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小說 » 經典散文小說

經典散文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5-03 07:12:37

㈠ 林清玄的經典散文作品有哪些

1、自心清凈,能斷煩惱

《自心清凈,能斷煩惱》由林清玄所著,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年輕時總要湊熱鬧,大家混在一起才覺得踏實;恨不得什麼東西都想要;和別人比都想贏。慢慢發現,幸福不是去外面要,而要問自己內心找。自己體會世界和人生,清凈那顆被寵壞的心,就會更通透。

2、鴛鴦香爐

《鴛鴦香爐》作者是林清玄。《鴛鴦香爐》是繼《迷路的雲》之後作者散文創作進入成熟期另一代表作,獲金鼎獎。抒情斂放自如、敘事深切感人。對人間萬物的悲憫情懷,對時空宇宙的無窮玄思,使人感知生命的至真至美,匯集其藝術創作的個性魅力。

3、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

《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包括林清玄老師65篇經典作品,是由近百名名校名師推薦、萬千熱心讀者精選甄選而成,囊括林清玄近50載創作生涯,是最能代表林清玄作品風格的散文精選文集。

4、世界因你而溫柔

《世界因你而溫柔》 是「林清玄從容幸福系列」中的一本,從林清玄歷年來的散文作品中精選而來。本書關鍵詞「溫柔」,同時有著「溫和」與「柔軟」之意。

溫和代表了溫度,而柔軟則代表了力量。一個溫柔的人,也一定是慈悲的人,是能夠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人。柔軟心並不是和稀泥一樣的泥巴,柔軟心是有著包容的見地,它超越一切、包容一切。溫柔則無敵。

5、不看,是一種自在

《不看,是一種自在》作者林清玄,眼不見,心為凈;耳不聽,心不煩。很多人埋怨生活累,其實是我們的心累,而心累又源於我們的眼睛和耳朵接收了外界太多紛擾的信息,從而影響了心情,破壞了安靜自在的生活。其實,人生就那麼簡單。做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6、不聞,是一種清凈

《不聞,是一種清凈》是台灣作家林清玄的散文集,除了親自作序推薦,表明寫作的中心思想外,還增加了部分未曾發表的新作與有緣的朋友分享,這在作者此前所有的選集中是絕無僅有的。

㈡ 有沒有什麼經典的小說或散文

《fighting,不認輸!——赫連娜職場蛻變計》 文 / 攜愛再漂流 http://novel.hongxiu.com/a/86689/ 簡介: 簡介: 從職場新人蛻變成職場精靈,需要痛苦的過程,猶如荊棘鳥在荊棘上歌唱,堅強又凄美! 公關是許多人嚮往、期待加入的時髦行業!而這個行業又是淘汰率高、流動性大、挑戰多的職業;PR是個美麗的行業,尤其是外表華麗異常,可是其中的辛苦亦如荊棘鳥。 赫連娜長相平平,條件一般,機緣巧合下進入了世界頂尖公關公司,擔任AE。同事不友好、領導不滿意、客戶不認可……職場新人能夠遭遇的挫折她都經歷了個遍,更糟糕的是情感上還備受打擊,相愛數年的初戀男友竟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走到了一起。 她沒有放棄自己堅持,憑借超強的毅力戰勝了所有困難,最後獲得了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 現實遠比荊棘更殘忍。我們可以失敗、可以疼痛、可以流淚,甚至可以流血,但我們絕不可以認輸。而只要不認輸,就一定能收獲最後的勝利的喜悅。 小說貼吧在網路正式開吧,吧名——不認輸!!歡迎大家來啊 我建議你還是看一看周國平的文章吧,無論什麼時候讀他的散文,都可以使人感受到從喧囂的鬧市,飛到若禪若道的平靜世界,從煩惱叢生的惆悵,回到無根無欲的無邪時代。周國平是哲學家思想家,讀他的書更多的是得到思想啟迪!

㈢ 散文的書籍有哪些名著

散文的書籍主要有:《我與地壇》,《文化苦旅》,《千年一嘆》,《中國文脈》,《余秋雨散文》等。

㈣ 張愛玲的經典小說和散文有哪些推薦一下

張愛玲的散文有《流言》,《張看》集,不多,但是,很精緻,也很精到。如《到底是上海人》,《更衣記》,《談跳舞》、《公寓生活記趣》《私語》《談女人》《遲暮》《天才夢》 希望採納

㈤ 有哪些經典的散文小說呢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1年生於上海一個沒落的官宦之家,其祖父為張佩綸,外曾祖父為李鴻章。1937年,畢業於上海聖瑪利亞女子中學,次年考取倫敦大學,後因戰事改入香港大學。1943年,發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一舉成名,同年發表代表作《金鎖記》、《傾城之戀》等。1944年出版小說集《傳記》和散文集《流言》。1955年留美定居。1995年9月8日於洛杉磯家中去世,終年75歲。

㈥ 求推薦一些中國優秀著名的小說或散文集

推薦梁實秋的、馮驥才的、肖復興的、兩橫的、余秋雨的
你可以看看《寂寞是一種清福》(梁實秋)、《水墨文字》(馮驥才)、《水之經典》(肖復興)、《覓度》(梁衡)、《尋覓中華》(余秋雨)
這些都是很有哲理有很優美的散文,求採納

㈦ 經典散文及賞析

《四十自傳》——老舍

舒舍予,字老舍,現年40歲,生於北平,3歲失怙(hù),可謂無父,學志之年,帝王不存,可謂無君。無父無君,特別孝愛老母。布爾喬亞之仁未能一掃空也。幼讀三百篇,不求甚解。繼學師范,遂奠教書匠之基。及壯,糊口四方,教書為業,甚難發財,每購獎券,以得末彩為榮,示甘於寒賤也。27歲發憤著書,科學、哲學無所懂,故寫小說,博大家一笑,沒什麼了不得。34歲結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閑時喜養花,不得其法,每每有葉無花,亦不忍棄。書無所不讀,全無所獲並不著急。教書做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後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許能有點出息。

《四十自傳》賞析:

翻譯過來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叫舒舍予,字老舍,今年40歲,出生在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麵皮發黃沒有鬍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可以說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的陪伴。上學的時候,皇帝早就不存在了,可以說帝王不存。因此特別孝敬自己的老母親。小時候讀三百篇,只是瀏覽而不懂其中的真髓,後來到師范讀書,這才奠定了做老師的根基。等到長大以後,為了生活四方奔走,以教書為職業。每次買獎券,總是以得末等獎為光榮。二十七歲的時候發奮讀書,但是科學哲學都學不懂,所以才寫小說,希望能博大家一笑而已。三十四歲時結婚,現在已經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都很頑皮可愛又機靈的。閑暇的時候養養花,苦於不能掌握種花的方法,常常養到只有葉子而沒有花朵,但也不忍心丟掉。讀書是無所不讀,但卻沒有什麼收獲,不過也並不為此著急。我教學和做事都很認真,老是吃虧,也不後悔。就這樣而已,再活下去40年,或許能有點出息吧。這篇僅200餘字的自傳雖然簡短,卻有很強的概括力。其中不僅凝集了老舍40年的滄桑經歷,而且敘述了家境、教養、家庭、品格愛好、人生態度,乃至他對黑暗、昏昧社會的嘲笑與否定,包含著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老舍幽默風趣的言辭,令人忍俊不禁。在笑過之後,又不能不受啟迪,陷入深深思索。

供參考。

㈧ 推薦幾個比較經典散文作品!

吉林攝影出版社和北京新華圖書有限公司出版了一套《經典散文》系列叢書,選取20世紀中國文壇最具代表性的100位作家,各出1本「口袋文學」式的書,共計100本,每套碼洋660元,印數達3萬套之多。這套叢書的主編,乃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學資深名教授、號稱「國學大師」的季羨林先生。

我經常看的雜志:

《讀者》,是每個月都看了的。
《特別關注》,一本不錯的雜志,堅持從三年前看到現在
《散文選刊》,是王劍冰主辦的一份雜志。不錯的。
《經典閱讀》,是四川綿陽文聯主辦的,不錯。
《青年文摘》,斷斷續續的看過,覺得很適合我們看。
《萌芽》,從初中後一直看。但只是覺得前幾篇小說很好,後面的只看連載。
《雜文選刊》,從初三後一直看。

下面是本人認為經典的篇目(當然,其實是根本不可能有一個公認為經典的篇目的,呵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魯迅《〈野草〉題辭》;
二、魯迅《秋夜》;
三、魯迅《藤野先生》;
四、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五、郁達夫《故都的秋》;
六、葉聖陶《沒有秋蟲的地方》;
七、老舍《濟南的冬天》;
八、朱自清《春》;
九、朱自清《荷塘月色》;
十、朱自清《匆匆》;
十一、朱自清《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十二、朱自清《背影》;
十三、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十四、徐志摩 《翡冷翠山居閑話》;
十五、謝冰瑩《愛晚亭》;
十六、俞平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與朱自清同題分作);
十七、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十八、梁實秋《雅舍(代序)》;
十九、聶紺弩《我若為王》;
二十、冰心《小桔燈》。
參考資料:http://jiulu.blogspot.com

㈨ 中國著名的經典散文有哪些

1、《為了忘卻的紀念》

《為了忘卻的紀念》是魯迅先生為了紀念"左聯"五烈士,於一九三三年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這篇著名雜文。魯迅先生為了紀念「左聯」五烈士,於一九三三年寫下了《為了忘卻的紀念》,這篇著名散文。

文章並沒有全面的寫五位烈士的事跡,而是著重寫了兩位,其餘的三位只簡約的點到而已,作者回憶自己與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學事業與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觸。

特別記敘了他們被捕後的獄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頌揚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與人品。有有力地控訴了國民黨反動派屠殺人民的罪行,同時還抒發了作者懷念烈士、憎愛分明、堅信革命一定勝利的思想感情。

2、《星空》

《星空》是郭沫若創作的詩歌,載於1923年出版的詩集《序詩》中。其不再禮贊"光芒萬丈的太陽",而是仰望幽光閃爍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著雙腳",永遠和地球"母親"相親,而是羨慕"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男,漢族,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1892年11月16日出生,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早年赴日本留學,後接受斯賓諾沙、泰戈爾、惠特曼等人思想,決心棄醫從文。與成仿吾、郁達夫等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

郭沫若在書法藝術上的探索與實踐歷時70餘年。青年郭沫若的書法得到社會承認,始於辛亥年間。

3、《春風》

作家老舍先生所寫的散文《春風》,老舍一生共寫了約計800餘萬字的作品,被稱為「人民藝術家」。1924年夏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中文講師。在英期間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說月報》雜志連載,立刻震動文壇。

老舍,中國小說家、劇作家。生於1899年,卒於1966年,滿族,祖籍北京。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畢業於北京師范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

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

4、《印度洋上的秋思》

《印度洋上的秋思》是一篇原刊於1922年12月29日《晨報副刊》的散文,作者是近代詩人徐志摩。本書通過描繪印度Ganges河邊"一對情醉的男女"承受月光的祝福的故事來詮釋詩人的愛情理想。

徐志摩,浙江海寧人,中國著名新月派現代詩人,散文家,倡導新詩格律,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徐志摩是新月詩社成員,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時,乘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飛機由南京飛往北平途中墜機去世。

5、《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著名文學家朱自清所寫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寫於1927年7月,那時作者在清華大學教書,文章里描寫的荷塘就在清華園。這年春天,國民黨反動派繼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又在廣州發動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殺。

白色恐怖籠罩著中國大地。身為知識分子的作者也處於苦悶彷徨中,他不滿黑暗的現實,但對革命力量還缺乏認識,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如此復雜的心緒之下,他借景抒情,寫出了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秋實,取「春華秋實」之意。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報考北京大學時改用的,典出《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這是屈原被流放時請太子卜為自己占卦時說的話,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熱點內容
都市小說哥哥騎自行車給妹妹要了 發布:2025-08-09 22:26:18 瀏覽:510
新手寫網路小說哪個網站 發布:2025-08-09 22:19:07 瀏覽:458
天價總裁的天價寵妻原著小說 發布:2025-08-09 21:51:38 瀏覽:741
神域奇瀾小說最新章節 發布:2025-08-09 21:31:32 瀏覽:358
古代短篇完結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9 21:26:23 瀏覽:522
男主重生古代收表親的小說 發布:2025-08-09 21:16:23 瀏覽:502
農村小說葉辰蕭初然大結局 發布:2025-08-09 20:35:10 瀏覽:771
小說歡喜記事最後人物結局 發布:2025-08-09 20:35:10 瀏覽:484
陸鳴小說最終結局 發布:2025-08-09 20:34:40 瀏覽:522
謎語故事短篇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09 20:34:37 瀏覽:541