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克蘇魯游戲世界小說
① 成為克蘇魯神主小說叫什麼
成為克蘇魯神主小說是成為克蘇魯神主。
是一鍵三連原著的靈異、奇幻類漫畫,連載於快看漫畫網站。男主蘇啟死後穿越到洛市成為一名高中生。由於異於常人的靈感,發現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鬼神。男主為了生存,不被鬼神吃掉或者是自己精神崩潰失控,走上了自己偽裝成神的道路,展開了探索克蘇魯元素的神秘世界的故事。
小說的概括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科幻、懸疑、古傳、當代、浪漫青春、游戲競技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按照小說的發生載體分的話,小說可以分為傳統紙質小說和網路電子小說。
② 有穿越到克蘇魯神話體系的小說嗎
《詭秘之主》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我的克蘇魯游戲》作者:幻想三原色
還有一些不是穿越的,但都是克蘇魯元素
《瘟疫醫生》作者:機器人瓦力
《我的san值深不可測》作者:土肥圓
《克蘇魯游戲》作者:YogPop
《蒸汽朋克之邪神蘇醒》作者:黃衣調查員
《不可名狀的日記簿》作者:悲傷之人的絕唱
《不可名狀的賽博朋克》作者:賣盤的狐狸
《奈格里之魂》作者:虛鳴
《舊日篇章》作者:虛鳴
《惡靈附身》作者:劍上獨覺
都是起點的書
③ 克蘇魯的呼喚的小說簡介
克蘇魯的呼喚也是一個角色扮演游戲,由混沌元素出版,其特色是以凡人去追查神秘現象並發現超越人類理解的宇宙真相,在越知道世界的真面目後,調查員(investigator,CoC對角色的稱呼)就越接近瘋狂,故事背景主要是真實世界混合克蘇魯神話,因此在游戲過程中克蘇魯神話是一個極有用的技能,但是由於系統的設計,追求被禁止的知識是發狂的前一歩,習得克蘇魯神話的調查員將漸漸變成非一般人的存在。
克蘇魯的呼喚中的名句:That is not dead which can eternal lie
And with strange aeons even death may die
死者並不會永遠安息
奇妙的永劫亦不以死為終焉
「為什麼你們要以科幻小說的名義刊登像洛夫克拉夫特的『瘋人山』那樣的東西?難道你們真的困難到了如此地步,非登這種廢話連篇的東西不可嗎?……如果諸如此類的故事——像是兩個人看著某個古代廢墟中的石刻把自己嚇個半死,或是什麼人被連作者本人也描述不清的什麼東西追逐著,或是誰嘰嘰咕咕地述說著諸如沒有窗戶的五維密室、約-梭托等等無可名狀的恐懼,等等——就是未來的探險故事《驚天傳奇》的構成的話,那就只能盼老天爺來援手科幻小說了。」
上面的內容摘自《驚天傳奇》1936年7月號的讀者來信專欄,信中提到的令人憎惡的對象當然就是該雜志在同一年裡發表的兩篇H· P·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蘇魯神話」中的一篇。對於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讀者的反響並不都是消極的,但那些褒揚的評論還是被憤怒、困惑和絕望的大呼小叫淹沒了。
20世紀30年代,美國雜志上的科幻小說大部分都是由僱傭文人炮製的情節加冒險的故事,他們不過是把懶散的某牧場改成了某星球,然後胡亂地套用同樣的故事情節,用太空強盜取代了偷牛賊罷了。在1936年,那些熱衷於科幻小說的人還只是習慣於跳上星際飛船,在比光速還快的驅動器上翻筋斗(別去想什麼愛因斯坦的理論),把參宿四上的八腳怪炸個稀巴爛,他們無法理解洛夫克拉夫特苦心描繪的那種氣氛,讓他的兩個勇猛無畏的探險家在南極荒原上,面對無與倫比的恐懼,喋喋不休地說著莫名其妙的話,發狂般地驚聲尖叫。
洛夫克拉夫特的「神話」故事和史密斯博士極其同黨所推崇的星戰故事之間是有本質的區別的,而不僅僅是注重情節和注重氣氛的差別。在當時那個年代,以太空探險為主題的許多代表人物,如E·E·史密斯、奈特·沙克涅和拉爾夫·米爾恩·法利,都是生於前一個世紀的人,那時的人們依然認為宇宙的運轉是遵循著永恆不變的牛頓定律。就像我們的太陽一樣,每個星球都是一顆恆星,當19世紀的天文學家將他們的分光鏡瞄向太空時,他們得到了可靠的信息,確知那些星球上也有氫、氦、鎂、鈉以及其它元素,和我們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所發現的完全一樣。19世紀末,當物理學家慶幸地以為他們完全了解了宇宙的時候,人類征服宇宙的終極夢想還真的是如此不可能的任務嗎?
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開創了20世紀的科學革命,而這場革命最終將徹底粉碎經典物理的教義。隨著在相對論、量子力學、亞原子粒子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宇宙似乎也不再那麼能讓人看得懂了。隨著哥白尼和伽利略扭轉了人類中心說,現代人也開始認識到,他非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他只是宇宙的一個特例。宇宙以及它的中子星、類星體和黑洞對我們來說都是陌生的,我們在宇宙中是一個陌生人。
在20世紀30年代所有那些在雜志上發表過科幻作品的作家當中,只有洛夫克拉夫特超越了他的同僚的那種單調乏味,傳達了宇宙的神秘性這個20世紀最敏感的話題。「我的所有故事,」洛夫克拉夫特1927年在一封信中寫到,「都是基於最基本的前提之上的,那就是平凡的人類的法則、利益和情感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無效的和沒有意義的,」這是一個宣言,實際上概括了當時正在發生的現代科學的變革,其時那些目瞪口呆的物理學家吃驚地發現了一個不為牛頓力學所約束的陌生的新世界。愛因斯坦在闡述他的廣義相對論時不得不與非歐幾里得幾何相抗爭,而克蘇魯的海底城市的非歐幾里得角所代表的就是同樣的非歐幾里得幾何;在「外太空的色彩」中所描繪的神秘的隕石放射,復制的是20世紀初葉由貝克雷爾和居里夫婦所完成的鐳的實驗。就連目前在高等數學方面的發展——混沌現象——也被克蘇魯神話預示出來了,在洛夫克拉夫特虛構的萬神殿里,至高無上的神是白痴盲神亞撒索,而它就是終極的混沌空間里螺旋形的黑色旋渦的主宰。如果適當地用曼得勃羅(Mandelbrot)的分形理論和費根堡姆(Feigenbaum)的常數理論裝備起來後,亞撒索在當代混沌學的數列和擾動中應該很是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再更多地談論克蘇魯神話和20世紀科學發展之間的一致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洛夫克拉夫特借用的這些概念並非出自於相關的高等數學的正規知識,即,相對性,而是出自於一種偶然發現的、出自本性的對「混沌和未探明的太空惡魔的襲擊」的洞察力。從歷史觀點上講,洛夫克拉夫特已經和那些被現代化的20世紀遺留下來的社會和經濟精英密切結合在一起了;他是無所寄託的夢想家,在他自己的時代里是一個局外人,在宇宙中也成了局外人。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Julio Cortazar)曾經指出,「所有完全成功的短篇小說,特別是科幻小說,是神經病、夢魘或幻覺通過客觀化的中和並且轉化為一種在神經領域之外的媒介而形成的產物。」就洛夫克拉夫特來說,他把宇宙看做一個收容可怕的奇跡的避難所,這種觀念不過是他病態的局外人心理的鮮明寫照;正如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家鄉普羅維登斯是一個局外人一樣,在克蘇魯神話中,現代人也是一個外來者,迷失了方向,隨波逐流,在一個可怕的深淵邊緣搖搖欲墜。1936年,當洛夫克拉夫特的「瘋人山」在《驚天傳奇》上連載時,那些暗示宇宙的浩瀚、神秘的內容被讀者斥為胡言亂語,但20世紀的科學革命已經證實了那些內容的正確性。物理學家劉易斯·托馬斯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說,「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成就就是發現了人類的愚昧無知。」記住上面的這句話,停下來一會兒,翻開本書的第一頁,讀讀「克蘇魯的呼喚」的開篇第一段吧。
在1937年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離奇的恐怖故事仍然盛行不衰。洛夫克拉夫特差了幾年,沒趕上約翰·W·坎貝爾接管《驚天傳奇》,他的編輯才能和影響力令美國科幻小說雜志的整個領域有了顯著地進步。盡管他有驚人的才幹,但他還是保持了一個最基本的設計思想,即對技術勝利、對人類的獨出心裁和足智多謀所具備的絕對效力抱有超凡的信心,相比之下,洛夫克拉夫特似乎就像一個在科幻小說的天空下異想天開的異形。
孤獨的普羅維登斯隱士和他的神話遺產在他的一干朋友和仰慕者心目中是永存的,他們就像一個秘密社團的成員守護它們的神諭和神像一樣,維護著「克蘇魯神話」。這其中的努力就包括了由成立於1939年的阿克漢姆出版社發起的、頗受爭議的模仿寫作計劃。
20世紀30年代,洛夫克拉夫特曾經親自為不同的版本客戶編寫過仿「神話」故事,他還特別提到過那些故事是「(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讓我的名字與它們聯系起來的。」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後的那些年裡,以1942年弗朗西斯·T·蘭尼的「神話」專門用語詞彙表為起點,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在這期間,克蘇魯和他的宇宙同夥被仔細地加以審視、分析、歸類、系統化,被分級,被刪節得殘缺不全。就這樣,到了20世紀70年代,在一本很淺薄的關於「神話」的書里,一個美國的科幻作家提出,洛夫克拉夫特的構思存在「脫漏」,並且認為他本人和其他人有責任用新故事來「填補」這些「空隙。」在洛夫克拉夫特之前,蛙類食人族的故事只有相當有限的市場;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裡,創作仿克蘇魯作品逐步發展成為一種佔有很大市場份額的產業。
這類衍生出來的作品數量巨大,用已故的E·霍夫曼·普里斯的話來說,都是「可惡的垃圾,」但這對「神話」造成的影響尚不及那些真正的侵權行為為重。洛夫克拉夫特假想的宇宙進化論決不是一個靜止的體系,而是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構想,它始終適應於它的創造者的個性發展和興趣變化。因此,隨著哥特式情趣在洛夫克拉夫特生命的最後10年裡逐漸讓步於宇宙情結,諸如「鄧維奇的恐慌」(1928年)之類的早期「神話」還牢牢地倨於衰落的新英格蘭的閉塞地區,而僅過了6年之後,在「不合拍的陰影」里,洛夫克拉夫特就開始令人眼花繚亂地敘述起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了。同樣地,當洛夫克拉夫特在20世紀30年代終於開始對恐怖小說喪失興趣時,人們可以再次從比較中看出,在「鄧維奇的恐慌」里,「神話」的神依然還是帶著符咒、棲於海灣的、惡魔似的實體,而在「不合拍的陰影」里,外星生物已經變成了開通的、地地道道的社會主義者,這直接反映出洛夫克拉夫特突然對社會和社會改革產生了興趣。如果他活到了20世紀40年代,神話還將繼續隨著它的創造者的變化而發展;對作者身後的那些仿作者來說,根本不存在可以套用的僵化的體系。
再者說來,「神話」的精髓既不在於眾多的虛構的神靈,也不在於那些塵封已久的禁書,而在於一種令人信服的宇宙態度。宇宙是洛夫克拉夫特在描述他的重要審美觀時重復了無數遍的術語:「我選擇恐怖小說,是因為它們最符合我的傾向——我要即刻實現我最強烈、最持久的一個願望,幻想著能神奇地中止或違背永遠禁錮著我們並且挫敗我們對無限的宇宙空間的好奇心的時間、空間和自然法則所具有的那些惱人的限制……」
在某種意義上,洛夫克拉夫特全部的成熟的作品是由宇宙奇跡故事組成的,但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裡,當他開始放棄鄧薩尼式的異國情調和新英格蘭黑巫術,轉而探索神秘的外層空間的混沌這一主題時,他寫出了大量被後人稱為「克蘇魯神話」的作品。換句話說,「神話」代表了洛夫克拉夫特的那些宇宙奇跡故事,在那些故事裡作者已經開始將他的注意力投向現代科學的宇宙世界;反過來,「神話」里的神靈將這樣一個無目的的、冷漠的、陌生得非言語所能表達的宇宙具體化了。因此,那些經年創作拙劣的仿「神話」作品的仿洛夫克拉夫特風格的人應該明白:「神話」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公式化的表達和詞彙表拾遺的串聯,而是一種宇宙化的思想狀態。
本集中收錄的帶有克蘇魯神話色彩的故事,是這類故事中少數比較成功的作品。其中最早的幾篇現在看來也許像是通俗文化的粗劣作品,但其餘各篇都是相當精彩的,像出自羅伯特·布洛克(「棄屋中的筆記本」)、弗里茨·萊布爾、拉姆齊·坎貝爾、柯林·威爾遜、喬安娜·拉斯以及斯蒂芬·金的故事就特別體現了H·P·洛夫克拉夫特的風格,並且為傳揚「神話」作出了他們自己的貢獻。
本書最後一篇小說的作者理查德·A·路波夫還給了我們更多的東西:他不僅寫出了「發現古里科地帶」這篇出色的「神話」故事;他還是我所遇見的除洛夫克拉夫特之外的唯一一位傳達了打破傳統的創新性意義的作者。在這篇傑出的作品裡,路波夫不僅運用了必不可少的「神話」術語,而且還營造了最基本的宇宙奇跡的氛圍,並且還再創造了那些「神話」原型里所具有的振奮人心的刺激。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會有1936年時的群情激奮,翻開本書的「發現古里科地帶」,看看它的開篇吧。
④ 隨筆構想——克蘇魯神話的末世題材游戲
1.
人類對於末世的題材總是非常的熱衷,電影界中的一大題材就是災難片,人們喜歡去探究在面對災難時對人性的拷問,不論是面對災難時人性的閃光,例如美國災難片《後天》中男主角表現出的犧牲精神和不放棄的人道精神,或者是對於人性丑惡的揭露,例如韓國災難片《流感》中的軍官收受賄賂導致疫情擴散。都是人們熱衷於討論的話題。
而在游戲中,對於末日題材的探討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游戲因其本身的表現力、感染力和體驗感都要強於其他的表現形式,所以游戲中對於末世的探討也更加的深入,並且不同於電影既有天災也有人禍導致的末世(典型代表:《2012》),游戲中更多地聚焦於人類因不尊重自然規律或者是肆意地破壞環境而遭受懲罰所導致的末世。
例如《生化危機》系列,《地鐵2046》,《輻射》系列等,既是為了玩家更好地體驗到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所遭受的懲罰,也是對人們提出警告,希望保護我們現有的生存環境。
然而玩家就像一個喜新厭舊的挑剔的孩子,他們總是在不斷地索求更好的,更新奇,更刺激的題材和游戲,而末世題材從一開始的天災到後面的人禍——廣義上的人禍,包括戰爭,病毒,環境破壞——漸漸地似乎已經失去了創新的內在動力。於是我們是否可以從各種文化中取材,創造一個新的末世世界呢?
2.
「人類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克蘇魯神話的創制者,H·P·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
克蘇魯神話是以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由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傳說體系。(類似於東方幻想鄉一樣的創作體系,由一個人或者一部作品奠基,之後由許多愛好者共同完善和擴展。)
該體系的核心部分,就是舊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它們是恐怖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在上古時代曾經統治地球,但結果卻在如死亡般的睡夢中安眠。它們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克蘇魯(Cthulhu),它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R'lyeh)。當繁星的位置正確之時,拉萊耶將從海底浮上,克蘇魯將醒來,為地球帶來浩劫。
在克蘇魯傳說的小說故事中,角色可能會因探究過深或通過一些機遇遭遇舊日支配者或是其他的宇宙種族,而他們的結果大多數是死亡和陷入瘋狂。
總體而言,克蘇魯神話(嚴格來說,應該稱為克蘇魯傳奇)與其他民族或者是我們歷來所聽到的神話故事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承認了人類的愚昧無知——同時這也是物理學家劉易斯托馬斯所認可的觀點——並且在克蘇魯神話中,我們所遭遇的神大部分都對人類不感興趣,或者是滿懷惡意,他們目的在於掃除「人類」這一地球上的病毒。
典型例子是克蘇魯神話體系中的魔神之首阿撒托斯,它生出了黑暗,無名之霧和混沌,而混沌則被稱為奈亞拉托提普,它常常化身為一個皮膚黝黑,表情愉悅的瘦高男子,曾經在埃及受到崇拜,傳說原子彈的發明就是他教給愛因斯坦的,為了讓人類更快地完成自我滅絕。
有人說克蘇魯的存在顛覆了神的形象,黑暗、混沌、觸手、粘液,關於克蘇魯神話中神和怪物的形象無法與地球上的任何已知生物相匹配參照,能用最相近的參照物進行間接形容,使其具有了非比尋常的吸引力。同時它也顛覆了恐怖的類型,你對前方一無所知,無法對其作出評估預測,你會被棄營造的絕望氛圍籠罩,因為未知,所以可怕。
不管在西方文化或者是東方文化中,神話中所了解到的神大部分都是善良的,對人類抱有善意的,而克蘇魯文化中的神——或者說具有神一般力量的古代生物——他們對於人類卻是惡意滿滿,他們的出現往往會帶來毀滅與死亡。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以此,來構建我們的游戲背景世界,創造出一個神話的末世題材呢?
3.
那麼我們先來為這個游戲定一個類型,應該是如鬼泣、黑魂一樣的硬核動作游戲,而游戲的世界背景,則是一個已經被舊日支配者毀滅的世界。繁星異動,排列成了正確的位置,喚醒了在海底沉睡的古代城市拉萊耶,以及沉睡其中的克蘇魯,並且克蘇魯喚醒了沉睡的其他舊日支配者,摧毀了人類的整個文明體系,並且將許多人類變成了克蘇魯的狂信徒,而人類遭此浩劫後只能苟延殘喘,倖存的人類來到地下,發現了一個封閉的克蘇魯祭壇,裡面沉睡的青年,就是我們的游戲主角,姑且命名為A。
游戲主線:玩家扮演的游戲主角,是一名失去了記憶的青年,被倖存的人類在地下的克蘇魯祭壇發現了A,而A擁有著奇妙的能抗拒克蘇魯的精神入侵的能力,於是被稱為人類最後的希望,希望他能去打敗那些蘇醒的舊日支配者們,重建恢復人類的文明。
游戲玩法:玩家需要扮演A回到地面世界,在狂信徒們修築的克蘇魯祭壇和建築中尋找線索,召喚出舊日支配者並打敗他們,破除他們的精神入侵,拯救淪為狂信徒的人類。
游戲劇情:A在不斷地摧毀克蘇魯祭壇和擊敗舊日支配者的過程中,也一直在恢復著自己的記憶,A發現克蘇魯祭壇既能夠召喚舊日支配者,也能夠恢復他的力量,並且被A拯救的狂信徒們,開始對他產生了如他們對舊日支配者般的信仰。
而隨著A的記憶恢復,他變得越來越嗜殺,力量逐漸增強的同時,對於人類的厭惡感也與日俱增,並且對於崇拜者們的力量需求也與日俱增,而地下的人類倖存者們對於A的轉變也及時地發現,開始減少對他的補給與支持,並且暗中組建力量,准備在他失控的時候將其消滅。
隨著召喚出最後一個舊日支配者,雙方戰斗之後,它卻逃進了宇宙虛空之中,而追逐過去的A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人類的身份,而A自身也是一位克蘇魯古神,化為人類形態後被封印了漫長的歲月。之後A並沒有殺死那位逃進虛空的舊日支配者,而A回到地球後卻因為此事作為契機,和倖存者們全面決裂,面對倖存者的討伐軍,利用A所擊敗的舊日支配者所開發的武器,A陷入了苦戰之中。
之後終於擊敗了倖存者的A面臨了一個抉擇,到底是將倖存者們殺戮殆盡,履行自己作為克蘇魯「大清掃」的職責;或者是擊敗那位地球上最後倖存的舊日支配者,恢復人類的文明。
4.
或者,我們可以繼承克蘇魯神話的創始人的構思,繼續發揚傳統的克蘇魯游戲的類型。將游戲創作為一個恐怖類型的探險游戲或者是文字冒險游戲。主角作為一個克蘇魯文化的愛好者,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舊日支配者的線索,於是不斷地探索和探究下去,然後卻在最後因為探究過深而死去或者是發瘋了——這也是傳統的克蘇魯題材的結局。
5.
到這里隨筆構想應該就是告一段落了,但是為了更多地普及一下克蘇魯文化,可以給各位列舉一下它在游戲里的影響以及有什麼游戲是借鑒或者是參考了克蘇魯文化的。
血源詛咒
沙耶之歌,女主角沙耶原型為外神紗布·尼古拉絲的子嗣
潛行吧!奈亞子,角色名引用克蘇魯傳說中部分舊日支配者或外神的名字。
魔獸世界,上古之神的名字為克蘇魯傳說中部分舊日支配者或外神名字的變體。
《泰拉瑞亞》是由Re-Logic公司開發的一款高自由度的沙盒游戲,這裡面有一個BOSS叫潮汐之月,這個BOSS就像舊日支配者克蘇魯。(註:實際上這個BOSS並不是克總,但常被人誤以為其就是克總)
我們所熟悉的MOBA類游戲鼻祖DOTA中同樣充滿了克蘇魯神話元素,從裝備的命名上很容易看出,死靈書(Necronomicon)出自洛夫克拉夫特仿史書著作《死靈書的歷史》(History of the Necronomicon)。
刺客信條:梟雄,上古支配者的撫觸,一個觸手外形的指虎,玩家等級達到5後可獲得
萬智牌,奧扎奇是以克蘇魯傳說中部分舊日支配者或外神為原型衍生出的生物
游戲王,舊神·古神·外神系列卡片都有克蘇魯元素的加入。
《迪迦奧特曼》故事背景以及劇情里加入了大量克蘇魯傳說元素,最終的boss加坦傑厄毀滅了超古代文明,其原型就是邪神加塔諾托亞。
Fate/Grand Order,在主線1.5部第4章的劇情中加入了克蘇魯傳說中的「銀之鑰」,甚至出現了以洛夫克拉夫特為原型的角色。在型月世界觀中將克蘇魯系的英靈分類為「外來者(Foreigner)」。
《英雄聯盟》背景故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虛空」,被描述為一個充滿能量和扭曲的生物,裡面的生物唯一的目的就是吞噬和破壞,而太過於接近或者是了解虛空的人則會被改變精神或者是被腐蝕扭曲。艾卡西亞城邦就是因為打開了虛空的入口而毀滅,虛空先知,虛空行者,虛空之女都是因為接近虛空而被改變的人類——這與克蘇魯文化中太過於探究舊日支配者就會被改變的設定不謀而合。
而除了游戲之外,其他領域克蘇魯文化也有一定的影響。
恐怖大師斯蒂芬•金譽愛手藝爺爺為「二十世紀古典恐怖小說最偉大作家」,他的恐怖小說作品深受克蘇魯神話影響。
克里夫·巴克,英國著名作家,對現代恐怖文學的造詣鮮少有人能與之匹敵,也被稱為「黑暗的哲學家」。他的作品同樣有著濃厚的克蘇魯神話韻味,在瘋狂的邊緣遊走,對精神與靈魂的拷問,充滿了令人戰栗的獨特魅力。
伊藤潤二,日本著名恐怖漫畫家,他的漫畫融合了日系風格的恐怖故事和克蘇魯神話的詭異氣氛,部分漫畫中則直接沿用了克蘇魯神話中的一些設定,漫畫《地獄星》中,從遙遠宇宙窺視著人類的彗星其實就是克蘇魯神話中的外神報應與死兆之星格赫羅斯(Ghroth)。
日本著名腳本劇作家虛淵玄是克蘇魯神話的狂熱信徒,其作品中充滿克蘇魯神話的影子。在他的小說改編的動畫《FATE ZERO》中,魔法師藍鬍子手持的螺湮城教本,就是日語中拉萊耶文本(The R'lyeh Text)的譯法。拉萊耶是一座巨大的海底都市,也是邪神克蘇魯在南太平洋的囚禁之地。
《潛行吧!奈亞子》
由逢空萬太創作的輕小說,雖然小說的設定幾乎完全的照搬了克蘇魯神話,但卻徹徹底底的顛覆了克蘇魯神話諸多邪神的形象。
而假如有興趣的朋友,則可以去閱讀一下克蘇魯神話入門作《克蘇魯的呼喚》
那麼本次對於克蘇魯文化的簡單介紹以及隨筆感想就到此,感謝你的閱讀。最後,為了避免引起讀者不適,就稍微貼出幾張創作的克蘇魯神話的圖片吧。
⑤ 求一本小說,主角能變克蘇魯神話裡面的怪物,體質是收藏家,老婆叫弗蘭肯斯坦
小說名為《怪談研究會》,作者靜謐長夜,講述一個荒誕黑暗世界中主人公如何生存,是一部科幻題材網路小說。
1、小說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了世界的黑暗真相。那些你本以為是虛構的,廣為流傳的怪誕故事和都市傳說,竟然都是真實存在的!你會如何?「太好了!」張洛做了個代表「勝利」的V字手勢。對這個瘋狂的怪談愛好者來說,整個世界彷彿都變成了華麗的巨型游樂園。
2、靜謐長夜其他作品
(1)《單機狂魔》
內容簡介:玩游戲玩成人生贏家?且看傳說級單機游戲玩家趙諾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大展身手,贏取成功。
(2)《戰爭天堂》
內容簡介:各位狂熱的虛擬玩家們:對千篇一律的線性劇情感到厭倦了嗎?想要嘗試真正的開放世界游戲嗎?玩膩了只能扮演一名角色的RPG?想要在虛擬現實中率領部下,體驗統御千軍的快感嗎?
(5)創造克蘇魯游戲世界小說擴展閱讀:
同類科幻小說推薦:
1、《基因密碼》
內容簡介:搖擺的時空,交匯著眾生的命運,科技的阻礙,讓我們只能在無垠的星河裡孤芳自賞……
2、《風起雙神》
內容簡介:諸神的試驗場,以樹為中心發展而成的異世文明,電氣騎士魔導師以及強大的龍和暗生物都將一一登場。
3、《大宇宙時代》
內容簡介:地球即將被撞擊遭受全球危機,精英階層啟動一架宇宙飛船逃離地球,留下一片混亂的平民群眾。
一名知道真相的黑星特戰部隊的老兵,帶領著曾經的部下,尋找到了第二艘被放棄的宇宙飛船,帶領著挑選出來的十幾萬地球骨幹力量,離開地球,駛向未知的宇宙尋找新的家園。
⑥ 求克蘇魯神話背景的小說
克蘇魯神話(CthulhuMythos)是以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世界為基礎,由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整理完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克蘇魯並非此架空世界中的主神,雖然它是在地球上很常見的信仰,這些神話的題材可能來自世界各地神話傳說的再詮釋(如北美傳說中的雪怪溫迪戈(Wendigo))。只要是接受洛夫克拉夫特小說的概念而衍伸創作的小說都可以納入此神話的一部分,所以此神話系統至今還在擴展,仍有許多新的創作。
洛夫克拉夫特出生於位在美國羅得島州普羅維丹斯Angell街194號其家族宅第。其父為WinfieldScottLovecraft,一位四處旅行的推銷員。其母為SarahSusanPhillipsLovecraft,母系的祖先可追溯到1630年抵達麻薩諸塞州的BayColony。【生平】
在其三歲時,他的父親據說在一間芝加哥的旅館房間內精神崩潰之後被帶回Butler醫院,在那裡他持續待了五年才去世。這個精神崩潰的故事僅是一個掩護,避免家族承受尷尬的情況,洛夫克萊夫特的父親被證實因梅毒影響其心智並促成他的死因。
洛夫克萊夫特由其母,兩位阿姨和及其厚愛他的外祖父扶養長大。洛夫克萊夫特從小就表現出其天份,兩歲能背誦六歲能寫作。
其外祖父鼓勵他閱讀提供他經典文學作品如天方夜譚,Bulfinch'sAgeofFable和兒童版的伊利亞德以及奧德賽,外祖父也激起小霍華對超自然的興趣借著訴說他的原創Gothic恐怖故事。
洛夫克萊夫特在幼時經常生病,在校他時有時無的出席但他飽讀書籍,1899年TheScientificGazette少量的刊行他的一些作品。
其外祖父於1904年過世隨後家族由於理財不善陷入了窮困,家族被迫遷出在Angell街的宅第到大小差很多且較不舒適的住處洛夫克萊夫特深受失去他的家和出生場所的影響甚至曾一度打算自殺他在1908年受精神崩潰所苦因此他也沒獲得他的高中文憑未能順利完成學業進入他所期望的布朗大學在其餘生中不斷的困擾著他。
洛夫克萊夫特的第一部精美的故事在1917年前後出現(墓中奇談,達貢)在這個時期他也建立龐大的通信網路他的長期並且經常的信件使他可能成為一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信件寫作者在他的通信筆友里有年輕的ForrestJ.Ackerman,羅伯特•A•布洛克和羅伯特•E•霍華德(蠻王科南系列的作者)。
洛夫克萊夫特的母親於1921年5月21日死於外科手術並發症不久之後他參加一個業余作家聚會在那裡他認識了SoniaGreene她是一位烏克蘭猶太人出生於1883年比洛夫克萊夫特年長幾歲他們之後結婚雖然洛夫克萊夫特的阿姨們並不滿意這項安排夫婦搬到紐約的布魯克林區他討厭那個地方僅僅數年後他和Greene溫和的離婚了之後他回到Providence餘生與他的阿姨同住由於這段不快樂的婚姻部份自傳作家猜測他缺乏性慾。
在他回到家鄉之後到他去世的十年之間是其最具生產力的時期在這段期間他創作了大部分他最聞名的短篇故事帶領pulp雜志的風潮(主要在驚奇故事)同時也有較長的作品像他經常修訂其它作家的作品以及寫作大量的鬼故事。
盡管他盡其所能的寫作他的財務每況越下他與他僅剩的阿姨搬到更小更惡劣的租屋他也深受羅伯特•E•霍華德自殺的影響在1936年他被診斷出患有腸癌同時他也受營養不良所苦他承受著經常性的疼痛直到他來年死去為止。
洛夫克拉夫特與克蘇魯神話
「我認為,人的思維缺乏將已知事物聯系起來的能力,這是世上最仁慈的事了。人類居住在幽暗的海洋中一個名為無知的小島上,這海洋浩淼無垠、蘊藏無窮秘密,但我們並不應該航行過遠,探究太深。」
——洛夫克拉夫特,《克蘇魯的呼喚》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的共同主題是:在宇宙中人類的價值毫無意義,並且所有對神秘未知的探求都會招致災難的結局。人類經常要依靠宇宙中其它強大存在的力量,然而這些存在對人類卻毫無興趣,——如果不是懷有惡意的話。神話的核心部分,就是所謂「舊日支配者」(GreatOldOnes)。它們是恐怖的、擁有偉大力量的古老存在,在上古時代曾經統治地球,但現在卻在如死亡般的睡夢中安眠。它們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克蘇魯(Cthulhu),它沉睡在南太平洋的海底都市拉萊耶(R'lyeh)。當「繁星的位置正確之時」,拉萊耶將從海底浮上,克蘇魯將醒來,為地球帶來浩劫。盡管克蘇魯非常著名,以至於整個神話體系都以它來命名,但它並不是舊日支配者中最強大的,也不是故事的中心。占據這一系統中心位置的,是魔神之首阿撒托斯(Azathoth),而奈亞拉托提普(Nyarlathotep)則與人類世界接觸得更加頻繁,而且,和其它的舊日支配者相比,它更喜歡欺騙、誘惑人類。洛夫克拉夫特本人生前並未想過對他所創造的神話作一個系統的整理。在1933年4月27日寫給J·F·摩頓的信中,他闡述了自己對克蘇魯神話體系的一些基礎性構想:宇宙誕生之初,只有阿撒托斯存在。從阿撒托斯生出了三柱原神:「黑暗」、「無名之霧」和「混沌」。盲目痴愚的阿撒托斯最初生出的是「黑暗」,是為至高母神莎布·尼古拉絲(Shub-Niggurath),她生出了包括克蘇魯在內的幾乎所有舊日支配者,乃至一切生命。「無名之霧」是猶格·索托斯(Yog-Sothoth),知曉一切的時間和空間,身為銀之門鑰匙的存在。而「混沌」就是奈亞拉托提普,所有蕃神的使者和代表,嘲笑與矛盾的象徵恐怖的源泉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洛夫克拉夫特,《文學中的超自然恐怖》
奧古斯特·德雷斯的改造
洛夫克拉夫特逝世後,作為其作品版權的繼承者,奧古斯特·威廉·德雷斯進一步完善了克蘇魯神話的體系,並構築了一個大致的框架。但德雷斯在這一建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將他自己的基督徒價值觀和善惡二元論融入其中;取代洛夫克拉夫特筆下那無意義且混亂的宇宙,他給予這個宇宙以善惡斗爭的主題。「正如洛夫克拉夫特在他的神話理論里所設想的那樣,最初出現的是那些「古神」(ElderGods)……這些古神都是仁慈的存在,代表善良的力量,它們安靜地居住在獵戶座中靠近參宿四的地方,很少干預地球種族與邪惡力量進行的斗爭,這些邪惡力量有時被稱為「舊日支配者」,有時則被稱為「太古支配者」(AncientOnes)……」
——奧古斯特·德雷斯,《克蘇魯神話》
而實際上,洛夫克拉夫特本人是一個無神論者,並且曾經聲稱康德的道德准則「是個笑話」。德雷斯創造的神話體系就本質上來說是和洛夫克拉夫特的構想不相一致的,而且,基於克蘇魯神話的集體創作特點,也不能將它視為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最好將它作為一個許多基於同樣世界觀的故事和設定的集合看待。德雷斯體系中的一個問題是,除了少數含糊的例子之外,洛夫克拉夫特從未在他的作品裡直接提到過舊神(OldGod)或古神,此外,對那些舊日支配者(或稱太古支配者),他也從未想過建構一個全面、統一的設定。而引起更大爭議的,就是德雷斯將所謂「元素」系統引入到克蘇魯神話之中。他將舊日支配者們依其象徵的自然元素分成四個陣營:水、火、風、地。為了填補這一系統中的空白,德雷斯甚至專門創造了克圖格亞(Cthugha)(象徵火)和伊塔庫亞(Ithaqua)(象徵風)兩個舊日支配者的形象。但是,這一分類依然存在很大問題:例如,德雷斯將克蘇魯劃為象徵「水」的存在,但若是如此,它為何會被困在海底,被水阻隔?而且,在德雷斯的系統里,「火」與「地」敵對,「水」與「風」敵對;這與傳統的元素陣營(水敵火、風敵地)相比,有著很大的區別。對德雷斯體系的不同見解
「正是德雷斯經常使用『克蘇魯神話』一詞,來描述洛夫克拉夫特的宇宙觀。可惜的是,就連他自己的寫作都扭曲了這個用語的意涵,這或許和他是一位叛道、散漫的天主教徒有直接關系。不管怎麼說,他將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舊日支配者』分成好、壞兩個陣營,彼此爭奪著土地和農場。後來還有一些仿效者繼續採用這個說法,因而遠遠脫離了洛夫克拉夫特的軌道之外。」
——羅伯特·A·布洛克,《恐怖的遺產》
有很多洛夫克拉夫特的愛好者對德雷斯的世界觀抱著強烈的蔑視態度,認為它違背了洛夫克拉夫特的本意(事實的確如此),把一個奔放且充滿想像力的恐怖世界變成了庸俗的「只會羅列神話名詞的」現代奇幻冒險故事的舞台;在極端情況下,這種爭議甚至導致了愛好者間派別的對立,有些愛好者完全不將非洛夫克拉夫特的創作包含入克蘇魯神話的范疇。在洛夫克拉夫特逝世後的一段時間內,德雷斯以自己繼承的著作權為理由,禁止其他作家用克蘇魯神話為背景創作故事。但到了1960年,他放棄了這個要求;自此之後,克蘇魯神話方真正成為一個集體創作的世界。德雷斯對克蘇魯神話的推廣和完善居功甚偉,盡管他所創建的體系裡也塞進了許多無聊的東西;但如果沒有德雷斯的努力,洛夫克拉夫特和他的作品大概早已被人遺忘,克蘇魯神話也不會有著今天這樣的廣泛影響。
⑦ 求主角創造虛擬游戲的小說
夫君未正名
作者: 逸月殘霧
簡介:
她喜歡獨來獨往,哪所是母親也疏離遠她,原以來,日子就這般淡如止水,哪料,姐姐身受毒害,無可奈何之際,她只好隻身犯險潛往敵城,殊不知,途中巧遇並對自己施以援手之人,竟是那敵城之主。據傳言,他臨風玉樹,文韜武略,卻心狠手辣……
⑧ 求克蘇魯或者SCP背景的小說,要完本或者還在更新的,字數多一點,謝謝~
《黃濁之夢》
《不可名狀的入侵》
《天堂屠夫》
《魔術師的傭兵之旅》
《克蘇魯來到三井子村》
《鋼鐵王座》
《星界死者之書》
《現實不再》
《澤天記》
⑨ 求類似《我在火影創造克蘇魯》的小說,
系統流克蘇魯火影穿越幕後黑手流衍生同人輕小說諸天流穿越到火影世界,月光折鏡獲得了「戰栗降臨系統」,只要有人因不可名狀而戰栗,就能兌換各種意想不到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