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的小說結局
①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其中一個人他的小說結局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這種筆法被為什麼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故事的結局總使人感到「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② 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被稱為什麼式結尾
這種結尾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歐·亨利的作品結尾時經常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因此,採用這種類型的結尾被稱為「歐·亨利式結尾」。
歐·亨利小說的人物之間發聲的大多數沖突都以婚姻或死亡結束,不管讀者感到滿意還是悲傷、憤慨,都只能被動接受,因為小說已經隨著「令人吃驚」的結尾戛然而止了——沒有任何分析人物動機的內容了,因為短篇小說的篇幅非常有限。
當然,這對讀者也是一種挑戰,對結局不滿意的讀者,完全可以把故事結局當成開放式結尾,對其進行加工再創作。
(2)情理之中的小說結局擴展閱讀
歐·亨利小說結尾特點和分析
歐·亨利的小說在藝術處理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它們的「意外結局」,只有到了最後一刻,「謎底」才最終解開,情節的發展似乎明明朝著一個方向在發展,結果卻來個出其不意。
這意外的結局一般說來是比較令人寬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結局,也常包含著某種光明之處,這就是所謂「帶淚的微笑」,即「歐·亨利式結尾」。
然而,意外的結局不能不經常依賴於某種偶然性,而太多的偶然性又不能不與現實產生距,所以「意外結局」一面使歐·亨利的小說顯示得趣味盎然,同時也使它們缺乏深度。
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觸及中下層人群的日常狀態,並提煉出貧苦生活中的幽默、機智的一面;善用各種戲劇性巧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結尾,這正是美國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典型風格。
③ 哪部小說的結果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要有小說名和小說作者,中學學過的)
《麥琪的禮物》這部小說的結果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其作者是美國的歐·亨利。
意料之外:小說中,德拉和吉姆是一對貧窮卻深愛彼此的夫婦。為了在聖誕節給對方送上禮物,德拉賣掉了自己引以為傲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錶鏈,而吉姆則賣掉了祖傳的金錶為德拉買了一套她渴望已久的發梳。然而,當他們互贈禮物時,卻發現對方的禮物因為自己先前的行為而變得無用。這一結局出乎讀者的意料,因為讀者原本可能期待的是雙方都能如願以償地收到對方精心挑選的禮物。
情理之中:盡管小說的結局令人驚訝,但仔細回味,這一結果又在情理之中。歐·亨利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德拉和吉姆之間深厚的愛情,以及他們為了對方不惜犧牲自己寶貴之物的決心。這種無私的愛和犧牲精神,使得他們做出賣掉自己珍視之物為對方購買禮物的行為變得合乎情理。同時,小說也反映了社會現實的殘酷,使得這對夫婦的美好願望最終落空,這一結局也符合當時社會的現實背景。
因此,《麥琪的禮物》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題思想,成功地實現了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