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星期天小說經典評價
『壹』 現代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國小說家。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
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大英帝國勛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勛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代表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等。
2、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又名S.A.阿列克謝耶維奇。
1948年生於蘇聯斯坦尼斯拉夫(現為烏克蘭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她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
白俄羅斯記者、散文作家,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
2015年10月8日,因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有《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鋅皮娃娃兵》等。
3、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說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莫迪亞諾的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系。前期小說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像,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19時,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為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 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戰法國被佔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
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4、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代表作品有《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
5、劉心武
劉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研究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等,並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
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以《班主任》而聞名文壇,其長篇小說《鍾鼓樓》曾獲得茅盾文學獎。
20世紀90年代後,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系列講座,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4年推出最新長篇小說《飄窗》。
代表作品有《班主任》、《鍾鼓樓》、《劉心武揭秘紅樓夢》、《飄窗》等。
『貳』 適合在地鐵上看的20本勵志書籍
其實,除了看手機,我們也可以選擇看書來打發這樣的碎片時間。比起那些大部頭的著作,輕巧方便攜帶的書更適合在地鐵上看,在嘈雜的環境下,小說比起散文詩歌類,更容易被帶入書中的情節。以下20本小說推薦給需要經常坐地鐵的朋友們。
-1-
《局外人》
作者:加繆
內容簡介:
《局外人》以一種客觀記錄式的“零度風格”,粗線條地描述了主人公默爾索在荒謬的世界中經歷的種種荒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誕體驗。
推薦理由:
《局外人》是加繆小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莫索爾的種種行為看似荒謬,不近人情,實則正是他用來抗擊這個荒謬世界的武器。
-2-
《鼠疫》
作者:加繆
內容簡介:
《鼠疫》是加繆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過描寫北非一個叫奧蘭的城市在突發鼠疫後,以主人公里厄醫生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故事。
推薦理由:
這是一個人類面對瘟疫奮力抗爭的偉大故事,作者為我們生動地記錄了瘟疫橫行無忌之時人們的心理反應:“全國人民在忍受著一種處於絕望之中的沉默的生活,可是仍然生活在期待與抗爭之中……”。
-3-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作者:馬爾克斯
內容簡介:
作品寫一位70多歲的老上校盼望養老金而不得的復雜心情及因此而生的窘迫生活。
推薦理由:
《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是加西亞·馬爾克斯最負盛名的中篇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與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齊名。這位著名的“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被譽為“20世紀小說中最難忘的人物”,小說結尾也被譽為“所有文學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4-
《一庄事先張揚的兇手案》
作者:馬爾克斯
內容簡介:
《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是一本內容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小說,作者通過講述一個無辜的年輕人在鎮上所有人都得知有人要殺害他但他卻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被殘忍殺害的故事,揭示了命運本身的神秘性以及由於人民群眾對罪惡行為的看客心態所導致的悲劇的釀成。
推薦理由:
震撼,而且似曾相識。
-5-
《八月的星期天》
作者:莫迪亞諾
內容簡介:
那一年的夏天特別熱,我和希爾薇婭從巴黎的馬納河谷輾轉來到南方城市尼斯,棲身於一間散發著霉味的公寓。我們深信在這兒誰也不會找到我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我們將忘卻一切,什麼都將從零開始……
推薦理由:
2014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迪亞諾經典作品。從開篇就開始營造的懸念,吸引你不斷往後讀去揭開謎底,情節撲朔迷離。
-6-
《聖路易斯雷大橋》
作者:懷爾德
內容簡介:
小說從1714年7月20日的中午開始,當時有一座利馬和庫斯科之間的橋莫名其妙的坍塌了,五個恰好在那時從橋上通過的人徑直墜落身亡。一位傳教士對這個事件提出了疑問,並展開調查。
推薦理由:
《聖路易斯雷大橋》既是一種典型的道德寓言,也是一部典範之作。在現代社會,更多時候會是詩人(而非小說家)去選擇這種形式。在小說家當中,只有納撒尼爾·霍桑和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寫的道德寓言達到了這部小說的藝術和哲學水準。
-7-
《護身符》
作者:羅貝托•波拉尼奧
內容簡介:
這可能是個恐怖故事。一個謀殺、偵探、黑色的恐怖故事。但實際上不是。整部作品洋溢著悲情感傷的氛圍,展現出一幅拉美憂郁與暴力的歷史圖景,也是文藝個體在這種情境下所能做出的最好回應。
推薦理由:
《護身符》是波拉尼奧非常獨特的作品,以女性視角寫就的自傳,本書盡管是波拉尼奧長篇小說中較短的作品,但氣勢上絲毫不遜於他的兩大巨作《荒野偵探》及《2666》。有超現實色彩,交織於過去與未來,時空與記憶。
-8-
《且聽風吟》
作者:村上春樹
內容簡介:
“我”在酒吧撿到一個醉倒的少女,在她的家中度過了醉意朦朧的一夜。醒來的誤會還未能解釋清楚,他們已經成了一對情人,傷感的往事還未訴說清楚,她卻已經一去無蹤影。短短十八天的戀情,結束的又似沒頭沒腦,又似包含無限。
推薦理由:
《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小說的語言風格、寫作技巧和後現代主義藝術氛圍的源頭與雛形,是作家從擺脫日文小說文本平庸拖沓的理念出發,借鑒美國現代小說簡潔明快的文風,所完成的小說文本的革命性變革,是當代日本小說精神和文學價值的重要體現。
-9-
《羅生門》
作者:芥川龍之介
內容簡介:
羅生門下,竹林叢中;他們理直氣壯,強取豪奪;他們為了私慾,編織謊言。披著生存的外衣,他們肆無忌憚。
推薦理由:
芥川龍之介的小說,古典、清秀而又很有張力,像李白一樣飄逸疏狂、道骨仙風,但不似李白的豪放,也有點像愛倫·坡一樣神秘、詭異。
-10-
《動物庄園》
作者:奧威爾
內容簡介:
《動物庄園》是一部政治寓言體小說,故事描述了一場“動物主義”革命的醞釀、興起和最終蛻變。
推薦理由:
夏志清教授認為:“西方文學自伊索寓言以來,歷代都有以動物為主的童話和寓言,但對20世紀後期的讀者來說,此類作品中沒有一種比《動物庄園》更中肯地道出當今人類的處境了。”《動物庄園》自出版以後引起很大反響,被翻譯成多國文字,還被改編,以其他藝術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11-
《小王子》
作者: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
內容簡介: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托萬·德·聖·埃克蘇佩里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推薦理由:
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小王子》猶如透亮的鏡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
-12-
《悉達多》
作者: 赫爾曼·黑塞
內容簡介:
聰明的悉達多是德學俱優的婆羅門之子。為了追求自我的價值和自我的真理,他離開了婆羅門家庭,孤身一人開始了求道之旅。
推薦理由: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嬉皮士運動如火如荼,甘地等人成為一代嬉皮士的精神偶像。與此同時,在文學領域中,赫爾曼·黑塞被嬉皮士們大為推崇,他的《悉達多》成為了嬉皮士人手一冊的精神指南。嬉皮士們拋開海明威,尊黑塞為精神導師。
-13-
《死於威尼斯》
作者:托馬斯·曼
內容簡介:
《死於威尼斯》講述正直而有名望的主人公阿申巴赫10年孜孜不倦地潛身於創作,一心想攀登藝術高峰的故事。長年累月的辛勤勞動使阿申巴赫心力交瘁,為使緊張的大腦得以休息,他決定做一次旅行……
推薦理由:
該小說在世界范圍內被翻譯成為各種語言,並且被翻拍成電影《魂斷威尼斯》作家自己曾說:“《死於威尼斯》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結晶品,這是一種結構,一個形象,從許許多多的晶面上放射出光輝。
-14-
《佩德羅﹒巴拉莫》
作者:胡安·魯爾福
內容簡介:
故事裡,胡安·普雷西亞受幻想的指引,在母親的指引下,前往科拉馬尋找父親佩德羅·巴拉莫。然而,他看到的是一座“冷冷清清、空無一人”的村莊。事實上,他要找的父親早已不在人世。
推薦理由:
本書是胡安·魯爾福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不僅立意深刻,而且,在藝術形式上也富有新意,迄今仍被認為是“拉丁美洲文學的巔峰小說之一”,被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15-
《小徑分岔的花園》
作者:博爾赫斯
內容簡介:
《交叉小徑的花園》是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創作的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小說,主人公是一個中國人。它講述了一戰期間在英國為德國當間諜的主人公餘准在同伴被捕、自己被追殺的情況下,為了把重要情報告知德國上司,而不惜殺死漢學家艾伯特的經過。故事的講述又以余准被捕後獄中供詞的方式展開,且以歐洲戰爭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的推遲為切入點,引人入勝。
推薦理由:
《小徑分岔的花園》自問世以來,獲得了廣泛稱贊,被稱為後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作品。作品在玄學動機與偵探小說之間創設一個氣氛上的'過渡帶,同時確立一種形式上的對位關系。
-16-
《過於喧囂的孤獨》
作者:赫拉巴爾
內容簡介:
小說詩意地敘述了一個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圖書從廢紙堆中撿出來,藏在家裡,抱在胸口。這是一個憂傷的故事,愛情的憂傷,文化的憂傷。漢嘉最終將自己打進了廢紙包,他乘著那些書籍飛升天堂。
推薦理由:
米蘭·昆德拉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了不起的作家。赫拉巴爾的作品大多描寫普通、平凡、默默無聞、被拋棄在“時代垃圾堆上的人”。他對這些底層人物寄予同情與愛憐,並且融入他們的生活,發現他們心靈深處的美。他的小說是極具捷克味的作品。
-17-
《陽光下的日子》
作者:米夏埃爾·庫普夫米勒
內容簡介:
1923年7月,年屆不惑、病人膏肓的卡夫卡前往波羅的海海濱療養。他在那裡結識了在一家猶太兒童度假村工作的女廚,年方二十五歲的多拉·迪亞曼特,兩人一見鍾情。這對戀人一起來到柏林,相濡以沫,艱難地忍受著隨後那個嚴酷的通貨膨脹之冬的折磨。
推薦理由: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回腸盪氣、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作者一反眾所周知的卡夫卡神話,把這個向來被描寫和闡釋為分裂者和絕望者的文學大師表現為一個嚮往愛情、追求幸福的人。
-18-
《沙灘下的小腳印》
作者:朱利安
內容簡介:
故事開始於一片沙灘上,安娜-杜芬妮注意到她年幼的女兒走路有點搖晃,而且她的腳朝內側翻。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們確診泰伊絲患上了幼兒遺傳病,她剛過完兩歲生日卻只能再活幾個月了。本書是關於這個承諾的故事,若生命不能增以歲月,就將生命注入時日。
推薦理由:
《沙灘上的小腳印》是自傳體小說,讀者在悲傷之餘能夠從中深切地感受到美好與善良的人性,進而祝願世界上一切有殘疾兒童的家庭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19-
《小城畸人》
作者:舍伍德安德森
內容簡介:
年輕的記者喬治•威拉德行將離鄉前往大都市尋求燦爛人生的前夕,眾多的魅影幽靈如輪舞曲般出現,單純的牧師、芳華虛度的女店員、抑鬱的旅館老闆娘、神秘的醫生、醜陋的電報員、未婚女教師……小城溫士堡形形色色的畸人,各自述說著不同的奇異人生,既像一首詩,又像一場夢。
推薦理由: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最具盛名的作品。小說由在小城溫斯堡中發生的二十五個故事組成,故事看似相互獨立,實則又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作者用青年記者喬治·威拉德這個人物作為貫穿整部小說的重要線索,刻畫了眾多深刻的人物,並對他們在靈魂上進行探究。
-20-
《情書》
作者:岩井俊二
內容簡介:
《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以含情脈脈的筆觸舒緩地展現了兩段可貴的愛情。作者將那種一去不復返的早年往事寫得深沉眷戀,字里行間的那股記憶中的美麗與憂傷,成為億萬人心中永遠的珍藏。
推薦理由:
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真摯的感悟沒有磨滅,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