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小說結局設置

小說結局設置

發布時間: 2022-05-30 07:33:19

❶ 如何給微型小說寫結尾

有的微型小說是通過設置情節的反轉和曲轉來製造意外結局的。譬如,許行的《掌刀》(見《小說報》1989年第14期)。寫一個老護士在長期的實踐中學到了真本領,當"陳一刀"在手術中突然發病,她能接過手術刀順利地把手術做下去;她還能接替兒子做了復雜的皮下脂肪瘤切除術;作品連續用了三個細節單元一次次強化描寫了金護士在實際工作中學到的真本領。在作品的結尾,院領導卻以金護士沒有文憑,讓她下了手術台,提前退休了。人物的命運結局與作品前半部分一步步渲染的真才實學構成了一個有落差的陡轉。抓住人物或事件的一個元素,向上做一種延伸發展和不斷的渲染,最後突然來一個陡轉,形成作品情節開頭與結尾的巨大反差,由此實現了作品的意外結局。

有的微型小說是通過機智、巧妙地運用誤會和巧合的手法來製造作品的意外結局。譬如敖夜的作品《窗》(見《小說選刊》1988年第11期),設置了一個這樣的情節:"我"把臨街的窗戶擦亮後,發現一個漂亮的姑娘從窗前走過,並對"我"很了愜意地看了一眼,而且從此以後幾乎每天都要重演這一幕。"我"以為這是愛神降臨了,於是在朋友的鼓勵下,"我"對那個漂亮女郎主動出擊,誰知那個漂亮女郎對"我"的大膽招呼莫名其妙,"我"問:"那你常對窗里看什麼?"漂亮女郎說:"看自己"!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主人公"我"以為漂亮女郎在窗外的神態是對他有意,殊不知漂亮女郎實際上是把窗玻璃當作鏡子來照自己的倩影。當男女主人公發生誤會,故事情節出現了一個撩撥人心的懸念,而一旦消釋這個懸念,讀者才驚奇地發現懸念和謎底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許多的微型小說的構思就是通過這種出乎意料的誤會或巧合來創造一個有意外結局的精緻情節。無論是反轉還是曲轉,也無論是誤會還是巧合,它們的目的都是一個,即通過巧妙的藝術構思,來設置、提煉一個精彩的微型小說情節,實現微型小說的意外結局。

怎樣的微型小說的結尾才是好的結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例如:(1)一個妻子咆哮著向丈夫說:「我要跟你離婚,嫁給魔鬼都比嫁給你強!」丈夫說:「你跟我離婚有可能,但嫁給魔鬼絕無可能,因為 ——因為法律禁止近親結婚。
(2)一個女子被丈夫打了,跑到娘家去哭訴,她一講完,父親對著她的臉就是兩耳光,女兒不解,問:「您為什麼打我?」父親說:
——「你回去跟那個混蛋說,誰打我女兒,我就揍他老婆。」

❷ 求目前小說里的各種結尾的方法。

1.死
2.大團圓
3.詩意
4.揭秘
5.嘲諷
6.留白、開放式結局、留懸念。
7.典型的「歐·亨利式結尾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❸ 如何寫好小說結局

名師談寫作
「鳳頭」精巧 「尾」音繞梁
—— 淺談如何寫好作文的開頭和結尾
安徽 王華斌
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是閱卷老師閱讀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個精彩的開頭和結尾,就會使文章出現「亮點」,從而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數。
一、撰寫一段精彩的開頭,一見鍾情。
古人稱文章的開頭為「鳳頭」,就是說開頭要美麗精巧、新穎貼切,要有創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讓閱卷老師一見鍾情,產生一種必欲讀之而後快的感覺。因此,下筆之前一定要精心構思、反復琢磨,務求精工。
(一)設計題記,新人耳目
如有篇中考滿分作文《朋友,我要說聲謝謝你》,它的開頭是這樣的:
緣,讓我與你相識在桂花爛漫的九月;夢,又讓我與你分別在烈日吐炎的六月。朋友,在與你相處的四個春去秋來的日子裡,友情讓我加倍珍惜。是你讓我慘淡的日子也變得精彩,是你讓我發現了生活的美麗,是你讓我驕傲的心得以讓謙虛駕馭。一切的一切,讓我追尋與你共同走過的腳印。 ——題記
在這篇文章中,考生別具匠心地在正文前面設置了一個題記,既渲染了濃濃的氛圍,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調;同時又含蓄地交代了「我要說聲謝謝你」的原因,巧妙地詮釋了文題。而且句式整齊,富有文采,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言彼意此,曲徑通幽
如中考滿分作文《美麗人生》的開頭:
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條路,有的人喜歡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信號把人生比作一團麻。我卻喜歡把人生比作花。
在鋪陳了他人對人生的種種理解後,小作者話鋒一轉,亮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卻喜歡把人生比作花。」由此進入文章的主體部分,可謂言此意彼,欲擒故縱,曲徑通幽,韻味悠長。
(三)鋪陳排比,蓄勢待發
有一篇題為《門》的優秀作文,是這樣開頭的:
綠色推開了春天的門
雷雨推開了夏天的門
果實推開了秋天的門
瑞雪推開了冬天的門
書籍推開了知識的門
智慧推開了理想的門
理想推開了成功的門
聽,到處都是開門的聲音……
本文開篇,作者連續用了8個結構相同、含義雋永的句子,從不同角度賦予了「門」獨特的寓意,既揭示了「門」的豐富意蘊,又形成了一種層層遞進、不可遏止的雄渾氣勢,自然引出了下文「推開人生之門」的主題。
(四)托物起興,暗渡陳倉
曾見過一篇優美的習作,題為《關愛永遠》,開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陽出來了,湖水為它梳妝;新月上來了,群星為它作伴;春花綻開了,綠葉為它映
襯;鳥兒在鳴唱,蟋蟀為它伴奏……天地萬物都在向我們講述著愛的故事。
文中,作者從自然現象入手,托物起興,鋪敘了自然界中許多事物之間都充滿了濃濃
的「關愛」,並且運用擬人手法,使這些事物具有人情味。接下來不用看就知道,肯定要過渡到「人與人之間也應存在關愛」的相關主題,如風行水上,自然成文。
東晉文學家陸機說:「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這句話用來形容文章的開頭,也是非常恰當的。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很難一一列舉。但總而言之,開頭一定要有特色,力爭一開始就能吸引閱卷老師,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得分等級。
二、錘煉一個精當的結尾,畫龍點睛。
明代學者謝榛說:「結尾當如撞鍾,清音有餘。」的確,好的文章結尾能夠產生一種「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的藝術效果,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喚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讓讀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
(一)添加後記,余韻悠長
如江蘇泰州中考作文話題為「只有一個」,有篇優秀作文《魯迅先生,只有一個》,在正文之後,小作者還加了一段「後記」:
先生正等著我們走出浮華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與他進行靈魂深處的交流!
——後記
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通過比較盡顯魯迅極其作品的非凡價值,表現出面對社會冷落魯迅的憤慨,進而呼籲我們去親近和閱讀魯迅及其作品。而後記部分則換了一個角度,從魯迅先生的視角,呼喚著我們與他交流,使文章更進一步敲擊著讀者的心扉,從而走近魯迅。可以說,這一段後記,堪稱畫龍點睛之筆,與文章的主體部分互為補充,相得益彰。
(二)提出問題,引人深思
有一篇中學生優秀作文《簡單與不簡單》,在列舉了種種「簡單與不簡單」的現象、分
析了「簡單與不簡單」的辯證關系之後,文章結尾時,作者寫道: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同時有著簡單和不簡單,問題是我們該追求什麼樣的簡單和不簡單。
朋友,你說呢?
在這里,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該追求什麼樣的簡單和不簡單」的重大命題,引發了讀者深沉的思考,啟示著人們作出正確的抉擇,追求有意義的人生。作者盡管沒有明說,但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三)卒章顯志,主旨鮮明
如半命題作文「這是我的________」,有個考生在橫線上填了「承諾」一詞。在具體展現了「承諾」的形成過程之後,作者在結尾一段寫道:
「無論在人生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永遠不會放棄,做一個生活的強者!」——這
就是我的承諾。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非常明確地表達出「我的承諾」的內容,既緊扣文題,又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可謂卒章顯志,曲終奏雅。而且,這一句富含激情、擲地有聲的話語,顯示出小作者堅強的決心、豪邁的氣概,可愛可敬,感人至深。
(四)出人意料,戛然而止
這種結尾不是按照故事情節的通常邏輯,來處理人物或事情的結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結局戛然而止,讓人在目瞪口呆之餘,不禁感嘆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變萬化。如一篇學生習作《門·鑰匙》的結尾寫到「我捏著鑰匙,伸過手去開那扇緊鎖的門,鑰匙剛一觸到門―— 啊,門竟然沒鎖!原來我一直認為緊鎖的門,根本就是開著的。」這種出人意料的結尾,大大增強了文章的魅力,使讀者在意外之餘多了一些理智的思考。
古人雲:「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個精當的結尾,會使全篇大放異彩,熠熠生輝。結尾的方法豐富多彩,沒有固定模式,關鍵是要善於根據所寫文章內容的需要,選擇一個恰當而巧妙的結尾。

❹ 已經結局的小說結局可以改變么

其實你可以聯系作者用你能用的方法,讓作者多創作另外一個結局,就像世界樹形圖的分支似得,弄出一個某個事件走向不同然後蝴蝶效應導致故事的後續發展不同,最後小說大結局也會隨之改變,變成一個完美結局,這種事在小說界也是常見的,讀者不滿意小說結局的悲劇,讓作者新增另一條路線的好的結局

❺ 如何寫一個好的小說結尾

世界上沒有幾個讀者在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之後不心動手癢,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們無不是從最優秀的讀者群中走向艱難的創作之路,最後造就輝煌,得償所願。要讓我拙劣的資質認識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因此,當自以為已經算得上一個優秀的小說讀者,閱讀過大量古今中外最傑出的小說,並執著相信在所有的文學體裁中,只有小說是最有力量讓人意外不朽的東東,我自然也按捺不住激動,開始嘗試寫一個長篇小說。沒想到多難並不興邦,在我用了兩年九牛二虎之力寫到即將結束的時候,最終因為不知道如何收場,寫一個好的小說結尾而痛苦不堪,自信心大受打擊。
要想弄明白就不能被尿敝死,自然想到那些創作秘笈。翻箱倒櫃,從文學教授開班講授的創意寫作教程,到作家現身說法的創作經驗之談,從享利.詹姆斯的《小說的藝術》到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的藝術》,可惜都無法釋疑解惑,獲得指導,因為他們都無一涉及這個話題。即使是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卡爾維諾的《美國講稿》(又有譯為《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和戴維.洛奇的《小說的藝術》三書談到了結尾,但也論述得無法再簡約了。作家們都說,萬事開頭難,開頭是小說寫作最困難的地方,《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寫了十二遍才定稿,《復活》的開頭更是修改達20多次,以色列當代文學泰斗阿摩司.奧茲還寫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故事開始了》,專門研究小說開頭。這多少有點欺人之談,起碼也是自審不足的誤區,沒有行動就無所謂困難,小說無論怎樣開頭,只要下筆寫都是確定無疑的事,有何困難?說白了,許多人無法下筆,還是自信心不足。中間部分相對開頭就更容易多了,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不怕寫不到,只怕想不到。真正最困難的是小說結尾,我甚至敢肯定,有太多的作家對小說結尾是怎麼回事幾乎一無了解,因為他們寫的小說都是稀里糊塗結束的。
福斯特說幾乎所有小說都會有一個虎頭蛇尾,卡爾維諾說文學史上有許多令人難忘的開篇,但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意義上都獨具特色的結尾卻寥寥無幾,或者說很難讓人記住它們。我即認為結尾是最考驗作家耐心、自信心和想像力的地方,多少英雄都犧牲於這處勝利在望的最後陣地,即使如《戰爭與和平》、《紅與黑》兩部偉大的小說,它們的結尾也受到責難,殊為惋惜。而有評論家考證,最糟糕的小說結尾當屬《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一個黑奴與一個白人少年成了最好的朋友,如此乏味的「皆大歡喜」直接消解了前面小說所批判的種族壓迫,馬克.吐溫終於無法背負深刻走完全程,不耐煩地用一個庸俗的幻象溺死了自己的小說。而我一直對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贊賞有加,獨懷恨結尾的匆促和文筆粗糙,如果路遙再耐心打磨一下結尾,這將是一部多麼完美的小說巨著!
卡爾維諾從傳統類型小說上總結了幾個俗套的結尾方式:童話故事結束時英雄戰勝邪惡,傳記體小說總以主人公的死亡而結束,教育性小說以主人公變成了成人而結束,警探小說則是最終挖出了罪犯。其它類型的小說則相對困難一些,大都無法如此乾脆利落地結束,作者唯恐重復,只好不了了之。並強調,小說最重要的結尾要算那種最後懷疑整個故事、懷疑小說的價值觀的結尾,即此前所說,小說的結局應該化解對現實的幻想,讓人記住小說屬於文字世界,它敘述的事件實質上只是留在紙上的言語。
一本喜劇小說,肯定是平庸而合理的情感照亮了生活,公正的辦法是給他一個大團圓的結尾,因為作家們通常都不忍心傷害一個不夠機靈但還誠實善良的好人。悲劇小說總有生離死別,讓主人公最後一刻死去雖然有點愚蠢,但往往也成為必要條件。歐.亨利是最喜歡在結尾處安排一個倒轉乾坤的短篇小說家,讓讀者感覺好像發了一筆橫財心生意外之喜,這一招曾廣受歡迎,但真實性是最大問題,任誰也不願總受愚弄,久而久之讀者就有了被欺騙的感覺,不太領情了。同樣,即使是最聰明的作家也不敢將這一招用在長篇小說中,這幾乎等於自殺,長時間共同建立的那份意猶未盡的親密信任關系就會土崩瓦解——這里可能還要除開通俗驚險小說(偵探、間諜、恐怖),因為它們存在的全部理由幾乎就只為了最後的真相大白。契訶夫不但是最大膽的古典短篇小說家,也是對現代短篇小說影響巨大的天才作家,他開創了砍掉小說開頭與結尾的片斷式寫作方式,一篇小說幾乎就只是一個突然開始又突然結束了的日常生活片斷,據毛姆考證,此方法對曼斯菲爾德的創作具有深刻影響,她不多的那些小說有相當篇幅都是以這種方法寫作而成。實際上,我認為這種樣式的最完美繼承者是海明威。還有一種作家故意隱藏了確定性的開放式小說結尾。雖然我已經不記得約翰.福爾斯長篇小說《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完整情節,但據戴維.洛奇考證,作家給小說結尾寫出了兩種可能性的走向:一個是主角有了美滿的結果,另一個則以悲傷收場。這種創作手法還可以延伸到博爾赫斯的許多短篇小說,看到一種不斷重復、迴旋的更荒誕的時空架構,結尾差不多就是開頭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結尾是大多數小說家的弱點。」戴維.洛奇在《小說的藝術》中引用了喬治.艾略特的話,並說小說故事的結尾和文本最後的那一兩頁文字是不同的兩碼事。我不太在意這檔子事,最後的情節和最後的幾個字誰才能真正勝任小說結尾有何關系!不求勝解,或許就是我只能浮泛讀書,無法實戰小說寫作的深沉原因。
2012.12.15.修訂
小夜曲點評:
難得在壇子里讀到如閣兄這樣研究小說結尾、探討小說結尾的好文章!承教了!
小說結尾很容易被一般的作家忽視,尤其是長篇小說,以為完了就完了,隨便怎麼寫都行,這確實是對自己、對讀者的一種不負責任。所謂虎頭、豬肚、豹尾,對這「豹尾」怎麼理解,得考驗一位作者(或者作家)的能耐與修為。譬如寫百二十回《紅樓夢》結尾的高鶚,就比曹雪芹原著(留有許多蛛絲馬跡)的結尾差遠了。好的結尾應該是意猶未盡,給人留有極大思考和啟迪的空間,不能像吃花生豆,輪到最後嚼到的竟是一枚霉爛的花生就讓人反胃了。

❻ 小說結尾的種類

80年代,開始有很多國外現代詩被翻譯介紹到中國來,記得當時讀到史蒂文森有一首詩叫《觀察烏的十三種方式》,我們都覺得挺好,至少這首詩的名字起得特別好。烏是一種鳥。後來我自己寫小說也有些傾向於以數字命名,比如《拉薩生活的三種時間》、《疊紙鷂的三種方法》,我挺喜歡「三」。今天我用到的是「十三」。

今天的主題是結局,結束;俗話叫收口,「編筐編簍,都在收口」。今天我的命題是「結局的十三種方式」。當然肯定不止十三種了,但是為了湊十三這個數,找到第十三種方式時我就罷手了,沒再繼續找下去。無論你講什麼故事,你都得有結尾,說起來,結尾應該有無數種方式。這里將一些特別經典的方式歸納總結了一下。

1死。

海明威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死亡是最好的結尾。事實上在虛構寫作中,死亡確實是一個非常便當的經常被使用的結尾方式;死尤其能體現傳統的悲劇美學的原則。我不是很清楚地知道悲劇應該怎樣定義,尼采寫過《悲劇的誕生》,說老實話我沒讀過,不知道尼採到底說什麼。我一直覺得魯迅的那個定義很有意思,他說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對悲劇這樣的定義,我想它和我們用死亡去結束一次敘述的行為可能相當恰切。這種例子不勝枚舉,非常之多。

2大團圓。

剛才我說,假如把《永別了,武器》的結尾改一下,讓卡薩玲生下小卡薩玲,一切像預想的一樣,或者是順產,或者是由一個大夫簡簡單單地把自然產變成剖腹產,總之是讓大人小孩都平安無事,那麼這就變成一個典型的好萊塢模式,就是大團圓。大團圓的結尾我不想羅嗦,因為太多了。好萊塢有一個原則——絕不跟觀眾為難,這可以說是一百年來好萊塢擊潰世界上所有其它電影製作機構而達到全面勝利的最主要秘訣。就是這個大團圓的結局模式。聽上去這很簡陋,但的確百試不爽。好萊塢有一個說法,觀眾自己掏腰包來看你的電影,你為什麼讓觀眾心裡堵著,心裡不舒服地離開電影院呢?這沒有道理嘛,你定要他心裡舒服,他掏錢到電影院里坐一個半小時,絕不是來受折磨的。也正是這樣一個簡單有效、百試不爽的法則導致了好萊塢輕易就擊垮了偉大的法國電影,偉大的瑞典電影,偉大的義大利電影,偉大的德國電影;把它們打得一塌糊塗,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法國是那麼驕傲的一個國家,自由法蘭西是很多年來人類自由的象徵,但是有著悠久歷史和獨特氣質的法國電影,完全不能抵禦好萊塢的沖擊,法國政府不得不以限制進口好萊塢電影這樣笨拙的辦法來保持法國本土電影。這個就不再去多羅嗦了。

3詩意。

這在諸多經典的結束方式中是最多也最容易舉出例子的方式之一。大家都知道的歐亨利的小說《麥琪的禮物》,是特別典型的例子。

我一篇小說《海邊也是一個世界》,也採用了這種詩意的結束方式。故事有些殘酷,發生在知青年代。一對好朋友勒了附近部隊農場里養的一條狗,對方為這條狗上門找他們拚命。這之前他們帶了自己的狗去跟對方的狗打架。自己這條狗比較小,而且在和對方的狗對峙過程中顯出了膽怯。回來之後,他們把像親兄弟一樣的這條狗勒死了,一方面是懲罰它的膽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自己逃避懲罰。因為他們接著勒死了人家的狗,把狗吃掉;然後他們又勒死了自己的狗,把狗的身體埋掉,把狗頭掛起來。等第二天凶神惡煞般的狗主人來找他們算帳的時候也無話可說——因為昨天這里確實吃過狗肉,這一點已經瞞不掉;但是掛的是他們自己養的狗的頭。那麼他們說是殺掉了自己的狗吃肉,對方狗主人也不好再怎樣糾纏;他們就這樣逃脫了懲罰。

4揭謎。

這也是很習見的結局方式,所有的推理小說結局幾乎都是揭謎,比如克里斯蒂就很典型。克里斯蒂盡管是20世紀作家,但是她小說的美學方式基本上仍是經典的傳統的。作家在開始設置了一連串的謎,構成一個連鎖的巨大的謎團,到最後就像剝筍似的一層一層把謎底揭開。這個也不多說。

5解嘲。

經典的結尾還有一類是喜劇,在文學作品中,喜劇所佔的比重應該超過悲劇,超過正劇。喜劇的結尾大都相似,大部分喜劇都是以解嘲的方式結尾。我想這是因為,既然是喜劇,你就很難以一種很鄭重其事、很壓抑很強烈的方式,來為一個喜劇人物最終畫上句號。

6有去無歸。

可以這么說,這是故意走向虛無的一種美學方式,這種方式有時能帶來傳統悲劇美學的那種悲壯和庄嚴感。特別典型的例子是聖埃克絮佩里的《夜航》。一個試飛員在執行越洋試飛的任務時,飛機的操縱開關失靈,與地面指揮部門失去聯絡;而這時油箱里也只有有限的油量。他一直往前飛,前路漫漫,我們只知道他飛出去了,卻不知道他究竟怎麼結束,根據一般的經驗判斷,他應該是墜海。但是誰也不願意簡單地把結局定位到墜海。聖埃克絮佩里在《夜航》里把主人公的結局就這樣撂下了,完全不管他到底去了哪裡。然而有趣的是,聖埃克絮佩里個人生命的結局也是以同樣的方式呈現的。作家自己也是試飛員,在一次試飛任務中,他突然走入虛無,再也沒有任何音訊。這種有去無歸的方式,這種突然墮入虛無的消失,充滿了悲壯的美感。埃克絮佩里成了文學史上的一個謎。

7夢魘。

我們東北話里有時會說,誰誰誰被魘住了。魘住了就是在夢里沒出來。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有這種情形。夢魘也是我們在20世紀小說里見得特別多的一種方式。我以前說過我的《虛構》,講一個在麻瘋村裡的故事。寫這篇小說那段時間,都是在夜裡寫,那時我在北京廠橋一個招待所里住了十幾天。我自己也說不清為什麼《虛構》會寫成這個樣子,後來我仔細想了一下,當時我剛從西藏回來,一時還不能很適應,尤其是像北京這種大都市裡的喧囂。好像一到白天,一點感覺都沒有,我一定得在夜間才能寫作。後來發現夜裡寫出來的東西和白天寫出來的東西特別不一樣。你們自己也可以嘗試一下,你會發現你個人的寫作在白天和夜晚會有很大差別。我說夜的感覺實際就是夢魘的感覺,你在夜裡寫作的時候,不經意間會帶上這種感覺。現在重讀《虛構》,我發現《虛構》本身就像一個白日夢,這個故事真是不可思議。小說剛發表不久,王安憶就跟我說,明知道寫的都是假的,但是讀起來總覺得像真的。尤其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結尾,結尾的時候等於用夢一下子把整個故事都消解掉了。進入麻瘋村那天是五月三號,「我」特別疲倦地進入麻瘋村,但是醒來的那個早上是五月四號。「我」是在公路旁一個道班裡醒過來的,那麼在麻瘋村裡度過的幾個日日夜夜,居然在日歷上都不存在。我忽然發現這等於是——寫小說的這個過程和現在讀這個小說的過程、和主人公在小說里經歷的時間,這些全部都不存在,全部以夢的方式呈現。實際上你看到小說最後,根據小說文本,你可以這么判斷,主人公在西藏走到路邊某一個道班的時候,進去睡了一覺,在這一覺里,他自己做了一場大夢,被夢魘著了,才惹出這么一篇小說。

8循環往復。

在80年代的時候,現代西方的哲學思潮和哲學專著開始被大量翻譯進來。我記得有一本書專門談「怪圈」,一個德國版畫家好象叫艾舍爾,他畫了一種圖形,這圖形很怪。比如看上去他畫的是一條河,河水是往下流,可是流來流去不知怎麼,河水雙流回到開始那個地方。當然他畫的還不是河水,他畫的大部分是建築,其實他就是利用視覺差,製造出一種有循環往復無盡之妙的圖案,可能在音樂中也有類似的情形,我自己一點不懂音樂,我聽搞音樂的朋友說,《卡門》里有這種很奇怪的循環。

9得而復失。

有個成語叫「失而復得」,而在20世紀敘事結構里有一個反其道用之的方式——「得爾復失」。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老人與海》。看《老人與海》,最後簡直會覺得莫名奇妙。而且你會覺得他們的漁夫跟我們的漁夫不太一樣,是不是上帝對待我們中國這邊的海有些不公道呢?海明威小說里寫到的這種馬林魚我們好像捕不到。他們很小的漁船居然就能捕到重幾千磅的大馬林魚,而且在他們的海灘上經常有這種魚的骨架。老漁夫桑地亞哥費了那麼大的力量,歷盡千辛萬苦,結果卻只帶回去一具毫無用處的魚骨架,因為類似的魚骨架在海灘上不是一兩具,漁民們捕完魚取下魚肉後,經常就把魚骨架留在海灘上。

10走出敘事人視野。

剛才我講的「有去無歸」是導向虛無的一種結局方式,但它充滿了悲壯感,還有一種方式是索性走出敘事人的視野,故意地消失掉。這和「有去無歸」走入虛無的方式還有不同,它可能更多呈現出無奈。毛姆的傑作《刀鋒》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結尾,據說《刀鋒》的主人公拉里是以大哲學家維特根斯坦為原型。拉里的結局方式是典型的走出敘述人視野。拉里忽然不見了,敘述人從此再也追蹤不到他,敘述人對他可能的行蹤作了若干假設。但是最後他說,「這些不過都是我的假設,拉里究竟在不在這世上,我也不知道,因為他已經走出我的視線。」

11以死亡來終止。

我前面講過博爾赫斯的《等待》,類似的例子很多。這個方式和我在這次課上一開始說到的死亡結局是不同的,那個是屬於傳統悲劇美學的范圍,是以死亡把人生有價值的部分毀滅給人看,而這個不是。《等待》里的主人公,他活著跟死了沒有太大差別,他死了跟活著也沒有太大差別,他早就把生和死本身模糊了。海明威說,一個故事講到沒辦法結束的時候,只能讓主人公死掉,沒有別的方式。《等待》是很典型的例子,你甚至可以說,他這個死亡是自己找來的。類似的例子還有像海明威的《殺人者》,雖然安德瑞森作為殺手的目標在小說里沒有被殺;殺手在餐館等他,但這天他沒出門,沒去餐館,所以他逃過一次。但是我們讀了小說之後,我們覺到的是,他終究難逃追殺,他的命運和《等待》里主人公的命運基本上是一致的。一個故事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由於故事本身的無奈,使得故事的結束只能停留在死。

12歪打正著。

這可以說是特別能顯示生活荒謬性的一種結局方式。歪打正著的方式在古典主義小說中也有運用,但不強烈,典型的兩個例子是被譽為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兩個大哲學家薩特和加謬。薩特的小說《牆》是詮釋他的「人生荒誕」這個哲學命題的特別明確的例子。主人公是個革命者,主人公被俘了。本來他肯定是要被槍斃的,他拒絕配合,但是到最後臨刑之時,他想反正免不了要被處死的,何不要弄他們一下,他就順嘴胡謅了一通,說你們要找的那個人我現在告訴你們他的下落,他就藏在一個古墓里,他完全是想趁最後的機會嘲弄一下敵人。結果在他等著被處決的時候,突然傳來命令要釋放他;他自己都糊塗了,不明白為什麼要釋放自己。敵人告訴他,跟據他提供的情報,他們來到古墓,正好那個人拿槍還擊,於是他們一下子把他擊斃了。前面他完全是順嘴亂說,他根本不知道敵人要他交待的那個人剛好真的在古墓里。居然被他說著了,典型的歪打正著。我以前講到過的加謬的名劇《誤會》,情形差不多,也是典型的歪打正著。

13迷失。

我還是把這最後一個方式湊上。博爾赫斯的小說里有大量的以迷失作為結局的例子,很出名的有一篇小說叫《沙之書》。有一個人上門推銷書,他說他有各種版本的《聖經》,「我」說「我」不缺《聖經》,然後他說他有一本書叫《沙之書》,他把書拿出來讓「我」看。這本書沒有頁數,任何一頁都不會重復,沒有任何秩序,無始無終。當然這是個哲學小說。一開始「我」還充滿熱情地看這本《沙之書》,看到最後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沒有意思;這種東西太玄了,於是「我」想讓它消失掉。因為我供職在一個圖書館里,這時我想到一句話,「藏匿一片樹葉最好的地方是森林」。於是「我」把這本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奇書,隨便放到了圖書館里一個書架上,「我」故意不記是哪個架子,那麼這本書一下子混跡於圖書館浩瀚的書海里,書本身變成了一顆渺茫不可尋的沙粒。「我」有意地讓這本書迷失在一個龐大的國立圖書館里。

再回到卷首語——

馬原:

80年代,開始有很多國外現代詩被翻譯介紹到中國來,記得當時讀到史蒂文森有一首詩叫《觀察烏的十三種方式》,我們都覺得挺好,至少這首詩的名字起得特別好。烏是一種鳥。後來我自己寫小說也有些傾向於以數字命名,比如《拉薩生活的三種時間》、《疊紙鷂的三種方法》,我挺喜歡「三」。今天我用到的是「十三」。

今天的主題是結局,結束;俗話叫收口,「編筐編簍,都在收口」。今天我的命題是「結局的十三種方式」。當然肯定不止十三種了,但是為了湊十三這個數,找到第十三種方式時我就罷手了,沒再繼續找下去。無論你講什麼故事,你都得有結尾,說起來,結尾應該有無數種方式。這里將一些特別經典的方式歸納總結了一下。

後記:不管是什麼結局,死亡也好,迷失也好,還是要看和小說的匹配度,不可輕易加上結局

言情小說首頁 > 都市小說 > 職場勵志 > 寧氏小說課http://novel.hongxiu.com/a/545705/6079165.html

❼ 小說反轉式結尾的效果

反轉式結尾就是把小說的結尾設定成讀者完全預料不到的內容,和一般人想不到的事態發展情況。這樣做可以加強讀者印象,升華小說內涵,使小說韻味悠長,使人回味無窮。

❽ 小說結尾的設定有哪些

看過有一種最坑爹的結尾,在前面給你各種留懸念,快到結尾的時候,認為都要知道答案了,結果說讓讀者們期待下一本力作。。
為了看懸念得接著追吧。。十分坑爹。

❾ 小說的結尾分幾種作用是什麼

結尾的分類:

1、小說的結局是出人意料(歐亨利式結尾)。

2、小說的結局是令人傷感的悲劇。

3、小說的結局是令人喜悅的大團圓。

4、小說的結局是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結尾的作用

(一)表現手法上,與前文形成對比,升華主題,發人深思。

(二)主旨上,深化主旨,含蓄點明主旨,揭示小說主題。

(三)人物形象塑造,表現人物的心理、性格、品質、經歷、命運、能力、成績。

(四)故事情節上,小說的結尾照應了標題和開頭,使小說結構緊湊、脈絡清晰,合情合理。



小說的特點

1、價值性

小說的價值本質是以時間為序列、以某一人物或幾個人物為主線的,非常詳細地、全面地反映社會生活中各種角色的價值關系(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的產生、發展與消亡過程。非常細致地、綜合地展示各種價值關系的相互作用。

2、容量性

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小說的容量較大,它可以細致地展現人物性格和人物命運,可以表現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同時還可以描述人物所處的社會生活環境。優勢是可以提供整體的、廣闊的社會生活。

3、情節性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實實例更加集中,更加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❿ 小說的結局到底是什麼意思

小說的結局就是最後一章,不再更新。好比電視劇的最後一集。晚會尾聲。

結局 釋義:1. 猶結束;收場。2、通常指收場或文學作品中情節的最後部分。

偽結局一般為動畫的一季播出完畢時呈現出來一種完結的假象,結果後來推出下一季,那上一級的結局就是偽結局了

TE true ending 真實的結局
NE Normal ending 圓滿的結局
HE happy ending 快樂的結局
BE是bad ending 悲傷的結局

熱點內容
小說長生兩千年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8 07:17:01 瀏覽:30
主角有混沌青蓮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8-18 07:12:08 瀏覽:414
小說病弱長公主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18 07:08:00 瀏覽:275
農村小助理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18 07:00:10 瀏覽:549
公司經典小說 發布:2025-08-18 06:36:30 瀏覽:678
女主是女總裁男主是明星的小說 發布:2025-08-18 06:34:50 瀏覽:390
網路小說自然經 發布:2025-08-18 06:07:18 瀏覽:588
都市之女神契約我了小說 發布:2025-08-18 05:49:31 瀏覽:148
女主重生現代小說復仇 發布:2025-08-18 05:37:57 瀏覽:458
一本重生日本的小說修真的 發布:2025-08-18 05:37:57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