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窮苦人的經典小說

窮苦人的經典小說

發布時間: 2025-08-16 03:18:47

A. 駱駝祥子的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駱駝祥子》的主題思想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底層勞苦大眾的悲苦命運是共同的。

舊中國的軍閥勢力,為了搶奪利益而引發戰亂,人民生活困苦,處於社會底層的祥子等勞動人民的生活更加艱辛。黑暗腐敗的社會現實是造成祥子悲慘命運的根本。

《駱駝祥子》通過人力車夫「祥子」一生幾起幾落、最終沉淪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底層人民的悲苦命運。祥子的遭遇,證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里的勞動人民想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個人奮斗來改變處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小說刻畫了許多像祥子一樣的小人物形象。那些小人物中有的因戰亂導致家人離散而不得不相依為命,有的不堪家庭重負,有的為養活兄弟而出賣肉體。社會底層的勞苦大眾的悲劇是整整一個時代的悲劇,身處其中的每一分子到頭來都逃脫不了祥子一樣的命運,除非他們認清楚自己的現狀,聯合起來推翻那吃人的社會與制度。

祥子的一生,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破產農民在「市民化」過程中的沉淪,因而祥子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包含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和時代因素。

作者帶著對民族、文化的出路的關切來剖析祥子的命運,既從傳統文明中的積極因素出發批判現代畸形文明的負面效應,為傳統美德的淪落而痛惜,又不滿於祥子身上所積淀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詛咒那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的社會和制度,又痛心於無知、愚昧的善良民眾在病態的舊社會的墮落。

藝術手法

藝術結構

老舍長篇小說在結構上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以寫人為中心,圍繞人物的命運來展開情節。《駱駝祥子》中,祥子的命運便是全書的中心線索。作品中,祥子的主角地位始終是不可動搖的,寫到的所有其他人物,都因祥子而存在。人即以祥子為主,事情當然也以拉車為主。這樣作者便讓一切的人都和車發生關系,從而也就把祥子拴住,像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柳樹下那樣。

小說以主人公祥子的生活遭遇為描寫重點和結構中心,以祥子買車、賣車「三起三落」的奮斗、掙扎、墮落過程為敘事線索,一線串珠地組織材料,安排情節,顯得不枝不蔓、緊湊集中。這種單純、集中、明晰的結構,不僅使小說情節完整而謹嚴,而且有力地展示了人物性格發展的完整過程及其悲劇性結局的必然性。

同時,又通過祥子與周圍人們錯綜糾葛的復雜關系和各種生活場景的描繪,展現出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環境,單純中有復雜,從而在較為廣闊的社會背景下揭示了祥子悲劇命運的社會意義。

(1)窮苦人的經典小說擴展閱讀: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家——老舍(舒慶春)所著的長篇小說,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軍閥混戰時期人力車夫的悲慘命運。祥子是舊社會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中國北平城裡的一個年輕好強、充滿生命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

祥子來自農村,是個破產的青年農民,勤勞、純朴、善良,保留著農村哺育他、教養他的一切,卻再也不願意回農村去了。從農村來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是祥子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憑著勤勞和堅忍,他用三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理想,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

但剛拉半年,車就在兵荒馬亂中被逃兵擄走,祥子失去了洋車,只牽回三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可是,還沒有等他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當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車,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好景不長,因虎妞死於難產,他不得不賣掉人力車去料理喪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徹底破滅了。再加上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連遭生活的打擊,祥子開始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再像從前一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開始游戲生活, 吃喝嫖賭。為了喝酒,祥子到處騙錢,墮落為「城市垃圾」。最後,靠給人干紅白喜事做雜工維持生計。祥子由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駱駝祥子》小說,以20世紀20年代的舊北京為背景。祥子所處的時代是北洋軍閥統治的時代。

《駱駝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國舊社會,人民過著貧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廣大勞苦大眾的代表。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貧窮又剝奪了他們手頭僅有的可憐的自由。

1936年,老舍的一位山東大學朋友談起他僱傭車夫的經歷與見聞:一位車夫買了「洋車」不久又賣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後還是受窮。當時老舍覺得該題材可以寫成一部小說。新文學誕生以來,胡適、魯迅等作家都先後寫過人力車夫,但都是從知識分子的角度以俯視的姿態表達對車夫的同情,並未深入其內心和靈魂深處去體味車夫的人生。

老舍因出身貧苦市民家庭,從小就與下層民眾接觸,對勞苦大眾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著較深入的了解,這一切都為老舍創作《駱駝祥子》提供了材料來源。

老舍的朋友隨後又說起另外一個車夫的故事,他被軍隊抓去了,哪知轉禍為福,乘著軍隊轉移之際牽回三匹駱駝,這便是《駱駝祥子》故事的原型。老舍決定把駱駝與車夫結合到一起,用駱駝引出主人公祥子的出場。老舍把祥子放到了自己熟悉的北平。

1936 年的春夏,老舍痴迷地搜集材料,不斷潤色祥子的形象。山東大學鬧了學潮,老舍辭去教職,專心地投入到《駱駝祥子》的寫作中。1937年1月,小說在《宇宙風》連載。

B. 《七個銅板》中的三個問題 急求!!!!!!!!!!!!

《七個銅板》學習要點

作者及創作背景
莫里茲:匈牙利小說家。1879年7月2日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自幼跟隨父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899年進德布勒森神學院學習,不久轉學法律。1903至1909年在布達佩斯《新聞報》當編輯。1908年參加進步文學團體「西方社」, 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和詩人奧第·安德萊的影響。1918至1919年參加匈牙利相繼發生的兩次革命,蘇維埃共和國期間為作家執行委員會委員。蘇維埃共和國失敗後,思想上曾一度陷入苦悶。1929年與巴比契合編《西方》雜志。曾與30年代興起的民粹派作家合作。
莫里茲在大學時代開始寫作。1908年在《西方》上發表短篇小說《七個銅板》,以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轟動文壇。1916年發表的短篇小說《窮人》,是當時反戰小說的名篇。長篇小說《純金》(1910)和《在上帝的背後》(1911),取材於農村和小城鎮的生活,描寫一生懷著善良願望的人怎樣被停滯僵化的舊秩序所埋沒。1917 年發表的小說《火炬》,描寫一個有志於改革社會的青年牧師怎樣被周圍的習慣勢力所同化。他在20年代初期創作的小說,反映了作者在蘇維埃共和國失敗後遭受迫害的悲憤心情。例如《一生做個好人》(1920),長篇三部曲《愛爾德伊》《特蘭西瓦尼亞》(1922~1935),長篇小說 《通宵達旦》(1926)、《老爺的狂歡》(1928)和《親戚》(1930)。
30年代匈牙利經濟危機時期,莫里茲受工農大眾反抗斗爭的激勵,在創作上有了新的發展,描寫了農民的生活和他們的反抗。1932年發表小說《幸福的人》,1936年發表長篇小說《山盜》1940~1942發表長篇歷史小說《羅饒·山多爾》,分為《羅饒·山多爾躍馬揚鞭》和《羅饒·山多爾皺起眉頭》兩部,第3部因作者突然逝世而未完。
寫作背景:這篇小說發表於1908年,當時匈牙利正處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下,勞動人民深受奧地利王朝和匈牙利的統治者的雙重剝削和壓迫,人民生活非常貧困,莫里茲的這篇小說描寫了匈牙利人民貧困苦難的生活,贊揚窮苦人民之間的友情。

內容、要素和結構
內容:小說以母親的笑貫穿全篇,描寫一個貧苦的婦女為了湊夠七個銅板,買一塊肥皂給家人洗衣服,不得不翻箱倒櫃,最後在一個老乞丐的幫助下,才湊夠七個銅板,可肥皂卻沒買成,女主人終於笑的咯了血的悲慘故事。反映了20世紀初匈牙利勞動人民的貧困和痛苦,贊揚了母子間、窮人間深刻的理解和淳樸真誠的友愛。
要素:時間:一個下午 地點:家裡 起因:母親和「我」為買一塊肥皂給父親洗衣服尋找銅板。經過:母親和「我」 翻箱倒櫃只找到六個銅板。結果:一個叫花子給了「我們」最後一個銅板,可肥皂沒買成,母親笑得咯了血。
結構:全文可分成五部分。
第一部分:序幕(一到六段)先議論窮人的笑,然後介紹「我」貧困的家境和母親的笑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第二部分:開端(第六段到「這當然是一件例外的工作,誰也不能禁止誰找錢哪。」)寫「我」和母親為買肥皂洗衣服翻箱倒櫃找銅板。
第三部分:發展(從「下午喝茶的時候到來了」到「除了打心坎上笑我們自己的不幸以外,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寫母親意外地從自己口袋裡找到了第六個銅板。
第四部分:高潮(從「這時,一個叫花子走了進來」到「他把一個銅板放在我手裡,然後滿懷著感恩的心情蹣跚第走開去了。」)寫叫花子施捨給我們一個銅板。
第五部分:結局,肥皂沒買成,母親笑得咯了血。

重點問題研討
1、課文開頭幾段話飽含著什麼感情,怎樣理解「窮人在想哭的時候也是常常笑的」。
作品開頭先議論窮人的笑。用「也……本來……」,「不但……也……甚至」來揭示窮人復雜的內心活動,字里行間飽含悲憤和感慨,體現了文章的感情基調,確立了文章的線索----含淚的笑。
深知憂愁的滋味,倒往往怕說憂愁;悲苦到極點,有時竟會發出心碎的笑聲。對自己的命運,窮人只能以笑來自嘲。
2、作者是怎樣以母親的「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
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尋找七個銅板。在開始尋找銅板時,母親一邊笑著說:「小銅板哪」,一邊開玩笑,使「我們笑得前仰後合」。之後,當母親找到三個銅板時,把一個沒有底的抽屜套在「我」的脖子上,我們又「放聲大笑」。當一個叫花子走來時,母親又「笑得幾乎昏過去了」。當叫花子把一個銅板放到「我」的手裡後,母親又「大大發出一陣笑聲」。全文就是這樣,圍繞著找銅板這件事,以母親的笑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
3、文章共寫了母親的六次笑,這六次笑表明了什麼?前三次和後三次又有什麼不同?母親的笑是一種什麼樣的笑?
第一次笑,描寫了母親用笑來掩飾內心的痛苦。第二次寫母親和我們的笑,「我們」被母親那輕松、快活、嘮叨不休的談話所感染,困苦並快樂著。第三次寫母親與我們的笑。這是一種苦中作樂的笑。第四次寫母親的笑。這次笑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含淚的笑。第五次母親的笑,這次令人心碎的笑完全是母親內心情感的宣洩。這種有苦難言,絞人心痛的感覺,只有靠笑來宣洩。第六次母親的笑,這是一種絕望的、近乎變態的笑,也是對生存狀態和悲慘命運的一種無奈的抗爭。此時的笑比哭更令人辛酸。
母親的前三次笑主要表現母親開朗的性格,隱約透露出母親用笑來掩飾悲苦,是種含淚的笑;她的後三次笑由自嘲的苦笑(把難言的苦衷訴之於絞人心痛的笑)發展到了難以自拔的變態的笑,這種笑比哭更令人辛酸,是對命運的抗爭,對黑暗社會的控訴,對統治階級的憤怒和譴責。
4、怎樣理解「老叫花子說:『我不會缺少這一個銅板的。我缺少的是一鏟子土。』」
叫花子的行為反映了窮苦人之間淳樸真誠的友愛之情。一個銅板對叫花子價值都不大,這更進一步說明「我」家貧困到極點了。貧困已經使叫花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知道等待他的只有凍死、餓死這一條路。
5、老叫花子把一個銅板放在「我」的手裡後,為什麼「滿懷這感恩的心情」走了?
有人肯收下一個叫花子的錢,這是理解他的善行,尊重他,是友愛的表現,所以叫花子很感激。
6、當叫花子把銅板給「我」時,「我母親說道,『再沒有……』」。母親沒有說出的話是什麼?為什麼不說出來?
母親沒有說出的話是「再沒有別的辦法了」。母親難過辛酸得說不出來話了。她們竟然窮得要接受一個叫花子的施捨,真是苦衷難言,只有訴之於這絞人心痛的笑了。
7、本文採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的,體會第一人稱敘述的好處。
本文採用第一人稱的寫法,直接藉助一個孩子的口,敘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用第一人稱敘述,讓讀者感到更真實、更感人、更自然。

小說藝術特色
1、以小見大,揭露深刻。
一塊肥皂,幾個小銅板,為買肥皂洗衣服找銅板,物小,事小,可是尖銳地揭露了當時的黑暗社會。可見作者在選材上的匠心。
2、第一人稱,真實可信。
文章採用第一人稱敘述,借一個孩子的口,敘述親身經歷,使故事更真實,更感人。
3、以隱為顯,婉曲感人。
最突出的特點是文章反映貧苦勞動人民的生活,可是不直敘他們的貧窮和悲苦,而是婉曲地以母親含淚的笑貫穿全文,以隱為顯生動而深刻地揭示文章的中心意思,產生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

一、對下面句中破折號的作用判斷正確的是( )
「我們找到了!我們已經有多少啦?簡直數不過來了!一,----二,----三,----四,----,五,……」
A、破折號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表明我和母親一個一個地數著找尋不易的五個銅板。
B、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解釋我和母親一共找到了五個銅板。
C、破折號表示話題的突然轉變,由找銅板一事轉到數銅板上來。
D、破折號表示聲音的延長,表現母親的興奮心情,增強了驚喜效果。

二、《七個銅板》的線索和人稱正確的一項是( )
A、七個銅板為線索 第一人稱
B、母親的笑為線索 第一人稱
C、買肥皂為線索 第二人稱
D、七個銅板為線索 第三人稱

三、下列各句中,哪句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
A、我倆花了整整一個下午來找七個銅板,就是她,也從來不曾像那一次笑得那麼厲害。
B、她又像人家用帽子撲蝴蝶似的突然把抽屜翻了個身。
C、我嚇得連忙把手縮回來,好像碰到一隻火辣辣的爐子。
D、當心,錢是很敏感的,你得很巧妙地對待它,要必恭必敬的。它像少婦一樣容易氣惱。

四、填空
《七個銅板》是 ( )小說家 ( )的短篇小說,小說以 ( )為敘述人稱,以 ( )為線索展開故事,深刻表現了匈牙利人民貧窮苦難的生活以及窮苦人民之間的友情的主題。

五、「對窮人在想哭的時候也常常是笑的」一句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窮人人窮志不窮,性格樂觀。
B、笑一笑,十年少,窮人們苦中作樂。
C、對自己的命運,窮人們只能以笑來自嘲。
D、窮人們常常用悲慘的笑聲表達難言的苦衷。

參 考 答 案

一、D
解析:解答此題應結合課文內容。
二、B
解析:課文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貫穿全文始終的是「母親的笑。」
三、A 「也從來不曾像那一次笑得那麼厲害」這句雖然有「像」字,但並不是比喻句。有些含有比喻詞「像」「好像」「如」「彷彿」等的句子並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如以下幾種情況:
A、天陰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對面來的那個人像他的父親。 表推測
B、像這樣的老師,我們怎麼會不喜歡呢?
咱們班有幾個體育好的同學,像柳立。 表舉例
C、他長得非常像他哥哥。 表比較
D、這件事正如大家所說的那樣。 表證實
E、走進這片森林,我們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 表想像
遇到這幾種情況,我們要特別注意,認真判斷它們到底是不是比喻句。判斷時要注意看比喻詞所連接的兩個事物是否是兩個異類事物,它們之間有無相似點,若有,則是比喻句,若沒有,則不是比喻句。
四、匈牙利 莫里茲 第一人稱 母親的笑
五、C

中 考 解 析

1、選出與「煦」字屬同一部首的一項
A.曠 B.照 C.駒 D.燃
【考點】:漢字的部首
【分析】:答案為B項。例字「煦」的部首為「四點底」,A項「曠」的部首為「日字旁」,B項「照」的部首為「四點底」,C項「駒」的部首為「馬字旁」,D項「燃」的部首為「火字旁」。所以應選B項。

2、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意思連貫的話,語序正確的一項是( )
①一部好書,不但給人以知識。
②書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③因此讀書必須有選擇。
④然而,也無庸諱言,一些內容不健康甚至是反動的書讀了只能使人精神頹廢,受到損害。
⑤歷史的文明要靠書籍來傳播。
⑥而且能幫助養成優美的品德和情操,引導人們健康向上。
⑦人類的智慧要靠書籍來交流。
A.①⑥④②⑤⑦③ B.⑤⑦②①⑥④③
C.②⑤⑦①⑥④③ D.②⑤⑦③④①⑥
【考點】:句子的連貫。
【分析】:答案為C項。這段話先說書籍的作用,然後再說好書的作用,壞書對人的負面影響。

3、從修辭上看下列句子不同類的一項是( )
A.讀書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畫頁。
B.囫圇吞棗,大有「好讀書不求甚解」的味道。
C.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D.我寫月亮「像一輪玉盤嵌在藍色的天幕中。」
【考點】:修辭方法辨析。
【分析】:答案為A項。此項是比喻,其餘的是引用。

莫里茲·日格蒙德

莫里茲·日格蒙德( 1879一1942),匈牙利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生於沙特馬爾州蒂薩切切鎮。父親因從事營造業而發家,躋進了富人的行列,不久又破產。他一生當過律師、教育部職員、新聞記者和編輯,足跡幾乎遍及全匈牙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又作為戰地記者訪問了許多有關戰場。這一切為他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後因參加1919年革命,遭到反動當局迫害,思想一度悲觀失望。1908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七個銅板》,因描寫農民的悲慘生活,與當時官方文學對農村現實的粉飾美化形成鮮明的對照,在匈牙利文學界和讀者中引起轟動。此後寫了許多中長篇小說和劇本。莫里茲的作品主要揭露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貪吝、荒誕無恥,描寫農民的悲慘生活以及反對封建、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斗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幸福的人》《親戚》、《羅饒·山多爾》等。
《七個銅板》《飽吃一頓》是莫里茲的優秀短篇之一。前者以「哭」與「笑」、「憂愁」和「開朗」的獨特對比,表現農民的悲慘命運;後者通過地主表面的「慷慨大度」揭露其卑鄙惡劣的本質,用一頓「飽」吃來反社農民的終生飢餓,給人以強烈印象。

C. 世界經典短篇小說快讀目錄

《黑面紗》(英國)查爾斯·狄更斯,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不公。

《競選州長》(美國)馬克·吐溫,以幽默諷刺的手法,揭露了政治的荒誕。

《舞會以後》(俄國)列·尼·托爾斯泰,探討了愛情、道德與社會關系的深刻議題。

《窮苦人》(俄)列·托爾斯泰,展現了底層人民的悲慘命運與道德的光輝。

《套中人》(俄國)安·巴·契訶夫,揭示了社會的僵化與個體的束縛。

《小公務員之死》(俄國)安·巴-契訶夫,通過一個公務員的悲劇,探討了社會對個人的壓迫。

《法律門前》(德國)卡夫卡,描繪了個人與社會法律的沖突,探討了自由與規則的界限。

《一天的等待》(美國)厄內斯特·海明威,通過一個等待的瞬間,揭示了生活與人性的深度。

《小丑》(俄國)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探討了藝術與人性的關系,以及社會對個體的塑造。

《熱愛生命》(美國)傑克·倫敦,展示了生命的意義與人類的堅韌。

《麥琪的禮物》(美)歐·亨利,通過一個小故事,探討了愛情、犧牲與人性的光輝。

《蒙龐西埃王妃》(法國)拉法耶特夫人,揭示了貴族社會的腐朽與人性的復雜。

《克洛德·格》(法國)維克多·雨果,展現了社會的不公與人性的光輝。

《羊脂球》(法國)居伊·德·莫泊桑,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社會的冷漠。

《石心》(德國)E·T·霍夫曼,描繪了人類對未知的探索與內心的掙扎。

《飢餓的石頭》(印度)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探討了生命的意義、愛與犧牲。

D. 《萬卡》的內容概括,只要50字以內。 · 拜託,懸賞20!

《萬卡》的內容概括: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說明沙皇統治下的舊俄羅斯社會中窮苦孩子的悲慘命運,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的同情。

以給爺爺寫信為主體,構成了《萬卡》這篇短篇小說的基本線索。在給爺爺的信中,萬卡寫道:「親愛的爺爺,……我在給你寫信。……我沒爹沒娘,只剩下你一個人是我的親人了。」契訶夫借萬卡之口,點明小主人公無依無靠的孤苦處境。
「三個月前,九歲的男孩萬卡·茹科夫被送到鞋匠阿里亞興這兒來做學徒。」小說的開篇是一個陳述句,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句子,不僅僅交待了時間、地點和人物,而且與整篇小說有著密切的關系——萬卡做學徒僅僅是三個月的光景,但這短短的三個月給他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災難呢?看看萬卡的乞求吧,「親愛的爺爺,發發上帝那樣的慈悲,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吧。……我再也受不了啦,不然我就要死了。……」只有三個月,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就發出這樣的哀告,足見其受壓迫之深。這充滿童稚的乞求,帶給讀者的心靈震顫竟遠遠大於對黑暗的童工制度的批判嘲諷。
在描寫萬卡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時,契訶夫更加小心謹慎地讓萬卡自己在信中說明,而不添一絲一毫的評語感嘆。「昨天我挨了一頓打,老闆揪著我的頭發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帶抽了我一頓。」挨毒打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萬卡在搖老闆的小娃娃時,一不小心睡著了,一個小小的疏忽竟然招致一頓暴打;老闆的孩子睡在搖籃里,而又困又累的萬卡卻連眼也不能合一下。樸素的陳述中蘊含著作者極大的憤怒,這種用事實說話的手法貫穿於短篇小說《萬卡》的始終,使其具有巨大的藝術震撼力,誰能不為萬卡的不幸而傷心流淚呢?

熱點內容
女主是孤兒警察的小說男主是總裁 發布:2025-08-16 11:40:41 瀏覽:457
官場都市小說全集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6 11:29:09 瀏覽:391
有聲小說異界狂少在都市 發布:2025-08-16 11:28:24 瀏覽:630
冷酷總裁胃疼嘔吐的小說 發布:2025-08-16 11:10:05 瀏覽:707
小說末世最強劍仙最新章節 發布:2025-08-16 11:05:00 瀏覽:234
浪花一朵朵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16 10:40:56 瀏覽:95
中國科幻小說經典rar下載 發布:2025-08-16 10:37:12 瀏覽:287
神還原小說經典片段 發布:2025-08-16 10:36:36 瀏覽:874
男主復仇言情小說大全 發布:2025-08-16 10:14:41 瀏覽:100
小說九星霸體訣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6 10:13:57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