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小說中的經典人物形象
Ⅰ 魯迅筆下的經典人物形象
1、祥林嫂
祥林嫂是魯迅短篇小說《祝福》中虛構的人物。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
辛亥革命前,早寡的祥林嫂聽說婆婆要把她賣掉,連夜跑到魯鎮,來到魯四老爺家幫佣,因不惜力氣得到太太歡心。不料又被婆婆把她搶走與賀老六成了親。賀老六忠厚善良,為湊錢還債累病而死,兒子也被狼吃掉,於是祥林嫂又回到魯四老爺家。
她怕死後閻王分屍,把一年工錢拿去捐了土地廟門檻。當她在祝福晚上興沖沖端出供品時,魯家的不平待遇又給予她重創,於是從此精神萎靡,做事心不在焉,被趕出去當了乞丐。在一個祝福之夜,她死在了漫天風雪中。
2、閏土
《故鄉》中的閏土——為苦難的生活現實和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碾碎了的農民的典型形象。作者藉助於三個對比,透過肖像、衣著、心理、神態、語言、動作等方面的描寫,刻畫出前後兩個不同時期里閏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國農民的多災多難、凄苦悲涼的不幸厄運。
少年閏土:健康、活潑、天真、勇敢、機智、無憂無慮、聰明伶俐,且飽含著生命力。而三十年後,閏土變得呆滯、麻木、沉默、遲鈍、早衰、自卑。
3、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科舉一條出路的悲慘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4、華老栓
華老栓是一個沒有覺悟的勞動群眾。他具有勤勞、善良、儉朴的品格。他整天總是勤勤懇懇地勞動,即使熬了夜,也不肯休息。他愛兒子,為了給兒子看病,他省吃儉用,拿出積累下來的一包洋錢給兒子買葯。而當看到滴著人血的「葯」時,卻又不敢去接,更體現了他的膽怯和善良及其矛盾心情。這是他性格中的主要方面。
5、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一個生活在辛亥革命前江南某城鎮的貧苦婦女形象。她家境貧寒,年老體衰。她深愛相依為命的兒子,因失去他而痛苦悲傷;又因兒子是舊制度的叛逆者而蒙冤受辱,但她愚昧、迷信、守舊,是一個尚未覺醒的社會最底層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