喚醒國民的思想。奠定了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現代文化史上的地位。
(2)短篇小說雙線結構擴展閱讀:
《吶喊》的創作背景:
在《吶喊》的自序中,魯迅提到自己年少時曾因中國的醫療技術落後,而到日本學醫,後來卻發現落後的不單是醫療技術,國民的思想觀念和國家的制度更是遠遠落後於西方各國。魯迅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青年時的魯迅充滿壯志,希望中國能擺脫舊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但遭受的挫折卻令他逐漸感到絕望和寂寞,更曾把自己關在一間沒人來的屋子裡。後來錢玄同邀請他在《新青年》做文章,《狂人日記》就是錢玄同催促他在《新青年》寫出的第一篇小說,並且頭一次用魯迅作筆名。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一些小說結集出版,取名《吶喊》。
③ 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運用了哪種結構方法
一、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運用的結構方法:一虛一實,虛實結合。
這部小說主要由兩條虛實的情節線索構成。其中主線是以德拉給吉姆購買聖誕禮物貫穿文章的始終,隱含的線索是吉姆買梳子給德拉。
在主線中作者從德拉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來寫出德拉想給丈夫買表鏈的迫切心理,以及在買到之後的欣喜與緊張,害怕丈夫因為自己的行為而不再愛她。隱含的情節是丈夫將自己喜愛的金錶當了之後,買了一整套梳子送給德拉。
二、《麥琪的禮物》簡介
《麥琪的禮物》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了一對窮困的年輕夫婦忍痛割愛互贈聖誕禮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贊美了主人公善良的心地和純真愛情。
《麥琪的禮物》表現了夫妻間深深地愛意,盡管最後是一個美麗的錯誤,但只要彼此相愛著,生活就不會灰暗。雖然結局還是「歐亨利式」的,但少了其它作品中的諷刺,反而洋溢著慢慢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