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小說製作
Ⅰ 紅色經典作品有哪些
紅色經典作品書籍形式:《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紅岩》、《紅日》、《保衛延安》、《紅旗譜》、《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創業史》、《鐵道游擊隊》、《上海的早晨》等。
紅色經典作品電影形式:《紅日》、《南征北戰》、《兵臨城下》、《上甘嶺》、《橫空出世》《步入輝煌》、《烈火中永生》等。
紅色經典作品電視劇形式:《亮劍》(2005版)《潛伏》《黎明之前》《突出重圍》《遠東特遣隊》《江姐》(丁柳元版)等。
1、《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這本書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獲斯大林文藝獎金。小說描寫了1946年華北農村的土地改革斗爭,真實地展現了社會各階級在時代變革前的復雜關系。
2、《紅岩》
說到這本書就不得不一下姜姐這個人物了,該人物和事跡出自這本書,另外還有許多英雄人物均源於此,這部書可以說是教育了幾代中國青年。
3、《紅日》
《紅日》是一部史詩性的長篇小說。它取材於解放戰爭初期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戰場粉碎敵人重點進攻的歷史事實。這部書稱得上是中國軍事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4、《保衛延安》
這部小說寫的是解放戰爭中的延安保衛戰,以一位連長的英雄事跡為核心,呈現了一幅人民戰爭的恢弘畫卷。
5、《紅旗譜》
《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和城市階級斗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獲得重大的成就。
Ⅱ 十大紅色經典書籍推薦
本人酷愛讀書,尤其是紅色經典,每次書荒的時候,都會把共和國紅色經典書籍在從新閱讀下,下面我就把我經常閱讀的紅色經典書籍分享給大家。
第一《紅岩》
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1961年12月首版。理想具有金屬的質地,信念凝聚熱血的顏色。這部小說同樣具有金屬的質地和熱血的顏色,即便是其在小說技巧和藝術創設上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瑕疵,都絕對不會有損其偉岸和硬朗的敘事與表達。這部小說以堅貞的筆力、頑強的書寫和激揚的熱血,推舉出了成為理想和信念化身的一眾英雄和勇士。只有英雄才能笑對黎明前的暗夜,只有勇士才能打破死亡的威脅。許雲峰,江竹筠,華子良,乃至身體羸弱卻信念如鐵的小蘿卜頭,都是一個民族精神的體現,一個有希望的社會的理想的盜火者。
推薦理由:這是最具理想信念偉大力量的作品。
總結:人生應該,而且必須要讀一些紅色經典,這無疑是一種情懷,也是一種需求。
紅色經典小說,在時光的長河中久經考驗和打磨,高亢的信念之光,厚重的浩然之氣,都越發深入人心,越發啟迪心智,對我們而言也都是一種珍藏,一種砥礪。
Ⅲ 急求短篇紅色經典小說
《紅色經典》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紅色經典》是一部洋溢著藝術魅力的畫卷。書中收錄的700多篇作品,涉及書法、繪畫、攝影、剪紙、篆刻、詩詞、散文等10餘種藝術體裁。本書2011年11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Ⅳ 十大紅色經典書籍推薦
十大紅色經典書籍:《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保衛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烈火金剛》、《鐵道游擊隊》。
1、《紅岩》
《紅岩》是現代作家羅廣斌、楊益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堅貞的筆力、頑強的書寫和激揚的熱血,推舉出了成為理想和信念化身的一眾英雄和勇士。
Ⅳ 紅色經典系列小說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章 探尋紅色中國 講述作者對紅色世界的好奇,開始深入蘇維埃紅區的冒險,去探究蘇維埃共和國、紅軍、共產黨的秘密。並且講述了張學良和楊虎成與共產黨達成一致搞日協議的原因和經過。
第二章 去紅都的道路 講述在進入紅區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經歷,並講述了國民黨通過「民團」這一組織對地方的統治和鎮壓政策。介紹了周恩來及賀龍的人生經歷以及他們獨特的個人魅力。介紹了許多年輕的紅軍戰士們因為被剝削被壓迫的命運而參加紅軍、熱愛紅軍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給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質朴純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過人,是一個頗有天賦的軍事和政治戰略家。談到了共產黨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紅軍大學開展的各項課程以及紅軍劇社開展的宣傳工作。
第四章 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 本章講述了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的人生經歷、思想變改以及成長為紅軍領導人的過程。
第五章 長征 講述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過程。著重記敘了第五次大圍剿,以及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過大草原等艱難英勇的事跡。
第六章 紅星在西北 講述了劉志丹開創西北蘇區的歷程,西北大災荒和苛捐雜稅給人民帶來的苦難。蘇維埃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貨幣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線的路上 講述了普通農民對紅軍的擁護,對蘇區工業的繁榮以及蘇區工人身上具有的樂觀活潑的社會主義工業精神。
第八章 同紅軍在一起 講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紅軍內部,了解他們年輕、精神飽滿、訓練嚴格、紀律嚴明、裝備出色、政治覺悟高,才使得他們成為鐵打的軍隊。並且講述了促使司令員彭德懷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慘童年經歷,以及他獨特的個人魅力。紅軍採用游擊戰術的原因和策略。紅軍戰士健康豐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紅軍在一起(續) 共產黨軍事領導人徐海東的人生歷程以及中國殘酷的階級戰爭給老百姓帶來的殺戮和苦難。講述共產黨團結回族人民抵抗壓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戰爭與和平 講述紅色中國的少年們耐心、勤勞、聰明、努力學習,代表著中國的希望,講述共產黨為建立統一戰線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領導人朱德極其傑出的領導才能和個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講述了在敵人封鎖下的保安地區,紅軍豐富多彩的生活。講述了俄國對於紅色中國的影響以及德國顧問李德指揮作戰時出現的失誤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詳細記述了「西安事變」的具體經過、結果,以及對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影響。並分析了中國社會革命運動的復雜社會背景、面臨挑戰及其終將取得勝利的原因。
(5)紅色經典小說製作擴展閱讀:
《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又稱《西行漫記》,是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筆優美的紀實性很強的報道性作品。作者真實記錄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進行實地采訪的所見所聞,向全世界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及許多紅軍領袖、紅軍將領的情況。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是斯諾筆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紅星照耀中國》(原名《西行漫記》)的作者埃德加·斯諾於1905年出生在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市,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他父親開了一家小印刷廠,家裡過著小康生活。父親要他也從印刷業開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卻走上了一條與父親截然不同的道路,成為世界著名的記者。
埃德加·斯諾於1928年來華,曾任歐美幾家報社駐華記者、通訊員。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諾同時兼任北平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陝甘寧邊區,寫了大量通訊報道,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
作者於1936年6月至10月對中國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記》的寫作,斯諾作為一個西方新聞記者,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了客觀評價,並向全世界作了公正報道。
參考資料:(網路:紅星照耀中國)
Ⅵ 什麼是"紅色經典小說"
紅色經典這本是一個後文革詞彙,卻蘊涵著與現實相連的文革記憶。最初(1980年代)被用來指稱文革中出現的樣板戲;後來(1990年代以後)被懷舊情緒驅使著的人們,泛化推廣到用它指稱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精神指導下創作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普通工農兵生活的典範性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被冠以相同的稱呼,說明兩者在其基本理念、價值取向(社會理想、道德繼承)、創作範式、美學風格上存在某種內在同一性。
屬於前者的有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主演劉慶棠)《白毛女》、現代京劇《紅燈記》(主演錢浩亮、劉長瑜)《智取威虎山》(主演童祥苓)、《沙家浜》《奇襲白虎團》《海港》。後加上《龍江頌》《杜鵑山》(主演楊春霞)《平原作戰》《磐石灣》、交響音樂《沙家浜》、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演奏殷承宗)、鋼琴協奏曲《黃河》(同前)。
屬於後者的有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柳青)《山鄉巨變》(周立波)《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被合稱為「三紅一創,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創作於1950年代)《太陽照在桑乾河上》(1949年以前),電影《中華兒女》《鐵道游擊隊》《烈火中永生》《紅色娘子軍》(導演謝晉)《英雄兒女》(創作於文革前)《閃閃的紅星》(文革中)《開國大典》《解放戰爭三部曲——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周恩來》《焦裕祿》(文革後),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保衛黃河》(1949年以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文革前)《黨啊,親愛的媽媽》《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文革後)。
新中國的文學史上,有一句行話叫「三紅一創,山青保林」,指的是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八部長篇小說:《紅岩》、《紅日》、《紅旗譜》、《創業史》、《山鄉巨變》、《青春之歌》、《保衛延安》、《林海雪原》,它們與寫於四十年代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主要寫於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構成了「紅色文學經典」,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成長壯大的歷史中方方面面的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