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小小說的結局特色賞析

小小說的結局特色賞析

發布時間: 2025-09-29 15:06:36

① 小說的基本特徵

一、篇幅短小,蘊含豐富

字數少,篇幅短,以小見大,微言大義,是小小說的一個顯著特點。它是以少勝多、以短勝長的「微雕藝術」
小小說,由於篇幅的「小」和「微」,它只能抓住生活中的一個點,一個畫面、一聲贊嘆、一個插曲、一個耐人尋味的場景等來展開藝術構思,表現出一種智慧,一種美,一種新鮮的思想,一種生活的情趣。一滴水珠見太陽,半瓣花上說人情。它要以極有限的篇幅,高度概括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側面,濃縮進豐富的生活內容,表現最深廣的社會內涵,做到一滴水見大千世界,從一瞬間見一個時代,從一隅一人一事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世界總之,小小說的形體特徵雖然是微小的,但在短小的篇幅里卻要融進豐富的質的內涵。小中寓大,微中顯著,微言大義,這是小小說的本質特徵之一
小小說作為一種具備獨立品質和尊嚴的文學樣式,自應有其相對規范的字數限定,可是目前對於小小說字數多少的限定,還沒有統一的認識。有的認為,小小說的字數,限制在三五百字,最多不超過一千字;有的認為,小小說的字數在1500字以內為宜,這與美國評論家羅伯特·奧佛法斯特的看法基本一致;茅盾在《一鳴驚人的小小說》中說過:「以『小小說』的名稱出現於各種報刊上的二千字左右的作品,放射了驚人的光芒。」我認為,從小小說創作的實踐和讀者的閱讀心理兩方面來看,小小說的字數限定在三五百字至一千五百字以內為宜著名作家王蒙寫過多篇極為精彩是小小說,大都在1000字以內
有人說,小小說的理論之一,就是「露出冰山一角」。這是個極為貼切、形象的比喻,小小說表現的只是大千世界的一枝一葉,是冰山一角,是一點一隅,小小說作家就是要通過這一枝一葉,冰山一角表現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喚發出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要給讀者提供閱讀後的快感,能夠引發讀者無窮的想像。「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群」,小小說微言大義,在有限的篇幅里,體現了無限的可能
二、情節單一,構思精美。
情節,是指許多相互聯系的,按照事物發展規律直接構成文藝作品內容的生活事件。文藝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與情節有著密切的聯系。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說:「文藝的第三要素是情節,即人物之間的聯系、矛盾、同情、反感與一般的相互聯系——某種性格、典型的成長和構成的歷史。(《文學論文選》297頁)這就是說:人物的性格決定著情節和情節結構,而情節則是表現人物性格的基本憑借。情節愈典型愈能深化和擴大作品的主題思想,愈能在人物行動中揭示人物性格。生動、豐富的情節可以產生吸引讀者、感染讀者的力量而「情節不夠,議論來湊」的做法,則是文學創作拙劣的表現
小小說的情節和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沒有質的區別,而在量上卻有明顯的特色它的情節不能像其他三類小說的情節那樣,由一系列具體事件組成,而只能是比較單一的
小小說的篇幅和字數這種最外部的特徵,是由情節單一(單純)這種核心特徵所決定的情節的單一性,是小小說情節的基本特點。他不可能是一系列具體的生活生活事件,它也不可能詳盡地寫人狀物,不可能大段地敘事抒情。因而,它必須突破一般小說的展現矛盾——發展矛盾——解決矛盾的三段式情節結構。它至多隻能敘述一個具體事件,只能以典型的一瞬一隅、一個細節、一個場面、一種情緒、一點感受來反映生活的本質,提供給讀者聯想和想像的廣闊天地。一般說來,短篇小說的情節是由兩個以上的事件組成的復雜情節,而小小說的情節只能是由一個事件構成的單一情節。這是小小說與短篇小說相互區別的一個重要標志
小小說的情節雖然是單一的,但是這個單一並不等於單調,小小說在情節上的本質特徵,恰恰是在於從單一中追求完整和精美但由於小小說單一情節本身較難有跌宕起伏的變化,引人入勝的過程,這就必須講究結尾的藝術。「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邁《容齋續筆》)所以,小小說作者總是著力在情節的結尾,通過出人意外的突轉來構成藝術的波瀾,來實現單一情節的精美。因此,小小說往往有「歐·亨利式」的意外結局:或如驚嘆號,使讀者受到強烈的震動,發出由衷的感嘆;或在故事最精彩處,戛然而止,留下懸念,猶如一個問號,令人回味深思;或別開生面,如同省略號,言盡而意無窮,引導讀者去遐想遠思;或在結尾揭示全文之旨,成為畫龍點睛之筆
三、刻畫人物,突出特徵
小小說由於情景單純,篇幅有限,它只能著力刻畫一二個主要人物,只能抓住主要人物性格的某一側面,只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即傳神之點,閃光之點。小小說往往從橫切面著筆,通過對人物的一個典型動作,有個性的語言,一點感情的抒發或瞬間的心理狀態的描寫,把人物性格特徵畫龍點睛般地勾勒出來,給讀者流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小小說人物描寫的這中單純性並不等於單薄。在小小說的構思中,作者完全可以讓這一側面的性格特徵概括出人物的整個性格側面的主要特徵,並讓它凝聚豐富的時代和歷史的底蘊。因此,在小小說人物描寫的單純性中,同樣可以寫活人物,同樣可以在人物描寫的單純中實現性格描寫的豐富和圓滿,寫出性格鮮明、栩栩如生的富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來
從以上三個方面,來界定小小說的外在的形態特徵和本質特徵,還是比較科學的
小小說和小故事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小故事不是小小說。目前,中外小小說作家、評論家、理論研究者對小小說的要素、特徵等問題,還存在著分歧。比如,一些小小說(或微型小說)的選本及理論著作,常將美國一位作者為徵文而寫的故事《三封電報》,作為最短的小小說的範例。其實,《三封電報》只是個故事,而不是小小說,因為它不具備小小說的要素先看原作:
三封電報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萊特伴著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獵不久,她在家裡接獲弟弟的電報:「巴布獵獅身死。——佛萊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勝,回電給弟弟:「運其屍回家三個星期後,從非洲運來一個大包裹,裡面是一個獅屍。她又趕發了一個電報:「獅收到弟誤,請寄回巴布屍
很快,得到了非洲的電報:「無誤,巴布屍在獅腹內。——佛萊特
《中外微型小說精品鑒賞詞典》收入了這篇作品,賞析文字分析了人物,認為「其人物清晰可見」,「清晰地勾勒了姐弟二人的形象,特別是弟弟的喜劇性格還頗為鮮明」,並認為十分真切地顯示了伊莉薇娜的復雜的內心世界。但是,這樣評價其人物似過高。作品雖然通過情節點出了人物間的關系及佛萊特的態度,但其喜劇性格並不鮮明,作品更沒有反映什麼社會問題,揭示出什麼人生哲理,純是為編故事而編故事作為一個精彩的故事,自然有其一定的審美價值,但它不是小說,缺乏小說應有的藝術魅力
作為一種獨立文字題材的故事,它和小說的區別是明顯的故事
側重於事件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不十分強調人物形象的鮮明和豐滿而小說則十分注意人物,即使有所謂「淡化人物」的小說,也一定有通過人物或其他因素表現出來的「思想」。人物及其思想,應該是小說不可缺少的因素
當然,在短小故事趣聞中,也有堪作小小說的。如《聊齋志異》中的《快刀》:
明末,濟屬多盜,邑各置兵,捕得輒殺之。章丘盜尤多。有一
兵佩刀甚利,殺輒導窾。一日,捕盜十餘名,押赴市曹,內一盜識兵,逡巡告曰:「聞君刀最快,斬首無二割。求殺我!兵曰:「諾。其謹依我,無離也盜從之刑處,出刀揮之,豁然頭落。數步之外,猶圓轉而大贊曰:好快刀
這個故事短小生動,也未著力刻畫人物,但作品情節包含著深廣的社會生活內容,揭示了那一代階級斗爭的嚴酷性。它和《三封電報》只注重編故事,忽視作品的人物面貌和思想性是不一樣的

② 答的好有追加!找一些名家名篇的開頭結尾的賞析

開頭和結尾

開頭

開頭是正文的第一步。好的開頭,能使作文思路暢達,順理成章,吸引讀者。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曾有詩曰:「文章看落筆,議論馳後先,破石出至寶,決高瀉千川。」意思是說寫文章要特別注重開篇落筆之處,如果下筆便石破天驚、涌現精華,則全篇就如高崖瀉水,氣勢如洪。明朝詩人謝榛也說:「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同樣強調了開篇應以爆竹驟響之勢震徹全文。可見。文章的開頭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考場作文更是如此。

開頭的基本要求是:

入題要快,點題巧而新穎,言簡意賅,照顧全局。

下面舉出不同方式的開頭範例,做為作文時的參考。

1、 開門見山,直截了當點明主題。

例如: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對她,我有一肚子的話要說。 ——《同桌》

2、 開頭說明寫作原因。

例如:我早已想寫一點文字,來紀念幾個青年的作家。這並非為了別的,

只因為兩年來,悲憤總時時來襲擊我的心,至今沒有停止,我很想藉此算是竦身一變,將悲哀擺脫,給自己輕松一下,照直說,就是我倒要將他們忘卻了。

——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

(這種開頭能使讀者大致了解作品的寫作動機及大體內容,可喚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3、 開頭交代故事或與故事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環境。

例如:這是十幾年已前的事了。 ——冰心《小桔燈》

(這種開頭,簡單明了,開頭後,可直接引出故事。)

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只剩下一片烏蘭的天,除了夜遊的東西,什麼都睡著。華老栓忽然坐起身,擦著火柴,點上遍身油膩的燈盞,茶館的兩間屋子裡,便彌滿了青白的光。

——魯迅《葯》

4、 開頭交代所要記敘或說明的事物。自然交代,平引下文

例如:人民英雄紀念碑落成了。近日,我懷著萬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這

座巍峨、雄偉、庄嚴的紀念碑。 ——《人民英雄紀念碑》
新學期一開始,我就注意到一個問題:我們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兩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將出現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機。可萬萬沒想到這個危機會降臨到我的頭上。——《同桌》

5、 以環境描寫開頭。環境描寫,渲染氣氛

例如:井岡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難忘的是毛竹。從遠處看,鬱郁蔥蔥,

重重疊疊,望不到頭。從近處看,有的……

——《井岡翠竹》

十月九日又到了,魯迅先生已經逝世六十年了。從傍晚到子夜,靜靜地,一個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著窗欞。燈下一盆弔蘭淡淡地塗抹一壁翠色書櫃。夜風盪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魯迅先生,淚水就滑落下來。

(這種開頭也可以對社會環境做出描寫。)

6、以人物描寫開頭。描形繪神,印象逼真

例如:我們院來了兩個小孩。一個是姐姐,梳著小辮,穿著小花褂;

一個是弟弟,腦神衡輪門上留著頭發,就像扣了一個茶壺蓋。

她,長得真丑:黃瘦的臉;尖尖的下巴;淡得幾乎看不見的眉毛下,一雙細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游信;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略有黃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這么動聽的名字——祝麗麗。——《同桌》

(這種開頭會立即引起讀者的興趣,急於想知道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此外,好的人物描寫開頭還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7、 聯想像征,奇妙無窮

一個夢,曾經在西方強盜的炮艦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輩辛酸是淚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為見證。伴隨著流淚的長江長大的我們也就少年已嘗愁滋味,踩著前輩留下的印證期待,期待著有那麼一天……——《期待》

8、 以抒情議論的語言開頭。抒發情感,以情動人

例如:在朝鮮的每一天,我都攔陪被一些事情感動著。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

放縱奔流著,它使我想把一切東西都告訴我的祖國的朋友們。但我急於告訴你們的,是我感情的一段重要經歷,這就是: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 ——魏巍《誰是最可愛的人》
暮色中,幾縷炊煙從農舍里裊裊升起。我捧著一束梔子花,站在張老師的窗前。張老師,您還是那樣忙碌?該歇歇了吧,今天是您的節日——教師節。我帶著我的收獲來看您來了。——《瑣憶》

(開頭直接抒情,扣住了讀者心弦,可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9、以懸念或其它引人入勝的方式開頭。設置矛盾,引人入勝

例如:著名聲樂家蘇林教授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

——何為《第二次考試》

「我就不信,你在這個班生活了兩年多,對這個集體就會沒有一點感情?……」這是今天早晨班主任陳老師對我說的話。我望著陳老師憤怒的目光,委屈的眼淚直在眼眶裡打轉,心理說:「陳老師,你誤會了……我怎麼能不愛我們的班級體呢?」

10、 以論點開頭。名言指路,開宗明義

例如: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談骨氣》

培根說過:「無真實朋友之人,可以謂之真可憐而永陷於孤獨生活之人。」

他的話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個人喪失了友情,他簡直無法生存在世界上。 ——《朋友》

(這種開門見山,揭示論點的方法,在議論文中常常用到。)

11、 以修辭方法開頭

●排比反復,創造旋律
朋友,就是我可以為他獻出真摯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對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歡樂時與我分享,危難時與我同行。人生中沒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沒有陽光。我就有著這樣的一個好朋友。——《朋友》

●設問開篇,無沿無邊
往事如煙,隨著時光的流逝,大都漸漸淡忘,而那雙眼睛,怎能使我忘懷?

——《朋友》

●引用歌詞開頭,響徹雲際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會惦起/曾經最愛哭的你……」一曲悠揚的《同桌的你》從路邊音像書店傳了出來,那帶著綿綿情思的樂曲,把我的思緒帶回了三年前的時光……——《同桌》

●對比映襯,突出重點
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漸漸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麼一雙眼睛,一種聲音一個身影,至今縈繞在我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朋友》

●以物喻人,含義深長
在一望無際的曠野上,一棵古老的樹,雖然生命已到了最後一刻,但它仍然倔強的生長著。在它的身旁,一棵小樹正在抽出嫩嫩的芽。老樹的根枯了,它把生命的汁液輸給了小樹;老樹的葉黃了,它把綠色的生命注入了小樹。老樹歷經滄桑,走完了它艱難的歷程。如今,小樹剛剛抽枝吐葉,老樹卻離開了它……這正像外公離開了我,他來不及接受我對他的報答之情,就匆匆離開了我。 ——《瑣憶》

12、 以文章寫作方法開頭

●欲揚先抑,開發胃口
唉,老師怎麼讓我和他坐一個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為這,大夥都叫她「虎妞」。——《同桌》

●倒敘開頭,吸引讀者
當我們乘著離開國防教育學校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淚水竟然在我的眼眶裡打轉。難道是留戀嗎?是留戀那一段雖苦雖累但充滿活力的生活,還是留戀那待人苛刻卻真誠親切的軍人,我們的教官?——《朋友》

●撥亂反正,撥雲見日
有人說,淡泊就是看破紅塵,看透一切,認為一切都是假的、虛偽的……這種看法是對淡泊的曲解。如果我們翻一下詞典就會明白,「淡泊」是不追求名利的意思……——《淡泊》

●解題鋪陳,明示中心
責任,就是一個人分內應該做的事。軍人,有保家衛國的責任;醫生,有救死扶傷的責任;教師,有培養接班人的責任。工人、農民、職員、商人……人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在我們的社會里,各行各業都有許多盡職盡責的人,他們組成了一道道最美的風景——請允許我,從這道道美麗的風景畫卷中擷取一幅動人的畫面吧。

●題記為冠,哲理為先
世間萬物皆難逃自然辯證法,孰是孰非,孰優孰劣,孰喜孰憂,豈可一言以蔽之? ——《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話題作文巧開頭

好的開頭是作文成功的一半,文章的開頭要做到漂亮、俊秀。可是,很多同學作文的開頭,或離題萬里,或空洞無味,或平淡無奇,不符合作文中「生動形象」、「有文采」的要求。下面舉例說明。

材料:商人說,快樂是看到自己苦心經營的生意日益紅火;老師說,快樂是看到自己「桃李滿天下」時的那份欣慰;父母說,快樂是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才;小妹妹說,快樂是穿上漂亮的裙子過「六一」兒童節;高三的學生說,快樂是看到成績晴雨表中可愛的太陽的笑臉……

請以「快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的開頭。

總體要求

1.如果不是寫成小說,開頭必須扣題�最好出現話題字眼。扣題要靈活,避免復述話題。

2.開頭應力求避免平淡的抽象議論,避免以敘述冗長的故事作為議論的開頭。

3.開頭要做到化大為小,從大的話題中選取其中的一個層面,有利於具體的描寫與抒情。

4.開頭要體現文采和情感。

一、過程式

此種開頭方式易於寫「我」的經歷與情感的記敘文與散文。

例:孩提時,我常常醉心於別人的故事,感動著別人的感動,悲傷著別人的悲傷,曾經的淚花被風化在記憶的深處……

當別人不再感動我時,我嘗試著自己感動自己,於是,我提起筆——寫作,是我的快樂。

點評:以簡短的過程寫出寫作是「我的快樂」的緣由,引入話題自然。

二、類比式

此類一般由自然現象、風物引入人生話題,能明顯地體現文采,並且能體現一定的匠心。

例:快樂,大海里躍起的一朵浪花,走過了千山萬壑,它自由;快樂,鋼琴上舞動的一個音符,經過了精心創作,它美妙;快樂,生活中不變的真諦,經過不懈的努力,它永恆;快樂,一份勤勞後的收獲,收獲汗水澆灌的果實。

點評:由自然到人生引入,前後呼應好,較好地體現文采。

三、對話式

將主旨以對話的方式引出,一般較為活潑自然,不容易跑題。

例: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我問一位盲人:「你快樂嗎?」「快樂。因為我的心中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

遠處一位走路蹣跚的老人過來。我問:「你快樂嗎?」「快樂。因為我子孫滿堂。」

我按著我的心問:「你快樂嗎?」「快樂。因為我擁有親人的愛。」

是的,人生最大的快樂在珍惜擁有。

點評:用對話的方式開頭,自然引出自己要表達的中心——珍惜現在的擁有,就是快樂。

四、鏡頭式

選取能體現話題主旨的生活中的鏡頭入手,寫來具體、形象。

例:鳥兒在晨霧中歡快地啼鳴;溪水在山澗中快樂地流淌;微風在春意中快樂地撫摸山林;細雨在清涼中歡快地滋潤著大地。朋友,看著這些,你能不動心?

我們心動,因為我們渴望快樂的生活。何來快樂?快樂源於生活中小小的滿足。

點評:從自然的美景入手,引出「快樂」的話題,行文自然流暢。結構清晰,思路開闊。

五、總結式

此種開頭式彌補了開頭泛泛而談的缺陷,簡潔明了地提出觀點。

例:快樂,是年邁的老人看到兒孫滿堂時的心情;快樂,是一對戀人靜靜偎依在一起時的心情;快樂,是得到一本喜愛的書,吃到一顆甜甜的草莓時的心情。

快樂,就是內心深處的一份感動。

點評:把三個有內在關聯的場景構成一組排比,用一個總結句點明文章主旨。

六、逆入式

從與話題材料相反的角度入手或從反面立意,容易出新。

例:當簡·愛說「我不是無感情的機器」時,我笑得像根苦瓜,我就是那台毫無感情的死了的機器,頭上蓋著考試題織成的白布。

太誇張了嗎?不!我很嚴肅地說,我不快樂,因為試題,因為考試,快樂成了機器上銹成粉末的螺絲釘。

點評:從反面入手,寫「我不快樂」立意引題,符合學生生活實際。

熟練地掌握幾種開頭方式,面對不同類型的作文時,下筆就能得心應手。

結尾

結尾是文章內容發展的自然結果,是全文的總收縮。好的結尾,能收到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而且耐人尋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結尾的基本要求是:緊扣文題,自然地結束全文,能加深讀者的印象和理解,做到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

下面舉一些範例,做為參考。

1、 含蓄深刻耐人尋味的結尾。

例如: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民立在水田

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後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這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小蜜蜂。

——楊朔《荔枝蜜》

(這樣的結尾能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空間,形成一種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2、 提出希望或發出號召的結尾。

例如:你忍心讓你的智慧之門永閉嗎?你願意永遠盲目地讓別人帶著你走嗎?你願意永遠只做兩腳書櫃嗎?假如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你萬不可忘記帶那把鑰匙,你得能發問,勤發問。

——《發問的精神》

(這種結尾常常用在議論文中,能引起讀者重視,從內心世界深深打動讀者,起到相應的效果。)

3、 自然收束全文。

例如: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莫泊桑《我的叔叔於勒》

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 ——《鞠躬盡瘁》

(文章記敘了焦裕祿祿同志的事跡,結尾只用一句話,就收縮了全文,戛然而止,能引起讀者的無限感動和崇敬。)

4、 總結歸納的結尾。

例如:馬克思的一生,是光輝戰斗的一生,也是刻苦學習的一生,他的勤奮學習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樣的結尾能使全文變得更加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所要表達的意思明白直觀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5、 抒情議論的結尾。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魯迅《故鄉》

(這樣因事而論,用警句結尾,發人深思。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一方面深化文章的中心;另一方面能突顯文章的意韻。)

6、 以人物或景物描寫結尾。

例如: 「是我的——」她氣洶洶嚷了半句,就扭過臉去,在月光下,我看見她眼裡晶瑩發亮,我也看見那條棗紅底色上撒滿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這象徵純潔感情的花,蓋上了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臉。

——茹志鵑《百合花》

7、 結尾扣題與開頭呼應的結尾。

例如:(開頭是)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半尺多厚,天地間霧蒙蒙地一片…… 結尾如下:

風,更猛了,雪,更大了。 ——《夜走靈官峽》

(這種結尾使全文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首尾呼應,讓文章變得渾然一體,自成格局。)

8、 懸念尾。把故事結局留給讀者思索續補,故設懸念,激起讀者閱後「思」不釋手,非刨根問底不可的感情漣漪,如小小說《有關拖鞋問題的問題》的結尾:
「小王科長究竟能否當選?在不久將召開的人代會上,即可見分曉。」是一舉中「選」?還是「退居二線」?讀者真難斷分曉!

9、 再現尾。結尾像電影鏡頭一樣再現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特殊身份,肖像,語言、動作等,加深讀者印象,如《背影》結尾: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再現父親買桔背影,可謂聲淚俱下,引起讀者共鳴。

10、 引用尾。記敘文結尾引用名詩名句,歌詞俗語等,順水「引」舟,收到一石三鳥的功效。如 《驛路梨花》引用陸游的「驛路梨花處處開」作結,使題文相映,首尾呼應,含蓄而有形象地寫出了雷鋒精神不斷傳遞,處處發揚,升華主旨,又便於讀者記誦。
11、 揭迷尾。即在濃墨重彩的文章主體部分設下「迷面」,扣讀者之心,讓人物「真面目」尾中展露,如《看戲》一文作者先對女主角輕盈矯捷的步伐,圓潤的歌喉,珠子似的歌詞,深遠的迴音盡情潑墨,撩撥讀者追問:「台上演員何許人也?」而後筆鋒一停,末尾道真相——「我們的這位藝術大師是誰呢?他就是梅蘭芳同志。」令讀者拍案叫絕,永記芳名。
12、 循環尾。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周而復始,循環演出,如何在記敘末尾作恰切安排而達到揭示中心的目的呢?試看《多收了三五斗》結尾:
「第二天,有一批敞口船來到這里停泊,鎮上便表演著同樣的故事。」故事一天天循環演出,舊中國農民的悲劇命運便愈演愈濃,主題突出。
13、 對話尾。言為心聲,以聲寫人,聞其聲如見其人。如小小說《鞋》的結尾:
「軍人用低沉的聲音對補鞋匠說:「用不著了,他的雙腿已經在前線醫院里……他特意來信囑托我把錢送給您,謝謝了!說完邁著大步走了。」
答語中的「他」——補鞋匠日夜期盼來取鞋的「大個子」軍人高大形象在讀者的眼淚中躍然紙上。
除以上結尾方法外,還有《棗核》的「說理尾」,《羚羊木雕》的「反問尾」,《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對照尾」,《普通勞動者》的「排比尾」,《連升三級》的「諷喻尾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釋題尾 」,《草地晚餐》的「特寫鏡頭尾」等等。

總之,一篇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除了能做到上述幾點之外,還應該和文章的主體形成一個整體,既和文章的主要內容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從而達到渾然一體的完美的表達效果。

練習講解:

[片斷示例]一
茫茫人海,廣闊天地,漫步於這熱鬧的人間盛世,怡情於這文化知識的搖籃,穿梭於同道中人之間,你穿著一身樸素大方的運動服,回眸毫不吝嗇地給了我一個真誠的微笑,於是我知道,人群中我又多了一個朋友。
——選自《今生有你》(開頭)
看電視的時候,如果一個片子的開頭不能吸引人,很多觀眾就會「啪」的一聲調換頻道。怎麼樣,這是不是足以證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個道理?寫文章也一樣,如果開頭平淡、做作、生硬,人們就不願意往下讀,即使硬著頭皮讀下去,也會對全文的印象大打折扣。那麼,怎樣才能設計出好的文章開頭來呢?我們說,好的文章開頭,不僅要做到落筆扣題,也要形成一股氣勢,把後面的文章帶動起來。具體說來,以下方法能夠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
一、設置場景,讓人物閃亮登場。一些以記人為主或以記述人物關系為主的文章,就存在著人物「亮相」的問題。如果用簡潔的筆墨勾勒出人物生活的某個場景,伴以人物的個性化動作或語言,這時人物就有了「登台唱大戲」的機會了。比如「片斷示例」中的例子,在「茫茫人海,廣闊天地」這個大舞台上,主人公的穿著及「回眸」、「微笑」等動作猶如特寫鏡頭展現在我們面前,活靈活現。下面接著寫「我倆」之間的交往、寫對方的真誠為人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二、描畫景物,讓感情滲進心田。「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寄託在景物描寫(實景虛景均可)之中。通過營造一種情景交融的氛圍,能夠迅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我奔波在人生的海洋上》一文這么開頭:「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上,不知何時漂來了一位小客人——一葉浮萍。在時而風起雲涌、時而陰雲籠罩的大海上,小浮萍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她的身體無時不在承受著煎熬,她的心靈無時不在忍受著磨難。她天天盼,盼著有一天能漂到一個寧靜的港灣。下面這個故事就真實記錄著這樣一葉浮萍的命運。」作者本來是要記敘自己的不幸遭遇,卻先寫浮萍漂在大海上的經歷,藉助想像中的景物渲染出飄搖不定的人生際遇,可謂創意獨具,文筆生動,感人至深。
三、突出疑點,讓開頭爆出火花。或者針對大家公認的觀點,特意提出與之相反相對的看法;或者特意提出某個問題,引發思考;或者形成矛盾沖突,造成懸念,激發讀者心中的疑問而欲尋其故。這樣的文章開頭,扣人心弦。比如《又一次考試》一文這么開頭:「經過一番苦戰,所有的課程終於全都考完了,同學們都大松一口氣。可是,班主任突然宣布下午還要進行一場考試,還要求我們必須在下午兩點鍾以前到校。咳,老師到底是發了哪門子神經呢?」怎麼樣,讀到這里,你是不是就急於想知道考什麼、怎麼考吧?這樣一來,文章的可讀性就強了。
四、呈示感悟,讓哲思一展其妙。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形式,比如排比句、比喻句、對比句、引用句等,將自己對人生的思考表達出來,能夠收到展現中心與突顯文採的雙重效果。當你在文章開頭就讀到「美與朝陽一同升起,也與月亮一同發光;美在遙遠的北國與雪花齊舞,也在南方與輕風齊唱——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樣的語句時,你的心裡是不是也為之一動呢?你是不是對「美」有了新的認識了呢?看來,用語含哲思的句子作開頭,真是打動人心的好方法。
[片斷示例]二
「你長大了,要多多鍛煉自理能力!」媽媽常對我說的那句話又在我耳邊響起。我一下子明白了:過分的呵護,把孩子捧在手心裡,孩子得不到鍛煉,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傷害。媽媽「放手」與「放心」,讓我學會了自理自立,使我遠離了傷害。
——選自《遠離傷害》(結尾)
我國古代將精彩的文章結尾比作「豹尾」、「撞鍾」,就是表明結尾要做到簡潔有力,餘味無窮。寫作實踐告訴我們,要寫出優秀的文章,少不得一個亮麗的結尾。
一、亮出高見:以深取勝
經過文章前面的鋪墊、蓄勢,結尾處再亮出作者經過提煉的精警語句(這個語句最好在作者動筆之前就已擬定,以統率全文的寫作),以其意味厚重引人警策,發人深省。以《遠離傷害》為例,文章略寫了媽媽拒絕送「我」去考試,詳寫了「我」看到「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受到全家關心卻狼狽不堪的情景,隨後發出上述議論。這種結尾方式,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理性思考,具有深化主題、啟人深思的良好效果。
二、敞開心扉:以情取勝
正因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語),所以優秀作者總是善於以濃濃的真情去撥動讀者的心弦,引發讀者的萬千思緒,激發讀者豐贍的情感體驗。特別是結尾處,由於有了前面的情感積蓄,應該抓住最後的時機,外現豐富的情感,讓讀者在濃郁的情感氛圍中感受藝術的張力。滿分佳作《隔著代溝,我望見了您》一文,敘寫了「我」對父愛的誤解之後,詳寫了「父親為我費力搬來桌子」的細節——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愛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飽蘸濃情,寫得令人感動。隨後,結尾寫道:
也許您還沒有感覺到我的覺醒,也許在您眼中我還是那個對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顧的小男孩。可您一定知道,只要親情不斷,血脈相連,我一定會認識到父愛的偉大。感情也許會疏遠,可無論這代溝有多寬,我終究會望見您的!
這里直抒胸臆,盡釋濃情,讓人倍感理解父愛、熱愛父親的親情的涌動與熾熱,令人動容。
三、懸問求解:以疑取勝
文章結尾處有意設置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或情景,留下一片空白,給予讀者廣闊的想像空間,刺激他們的閱讀情緒,讓他們在無窮無盡的想像中去思索、去品味,這是一種美妙的結尾方式。習作《公雞做官記》編述了公雞做官的經歷:對屬下中專心生蛋的雞看不慣,喜歡陪自己玩樂的雞。年終考評,竟然顛倒黑白地上報。沒想到主人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過了幾天,我和小白(即陪同跳舞者,筆者注)都被請到主人的面前,心裡美滋滋的。怎麼,主人的手裡捏著一把刀?為什麼呀?我才當了一年官啊,我不想死!
你,聰明的,能告訴我為什麼嗎?
文章結尾,作者沒有置評,而是有意向讀者提出了現實而迫切的問題,這樣能啟人深思,令人警醒。
四、陡轉立止:以奇取勝
不按故事情節的通常邏輯來安排事情的結局,結尾處推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局,此時驟然駐足,立馬回韁。這種陡然轉折、戛然而止的寫法,能給讀者以新奇感,從而獲得審美享受。佳作《知子莫如父》,通篇以大款父親獨白式的敘述方式,贊揚兒子要當警察的理想,誇獎他天生是個當警察的料:身強力壯,動作敏捷,善於交際。結尾兩處寫道:
喲,有人敲門,我失陪一下。嗬,說曹操曹操就到。兩位警察兄弟,有急事?啥事兒?到你們那兒去?這幹嘛呀,有事在這兒說不就得了,大傢伙又不是外人。
啥?我兒子把別人砍成了殘廢正在你們那兒蹲著?
文章前面大部分都是父親對兒子情感化的贊揚和為兒子錯誤行為作的辯解,結尾處奇峰突轉,直指兒子的犯罪行徑和可悲下場,與父親的驕傲得意心態相比,顯示出極強的諷刺意味。

熱點內容
九洲縹緲錄小說免費 發布:2025-09-29 16:48:49 瀏覽:407
言情借屍還魂小說 發布:2025-09-29 16:40:59 瀏覽:590
小說無證之罪的結局看懂了嗎 發布:2025-09-29 16:39:23 瀏覽:231
萌妻小寶總裁找上門小說里 發布:2025-09-29 16:36:54 瀏覽:830
網游之英雄聯盟穿越的小說網 發布:2025-09-29 16:36:14 瀏覽:854
舍利子有聲小說在線免費收聽 發布:2025-09-29 16:13:35 瀏覽:242
古代女子婚配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29 16:09:17 瀏覽:275
言情小說總裁大全 發布:2025-09-29 15:58:15 瀏覽:258
主角叫蕭然的網游小說 發布:2025-09-29 15:56:46 瀏覽:775
現代重生的小說排行 發布:2025-09-29 15:55:12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