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經典的散文與小說

經典的散文與小說

發布時間: 2024-03-19 15:17:39

❶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在自己閱讀的散文裡面肯定多少有與大家心靈發生碰撞的一小段或者一大段,遇到經典的段落大家不妨用筆摘寫下來,那麼以下是我為大家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1

一、汪國真

1、《生活》當歡笑淡成沉默,當信心變成失落,我走近夢想的腳步,是否依舊堅定執著;當笑顏流失在心的沙漠,當霜雪冰封了親情承諾,我無奈的心中,是否依然碧綠鮮活。有誰不渴望收獲,有誰沒有過苦澀,有誰不希望生命的枝頭掛滿豐碩,有誰願意讓希望變成夢中的花朵。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

甩掉世俗的羈絆,沒誰願意,讓一生在碌碌無為中度過。整理你的行裝,不同的起點,可以達到同樣輝煌的終點。人生沒有對錯,成功永遠屬於奮斗者。

2、《我喜歡出發》:我喜歡出發,只為到達的地方都屬於昨天,哪怕那山再清,那水再秀,那風再溫柔,太深的留戀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

3、《嫁給幸福》有一個未來的目標,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甘願做烈焰的俘虜,擺動著的是你不停的腳步,飛旋著的是你不停的流蘇。美麗,在一往情深的日子裡,有誰說得清,什麼是甜,什麼是苦。只知道,確定了就義無反顧。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4、《熱愛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的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5、《剪不斷的情愫》:原想這一次的遠游,就能忘記,你秀美的雙眸;就能剪斷,絲絲縷縷的情愫;和秋風,也吹不落的憂愁;誰曾想,到頭來;山河依舊,愛也依舊;你的身影,剛在身後,又到前頭。

二、畢淑敏

1、《提醒幸福》: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他出現的頻率並不比我們想像的少,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駛過去很遠時,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人們喜歡會為幸福的標本,卻忽略了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些什麼。世上有人預報台風,有人預報蝗蟲,有人預報瘟疫,有人預報地震,卻沒有人預報幸福。

2《造心》:心的邊疆,可以造的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鋪設整個宇宙,把日月包涵,沒有一片烏雲,可以覆蓋心靈遼闊的疆域;沒有哪次地震火山,可以徹底覆蓋心靈的宏偉建築;沒有任何風暴,可以凍結心靈深處噴涌溫泉;沒有某種天災人禍,可以在秋天,讓心的田野顆粒無收。

心的規模,也可以縮的很小很小。只能容納一個家,一個人,一粒芝麻,一滴病毒。一絲雨,就把他淹沒了;一縷風,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讓它痛不欲生;一個陰謀,就置它萬劫不復。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因為人生有太多的壓榨和當頭一擊,會與獨行的心靈,在暗時狹路相逢。如果沒有精心的特別設計,簡陋的心,很容易橫遭傷害,一蹶不振,也許從此破罐破摔再無生機。沒有自我康復的本領,是不設防的大門。一汪小傷,便漏盡全身膏血,一星火葯,燒毀延綿的城堡。

3、《素麵朝天》:是的,我並不美麗。但素麵朝天並不是美麗女人的專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看看我們周圍。每一棵樹,每一葉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妝,面對驕陽,面對風雪,它們都本色而自然。它們會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種真實。作為萬物之長的人類,為何要把自己隱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後面。

我們都會衰老。我鎮定的注視著我的年紀,猶如眺望遠方一副漸漸逼近的白帆,為什麼要掩飾這個現實呢?掩飾不單是徒勞,首先是一種軟弱,自信並不與年齡成反比,就像自信並不與美麗成正比。勇氣不是儲存在臉龐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妝品不過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動物的油脂,它們同人類的自信與果敢是不相乾的東西。

猶如大廈需要鋼筋鐵骨來支撐,而決非幾根華而不實的竹竿我相信,不化妝的微笑更純潔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妝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誠,我相信不化妝的女人更有勇氣直面人生。假若不是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於禮儀。我這一生,將永不化妝。

三、余秋雨

1、《關於友情》:友情因無所求而深刻,不管彼此是平衡還是不平衡。詩人周濤描寫過一種平衡的深刻:「兩棵在夏天喧嘩著聊了很久的樹,彼此看見對方的黃葉飄落於秋風,它們沉靜了片刻,互相道別說,?明年夏天見?」楚楚則寫過一種不平衡的深刻:「真想為你好好活著,但我,疲憊已極,在我生命終結前,你沒有抵達,只為看你之後一眼,我才飄落在這里。」都是無所求的飄落,都是詩化的高貴。

2、《突圍》卜運算元蘇東坡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住來?飄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正是這種難言的孤獨,使他徹底洗去了人生的喧嘩,去尋找無言的山水,去尋找遠逝的古人。在無法對話的地方尋找對話,於是對話也一定變得異乎尋常,像蘇東坡這樣的靈魂竟然寂然無聲,那麼,遲早總會突然冒出一種宏大的奇跡,讓這個世界大吃一驚。寂寞,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是使他的藝術才能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

他,真正成熟了——和古今往來往來許多大家一樣,成書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重生,成熟與窮鄉僻壤,成熟與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了向四周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喧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近,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四、楊子敏

《嚮往》:我嚮往。嚮往什麼?我時常這樣自問,有時問得自己也張口結舌。人間的歡樂和病痛在大地蒸騰,在心的天空凝聚成雲,或飄灑甘霖,或傾瀉雪暴。這甘甜和苦辛的水,被心靈之根吮吸,便生出一種慾望,和樹木的根一樣,伸展著枝幹,伸出地面,伸向天空,去窺探一個泥土裡不曾有過的世界,去追尋綠葉,追尋繁花,追尋蘊寓著未來的秘密的果實。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2

1、四季的帆

是誰灑下了一季的亮麗與一時節的燦爛?是誰拋滿了一地的紫花與一原野的翠綠?

每當天際響起一陣陣如洪鍾般的春雷,每當天上飄起一絲絲如銀針般的春雨,每當天邊帶來了燕子的影子……春,就輕輕悄悄地來了!我愛春,愛她帶來了溫暖與和煦,更捎來了生機的訊息。

看那春雨過後,如穹廬般的春天掛了一彎七彩的橋,有如人臉上的微笑,使人迷醉。春神,你是否就是從這橋上姍姍而來?聆聽那山泉的回響,琤琤淙淙的樂聲,不是很像那會自動奏出美妙旋律的白鵑嗎?瞧那在樹梢上的啾啾合唱團,此起彼和,正贊頌著這可人的春天,放眼望那蔚藍的天空之中,點綴著幾朵潔白悠悠的白雲朋友,何不「拋開憂郁,忘了那不如意;走出戶外,讓我們看雲去」?

俗說:「一花一生命,一草一永生。」就讓心扉敞開,溫暖你天使般的心靈!

2、夏之戀

不知為什麼,一直很喜歡「仲夏夜之夢」這首曲子,除了那飄揚的音符深深地吸引我之外,尤其是曲名,給我夢幻而又夢似霧的感覺,特殊而熟悉……好遙遠好遙遠……

在炎炎的夏季里,流連在碧藍海邊,是一種至高的樂趣和享受,海,這千變萬化而變幻莫測的自然奇景,安靜得出奇:金黃的陽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有如一湖灑滿金粉的湖水,耀眼而奪目:有時波濤洶涌的巨浪,夾著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有如一頭發威的猛虎,正在撲擊一弱小的羔羊,那猛厲的攻勢與一聲聲的長嘯,使人不寒而慄!而每當金鳥西附,天空仍抹有一胭雲彩時,海天交映,海底深處也似乎發出一串串的低吟,海啊!你到底是在詠嘆什麼?

望著漸變黝黑的大海,想銀河的浩瀚,想宇宙的奧秘,想人生的目的,想人類最後的歸處……唉!睡吧!仲夏夜之夢應是甜美的!

3、秋之思

曾為《秋之思》這首曲子而迷惘:「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也曾為馬致遠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而飲泣。秋,是怎樣蕭瑟的一個季節啊!

在蒼涼的秋夜,尋一輪明月,覓一林幽謐寄語遠方的友人:你曾說「友誼,像不凋的花,似永恆的燭光」,然而,年復一年,為何夢里仍尋不著你的音訊?片片楓葉蘊含了我的無限思念,且讓水晶似的船,載給你一個水晶似的祝福!

寄語白雲後的故鄉:那開封城琉璃塔的晶瑩,那洛陽城牡丹花的艷麗與白馬寺的壯觀,那龍門千佛岩的古色古香遺跡……往往在我夢中回瑩夢轉。只是,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目睹你飛揚的神采?

4、冬之盼

高掛在天上的是孤獨,墜落在人間的沉寂冬,灑滿了一山的柳絮,送來了寒瑟的北風,有句話說:「歲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梭韶華逝。」冬啊!我該恨你的早降,還是該怨春的遲臨?

成長的過程是苦澀的,但我們實毋須害怕,因為在每一次哀傷的背後,都有一份成長的喜悅,就如松柏凌霜雪而彌勁,春天總是伴隨在嚴冬之後。

有人曾說:「群鷗碌碌,知飛行意義有幾?芸芸眾生,知生命真諦有幾?」不知他是否找到了真切的答案?但是我相信:生命的真諦在自然里,人生的意義在四季中,且讓我揚起四季的帆,航向那希望的明天!

5、秋日感懷

已經十二月了,樹上的葉子早已枯黃,但竟還有大半都掛在枝頭。

夜幕下,昏昏的街燈中,看到的竟是一樹金黃的燦爛,那一瞬間,我呆住了。

看著那童話一樣的金樹,嘩嘩的拍動著他的枝葉,我竟有了一種要落淚的感動。

我一向以為秋天,枯葉,只是代表著蕭索與孤寂。秋風秋雨愁殺人,古人對於秋天的描寫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狀也,其色慘淡,煙霏雲斂;……

其氣凜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顧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奮發。

聽著秋聲,看著葉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場場的別離,也是生命的枯竭與消逝。凄涼,不舍與無奈總是揮之不去的縈繞在我的心頭。我欣賞秋天的風高雲淡。我沉醉於她的清雅脫俗,但同時也總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緒中去。

而今天,這種燦爛,忽然給了我一種堅強的感覺。

那棵樹,一個人,執著的近乎固執的站在那裡,帶著滿枝的金色,堅強的在風中挺立。

原來,秋天也是剛強。是堅持,也是忍耐。

經典散文小說段落摘抄3

1、朱自清《荷塘夜色》片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2、郭沫若《山茶花》:

昨晚從山上回來,采了幾串茨實、幾簇秋楂、幾枝蓓蕾著的山茶。

我把它們投插在一個鐵壺裡面,掛在壁間。

鮮紅的楂子和嫩黃的茨實襯著濃碧的山茶葉──這是怎麼也不能描畫出的一種風味。

黑色的鐵壺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樣了。

今早剛從熟睡里醒來時,小小的一室中漾著一種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氣。

這是從什麼地方吹來的呀?

原來鐵壺中投插著的山茶,竟開了四朵白色的鮮花!

啊,清秋活在我壺里了!

3、冰心散文優美片段:

在我看來,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節,特別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銀裝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萬里荒漠,悄無人聲、南方的冬天永遠都只是一片蕭條之色、天很冷很冷,卻不帶一絲濕潤,浸入骨髓的冰涼彷彿要把身體的所有溫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團一團的塞在胸肺間、在這樣的季節里,人的思維都會被凍住,什末情感,浪漫會在剎那間被拋之九霄雲外。

在這樣的境況下,難以提起一絲好興致,哪怕偶爾有所願望,也會很快被扔到記憶的角落裡。

站在戶外,輕輕的噓一口氣,一團白霧裹著一份溫暖裊裊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氳,半晌又匯入了乾冷的空氣、剛剛燃起的一點希望有破滅了,消失得輕悄而又平靜,彷彿從來就不曾有過,又恍惚有過這末一份特別的濕潤、小澍長成大樹,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樹,老樹枝椏交錯,只有幾片稀稀落落的葉子點綴著生命的痕跡、樹皮微現焦黃,彷彿在火上烤了許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捲曲著好像隨時都會墜地。

❷ 史鐵生代表小說和散文

史鐵生代表小說有《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有《我與地壇》、《病隙碎筆》、《記憶與印象》等。
一、小說:
1、《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
2、《我的丁一之旅》是繼《務虛筆記》推出十年後,史鐵生的最新長篇現代愛情小說。
《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滿史鐵生的標記,古典、詩意、靈動,在看似散漫實則縝密的結構里,精心構築了一個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
3、《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是當代作家史鐵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小說以抒情散文的筆法,為讀者展示了陝北人民的朴實、忠厚、積極樂觀的性格,以激發人們認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小說感情深厚,娓娓敘來,令人回味無窮。
二、散文:
1、《我與地壇》為史鐵生的散文集。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對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2、《病隙碎筆》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
3、《記憶與印象》是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書中寫童年夥伴、青年際遇,寫故鄉變遷、隱秘家史,寫了鄰居小姑娘姍姍、寫了B老師、傳奇的梅娘。

❸ 十本優美的散文書籍

十本優美的散文書籍

每個寫故事的人,他的作品都藏著有關自己的秘密,文中所表達的思想也默默的影響著讀者。這十本經典的散文,為你帶來十種不同的人生感悟。

1、《湘行散記》

沈從文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2年04月

《湘行散記》是沈從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種民間活潑潑的味道。1934年,沈從文返回故里,眼見滿目瘡夷,美麗鄉村變成一片凋零景象,悲從中來,一路寫下這些文字,抒發他「無言的哀戚」。書中,作者細織密縫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遠行中船頭水邊的見聞。其間散落數十封才子沈從文與張兆和的往來情書。該書文筆自然淳樸,有如行雲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質朴的風情,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2、《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

周國平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03月

《愛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為女性讀者精選了周國平、畢淑敏、池莉等中外名家經典散文,本卷以「情感」為主題,分為過往如瓷、吾有所依、圍城裡外、無奈人生等十一個部分,收錄了《許多事情都無法遺忘》、《愛情沒那麼美好》、《在目前心裡流浪》等名作,期望讀者去體悟身邊的幸福與感動。

3、《人生何必自尋苦惱》

林語堂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5年11月

從林語堂所有作品如《生活的藝術》《大荒集》《我的話》《無所不談合集》之中,萃取50多篇經典散文,將能體現作者的生活哲學、文化思想、個體審美特質的文章集中在一起,便於讀者深切領會林語堂的人生哲學。

4、《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華夏出版世咐社

2011年05月

《秋天的懷念》選入作者從1979年至今發表的短篇小說、散文、隨筆等23篇。作者作品眾多,《秋天的懷念》所選文章主要是圍繞著作者對殘疾的認識、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和對人道、對愛的理解這些主題展開的。史鐵生的散文感人至深,隨筆深邃雋永,小說情感充沛真摯。

5、《給我一個島》

席慕蓉

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07月

從89年到1996年的七年歲月是作者生命里的「黃金時期」,作者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蒙古草原,所有的悲喜觸動都是從前所難以想像的。作者用真誠的文字記錄下種種心情,積存了四十多年的渴望與揣想在文字中得到了釋放。

6、《人生最美是清歡》

林清玄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6年03月

林清玄用數十載的人生經歷和生活智慧不斷思考和探討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最後他發現——人生最美是清歡。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橋中它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朴生活的追求和熱愛。

在復雜的世界裡,願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人,放下執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淡定從容地過好每一天。

7、《白面孔》

蕭紅

譯林出版社

2015年10月

本書為蕭紅散文合集。有《天空的點綴》《祖父死了的時候》《孤獨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業街》、1940年版《蕭紅散文》等散文集中幾乎全部文章,並收入蕭紅紀念魯迅的《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等隨筆。「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實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著真實的生活,在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間煙火中的蕭紅本人。她與蕭軍同居商市街,求告無門,飢寒交迫,隆冬里買不起生火的木柴,連搜消純喝一杯熱漿汁的錢都沒有,甚而一夜數次起念要偷對面人家門上掛著的麵包。他們做過家庭教師,畫過影院廣告牌,去參加集體活動蹭吃喝,他們游盪,吵架,喝醉後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強出版了作品集,卻遭到查禁,被日本憲兵隊逮捕的恐懼折磨著他們,「白面孔」便是這一時期蕭紅和左翼文藝激進分子驚懼狀態的真實寫照。

8、《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

《讀者·原創版》雜志社

敦煌文藝出版社

2014年01月

紀伯倫以純潔美麗的詩化語言,以優美的方式探討真與善、自由、痛苦、自知、友誼、善惡、祈禱、生死等人生命題,詮釋靈魂深處的生命之歌。《記憶是一種相聚的`方式》是一部精選自《先知》《沙與沫》《瘋人》《先知園》的傳世經典。戀人在這里看到了愛的定義,藝術家在這里看到靈魂的顏色,年輕人在這里找到火一般的熱情,老年人在這里找到了生死之道……

9、《山居筆記》

余秋雨

文匯出版社

2002年01月

《山居筆記》一書的寫作,始於一九九二年,成於一九九四年,歷時兩年有餘。為了寫作此書,我辭去了學院的行政職務,不再上班,因此這兩年多的時間十分純粹,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麼多時間才寫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寫作是與考察聯在一起的,很多寫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來。記得有一次為了核對海南島某古跡一副對聯上的兩個字,幾度函詢都得不到准確回答,只得再去了次。這種做法如果以經濟得失來核算簡直荒誕不經,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謂「得失寸心知」。

10、《左手的繆斯》

餘光中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7年02月

當大師遇見大師,他們都聊些什麼?一本讓你捨不得外借的文藝指南。

《左手的繆斯》是餘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書中收錄了《猛虎與薔薇》《石城之行》《記弗羅斯特》等散文名篇,書中你會遇見莎士比亞、艾略特、畢加索、弗羅斯特、凡·高、葉芝等等名家大師,發現他們不為人知的另一面:莎士比亞是伊麗莎白女王特務人員的筆名?凡·高曾經想暗殺一同作畫的高更?當畢加索作畫的時候,他在想什麼?岳母為何幾度提議要將餘光中的書焚毀?

……展開餘光中私藏的文藝卷軸,拋開刻板乏味的的文學史料,窺探有血有肉有故事的詩與遠方。

;

❹ 著名散文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創造社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家。「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狂人日記》(1918年發表,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葯》、《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祝福》、《孤獨者》、《傷逝》等。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詩集)有:《野草》。回憶性敘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雜文集有:《熱風》、《墳》、《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過客》、《秋夜》等。
2、郁達夫(1896~1945),名文。創造社的現代浪漫主義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說創作特別信守「自敘傳」的寫法,張揚主觀情緒的抒發,善於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內心世界,其小說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抒情色彩。小說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沉淪》(1921年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收小說三篇:《銀灰色的死》、《沉淪》、《南遷》)、《寒灰集》等;短篇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等。散文集《閑書》、《屐痕處》、《日記九種》等;散文名篇有《一個人在途上》,《釣台的春晝》等。
3、葉紹鈞(1894~1988),文學研究會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家。小說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災》、《線下》、《城中》、《未厭集》;長篇小說《倪煥之》,短篇小說《潘先生在難中》等。散文集《腳步集》、《未厭居習作》、《四川集》等。他還創作了最早的現代兒童文學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4、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文學研究會代表作家。1919年起,謝婉瑩以「冰心」這一筆名寫了許多「問題小說」。「問題小說」代表作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秋風秋雨愁殺人》、《去國》等;「愛的哲學」的小說代表作《超人》、《煩悶》等。小詩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雜記》、《寄小讀者》、《關於女人》等。
5、許地山(1893~1941),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花生。著名現代作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和重要成員之一。許地山的創作既然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及時反映社會人生問題,同時又具有某種宗教色彩的傾向。他的作品從前期到後期有一個現實主義因素不斷加強的過程。作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現實主義因素得到加強的作品。此外,他還有短篇小說《在費總理的客廳里》、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危巢墜簡》和散文集《空山靈雨》。
6、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文學研究會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發表《幻滅》時起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虹》、《子夜》、《腐蝕》、《霜葉紅於二月花》;短篇小說集《野薔薇》,短篇小說「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楊禮贊》、《風景談》等。
7、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滅亡》及續篇《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隨筆》、《生之懺悔》、《點滴》、《隨想錄》等。
8、老 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飢荒》三部)、《鼓書藝人》等;短篇《月牙兒》、《斷魂槍》等。
9、柔 石(1902~1931),原名趙平福,又名平復,少雄。左翼文學的代表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小說代表作有長篇《舊時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為奴隸的母親》等。另有短篇小說集《瘋人》、《希望》等。
10、蕭 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東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獨有風格的女作家。寫作特點是小說散文化。小說代表作有長篇《呼蘭河傳》、《馬伯樂》,中篇《生死場》,短篇《小城三月》等。
11、沈從文(1904~1988),原名沈岳煥。現代小說大家。尤其善於描寫湘西邊地的人情風土,被稱作鄉土小說別具一格的代表。沈從文的創作取材極廣,藝術手法靈活多樣,但他最執著追求表現的是那種純真的帶有某種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邊地苦苦地構築他的人生形態。《邊城》是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還有長篇小說《長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記》等。
供參考。

❺ 名家名篇經典美文有哪些

名家名篇經典美文有遲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徐志摩《想飛》、餘光中《聽聽那冷雨》、莫言《晚熟的人》等。

《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是遲子建,生於1964,漢族,黑龍江漠河人。1990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1984年在西北大學作家班、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班學習,現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1985年開始發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霧月牛欄》獲1995年-1996年魯迅文學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小說《白銀那》獲《大家》雜志第二屆紅河文學獎,長篇小說《晨鍾響徹黃昏》獲1995年東北文學獎。

人物評價

向後退,退到最底層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負悲劇的邊緣者;向內轉,轉向人物最憂傷最脆弱的內心,甚至命運的背後。然後從那兒出發傾訴並控訴,這大概是遲子建近年來寫作的一種新的精神高度。(評論家謝冕評)

❻ 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魯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於1926年寫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憶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情韻各異的兩大景片: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以「樂」為中心,採用白描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

2、《落花生》——許地山

這篇敘事散文,全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獲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3、《小橘燈》——冰心

文章從小處著手,選取了小姑娘打電話、照看媽媽、與「我」攀談、做小橘燈送「我」這幾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將一個早熟、堅強、勇敢、樂觀、善良、富於內在美的鄉村貧苦少女的形象描繪得有血有肉、

作者在敘事之後所寫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點睛之筆,它深化了主題,揭示了小橘燈的象徵意義——象徵著蘊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種,象徵著光明。

4、《白楊禮贊》——茅盾

作者以西北黃土高原上「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的白楊樹,來象徵堅韌、勤勞的北方農民,歌頌他們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朴實、堅強和力求上進的精神,同時對於那些「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諷。

5、《北戴河海濱的幻想》——徐志摩

《北戴河海濱的幻想》是一篇能讓讀者得到無窮的心理和藝術上的享受的美文,但在很多「徐志摩作品集」之類的書籍中,他的散文卻大都被歸於旅遊散文之列。

❼ 有哪些文學詩集、小說、散文比較著名(越多越好)

恍若夢中一相逢》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彷彿與另一個背影有關。

——題記

或許,早已明白,曾經說好的要一路相依相伴卻早已如睡夢洞凱中的囈語,一覺醒來,恍然而已。

是我太過於天真還是明明知道沒有一個人會與你相伴到永遠卻固執的去相信、去渴望、去期待!人活著,總要期待點什麼吧!渴望夢想的人,期待著用汗水澆灌的夢想之花悄然綻放;渴望隱汪成功的人,期待著功成名就、揚眉吐氣的輝煌時刻;渴望友情的人,期待著用真誠醞釀的友誼之酒愈來愈醇......而我,當青春的蓓蕾嬌艷欲滴的時候,我也期待與夢想用力擁抱,期待與成功萍水相逢,期待與友情和諧相處,但我此時更期待,我可以與你在未來的日子裡,同舟共濟,相濡以沫!可是,此刻,我卻猛然覺得些許無奈——我所追求的,期待的,就如同那天邊的雲煙,絲絲縷縷,渺然而已啊!

突然間,心中涌動著無限的情愫。耳畔低吟著,「再見。」「再見!」「再見......」我不停的獨語,淚水莫名其妙地奪眶而出。沒有意外,沒有期待,一切就這樣了!我哽咽著,沒有你,我找不到我想要的踏實!我在淘洗著過去那曾經擁有的只屬於記憶中的安穩,卻發現,滄海桑田,莫衷一是!

人們常常在不再擁有的時候,打開記憶的匣門,猛地想起湮滅許久的故事,憶起許多故人的音容笑貌。當淚水融化了塵封的蓋子,腦海中便泛濫著如煙的溫情!

一切恍若昨日。

當我沮喪的時候,當我彷徨的時候,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我格外地懷念那些日子,那些相依相伴的日子。

當我快樂的時候,當我幸福的時候,當我成功優越的時候,我格外的懷念那些日子,那些風雨同舟的日子。

可是,古語有雲:天下無不散之宴席。一切,終究逃不過曲終人散,人走茶涼......

我一直在想,「再見」是再也不見的迫不及待還是下次再見的無限期待?或許,誰也說不清的吧!物是人非是怎樣一種殘酷,時間會見證一切!

相顧無言,相視而笑。這該是久別重逢最美好的姿態了吧。

如果喜歡文筆優美、清新的散文,周作人的風格應該會對你的胃口。畢竟是受過古典文學熏陶的作家,生活中的一器一物都可以引發他無限的聯想與感慨,文筆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也可以看看,雖然我不太喜歡這個作家的人品,不過他的散文也是文筆流暢,且比較有歷史厚重感,非無病呻吟。
台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也比較值得一讀,文筆清新自然,很質朴的情感流淌其間,讀來鹹淡適中,不膩不甜。他的《少年游》很是不錯,值得一讀。
如果樓主是想練練寫作,應對考試的話,他們的散文會很啟發你的文思,也會讓你對人生、歷史有更多的感慨。不過畢竟應試作文和平日的散文隨筆還是有較大的差別。應試作文,大多情況是話題作文,必須把住一個話題絲毫不能偏離。但是平時的散文雖然也是形散而神不散,但是卻不像應試作文那樣突出一個話題的重要性。它們對你文筆和文思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不過應試技巧卻是另有山水。舉例而言,如果樓主拿到一個「生命」的話題。那麼,首先可以在草稿紙上寫下所有能聯想到的與「生命」這個話題有關的材料,然後一個一個篩選。剔除聯系不夠緊密切題的,去掉少話或無話可說的材料,選擇自己熟悉的領域並且緊扣話題的材料。
組織材料行文時,必須步步把住這個話題,做好的方法就是首段炫出你的文筆,以「生命」為中心寫一段優美的話語,並且引出接下來的議論或抒情。然後後面的大段(不是自然段),每一個議論中心起頭時,都以一個明確的判斷句來擺出話題,把話題「生命」放置在主語而非賓語的位置上。比如,要討論輕生的問題,那麼寫成「生命不能輕言放棄」起頭,就比「輕生是對生命的漠視」要扣題,雖然意思一樣,但前者討論的中心就是「生命」,後者主語是「輕納攜喚生」,討論的中心就偏離的生命,容易產生偏題之嫌。
這些細節的處理,都是得分,抓分的關鍵。要作文得高分,光看沒用的,還要把握考試評分的游戲規則,游刃有餘才行。

冰心 (1900~1999)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長樂,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後,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後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著作目錄

《繁星》(詩集)1923,商務
《春水》(詩集)1923,新潮社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商務
《寄小讀者》(散文集)1926,北新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O,開明
《南歸》(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說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詩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閑情》(詩、散文集)1922,北新
《去國》(小說集)1933,北新
《平綏沿線旅行記》(散文集)1935,平綏鐵路管理局
《冬兒姑娘》(小說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說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開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詩集》1943,開明
《關於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說散文選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記》(小說)1956,上海少兒
《還鄉雜記》(散文集)1957,上海少兒
《歸來以後》(散文集)1958,作家
《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燈》(小說、散文、詩歌合集)1960,作家
《櫻花贊》(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說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讀者》(散文集)1981,少兒
《記事珠》(創作談)1982,人文
《冰心論創作》 1982.上海文藝
《冰心作品選》 1982,少兒
《冰心散文選》 1983,人文
《冰心選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齊)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藝(未出齊)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峽文藝
翻譯書目:
《先知》(散文詩集)敘利亞凱羅.紀伯倫著,1931,新月
《印度童話集》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中青
《吉擅翅利》(詩集)印度泰戈爾著,1955,人文
《印度民間故事》 印度穆.拉.安納德著,1955,上海少兒
《泰戈爾選集.詩集》 與石真合譯,1958,人文
《泰戈爾劇作集》(4)1959,戲劇
《馬亨德拉詩抄》(尼泊爾)與孫用合譯,1965,作家
《燃燈者》(詩集)馬爾他安東.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熱點內容
免費小說推薦高分 發布:2025-07-12 09:35:30 瀏覽:967
書荒求推薦古代言情完本小說 發布:2025-07-12 09:35:26 瀏覽:889
經典小說缺愛 發布:2025-07-12 09:34:31 瀏覽:627
言情小說探病 發布:2025-07-12 09:17:50 瀏覽:995
都市小說有40個女主的小說 發布:2025-07-12 09:16:22 瀏覽:493
歡樂頌小說瑩瑩重生 發布:2025-07-12 09:16:11 瀏覽:860
狼群全本小說免費閱讀下載 發布:2025-07-12 09:15:35 瀏覽:550
開局收服神寵網游的小說 發布:2025-07-12 09:14:48 瀏覽:685
小地精三歲半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7-12 09:08:47 瀏覽:360
巫女現代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7-12 09:03:09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